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 修密小參 --

誦尊勝咒與寶篋印咒經之疑問!


九十二參問:

Dear Venerable Bhante,

阿彌陀佛 !

弟子在讀誦《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時,有下列問題 :

.....(天帝釋)執持花香往逝多林。詣世尊所恭敬供養。頂禮雙足遶七匝....

 ....若佛世尊說過去事光從背入。若說未來事光從胸入。若說地獄事光從足下入。若說傍生事光從足跟入。若說餓鬼事光從足指入。若說人事光從膝入。若說力輪王事光從左手掌入。若說轉輪王事光從右手掌入。若說天事光從臍入。若說聲聞事光從口入。若說獨覺事光從眉間入。若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光從頂入。

是時光明還至佛所。遶佛三匝從佛口入。爾時世尊告帝釋曰。天帝有陀羅尼。名為如來佛頂尊勝。....

 ....爾時琰摩法王於夜初分來詣佛所。以種種妙衣種種華香。塗香末香栴檀沈水。恭敬供養遶佛七匝

....爾時護世四大天王遶佛三匝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

問題1 : 依經文 --請問此處所指"光明"為何 ?

問題2 : 依經文--遶佛三匝從佛口入...請問此處所指光從佛口入,與上段敘述是否有關 ? 或者,此部經典是因"聲聞"說法嗎 ?

問題3 :  在很多經文中,我們常可看到遶佛典故, 請問遶佛三匝或七匝有特別的意義或功用行嗎 ? 三匝
 
 又作三。指右旋三周。乃敬禮之一種,源自印度儀式。即對尊者或佛塔,向右旋繞三周,以表仰望之誠。有繞一周,復繞三周者;或因宿願、別請,而隨頂禮者之意數繞之。

 另外,《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若復有人為種善根隨分造塔。或泥或[*]隨力所辦。大如菴羅高四指許。書寫神咒安置其中。持以香華禮拜供養。以其咒力及信心故。.............

問題4: 請問"菴羅"所指為何 ? 與大智度論 : 「菩薩發大心、魚子、菴羅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的菴羅是一樣的嗎 ?  是指芒果樹嗎 ? 為何以芒果樹高四指許為譬喻?  (amra : 芒果   ambara : 天空)

網路上資訊: 《本草綱目》 [明·萬曆六年] 李時珍(西元1578) :(宋《開寶》)【釋名】庵摩羅迦果(出佛書)、香蓋。時珍曰庵羅,梵音二合者也。庵摩羅,梵音三合者也。華言清淨是也。【集解】志曰庵羅果,樹生,若林檎而極大。

菴羅林 : 梵名 Āmrāaka-vana,巴厘名 Ambāa-vana, Ambāaka-vana。乃古印度一林地。菴羅樹為芒果樹之一種,林內因此種樹多而得名。據法句經註(巴 Dhammapada-aṭṭhakathā)記述,距舍衛城(巴Sāvatthī)三十由旬處有摩師山城(巴 Macchikāsaṇḍa),其中有質多長者(巴 Citta)聞五比丘之一摩訶男(巴 Mahānāma)說法而得預流果,故佈施菴羅林為精舍。

 以上尚請Bhante開示 (不急 ! 請有空再回即可)

 Rgds

 弟子XX合十拜上.

                                                                  

答:

朱大德:

阿彌陀佛!前幾日mail收到,還是早點來回您的問題,不然老是掛礙於心。

1.     您的第一問題,依經文---請問此處所指"光明"為何? 光明就是亮光,您不會想像是何景象?佛能發百寶光明,交錯時亦不受阻礙,可以盡虛空、遍法界。佛在世時,要發何光,要被誰看到,誰就能看到。此處發光是與會者都能看到的。

2.     依經文--遶佛三匝從佛口入...請問此處所指光從佛口入,與上段敘述是否有關 ? 或者,此部經典是因"聲聞"說法嗎 ? 不是的,因帝釋天主提問,說有關於善住天子之事,善住天子聽法後會悟到聲聞的境界,所以佛先發光後從口入,已先示其結果。

3.     在很多經文中,我們常可看到遶佛典故,請問遶佛三匝或七匝有特別的意義或功用行嗎 ?  繞佛三匝、七匝等是古印度對於尊敬者之意,應無特殊義理,若是有也僅代表人的恭敬心而繞七匝,一般禮節則是三匝。又如詞典說明:遶佛─為佛教禮儀之一。即圍著佛右遶(即順時針方向行走)一圈、三圈,或百千圈,表示恭敬仰慕之意。又作旋遶、繞佛、行道。原為古代印度禮節之一,佛陀住世時即保留此儀禮,後更應用於修持上,或法會行道中。遶佛之次數不定,或僅一匝,或三匝、七匝,或百千匝、無數匝不等,其數隨禮者之意而定。菴羅

4.     問題4: 請問"菴羅"所指為何 ? 與大智度論 : 「菩薩發大心、魚子、菴羅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的菴羅是一樣的嗎?是指芒果樹嗎 ?為何以芒果樹高四指許為譬喻 ?  是一樣的,菴羅樹於熱帶地區是眾人易知的樹,因其可長成很高大,有被稱為樹王,所以此經中,世尊稱就是您用四指許菴羅徑等來刻咒語,把咒經等放入此塔,功德如經說。又菴羅因其果皮青,生熟不易知,被世尊常拿來作譬喻,說不要對人下定論,所以經裡世尊說,如沙門四種,好惡難明,如菴羅生熟難知。或有比丘,威儀庠序,徐行諦視,而內具足貪欲恚癡破戒非法,如菴羅外熟內生。或有比丘,外行麤,不順儀式,而內具足沙門德行禪定智慧,如菴羅內熟外生。或有比丘,威儀麤穬,破戒造惡,內亦具有貪欲恚癡慳貪嫉,如菴羅內外俱生。或有比丘,威儀庠審,持戒自守,而內具足沙門德行戒定慧解,如菴羅內外俱熟。彼乞食比丘,內外具足,亦復如是,德行滿故,人所宗敬。謝謝您在百忙中還會提問問題。

  


[ 修密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