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禪修中心 內觀禪修--

 

內觀智慧禪 禪七報告04

2016.02.11. 三寶弟子 爾向


[第一天]:

靜坐時感覺身體沉重疲倦,頭脹並昏沉。用守門人觀自然呼吸,不用意念,讓身體休息(暖機)。傍晚身體已有恢復之感,但思緒開始變多,便開始經行(動),將思緒集中於腳步動作,練習意念先導於動作,雖身心尚未同步,但注意力已可集中有些力量。

開始思考師父所說的用第六意識來控制自己的習性,想到日常生活中可以時時提醒自己換條路回家換個方式做事,不讓某件事某個方式變成習慣,不黏著與某事某人。甚至當觀到無形的動力在驅動自己的行為時,當下stop。

 

[第二天]:

上午仍用守門人觀呼吸,精神好,身體有氣感,但集中於胸口,有些喘動,感覺身體後傾。下午靜坐時,頭的左側極暈,肩頸非常緊繃。晚上經行,注意力已可集中,完全融入於當下,感受到寧靜,結束時全身發熱,晚上入睡後有小腿非常的痠疼。

吃飯練習時,擔心自己吃飯慢影響大家,所以只是讓心先去觀察,先發現到身體很多自然的反應與動作,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幾乎不需要思考(很感恩父母在我還是小小孩時,教我吃飯,這該是要歸功於爸媽,還有身體的自我學習)。

 

[第三天]:

記取前日師父的指導,避免身體搖晃並且導入放鬆的意念,換好坐墊,讓身體保持平衡,上午開始練習腹部呼吸,吸氣時吸到腹部,整個呼吸的管道暢通(以前常卡在胃部或氣下不去),肩頸比較放鬆,身心亦安穩,氣通鼻子與眼睛。下午開始經行時,試圖讓身體更加穩定,但左邊的頭部卻非常暈,也許是因為過於求好心切。晚上入睡後,全身痠軟。

吃飯練習時,發現有很多細部的動作,思緒跟不上,有點困惑若每個動作都要先想到,會吃得很慢,仍有擔心時間的壓力。

 

[第四天]:

上午精神不錯,開始面對痛與觀痛,發現過程之中,意識越來越昏沉,經過師父的提醒,知道是因為意念跑到了腳,似乎守門人閃神了而不自知,也許是因為痛的過程中有些體力耗用,意識的力量變弱了,或者是自己容易專注一個點,所以就意念跑到痛的腳了。 而通常面對痛時,身心很自然對上座有些壓力,所以同時也思考到如何讓自己的身心願意安靜的上座,對我而言,用漸進的並帶入放鬆的意念,並且要注意保暖,因為足夠的熱可以保持身體的能源。

下午認真數息,放下得失,氣通到腳,觀痛的機會又來了,整個右腿劇痛,直到從劇痛變痠痛,我才將腳放開,過程中身體仍有些緊繃但已經可以看著不抵抗,接受了。 而之後的寧靜,有一個時間聽到肚子攪動的聲音,但卻感覺軀幹似乎是空的,有清涼感。晚上靜坐時,感受到寧靜,身體有膨脹感,但呼吸有些短促。入睡後,有段時間,從腰部到腳,非常非常的酸,無法入睡但精神不錯。至於經行,還是容易頭暈,而主動意念似乎會容易疲倦,但若只是觀,可以感受很清楚。

吃飯練習時,發現有一度想到其他事情時,我的手腳口,所有動作都停止了,想到以前吃飯可以同時做很多事,這是正常的嗎? 咀嚼的時候,為了專心就數咀嚼的次數,可以一次咬各七十下,口裡的食物變甜了,感覺真幸福,平常吃飯都像打仗一樣匆忙。

 

[第五天]:

上午開始感冒,雖是最後一天,但也只能盡量去體會無法強求身體,所以更加強保暖,不作意,輕輕觀鼻頭,並試著放空,感受到身體有股溫暖的氣流,跟前幾日的不是很穩定的氣很不一樣,很溫柔。感覺身體是有自主性的,不干涉他,他會自己找到平衡。是不是萬事萬物都會自己找到平衡呢?

太過用力反而適得其反。晚上時,發現喉嚨痛了,本想吃藥,後來想想多喝熱水並放鬆靜坐,且將自己穿得多,頭也包住,只是觀呼吸,身體仍有氣感,流了汗,下座時,喉嚨就不痛了,感覺真是神奇身體的自癒力。

吃飯練習時,用師父建議的方式去數自己分心的次數,發現自己平常吃的慢,應該是因為分心吧。也試圖想將動作拆解得更細,但發現到自己有點沒耐心,也會漏掉很多環節,只好再請教師父。

[第六天]:

上午精神不錯,知道了方法,任何時候都可以在觀中,也了解師父常說慢半拍的精神,以及何謂只管打坐。至於經行,還有很多該實驗的,會在自己找時間來嘗試。而吃飯時分心次數變少了,也可以跟得上大家,也是有小小的前進。此次收穫真的很多,內心很感恩,還得在多做練習並深入思考。

 

此次的內觀智慧禪與過去所經驗的內觀最大的不同是,是每個人可依照對自己身心狀況的觀察與了解,來找出適合自己當下動或靜的方式,是一個連續性的觀察自己的身心狀態,在放掉時間的制約下,以及動中禪(經行)與靜中禪(打坐)的交互運作中,透過師父清楚的指點,可以看到自己的問題與瓶頸,再加上禪與佛法的連結,經由師父當下的說明,更能讓我明白些道理,了解原因並知道方向。

而在方法上最大的收穫,是經行與吃飯的練習,目前對經行的認知是他是整個身心的平衡與穩定的狀態,透過細部且緩慢的移動可以攝收身心,特別當念頭很多時,可以把能量從頭部轉移到腳部。而吃飯是能看到自己的慣性,並且能較容易練習用意念來操控動作。


[ 內觀禪修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