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辭庫--聖眾篇
     
菩薩--出家眾


高僧佛圖澄尊者(5)

十、後趙建國與佛法弘化之緣份

1.後趙佔有洛陽為南都

319年,趙王石勒在襄國(今河北邢臺)宣佈建立趙國,自稱為趙天王。石勒稱趙王後,封石虎為單于元輔,都督禁衛諸軍事,加侍中、開府,後又封為中山公。洛陽戰事告急時,後趙王石勒特派中山公石虎率領四萬騎兵,從洛陽東的成皋關登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到達洛陽,與前趙的劉嶽在洛陽城西展開大戰,劉嶽兵敗,且身中一箭,退到石樑戍。

324年正月,後趙大將石生進攻洛陽以西的新安前偽漢趙守軍,斬殺河南太守尹平,大肆搶掠一番後,返回後趙。夏季,後趙天王派石生進攻中原,先後攻下了禹州、許昌、潁川、陽翟、滎陽等地晉軍,駐守洛陽的晉軍眼看大勢已去,受不住石生部隊的攻打,就撤離了洛陽。324年十月,石生進駐洛陽。

325年五月,石生仍屯兵洛陽。原來撤離洛陽的東晉司州李矩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又聯合穎川太守郭默的軍隊,攻打洛陽的後趙大將石生,可屢戰屢敗,無奈之下,只好宣布投降前趙。前趙王劉曜特派大將劉岳()率兵五萬,到達洛陽孟津接應後,隨即佔領孟津戍、石梁戍(戍,洛陽城北的兩座軍事城堡),斬獲石生部下五千人,緊接著,圍攻洛陽金墉城。同時,偽漢前趙王劉曜,又派鎮東將軍呼晏謨率領荊州、司州的眾多軍隊,從肴山、澠池向洛陽進發攻來。

329前趙劉曜,自率兵攻洛陽,此時石勒徵詢佛圖澄尊者,親自出征可敗劉曜。由此後趙大敗醉酒的劉曜後,後趙石勒稱王後(330),時石勒石虎為單於元輔,都督禁衛諸軍事,加侍中、開府,後又封為中山公。中山公石虎在平定洛陽後,代天王石勒在金墉城(金墉城是曹魏在洛陽西北角築的一個小城)向天下宣布:定洛陽為後趙國南都!

石勒稱帝後,任命石虎為太尉,守尚書令,進封中山王,食邑萬戶。此時,石虎滿以為自己功高他人一等,石勒稱帝后必能充任大單于,沒想到只被封為單于元輔,大單于(匈奴君主的尊號)之職為石勒之子石弘所得。

石虎於是開始對趙王石勒有不滿,他曾對其子石邃說:「成大趙之業者,我也。大單于之望實在於我,而授黃吻婢兒(其母身份不高),每一憶此,令人不復能寢食也!」。因此進而產生了石勒死後要反叛的思想,「待主上晏駕之後,不足複留種也」,最後真是趕盡殺絕一個不留。

2.中山王石虎拜訪震旦第一比丘尼淨檢師

在趙、晉、偽漢三方軍事力量爭奪洛陽的戰爭中,洛陽人又一次陷入深沉的災難。已出家的仲令儀,法名為淨檢,在洛陽建竹林寺,於此動蕩的洛陽攻防中,竹林寺動尼友、白衣,一天到晚舉行佛事活動,超度撫慰世間的眾生靈。

就在洛陽人認為仍然處在戰爭狀態時,這次洛陽之戰以後趙勝利而告終。停戰以後,城裡城外都是後趙的土兵在自由自在地走動,洛陽人才意識到戰爭已經結束了。而竹林寺的尼眾,仍在一心一意地直做法事,這時突然一隊騎兵從閶闔門(正南门)進來,直至竹林寺山門前,列隊停下,為首的部隊軍官揚言道:「請竹林寺住持淨檢尼法師出來相見!」

