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12)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祥比丘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二、勝義諦相品()

據《大毘婆沙論》載,正見可分為二類,即:(1)有漏正見,又作世俗正見。即與意識相應之有漏善慧,係有漏有取者,故轉向善趣,招未來可喜所欲之果。(2)無漏正見,又作出世間正見。即盡無生智所不攝之意識相應善慧,如八種無漏忍、有學八智、無學正見等。

上一次講到聖智、聖見,「聖」即專指解脫的知見。亦即對於「有為」,不住有為想、不住無為想;對於「無為」,不住無為想、不住有為想。也等於是聽聞經文、聽聞釋迦牟尼佛所說法,都不執著,這種知見就有聖智、聖見。我們順便再介紹所謂的有漏正見與無漏正見。

首先,有漏正見,又稱作世俗正見,即與意識相應之有漏善慧。在世俗中,剛開始發心、初學佛法的人,不可能一下就修聖智、聖見之不執一切法,不住於有為,不住於無為想。有意識心相應的法,係有漏、有取者,故算是有漏正見。所謂「有漏」,就是所作、所為都有業;所謂「有取」,所造的業是趨於善業,故這些雖然不究竟,但總是朝向善趣,會生到天界。例如守戒清淨,就能夠善根發起,轉入善趣。一般有漏法之行者,都是以善行為主的善根,不造惡業,而招感未來可喜所欲之果。有漏法在欲界,無論是持五戒、十善,孝順父母,或恭敬師長、供養諸佛,光這樣就有可能生天道──欲界六天。或者,修禪定者,則受生至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這是有漏業。這類有受果報的作為,都屬有漏;且因為它不是完全解脫,但也算是正知見,故稱善法。

再來,無漏正見,又作出世間正見。這是出世間的,乃出世俗的正見。出世間就是能夠從三界解脫。當然無漏法又分聲聞、辟支佛、菩薩的境界。既然無漏是功德圓滿,表示不會執著一切相,有這種知見才能夠解脫,所以起碼是須陀洹以上,慢慢修到阿羅漢,即完全證得無漏正見。如果菩薩至八地者,也是具足這種無漏的聖智、聖見。既然具有出世間的正見,也就是盡無生智所不攝之意識相應善慧,表示其心裡有無生法忍,對一切法不執著,不起心動念。不是沒有覺知,是有覺知但不起心動念相應,這樣就能夠有無生智所攝的意識相應善慧。

無生法忍是對一切外境或內心等等的法,都不起心相應,安住於清淨自性中,這種善慧就已經學到阿含道裡面的八種無漏忍,「四諦(苦集滅道)忍」與「四諦類忍」。這些之前都講過了,四加行裡面也講過了。先是比較低階天(下界天,欲界天)的智慧──苦智忍、集智忍、滅智忍、還有道智忍。如果證得了,再上去就是智類忍。加一個字是比較上界天的,上界天就是色界。內容都一樣,但是所忍的法又不大一樣。色界天除了忍一般的世間俗諦以外,還加上修行的善境界也要忍,所以這樣就會產生有學八智,八種智慧就是苦忍智、集忍智、滅忍智、道忍智,加上苦類忍智、集類忍智、滅類忍智、道類忍智。這是有學位的行者,因還不究竟,所以稱為有學。若是究竟的則稱無學位,無學就什麼斷煩惱事都可以不必學了。以上這些正見、聖智、聖見,乃是補充上面大毘婆沙論所講的。毘婆娑論的大法,為什麼叫做大法?就讓學習的人能夠解脫之大部論述,故稱大法。

 

又關於無為法之體,說一切有部主張其為有體,經量部及大乘唯識家以其為無體,不承認其實相。其中,唯識家依「識變」與「法性」假立六種無為,即:(1)指遠離煩惱所知障之真如,以其無有障礙,恰如虛空,稱為虛空無為。(2)指遠離一切有漏之繫縛而顯出之真理,稱為擇滅無為。(3)指本來自性清淨之真如,以其非由無漏智之簡擇力而來,稱為非擇滅無為。(4)指顯現於第四靜慮(四禪)之真如,以第四靜慮已滅苦、樂二受,寂靜不動,稱為不動無為。(5)指顯現於滅盡定之真如,以滅盡定已滅六識心想與苦、樂二受,稱為想受滅無為。(6)指真實如常,無有絲毫虛妄變異之法性真如,稱為真如無為。

再來述無為法內涵,六無為梵語 =a7 asa3sk4ta(=a6 asa3sk4ta)

(1)虛空無為,謂離煩惱、所知諸障所顯現之真如,其無障礙恰如虛空,故稱虛空無為。《北本涅槃經》卷十六梵行品載,譬如虛空,無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無有眾生壽命;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父母乃至壽命,菩薩摩訶薩見一切法亦復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虛空。

(2)擇滅無為─此係就正斷障立名。擇滅,即離繫之意。離一切有漏之繫縛而顯真理,故稱擇滅無為。擇滅者即以智慧之簡擇力(正確之判斷力)而得之滅諦涅槃。滅,乃滅除生死,而使心平和之境地;至此擇滅之境界,斷離煩惱繫縛,永不輪迴。

