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證小參 --

             一則公案!該答不答?有答沒答!


八十二、參問

張老師您好!

有僧問老婆子:「台山路向甚處去?」婆子答:「驀直去。」有僧舉似趙州,趙州往勘之,問:「台山路向甚處去?」婆子答:「驀直去。」州回對人曰:「台山婆子為汝勘破了也。」一日讀到不太懂,為啥邀勘來勘去?請老師解疑?

 

師答

虛無大德:

阿彌陀佛!2007年4月8日mail收悉,因事情繁忙,又因您的問題無急迫性,非關修行者的身心大變化問題,故無需急著回答解決,所以就沒有立即回函,怠慢之處,尚請見諒。

您問得很好,為什麼要勘來勘去?這是中國禪宗的特色,喜愛機智問答者,就會欣賞此種公案對答。古代印土修行人也有此辯證,世尊也依此辯正,破外道邪見、邪執,或教導後學。但若非修到一定的程度者,始予數語對話,直陳其妄執處,讓其悟道,修正自己修持行為,其他似無真實意義的。若是無知而從不知閉嘴、堵心思,永遠斷不了自己惡習,或好諍論的個性。

佛教正法解脫道自達摩祖師傳入中國後,六祖以前諸祖,都能直陳後學修證的境界與對錯,並加以導正。六祖後禪宗特別興盛,然實證者卻越來越少,祖師大德就興起勘驗風。後人無知淪為無實證者要人來堪驗,無實修者喜愛勘驗別人。所以勘驗就有善意者,有惡作劇者,有心態不正者,也有無證強辯者,死要抬槓,依修證者之境界、層次不同,就現三不等的勘驗,所以徒增事端,如此恐天下無安矣。

先談善意勘驗而言,禪宗祖師大德作勘驗時,是依受勘者之狀況而定,是對於有修有證者一種測試。若有人欲求解脫,落於偏空執者,則破其空執;若有人住於有為思量處,則破其妄執性,導入空寂或中道觀。若非善意勘驗,當然無結果,各說各話,從無交集,也不能交集,一交集就不是勘驗,所以就淪為各說各話,甚至於抬槓了。像您所提公案,台山婆子自認為沒被勘破,趙州師又說勘破了,到底有勘破、沒勘破?只有看官著急,其實答案很簡單,找自己相信的就是最好的答案,放下不理這些公案更是高竿。

法無定法,義無定義,後學者讀公案能懂就懂(勉合己意就說懂),不懂(不知其陷井處)也沒關係,因不必費思量也。再說以各人意解都可以解釋此公案,都可講得頭頭是道,所以百人見此公案,可有兩百種或數百種解說法,因見仁見智,莫衷一是。就是自己現在所體會,再過幾年後,理解當又不同,自又有某種解說,所以才有200種或數百種解說之說法。偉大智慧無量的佛陀教導我們修行當要:「生不可說,不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有因緣始勉為其說。」何謂生?法起處。何謂不生?體空處。法生無所生,法滅無所滅,何在意於法之生滅?所以我們自修「六不」都來不及,何在意別人公案怎麼說,自己該怎麼理解,這不是自尋心煩。

以佛經教化後學來講,修行得經過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等三種定,定力得後當證三解脫門(三大關),禪宗要勘驗也離不開此種範圍。採絕對空相應問答,係要求悟得解脫諸業、葛籐、牽黏;採對機理論述說法要者,是求悟入無相解脫門者,因此有問有答,闡述所謂實相門。而後學自修自利,當摒棄諸希望、欲求,摒棄名聞利養,為名、為利都是所謂願求,絲毫的動念觀瞻,都是黏縛,要能無願、無求、無黏,始能住心安理得的涅槃處。

結語是:我附和您所說:為啥要勘來勘去?吃飽飯撐著沒事幹?省省心思與力氣,我也說免了罷!阿彌陀佛!

 


[ 參證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