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dia)旅游文化简介(8)   
                                                                               张玄祥  居士


九、宗教Religion()

耆那教(Jaina)

耆那教流行于公元前五世纪,其教徒视一切生物为圣,因此不吃肉。耆那教梵名 Jaina。为印度宗教之一。于公元前五、六世纪左右,约与佛教同时兴起,自称为最古之宗教,今亦拥有百余万信徒。奉十二支为经典。基本教义为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及苦行主义等。

该教之开祖为尼干陀若提子(Nirgrantha - jñātaputra),又称大雄(Mahāvīra)、筏驮摩那(Vardhamāna)、胜者(Jina),乃与佛陀同时代之人。然于尼干陀若提子之前,传说尚有二十三位祖师,故后世又以尼干陀若提子为第二十四祖,或称之为耆那教中兴之祖。相传此二十四祖依次为:(1)勒舍波提婆(Rsabhadeva)、或阿底那陀(Ādinātha)、(2)阿耆达那陀(Ajitanātha)、(3)桑波伐那陀(Sambhavanātha)、(4)阿毘难陀那(Abhinandana)、(5)苏摩底那陀(Sumatinātha)、(6)巴特摩巴洛波(Padmaprabha)、(7)苏巴尔斯伐那陀(Suparśvanātha)、(8)旃陀罗巴洛波(Candraprabha)、(9)苏毘提那陀(Suvidhinātha)、(10)悉达罗那陀(Śitalanātha)、(11)湿勒耶舍那陀(Śreyāmśanātha)、(12)伐苏布羯(Vasupujya)、(13)毘摩罗那陀(Vimalanātha)、(14)阿难达那陀(Anantanātha)、(15)达摩那陀(Dharmanātha)、(16)商底那陀(Śantinātha)、(17)贡突那陀(Kunthunātha)、(18)阿罗那陀(Aranātha)、(19)摩利那陀(Mallinātha)、(20)牟尼苏巴洛达(Munisubrata)、(21)那密那陀(Naminātha)、(22)内密那陀(Neminātha)或阿利湿达内弥(Aristanemi)、(23)巴湿伐那陀(梵 Pārśvanātha),及第二十四祖尼干陀若提子(Nirgrantha - jñātaputra)。其中(23)巴湿伐那陀及(24)尼干陀若提子为历史上可征实之人物,其余诸祖恐皆为传说中人物。尼干陀若提子主张无神论,将其前二十三位祖师之教理加以改革并集其大成。

教理上,将宇宙之构成要素分为灵魂(jīva)与非灵魂(ajīva),后者包括运动因(dharma)、静止因(adharma)、虚空、物质四种,再加上灵魂则为五个实在体。物质由原子组成,含有下降性,灵魂则含有上升性之一切知,其自身无障碍,故得自由;物质之形成,乃由于业而有所系缚,此即为轮回之因。若欲脱离轮回则须严守不伤害、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anupalabhya)等五戒(五大誓)之苦行生活。由是,则能令业消失,发挥灵魂之本性,到达止灭,即得解脱,称为涅盘。灵魂、非灵魂、善业、恶业、漏入、系缚、制御、止灭、解脱等称为九谛。另又主张判断的相对性之不定主义(Syādvāda)与主张批判性的观察法之观点论(Naya),此即耆那教之特色。

此教团在其教祖之时代已很兴盛,后分裂为宽容主义之白衣派(śvetāmbara)与严格主义之空衣派(裸体派 Digambara)。前者之圣典通称为悉檀多(Siddhānta),以阿达磨嘎地语(Ardhamāgadhī)书写,共有四十五部,约成立于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六世纪左右。后者之圣典称为四吠陀(Veda),成立于公元九世纪。重要圣典另有康达康达(Kundakunda,五世纪顷)所著之教理精要、五原理精要,以及乌麻斯伐梯(Umāsvāti)之《谛义证得书》,该书被认为系白衣、空衣两派之正统说。其时亦有许多优秀学者辈出。

