SUNFLO.JPG (7767 bytes) 一切禅修从观入出息始(2)


四、优波离为世尊剃发入四禅

依南传禅坐方法,再依自己状况选择坐法而坐好,初时身体不能太曲,要挺直一点(不住初禅);有段时间之后,身体不能太直,尤其头颈支下颚要稍内收(不住二禅)。身体曲直调好后,此时大致出入息已经粗息转为细,这时即更要专注于出入息,善调于出入息当能依下次序,起初入息不能太粗,太粗不能入三禅住。之后出息不能太粗,出息太粗不能入四禅住。下面一段经文是述说为世尊剃发的小儿优婆离,受世尊指导,于一理发倾,即能从初禅经二禅、三禅而入四禅。

契经云:「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时恭敬世尊故,无敢与佛剃发者。正有一小儿,无知未有所畏,为佛剃发。时小儿字优波离,为佛剃发。其父母在世尊前,合掌白言:优波离小儿,为世尊剃发,为好不?佛言:善能剃发,乃使身安乐而太曲身。父母即语言:汝莫太曲身,令世尊不安。复问佛言:小儿剃发好不?佛言:善能剃发,而身太直。父母语言:汝莫太直身,令世尊不安。复白佛言:小儿剃发好不?佛言:善能剃发,而入息太。父母语言:汝莫入息,令佛不安。复白佛言:小儿剃发好不?佛言:善能剃发,而出息太。父母语言:汝莫出息,令佛不安。时小儿优波离入出息尽入第四禅。尔时,世尊告阿难言:优波离已入第四禅,汝取彼手中刀。阿难受教,即取刀。」

小儿字优波离于理世尊发之短瞬间,已从初禅、二禅、三禅而入四禅,主要还是依世尊依身体、气息状况所教导,先依初禅调身,让身不能太往前弯曲。之后,不能让身太挺直,然后入息不能太粗,然后达出息不能太粗,即能入四禅。依此经文所述,何其快载。主要系因是小儿无杂念,能专注故。再者小儿童真故,契机速速发起,所以于一理发时刻间即能入四禅。惟四禅非四声闻果,未曾修心故,无四声闻果,不能相提并论。

 

五、初禅息长二禅息短

《达摩多罗禅经》云:譬彼真谛观,先苦而后集。观息亦如是,先长然后短。若初禅息短,第二禅息长。以违正受义,是说则不然。于彼初禅中,息风势极远。第二禅息短,正受渐差别。满身遍觉知,则依第三禅。最后身行息,以离毛孔故。 此说诸三昧,随顺功德相。修行安住彼,不为觉想乱。何故初禅中,唯说长无短。 不舍诸所依,由是故息长。彼以觉想力,能令息去长。第二舍诸依,势羸故息短。 甚深修多罗,佛说山顶泉。涓流势不远,余处无来故。如彼山顶喻,第二依亦然。 唯从其处起,是终不能远。彼说健士夫,负重而上山。竭力令气奔,息风急回转。 既到安隐处,其息乃调适。是喻说彼息,前短而后长。所说健士夫,负重而上山。以身力方便,是乃令息长。如彼劣方便,不自力负重。以无力方便,息微故不远。 譬如壮夫射,能令箭极远。劣力无方便,势弱去则近。此喻应当知,是说长短义。 修行细微觉,一切谛明了。如是十六分,悉名为决定。如方便升进,分别功德住。 决定安般念,亦应如是说。
 

六、毘婆舍那内观三相

底下是毘婆舍那三行,毘婆舍那vipaśyanā是观之义;即以寂静之慧,观察六根、六尘内外诸法相,使三昧成就而进趣菩提之修法。据《深密解脱经》记载,修毘婆舍那之法,有下列三种,即:(1)相─即观境。谓修观时于此心观之中,分别了知三昧境界之相;犹如明镜照彻一切,而影像了了分明。(2)修行─谓既了知观法之相,则善能修习一切妙行,而无有过失。(3)观─即观察。谓修观之时,于一一观法中善能观察一一法相,不证小乘寂灭解脱,而直趣无上菩提。

