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經疏- 咒語研究考證

       金剛般若經相關咒語(1)-

       「金剛心真言」考證報告

        (本篇文章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以免犯戒。)  


法爾悉曇咒語研究班作業報告

題目:「金剛心真言考證報告」

指導上師: 張玄祥 老師

組別:第八組

組員:劉師兄周師兄、沈師兄、陳蔡師姊、邱師姊、陳師姊

報告人: 劉果明 居士

 

                                                                     

「金剛心真言」顧名思義,是要得金剛般若心智者所應持誦的真言,所以顯教誦《金剛經》時要持之,密教修前加行做大禮拜時要持之,故對於顯密教佛弟子來說,可說是很重要的一個真言。本研究分析比較五出處的「金剛心真言」,結論是古漢文:「唵  烏倫泥    娑婆訶」,悉曇梵文:「 送扣」,羅馬發音:「o  ul-l9ne  =sv2h2」。其淺略意義為:「極讚啟請佛三身,祈請諸佛垂跡加持佛身加持,願在一切煩惱、過患上,以金剛般若智悉斷除,證入大空、涅槃境界,得圓滿成就。」本咒流通本:「唵 烏輪尼 娑婆訶」「o  ul-l9ne  sv2h2」,咒中無有沙=a字,並不影響全咒之真實義。

 

壹、「金剛心真言」 報告內容:

()、「金剛心真言」各家版本比較分析

()、「金剛心真言」各譯本比較分析

()、「唵o 」字淺義解

()、「烏倫泥  沙」之古今音對照分析

()、「烏倫泥」之翻譯分析

()、「=a」翻為「沙」字義分析

()、「ull9ne =a」字義分析

()、「莎婆訶sv2h2 」淺義解

()、「金剛心真言」整句淺義解

()、結語

 

貳、前言

礙於千多年前,玄奘大師於譯經之「五不翻」明示,其一律定最重者為祕密不翻,即陀羅尼神咒不翻也,故千年後末法學子如瞎子摸象,不著頭緒,均以國語(北京音)對譯唐代諸位譯師菩薩大德所譯神秘咒音,牛頭對馬嘴,差以千里;或有用心持咒,稍有感應或異象即竊竊自喜,或許已遭魔難而不自知,既無奈又可惜。

近代網路昌明,「藏經咒語」垂手可得,號稱悉曇專家,隨處興起,後學者不識聖學,又苦無門徑,惟以其為馬首是瞻,致使今日以盲導盲, 修學者恐未蒙其利,甚或墮入魔道,吾人須慎之!慎之!。殊不知「陀羅尼門」悉曇咒語一音具多功,密默遮惡,唯聖乃知,非是 凡夫所能窺其一二,故錯解聖咒密意,錯翻咒語,比比皆是。今唯有「字音、字相、字義」淺義解,以致後續的能「觀字輪」及通曉咒語秘密深解等等,全盤貫通,方是究竟陀羅尼門;倘不把「字相、字義及咒意」全數譯出,而未盡其意,或語焉不詳,均未盡權責,況正確與否,後人難免存疑,哪敢大聲持咒。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七》云:「而今此真言門,所以獨成祕密者,以真實義所加持耳,若但口誦真言而不思惟其義,只可成世間義利,豈得成金剛體性乎。故偈 云:最勝真實聲,真言真言相行者諦思惟,得成不壞句,此聲即是真言門。」故近來 吾師傳授「悉曇字音、字形及字義」課程,同學修 習並記憶之,方略能悟其義,再伴修「觀字門、四十二字門」,若能成就,也才初步進入陀羅尼門殿堂!

咒是諸佛密語,唯佛與佛自相解了,非是餘聖所能通達,更況吾輩妄想能識,故歷來求法之門,均無有入處,倘強依藏經古音今誦,勿言感應,均是著魔有份,或恐錯解其意,故自古不翻。歷千年後,身為末法眾生,業障深重,更難一窺「悉曇密咒」之神妙,惟望咒興嘆矣。

不知是過去宿世殊勝因緣種子萌芽,或是諸佛菩薩諦觀因緣成熟,讓 吾師 隨緣施設,應機教化,讓殊勝的佛菩薩神咒沉寂了一千多年後,風雲再起。法爾同修有幸,依止  張老師學悉曇字母,牙牙學語,仿聖持誦,雖四不像,至少能不入魔眷。

