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簡介--

       悉曇意義之簡介(之5)

         宇宙萬有之聲音---阿字聲

 

       本篇文章為法爾禪修中心善祥比丘(俗名張玄祥)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以免犯戒。       


一、前言

要學悉曇,先要學習宇宙原始聲音,此聲音是一切現象界之表相,不懂得此聲,不知聖意,更不能入如來真言門殿堂。宇宙本自空寂,依因緣而現諸器世界及一切有情、無情類眾生,有情執迷有深淺,始成凡、成賢聖,皆取各自因緣。然宇宙本源因具有空有二境界,有相境界依於宇宙共有原始之聲音,此聲音唯是「阿a」字聲,有基本聲音「阿a」字聲,再轉增加其他韻母總共十四音,均離不開聲中有「阿a」字聲韻。基本韻母「阿a」有後,有情依聲製字形,以代表其聲,於是宇宙萬有各種聲音始現起,各種語言變成思想溝通之工具。雖然依時依地,各個皆有其聲、其字形,唯依經論曰,宇宙萬有僅是一「阿a」聲字門。所以大日如來以「阿a」五點畫為種子字,代表此世界相與空、無之德相,如下字所示,唸成23`

所以行者要入悉曇殿堂,還是要從認識「阿a」字聲開始,由「阿a」字聲衍譯出無量無邊聲與字相字形組合。凡夫執此世間相,聖人實相觀世間聲與相形,但能無所黏著,因「阿a」字義,理本無所生故,何有萬象可得。悉曇密教行者懂得此道理,始能開始修「阿a」字觀,世尊說六日六夜不停地觀「阿a」字訣,即能證入悉曇殿堂之門,建立修持密法基礎。若一個密教行者不懂「阿a」字聲、字義、字相,是無所能成就,故知「阿a」聲字之重要性。

於密教經典中,世尊指出「阿a」字本不生義,但由「阿a」字生六大(地、水、火、風、識、空),空是為體大,故能現一切世間相。是故此「阿a」字乃諸法能生之本源,故稱第一、為最;惟「阿a」字根本能泯滅差別之相,亦即遠離一切相,然亦有「無離相」之相,此故稱寂滅。所謂寂滅,是能以如實空之體,寂然面對如實不空之世間境界,這是聖人如如境界。又因「阿字本不生」義,係謂萬法由眾緣而生,若輾轉推究眾因緣之本源起始,則諸法之根本,於最初之際,乃屬「三無自性」之業緣新生、創造,基本上言亦即「本不生」之義。 「三無自性」者是指唯識中遍計所執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性等三。由上知悉,「阿a」字有二相,即空、有等二相,空是能生,依緣應緣而生;相是所生,所生之相即因緣所生故,當緣滅,法即滅,終歸還是無生義。

能體悟「阿a」字本不生道理並證得者,即能入字輪觀、陀羅尼門殿堂,若不能悟得「阿a」字本不生義,則不得入陀羅尼門殿堂。此修證與顯教修習廿年空理與證相當,顯教行者能悟得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正定),或真得三解脫門時,就可以順理成章入陀羅尼門。不然直修悉曇密教行者,還是要從觀「阿a」字觀、五門觀(a、嚩va、囉ra、訶ha、佉kha),文殊五字咒觀(阿a、羅ra、波pa、左ca、那na),或阿迦那狣一巧三言教義方便觀、…,如此做前加行(prayoga),始能入純密壇場修習密法,這是密法修習者最後的目標。

所以顯教行者欲入陀羅尼門行菩薩道,當得三三昧門,當已能懂得「阿a」字義。而始從密教悉曇入手者,也更要懂得「阿a」字聲韻與義理,知空有不二之「阿a」字義。顯密二教行者,要入密咒修持殿堂,首先要把「阿a」字之字形、字義、字聲搞清楚,才能於發各悉曇字音聲時,能自在無礙地運用自如。不要說「阿a」字聲誰不會發,嬰兒一出生即能發阿a字聲。非也!宇宙萬有一聲韻是男聲音,男聲音發自深沉、厚濁、雄偉之聲,能自在發「阿a」字者,始能入各字聲門、各句義門,才能有如魚得水之勢。

 

