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經典選讀--唯識學簡介(1)      


 壹、唯識導論

一、前言

佛陀教化眾生所說經典無數,人間天上、顯隱方所,都是依因緣而說,故有所謂本緣方便、大小二乘、顯密二法、…等等諸法,蓋括各種教義,表達佛陀悟得解脫三界之真理,得悟無生之要法,此真理廣大無邊,非任何世間之道法、典籍所可比擬、局囿者。是故佛法顯然利益諸學佛人,無有侷限,只要依境界不同各取所需而學,一生之中可窮究大小二乘、顯密二教、…。所以佛法本來只有釋迦一宗,其法包含阿含、方等、般若、涅槃、陀羅尼門、無上密法、…等等五藏諸經論,本無有所分別,只有垂直修法的前後與次第,並無有界限、分野,一體適用諸群生根基。

五藏者:(1)素呾纜藏,即經藏,詮釋定靜。(2)毘奈耶藏,即律藏,詮釋戒律。(3)阿毘達磨藏,即論藏,詮失釋性相分別之慧。(4)般若波羅蜜多藏,詮大乘真實之慧。(五)陀羅尼藏,即佛為不能受持上述四藏,或犯四重、五逆、謗法、闡提等重罪者而說之真言密咒,使得消滅過罪,速疾解脫而頓悟涅槃。

惟佛滅寂後,自修自利之初機修行法門,南傳入東南亞各國,被稱為南傳佛教,流傳於斯里蘭卡(前錫蘭)、緬甸、泰國、高棉、寮等國,並以錫蘭大寺派為傳承之上座部佛教為主。南傳佛教專屬於自利之修持,縱有利他、度眾之行,也僅是帶領學人入小乘之修持,小乘之行徑因而被定型,此類行人頗有神通變化能力,因易修得心清淨故,能得神通智證。另一途佛教教典,自北印度,經中亞傳入中國、韓國、日本之佛教,及經尼泊爾、西藏傳入蒙古一帶,被稱為北傳佛教,屬於大乘宗論,度眾行菩提道,行自利利他之行。

震旦中國自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即自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內地,東漢末年佛教典籍陸續被翻譯出來,佛教教義開始與我國傳統思想文化相結合,深入民間。魏晉南北朝時期後,佛教理念與玄學揉合,至隋唐而臻於鼎盛。之後因佛教學人偏執一經、一論、一法,各祖師大德自己成就於一經、一論、一法,便不再長進學遍諸佛法,因偏執一經、一論、一法為教派佛法,因而形成影響後學一生中亦不長進,僅做專一修持,因而各立自宗旨,導致原有釋迦一宗,遂形成律宗、三論宗、淨土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密宗等八宗。

其中較不易被認知的是三論宗與法相宗,三論宗可說是空相宗,依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三論而修學;中論m9lamadhyamaka-k2rik2是龍樹菩薩(Nāgarjuna)造,姚秦鳩摩羅什大師譯,青目(Pi{gala)大德所釋。其中含有佛教一般思想內容,將空、緣起,世俗、勝義二諦等問題歸於中論,以「否定的否定」之論法宣揚中道;此即最徹底之中道,既破空、破假,進而並破執中之見,主張所謂八不中道,遮止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等四雙八計所發起無所得中道之理。此種獨特之般若思想不僅為印度中觀學派之根本立場,亦為三論宗所據之主要論點。

百論0ata02stra是印度之提婆(2ryadeva,意聖天)著於三世紀頃,婆藪(Vasu)開士注釋,婆藪昔為摩揭陀國王,係奉婆羅門教,後出家成仙人。百論由鳩摩羅什大師(Kum2raj1va)於弘始六年(404)譯出。百論內容繼承龍樹菩薩的「中論」之說,以大乘佛教之空、無我等義理,破斥數論、勝論等外道之執見,如數論派謂因果為一而因中有果,勝論派謂諸法為一又為異等。全書包括︰

(1)捨罪福品;

(2)破神品;

(3)破一品;

(4)破異品;

(5)破情品;

(6)破塵品;

(7)破因中有果品;

(8)破因中無果品;

(9)破常品;

(10)破空品等十品。

各品之首均有五偈,而於各偈文之後,皆附有提婆(2ryadeva)所作之短文,以及婆藪(Vasu)開士隨文所作之注釋。

十二門論dv2da0amukha-02stra,是龍樹菩薩所著,鳩摩羅什大師(344∼413)於弘始十一年(409)譯出。本書立十二門以發揮大乘空觀,為中論之綱要書。十二門為:

(1)觀因緣門;

(2)觀有果無果門;

(3)觀緣門;

(4)觀相門;

(5)觀有相無相門;

(6)觀一異門;

(7)觀有無門;

(8)觀性門;

(9)觀因果門;

(10)觀作者門;

(11)觀三時門;

(12)觀生門等。

法相宗可說是有相宗,有時又稱唯識宗、瑜伽宗、應理圓實宗、普為乘教宗、唯識中道宗、有相宗、相宗等。法相宗之根本教義,說唯識之相,以五位百法不離識者,即為總門唯識或不離門唯識;五位之中,心王是識之自相,心所為相應於心王作用之心理活動(空間),色法為識所變現,不相應法為以上三位之分位假立者,無為法為以上四位之實性,依此等理由顯示唯識者,稱為別門唯識。別門唯識之說係為愚者分別能所而說明,故又稱虛妄唯識、不淨品唯識、方便唯識。初地以上之菩薩能了悟唯識之理,證得唯識無塵智,而存有真識者,稱為真實唯識、淨品唯識或正觀唯識。

學佛者福德夠時能突破範籬,一生中研盡諸宗精華;不求長進者,孤守一宗理念終其一生,雖有善歸處,唯對於佛法傳揚並無助益。此是末法時期眾生福薄,決非偶然以致之。有識之士應引以為鑑,不要偏學一經一論一法,不應偏學顯教或密教,應偏學有為、無法,顯密二教諸法,當有所得者,續佛慧命,將寶貴佛法,再弘揚流傳於後世,這才是最佳的報佛恩。


 [ 唯識學簡介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