现观《善见律毘婆沙》中,法师曰:「此略说也,若广说于《净道经》,汝自当知。如是比丘得第四禅定,善记识之,令其增长。若欲进至真处,此第四禅五事善:一者安置心,二者入,三者,四者起,五者反观,以此五事而至真处。此比丘已作流利,或观色为初,或观无色为初。色无色观已,更增毘婆舍那。云何增?此比丘从第四禅定起已,而取禅支。取已,此禅支依止心中,心依倚四大观四大身,从此禅支,言非色处为初,是色非色等,法而见识。从此四大为初,色共诸色等,法、识非色也。若从三昧起,出息入息,身心即是其因,见如是已,譬如锻师有皮囊筒,因人鼓动风得出入。出息入息亦复如是,因身心故,息得出入。此比丘见出息入息、见身、见色心等与诸法,此非色,如是名色已,复观其因缘。见已于三世中连续,名色不断,因续名色而生狐疑,断狐疑已,而观三相,观三相已,复观起灭,因观起灭故,先见光明,离十毘婆舍那烦恼,离已而起道智慧,起已舍起法见,生灭法已,念念相灭。若二法起已,于三界中而生厌患,如是次第得四道已,至阿罗汉果。有十九覆观智,知至极已,于三界中梵摩沙门婆罗门中,成无上福田,此是阿那波那念数。第一四广说竟。」

「余三四中,与余禅法不异,是故我今当分别说之。觉者,现离喜也。我今出息入息而现喜,以二事觉喜。何谓为二?一者、用观,二者、用不迷。云何用观而觉喜?入二禅有喜,正入时欲得智慧,以观自然觉喜,是故用观觉喜。云何不迷而觉喜?二禅有喜,入已从禅定起,智与喜等而观,消灭于毘婆舍那,贯度其相而不迷,以不迷故,而成觉喜。于《波致三毘陀经》说,以喘息入息而成一心,心不散乱而知生识,因识已知便即觉喜,以长出息用短入息,觉一切身灭身,出息入息成一心已知识,以此二法而成觉起,以安心故,而用觉喜,以知故,以观故,反复观以整心,至心而取精进,而用起识,正心安置以慧知之,应知以知,应舍而舍,应观而观,应现而现,即成觉喜。如是觉喜已,余句次仪亦如是,此三禅定,便有异、有觉乐,若以四禅定而觉心增诃罗。」

 

七、入出息由身转由心转?

一般而言,禅修之初时,身体粗硬,气息麤旷,只能随身体所现状况而转,是为依身而转息。若是于专注一意间,丹田已起作用,此时得依心随境状而转息,尤其入似有若无的呼吸时,该不该进气,进气多少,都得依心为体验,然后随意变化而控制之。

《阿毘达磨发智论》云:「及初明善有漏行入息出息,当言依身转耶依心转耶?答应言亦依身转,亦依心转,如其所应。若入出息,但依身转,不依心转,则在无想定灭尽定位,入出息亦应转。若入出息,但依心转,不依身转,则无色界有情,入出息亦应转。若入出息但依身心转,不如所应,则在卵壳及母胎中,羯剌蓝kalala、頞部昙arbuda、闭尸peśī、键南ghana,诸根未满未熟,并在第四静虑,入出息亦应转。以入出息亦依身转、亦依心转,及如所应。是故下从无间地狱、上至遍净,其中有情,诸根满熟,入息出息,依身心转。」

注:住胎五期变化:(1)羯剌蓝(kalala),意译为凝滑、杂秽,指初受胎后之七日间。(2)頞部昙(arbuda),意译为疱、疱结,指第二个七日间。(3)闭尸(peśī),意译为凝结、肉段,指第三个七日间。(4)键南(ghana),意译为凝厚、硬肉。指第四个七日间。(5)鉢罗奢佉(praśākhā),意译为支节、枝枝。乃手足已形成之位,即受胎后第五个七日至第三十八个七日(出生之时)之间。

