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辭庫--戒律儀篇
        一般優婆塞戒律儀


釋淫戒

即行淫之欲望,與「愛欲」、「色欲」同義。《圓覺經》載,諸世界一切種性,無論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延續種族生命。律典中以淫欲雖不惱眾生,然能繫縛修行者之心,故佛陀制戒禁之。經論中,比喻淫欲如火能燒心,稱為淫欲火;或比喻淫欲傷身如病,稱為淫欲病。

邪淫kāma-mithyācāra,又作欲邪行。即在家者不可為之惡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與妻子以外之女性行淫,又雖與妻子,但行於不適當之時間、場所、方法等,亦為邪淫。據《中阿含晡利多經》載,邪淫者必受現世及後世之惡報。

邪淫戒是五戒之一。為在家居士所持之戒。即不得侵犯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等)、法(指出家受戒及在家而受一日戒)所守護之婦女;或指男女雙方不得非支、非時、非處、非量、非理而行淫。非支,指行淫於產門以外之器官。非時,指胎圓滿時、齋戒時、病時等。非處,指於靈廟中、大眾前等處所。非量,指過量而行。非理,指不依世間禮法,如自行欲、媒合他等。

《梵網菩薩戒經註》:約法門釋例,前殺戒更事相釋,今採集佗()疏鈔義備詳于此。

一約境、二約心、三約法、四約果。初者婬境有十,

一、死屍未壞,

二、與鬼交通,

三、畜生,

四、人

五、諸親,

六、婬女,

七、在家二眾持五戒八戒等,

八、出家二眾具大戒等,

九、父母,

十、聖人,如犯羅漢尼等,此等所犯皆前輕後重。

 

二約心,一貪心,謂貪心猛盛,於父母前而無羞或雖具羞而戀著極深。二嗔心,謂嗔彼人,故作婬事以辱之。三癡心,如謂欲不障道而故作之。

三約法,有二:有犯法、有治法。犯者,或極私竊,或少避人,或公然行,或以勢凌逼,或取媚貪求種種婬事,皆犯重罪。或有畏禁戒者,未能忘心,謂摩觸漏失、麤語媒嫁言語、嘲調根境、戲笑皆犯輕罪。或為境強逼雖與女合,如嚙指等禁心不受樂,即不犯罪。如雖強逼而心受樂者,還同正犯。治法者菩薩應先凡有愛境,即作尿屎不淨等想,如不淨觀壞爛等,想以此治心。無不去者作毒蛇想,作羅剎想,如以自根置毒蛇口。《十誦》云,寧以男根置毒蛇口中終不近女人,以毒蛇唯損一生,女害多生故,蛇害不入地獄,女害入地獄故。蛇害肉身,女害法身。諸有智者,深自戒慎。

四約果,《十地論》有三種果一異熟果墮三惡趣受極苦惱。二等流果謂於人中受二妻相競及婦不貞良。三增上果謂人中所感多有怨競。又《優婆塞戒經》第四云若復有人樂著邪婬,是人不能護自,佗()身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喪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是名邪婬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身飢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業、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又《大菩薩藏經》云若有眾生味著男女妻妾諸女色欲,當知即是味著利刀之刃,即是味著大熱鐵團,即是味著生熱鐵床,即是味著熱鐵梯橙,當知婦女滅聖慧眼。

又《真偽沙門經》云比丘有二事墮鑊湯中,一者常念愛欲心,二者喜交結知友。聖言如此起念,尚墮鑊湯中,況復以身造諸愛事,乃至語言、戲笑、嘲調、動觸等耶,可不慎哉可不慎哉此戒經不問在家、出家菩薩,俱絕婬欲是。故文中不簡邪正,一切皆斷。問若爾何故在家菩薩有妻子耶答在家者有二類若初心人即未有嗣息,許有妻子。若約得位去,為化眾生現有妻子,是方便力故。

