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經典選讀--十二因緣法系列(1)
            
--《佛說稻芉經》


一、前言

我們常說三世因果,裡頭包含著十二因緣法,因三世綿亙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以此三世立因果業感之理。蓋是以過去之業為因,招感現在之果;復由現在之業為因,招感未來之果。如是因果相續果因,再復為因果,生死無窮,此即迷界流轉之相狀。《說一切有部》更以三世兩重之因果說,來解釋十二因緣,即以「無明、行」為過去之因,招感「識、名色、六處、觸、受」等現在之五果;復以「愛、取、有」為現在之三因,招感「生、老死」等未來之兩果。對其他宗教只論現在一世或現在、未來二世,此三世因果實為佛教教理之一大特色。

二、三人觀十二因緣

《了本生死經》是支謙大師所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本經之同本異譯經有《佛說稻經》、《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喻經》、《大乘舍黎娑擔摩經》、《佛說大乘稻經》等,出三藏記集卷六所載道安撰之《了本生死經》序,謂本經為佛陀初轉法輪時所說四諦四信之要旨,內容包括:()以內緣、外緣二緣為緣起之要素,()開示因相縛、緣相縛,()歸納內緣、外緣之起,皆需待非常、不斷、不躇步、種不敗亡、相像非故等五事之起,()說十二因緣等。

據《北本涅槃經》卷四十載,通教聲聞、緣覺、菩薩雖同觀十二因緣,然隨智淺深,法成高下,故有三種之異:()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謂聲聞之人以體空之智,初觀十二因緣生,次觀十二因緣滅,觀此生滅,即悟非生非滅,破見、思之惑,證真空之理;()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謂緣覺之人亦以體空之智,初觀十二因緣生,次觀十二因緣滅,觀此生滅,即悟非生非滅,破見、思之惑,更能漸除習氣,以其能觀之智稍勝於聲聞,故所證真空之理亦深;()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謂菩薩亦用體空之智,觀十二因緣之生滅,了悟非生非滅,頓斷見、思之惑及其習氣,以其能觀之智復勝於緣覺,故所證真空之理最深。 

《稻稈經,全一卷,譯者不詳,又作稻芊經、稻桿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本經係彌勒應舍利弗之請,宣說因緣生法─有內因緣與外因緣二種,並以稻芊之由種生芽、由芽生葉,乃至由華生實,比喻十二因緣之次第生起。三國吳之支謙大師所譯之《了本生死經》、唐代不空所譯之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北宋施護大師所譯之《大乘舍黎娑擔摩Śālistamba經》,皆為本經之別譯。

三、《佛說稻

                   闕譯附東普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薩摩訶薩眾。

爾時,尊者舍利弗往至彌勒經行處,彌勒舍利弗俱坐石上。爾時,尊者舍利弗問彌勒言:今日世尊見稻而作是說:汝等比丘,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即是見佛。爾時,世尊作是說已,默然而住。彌勒!世尊何故說是修多羅(s9tra),復以何義說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皆以何義作如是說?云何是十二因緣?云何見因緣即是見法?云何見法即是見佛?

爾時,彌勒語舍利弗言:佛世尊常說,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十二因緣者,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為大苦陰作因,是故佛說十二因緣。云何是法入正道分及涅槃果?如來略說是法!云何是佛?能覺一切法,故名為佛。若以慧眼見真法身,能成菩提所學之法。

云何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佛作是說:十二因緣常相續起無生如實見不顛倒,無生無作,非有為無住無為,非心境界寂滅無相。以是故,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常相續起無生,如實見不顛倒,無生無作,非有為無住無為,非心境界寂滅無相。以是故,見十二因緣,即是見無上道具足法身。

尊者舍利弗問彌勒言:云何名十二因緣?彌勒答言:有因有緣是名因緣法,此是佛略說因緣相。以此因能生是果,如來出世因緣生法,如來不出世亦因緣生法,性相常住無諸煩惱,究竟如實非不如實,是真實法離顛倒法。