(3)非擇滅無為,真如之自性本來清淨,離諸雜染,以其非由無漏智之簡擇力,故稱非擇滅無為,此乃大乘之解釋。又有為法之緣缺故不生,此不生若滅,即顯真理,故稱非擇滅無為,此亦非由無漏智之簡擇力,為大小乘共通之解釋。  

(4)不動無為,指顯現於第四靜慮之無為。第四禪唯有捨受,而離苦樂二受,故稱不動。於滅苦樂受處顯現寂靜之真理,境性對待而不相應故,故稱不動無為。

(5)想受滅無為,乃顯現於滅盡定之無為。於滅盡定中,滅盡六識心想及苦樂二受,故稱想受滅無為。

(6)真如無為,無為乃真實如常而不虛妄變異者,故稱真如無為。六者之中,前五者為詮法性之相的假名,後一者為詮法性之體的假名。

關於無為法之體,小乘之說一切有部,主張其為有體,無為法也有體。當然講的體就是空體,如果無體是無體隨情假,則有體就是空,所以它講有體。經量部及大乘唯識家以其為無體,不承認其實相。因為一切法無相,有體也等於無體,這角度不同,所用的名相不同,其實並沒有什麼差別。實相,你要觀為有法無主,也是實相;觀究竟空,也是實相;或者觀空有不二,也是實相。所以這個實相,在《大般若經》來講,就是無執,沒有執著;就是有法無主──可以感知一切法,但不做其主人。

其中,唯識家依「識變」與「法性」,假立六種無為。唯識家說無體,無體會變相,所以我們的心都有種種的識變:離不開「五蘊、十二入、十八處、十八界……」這些色法、心法。以五蘊來講,比如說這個「色」是色身,身是色法;「受、想、行、識」這四個,則是心法。至於六根入六塵,就是十二入;加上產生六識就成十八界。以上這些講起來,都是識所變現。要懂佛法你就要學唯識,因為唯識在講心意識。修行、修行,到底在修什麼?修「了解你這個心」!你會說:「心?誰不知道?大家對於心,都很親切、很了解啊!」心有真有妄,你要去認識它,覺知是真心;然後覺知了以後,產生的諸相,這個相到底是真還是妄?

如果你無執,如剛剛講的有法無執,對於法沒有執著的話,那這個相你可以觀為實相。且這個相,如果是有因緣的,是外在實際因緣的,這種的法才是真的實相;如果沒有因緣、沒有外在的實境,只是由你內心自己的妄想所起的法,這種是妄相。所以,覺知可以看著妄,虛幻不實在,這是真心面對覺知妄心皆了解。假如修行搞不清楚真、妄心,修起來就很難;何況就算是你搞清楚了,但定力夠不夠?外在因緣來了,你要怎麼做到無為?有因、有緣,我們感知了法,感知了能否不相應?修行關鍵就在這個「不相應」,怎麼讓它不相應?覺而不住、有法無執,光用講的,當然都很簡單啊!但要怎麼做到?是故,法不是一次而成的,唯識家就分為六階段來修,所以有六種假立的無為法,一般所講的無為法,大部份也都舉這六種無為──「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來說明。

第一個「虛空無為」─修行第一階段就是要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要這麼磨練。為什麼要觀成虛空無為?你還不究竟才要觀虛空無為,就如《金剛經》所言,所以觀一切法皆不實在,觀一切法如虛空,虛空是無相。此虛空無為,其實也可以講成是絕對空,空一切法;修行或者開悟的人,第一階段是這麼修,絕對空,不管真假。因為剛開悟的人,這個心很靈敏,所以知道很多事情,如果不觀空,知道很多事,然後心很煩惱,就會變得神經兮兮,真的、假的都來。因為假的妄想心還在,真的覺知心又不斷感召,於是真真假假都會現;假若不觀虛空無為的話,你就沒有辦法安住你的心。

所以虛空無為,謂離煩惱、所知諸障所顯現之真如,其無障礙恰如虛空,故稱虛空無為。《北本涅槃經》卷十六梵行品載云:「譬如虛空,無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無有眾生壽命;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父母乃至壽命,菩薩摩訶薩見一切法亦復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虛空。」我們當如是修學。

六無為之「無為真如」是最好的,或者是如來藏裡面的真如(就是如來所證到的如來藏),那個真如是最真實的。一般的真如,你要知道它的功用。每個人一看到經典講如來藏,就感覺很好、很妙啊,但如來藏不是我們的妄心,如來藏是如來的心。而我們的心是什麼?垃圾心﹗我們的心叫阿賴耶心,阿賴耶識是藏識,把一切都藏進來,所以把有為、無為、或者一切善惡、什麼業都藏進來。這是不淨心,凡夫的不淨心叫做阿賴耶識,雖隱有如來藏性但不能叫如來藏識,您識不起來,不能像如來心中含容諸世界及眾生,因祂是具足如來藏識,我們不是。如果你修好一點,修到阿羅漢了,像這部《解深密經》所講的稱為「阿陀那識」,就是出三界心,是阿羅漢的心,偏執空,落於對空的執著,沒辦法完全去除根本法執,但分別、具足我執等倒是滅了。