《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讷息》云:「谓入出息小时下品,壮时中品,老时上品。如是说者,由四事故,名如所应,谓入出息由四事转。一有息所依身,二风道通,三毛孔开,四入出息地?心现前,必具此四入出息转。由此故说,如所应言。为显此义,复作是说。若入出息但依身转,不依心转,则在无想定灭尽定位入出息亦应转。彼有入出息所依身,风道亦通毛孔亦开,唯无入出息地?心现前,以无心故,虽有三事而阙一事,故息不转。若入出息但依心转,不依身转,则无色界有情入出息亦应转,彼界四事一切皆无,故息不转。若入出息但依身心转,不如所应,则在卵壳及母胎中,羯刺蓝、頞部昙、闭尸、键南诸根未满未熟,并在第四静虑入出息亦应转。」

 

八、胎位时何以息不转

问:何故羯剌蓝(kalala)位,息不转耶?答:彼稀薄故,若息转者,彼应流动。

问:何故頞部昙arbuda、闭尸peśī、键南ghana诸根未满未熟位,息不转耶?答:彼身尔时风道未通,毛孔未开,若息转者,身应散坏。然在卵壳及母胎中,从羯剌蓝乃至诸根未满未熟,尔时未有息,所依身风道未通,毛孔未开,唯有息地心现前。虽有一事而阙三事,故息不转。

 

九、入四静虑时息不转

问:何故在第四静虑,息不转耶?答:彼心细故,谓入出息心转,第四静虑以上,诸地心极微细,故息不转。复次,内门转故,谓息必依外门心转。第四静虑以上诸地,心内门转,故息不转。复次,内事转故,谓息必依外事心转,第四静虑以上诸地,心内事转,故息不转。复次,极寂静故,谓息必依躁动心转,如人涉路躁则动尘心,若躁动起入出息。第四静虑以上诸地,心极寂静,故息不转。

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入第四静虑便得转依,谓所依身。有第四静虑微妙大种,令诸毛孔一切密合,无窍隙故,非息所依。由此尔时息不复转。大德说曰:入第四静虑,心便不动。心不动故,身亦不动。身不动故,息不复转。入彼定时,一切动法皆息灭,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入第四静虑,一切重皆息灭故,息不复转。谓欲界中,有欲贪。初静虑地,有寻有伺。第二静虑有喜。第三静虑有乐。由此发生身心重,由重故入出息转。第四静虑一切皆无,故息不转。如是若在下地入第四静虑,唯有息所依身及风道通,然毛孔不开,亦无息地心现前。虽有二事而阙二事,故息不转。

问:何故但说,在第四静虑,息不复转,不说生第四静虑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复次,亦应说生第四静虑,息不复转。而不说者应知此是有余之说。复次已说入彼定当知亦说生彼。如契经说。先在此间入彼静虑后方生彼。

问:第四静虑亦有风界,以四大种不相离故,何缘生彼无息转耶?答:第四静虑虽有风界,而不名为入息出息,以于彼身不入出故。有说生彼虽有风界,而无前说四种事故,不名为息。以入出息亦依身转,亦依心转,及如所应。是故下从无间地狱、上至遍净,其中有情诸根满熟,入息出息,依身心转。此中诸根满熟,言显前四事具足。不说眼等根满熟义,谓前四事能发息故,说之为根,具故名满。熟谓作用,即前四事,具足有用,是故说为诸根满熟。有说诸根满熟言者,简处胎卵根未满熟,显风道通毛孔开义,身心二事次后自说,应知此中有入息、有出息。有入出息地、无入出息

入息者,谓息风入身。出息者,谓息风出身。有入出息地者,谓欲界及下三静虑。无入出息地者,谓第四静虑及四无色,生有入出息地,无入出息地心现在,前息便不转。生无入出息地,有入出息地心现在前,息亦不转。生有入出息地,及有入出息心现在前。若不如所应,息亦不转。要生有入出息地,及有入出息地心现在前,如其所应,息方得转。

 

十、心缘增减─当初学观呼吸不能摄心时

南传沙达马然希禅师提及初学定力不足者,要再用上「所缘增减」,也就是增加观照的因缘点。沙达马然希禅师云:如果你觉得,观照、标记「上、下」两个所缘,尚不能让心保持宁静,你可以再增加一个所缘,观照、标记:「上、下、触」。在观照、标记「触」时,你应该尽可能地不去注意身体的形状、外形。你必须贴近且紧密地观照由于接触所产生的「硬」(hardness)与「紧」(tension)的现象,并予以标记。