十二世纪,由于回教徒之侵入受到极大的打击。十七世纪后,该教中产生改革运动,主张以人道主义、博爱等观点解释耆那教之古老教义。其代表有动地皮欧(Dhundibia)领导之郎迦派(Lonkas)运动、十八世纪维拉吉(Vīrajī)所领导之斯特那迦瓦西派(Sthānakavāsī)运动。教徒虽属有限,然至今仍为一民族宗教,坚持严格之戒律生活,尤于工商业阶层中,拥有众多信徒。

耆那教圣典,又作阿笈摩(Āgama)、悉檀多(Siddhānta),系印度耆那教根本经典。公元前三百年顷,首次于华氏城(Pātaliputra)以阿达磨嘎地语(Ardhamāgadhī)结集成书。教祖大雄(Mahāvīra)殁后九八○年,又于伐拉彼(Valabhī)第二次结集,始呈今日之面目。计四十六种,略分六类,即:(1)十一种鸯伽(Avga,意译「支」),其第十二支已佚失。包含大雄之垂示、出家生活规范、诸圣故事、五戒、善业果与恶业果之实例等。(2)十二种乌凡伽(Uvavga),包含解脱之行止与涅盘之次第、生类区分法、中央世界(Jambudvīpa)、日月天体、频婆娑罗王(Bimbisāra)与阿阇世王(Ajātaśatru)之因缘等。(3)十种般那(Painna),包含死、病、人之食量、胎内之状态、身体之构造、诸天界等。(4)七种佉耶苏多(Cheyasutta),包含出家、在家之正邪行为与心态、犯戒、忏悔等。(5)四种摩拉苏多(Mūlasutta),包含信仰、垂示、教理等之杂着,及日常宗教仪式、修行等。(6)二种经(Sutta),由四方面解说耆那教之一般教理、知识等。

由耆那教之圣典综观其教理特征,概属于一种出家解脱主义之宗教,盖此类思想早已流行于雅利安人入侵以前之印度,而与佛教同出一源,然其后之教理发展迥异于佛教者,乃在承认「自我为永远之存在者」,佛教则不仅否认自我之存在,更反对「永远存在」之概念。此外,耆那教以断食等之苦行为解脱轮回之要法,承认卑微生物之生命意义,从而强调彻底的不杀与「无所得」之观念,遂形成一极端之出家主义,此亦异于佛教之中道思想。有关本书之著作有康达康达(Kundakunda)之教理精要、五原理精要,及乌麻斯伐梯(Umāsvāti)之「谛义证得书」等。本书属耆那教白衣派(Śvetāmbara)之教义,至于空衣派(Digambara)所依用之经典,系后人加入吠檀多派及婆罗门思想之新作,原典已于三、四世纪顷散佚。

 

锡克教Sikhism):融合印度教与回教的新宗教

锡克教是印度的宗教之一,锡克的意思是学生、信徒,这个宗教十五世纪由纳那格创立,直到今天锡克教一共有十个祖师(有言24祖师),锡克教也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纳那格给教徒举行献身仪式,要求教徒实行五件事,蓄长髪、带梳子、戴钢镯、穿短裤、佩短剑。剑是为了自己,长髪表示区别其它教团,梳子为了梳发,短裤表明锻练的重要。

锡克教的人一生不理发,不能刮胡子,他们也不吃鸡蛋,不能喝酒,不能抽,锡克教的人也很勇敢,印度军人的百分六十都是锡克教人。锡克教梵名 Sikha,印度教改革派之一。开祖为那那克(Nānak14691538),出生于拉合尔(Lahore)近郊。sikh,即由梵语 śisya(弟子)传讹而来,意谓开祖那那克之门人。某日,那那克于贝因(Baeen)沐浴时受到感召,遂发心至印度各地游历怖教,解说哈里(Hari)为世间唯一永远之神。奉圣典教书(Granth Sāhib)为主要经典,其教义建立于印度教虔诚派之基础上,并摄取回教苏非派(Sūfī)之神秘主义因素,主张业报轮回,提倡修行,而反对化身说、偶像崇拜、繁琐祭仪、苦行、阶级、人种之差别及消极遁世之态度等。认为世上所有现象皆为神力之最高表现,人在神前一律平等,个人灵魂唯有与神结合方能获得解脱。然非否定古来印度诸神,而系以默想来信仰诸神。