守門的尼眾一見胡兵這樣說著,一時之間,嚇得魂不附體,不知如何應對是好,匆匆忙忙地回去告訴淨檢尼師,當然這時還未受具足戒。竹林寺裡的尼眾和白衣信眾等,一聽說是胡人兵隊來了,突顯一片混亂,有的尼眾禁不住哭丁起來,有的在佛殿角落裡藏了起來,還有多數尼眾慌忙向後花園逃離。

就在竹林寺裡一片混亂之時,淨檢尼師正在大殿裡誦經,一聽說是指名要找自己,就立即於佛前做簡短禱告,便挺身而出大殿。當走到庭院裡,眼見混亂的局面,也沒時間去理會,徑直向山門那裡走去。

淨檢尼師一出山門,就看見一列武裝整齊的騎兵,排隊列在山門前,為首的竟是一彪形大漢,此人處人群中格外地醒目,他就是中山王石虎。他一見淨檢尼師即不慌不忙地走過來,料定是佛圖澄尊者所交待要來特地拜見的淨檢尼師了。然而淨檢尼師卻不知道來者是誰,大為疑惑,已見過無數的風浪,當然也不會覺得恐怕。

她一想來者胡人士兵與主將這麼有禮數,肯定不是一般的軍人,一定是大有來歷的。當她一步步走近騎兵隊伍時,一對銳利的目光,直向她射來,她警覺的目光便與之接目了。於是,就恭恭敬敬地向他們合十行禮,並說道:「施主遠道而來,不知有何要效勞的,本寺定為汝等做好準備,滿足施主的需要!」

彪形大漢石虎,馬上合十還了禮,洪亮聲說道:「後趙國中山公大將軍石虎,特奉後趙國大國師佛圖澄尊者之命令來見您,他有口信言:讓您好好在洛陽傳教弘法,讓佛法普照後趙國!傳達完畢!」

淨檢尼師立即合十,並回道:「尊者聖安,謝謝大法師的信任囑托,卑尼一定照辦!謝謝大將軍風塵僕僕、不辭千里而來,光臨本寺,傳達聖音,銘感五內。請大將軍和部眾等入到本寺奉茶稍歇!」

「不敢有勞!我們駐紮在金墉城裡,一切都就悉!大國師交代,軍隊不准騷擾洛陽所有寺院僧尼的作息,還得好好保護出家人哩!就此告辭!」講完應交待事,馬鞭一揚,纜繩一勒,那匹白馬座騎,昂首擺尾,掉頭北向金墉城的方位奔去。

    淨檢尼師真是意想不到,一別已十幾年,才有佛圖澄尊者之消息,除心裡非常高興外,連忙合十說道:“祝大將軍一路順風,一路平安!」大眾真是作夢般,虛驚一場。(淨檢尼師出家事要看─淨檢尼師─中國第一位比丘尼)

3.佛圖澄尊者助化後趙

石勒防止堂兄石叛亂石勒登位以後,事奉佛圖澄尊者甚彌篤。當至石(石勒堂兄)將叛亂時,這年年初,佛圖澄尊者即警誡石勒曰:今年「」中有蟲食,務必害人。可以誡令百姓不要食「」也。石勒即班告(布告)境內民眾,今年內慎無食。果到八月石叛離出走,經此事後,石勒益加尊重佛圖澄尊者,每事必咨澄而後行,並號稱佛圖澄尊者為大和上()

佛圖澄尊者救石虎之愛子──《高僧傳》云:「石虎有子名斌,後勒愛之甚重。忽暴病而亡,已涉二日。勒曰:朕聞號太子死扁鵲(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能生。大和上國之神人,可急往告必能致福。澄迺取楊枝之,須臾能起,有頃平復。由是勒諸稚子多在佛寺中養之。每至四月八日。勒躬自詣寺灌佛為兒發願。」