現代佛子欲讀正確「悉曇梵咒」,但苦於大部分經典中「咒語」旁無「悉曇字」對照,無法判斷其發音正確與否,藏經於三武佛難後,更不可考,千年來文化的隔閡與語言的變異,讓「悉曇梵咒」翻譯更加困難,還好有千幾百年前雕刻的「房山石經」可對照,但欲精準的對譯藏經咒語還原回千年前的原貌,尚要:

1)「字形」之「中文字」與「羅馬拼音」或「悉曇字母」對譯需逐字對應;

2)「字音」與「羅馬拼音」或「悉曇字母」相對應字需準確;

3)「字義」則前後意思需能互相連貫,才符合原咒淺略意。

故吾以為能正確熟讀悉曇字母及深知字義,方能盡情通曉梵典讀音,亦有助於梵咒之學習。 吾師 研究悉曇多年,懷著菩薩的精神帶領大家探究佚失千年之「悉曇咒語」,使我等同修能依正確發音持咒與諸佛菩薩法身相應,趨入毘盧性海,同修們均感歡喜雀躍,無不歡喜。

去(2007)年915日初學「悉曇咒語」迄今已歷八月餘,《佛頂尊勝陀羅尼真言》 云:「如擬學梵音念誦者,先須學梵音。」在 吾師督促下,大眾不斷戮力學習,吾亦於「咒語作業」壓力下,稍懂皮毛。今奉 師命繳交作業,以吾孤陋之學,野人獻曝,對譯諸聖悉曇神咒,誠感惶恐,個人智慧淺薄,倘有辱及「陀羅尼門」,祈請  諸佛菩薩原諒、加持及護佑。

感恩 吾師每次辛苦準備教材,諄諄教誨,讓我終於敢大聲持咒。此「悉曇咒語研究班」之開課,真正千載難逢(佚失千年),讓我見識到「密咒」之奧妙,一字攝一切義之深意,令人嘆為觀止,更覺自我之渺小。現今「法爾 悉曇咒語研究班」在張老師的帶領下,期望能按部就班地探討「失落千年」的悉曇,從「字音、字相、字義」淺義解及至秘密深解、「手印的變化」及「觀字輪」等等。希望有緣網友,能從中獲得法益!

 

參、研究內容與討論

一、「金剛心真言」各家版本比較分析

目前仿間有本流通版「金剛心陀羅尼」(註一),直接把「唵 烏倫泥沙娑婆訶」寫為「o3 u=#1=a sv2h2」,此翻譯法似有商榷之處。

吾以為「烏倫泥沙」不發「u=51=a」音的理由有四:

1)單字發音不合:其中有二個字有問題,「倫」不可能發為「=」音、「泥」古代音不發「51」音,有可能「ne」或「ni」。「尼」在唐朝有發「ne」音(尼波羅nep2la(今尼泊爾)。(註二)

2)與咒部不合:《蘇悉地羯羅經》:「若有真言。字數雖少。初有唵字。後有莎(去)訶字。當知真言速能成就扇底迦法。」其中「扇底迦法(02ntika息災法)」,若「烏倫泥沙」表示「u=51=a」 (佛頂),本咒就沒「息災」之意。

3)與咒意不合:依「o3  u=51=a  sv2h2」淺義解應為「極讚、啟請  佛頂  圓滿成就」,「佛頂」後面沒下文,意思不全;且「佛頂」已是最尊貴、最稀有了,何必再靠凡夫持咒語來「圓滿成就」。(u=51=a:意為如來頂上肉髻團圓當中湧起高顯端嚴猶如天葢,又一譯雲無見頂相各有深義也。)

4)與經意不合:《金剛經》經文中,須菩提問世尊「云何降伏其心」不應扯到「佛頂」(烏瑟尼沙),若是去除習氣毛病等才符合經文原意,故「金剛心真言」把「烏倫泥沙」當「u=51=a 」(佛頂、髻、頂髻)翻,太牽強。(註三)

由以上四項論點知,該版本翻譯似有問題。

 

二、「金剛心真言」各譯本比較分析

各譯本中此真言均非出自某正式經典中,不是誦本就是註解。其比較表中,「唵」與後面「娑婆訶或薩婆訶」的「音、義」譯,是常見字,故毫無疑問。

較有爭議的部分為「烏倫泥」或「烏倫泥沙」之「音、義」,應如何翻譯?