如果以三性來講,阿賴耶識是遍計所執性;阿陀那識可以說是依他起性,如來藏則是圓成實性。那這之間的神通有什麼不一樣呢?凡夫沒有神通;阿羅漢他起碼有六神通;如來藏如來心則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聞、無所不見,身語意業清淨,所以法報化三身、身語意等,能等虛空地示現。這是《大般若經》裡面常常在講的,《放光般若經》也好,或者是其它什麼《般若經》也好,提到的如來知見都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聞、無所不見,什麼都知道,這就是如來藏獲得者所具有的智慧。如來什麼都知道,也就是一切眾生、一切世界、一切世界裡的眾生都在祂心中,具有這種能力的才是如來心。我們一般是先修到煩惱障、所知障斷滅,遠離煩惱,有心念但不起煩惱,知道一切境界也不起煩惱。所以這個虛空無為,無有障礙恰如虛空,沒有煩惱障、沒有所知障,觀一切相都像虛空一樣沒有了,所以叫做虛空無為。

第二個「擇滅無為」─此係就正斷障立名。擇滅,即離繫縛之意。離一切有漏之繫縛而顯真理,故稱擇滅無為。擇滅者即以智慧之簡擇力(正確之判斷力)而得之滅諦涅槃。滅,乃滅除生死(迷之生存),而使心平和之境地;至此擇滅之境界,斷離煩惱繫縛,永不輪迴。

此無為遠離一切有漏的繫縛,包括欲界縛、色界縛等。此繫縛乃指三界繫縛,修行就是要脫離這個束縛,要脫黏身心束縛。欲界縛包括欲界六天──下劣天、六天、人、畜生、地獄道等的束縛。色界縛呢?你有初禪、二禪、三禪、或者無想定等各種境界,如果不能觀它無所有、不可得,未能用勝義諦空觀一切法無住,那麼你就會出生到色界天,被色界緣給縛住了。還有神我身,有神我身,也就是肉體裡另一個身,會出陽神、會出陰神,這大概都是在色界天裡面的修行者。如阿羅漢尚有神我身。如果脫掉色身,神我身滅了,就進入無色界。

雖然是超越了色界,但無色界是有心識。思惟「空間為無限大」,亦即思惟空無邊之相,所以說是空無邊處;或者是思惟「識為無限大」,亦即思惟識無邊之相,心可以緣知過去、未來、現在,所以是識無邊處;或者與無所有相應,即思惟無所有之相而安住之,有念就想,無念就不想,所以是住在無所有處;或者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具足而安住之,所以是處在非想非非想處。這四空處定,它沒有所謂的天宮,它只有一個心念表定處,所以這個心可以上天、可以入地獄、可以到任何處,哪裡都行,唯不能越此娑婆世界。

此時這行者倘若不執此心,這樣來修佛法解脫道的話,就可以證到無餘依涅槃。欲界阿羅漢僅修到有餘依涅槃,因為祂還有一個身在,神我身沒有辦法破,所以沒有辦法跟虛空一體。至於無餘依涅槃者,沒有身了,所以祂入滅時,心如虛空,所以到處都是,祂的法身遍虛空。所以這種欲界縛、色界縛、無色界縛,就是我們修佛法的人要突破的。所以擇滅無為,乃是脫離一切有漏之繫縛而所顯的真理。在修行上來講,選擇你不要的,把它落入到空無。故要突破欲界、色界、無色界,遠離一切有漏法。當你習氣毛病還不究竟時,要選擇哪一個法要滅,哪一個不滅;但再往上去,就不一定要去控制你的心,所以會進入第三個無為,非擇滅無為。

第三個「非擇滅無為」─真如之自性本來清淨,離諸雜染,以其非由無漏智之簡擇力,故稱非擇滅無為,此乃就大乘之解釋。又有為法之緣缺故不生法,此不生法若常滅時,即能顯真理,故稱非擇滅無為。諸法皆由因緣和合,從未來位轉至現在位,法於生之剎那即滅,成為過去之分位。但如「生緣」缺時,非擇滅性則能妨礙該法之生,其法將永久止於未來之分位,絕對不生,稱為緣缺不生。於此,其法係得非擇滅無為,成為畢竟不生法。故凡不由簡擇力,因缺有為法之自生緣而顯示寂滅不生之無為法,即稱非擇滅無為。要言之,上之擇滅者,聖道所得;非擇滅者,緣缺所得。

釋迦牟尼佛在《解深密經》裡面講,圓滿功德得最清淨覺,沒有一個人比祂成佛的人更清淨,祂的覺是最清淨覺。雖然每個人可以覺悟,但如來的境界,既是覺悟的,又是清淨的(無心於境),且此清淨又是最高等的,這樣才算是最清淨覺。一般說你要成佛,你成的佛是覺悟而已,那樣悟了是所謂佛(覺者)沒有錯,但還沒有到達最清淨。就算給你清淨一點、或者兩點、或者好多點……,總無法像佛那樣是最清淨的。所以我們開頭介紹《解深密經》時曾列出最清淨覺這個功德相。當然,我們不修也有一個自性清淨的真如,但是那烏漆麻黑的習氣更多,蓋住了自性清淨的真如,所以佛、菩薩或者阿羅漢有靈通,我們則沒有,因為我們的自性清淨真如埋被了、不現了,人雖有佛性但不開顯,這樣也沒用。

