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辭庫--名相篇


三毒果報

三毒指貪欲、瞋恚、愚癡(又稱貪瞋癡、淫怒癡、欲瞋無明)三種煩惱。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煩惱本通稱為毒,然此三種煩惱通攝三界,係毒害眾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長劫受苦而不得出離,故特稱三毒。此三毒又為身、口、意等三惡行之根源,故亦稱三不善根,為根本煩惱之首。
   《大智度論》分三毒為正三毒(貪欲、瞋恚、愚癡)與邪三毒(邪貪欲、邪瞋恚、邪見愚癡),以邪三毒者難度,正三毒者易度,故諸佛淨土有正三毒,而無邪三毒。《摩訶止觀》卷六上以思惑上之貪、瞋、癡為正三毒,見惑上之貪、瞋、癡為邪三毒。又依《大藏法數》卷十五,二乘及菩薩皆有三毒。二乘之人欣求涅槃為貪欲,厭離生死為瞋恚,迷於中道為愚癡。菩薩欲廣求佛法為貪欲,呵惡二乘為瞋恚,未了佛性為愚癡。

果報vipāka。即由過去業因所招感之結果。又作異熟、果熟、報果、應報、異熟果。有二種:(1)總報,即由引業(總報業)而來之果報,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業而來。(2)別報,即人人個別之果報,係由滿業(別報業)而來,又稱滿果,如同生而為人,則有男、女、貧、富之分,此即為別報。
   就時間而言,則有三時業之三時報:(1)順現報,即今生造業,今生報應之果報。又作現報。(2)順生報,即今生造業,來生報應之果報。(3) 順後報,即今生造業,再來生報應之果報。六道中,人、天二道係由持五戒、行十善而得之果報,故稱為善果。然此善果仍有迷惘煩惱,故又稱為顛倒善果。

《設施論》云:復次,一時佛在舍衛國,告苾芻眾言:苾芻當知,有三種法,為內垢染、內含藏、內怨惡。何等為三?謂貪、瞋、癡。諸苾芻,此中云何名內垢染、內含藏、內怨惡,謂若有人,惡友所作,侵他受用,及諸種類,乃至害命,以其貪愛增盛,於身口意,廣行諸惡。行諸惡已,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趣地獄中。生瞋癡亦然。諸苾芻,是故貪瞋癡法,名內垢染、內含藏、內怨惡。

世尊善逝,如是說已。復次總略,而說頌曰:

不能了知貪愛法  於貪愛法不諦觀
 是人與其貪愛俱  彼即入於黑暗處
 貪染之人無義利  由貪染心生愛著
 中間生起怖畏心  當知彼人不覺了
 若能斷除於貪愛  彼即愛塵不能染
 由其貪愛不轉時  如蓮不住於渧水
 不能了知瞋恚法  於瞋恚法不諦觀
 是人與其瞋恚俱  彼即入於黑暗處
 瞋恚之人無義利  由瞋恚心生過失
 中間生起怖畏心  當知彼人不覺了
 若能斷除於瞋恚  即於瞋境不生瞋
 由其瞋法墜墮時  如彼果熟而自落
 不能了知癡冥法  於癡冥法不諦觀
 是人與其癡冥俱  彼即入於黑暗處
 癡冥之人無義利  由癡暗心故癡迷
 中間生起怖畏心  當知彼人不覺了
 若能斷除癡冥者  不為癡境所癡迷
 彼癡冥法若破時  其猶日光破諸暗
 若能了知此三法  決定不墮於惡趣
 如斷多羅大樹心  彼所斷已不復生
 是故貪法及瞋法  癡等三法皆離著
 行人明慧發生時  即能盡於苦邊際

