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1.jpg (8966 bytes)开悟後功用行 - 散位止制
           
   (本篇文章为张玄祥居士所撰未经同意请勿引用转载)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中,世尊说颂曰:「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玄祥释解---阿陀那识具有甚深且微细而广博的行相,无所不感召之心识,其识中所含诸种子,若一旦开启而出时,业识就有如瀑流般地,会倾泻而出。我对於凡夫、愚痴等众不敢演说此大法,恐怕此等人会起分别、执着想,将此瀑流所现的心念,当成是自己的念头,执取而迷失。〉

黄檗禅师云:「志公曰:『未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如今於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亦无分别,亦无依倚,亦无住着,终日任运腾腾,如痴人相似。世人尽不识你,你亦不用教人识不识。心如顽石,都无缝罅,一切法透心不入,兀然无着,如此始有少分相应。透得叁界境过,名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为不漏智。不作人天业,不作地狱业。不起一切心,诸缘尽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 是随意而生。」

〈玄祥释解---梁朝国师宝志禅师曰:『若不逢出世间法门之名师,枉然采用大乘修行法要。』如今行者已开悟後,当进入实修实战的界地,但求一切时(十二时辰)中,行、住、坐、卧之间,一定要学习面对诸境界时,能不起一妄想心相应之无心法门,亦要学习无分别心,亦要学习不要依倚任何人、事、物,不要执着一切境界。如此,整天用心认真(腾腾地)的任运其本真,就像是痴人似地穷用功不辍。世间的一般人,当然不会看出汝之内心境界来,汝亦不用让他人认识,或故意用心在让他人认识、不认识的工夫上打转。心要能像顽固石头一样,连一点点缝罅都没有。如此,才能使一切法透心不入,无所黏着;如此,始有一点点与佛法解脱道相应。行者若能透得过欲界、色界、无色界等叁界之果报,始名为一佛出世。无烦恼诸漏心相现时,始能得到无漏智慧之知见。千万不要作人天果报之善业因,纵使造了善业因,也要以无相心观之,始不受善业报;更不要作地狱果报之恶业因,因一失人身,万劫不复矣!行者能不起一切心念相应时,则诸外尘境、内心缘尽,不令您的心生起一法相应。如此,此身与心,才算是能自主,您也才是自由人,也才能超出叁界九地,证得叁界外逍遥自在。至此境界,行者已得到无量禅定力後,始能回凡,更修得理事无碍圆融究竟法。此时行者之心,不是像初步在修空观时之境况,不让它生起,而是要让它应缘时,能随意有所感而生起,亦能感而遂通。因为此时的心,即是佛心,能应真实缘而生起,此时应缘所生之心识,即是法尔现象也。〉

 

[注一] 、叁界九地:1.五趣杂居地(欲界) 2.离生喜乐地(色界--初禅天) 3.离苦妙乐地(色界--二禅天) 4.定生喜乐地(色界--叁禅天) 5.舍念清净地(色界--四禅天) 6.空无边处地(无色界--空处地定) 7.识无边处地(无色界--识处地定) 8. 无所有处地(无色界--无所有处地定) 9.非想非非想处地(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地定)。[ 回文中之"叁界九地" ]


[ 悟後功用行 ] [ 公案禅机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