話說石虎有子名斌,石愛之甚重。忽暴病而亡,已涉二日。石勒曰:朕聞太子死扁鵲(秦越人,勃海郡鄭人,與孔子同時代)能生,大和上()之神人,可急往告,必能致福。佛圖澄尊者迺取楊枝之。須臾能起,有頃平復。由是勒諸稚子,多在佛寺中養之。每至四月八日(佛誕日),石勒必躬自詣寺灌佛,為兒發願。因此故,石勒深敬重佛圖澄尊者,使石斌及宮中諸子拜謝圖澄尊者。又命有司起造寺院,與佛圖澄尊者居之;又以諸子在佛圖澄尊者寺中養之。凡有機事,必謀於佛圖澄尊者而後行之。

有日趙王石勒正服於東堂,召文武百官問曰:「朕昨得河西郡守表章,道天下大雹,起西河介山,大如雞子,平地深三尺,洿下深丈餘,行人被打,禽獸死者巨萬餘數,不知主何吉凶?」

侍中徐光對曰:「周、漢、魏、晉皆有之,雖天地之常事,然明主未始不為變,所以敬天之怒也。去年陛下禁寒食,介子推,帝鄉之神也,歷代所尊,或者以為未宜替也。然介山左右,晉文之所封也,宜任百姓奉之。」時黃門韋詖駁上曰:「按《春秋》,藏冰失道,陰氣發洩為雹。自子推(介子推)以前,雹者復何所致?此自陰陽乖錯所為耳。今雖為冰室,懼所藏之冰不在,固陰沍寒之地,多在山池之側,氣泄為雹也。以子推忠賢,令綿、介之間奉之為允,於天下則不通矣。」石勒曰:「二人之言,亦各有理。」石勒生前已受佛圖澄尊者教化,於是使人遷冰室,於沍寒之所,令并復寒食之節。

所謂寒食節者是為了紀念介之推。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避開內亂,歷盡艱辛。一次,他挨餓難熬,百般無奈時,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後來重耳當了國王(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親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重耳十分後悔,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4.趙王石勒談論英雄與繼承事

晉成帝咸和七年(332)趙王石勒宴饗高句麗(朝鮮半島北部民族)宇文屋孤使者,酒酣之時,乃謂參軍徐光曰:「朕方自古帝王何等主也?」光曰:「陛下英勇籌略,邁於高皇(漢帝劉邦)雄偉卓犖,超於魏祖(魏伯陽,練丹家);自三王(帝王大禹、商湯王、周武王)以來,無可比也!其軒轅(黃帝)之亞乎!」石勒大笑曰:「人豈能不自知,卿言亦太過份了!朕若遇漢高祖,當北面而事之(天子者南向,面北者為臣),與韓、彭(韓信與建成侯彭越並稱)比肩而爭先耳!朕遇光武(後漢光武帝),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大丈夫行事,宜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效曹孟德(曹操)、司馬仲達(司馬懿)父子,欺人孤兒寡婦,以取天下也!朕在二劉之間耳,軒轅豈敢擬乎?」群臣頓首呼萬歲曰:「陛下神武,雖二劉不及也!」

石勒雖沒受高教育,然而常使儒生讀史書而聽之,每以其意論古帝王之善惡。嘗使人讀《漢書》,聞酈食其勸立六國後,大驚曰:「此法當失,何至於有天下也?」及聞留侯諫止,乃曰:「賴有此耳!」

石勒對於自己太子石弘,生性好屬文,親敬儒生。石勒謂中書令徐光曰:「大雅愔愔,殊不似將家子。」徐光曰:「漢祖以馬上取天下,孝文以恭默守之,聖人之後,必有勝殘去殺者,天之道也。」

石勒甚悅。徐光說曰:「中山王石虎,雄暴多詐,陛下一旦不諱,臣恐社稷非太子所有也。宜漸奪其權,使太子早參朝政。」程遐亦曰:「中山王勇悍殘忍,威震中外,諸子皆典兵權,志願無極矣。若不除之,臣見宗廟不血食矣!」石勒聽不進去。