復次,十二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二?一者因,二者果。因緣生法,復有二種,有內因緣,有外因緣。

外因緣法從何而生?如似種能生牙,從牙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穗,從穗生華,從華生實。無種故無牙,乃至無有華實。有種故牙生,乃至有華故果生。而種不作念我能生牙,牙亦不作念我從種生,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實,實亦不作念我從華生。而實種能生牙,如是名為外因生法。

云何名外緣生法?所謂地、水、火、風、空、時(是六緣)。地種堅持,水種濕潤,火種成熟,風種發起,空種不作障礙,又假於時節氣和變,如是六緣具足便生。若六緣不具物則不生,地水火風空時,六緣調和不增減故,物則得生。地亦不言我能持,水亦不言我能潤,火亦不言我能成熟,風亦不言我能發起,空亦不言我能不作障礙,時亦不言我能令生。種亦不言我從六緣而得牙,牙亦不言我從數緣生。雖不作念從爾數緣生,而實從眾緣和合得生牙,亦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亦不從自他合生,亦不從自在天生亦不從時方生,亦不從本性生,亦不從無因生,是名生法次第。

如是外緣生法,以五事故當知。不斷、亦非常、亦不從此至彼。如牙種少果則眾多,相似相續不生異物。云何不斷?從種、牙、根、莖,次第相續,故不斷。云何非常?牙、莖、華、果,各自別故非常。亦不種滅而後牙生。亦非不滅而牙便生。而因緣法牙起種謝,次第生故非常。種牙名相各異故,不從此至彼。種少果多,故當知不一,是名種少果多。如種子不生異果故,名相似相續。以此五種外緣諸法得生。

內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因?從無明乃至老死,無明滅即行滅;乃至生滅故則老死滅;因無明故有行,乃至因有生故則有老死。無明不言我能生行,行亦不言我從無明生,乃至老病死亦不言我從生生;而實有無明則有行,有生則有老死,是名內因次第生法。

何名內緣生法?所謂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何謂為地?能堅持者名為地界。何謂為水?能潤漬者名為水界。何謂為火?能成熟者名為火界。何謂為風?能出入息者名為風界。何謂為空?能無障礙者名為空界。何謂為識?四陰、五識,亦言為名,亦名為識。如是眾法,和合名為身,有漏心名為識。如是四陰為五情根,名為色。如是等六緣,名為身。若六緣具足,無損減者,則便成身。是緣若減,身則不成。地亦不念我能堅持,水亦不念我能濕潤,火亦不念我能成熟,風亦不念我能出入息,空亦不念我能無障礙,識亦不念我能生長,身亦不念我從數緣生。若無此六緣,身亦不生,地亦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非男、非女、亦非非男、非非女、非此非彼,水、火、風乃至識等亦皆無我、無眾生、無壽命,乃至亦非此非彼。

云何名無明?無明者,於六界中生一想,聚想、常想、不動想、不壞想、內生樂想、眾生想、壽命想、人想、我想、我所想,生如是種種眾多想,是名無明。是五情中生貪欲、瞋恚,想行亦如是。隨著一切假名,法名為識;四陰為名,色陰為色,是名名色;名色增長生六入,六入增長生觸,觸增長生受,受增長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增長故能生後陰為生,生增長變名為老,受陰敗壞故名為死,能生嫉熱故名憂悲苦惱。

五情違害名為身苦,意不和適名為心苦。如是等眾苦聚集,常在闇冥,名為無明。造集諸業,名為行;分別諸法,名為識;有所建立,名為名色;六根開張,名為六入;對緣取塵,故名為觸;受覺苦樂,故名為受;如渴求飲,故名為愛;能有所取,故名為取;起造諸業,故名為有;後陰始起,故名為生;住世衰變,故名為老;最後敗壞,故名為死。追感往事,言聲哀慼,名為憂苦;事來逼身,是名苦惱;追思相續,故名為悲;煩惱纏縛,故名為惱;邪見妄解,名為無明。