然後,此亦非由無漏智之簡擇力而起,為大小乘共通之解釋。非擇滅無為不是用無漏智慧的選擇力而來。無漏智就是圓滿功德、沒有繫縛任何一法。一個人如果還有處有漏的話,他會選擇某一些來滅或不滅;你既然無漏智證得了,所以你就沒有選擇、不選擇。通常,會選擇好的,或者是避重就輕、選擇較易的,……什麼的,這是心有毛病的人才會這樣;如果無漏智得到的人,他是不會再有擇滅。擇是選擇,滅是控制或消滅。不管是因緣或妄想習氣,如果證得無漏智,這些都不必用了,清淨自性自面對。上面的擇滅無為,還是有用到擇滅,這邊的非擇滅無為,就表示不必再選擇,一切都OK啦,還選擇什麼!所以,既然有無漏智,則順、逆、好、壞照單全收,都能夠無為。

第四個「不動無為」─指顯現於第四靜慮之無為,第四靜慮就是四禪,第四禪唯有捨受,而離苦樂二受,故稱不動。四禪我們知道是一境性,如果以《大般若經》、《大智度論》角度來解釋的話,也是一樣。它是境界來時,以我的自性面對它。所以「一境性」簡單三個字表示,一個因緣法來的境界,我能用清淨自性對它,什麼感情作用都寂靜、不動,所以境性合一。這是世間禪定裡面的一種,假的解脫,未淨心緣故。有的無知的外道會說:「我對什麼因緣、一切法都不動,好的、壞的我都無所謂。我有無漏智!」更自認為:「四禪天的定,已經是解脫了!」他不知道世間禪定的人,只是因為氣旺,而壓住這個腦筋不亂動;但是世間禪定者,身體的氣會退失,你知道嗎?就是壽命無量到五百大劫來講,每過一萬年起一個念頭,二萬年起二個念頭,那你五百大劫是能起多少念頭?還是會起,念頭起完了,表示你定力衰退了,氣也衰退了,所以這種定是假的,當然就再輪迴去了。

要知道,佛法的定跟世間禪定的定是不一樣!上一次我們講六種阿羅漢的境界時也講過。「定解脫」是靠氣─身行為呼吸(氣),「慧解脫」是靠般若空慧,這兩個都得到了,才是「俱解脫」。所以你有慧不經過定,這種智慧不牢靠,小事情看得開,大事情沒有辦法;如果經過定而修上來、磨練上來,然後再慢慢進入慧解脫,則這定慧兩個都圓滿。大概而言,定解脫,都會有神通,因為氣旺會現神通;慧解脫,則會得到漏盡,這兩個都圓滿了就俱解脫。所以真正的阿羅漢,是俱解脫的阿羅漢。如果會打坐也有神通者,大概阿那含的境界就會有,但還未必是阿羅漢,因為到真正阿羅漢的境界,一定是定慧兩門都走過來的。所以慧解脫,就是這裡所講的六種無為的薰習。

於滅苦樂受處顯現寂靜之真理,故稱不動無為。這裡講第四禪的真如,以第四靜慮離苦樂二受。苦樂是身,憂喜是心,在禪定來講,各有不同境界。如初禪是有覺有觀,假如你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這樣就不能觀你自己的妄念,也表示真、妄不能分別,這就是覺知心還起不來,還沒有覺知自心能力。初禪一定要有覺觀。二禪是喜俱禪,喜俱禪是對於心來講。本來心就有憂喜,有喜就有憂,這是講心。喜俱禪是心生歡喜。

三禪是世間最快樂的,所以稱為樂俱禪。當這個氣充滿了整個身體,這時對於身的苦樂二受都超越了,心對於憂喜二受也要超越。修行不是只要去掉憂愁,連心無端的起歡喜心也不行,應該是要以平常心為主。有時候你去做法會,人家說:「祝你法喜充滿」,你會覺得好高興,法喜充滿;但修禪的人不能法喜充滿,要有個平常心。有時候你會感覺:「我明明沒有什麼好高興的,但是一個心一直要high起來。」為什麼high起來?不知道,就是覺得毫無來由的一直歡喜。這種事發生時也要小心,連這樣的心也要加以控制。所以憂愁是不必要,歡喜心也不能要。身體地大堅硬時,腳痛啊,哪裡痛啊……,等到入了二禪、三禪時,失去身的覺知,身體沒有感覺了,然後就不痛了,整個氣充滿了身體當然不痛,不痛每個細胞都是氣,所以這時候身體感覺最快樂,叫做樂俱禪。

