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41ani_sun.gif (7967 bytes) 法爾辭庫--名相篇


外道與外道法

此兩名辭有同有別,也有古今之分。常不知外道真實者,會亂扣人帽子,除造口業外,有時還毀謗到比丘、比丘尼或聖哲等人,那罪業更大,是地獄果報之流,甚或毀謗到其他優婆塞、優婆夷等,亦是有其口業歷歷不爽之憂。所以對於此名詞,現在要作一仔細說明,讓有心人能知此詞之義,不要再亂造惡口業。古代印度外道,是世尊出現於世才有的稱呼,大部份是指婆羅門沙門專修苦行者,因外道行者是指不知如何真實修解脫道者,不知修心養性,斷身口意三惡業者,都是外道或修外道法。

先依斷惑習上來說內外道─若是非外道行者,而是內道行者,當是認真學習佛法之一,即當知佛陀所教導者,是要斷盡見思二惑。先要斷見惑,凡有八十八種,稱為見惑八十八使。內容見道所滅之根本煩惱有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鈍使(貪、瞋、癡、慢、疑)等十惑。於見道觀三界之各四諦,其所斷之見惑各各不同,即於欲界苦諦所斷有十使;集、滅二諦所斷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戒禁取見);道諦所斷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共斷三十二使。於色界、無色界各四諦所斷皆如欲界,然各諦之下又除瞋使,故各斷二十八使。色界、無色界共計斷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計斷八十八使。若能斷此八十八使者,是有見道跡,認真修除心病,即能得須陀洹果,天上人間上下七次,當能得阿羅漢果。

復次,十惑中,阿含小乘行者以貪、瞋、癡、慢四者通於見修二道所斷,疑與五見,則唯為見所斷,說修惑有八十一種,稱為修惑八十一品。即修道時所滅之根本煩惱計有十種,在欲界有貪、瞋、癡、慢,在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癡、慢。若以此十種配合九地,更依煩惱之強弱來分,則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種,共為八十一品。見惑八十八使與十種修惑,合稱九十八隨眠       

若是由出家持戒修此心地讓它清淨,即能離此九十八隨眠,而得初果位。若是唸佛、參禪、持咒修密等大乘法修入,還是要斷此九十八隨眠,就是行者已有超能力,但此九十八隨眠不斷,還是凡夫一個,所以不要太相信自己已是成佛作祖,九十八隨眠不斷哪來的成佛作祖?若是強這樣認為是大乘行者,不必拘於小節、不必持戒律,這是不深入經藏,不知真實修行。就是已成登地菩薩位或至滿位菩薩,還是得淨除種種微細過,還是要斷此九十八隨眠的,因十地菩薩還有一分無明在哩。沒這種知見者,就可說是外道行者,因不知從心垢中修入,其所修的法也可說是外道法,因不修入內心斷除習氣,斷根本煩惱故,所以雖說有修行,這種人嘴巴還是亂講,文章還是亂寫,這是標準的外道。

根本煩惱者梵語mūla-kleśa又作本惑、根本惑,略稱作煩惱。是指諸惑之體可分為貪、瞋、癡、慢、見、疑等六種根本之煩惱。其中,見復分為五,稱為五利使;其他之五煩惱則稱為五鈍使。兩者合之,即為十隨眠。此外八十八使或九十八使之分類如上述。反之,枝末煩惱乃從屬於根本煩惱,具有染污心之作用(染污之心所),又稱隨煩惱、隨惑。
   俱舍宗主張枝末煩惱共有十九種,乃大煩惱地法中之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舉(癡除外);大不善地法之無慚、無愧;小煩惱地法之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不定地法中之睡眠、惡作等。唯識宗則在十九種中除去不定地法(二),而在大煩惱地法加入失念、散亂、不正知(三);以上共為二十種,稱二十隨煩惱。復次,大煩惱地法又稱大隨煩惱(大隨惑)、大不善地法稱中隨煩惱(中隨惑)、小煩惱地法稱小隨煩惱(小隨惑)。

古代世尊說法,從阿含期所講經典,讓諸比丘學習斷煩惱法,然後依方等期說大小二乘根基之法,然後再進入般若期廿二年講大乘離相佛法,講中道、實相觀,要諸比丘在基礎打好後,心地清淨後,就要開始學習大乘法,轉行菩提道法之學習,不要讓自心住空守寂,而遁入偏真涅槃。後來世尊再講法華、涅槃經等,顯示大小二乘法都是未來會成佛的,只是智慧、福德、用功精進之不同,成佛有先後之別而已。由此,不管您心裡怎麼想,要安於自己三業清淨,還是要在心地清淨無執後要利益眾生,就要學菩提法。若是自己心地不淨,不斷除八十八結使、九十八種結使,光說要度眾生,這樣自身三業頻造,自身已是難保,還想要度眾生,這種人就要小心一點了,因這是泥菩薩過河哩。

若說是自己修大乘法,不必拘泥這些結使、不結使,仔細觀諸經典,還沒見有人心地污穢不淨而說在行菩薩道者,除非是邪知、邪見者,此等人可非真佛弟子。世尊常說,外道者聽世尊所說法不隨喜,一聽到要斷什麼八十八結使、九十八結使,自然就不隨喜,自然會現起瞋恚、憍慢、毀呰、嫌恨、不忍心生、…。世尊曾說:「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聞我所說歡喜隨順者,唯除如來及聲聞眾於此聞者。」

