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LO.JPG (7767 bytes) 一切禅修从观入出息始(1)


一、前言

人一出生就要呼吸,而婴孩时,他的呼吸间距,从小腹到肺部转至鼻端。待年老时,呼吸直从肺部到鼻端出。呼吸已现短路程,自知已老,而死之将至矣!所以要能活得时间较长,定得要恢复婴儿时之呼吸法。那要如何作?只要端身正坐、或盘腿打坐,专注于呼吸进出上,每天花上个把小时、两小时、或更多,长期以往,即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世尊要入灭时,阿难尊者问四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有关于修行的大问题,阿难尊者说:「世尊灭后,后学者要如何来修行?」世尊答说:「应以四念处为最基本的修行法门。」由此可知四念处对初基修行者的重要性。一个人只修守戒、念佛、持咒,而忽略修禅定是不会有大成就的,因修不到心里头去,若修到有气感也没有定力。禅定有四不等,初级禅定是谓舍弃恶心、恶习,心境专注,是为弃恶。中级禅定是为思惟修,心没有经过调伏是散乱的,它是不受控制的,它是跟随着意念浮动的。要制此心止于一境不散乱,就必须反复地将心专注于一个选好的固定目标。高级禅修是谓静虑,已有定功,在禅定中依清净心来思虑一些事情。四者为大乘禅者,如:中国禅宗行者所修,系专指心眼已开,能洞触诸缘而心能感知所生起法尔的现象,此时行者对此能知能觉万象的心,已有相当的体认,且能面对境界如如不动,是为真正禅定。

一个修行人要得入禅,首要还是在呼吸上用功夫。我们都以为不呼吸人就会死亡,那是我们一般人所想象的。若是入世间四禅定的人或是声闻、阿罗汉们,祂们一入定中,是可以不用呼吸的。如《善见律毘婆沙》云:「云何学灭出息、入息?云何出息?云何入息?」所以知道息是可以用学习来灭掉呼吸的,达到不呼吸的境界。

《善见律毘婆沙》答曰「:身有入息念,学灭出息入息,如是身心不倾不危、不动不摇,寂静极微细如无,是名学灭出息入息。如是风住,如未成阿那波那念,亦未成就观、未成就智慧人,不入此三昧,不从此起。若学灭出息入息,如是成就风住不起,即名善开智慧人,入如是法亦从此起。云何知之?譬如打铜器声,初大后微,大声已自忆识,后渐复善忆识,微声善忆置心中,微声已灭,犹思忆不离心中。出息入息亦复如是,初后细忆识者,渐以至细,细者已灭,犹忆识心中,自此忆识故心定住,如是得风息心定住。关炼成就,出息入息亦成就,阿那波那三昧亦成就,如是智慧人入此禅定,亦从此起。是故律本中说,灭出息入息已,随念,更起,故名随观,知出息入息非随念,随念非出息入息,因此二法故,有知起,观看此身,如是次第得阿罗汉果。」

什么事要做得好,都是从专注开始,世间法如此,出世间法亦如是。如果身体不好的人,要能用观呼吸来改善身体状况,所以每天要能专注于呼吸上,做个数小时,身体自然就能改善。要谈修行利生,更要专注于呼吸,光专注于呼吸进出间,就能够控制此身体,最后能控制身体气机与心念。

 

二、南传观呼吸法入门

()姿势调理

南传禅法,不强调盘腿,而要求依自己所能自在地把腿摆好就好,这适合初学不能久盘腿者,因盘腿久后会痛,这养就造成不能专注呼吸而乱心。首先要学静坐的人,其坐的方法是臀部要稍微垫高,自己调整坐垫的高度,以能够坐得舒适、自然、正直为原则。

不习惯盘腿的人可以将两脚并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将一脚压在另一脚上。然后轻轻地前后摆动上半身,感觉一下那个姿势及位置最恰当,使身体既不向前倾,也不会太向后弯。然后轻轻地左右调整上半身,保持在端正的位置上,不使身体歪向任何一边,同时要注意两肩膀要平正,不能缩肩,且两肩膀自然下垂。下颚微微向内收,这点很重要,不然有气感时,容易昏沉。下颚微内收时,使头部、颈部及整条脊柱成一直线,然后保持放松,让其自然、舒适,一切身体架子不能用力。