如果仅依这三个所缘,你的心仍然无法专注,容易散乱,那么你可以再增加一个所缘,依四个所缘来观照、标记:「上、下、坐、触」。当你观照并标记「坐」时,你必须将上半身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紧密地观照、标记,以便尽可能地了知身体「挺直」(stiffness)与「紧」(tension)的现象。你应尽量不去注意头、身体、手、脚的形状、外形。必须用心观照的,是那由于「风」的支持力所产生的「挺直」与「紧」的现象,然后标记「坐」。这个「风」(就是内真气),则是由「想坐的动机」所引发的。

当你以四个所缘做观照、标记「上、下、坐、触」时,你的心通常能够变得宁静。如果你发现观照、标记「上、下、坐、触」四个所缘,对你有帮助,那么你就可以继续如此观照下去。但是,如果发现这样观照、标记四个所缘,会让你的心变得紧绷,担心自己无法好好地专注,那么你可以仅以三个所缘来观照、标记「上、下、触」。如果你发现即便是依三个所缘所做的观照,对你仍然没有帮助,而是会令你感到紧绷、担忧,那么,你可以仅观照、标记两个所缘:「上、下」。重点是,要让心平静下来,并培养出定力。

 

十一、善观照妄想心

沙达马然希禅师提及:作为初学者,当你在观照「上、下、坐、触」时,心可能会到处游移,譬如,想到佛塔、寺院、商店、住家等等。当你的心这样子散乱时,你必须让你的观照心去观照那散乱的心,并标记:「分心」、「乱想」或「计划」等等。

当你的「定」(sam2dhi)与「智」(j#2na#25a)较茁壮时,你会发现,散乱心会在你观照它且标记「分心」、「乱想」或「计划」等之时,便消逝不见。持续这样地观照、标记,你将能亲身体验到,散乱心在四或五个观照之后便消失不见。

其后,若你的「定」、「智」更为茁壮,到达所谓的「坏灭智」(bha{ga#25a)之时,在你观察、标记「想」或「计划」时,你会发现那「想」、「计划」随着每一次的观照与标记而消逝不见。你会亲身体验这些。

 

十二、洞见佛说三法印(无常、苦、无我─即是空)

沙达马然希禅师提及:当你的「定」与「智」变得更强而有力时,若你观照、标记「想」或「计划」,你不仅会见到这些「想」消失,也会见到那观照「想」的「能观之心」也消失。如此,你将了悟:不仅念头、妄想、计划的心,并不是恒常的,就连能观照的心也不是恒常的,它们都是「无常的」(梵文anitya、巴利anicca,注下同)

禅修者也会了悟到,如此一连串快速而急促的生、灭,像是一种折磨,或者说是「苦」(duhkhadukkha)。如何才能免除这些如折磨般的苦、免除这不断生灭的苦呢?没有完全办法免除这种苦。这种生、灭与苦,有其自己的规律。它们不受任何控制,是「无我的」(anātman anattan)。如此,禅修者了悟、洞察到「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n)的真理。

 

十三、三种观痛的方式

就初学者而言,持续观照、标记「上、下、坐、触」,大约半小时或四㈩㈤分钟之后,你将发现你的四肢开始隐隐作痛,或感到刺痛等不舒服的感觉。当这类感觉生起时,你必须将观照的所缘改为这些疼痛的「苦受」(duhkha-vedanādukkha vedan2)

沙达马然希禅师提及:对于这类的疼痛、苦受,有三种观察的方式:

(1) 第一种─是为了让痛消失,才观察疼痛。这第一种方法,想要让痛消失而观察疼痛的方式,表示禅修者实际上贪着没有疼痛的快乐,意味着禅修者当下对乐受有所贪爱(rāgalobha)。禅修本是为了去除我们的「贪」,但是现在禅修者的观照却夹杂着「贪」。因为如此,禅修者得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体证「法」,才能在「法」上更加进步。这就是为什么禅修者不应该依第一种方式进行观照的原因。