徐光他日乘有機緣,離間言:「今國家無事,而陛下若有不悅,何也?」石勒曰:「吳蜀未平(喻三國不統一),恐後世人不以吾受命之主。」徐光曰:「陛下包括二都,平蕩八州,然帝王之統,不在陛下,復當在誰?且陛下不憂腹心之疾,而更憂四肢乎?中山王資性不仁,見利忘義,父子並據權柄而取之,常有不滿之心。近見東宮有輕慢天子之色,臣恐陛下萬年,不可複製也。」石勒默然。始命太子省可尚書奏事,以中常侍嚴震參綜可否,惟征伐斷斬大事乃奏之,於是嚴震權過於主相,季龍(石虎)之門,可設羅雀矣!石虎心中愈怏怏。後來太子立位後還是被石虎殺掉篡位了。

5.石勒建平四年病亡

石勒一生封王稱帝簡十五年風光,人生無常。自此建平四年333年,趙王石勒寢疾,中山王石虎入待,矯詔群臣、親戚皆不得入。時秦王石宏、彭城王石堪將兵在外,虎恐其擁兵在外,不能行事,乃計使其還。石勒疾小瘳,見石宏驚曰:「吾使汝二人處藩鎮,正備今日,汝何故在此耶?」石虎懼,前奏曰:「秦王思慕陛下,暫還視疾耳,今遣還之。」石宏出,虎仍留之不遣。

建平四年(333)四月某天,天靜無風,而塔上一鈴獨鳴。佛圖澄尊者謂眾曰:鈴音云:國有大喪,不出今年矣。至是,石勒疾篤,遺命曰:「大雅兄弟,宜善相保,司馬氏(西晉八王之亂)汝輩前車之鑑也。中山王(石虎)宜深思周霍(),勿為將來落人口實。」石勒知自己太子石弘,非是殘忍之輩,不能亂殺成帝者,所以如此交代石虎,就怕惡夢發生,該來的還是要來,要當王不殺怎能得天下,這就是命運由業力來主導,勉強不得。

建平四年(333)七月石勒(60歲)果然死亡。大臣徐光等領百官舉哀發喪,將勒靈柩停於東陽山谷,未及安葬,是夜權宜掩瘞,忽不見屍體,莫知所往,意者以其為神。因是,徐光等復備其儀衛文物,虛葬於高平陵。若從太興二年(319),背叛劉淵起,自稱趙王,之後滅劉曜自立,統有冀、秦、并、豫等十州之地。於十六國中,最稱強盛。生性凶狠好殺,民以為害,佛圖澄以佛法化之,氣燄稍歛。石勒於咸和五年(330)真正稱帝,於咸和八年(333)歿,當皇帝僅四年之久,一生中都在殺殺戮中度過。石勒在位時掌權約有十五年,死後被諡號「明帝」,廟號「高祖」,改元者二,年號「太和」、「建平」。

6.石虎弒主篡位即位成王

石勒死後,子石弘襲位。石虎欺勒已死,乃與子石邃(前為魏太子),謀劫太子石弘,使人收押程遐、徐光下廷尉,使其子石邃將兵入宿衛。石弘大懼,急讓位於石虎。石虎曰:「汝休辭讓,且登其位,汝若不堪重任,天下自有大義,何足豫論?」石弘乃即位,改元延熙元年(334)。延熙334)是十六國時期後趙政權後趙海陽王石弘年號,共計1年。石虎既自為相,以舊臣皆補散任,虎之親黨者,皆居要職。時,自為丞相、魏王、大單于,加九錫。後石虎即殺程遐、徐光等前王謀士。

石勒太后劉氏有膽識,她謂彭城王石堪曰:「先帝甫晏駕未久,而丞相遽相凌藉如此,將若之何?」石堪曰:「宮省之內,無可為者,請奔兗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舉兵誅之。」言訖,辭太后,微服輕騎,以兵百人,襲兗州不克,南奔譙城(安徽西北部)