身体坐正之后,就保持不动。接着观想自己身体,从头顶、肩膀、胸部、腹部、腿部到脚等,一部份、一部份地放松下来,不要让身体上有任何一块肌肉绷紧,要经过两三次的观察,有无真的全身放松?若觉得全身已都放松后,轻轻地闭上眼睛。内心自我喊话,严肃地告诉自己:在静坐的时刻里,都要保持这个身体不动,眼睛不睁开。当立下如此的决心之后,就将身体忘掉,犹如身体已不存在似地。
   
若您脚连散盘也不宜,那您就选择一个能让坐得较久的舒适坐姿,如正襟危坐于椅子上都可以。或者侧卧于地板上、或床上都可以。只是采用这种方式者,要特别注意,不要有神通、异能想,这样很容易为客邪损趁。告诉自己:我只要修心养性,其它一概都不要。然后,当身体有不正常摇动时,就要特别提高警觉,这种情况不是从自身发起,就是受外在客邪所加持,当要摄心不受其影响。

 

()、身念处的方便观身法

(1)观小腹上下

南传马哈希一脉,是在观呼吸时,小腹微突与复原,这种观法又分好几派,因法门八万四千,各有所创,法门就各异,惟最后结果是一致的。您选用的方法最好是能让自己专注不胡思乱想的,若能做到这样,效果就能快速呈现。

现在介绍沙达马然希禅师所说的观照法,当姿势坐好、身体全放松、闭上眼睛后,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腹部。开始观照呼吸,当您吸气时,不要故意要拉长呼吸,依自己的自然呼吸法就可以。吸气时,腹部会逐渐上升、膨胀(开始)。您必须以紧密的注意力观察这腹部上升的过程,然后在心中标记「上」,并且,让您的心能够从上升的开始一直到结束,都对准这上升的全部过程,而不游移到其它地方。

当您呼气时,腹部会逐渐下降、收缩。您必须以紧密的注意力、精准地观察这腹部下降的过程,然后在心中标记「下」,并且让您的心,能够从下降的开始一直到结束,都对准这下降的过程而不游移到其它地方。

沙达马然希禅师还提出一个概念法(praj#apti)与真实法(param2rtha)。概念法是用于初习者,久习后就要进入真实法。概念法是在观照、标记腹部的起伏时,应该尽可能地不去注意腹部的形状、外形。当吸气时,腹部内部会产生某种张力与推力,必须密集地贴近观照并做标记,以便尽可能地感觉、了知那发生在腹部内的「紧」(tension)与「推」(pushing)等力道大小。此时腹部的形状、外形,仅是「概念法」。修习毗婆舍那(vipaśyanā),并不是为了「概念法」;其目的乃在于「真实法」。发生于腹内的「推」(pushing)、「紧」(tension)、「压」(pressure)等等的现象,才是「真实法」。您必须贴近且准确地观照并做标记,如此才能够了知「真实法」。当您专注于整个呼吸过程及标记时,应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胡思乱想,这就是专注力的开始。

当您呼气时,您应小心地观照并做标记。除了应尽可能地不去注意腹部的形状、外形之外,您还必须密集且准确地观照并做标记,尽可能地去了知那渐进、缓慢的「移动」或「振动」的现象。

 

(2)观鼻头气进出

接着介绍帕奥禅师的观呼吸法,坐姿如上述后,接着将心情放轻松,不要想着自己正在静坐修行,而只想象自己正在让身心休息而已。把今天工作的一切负担暂时卸下,心里的所有罣碍事情暂时抛开,让纷扰的思虑与杂想都沉淀下来,内心犹如清水一般澄净好入观呼吸处。

然后将意念安放在「鼻孔与上嘴唇之间」(俗称人中穴为中点)的四方形区域里,轻轻地留意正在经过这区域的呼吸之气息。《清净道论》以守门人作为例子,来说明觉知气息的方法:看守城门的人,只留心正在经过城门的行人,而不去理会已经走入城里或走出城外的人;同样地,修行安那般那(ānāpāna)念者,只留心正在经过鼻孔出口处的气息,而不去理会已经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的气息。在鼻孔下方的四方形区域里,有些部位的气息很明显,有些部位的气息不明显,禅修者可以只留意明显的气息。

禅修者应该像旁观者一样,依照气息自然的样子静静地欣赏它,而不要去干涉它。气息有时会粗,有时入细,有时长,而有时变短,有时呈现各种不同的状态,这些都是自然的现象。禅修者要做的只是保持正念(觉知而无杂念),单纯地知道气息进出而已。