再上去就四禪一境性,因為憂喜苦樂都沒有了。剛剛講一境性,一境性就不能再講好不好,就是平常心。三禪上來住一境性,你氣很旺的話,事情看得很開,事情來時都無所謂,大小事情都能不在意。那你有沒有氣呢?佛法就要修至你沒有氣時,同樣能用智慧擺脫一切煩惱。如果是修禪,進入禪定會有這些現象;但如果不去修佛法,就沒有辦法去觀微細的習氣,沒有辦法去學般若智慧,這樣子的話,不就慢慢走到仙道去了?因為仙道的人氣很旺。修佛法的人,他的氣跟智,彼此是相互克制。氣旺時,腦筋就不靈光,但有定力;而重新回到氣不旺,無量智慧就開顯。

所以學佛法的人,為什麼要回凡呢?身體要回凡,然後心才能夠智慧開顯。怎麼個開顯法呢?你以前如果氣旺的話,看經典好像有懂,懂了但是不會觸類旁通;如果你氣再稍微衰退點,讀了經典以後,還可以聯想到好幾個層次上去,所以你看經典就非常有所得,看的很懂、很深入,別人看不懂而你看得懂,這個就是智慧真正已開顯!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典,每個人都可以看,但為什麼有人看不懂?有人甚至還把意思曲解,還有人則很執著自己所懂,卻並非真正懂釋迦牟尼佛所講內涵。為何要回凡的另一個理由是,要身體沒有氣,才能入滅,不然怎麼死都死不了。崑崙山那些仙人,或者學這一類宗派的人,他們修到一個層次,就要回到崑崙山去,活個幾千萬歲不死,為什麼?因為他們修的是仙道。在《楞嚴經》裡面講過有十種仙人,這不是佛教徒要修的路。

佛教徒修菩薩道,懂得佛法的話就不怕生死,也不愛涅槃。愛涅槃的是阿羅漢、聲聞、辟支佛,而菩薩是不怕死,然後也不喜歡住入涅槃寂靜不動的境界,因為祂有智慧,智慧開顯以後,身體氣機衰退,你看連世尊法身滅後,身體也是要衰退,如此才能入滅。當然祂有氣的話,也可以用三昧真火,引發三昧真火自焚然後入滅,是可以的,但祂要示現跟平常人一樣,所以沒有這樣做,以轉輪聖王之葬禮就可以了。世尊出生後,走了七步,說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意思是說自性是最靈光的,沒有一個天界的天神比得過)。東南西北各走七步以後,倒下去就變成凡夫,不具有什麼靈力。由凡夫慎再繼續慢慢修起、練起。但是祂有很高的智慧,因為累劫修來的智慧不會退失,學過的東西都在腦中,懂64種語言文字,連私塾老師都沒辦法教祂。

在我們網路文章介紹中,你看祂懂得六十四種語言,每一種語言是一種書,是一種類別。所以你說會講天語的,阿修羅(asura,略稱修羅,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也是說天語啊。或者像是闥婆(gandharva,意譯為食香、尋香主),或者摩睺羅伽(mahoraga,意譯為大蟒神、大腹行)、以及迦樓羅(garu7a,意譯為金翅鳥),他們都講自己天語啊。這些天龍八部中,光是每一種鬼神,就講一種話。這其他還有地方語言,還有什麼語言,祂都懂,六十四種,所以這種智慧,是祂累劫薰的!菩薩就是這樣。所以菩薩定解脫以後,慧解脫,然後學習《解深密經》這種無為法,以不住有為、不住無為法的聖智聖見,智慧愈來愈開顯。講這些是要讓各位了解,身跟心在修世間禪與佛法上有何不同。

第四靜慮就是第四禪,已經滅了苦樂二受,寂靜不動,故稱為不動無為,如果你做到苦樂二受滅盡,心不動的話,就是做到了不動無為,心不為你的身體快樂或痛苦所左右。但這個也還不是究竟。雖然說你是在學佛法,但若無世間禪定的功夫也不對,可是光有世間禪定的功夫而不學佛法,你還是世間凡夫,沒有用,所以你要學佛法。那佛法要學什麼?就是要斷煩惱障障、所知障,回到真如的自性而已。剛剛講了,如果世間禪定,色界縛、無色界縛你都不突破的話,就是沒有學到真正的佛法。所以不要被天界的善境界綁住了。你以為可以觀到一千或者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修得不錯了,其實你的真如天性沒有放掉,這樣你就會受天報,一受升天的福報你就會忘了學佛法,就無法真正悟得解脫。這兩條路是很清楚的擺在那裡,學佛法的人要搞懂。什麼叫外道?什麼叫佛法?要搞清楚。

第五個是「想受滅無為」─乃顯現於滅盡定之無為。於滅盡定中,滅盡六識心想及苦樂二受,故稱想受滅無為。滅就是指「想」(念頭)沒有了,「受」(感情領納的覺受)也沒有了。如此,想也沒有、憂喜苦樂的覺受也沒有,所得到的定,即是滅盡定,亦稱為受想滅盡定。滅不盡者,則這個定就是稍微還有點不究竟,便沒有做到想受滅盡無為。至於大迦葉尊者在雞足山,就是證到這第五種無為──想受滅盡無為,一入定就起碼就五億多年,為什麼?因為祂要等彌勒菩薩下生成佛,才把世尊衣缽交給彌勒菩薩,所以祂現在還在定中。雖說在定中,有因緣祂也會出來,像你們去過雞足山的,不曉得有沒有感覺到祂來跟你感應道交?來跟你說說心話?如果你跟祂有緣,祂可能會的!