石虎聞之,遣將軍林因率兵五千追而獲之,解還襄國。虎大怒,執太后劉氏及石堪殺之。文武暗嗟嘆,莫敢誰何。太后劉氏有膽略,佐石勒建功業,有李後之風。時石生鎮關中,石朗鎮洛陽,聞石勒死,石虎變節,殺太后及彭城王,各舉兵二萬討石虎。石生遣使降東晉,而蒲洪(後改成苻姓)西附張駿(前涼政權君主)。石虎乃自率兵攻洛陽之石朗,石朗與石虎交鋒,被執後斬之。虎乘勝向長安來攻石生,石生麾下將吏叛逆,斬石生後投降石虎。

十二月,趙丞相石虎欲篡位,乃集百官於朝堂,謂曰:「孤自受將略以來,南征北討,東蕩西除,百戰而有千傷,十死僥倖一生,論吾之勛,足高一時;成大趙之業者,乃我也。若無吾一人,安得至於今日耶?今聖上晏駕,不遺詔立我而立弱弘,倘外窺兵,誰能當之?我欲廢之,汝諸大臣,其意云何?」

斯時,石弘懦弱,石虎強盛黨多,父子並執大權,眾臣皆畏其勢,乃對曰:「臣等正欲上請廢立,未敢發言,丞相言之,無不可也。」虎見百官聽從,乃退還府。

趙王石弘聞知其議,恐禍滅族,乃自齎璽綬,步詣魏宮,請禪其位於石虎。石虎曰:「帝王大業,天下自當有議,何為自論耶?」石虎不受璽綬,石弘見推卻,乃流涕回宮,謂太后程氏曰:「石虎欲謀大位,先帝真無復遺種矣!」言訖,母子對泣。

於是,尚書省奏魏台請依唐虞禪讓之事。石虎曰:「石弘愚闇昧,居喪無禮,不可以君萬國,便宜廢之,何禪讓也?」言訖,即領府兵入,命武士扶石弘下殿曰:「汝素居喪無禮,不諳政事,難奉宗廟,是以廢之。」石弘並不辭,乃下階立於臣列。於是丞相石虎自登御座,百官與石弘同拜山呼。石虎以石弘為海陽王,自稱居攝趙天王,改元建武。九月,趙王石虎與百官商議,乃遷都於鄴城(河南省臨漳縣境內)稱元建。石虎在位335-348年)共14年。

既即大位已定,陰使人弒程太后及石弘一家,不留一人,果然勒種無遺。姚弋仲聞之,稱疾不賀。石虎累使召之,乃至,正色謂石虎曰:「弋仲嘗謂大王命世英雄,奈何把臂受托而反奪之耶?」石虎心雖不平,然察其誠實,亦不罪之矣。

略數十人靡非英俊。清信之士無乏於時。慧遠法師云。釋氏之化無施不可。臣謂此說有契理奧何者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穆。傳此風教已遍寰區。編戶億千則仁人百萬。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則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故佛圖澄入鄴。石虎殺戮減半。

7.石虎即位後事佛圖澄更篤

佛祖歷代通載》云:「勒殂,弟季龍襲其位,徙都鄴城。尤傾心事澄,令乘雕輦,朝會引見,常侍御史,悉助舉轝升殿。太子諸公,扶翼而前,坐者皆起。司空李農,朝夕問候。」石虎傾心事佛圖澄尊者有重於石勒者,迺下書曰:和上國之大寶,榮爵不加、高祿不受。榮祿匪及,何以旌德?從此已往宜衣以綾錦、乘以雕輦。朝會之日,和上昇殿,常侍以下悉助舉輿。太子諸公扶翼而上,主者唱大和上至。眾坐皆起,以彰其尊。又偽司空李農旦夕親問,太子諸公五日一朝表朕敬焉!」

初,趙王石勒以天竺僧佛圖澄尊者能預言成敗,屢有應驗,敬事之。迨及石虎即位,奉之尤謹,衣以綾錦,乘以雕輦。朝會之日,太子諸公扶澄上殿。國人化之,爭造寺廟,削髮出家,於是百姓或避賦役為姦宄(ㄍㄨㄟˇ犯法作亂的壞人)