有时候禅修者的心会被妄念拉走,忘了觉知气息。一察觉到这种情况,就要立刻今正念提起,将心拉回到气息上,不要去理会妄念。妄念愈常生起时,不要因此而烦躁,而是反面操作,这时愈要将心情放松,保持单纯的正念,轻轻地觉知气息。

对于如此勤于保持正念,时常能有片刻时间安心于气息的人,就可以继续如此保持下去,让正念持续的时间渐渐加长,由一、两分钟,进而持续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乃至一小时以上。

 

(3)观出入息长短

《大安般守意经》经中云:息有四事,一为风,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有声为风,无声为气,出入为息,气出入不尽为喘也。《善见律毘婆沙》云:「比丘结加趺坐念禅定已,念出入息。云何?念喘息(河洛语呼吸)长、念喘息短。因长短故,而心得定,无有动摇,因不动摇念即起成,以念及智慧,然后知喘息长短譬如儿在胎中,初从胎出,先出息长短可知。云何可知?譬如水随器长短而流,亦如象蛇其身长故息亦随长,虾身短息亦随短,坐禅比丘亦复如是,以此譬喻知息长短。以正念故,心已生乐;因乐故,极细长出息入息,心转乐已,因出息入息,心转乐已,出入息转细长,因转乐已生怡悦;因怡悦故,知息转成微细,因此怡悦复增怡悦,怡悦故,倍息增微细难得分别,已生舍心,以此九法汝自当知。我出息知一切身,入息亦知一切身者,知一切身出息入息,身长短初中后,一切知现前,知知与心合,知息初后。又禅比丘见出息如散尘,此现前见、初出见,中后不得见,欲见中后心不能及,又出息止,见中不见初后,又见后出息,不见初中。又有比丘悉见初中后,何以故?心无疲倦故,若得如是,即为善出入息,于禅学者,不休息不住,恒观出入息,若如是者,护身口意业,名为学戒定慧,若三昧心,名为学定,若能分别戒定者,名为慧,此是三学,于观处中,以念正心已学系心中,已作恒使不绝。从此以后,于彼若殷懃当学灭出息入息者,出息入息而灭,灭者住也。云何为?比丘初入禅定身心疲极,是故出息入息,鼻孔盈满复从口,出入息从。身心不疲极,渐渐细微,于出入息中,比丘而生狐疑,我出入息为有为无?譬如有人登上高山,身心疲劳气息大,又从山下至平地下,有池水及大树,入池洗浴竟,还于树下稣息,或眠或坐身心清凉,渐渐气息微细,比丘初入定亦复如是。初未录身心出入息。何以故?为无念故,何以渐细念,录身心故。而说偈言:『身心极疲劳,出入息亦。』

「第一禅,第二禅细,第三禅转细,第四禅定。第三禅为,第四禅名为细,此极处出入,若不捉息出入息,若捉出入息细者,不捉者,放息,捉者,于第四禅初而捉心,至第四禅而灭出息入息,此是舍摩陀法。毘婆舍那法者,不捉出息入息大,若观四大即细,又观优波陀那色细,四大成,复观一切色细,优波陀那色成。又观无色细,一切色成,又观色无色细,无色成,又观因缘细,色无色成。又观因及名色细,因缘成,又观观相毘婆舍那细,因及名色成,观小毘婆舍那细,观相毘婆舍那成,观大毘婆舍那细,小毘婆舍那成,此次第前次第前者细,后后者细波萨提者(汉言寂静无有疲极),于三跋陀中说。」

 

(4)安般数息法

对于依然妄念纷飞,不能有片刻时间安心于气息的人,可以尝试用大安般守意之数息方法来帮助摄心。此在《佛门禅修与色身功用行》一书已详细说明其方法。《大安般守意经》经中云,「在一数一,在二数二,是为法行,便堕精进也」。此是云,吸气尽时默数单数,呼气尽时默数双数,所数的数目不得过于十。又云:「数息断外,相随断内,止为止罪,行观意,不受世间为还,念断为净也。意乱当数息,意定当相随,意断当行止,得道意当观,不向五阴当还,无所有当为净也。」