锡克教历代祖师,自开祖(1)那那克之后为(2)安格德、(3)阿马尔达斯、(4)拉姆达斯(Rām Dās, 15341581)、(5)阿尔琼(Arjan Mal, 15631606)、(6)哈尔哥宾德、(7)哈尔拉伊、(8)哈尔克里香、(9)得格巴哈都尔、(10)哥宾德辛格(Govind Singh, 16661708),总称为十祖。

信徒中包括印度教徒与回教徒。四祖拉姆达斯于阿穆利萨(Amritsar)建立本山黄金寺(Darbar Sāhib,一说系第五祖阿尔琼所建)。阿尔琼汇集先祖及圣者之赞咏,编纂成根本圣典(Ādi Granth),其后惨遭回教王虐杀。九祖欲将世界予以锡克教化,遂与回教王产生冲突,致遭回教徒之刺杀。凡上述种种皆形成当时反回教政治团体之倾向。

至十祖哥宾德辛格将信徒编组成军,结成卡尔萨(Khalsa)宗教团体,于入团之际,须先行「剑之洗礼」(Khandadi-Pāhul),且予每人命名狮子(Sivgh)。因不论种姓阶级之别,即令首陀罗阶级亦可入团,故数日内有八万人受洗。彼等具有强大之团结力,并要求常备五K,即:(1)蓄发(Keś);(2)随身携带梳子(kvaga);(3)手带钢环(kara,腕轮),象征万能之神无所不在;(4)穿短裤(kach),象征节操;(5)佩剑(kirpan),象征抗拒罪恶。此外,辛格又增编、注释根本圣典,名为圣典教书,乃本教之最高权威。辛格并遗言废除教祖(Guru)职位。辛格逝世后,教团分裂为二,即师承十祖之狮子派与师承开祖之易行派(Sahijdhārī)。未久,前者又分成三派;后者则分成六派。

其时反回教运动正值高潮,而以拉合尔为中心建立其教团。此运动一直延续至第二次锡克大战(1849)为止,于此战役中教团被英军侵入而告衰微。然于二十世纪,再度兴起改革之风潮。以旁遮普(pabjabpunjab)为中心激烈地展开反英运动,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一股重要推动力。

 

伊斯兰教(ISLAM)

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阿拉伯,后来传入印度,阿拉或真主是伊斯兰教的上帝,而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古兰经是圣经,伊斯兰教提倡人人平等,认为所有伊斯兰教教徒都是上帝之子,相信阿拉为一神,并认为作善事者会远居在天国,永享福乐,不信教者在冥世堕火狱受烤炙之苦。

他们每天祷告五次,日初时、正午时、日落时、日落后,最后一次是半夜。伊斯兰教教徒不喝酒,不能吃猪肉,他们反对神化和偶像崇拜。由于印度教种姓制度严重,引起了一些低级人士改信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没有嫁妆风习,伊斯兰教的男子,一人可以同时娶四个妻子,但是在城市大多数人只娶一个。

伊斯兰教Islām)为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创,又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石室教、天方教、依斯兰教。因由回纥(回鹘)人传入中国,故称回教。伊斯兰意谓绝对信奉真神阿拉。其经典为教主穆罕默德从「唯一真神阿拉」处获得之启示编纂成可兰经(Qurān)。其归依之信徒,称为穆斯利姆(Muslīm)。教义以六信五行为中心思想,所谓六信即信仰神、天使、经典、预言者、死后之世界(来世)及天命;五行即指信徒必修之功课:告白、礼拜、断食、喜舍、朝拜圣地麦加(Makkah)。

回教主要分三派:(1)为尊重教统之正统派(Sunnī)。(2)为重视穆罕默德血统之什叶派(Shī'ah)。(3)为兴起于十八世纪之极端禁欲主义之瓦哈比派(Wahhābī)。各派信徒分别占百分之九十、八、二之比例。教徒分布则以发祥地阿拉伯为中心,向东至土耳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直到菲律宾;西从阿拉伯联邦起,到苏丹、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为止之非洲一带,形成一个伊斯兰教区域,教徒总数约有四、五亿。

回教自唐徽宗二年(651)传入中国,其在文化上最大之贡献,系将中国之造纸术西传。近世以来,在中国蒙古、新疆等地,如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回教。(待续)

 


[ 印度朝圣 ]  [ 首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