有關開放胡漢出家時,經過一番諍論。石虎詔問曰:「佛,外國所奉,裡中小人無爵秩者,應得事奉?」著作郎(主管秘書屬下之著作官)王度等議,上言曰:「王者祭祀,典禮俱存。佛,外國之神,非天子所應祀也;今宜禁公卿以下,毋得詣佛寺,燒香禮拜。且漢魏惟聽西域人立寺都邑,漢人皆不得出家。今令趙人為沙門者,皆返初服。」虎不聽,詔曰:「朕生自邊鄙,忝居諸夏,至於饗祀,令應從俗。其夷趙百姓,樂事佛者,特聽之。」於是,百姓都爭入寺出家。此因石虎前二世為佛信徒,次世出生為雞,今生為人石虎。腦筋裡有佛種子,當然不聽見諫。

正是因為佛圖澄尊者的弘揚,許多人開始信奉了佛法。幾十年間,他先後建起了893座寺院,其門下受業者常有數百,前後門徒近萬。佛圖澄尊者徒弟甚多,有震旦人,有天竺、西域來者,如佛調、須菩提等數十名僧,皆出自天竺康居。著名弟子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進、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尼安令首等。不遠數萬之路,足涉流沙,詣澄受訓。

8.佛圖澄尊者助石虎治國

從因緣果報來說,佛圖澄尊者來震旦,主要是來還債的,也就是來輔助石虎。先前助石勒,只是阻其亂殺無辜或眾僧等。而佛圖澄尊者與石虎之因緣,容後會提到。稍述如下:實因石虎前二世時曾出生於罽賓國,是喔個優婆塞,曾供養羅漢僧,有60位,其中有一位即是佛圖澄尊者。此人死後先墮入一世為畜生,即是出生為雞。雞報應死後,今生又出生為人,即是石虎。石虎(295∼349)五胡十六國後趙第三世皇帝。(石勒、石弘、石虎),石勒之從子。字季龍。驍勇絕倫,長於征戰,頗為石勒所重。石勒逝後,子弘繼位,以虎為相,封為魏王。延熙元年(334),虎殺弘自立為帝,稱大趙天王,定都於鄴。對外遠伐近攻,內則大興土木工事,賦重役繁,民不堪其苦,國力日衰。然其在文化方面,繼石勒之後,尊禮佛圖澄,且許人民出家,華北佛教因而隆盛。永和五年歿。在位十五年。[1]

後趙延熙元年(333),石勒死後,石虎果然盡殺石勒所有重臣,並派子石邃率軍捉拿石勒太子大雅,只緣擔心輿論對自己不利,才扶大雅做愧儡皇帝, 自任丞相,魏王,掌管後趙實權,並將石勒的文武大臣改做丞相閒職,任用自己親信功將擔任要職。然而,石虎並不以此滿足,力圖稱王稱帝。

面對石虎的侵淩,石勒親屬不甘受辱,曾聯兵反抗。先是石勒妻劉氏與子彭城王石堪計謀除石虎,以免後趙國落入石虎手中,造成“養虎自殘”的悲劇。針對當時石勒舊臣大多受貶在京外,京城舊屬又被石虎死死控制難以起事的狀況,準備攜王室離京到兗州(山東鄆城)以癝丘為根據地,扶石勒子南陽王石恢為盟主,宣太后詔令,號召各地牧守聯合起兵從京外發動進攻,討伐石虎。但由於各種原因,最終計畫未成,劉氏、石堪被殺。鎮守洛陽的石朗和鎮守長安的石生聞訊即聯兵起來討伐石虎,亦被石虎所敗。東晉咸康元年(335),在滅掉石勒子弟的反抗後,石虎自立為王,稱大趙王,年號建武,將國都從襄國(河北邢臺西南)遷到鄴(河北臨漳縣西南)。同年,石虎將大雅及其弟弟、母親全部殺死,石勒親屬勢力消滅殆盡。咸康三年(337),石虎改稱大趙天王,永和五年(349)改稱趙皇帝,最終取代了石勒趙國。