今生要斷習,可依大乘法,但大乘法是上上根基者所能使用的,「心平何勞持戒」?這是六祖說的,但要自問您心平了嗎?若是心平,就是已得盡八十八使或九十八結使了,這種人身口意三業,雖未完全淨盡,但已六根沉寂,不會於此世間人事物中再造身口意三業了,這就有「須陀洹」的果位,心地已柔和,行為威儀自具足,堪被人稱為「上師」了。

當聽佛法、看經藏時,內道行者當喜愛聽、看佛所說諸法,不管大小乘法、顯密教法。如經云:佛告比丘:「諸外道異學亦復如是,不知苦諦,不知習諦、盡諦、道諦,各生異見,互相是非,謂「己為是」,便起「諍訟」。若有沙門、婆羅門能如實知苦聖諦、苦習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諦。彼自思惟,「相共和合」,「同一受」,「同一師」,「同一水乳」,熾然佛法,安樂久住。」

所以若是佛弟子,當應知小乘法、大乘法、顯教、密教等,均是佛陀所說,雖不能像古代世尊在時,相共和合,同一受,同一師,同一水乳,熾然佛法,安樂久住。但對於與己不是同學者,或法門不同者,知見有深淺者,也都應要尊重,不要因為自己的無知、尠學或不學,而毀謗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等,不然就是如世尊所說:「諸盲人群集,於此競諍訟,象身本一體,異相生是非。

再來談知見問題,外道之知見是邪知、邪見,以局部修證認為是究竟,或以為修大乘,可不必守清淨戒,而成就增上慢人。「常樂我淨」是基本安心佛法,依小乘法可安住,大乘人依心地成熟無執是非時,亦可安住此「常樂我淨」,只是內含更高明,手段更自在,所以度眾中還是處此「常樂我淨」。若不耳者,即是外道人。

經云:佛言:「若我作者云何名常?如其常者,云何而得有時作善、有時作惡。若言有時作善惡者,云何復得言我無邊若我作者,何故而復習行惡法,如其我是作者,智者何故生疑?眾生無我,以是義故外道法中定無有我。若言我者,則是如來。何以故?身無邊故、無疑網故。不作不受故名為常,不生不滅故名為樂,無煩惱垢故名為淨,無有十相故名為空。是故如來常樂我淨空無諸相。諸外道言:若言如來常樂我淨無相故空,當知瞿曇所說之法則非空也。是故我今當頂戴受持。」能「空樂我淨」入無相是很好,但不必為有人堅守「常樂我淨」而造口業。

斷欲上來說,聲聞比丘之行者,秉持少欲知足,當可理解。但大乘行者,還是要少欲知足,若不耳者,雖說大乘人在度眾,但基礎衣食住藥四者,還是夠用就好,若是迷於物欲等享受中,也可以說是外道行者。經云:「世尊!聽我著一衣,少欲少事?佛告比丘:汝持三衣、瓶、鉢,即是少欲少事。復有比丘言:聽我著三衣。復有比丘言:聽我著羊毛欽婆羅(kambala羊毛衣)。復有比丘言:聽我著髮欽婆羅(kambala髮衣)。復有比丘言:聽我著馬尾欽婆羅。復有比丘言:聽我著草衣。復有比丘言:聽我著樹皮衣。復有比丘:言聽我著韋衣。佛言:如是諸衣,盡不應著。復有比丘言:聽我裸形,少欲少事。佛言:比丘!此是外道法,應持三衣瓶,即是少欲少事。」以上經文言,世尊說穿好穿壞,甚至於不穿,都是外道法,都不要學習。真佛弟子,聽說佛言:汝持三衣、瓶、鉢就好,已夠少欲知足了。

內道人不修苦行,那何謂外道?除真正學佛法要出離者外,都是屬於外道行者。現在再來深入認識何謂「外道」。外道者梵語 tīrthaka tīrthika音譯作底他迦、底體迦,英文解釋是an ascetic,即是指苦行者,tīrthaka tīrthika之原義,又係指神聖而應受尊敬之隱遁者,或英文言worthy, sacred值得的、神聖的,這是佛陀未出現時所認知隱遁者之語。佛陀出現後,有正法可依,所以佛教稱其他教派之語,本是正說者、苦行者,前者謂正說者到佛陀出現後,tīrthaka tīrthika即變為非正說者、苦行者。

後來tīrthaka tīrthika即變成是外道行者,對此,佛陀弟子們都自稱是內道,稱佛教經典為內典,稱佛教以外之經典為外典。至後世更離譜,漸漸附加異見、邪說之義,外道遂成為侮蔑排斥之貶稱,意為真理以外之邪法行者。確切的說法應是僅於世間禪境界中執著為究竟者,因這這些人所修禪法,不能得到徹底解脫三界之苦,猶處於三界中。

外道人修習苦行,為求福故,不惜身命。或有投巖,五熱炙身。或斷飲食,求生梵天。或大積薪,生自燒身。或有脚,張口向日。或於高樹,以繩繫脚,而自倒懸。或臥刺棘,抱石胸,有如是等種種苦行。世尊言:「身口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此當證無上道。」如上所述斷八十八使或九十八結使就能成聖人,不必修這些苦行。

***

 


[ 名相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