二、悉曇聲字實相義

日本中川上人者,引《聲字實相義(空海撰)》云,內外有風有氣纔發心響,此響名曰聲也。而聲發不虛,有發必表物之名號,是曰字也。有名相必招體,體遇因緣而發聲響,故此體名之實相也。

世間相中,聲之字、聲有字相,有字相則有聲響,聲音字形二者異如次,依主、有財、持業、相違等四種組合辭來解釋,立聲與字名也。聲音、字相之實相。聲音字相實相是屬於互有,聲與字則實相,聲與字實相極近,聲字與實相異如次,依主、有財、持業、鄰近、相違等五種組合辭來解釋,如此可得聲字實相名。而五名中相違合辭釋,約列為淺略,持業、鄰近等二合辭釋,依據較為深祕,依主、有財等二者,通上述二種合辭釋也。有關此等合辭釋字組合,悉曇初學者當學習六合釋義,六合釋=a6-sam2s2`,又作六離合釋、六釋,是指解釋梵語複合詞(二語或二語以上之合成語)之六種方法。其作法為先將複合詞加以分別解釋(離釋),次再總合解釋(合釋)其義,故稱六離合釋、六合釋。此係源自梵語之文典,傳入中國後,內容則多少有所變化。因非本文內涵,僅於上咒語班課 程所解釋,因與本文較無關係,故不再此述。

《聲字實相義》又云,四大(地、水、火、風)相觸,音響必會應緣而發,此名為聲也。固知一切音聲不離五大(地、水、火、風、空),五大中之空大即是聲之本體。《大日經疏》第十九云,依喉、顎、舌、()、唇、鼻等眾緣相觸而有聲生。《智度論》第六云,若深山夾谷中,若深絕澗中,若空大舍中,若人語聲,若打擊聲,從聲有聲,名之為響。無智人謂為有人語聲,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緣發起故名為響,僅觀是響而已,不加以執著。不然,有響之事本空,但無智之人能誑自己耳根。如人欲語時,口中風名憂陀那(ud2na)還入至臍,觸臍響出,響出時觸七處而轉退,是名語言,如說偈時,風名憂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七處,觸頂及顎齗、齒、唇、舌、咽及胸(連臍是為七處),是中語言生,愚人不解此,或著起瞋癡中。中有智慧,不瞋亦不著,亦復不愚癡,但說隨諸法相,無著、無黏、無分別是。

風在身體上有六種,稱為身風據《顯宗論》載,風者指人體內之六種氣息:

(1)入息風,謂諸眾生處胎卵位時,先於臍中有業風起,穿身成穴,復有外風漸從口鼻相續而入。

(2)出息風,謂入息風方至身內,復有風續出。

(3)發語風,謂風從臍中生,流轉衝喉,鼓動唇舌,由此勢力而能發出聲。

(4)除棄風,謂有別風以除去體內之穢物,因心生痛苦之感受,欲除棄之,以風引出,此風力能令身安穩,故稱除棄風。

(5)隨轉風,謂有別風遍隨身體諸毛孔轉。

(6)動身風,謂身動、轉,皆屬於風。

而據《金七十論》說,人體內五種氣息五風乃諸根共通者,五風即:

(1)波那風(pr25a),此風由口、鼻攝取外塵,動十三根(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受憂、喜、苦、樂、捨及四根男、女、意、命等十四根中除命根,又稱呼吸風。

(2)阿波那風(ap2na),此風見可畏之事物即縮避之,致人怯弱,又稱縮避風。

(3)優陀那風(ud2na),此風令人高慢,以己獨勝,他人皆不及我,又稱勝他風。

(4)婆那風(vy2na),此風遍滿全身,其極至則漸離人體,離盡而卒,又稱遍滿風。

(5)娑摩那風(sam2na),此風住於心處,攝持身心,又稱攝持風。

此五風之消長,能左右人之行動作為乃至其一生之榮枯,修行者善知風大能得駕御,始能成就道業。

現回歸阿字聲字義,法身如來說偈頌曰:「等正覺真言,言名成立相;若作深祕釋者,平等正覺者。」平等法身之「身密」是也,此是身密其數無量,如即身義中釋,此身密則實相也。次提及真言者,則是聲,聲則「語密」。再次言名者,即是字相也,因名顯字相,名即「字相」故,觀佛密意字相,即是「意密」也。是則一偈中聲字實相而已。若要在一部經中顯此義理,就以《大日經釋》來說,此中經所說諸尊真言即是聲也,阿字門等諸字門及字輪品等即是字,無相品及說諸尊相文並是實相。