華嚴十行菩薩持淨戒時,有無量魔女惱亂菩薩,菩薩不生一念,欲心心淨如佛,除其方便教化眾生。又如瑜伽戒本,許在家菩薩為化眾生方便,從欲者謂心淨如佛而行方便。

淫火,又作淫欲火。比喻淫欲之熱情如火,若不祛除,可燒毀身心。淫火發起如何調治?《摩訶止觀》卷七上:「大論云:『多婬者,令觀九想;於緣不自在,令觀背捨;緣不廣普,令觀勝處;不能轉變,令觀十一切處;若有怖畏,令修八念。皆以不淨為初門,悉治婬火。』」

 

有關名相解說─九想、背捨、勝處、一切處、八念、八大人覺。

九想又作九相、九想門、九想觀。即對人屍體之醜惡形相,作九種觀想。為不淨觀之一種,行之可斷除我人對肉體之執著與情執。九想為:

()青瘀想(vinīlaka-sajjñā),又作想相壞、青想。觀想風吹日曬,死屍變黃赤色,復又發黑青。

()膿爛想(vipūyaka-sajjñā),又作想相爛、絳汁想。觀想死屍皮肉糜爛,自九孔出膿生蟲。

()蟲噉想(vipadumaka-sajjñā),又作想相蟲啖、食不消想。觀想蛆蟲、鳥獸之食屍。

()膨脹想(vyādhmātaka-sajjñā),又作想相青。觀想死屍之膨脹。

()血塗想(vilohitaka-sajjñā),又作想相紅腐、膿血想。觀想死屍之膿血溢塗。

()壞爛想(vikhāditaka-sajjñā),又作想相蟲食。觀想皮肉之破裂、腐爛。

()敗壞想(viksiptaka-sajjñā),又作想相解散。觀想皮肉爛盡,僅存筋骨,七零八落。

()燒想(vidagdhaka-sajjñā),又作想相火燒。觀想死屍燒為灰燼。

()骨想(asthi-sajjñā),又作想相生、枯骨想。觀想死屍成為一堆散亂之白骨。以上九種名稱之順序各有異說;如將九想繪之於圖,稱為九想圖。南傳佛教清淨道論說四十業處中,列有十種肉體之不淨觀,即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等十不淨。

八解脫astau vimoksāh,謂依八種定力而捨卻對色與無色之貪欲。又作八背捨、八惟無、八惟務。八者即:

()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為除內心之色想,於外諸色修不淨觀。

()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內心之色想雖已除盡,但因欲界貪欲難斷,故觀外不淨之相,令生厭惡以求斷除。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為試練善根成滿,棄捨前之不淨觀心,於外色境之淨相修觀,令煩惱不生,身證淨解脫具足安住。

()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解脫,盡滅有對之色想,修空無邊處之行相而成就之。

()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解脫,棄捨空無邊心,修識無邊之相而成就之。

()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解脫,棄捨識無邊心,修無所有之相而成就之。

()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解脫,棄捨無所有心,無有明勝想,住非無想之相並成就之。

()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厭捨受想等,入滅一切心心所法之滅盡定。

此中前二者依初禪與第二禪,治顯色之貪,第三依第四禪修淨觀,皆以無貪為性。第四至第七依次以四無色之定善為性,第八依有頂地,以滅有所緣心為性。又初二者各分為二,第三分為四,合謂八勝處。

 

八勝處astāvabhibhv-āyatanāni,又作八除入、八除處。即觀欲界之色處(色與相),制伏之而去除貪心之八階段。勝處,謂制勝煩惱以引起佛教認識之所依處。即:

()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即內心有色想,以觀道未增長,若觀多色,恐難攝持,故觀少色;為除內心之色想,藉觀色處之少分,制之而滅欲貪。

()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即觀道漸熟,多觀外色亦無妨,諦觀一死屍乃至十百千萬等死屍,進而戰勝色處之多分。

()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即觀道漸為勝妙,內心已不存色想,更觀色處之少分而制勝。

()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即更同樣制勝色處之多分。

()內無色想觀外色青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色黃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色赤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色白勝處。