又問:何因有極貪者?答謂:若有人於貪不善根中,近習修作。於無貪善根中,不近習修作。於其欲想、欲因、欲尋,而乃近習,亦復修作。於出離想、出離因、出離尋,不能修作,於諸世間莊嚴受用。以愛著心,勤行修作,於不莊嚴受用。不勤修作,於諸善法所應作處,而不能作,復不思惟,不修三摩地行,不能守護諸根隱密之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常不睡眠,勤行諸惡。不修奢摩他舍那,於不如理作意中,而乃修作。此等之人,故極貪愛,至謝滅已,當復云何?謂作歌舞、倡伎、戲笑之人,及為女人;設得生天,即生欲界天中。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有極瞋者?答謂:若有人於瞋不善根中,近習修作;於無瞋善根中,不近習修作。於其瞋想、瞋因、瞋尋,而乃近習,亦復修作;於不瞋想、不瞋因、不瞋尋,不能修作。於非處起瞋勤行修作;於慈心三摩地,不能修作;於殺害事,勤行修作;於不殺害事,不能修作;於彼諸根隱密之門,不能守護,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常不睡眠,勤行諸惡,不修奢摩他那,於不如理作意中,而乃修作。此等之人,故極瞋恚。至謝滅已,當復云何?謂作蝎蜂、三目蟲、百足蟲等,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有極癡者?答謂:若有人於癡不善根中,近習修作;於無癡善根中,不近習修作;於其害想、害因、害尋,而乃近習,亦復修作;於不害想、不害因、不害尋,不能修作;於諸見中,而常修作,及於怪異不祥等事,亦復修作。由是緣故,而不能於緣生法門內心伺察,不能於五取蘊中諦觀生滅無常之行,所謂此法是色所成,是色所集,從色所滅;如是受、想、行、識所成。是識所集,從識所滅。此人於諸根隱密之門,不能守護,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常不睡眠,勤行諸惡,不修奢摩他舍那,於不如理作意中,而乃修作。此等之人,故極癡冥。至謝滅已,當復云何?謂作象馬、駝驢、羊鹿、牛等,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有不極貪者?答謂:若有人於無貪善根中,近習修作;於貪不善根中,不近習修作;於出離想、出離因、出離尋,而乃近習,亦復修作;於其欲想、欲因、欲尋,不勤修作;於諸世間不莊嚴受用,勤行修作;於莊嚴受用,不勤修作;於諸善法,常所思惟,於三摩地,勤行修作;於不善法,而不修作;守護諸根隱密之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不睡眠,勤行諸善,修奢摩他舍那,於如理作意中,勤行修作;於不如理作意中,而不修作。此等之人,不極貪愛,至謝滅已,當復云何?謂作仙人,及出家人、諸長者等,或生色界天中,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有不極瞋者?答謂:若有人於無瞋善根中,近習修作;於瞋不善根中,不近習修作;於無瞋想、無瞋因、無瞋尋,而乃近習,亦復修作;於其瞋想、瞋因、瞋尋,不勤修作;常修慈心三摩地行,於非處起瞋而亦不作,於不害法,勤行修作;於損害法,而不修作;守護諸根隱密之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不睡眠,勤行諸善,修奢摩他舍那,於如理作意中,勤行修作;於不如理作意中,而不修作;此等之人,不極瞋恚,至滅謝已,當復云何?謂作仙人,及出家人、諸長者等,或生色界天中。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有不極癡者?答謂:若有人於無癡善根中近習修作,於癡不善根中不近習修作;於無害想、無害因、無害尋,而乃近習,亦復修作;於諸見中及怪異不祥等事,悉不修作;以是緣故,而於緣生法門,內心伺察;於五取蘊中,諦觀生滅無常之行;所謂此法是色所成,是色所集,從色所滅。如是受、想、行、識所成,是識所集,從識所滅。此人於諸根隱密之門,而常守護,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不睡眠,勤行諸善,修奢摩他舍那,於如理作意中,勤行修作。此等之人,不極癡冥,至謝滅已,當復云何?謂作仙人,及出家人、諸長者等,或生色、無色界天中。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