帕奥禅师亦有介绍安般念法,但其引用方法,非世尊所述说的《大安般守意经》之本意,且与台湾各道场所用方法差不多,已把世尊的锐利安般法门窜改了,若要看真实法者,可以看本中心所结缘的《佛门禅修与色身功用行》一书里,都是依世尊所述重点阐释。

帕奥禅师所述如下:数息时,仍然要保持身心宽松舒坦,在察觉吸气的气息时,心中了知「吸」;在察觉呼气的气息时,心中了知「呼」,呼气将近结束时,心中默数「一」。以同样的方式,在第二次呼气将近结束时,心中默数「二」……如此从一数到八,然后再从一数到八,一再重复下去。心中勉励自己,在每一组八个呼吸当中,都不让心攀缘其它念 头,而只是一心觉察气息。数息时注意力的重点仍然在气息,而不在数字,因为数字只是辅助摄心的工具而已。持续不断地数息,直到心情平静,妄念很少,能够安心于气息时,就可以停止数息,而只是单纯地觉知气息。如果妄念再度汹涌而来,就再度以数息法来帮助摄心。

觉知气息时只需要单纯地察觉气息本身,以整体的概念去认识它,而不去注意气息里的个别特性,例如气息的冷、热、硬、软、推动、流动、涩、滑等等。就好像看见一个人时,只是单纯地知道那是人,而不去分别他的肤色、发型、体态等等。事实上,冷、热、推动等个别特性是气息里四大的相。如果去注意这些相,就变成在观察四大,而不是在修行安般念了。这些相总合起来就是气息,因此修行安般念时,只需要将气息本身当作一个整体概念,轻轻地对它保持觉知即可。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教导初学安般念者要了知气息的长短。意思是在练习觉知气息的过程中,有时候可以附带地知道气息是长或短。这里所谓的「长短」是指呼气从开始到结束、吸气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时间的长度,而不是指距离的长短。呼吸速度慢的时候,经历的时间就长;呼吸速度快的时候,经历的时间就短。了知呼吸时间长短的目的只在于帮助维持正念于气息,因此只需要大略地知道即可,不必刻意讲究时间多长才称为长,多短才称为短,也不必要求自己对每一次呼吸都要判决出它是长或短。有时单纯地觉知气息,有时附带地了知气息是长或短,如此即可使正念持续的时间逐渐延长。正念持续愈久时,定力自然就愈深。 

 

三、观呼吸后身与息会出现的变化

《六度集经》云:「思十六事,一其心得禅。何谓十六?喘息长短即自知,喘息动身即自知,喘息微着即自知,喘息快不快即自知,喘息止走即自知,喘息欢戚即自知,自惟万物无常喘息自知,万物过去不可追得喘息自知,内无所思弃捐所惟喘息自知,放弃躯命不弃躯命喘息自知。道人深思,有是即得是,无是不得是,夫生必有老死之患,魂灵不灭即更受身。不生即无老,不老即无死,念是一其心得禅。道人以眼观世生死,但以十二因缘,念此一其心得禅。」

《大安般守意经》云:数息时,有离意为喘息长,得息为喘息短,不安行息为长,定为短。念万物为长息,无所念为短息。未至十息,坏复更数为长息,得十息为短息。得息为短,何以故?止不复数故。得息亦为长,何以故?息不休,故为长也。喘息长自知,喘息短自知。谓意所在为自知长短,意觉长短为自知,意不觉长短为不自知也。道人行安般守意欲止意,当何因缘得止意,听说安般守意。何等为安?何等为般?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守意者,欲得止意。在行者新学者,有四种安般守意行,除两恶十六胜。实时自知,乃安般守意行令得止意。何等为四种?一为数,二为相随,三为止,四为观。何等为两恶,莫过十息,莫减十数。何等为十六胜,实时自知喘息长,即自知喘息短,即自知喘息动身,即自知喘息微,即自知喘息快,即自知喘息不快,即自知喘息止,即自知喘息不止,即自知喘息欢心,即自知喘息不欢心,即自知内心念万物已去不可复得喘息自知,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弃捐所思喘息自知,不弃捐所思喘息自知放弃躯命,喘息自知。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是为十六实时自知也。问何等为莫过十数莫减十数?报息已尽未数是为过,息未尽便数是为减。失数亦恶不及亦恶,是为两恶。至二息乱,为短息。至九息乱为长息,得十息为快息。」

(待续)

   


[ 法门介绍 ] [ 修行法门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