(2) 第二种─是带着与疼痛决战的攻击态度,下定决心观察疼痛,想要在一坐之中或一天之内彻底消除疼痛。这第二种方式,禅修者带着与疼痛决战的攻击态度,下定决心要在一坐之中或一天之内彻底去除疼痛。这敌对的态度,表示其中带有「瞋」(dve=adosa)心所与「忧」(daurmanasyadomanassa)心所。换句话说,他的决心夹杂着瞋与忧,而这意味着,他的观照其实有瞋与忧间杂其中。因为如此,禅修者得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体证「法」,才能在「法」上更加进步。这就是为什么禅修者也不应该依第二种方式进行观照的原因。

(3) 第三种─是纯粹为了能了知疼痛的真实本质而观察疼痛。在第三种方式,观察疼痛只是为了能了知疼痛的真实本质。这是正确的观照方式。禅修者唯有在了知疼痛的真实本质之后,他才能见到疼痛的「生」(udaya)与「灭」(vaya)

 

十四、观痛的技巧与过程

沙达马然希禅师提及:禅修者观察疼痛时,必须要能了知疼痛的本质。当疼痛出现时,禅修者的身、心通常容易随着疼痛的增强而变得紧绷。但是,他应该试着不让自己这样绷紧,应该试着放松身、心。禅修者也容易变得担心:「是否这整支香或整个小时,都得忍受这个痛!」无论如何,禅修者应小心避免有这样的担忧发起。

你应该让自己保持平静,抱持下列的态度:「疼痛随它自己的意向来去;我的责任是对疼痛保持客观的觉照。」你也应该抱持「我应堪忍疼痛」的态度。面对疼痛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忍耐。缅甸的谚语:「忍耐导致涅盘。」是对念处禅修而言最有用的格言。

下定了应忍耐的决定之后,须注意要让心保持宁静、放松,别让身、心变得紧绷。保持身心放松,然后你必须将你的心直接对准疼痛。之后,你应试着贴近且密集地观照疼痛,以便了知疼痛的强度与范围:它有多痛?在哪个地方的痛最剧烈——在皮肤、肌肉、骨头或是骨髓?如此贴近且密集地观照之后,接着你才随着疼痛的类型来给予标记:「痛」、「刺痛」等等。

接下来的观照,也必须紧密而贴近地观照疼痛的范围与强度,并依情况为每一个疼痛做适当的标记。对疼痛的观照与标记,必须精确、有穿透力,绝不能仅止于肤浅地观照、仅止于快速而机械化地标记「痛、痛」、「刺痛、刺痛」。你的观照与标记,必须准确而密集。当你如此准确而密集地观照时,你将清楚地体验到,在四或五个观照与标记之后,本来的痛会变得愈加剧烈。

当痛达至其顶端时,它会自行减弱、衰退,此时,你不应放松你的观照与标记,相反地,你应该持续热忱、认真地观照每一个疼痛。之后你将会亲身体验到,每一个痛在四或五个观照与标记后,变得愈来愈微弱。某类的痛变弱,另一类的痛也变弱;有的痛,则会转移到其它地方。

当禅修者这样看见痛会变化的性质之时,他会对观痛的练习,愈来愈感兴趣。

总而言之,持续这样精勤地修行,当「定」(sam2dhi)与「智」(j#2nañāa)变得更锐利而强壮时,禅修者将体验到疼痛随着每次的观照而变得更强烈。当痛达其顶点后,它通常会自行减弱。这时候,禅修者不应放松他的观照与标记的强度,他必须以同样的精进与准确度持续地观照。然后,禅修者将亲身体验:痛会随着每次的观照而减弱;痛会改变位置,在其它地方出现。如此,禅修者会了悟到,痛也不是恒常的,它一直在变化,它会变强也会变弱。如此,禅修者便对疼痛的本质有了更多的了悟。

 

十五、观痛与坏灭智

沙达马然希禅师提及:这样地持续观照,当定与智变得更强有力,而达到「坏灭智」(bha{ga#25a)的观智阶段时,禅修者会像是以肉眼亲见一样,清楚体验到,疼痛随着每一次的观照而完全地止灭,就像是骤然被拔除掉一般。

如此,当禅修者见到痛随着观照而消失时,他了悟到:疼痛是无常的!现在,观察的心已能战胜疼痛。随着定与智逐渐深化,「坏灭智」更加锐利的人们,能够在每一次观照时了知到,不仅疼痛灭去,连能观的心也随之而灭去。