復次,再以一字中釋此義者,以目及梵本初「阿字」開口呼時,有阿聲即是聲,阿聲呼何名?表法身名字,即是聲字也。法身何義?所謂法身者,諸法本不生義,即是實相也。故頌曰:「五大皆有響,十界具言語,六塵悉文字,法身是實相」。釋曰:頌文分四,初一句竭聲體,次頌極真妄文字,三盡內外文字,四窮實相即謂五大悉具一切音響,十界皆具言語,六塵悉有文字,法身即是實相,故聲字實相乃表「法佛平等」之三密,亦為眾生本具之曼荼羅(ma57ala)

總之,聲字實相義,謂聲字即實相之體;亦即一切音聲文字之自體不外是實相。自如來之三密而言,身、語、意三業原本平等,遍滿宇宙全體,即森羅萬象悉具如來之三密,此乃本有之佛,唯因眾生不自覺,故如來以音聲說教,以文字悟教。故知聲字為如來之語密,與如來之身密(實相)全然平等,故聲字即其本來實相。此謂「聲字即實相」,乃三密中之語密,故進一步說明語密之實相。故欲入真言門者,不對於基本阿字發聲加以體會,不得入真言門殿堂也。

 

三、阿字之字聲

萬言離阿字無聲,也就是說發不出聲音,所以說阿a字是宇宙根本聲。《大日經疏》開題云:一切字門以初阿字為本體故凡最初開口之音皆有阿聲,若離阿聲則無一切言說,故為眾聲之母。一般而言,聲字實相,俱有法然、隨緣二義。所謂聲字實相之法然義 ,是指實相法然如常,應知聲字法然略釋有二義,以聲為形之聲,以形為聲之形,自然道理而無能作,是即法然義,五大常故其色聲常,色聲常故其表亦常,聲字本有而無能生,此亦法然義

惟阿a聲正紐、旁紐(抝音)能轉化成十四音(梵天劫初所傳唯八音,無有伊長(1)、烏長(9)、愛(ai)、污(au)、四別摩多─紇里(r)、紇梨(f),里(l)、梨(p)等四字),故說韻母皆從阿a字發聲。《聲字義》亦云:開口呼時有阿聲。《念持真言理觀啟白文》云:世、出世間,凡開口音無非阿字《大日經疏》云:若離阿聲則無餘字。故阿a字即是諸字之母,即一切真言生處也《大日經疏》第十二云:復阿字是開口聲也,若無阿聲即不能開口,若不開者一切字皆無,是故阿字為一切字之種子《阿闍梨真實智品》云,所謂阿字者一切真言心《大日經疏》第十七釋云:所謂一切心者即阿字也,以一切言音皆從此字為首,若無此阿聲則離一切之語無有可說,當知但開口出聲即是阿字之聲也。

故知五句門及十遍口音,無阿a韻,無有一字能成聲。如俄{a、若#a、拏5a、那na、麼ma五大空音,無阿a韻亦不能成聲,就是連五句門的迦ka字等,但於喉中作短誡k聲,未成迦字,何有阿字。《通釋》云:假令迦字作喉中短誡k聲,不道迦字即迦等體不得成,須要加阿字迦字方得成就。又假令喉中短誡聲字亦不離喉中短聲阿字,故知一切字因阿字發起也故密教梵語五十字之第一字「阿」字來詮釋諸法之體性、萬法能生之根源,並謂若能體得阿字本不生之義理,即能了知自心本源,而得如來之一切智。又「六大體大」,係謂地、水、火、風、空、識等六法能周遍法界中之諸法萬有,並為諸法體性之本源;此乃密教解釋宇宙本體之基本學說。