祂不是定在那裡,你不要想說祂像佛一樣在涅槃中,然後就沒做事。有,還是可以做很多事,大迦葉尊者在定中還是會現出祂的身,會出來做事,出來幹什麼?來治世。現在聽說雞足山已有比較大的改變,就是已經有做台階了,台階一做好,去的人就多了,每個人都要去踏一腳。於是這個聖地、靈地,靈性都慢慢會退轉。當初在二零零六年八月,我們五個人跟羅睺羅法師一起去,那時候的感覺,就跟後來十一月份去的感覺不同,也跟元月份去的感覺不一樣。兩年後的現在再去,可能更不一樣,靈性愈來愈無法感受到了,而混濁的俗氣反倒愈來愈重,因為太多人去那裡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反正我們也不要有分別心,不要說過去多好而現在不好,畢竟時空在轉變、因緣在轉變,是很難說好或不好。

上面說顯現於滅盡定的真如,滅掉六識心想與苦受、樂受。修小乘的行者,如阿羅漢,大概都以修第六意識心為主,像《阿含經》講的都是第六意識為主;僅大乘才有講到第七意識、第八意識、第九意識、第十意識。大乘行者身體的氣更旺,旺到可以把第七意識、第八意識,通通挖出來,所以一般世間禪定的人,都不敢修這些。他們對於大乘佛法所修都只一句話形容──走火入魔。但其實修佛法的人,應該要希望火力集中到腦筋裡,對著腦筋裡的妄想習氣來修,所以不怕什麼魔不魔的。魔就是你心裡面胡思亂想,不能放下,這就是魔;若能放下,這就是佛。

為什麼有這種功夫?因為我們有聽聞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典,講心的實際現象是如何?因此,懂了它你就不害怕,懂了五蘊身心有這些超能力、什麼東西…,能夠知道又不去執著,因為一切都是虛妄不實在。比如你講六根入六塵,能夠心有感覺,但也能自在。不管是第七意識或是第八意識,都還是一樣,都是你無始劫以來薰習的無量種子,一樣都是虛幻不實在。你能這樣懂的話,氣到腦筋裡不是很好嗎?正好修行!正好把你煩惱的心轉成不煩惱,把你執著的心轉成不執著,把你沒有智慧的心轉成很有智慧、很有光明。大乘佛法菩薩都修這種法,所以不學經典不行、不看經典不行。

我們看個一、兩部經就很高興,但不要以得少為滿足,把《金剛經》看完了,好像很不錯,當然很不錯,起碼你有基本的智慧了,但還是不夠。我們《金剛經》講了五、六年,才講到第十八品,才講到五眼,有五眼者至少就有四無所畏、四無礙辯、十八不共法、無忘失法、…什麼法都來了。到了那個境界,五眼俱足的話,你就靠近真成佛的境界;如果沒有這前面什麼法眼、慧眼…頂多是阿羅漢的境界,阿羅漢境界是不錯,但是那是小乘的解脫,未屬究竟!這些內涵在各個經典,如《放光般若》或者《光讚般若經》、《般若經》之類的都有提。所以你眼界要開闊,經典就要看得多。

現在網路很發達,你上去逛逛,突然間給你看到什麼,就進去瞧瞧。如果看得進去,你就儘量看;看不下去或有看沒有懂得,那就算了。但你總是可以找到一兩句令你感到受用的。也許光一、兩句,對於你修行境界或者心態而言,就已經非常震撼。所以你不如此地這邊觀看一點、那邊涉獵一些,那麼你對於整個佛法的連貫,可能就貫通不起來。一般人講經說法,都只依照名相這麼講講,講了半天,聽的人不懂,講的人更迷糊,他自己在講什麼可能也不知道。末法時期就是這麼無奈。你若有實際的修行體證,然後去看經典,就會發現︰「喔,這一句話這麼重要,那一句話那麼重要。」

某一句話,別人不會留意,但你因有實際修行的境界,您就會去注意,且拿那句話來詮解時,還能畫龍點睛,講到讓大家都聽得進去。比如你說身之苦樂沒有,為什麼苦樂沒有?你沒有打過坐,光講苦樂沒有,只是字面意思,是怎麼個沒有法。你若有打坐,至二禪境界,說這個腳經絡突破了,已經沒有感覺到身體存在了,那二禪的境界自然就到了,知覺還有,但身體怎麼還會有苦樂?腳也不知道痛了,怎麼會有痛苦?不會啦!再來享受的,就是那種氣足的快樂,氣充滿就快樂。且除了氣充滿身體的那種快樂以外,你要感覺心安詳,心安詳也是快樂。(當然這個還是不究竟,如果是修佛法的話,應該有氣、沒氣都好,心安詳一如。)這裡所要講的就是,抱一個平常心,不快不樂,都保持一個平常心。