以此邪解起於三業,故名為行;善惡等業能受果報,故名為識;從污穢無記業,生污穢無記識;不動業生不動識;從識生名色,從名色生六入,從六入生觸,從觸生受,從受生愛,從愛生取,從取生有,從有生生,從生有老死憂悲苦惱。

彌勒語尊者舍利弗:十二因緣各各有果,非常非斷,非有為不離有為,非盡法,非離欲法,非滅法,有佛無佛相續不斷,如河駃流間無絕時。

爾時,彌勒重語尊者舍利弗:十二因緣,各各有因,各各有緣,非常非斷,非有為不離有為,非盡法,非離欲法,非滅法,有佛無佛相續不斷,如河駃流間則無絕。能以四緣,增長十二緣。何等為四?無明、愛、業、識。

識為種體,業為田體;無明、愛是煩惱體,能生長識,業為識田,愛為潤漬,無明覆植識種子。業不作念我能生識種,愛亦不作念我能潤漬,無明亦不作念我能覆植識種,識亦不作念我從爾所因緣。

復次,業為識田,無明為糞,愛水為潤,便生名色等牙,而名色牙亦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亦不從自他合生,亦不從自在天生,亦不從時方生,亦不從體生亦不無因緣生。

復次,欲樂父母精氣眾緣和合,故生色牙,無主無我無造無壽者,猶如虛空如幻,從眾因緣和合而生。

復次,尊者舍利弗!眼識從五因緣生。云何為五?眼、色、明、空、作意,識便得生。眼識依眼根以色為境界,緣明以為照,虛空不作障礙,作意起發故,生眼識。如是眾緣若不和合,眼識則不生。而眼識亦不作念我能作體想,色亦不作念我能作境界,明亦不作念我能照了,空亦不作念我能無礙,作意亦不作念我能發起眼識,眼識亦不作念我從數緣生。如此眼識實假,眾緣和合而生。如是次第諸根生識,亦如是說。

復次,舍利弗!無有法從此世至他世,但業果莊嚴眾緣和合便生。又復舍利弗!譬如明鏡能現面像,鏡面各在異所,而無往來,物見同處。又復舍利弗!如月麗天,去地四萬二千由旬;水流在下,月曜於上;玄象雖一,影現眾水;月體不降,水質不昇。

如是,舍利弗!眾生不從此世至於後世,不從後世復至於此。然有業果因緣報應,不可損減。復次,尊者舍利弗!如火得薪便然,薪盡則止。如是業結生識周遍諸趣,能起名色果;無我、無主,亦無受者,如虛空。如熱時炎,如幻、如夢,無有實法,而其善惡因緣果報隨業不亡。又復,尊者舍利弗!十二因緣亦從五因緣生,非常、非斷、不來、不去、因少果多,亦相似相續次第而生。

云何非常?一陰滅、一陰生,滅非即生、生非即滅,故名非常。云何不斷?如秤高下,此滅彼生,故名不斷,如實知見。云何不來、不去,無有子去而至於牙,亦無牙來而趣子所。以是緣故,無有從此至彼。然實以少種能生多果。云何相似而生?如不善因生不善果,如善因生善果,以是故名相似相續而生。

又復,舍利弗!佛所說,能觀十二因緣,是名正見。若正觀十二因緣者,於過去身中不生有想,於未來身中亦不生無想。眾生為從何來,去何所至?若沙門、婆羅門及世間人,成就諸見、我見、眾生見、命見、丈夫見、吉不吉見,如是十二因緣,如多羅樹(tāla又作岸樹、高竦樹)剪滅,其首更不得生,我見則除。若人正見十二因緣,若得如是思心。尊者舍利弗!若有眾生能忍是法,此多陀阿伽度(如來)、阿羅呵(應供)、三藐三佛陀(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必為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無上正等覺)

尊者舍利弗聞彌勒作是說已,歡喜而去。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及諸大眾,頂禮彌勒,歡喜奉行。

《佛說稻經》()

(待續)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