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名相篇


法爾五藏學佛院要研究哪五藏?

佛所說五藏供佛子學習斷惡止非、證解脫、解脫知見之法藏。藏piṭaka音譯作必棏家、比摘家、比吒迦。乃籃或篋、篋藏之義,引申為倉庫,庫藏或可學之義。

(1)素呾纜藏sūtram piṭaka,即經藏,詮釋為學習定靜之法。經本意是指由線與紐串連而成集冊之義,引申為能貫串前後法語、法意使不散失之隱義者。釋尊演說之教理,本稱「法」(達磨),即教法之意。後世以之為教理綱要書,而稱為「經」(修多羅sūtra)。

(2)毘奈耶藏Vinaya piṭaka,即律藏,詮釋為戒律及威儀之學。意譯為律藏、調伏藏。調者,柔和調御妄心;伏者,制滅之義,制止習氣欲望行為。亦即調和控御身語意等三業,以世尊所說來作功以伏滅諸惡業。

(3)阿毘達磨藏,abhidharma piṭaka即是論藏,詮釋世尊所說經論之名相與方法論、實證體驗論、除習淨盡後學習神通之論,再作為性相分別、見自性之智慧。阿毘達磨藏意譯為對治法、大法、無比法、向法、勝法、聖論。與經(sūtra)、律(vinaya)合稱為三藏(佛教聖典之總稱),阿毘達磨原指有關教法之研究。若研究律藏者,則稱為阿鼻奈耶。其後擴廣至對於經、律二藏之論述,皆稱為阿毘達磨。

(4)般若藏prajña piṭaka,般若是離相中道等智慧之義。指照了法界、洞達法真理之般若離相聖智。依法詮釋大乘真實離相之智慧而能不執著一切法。

(5)陀羅尼藏dhāraṇῑ  piṭaka,陀羅尼之音譯,又作陀憐尼,意譯總持、能持、能遮。即佛為不能受持上述經、律、論、般若等四藏,或犯四重(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五逆(害母、害父、害阿羅漢、惡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謗法、闡提(自學法不能救者)等重罪者而說之真言密咒,使得消滅過罪,速疾解脫而頓悟涅槃。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