《大日經疏》云:若無阿聲在中即不開口,亦自無有聲也故據師承世皆云若無阿聲在中,吽不能開口呼之。又引《阿闍梨真實智品》義釋意,成吽字有喉中阿聲也。《吽字義》云:阿聲即是一切字之母,一切聲之體又云:又以一切語言中皆帶阿聲故,一一字門接具一切字門疏第七云:又一切語言中帶阿聲者,皆阿字門所攝下聲雖云離阿聲,然阿有內外,若外聲雖無,然不得離阿字內聲,內聲即所謂喉中阿聲也此處外者十三轉音,內者阿字一音之聲也。

 

四、阿字之字義

要學習進入陀羅尼門的人,首先要先了解「阿a」字義,阿字除聲入世間一切字相外,阿一字亦有無量、無邊、無盡義,《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曰:大聲清淨陀羅尼門,若有菩薩修習於此陀羅尼門,應以無著清淨妙念安住真實,心絕動搖威儀凝靜,以決定心說微妙法,令一佛剎所有眾生,隨其類音普聞其聲悉解其義。…。一時聽聞總持不忘,深入義理現證相應身心怡暢,一一法中成一境性,一一字句聞無所聞。即於如是聽聞法時,而常演說無有障礙。若諸菩薩深入如是一字聲門,一切諸法悉入此門,即從此門出生,演說一切諸法。且初第一說婀(上短呼下皆准之)字門,出生無邊無數法門