9.圖澄尊者示他心通

《高僧傳》云:「澄時止鄴城內中寺,遣弟子法常北至襄國。弟子法佐從襄國還,相遇在梁基城下共宿。對車夜談,言及和上,比旦各去。法佐至始入覲佛圖澄尊者。佛圖澄尊者逆笑曰:昨夜爾與法常交車共說汝師耶?先民有言,不曰敬乎?幽而不改,不曰慎乎?獨而不怠,幽獨者敬慎之本。爾不識乎?法佐愕然愧懺。於是國人每共相語,莫起惡心和上知汝。及澄之所在,無敢向其方面涕唾便利者。」

後來有天郭黑略,將兵征長安北山伏中。時佛圖澄尊者在堂上坐,弟子法常在側。佛圖澄慘然改容曰:郭公今厄,唱云:眾僧宜愿。佛圖澄尊者又自己愿。須臾更曰:若由東南出者能活命,餘各方向則會被困住。復更願,有段時間後,頃曰:脫困矣!后月餘日,郭黑略大將還鄴城,自說墮圍中,東南走而獲免被困。推檢日時,正是佛圖澄尊者自,與要他人助呪時也。

10.石斌兇猛難調,險被親生父石虎所殺

石斌者(?~349後趙太祖石虎的兒子。石勒特別喜歡他,有記載說是石勒子,可知石勒有認養此子。石勒即位為皇帝,封石斌為左衛將軍,封為太原王。在石勒死後,石虎控制了新君石弘,石斌改為章武王,參與鎮壓關中反對石虎的勢力。石虎即位為天王,封他為燕公。

偽大司馬燕公石斌,石虎以為幽州牧鎮,薊(河北省薊縣)群凶湊聚,群兇湊聚,因以肆暴。佛圖澄尊者誡石虎曰:天神昨夜言:疾收馬還,至秋齊當癰爛(腫脹發爛)。虎不解此語,即勅諸處收馬送還。其秋有人譖言毀謗、誣諂石斌於石虎。石虎召石斌鞭之三百,殺其所生母齊氏。石虎彎弓捻矢,自視石斌行罰輕。石虎乃手殺五百。佛圖澄尊者諫曰:心不可放縱,死了人就不可生,禮儀上不應皇帝親自來殺,有傷上天恩德也。何有天子自己下手行罰乎?石虎乃止殺石斌。

11.安令首尼出家受具戒

石虎當政時,有一外兵郎(外兵參軍)名徐忡仕,東莞人。石虎既然允許百姓出家,有諸多人都要出家。外兵郎徐忡仕有一女名徐媛,自小就聰敏好學,言論清綺,雅性虛淡,不樂人間,從容閑靜。以佛法自娛,不願求娉嫁。

《比丘尼傳》云:其父曰:「汝應外屬何得如此。首曰:端心業道絕想人外,毀譽不動,廉正自足。何必三從,然後為禮。父曰:汝欲獨善一身,何能兼濟父母。首曰:立身行道,方欲度脫一切。何況二親耶?忡仕以此事問佛圖澄尊者。佛圖澄尊者曰;君歸家潔齋,三日竟可再來。忡仕從之。佛圖澄尊者以茵支子(沒香,果實如天蓼子,熟則破裂,中有子五、六顆,黑色大如豆,酸甜可食,多食則醉。其根粗厚,砍伐後,經四、五年,取其不腐壞處製成香,其味辛溫,可避臭氣及鬼尸惡氣。樹枝可供佛,皮及葉於乾後可焚香,稱為抹香。)磨麻油,再轉傅忡仕右掌,令忡仕視之。僅見一沙門在大眾中說法,形狀似自己兒女。具事實以白佛圖澄尊者。佛圖澄尊者曰:是君之女兒前身也。若能出家有助一切眾生,往事就是如此。若從其志願,方當榮拔六親,還能令君富貴,生死大苦海向此得度。忡仕還後許之。」