若是观智特别锐利的禅修者,他们会清楚地看见三阶段的灭去,也就是,当他观照且标记「痛」的时候,「痛」先灭去,然后「觉知痛的心」灭去,接着「观照疼痛的心」也灭去。禅修者会亲自体验这些。

 

十六、观痛时见三共相

如此,禅修者自然而然地了知,痛不是恒常不变的、感受痛的心也不是,观照痛的心也不是。这就是「无常」(anicca)。一连串的快速坏灭,像是一种折磨,也就是「苦」(dukkha)。这坏灭的现象,不受任何人控制,也无法避免,它有其自己的规律,即是「无我」(anattan)。如此,禅修者以智慧亲身了悟到「无常」等的真理。当禅修者依其自心了悟到,「痛」是「无常的」、「苦的」、「无我的」(不受控制)之时,在他对无常、苦、无我的洞察,达到明晰、彻底且决然的时候,他将能够证悟向来所期待的「圣法」。关于如何观察、标记「苦受」,以上的说明,已相当完整了。

 

十七、闻声音时的观照与标记

在练习时,你可能会听到外面的声音,也可能会见到或闻到什么。尤其是,你也许会听到公鸡、小鸟的叫声、敲敲打打的声音、人车的声音等等。当你听到这些声音时,你必须观照它们并标记:「听到、听到」。你应试着这么做,以便能够做到只是纯粹听到,也就是,你必须试着不让心跟随那些声音,不让心被对声音的想象给带走。你应注意,让听到只是纯粹的听到,观察并标记「听到、听到」。当定与智变得更强时,若你观照并标记:「听到、听到」,那声音会变得不清晰,像是从远处传来似的,或像被带到远方,或像愈来愈接近、或变得沙哑不清楚。如果你有这些经验,那表示你已有能力观照能听的心。

以这个方式继续观照、标记,当你的定与智变得更强而有力时,你会发现,在观照、标记「听到、听到」之际,声音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消逝、灭去;能听(声音)的心识,也一个一个灭去;观照、标记的心也同样地灭去。观智锐利的禅修者,能够明确、清楚地体验这些现象。

在观照、标记声音时,尤为明显的是,声音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灭去,即使是初学者也可能会有这个体验。这些声音已彼此不相连系,它们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灭去。例如,当禅修者听到「先生」这个声音,观照并标记「听到、听到」,他会体验到「先」这个音节先个别地灭去,「生」这个音节随后也个别地灭去。如此,这些声音断断续续地被听到,声音所表达的,会变得模糊不明。此时,变得显著的,只是断断续续的声音之坏灭。

当你体验到声音的灭去,你将了悟到声音不是恒常的;当你体验到观照与标记的心也灭去时,你将了悟到能观照、标记的心也不是恒常的。如此,你将了悟,听到的声音与能观照的心都不是恒常的。这即是「无常」。一连串迅速灭去的现象,则像是一种折磨,是苦(dukkha)

如何能免除这些折磨、苦呢?没有办法可以停止或免除它们。这坏灭之苦有其自己的规律,它是不受控制的,是「无我的」。如此,在观照、标记「听到、听到」时,禅修者将能洞察无常、苦、无我的真理,并且证悟圣法。

 

十八、四念处的修行

在坐禅时,观照、标记「上」、「下」、「坐」、「触」,这些和「身」(k2ya)有关,所以被说为是属于「身随观念处」(k2y2nupassan2- satipa66h2na);观照、标记「痛」、「麻」、「痒」,则和「感受」(vedan2)有关,所以被称为「受随观念处」(vedan2nu- passan2satipa66h2na);观照、标记种种念头:「分心」、「计划」、「想」等,则和「心」(citta)有关,所以被称作「心随观念处」(citt2nupassan2satipa66h2na);观照、标记「看到」、「听到」、「闻到」等,则和总称为「法」的身、心现象有关, 所以被称为「法随观念处」(dhamm2nupassan2satipa66h2na)

如此,依据我们的恩师马哈希尊者所教导的方式来修习坐禅之时,其中便已包括了身、受、心、法四个念处的修习。关于坐禅,以上的说明,已相当完整了。

(待续)

   


[ 法门介绍 ] [ 修行法门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