第六個是「真如無為」─無為乃真實如常而不虛妄變異者,故稱真如無為。什麼叫真實如常?把你該有的現出來,這境界就只有如來才有,我們只能懂懂名相而已。前面那些無為都還是有所揀擇的,把不好的拿掉,儘量選出好的來。到最後這個真如無為,就是已經沒有什麼習氣毛病來障礙你。這僅是已證得圓成實性、如來藏、佛十號俱足的如來,才會有的無為境。連阿羅漢都還達不到這裡,像大迦葉不是成阿羅漢了嗎,祂也是受想滅盡而已,沒有辦法證達真如無為的境界。像這真如無為的境界,這無為不是真無為,隨緣引發化身利眾,或用語、心意等利益眾生。如《解深密經》所講的,眾生憶想佛,佛就從無相法身中應化身一化身給眾生,那這算是無為嗎?真如無為、無為常為,這是如來的法身清淨所現的一切應化身。

所以因為真如無為住在虛空那裡,才可以說誰想祂,祂就化一應化身出去。縱使有千萬億人同時憶想祂,祂也可以同時化千萬億化身出去,這是被動的化,是無作意地化,經云事因地菩薩行中所修加行而化,對祂來講祂是住無為,但是祂已經做了很多事,化了千萬億的化身出去,怎麼還算是無為呢?但是祂還是不動三身,因為法身無相、無為。而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只有到《解深密經》、《佛地經》,才會提出來,才會講到這些。這兩部經是佛境界的一個代表。《解深密經》是唯識宗裡根本的經典,《佛地經》則是把佛的境界說得更清楚。也是由這兩部經的解釋,我們才能知道佛的功德原來是這個樣子。

像我們在<序品>裡,提過佛的十八種功德相,還有這個總德相─最清淨覺,那時講得很仔細、很久,也提到十二種真如相,跟我們凡夫、準聖人所具有的七種真如不一樣。我們雖然證不到那裡,但也有個目標可參考,知道最究竟的境界是怎麼樣。那菩薩呢?菩薩有十二種至十三種功德相,阿羅漢也有十幾種功德相,<序品>裡就講這三種聖人的功德相,我們已經了解了,原來這些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對象。現在這第二品的「勝義諦相」,開宗明義在講有為、無為皆不住一切法。如果我們把這部經典全部學完的話,大概重要的佛法都已包括在內,因為涉及的相關名相都有講到了。

所以什麼叫作真如無為呢?即是無絲毫虛偽變異的法性真如。如果有虛偽,就還有毛病、心習,這就不真是真如無為境,就是還有妄想微習氣。所以說我們的習氣,起碼要分好幾層,粗然後細、微細、微微細、要再加一個極微細,連極微細都不能有,若連極微細也沒有,才是真正的住真如無為。以這樣來看,就可以曉得,到底還有多少的毛病蓋住你的自性,讓它無法發起神通變化。如果是證得真如無為的如來,便無所不知、無所不聞、無所不見,這是《放光般若經》裡面講的,你聽過《金剛經》講解,也應該有印象。那如來祂是怎麼做到?因為祂沒有絲毫的習氣蓋住,所以祂才有能力看到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世界,連這些世界裡面有多少眾生,祂也都知道,連其因果報應都知道。

所以你不是光在理論上懂得微細的習氣是怎樣,微細習氣是跟你神通成反比,你微細習氣愈沒有,你神通愈大;你微細習氣愈多且重,你神通愈沒有。這是成反比。跟你吃飯之所得結果一樣,你飯吃多了,丹田氣機就沒有;你丹田氣要旺,就要吃得少。氣要維持就是這樣,所以要過午不食,這氣比較不會退失。但初期維持氣是這樣,可是氣又不應永遠保持,否則一直持續下去,你智慧還是無法開顯。所以就階段性的,先修定,初步定修到了,就知道︰「喔,原來世間定就是這樣。」接著就要放棄此種定。禪宗講的,開悟者氣就充滿正經十二脈與奇經八脈,想要飛也可以飛,因為這時候氣很旺,除了對內心靈通所感知到的會煩惱以外,心念起也不煩惱,知道這件事是這樣,但不會煩惱,知道那件事那樣,也會不煩惱,到最後什麼都不煩惱,真定力就現起來了。

定力來了,你要看經典,要能懂得,所以要產生的智慧,不只是世間的智慧,出世間的智慧得才有定,也應該要有問能答,無論人家怎麼問你,你無形中就都會回答,如禪宗所說的,率性而答,答得都很準,講出來都對。這是你自性本自具足的能力。至此你除了開顯無量智慧外,也應像菩薩那樣,讓別人也能夠有得解脫的智慧,否則你光有這個能力,不去拋頭露面走動,只在一個道場裡面,等人家來向你學,這影響就極有限。寫書不會增長你很多的智慧,菩薩是在學習自度以外如何度人。如果你擺下求解脫的那部份,而是朝向增加智慧來走,包括看經典你深入了解後都能懂得,並且對於眾生你可以講到讓他們知道,如何針對自己的毛病下手以得解脫,這樣的智慧才可貴,也才有提升無礙辯才的機會。

