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辭庫--聖眾篇
     
菩薩--出家眾


日本行基和尚 

背景資料─尊称行基菩薩・行基大徳・行基上人・行基法師,生地河内國,宗派法相宗,師承道昭和尚。

簡歷:行基<ぎょうき><668749>

行基是從百濟(南扶餘─朝鮮西南部)到日本的外來人口的子孫,和泉人。

俗姓:高志。

奈良時代的僧人。

向道昭,義淵學法,後巡遊諸國,架橋,築堤,教化民眾,被稱為行基菩薩。

協助建造東大寺和大佛。

日本最初的大法師,被賜封為“大菩薩”。大菩薩是對偉大的僧人的敬稱。

此民間菩薩於天智天皇7(668)生在大阪府之堺市,15歲出家奈良之西京的藥師寺,努力修行佛道,24歲受戒受具足戒得度。

行基菩薩出生地記念處

行基菩薩因佛學深厚,深受天皇的尊敬,祂奏請天皇遷都到現在的平城聖域,元明天皇之和銅3(710)時,正式遷都平城。此舉都城先南遷之結果,營造了一種氣氛,諸多寺廟都移往南都建立,例如藥師寺、大安寺最初移建,興福寺、元興寺及総國分寺(總院之分院)、東大寺之建立等等,總共有48個大寺院建立於此。另外全國開基的寺院,約700寺院道場。

早期日本的佛教僧人,僅是國家機關和朝廷內之信仰,當時建於京城一帶的寺廟,都是為了天皇與貴族們所設立,佛教僅止於上層社會的信仰。朝廷規定佛教不准向民間傳教的時代。日本在8世紀初期,律令制度開始步入正軌。但律令制度下沉重的稅賦徭役,卻令民眾苦不堪言。

此時,行基菩薩德行感召天皇外,另一方面,社會福利民生事業等,用實踐主義來徹底教化平民,修橋、築堤、掘池、日本的第一個獨孤院建造於此。此舉違反畿內豪族民眾為中心的佛教思想,祂開始救濟饑餓與病困的百姓,建立很多所謂的布施屋、醫療院所等等社會福利的事業。此舉使百姓對於宗教信仰深具信心。

行基菩薩記念像

行基將佛教帶入庶民社會當中,民眾在沉重的賦稅壓迫之下,希望從佛教中尋求慰藉,因此行基結合救濟與說法的傳教方式廣受普羅大眾歡迎。據說在平城京郊外舉辦的說法集會,參與人數可以多達一萬多人(當時京城人口僅約10萬人)。

但是,這樣的集會不為當局所認可,而且當時的法律「僧尼令」中也規定,僧侶不能在寺廟外向民眾傳教,因此行基的行為不但違反法律,甚至被視為煽動民眾反叛皇權,屢屢遭到當朝權貴彈壓,還曾被趕出京城。

隨住朝廷嚴苛的稅賦制度,加上乾旱、水患等天災的相繼出現,導致嚴重的饑荒。民眾也為了躲避賦稅,拋下土地到處逃亡,律令制度因而受到動搖。此時聖武天皇注意到律令制度的問題,以及行基的力量,因此開始減輕稅賦,並親自拜訪行基,與其進行會談。

西元743年,天平十五年十月十五日聖武天皇下詔宣佈空前的大工程「東大寺」的營造計畫。東大寺的營造一方面是為國家祈福,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由佛教的力量重拾民心。

2010年為平城遷都1300

聖武天皇在「盧舎那大仏造立の詔」中呼籲民眾自主的參與東大寺營造,這與以往寺廟都是藉由皇族權力建造有著很大的不同,同時也加速了佛教向民間的普及。

行基響應了聖武天皇的號召,帶著自己的弟子與眾多的信徒參與了東大寺的營造。據說參與東大寺建設的民眾超過260萬人,約為當時人口的一半。另外指揮計畫移建藥師寺、大安寺,並建立興福寺、元興寺、總國分寺等49個大寺院。並計劃性輸入唐朝文化,為奈良時代的文化做出重大貢獻。

745年朝廷頒贈給行基日本最初的「大僧正」稱號。之後朝廷又頒授了「菩薩」的稱號,延至現在仍廣泛地被稱為「行基菩薩」。

西元749年,天平二十一年正月十四日,聖武天皇攜光明皇后及母親藤原宮子出家,請來大僧正行基為其戒師,受菩薩戒,法號勝滿。

也因此於奈良朝代時,起先建立了「以民為貴」的中心思想。同時也是中國唐朝文明、文化引進入奈良朝文化做出貢獻的大恩人。今天的平民佛教和社會福利的基礎都是從此處而起,因此,行基菩薩是為民間敬仰的菩薩。

聖武天皇之天平21(749)82歲高齡,同年二月二日於奈良西郊的菅原寺東南院遷化,當時有數千弟子圍繞著,並葬於奈良生駒郡往生院裡。

行基菩薩一生的豐功偉業,至今已1300餘年,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偉人,菩薩還活在民間大多數人們的心中。


[ 聖眾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