1)前二個譯本「烏倫泥沙」與後三個譯本「烏倫尼」,相差一個「沙」字,故「烏倫尼」可能是單獨一字。

2)《金剛經註解》中,標示「烏倫尼()」為單獨的一個字。

3)《金剛經音釋直解》中,標示「唵 烏輪尼 娑婆訶」,以空格分開來標註(分開來斷句),表示「烏輪尼」亦為單獨的一個字。

4)因Sanskrit, Tamil and Pahlavi Dictionaries(梵英字典)與The Sanskrit Heritage Dictionary(梵法字典)均無「ull9nesa」、「ull9ne=a」、「ull9nisa」、「ull9ni=a」等字。(詳如後述)

 

使用Sanskrit, Tamil and Pahlavi Dictionaries(梵英字典)查「ull9nesa」字

查詢結果,無「ull9nesa」此字。

 

另查「ull9ne=a」、「ull9nisa」、「ull9ni=a」等字,亦無這些字。

 

使用The Sanskrit Heritage Dictionary(梵法字典)「index」查「ull9nesa」字,

 

查詢結果,無「ull9nesa」此字,只跑出相近的字,但差很多。

 

另查「ull9ne=a」、「ull9nisa」、「ull9ni=a」等字,亦無這些字。

 

令使用The Sanskrit Heritage Dictionary(梵法字典)「reader」去分析,「ull9nesa」此字無法拆字。

另用The Sanskrit Heritage Dictionary(梵法字典)「reader」去分析,無法拆解「ull9ne=a」、「ull9nisa」、「ull9ni=a」等字。

 

由以上四項探討說明得知,「烏倫泥沙」可能是由「烏倫尼」與「沙」兩個字句所合成,故應分開來探討。

 

三、「唵o3」字淺義解

唵字,為具足法報化三身之種子字。

1)《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第九:「善男子!陀羅尼母所謂唵o3字,所以者何?三字和合為唵字故。謂婀a、烏u、莾ma

一婀a)字者,是菩提心義是諸法門義,亦無二義亦諸法果義,亦是性義,是自在義,猶如國王黑白善惡隨心自在,又法身義。

二烏u)字者即報身義。

三莾ma)字者是化身義。以合三字共為唵o3 。攝義無邊,故為一切陀羅尼首,與諸字義而作先導,即一切法所生之處,三世諸佛皆觀此字而得菩提,故為一切陀羅尼母,一切菩薩從此而生,一切諸佛從此出現。」

故知此「唵o3」字,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從此而生,皆觀此字,而得菩提,而具足法報化三身。

2)「唵、唵() o3」具「極讚、啟請佛三身」義(註四)

3)依《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卷下》:「唵o3字已下持之。唵「唵o3字已下持之。唵o3字已上是歸敬辭。唵o3字等是正呪也。」

 

四、「烏倫泥  沙」之古今音對照分析

ullūne sa」翻為「烏倫泥  沙」古今音對照分析表(註五)

「烏倫泥  沙」之古今音對照分析

「烏」發[u][o]音之緣由?

在「《切韻》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統」一書中(註六),唐代以前,梵文的[u],漢譯是用「憂、優」來對音;梵文的[o],漢譯是用模韻「烏」來對音。唐玄奘大師以後,[u]改用模韻「汙」來對音。

因模韻有[u]介音,漢音把「烏」寫成[uo],梵文的[u][o]都用複合韻[uo]來對譯(對音)。故模韻的「烏、汙」既譯[u]又譯[o]

在《梵漢對音與中古音研究》一文中(註七),提到「遇攝模虞韻歷代均對uo」。(即烏、汙等模韻字均對音為uo

而在《怎樣讀廣韻》中(註八),遇攝模韻的「烏」均對譯為「uo」。故「悉曇字母」中,「烏」字才會有發[uo]的音,所以「烏」發[u]音。

對照表中,「倫」有發[liuen][liwen][lun]音。「倫」的發音古代原為複合母音[liuen][liwen]是如何轉變為單母音[lun]?因母音具有對應音(半母音),故在高母音具相對應的半母音,而與[u]對應的半母音為[w],故[liuen][liwen]發音古代是相同。