(1)所謂阿者一切法無來,以一切法體無來故。

(2)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去,以一切法體無去故。

(3)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行,體無行故。

(4)又阿字者一切法無住,體無住故。

(5)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本性,體本清淨故。

(6)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根本,體初未生故。

(7)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終,體無初故。

(8)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盡,體無去處故。

(9)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生,體無行故。

(10)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出,體無作者故。

(11)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求,體無相故。

(12)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礙,體相涉入故。

(13)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滅,體無主宰故。

(14)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行處,體無願故。

(15)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生死,體離分別無分別故。

(16)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言說,體極聲入故。

(17)又阿字者一切法不可說,體無聲故。

(18)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差別,體無處所故。

(19)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分別,體清淨故。

(20)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心意,體不可求故。

(21)又阿字者一切法無高下,體本平等故。

(22)又阿字者一切法不可解,體如虛空故。

(23)又阿字者一切法不可說,體過言道故。

(24)又阿字者一切法無限量,體無處所故。

(25)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生,體無生處故。

(26)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本淨,體本無相故。

(27)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我,體即我性故。

(28)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眾生,體本清淨故。

(29)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壽者,體無命根故。

(30)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補特伽羅,體離所取故。

(31)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本空,體性寂靜故。

(32)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相,體性實無際故。

(33)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和合,體性無生故。

(34)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行,體本無為故。

(35)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為,體過行無行故。

(36)又阿字者一切法不共,體無能解人故。

(37)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聚會,體無積集故。

(38)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出,體無出處故。

(39)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本性,體本無身故。

(40)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相,體相本淨故。

(41)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業,體無作者故。

(42)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果,體無業道故。

(43)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種植,體無種子故。

(44)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境界,體不可取故。

(45)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地界,體無諸結故。

(46)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縛,體本散滅故。

(47)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聚散,體本無為故。

(48)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漏,體惑不生故。

(49)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自生,體初無生故。

(50)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濁,體無有對故。

(51)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對,體本無作故。

(52)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色,體無大種故。

(53)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受,體無受者故。

(54)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想,體過諸相故。

(55)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行,體離有愛故。

(56)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識,體無分別故。

(57)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界,體空平等故。

(58)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入,體過境界門故。

(59)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境界,體無去處故。

(60)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欲,體離分別故。

(61)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色,體無根本故。

(62)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無色,體難思見故。

(63)又阿字者一切法無亂,體無可亂故。

(64)又阿字者一切法不思議,體不可得故。

(65)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意,體本無二故。

(66)又阿字者一切法不可執受,體過境界道故。

(67)又阿字者一切法無阿賴邪,體無因緣故。

(68)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常,體本無因故。

(69)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斷,體不礙因故。

(70)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名,體無相貌故。

(71)又阿字者一切法無離,體不相入故。

(72)又阿字者一切法無住,體無住處故。

(73)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熱惱,體無煩惱故。

(74)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憂惱,體無惡業故。

(75)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習氣,體本無垢故。

(76)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垢,體本清淨故。

(77)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本清淨,體無形質故。

(78)又阿字者一切法無體,體無依止故。

(79)又阿字者一切法無依止,體無動作故。

(80)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動,體離執著故。

(81)又阿字者一切法無障礙,體同虛空故。

(82)又阿字者一切法同虛空,體無分別故。

(83)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色相,體無境界因故。

(84)又阿字者一切法無顯示,體皆相似故。

(85)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相似,體無境界故。

(86)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境界,體如虛空常平等故。

(87)又阿字者一切法無闇,體無明故。

(88)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明,體無對故。

(89)又阿字者一切法無過,體妙善故。

(90)又阿字者一切法無是,體無妄故。

(91)又阿字者一切法無開解,體無動故。

(92)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見,體無色故。

(93)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聞,體無聲故。

(94)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嗅,體無香故。

(95)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嘗,體無味故。

(96)又阿字者一切法無觸,體無所觸故。

(97)又阿字者一切法無知,體本無法故。

(98)又阿字者一切法無念,體離心意識故。

(99)又阿字者一切法不思議,體性菩提平等平等無高下故。

(100)又阿字者一切法寂靜,體本不生亦不滅故。

善男子!菩薩如是得此大聲清淨陀羅尼門,入第一阿字時演說諸法或經一年或復十年,百年、千年或百千年,或一小劫或一大劫,乃至無量無數大劫,說此法時不離阿如說阿字義無有盡,說餘諸字亦復如是不可窮盡如是建立開示法眼,其義深遠、其語巧妙,具足清白。」

由上經文,我們學得阿字義有無邊義,以如來智慧說無窮劫亦不盡,上經文隨意一舉即具百句義,阿一字:

有無來、無去、無行、無住、無本性、無根本、無終、無盡、無生;

有無出、無求、無礙、無滅、無行處、無生死、無言說、不可說、無差別、無分別;

有無心意、無高下、不可解、不可說、無限量、無生、無本淨、無我、無眾生、無壽者;

有無補特伽羅、無本空、無相、無和合、無行、無為、不共、無聚會、無出、無本性;

有無相、無業、無果、無種植、無境界、無地界、無縛、無聚散、無漏、無自生,有無濁、無對、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界、無入、無境界;

有無欲、無色、無無色、無亂、不思議、無意、不可執受、無阿賴耶、無常、無斷;

有無名、無離、無住、無熱惱、無憂惱、無習氣、無垢、無本清淨、無體、無依止;

有無動、無障礙、同虛空、無色相、無顯示、無相似、無境界、無闇、無明、無過;

有無是、無開解、無見、無聞、無嗅、無嘗、無觸、無知、無念、不思議、寂靜等等。

所以阿字一切法體無來故,體無去、體無行、體無住、體本清淨、體初未生、體無初、體無去處、體無行、體無作者;

有體無相、體相涉入、體無主宰、體無願、體離分別無分別、體極聲入、體無聲、體無處所、體清淨、體不可求;

有體本平等、體如虛空、體過言道、體無處所、體無生處、體本無相、體即我性、體本清淨、體無命根、體離所取;

有體性寂靜、體性實無際、體性無生、體本無為、體過行無行、體無能解人、體無積集、體無出處、體本無身、體相本淨;

有體無作者、體無業道體無種子、體不可取、體無諸結、體本散滅、體本無為、體惑不生、體初無生、體無有對、體本無作;

有體無大種、體無受者、體過諸相、體離有愛、體無分別、體空平等、體過境界門、體無去處、體離分別、體無根本;

有體難思見、體無可亂、體不可得、體本無二、體過境界道、體無因緣、體本無因、體不礙因、體無相貌、體不相入;

有體無住處、體無煩惱、體無惡業、體本無垢、體本清淨、體無形質、體無依止、體無動作、體離執著;

有體同虛空、體無分別、體無境界因、體皆相似、體無境界、體如虛空常平等、體無明、體無對、體妙善;

有體無妄、體無動、體無色、體無聲、體無香、體無味、體無所觸、體本無法、體離心意識、體性菩提平等平等無高下、體本不生亦不滅故,…,是等等義。

(待續)

 


[ 密教簡介 ] [ 密教悉曇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