以上()()()()係內心已無色想,更觀外色青黃赤白,並制勝之,以對治欲貪。此八者皆以無貪善根為自性,前四者均依初禪與第二禪,後四者均依第四禪,不依第三禪,因三禪天樂多心鈍。
 

八勝處與八解脫之關係,依《俱舍論》:「八中初二如初解脫,次二如第二解脫,後四如第三解脫。若爾八勝處何殊三解脫?前修解脫唯能棄背,後修勝處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惑終不起。」即修解脫於其所緣唯能次第棄背,至捨貪心為止,並未得自在,故更修八勝處,能制所緣,令煩惱終不起,乃是制伏對境得自在。

 

一切處krtsna-āyatana。有二義:()遍處、不論何處之謂。以通於十方無有障礙,故稱一切處。()禪定之名。又作遍處。以總合萬有所觀之境周遍一切處,計有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識十種,稱十一切處、十遍處。

 

八念念,即內心之存憶。《大智度論》卷二十一載,佛弟子於閑靜處,乃至山林曠野善修不淨等觀,厭患其身,忽生驚怖,及為惡魔作種種惡事,惱亂其心,憂懼轉增,故如來為說八念法。若心存此八念,則恐怖即除。

(1)念佛,謂修禪觀之人,若遭恐怖障難之時,應念諸佛慈悲,救濟眾生,功德無量,如是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即除。

(2)念法,法力廣大,通達無礙,能滅煩惱,如是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即除。

(3)念僧,僧是佛之弟子,能修正道,能證聖果,為世福田,如是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即除。

(4)念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能遮諸惡,得安隱處,如是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即除。

(5)念捨,捨有二種:(a)施捨,能生大功德。(b)捨煩惱,以此得大智慧。如是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即除。

(6)念天,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等,果報清淨,利安一切,如是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即除。

(7)念出入息,息即鼻中出入之氣,為治散亂之良藥,入禪定之捷徑,如是念念不已,則心不馳散,怖障即除。

(8)念死,死有二種:(a)自死,即報盡而死。(b)他緣死,即遇惡緣而死。此二種死,從生以來,常與身俱,無可避處,如是一心,念念不已,怖障即除。

 

大人八念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經」載,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諸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從無欲,非有欲得,乃至道從智慧,非愚癡得。於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現其前,為說大人八念。即:

()道從無欲,非有欲得。又作少欲覺、無欲覺。謂比丘修道,當於一切塵境不生希欲之心,雖自得無欲,而不令他知,所以得道。

()道從知足,非無厭得。又作知足覺。謂比丘修道,衣但覆形,食但支命,一切所需悉當知足。

()道從遠離,非聚會得。又作樂寂靜覺、隱處覺、遠離覺。謂比丘修道,於世間諸法及己身心俱當遠離。

()道從精勤,非懈怠得。又作不疲倦覺、精進覺。謂比丘修道,當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恆自起意,專一堅固,不捨方便。

()道從正念,非邪念得。又作正念覺、正憶覺、不忘念覺、守正念覺、制心覺。謂比丘修道,當觀察身心內外諸法悉皆空寂,無有邪念。

()道從定意,非亂意得。又作定意覺、定心覺、正定覺。謂比丘修道,當遠離諸惡,凝心禪定,無有散亂。

()道從智慧,非愚癡得。又作智慧覺、正慧覺。謂比丘修道,當觀察世間興衰之法,而得智慧明達,悉除惑業,盡生死苦。

()道從不戲樂,非戲行得。又作無戲論覺、不戲論覺。謂比丘修道,當常寂靜,遠離嬉戲之樂、遊觀之行,安住無為之理,正意而解。

此大人八念與八大人覺經所說覺悟世間無常等八覺,名稍異而意義略同,第一覺無常即今之第六,第二覺多欲苦即今之第一,第三覺知厭足即今之第二,第四覺知懈怠即今之第四,第五覺知愚癡即今之第七,第六覺知貧苦即今之第五,第七覺知五欲過即今之第三,第八覺生死熾然即今之第八。

 


[一般優婆塞戒律儀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