而複合母音[liuen]是如何轉變為單母音[lun]?在《聲韻學》中(註九)提到,在語音的變化中,「母音的弱化」:當母音在非重音節中,會改變其性質,而發生「複母音」變「單母音」。母音後發音者力道較大、位於字尾會發生音長、低母音響度最大。

[liuen][i][u]的前面,母音後發音者力道較大,故[liuen]會弱化轉變為[luen][luen]中的[uen]為「下降複合母音」(響度大逐漸變小),最後會變成[un],即複合母音[luen]會轉變為單母音[lun]。故從古至今,「倫」的發音由古代的複合母音[liuen][liwen]轉變為近代的單母音[lun](註十)

另對照表中,「泥」發[nie][ni][ne][leli]音。[nie](為二元合音)如何變化為單母音[ni][ne]?因[nie]中,[ie][i]位於[e](高響度低母音)前,[i]為介音,會先弱化再消失掉。另[le]l為邊音或半舌音)與[ne]n為鼻音),[l][n]響度level相同,且具相同聲母之濁音,會發生轉化。故「泥」在「悉曇字母」中發[ne]音。近代音中,因[e][i]均為高母音,響度即近,均為展唇母音,易發生「母音異化」,故「泥」發[ni]音。(如「泥」(nie)「巴」(pa),連音讀為「nipa」)

「尼」發[ni][niei][ne][li]音,道理同上述,[niei]先弱化變成[nei],再變成[ni][ne]。(因e響度較大,可能保存;i在字尾音亦可能保留)。

而對照表中,「沙」發[a][eai][ζa]、「sa」、「=a」音,[ eai]先弱化變成[ai],再變成[a](∫擦音清音)。∫(正齒音)與s(齒頭音)均為「擦音清音」易發生混淆或轉換。「sa」音與「=a」(捲舌音)亦常發生轉變現象(台灣發音與大陸的捲舌音就有明顯差異)。依經典記載,「沙」發「=a」音為準(後有詳述)。

 

五、「烏倫泥」之翻譯分析

1)「烏倫泥」 翻為「ull9ne」之「音、義」分析

2)「ull9ne」梵文組成涵義分析

3)「ull9ne」字義分析

 

以上三點分析如下:

1)「烏倫泥」 翻為「ull9ne」之「音、義」分析

i)依「音」翻-「烏」發「u」音;「倫」發「lun」音,「泥」發「ne」音,「尼」發「ni」或「ne」音,「沙」發「=a」或「sa」音。「烏倫泥」合起來為「ulune」,而字典上查無此字,但「梵漢大詞典」(註十一)有「ul-l9na」,再依The Sanskrit Heritage Dictionary(梵法字典Grammar文法的詞類變化)可找到「ull9ne」與「烏倫泥或烏倫尼」音相近。

ii)依「組合字義」翻-

ull9na」梵文字組成涵義:

ull9na」是由「ud」轉「ut」和 l9na」外連結組合而成。

由上述知,ul本身不是「動詞接頭語」是由ud轉化而來的。即ul是由udl的外連音法則變化而來。由《梵文入門》可查得(dtl連音法相同)。(註十三)

依《梵漢大詞典》可查得「ud」(接頭詞),常與動詞、名、形詞連用,字義表示「在…..之上」、「在…..之外」。(註十四)另由《梵語初階》可查得「ud」為介系詞(副詞狀的接頭詞),常與動詞連用。(註十五)

 

2)「ull9ne」梵文組成涵義分析

依咒部意,翻「唵  烏倫泥   娑婆訶」為「扇底迦」(02ntika息災法)標準咒部型態,本處「烏倫泥」應具息災義,l9na當形容詞有切割、截斷、斷絕之義,此處意為求以金剛智斷煩惱義。由《梵漢大詞典》可查得「l9」(動詞、他)切斷,其過去被動分詞為「l9na」(過被分)被切斷的、被破壞的、被分離的。(註十六)因「l9na」的發音接近「倫泥」;且「ullūna」的發音接近「烏倫泥」。l9nal9動詞的過去被動時詞所變來,l9→「l9na」。(註十七)、(註十八)

