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002.gif (10734 bytes)Exclaim.gif (1443 bytes)修身小參 --

            我想請教法爾寶瓶氣的練法?

法爾禪修中心 善祥比丘(俗名張玄祥)撰


四二三參問:

弟子因為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很多寶瓶氣的練法,有些方法感覺不適合自己。我自己的練法是先單盤腿坐好,先深呼吸三口氣將棄吐盡後,再深吸一口氣將氣沉到臍下四指位置,吞一口口水後將氣壓住,舌頂上顎、提肛(收腹)。到氣閉不住後再由鼻子緩緩呼出,在重新深呼吸三口氣候再繼續,一天大約可以練5~9次。

請問我的練法有問題嗎?畢竟沒有老師教我,今天是第三天,感覺頭部脹脹的,有點不舒服。該怎麼辦?有輔助寶瓶氣讓丹田盡快成形的功法嗎?

弟子莊XX

    

師答:  

莊大德:

阿彌陀佛!200982mail收悉,請教法爾寶瓶氣的練法,您自己的方法已作得不錯,所以產生氣機衝入腦中了。法本無定法,受用者是,您用的方法假以時日也會有成就,問題是寶瓶氣成形後,該如何化解多餘的氣導入正常經絡中,依序進行,若不然做到就會出差錯。像您現在頭部脹脹的,若是氣沒化解就聚集在頭部,這樣會造成頭部亢奮,甚至於睡不著覺。把《佛門禪修與色身功用行》(註;現已改名「打坐入門」)一書中所提心繫緣處列出於下,把已發起的氣導順,不然會發生副作用。謝謝您的mail

督、任脈打坐時不同期間心繫緣在何處?行者打坐時氣已經能現出來了,那心要守哪裡?意守何處,隨下列各定點轉移。心守何處的方法詳如。

1、打坐時,初學的人意守在呼吸上下之間。

2、丹田誘起後由下丹田要改成意守督脈尾閭處。要是不知如何將氣轉入督脈,氣容易從任脈逆流往上衝,念佛、念咒的人,因為心專注觀想於頭部,最會有此毛病,要注意不能讓氣逆走任脈。要使氣從背後上來,再從頭、面下到任脈去。

()先記得提肛。

()氣通過會陰。

()心守到尾閭處,待氣感到時,再將意念往上移。

3、上移至命門穴,把意念和氣導到命門穴,命門穴就在肚臍相對位置的後脊椎彎曲的地方,亦即後面兩腎中間與脊柱相交的部位。若微微感覺命門穴處脹或緊,則表示氣已達到此部位,但若要是感覺該處緊或脹得厲害,就表示打坐姿勢不正確,彎腰駝背使得氣無法通過,此時應要挺起腰部脊椎。

()若不會用心念守某定點,要用最笨的方法,以手抓痛那位置後,再用心觀想該痛處。

()心可多用時,可同時觀想呼吸和命門穴處,能做到則直接觀想。

4、次改守神道穴,氣能隨意走到神道穴最好,前胸膻中穴的正背後脊柱相對位置即為神道穴。打坐時覺得胸悶,就要觀想神道穴,脈穴通時氣會進去胸部後,就會覺得胸部豁然開朗。

5、次改守頸部大椎穴處,待氣到達後轉上移。

6、次改守後腦之腦戶穴,待氣到達後轉臉部前移。

7、次改守眉間(上丹田),若氣覺得已到腦戶穴處,就要把氣從背後腦戶穴導至眉間來,即要意守眉間輪。修世間禪定的人,從此點可看外世界,內可連接到腦部的明點,閉著時照樣眼可見山河大地,即是道家所說的第三隻眼。但佛禪修的是以體性現像,得半頭天眼,就是腦裡可充滿外界虛空或一切境,佛法是用見性看外世界。次改守鼻尖,氣至眉間後心移守到鼻尖,氣會走過鼻柱或鼻兩邊而下。次改守人中:此為督、任兩脈交接的地方,氣會由此進入門齒牙齦之間。

8、次改守膻中穴,兩乳之間中線任脈交接處,即謂中丹田。

9、次改守中脘穴,若氣旺時氣會遁入胃體,胃部會感覺舒適。

10、意回守小腹下丹田,心守住下丹田後,再正精進呼吸,因意守下盤,要再進行風大呼吸的調理,往後打坐就一直意守丹田。因為呼吸太大時,腳會脹痛厲害,故宜適當調理風大進出大小。呼吸()量大時,口會乾(肝火旺),呼吸量不大,則口不乾(火不旺),口水津液分泌適度(水溫和上升),全身經絡(地大)就會柔和。

  


[ 修身小參 ] [ 問題小參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