用白話再說一次。後趙襄國因石虎公開宣告胡漢皆可自由禮拜何神、何佛,也可以允許出家。老早以前,襄國就有消息傳來洛陽有一女性出家的消息,有名有姓,說得有根有據,還說受戒那天,天上還出現了異香、彩虹等等瑞相,有人還去問佛圖澄尊者,請佛圖澄尊者求證。這樣一來,也鼓動了襄國很有志氣想要出家女子。

這時候,後趙朝裡有位官居外兵郎,名叫徐忡仕,他有一女兒名叫徐媛,已到婚嫁年齡,并且還有婚配對象,自己也堅決不願出嫁,總是有出家打算。徐媛是個聰明好學,思維清晰,出言超群,而性格內向者,愛好清靜,不樂與他人交往,知書達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又是前一世所熏習,才會有此異於常人之行為。自從佛圖澄尊者為石勒、石虎國師後,更借王之力大大弘揚佛法,徐媛她就愛聽聞佛法,飢渴地學習著,也從此就拒絕父親為他說婚嫁的事情。

徐父說:「女兒家遲早是要嫁人的,為何不能體諒父母心?」徐女說:「我現在一心一意向佛,不想人間憂喜事,無論誰怎麼說,我都毫不動心的。出家修行不虧於心,正大光明,不怕人說閒話。我滿足於自己生活,不一定要有三從四德,才叫作有禮數的女人呢?」

徐父說:「你想獨善其身,如何做到盡孝道,怎麼樣能兼顧到父母呢?」

徐女說:「本有志於學佛,就是度脫人間煩惱事,何以還要牽掛父母雙親呢!」

徐父任為女兒不孝,又說不過他。只得去求救於國師了。佛圖澄尊者說:「你回家清淨己身,守齋三天後,再來見我,我給您答案。」

徐忡仕外兵郎遵從佛圖澄尊者指示,回家齋戒清淨,三天過午不食。三天過後來見佛圖澄尊者。佛圖澄尊者照用他慣用的密法,用一種叫茵支之種子,磨後和合麻油,敷在徐忡仕右手掌上,問徐忡仕:您看到什麼。徐忡仕手掌上慢慢地顯示出:一個出家僧人在給大眾說法,面容、樣子很像自己女兒。

徐忡仕問佛圖澄尊者:「這個僧人是誰?」佛圖澄尊者回答說;「這是你女兒的前身吶!出家修行人是有大益於社會的,如果你女兒也出家,就可以做到九族超脫,對於您自己宦途亦有大助益。您女兒過去世是這樣子,今生還是要出家,您是勉強不得的。」

徐忡仕外兵郎聽了佛圖澄尊者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就立刻允許了女兒出家的事。徐女得知這個消息後,感謝佛圖澄大和尚佛力無邊,感謝父親通情達理,心裡實在非常興奮!

有天,徐媛急來拜見了大和尚,要求給她剃度,好像落髮下來就是出家了。早時震旦中國不正是如此。佛圖澄尊者說:「你不要著急,出家要依佛陀教授戒儀來做,才能得到真實益處。所以還不能隨便就剃頭出家,出家要得無作戒體,如此出家才能好好修行。若沒有得到無作戒體,光現出家相也沒用的,易碰到魔障,不易成就,所以要如法如律地二部僧中受戒。待我去請洛陽比丘尼淨檢與足數比丘僧尼來,湊滿二部僧眾,再來為您授具足戒。我倆盡量能湊足二部僧數,好為你授戒。這是您的人生大事,又是中國北方第一個女性出家人,那影響會有多大呀!你想想能馬虎得了嗎? 萬萬不可草率!」

徐媛知道理後連連點頭。佛圖澄尊者繼續說;「到時,我們選擇個黃道吉日,還要搭個戒壇,依律法做竭摩,是要莊嚴隆重也!通過你的出家,在趙國要造成空前的影響力,擴大到南方各地!」

(待續) 


[ 聖眾篇 ][ 法爾辭庫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