再依《梵文入門》,其中「過去被動分詞」表此被動式分詞是被動的意思,必須翻為「被動式」。(註十九)故「l9na」(呼格)含有「為他….所去除掉」的意思;其「l9ne」(位格)亦具有「為他….所去除掉」的意思。「ull9na」(呼格)再由詞類變化轉為「ull9ne」(位格)

 

3)「ull9ne」字母字義分析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七》() 云:「而今此真言門,所以獨成祕密者,以真實義所加持耳,若但口誦真言而不思惟其義,只可成世間義利,豈得成金剛體性乎。故偈云:最勝真實聲,真言真言相行者諦思惟,得成不壞句,此聲即是真言門。」故持誦真言需諦思其義,方是契入真言性中。這也是法爾與一般悉曇咒語專家不同之處,強調須做字義分析並思維其義。

i)梵文字義分析:

u」-具「煩惱」義。

ud」-為「在…..之上」。

na」表「名色、貪」。另此為大空五字,具「大空」義

e」表「過患、求」。ae,具有「祈求」義。

la」-為「輕、斷愛」義。

9」-表「損減」。

l9」-表「切斷、去除、破壞」。

l9na」-表「被切斷的、被去除的、被破壞的」。

l9ne」-祈求    被去除的(依此真言咒語而被去除)。

 依「ull9ne」字義分析,可滿足「在所祈求u煩惱)上,為佛咒印所去除掉」的意思。」

ii)「ull9ne」字義,就「事相(有)」言:

u字門帶頭,表「煩惱」,中間「l9」,表「切斷、去除」,最後字尾「e」具有「祈求」義,入e字門,意表「祈求煩惱去除」。

祈求(e煩惱(u)、名色、貪(na)等一切(a)過患(ne)上(ud),能斷愛(la)、損減(9)、被去除(l9)。

iii)「ull9ne」字義,就「理地(空)」言:

u」-具「最殊勝、大涅槃」義。

ud」-「在…..之上」

la」-「大乘精修」。

na」表「三寶安住、不動」。另「na」為大空五字,具「大空」義。

e」-「求、證智、法性涅槃」。

9」-「最尊貴、無上正念」

l9」-表「切斷、去除、破壞」。

l9na」-表「被切斷的、被去除的、被破壞的、無」。

祈求(e大乘精修(咒印 )(la)上(ud)能去除(l9na)煩惱,依三寶安住(na),得入大空(na),而證智(e)最尊貴(9)、最殊勝之大涅槃(u)。

依上述「字音及字義」分析知,「烏倫泥」選「ullūne」來對譯,應符合咒語原意。

 

六、「沙」翻為「=a」字義分析

「沙」字發 =a」音之探討:理由有二:

1)此真言「唵 烏倫泥沙 娑婆訶」中,「沙」字後面有「娑婆訶(sv2h2)」的「娑」字,字不同,發音亦不同,其中「娑」發「sa」音,故「沙」不發「sa」音,而是發「=a」音。

2)《攝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悲胎藏轉字輪成三藐三佛陀入八祕密六月成就儀軌》卷第三:「=a沙字門一切諸法性鈍故sa娑字門一切諸法一切諦不可得故。」故知「沙」發「=a」音;而「娑」發「sa」音。

由《梵漢大詞典》查得,「沙=a」:=a=(數、複)六。(註二十)。

另《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十三》(玄奘)「入沙字門,悟一切法無罣礙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七:「唱沙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為海藏。」

《觀察諸法行經》卷第二:「沙字超過著義故。」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四:「唱沙(上聲)字時。出制伏六處得六神通聲。唱娑字時。出現證一切智聲。」(六處:六根。處,出生之義,即出生六識之處。)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沙字門,諸法六自在王性清淨故。」

《宗鏡錄》卷第二十八:「經云六自在王常清淨 ,所以稱王。王是自在義,是以眼根任運觀色,自在無礙。」 

由以上經文知,「沙=a」可引申為「使六根清淨無著。」另「=a」為遍口音八字之一,可轉化為「涅槃」義。

由上述「字義」分析、經文及「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所翻「烏倫泥沙」的「沙」與「娑婆訶(sv2h2)」的「娑」(發sa音)字不同,故知此「沙」絕不是發「sa」音,同理「梁朝招提寺僧琰師」「嗚倫泥沙」之「沙」與「莎婆訶(sv2h2)」之「莎」(sa)發音亦不同,故此「沙」字必發「=a」音。

 

七、「ull9ne =a」咒義分析

ul-l9ne =a」由上述字義分析,具「祈求(e煩惱(u)、名、色、貪(na)等一切(a)過患(neud),能斷愛(la)、損減(9)、被去除(l9),使六根清淨無著,而證入大空(na)」義。以=a字門;一切諸法性鈍,故一切煩惱不可得義。

最後一切法導入字尾入a字門,「ul-l9ne =a」意表「祈求在六根(六處)的煩惱、名、色、貪等一切過患上能(被)去除,使六根清淨無著,證入大空,入大般涅槃,使諸患本不生、不可得」。

 

八、「莎婆訶sv2h2」淺義解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註釋:「莎婆訶。娑者。一切法平等。婆者。無言說義。訶者。一切法無因。寂靜無住。清淨不生不滅之義。言佛無言說。無分貴賤智愚。盡致之清淨不生不滅也。」

莎婆訶者,速疾令前所作速疾成就故也。咒語常用結尾語,具吉祥,圓滿成就義。警覺一切賢聖謂作證明。

 

九、「金剛心真言」定稿及整句淺義解

1)「唵  烏倫泥   娑婆訶」「o  ull9ne  =sv2h2」:極讚啟請(諸佛真言加持),祈求在煩惱、名色、貪等一切過患上,能斷愛、損減、被去除,使六根清淨無著,能證入大空、涅槃,得圓滿成就。(沙:使六根清淨無著)

2)「唵 烏輪尼 娑婆訶」「o  ull9ne  sv2h2」:極讚啟請(諸佛真言加持),祈求在煩惱、名色、貪等一切過患上,能斷愛、損減、被去除,而證入大空、涅槃,能圓滿成就。

 

十、結語:

再次感恩 吾師 辛苦教導,特開設此「悉曇咒語研究班」,讓吾等能見識到「密咒」之浩瀚,每次想到今生何其有幸得逢此「微妙悉曇密法」,內心無比的雀躍,從「字形、字音及字義」之解析,到「手印的變化」、「觀種子字」、「觀字輪」,所有課程,無一不讓人驚嘆,吾資質愚昧,雖然無法一一深入學習,但至少能種點善根,以備未來世資糧,所幸能從「悉曇咒語研究班」中,體會一點佚失千年「密咒」之奧妙,感染隋唐密法興盛的氣息,更見識了「悉曇密咒」內含甚深之意,令人嘆為觀止,每當研究至深夜,均感欲罷不能,可嘆隔天還要上班,不能一氣呵成持續下去,專心研究,真是可惜!

學習「悉曇咒語研究班」,熬夜到欲罷不能是家常便飯,這是蠻傷肝的(雖然貪求佛法也不好);但是很多 沒報到名學習「悉曇」的同修很鬱卒傷心,倘兩者擇其一,傷肝總比傷心好。

 

附註:

註一:《唐密三大咒•修持法要全集》新鳴遠出版社  果濱居士(p157)。

註二:《大唐西域記》三民書局出版 陳飛、凡評注譯(p354

註三:《梵漢大詞典》嘉豐出版  林光明先生編(p1353

註四:同上(P819

註五:《漢字古今音表》中華書局  李珍華、周長楫編撰

註六:「《切韻》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統」黃笑山先生(p196

註七:《梵漢對音與中古音研究》(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一期)儲泰松先生(p51

註八:《怎樣讀廣韻》學海出版社  李善馨(p122

註九:《聲韻學》文史哲出版社  陳維新 著(p200~ p201

註十:同上(p197

註十一:同註三(p1327

註十二:《梵語語法簡介詞性總結》一文(Mahaguru.cn  梵文與印度文化)shamanfeng

註十三:《梵文入門》鵝湖出版社  吳汝鈞  著(p23

註十四:同註三(p1315

註十五:《梵語初階》法鼓文化  釋惠敏 釋齎因 編譯(p26

註十六:同註三(p665~ p666

註十七:同註十三(p143

註十八:同註十五(p94

註十九:同註十三(p145

註二十:同註三(p1041p1146

 


[ 咒語研究考證 ] [ 密教悉曇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