像我們正在學悉曇,悉曇光是一個「阿」字的意涵,佛就可以講幾劫都講不完。像我們就沒這種智慧,隨便叫你舉幾個例子,講出「阿」的幾個義理,可能你想了半天,還要支支吾吾,什麼「自性不可得、什麼本無生、不可得…」,從後面湊了十個,就講不下去了。但世尊祂可以講幾劫,「阿」字的名相,還講不完。這就是智慧有別。這種智慧不是說你靠氣旺就能得到,沒辦法的。到成佛了,心清淨,真如無為的這種現象現起時,知見、智慧就開顯,這是佛的境界。所以,我們會隨因緣變異,那是不究竟的;假如一到空無的法身清淨時,這虛妄性沒有、變異性沒有,法性就是虛空,虛空跟真如法性相等,那不是遍虛空了嘛!這種才是真的真如無為的境界。

六者之中,前五者為詮法性之相的假名,後一者為詮法性之體的假名。所以修行路都要學無為法,無為法又不能一下子做到,所以先方便化成六個,這麼一個個去做,所以才有六種無為名相出現。不住一切法是無為境界,無為境界還是有階段的。因為前面經文中菩薩問什麼叫「有為」?什麼叫「無為」?現在這裡講到無為了,所以把無為的六種類型稍微介紹一下。再來講無為法的內涵,當中內容名相稍多了點,以便詳細跟各位說明。

識變(內識所變)之六無為者,即曾聞說虛空等名,隨分別有虛空等相,由數習力故,變現似虛空等無為之相,此所現之相,前後相似而無變易,假說為常。又唯識家或開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成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三者,而立八無為之說。

識變,內識所變,沒有什麼外識內識,心就是心,就是你的內緣種子。我們阿賴耶識有時候叫作種子識,種子識它是「內變我們的五根六塵根生」,也可以「外變器世界」。如果是一個得到真如無為的如來,祂外變器世界,就變成一個像阿彌陀佛那樣的西方極樂世界。祂會識變,也可以說菩薩因地中諸功德所感招,故是從如來清淨心變出來的。我們沒有這種能力,我們會變的是什麼?只有你、我、大家加在一起的共業。地球不是只有人,可能有千千萬萬億的眾生,包括海底的、山裡的……種種,全部加起來是無限量,這些眾生的阿賴耶識共業,當因緣和合開始時,「砰」一下,產生這個地球,這是能變現,這個地球不是專屬於誰的,是大家都有份,你也有一份,只不過僅是幾千萬億那由他份之一的份而已。你也有份,只不過怎麼變的就不知道了。

而內變根生你也不知道。去投胎前,怎知自己要變動物身還是人身?你作不了主。但是你去投胎的那一剎那,阿賴耶就開始存在,你的爸爸媽媽是人,當然胚胎開始發育,就逐漸成人;如果你去投胎的爸爸媽媽是動物,你就會依照動物的胚胎在發育。總之,「內變根生,外變器世界」,這是講我們的心識,而這個心是指阿賴耶識,不是講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剛講過,阿賴耶識是不清淨的心,所以才會儲存種子,才會內變根生,外變器世界,如果至八地以上的菩薩或者阿羅漢,這個就不叫阿賴耶識,而叫阿陀那識,若到如來境界,則為如來藏識、清淨識、清淨無垢識。

內識變的六無為者,即曾聞說虛空等名(擇滅、非擇滅、不動、想受滅等),隨分別有虛空等相,由數數熏習力故,種種習氣的力量,變現似虛空等無為之相。不管是哪個無為,都是這內識所變現,就有那個能力。什麼能力?虛空無為就有虛空無為剛剛說明的那種能力,擇滅無為就有擇滅無為於有漏法都不選擇性得無為的這種能力,非擇滅無為就無漏智不選擇性的不受緣起,哪種能力現都能不動;對苦樂都無所覺知了,這種不動,或者是想受滅盡這種無為。以上都是由識所變現,所以才有階段性的清淨無為性。

因此你要把六種無為,當作六種階級來修行,也是一種說法,當初釋迦牟尼佛入雪山六年苦修時期,這些都有度過,但就是還沒證到佛的境界,所以他才捨棄Uruvil2 (音譯為優樓頻螺,意為瓜樹,亦為苦行林),也就是印度人所謂雪山的地方,其地範圍很廣,包括菩提伽耶的Gaya、包括龍洞、包括一大片的沙丘(三迦葉皈依的地方),這些都是屬於Uruvil2Uruvil2這地方,祂雖然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定,還覺得不究竟,所以才捨棄苦行,才到Gaya這邊來,然後才證道。你有看印度朝聖專欄的話,現在已經講到祂在金剛座那邊如何降伏天魔,接著如何思惟解脫的道裡。你要懂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話,這些就要仔細看看。

六種無為都是內識所變現,你的心怎麼讓它變成無為,經過種種不同的階段,慢慢進入真如無為的境界,所以這裡說識變之六無為者,即曾聞說虛空等名,就像說我們曾經聽說,什麼叫虛空?虛空是一種名相,名相是在說明一種虛無的現象,隨分別有虛空等相。因為我們聽過虛空的名稱,所以用臆想,來想說有一個虛空,這樣慢慢薰習、薰習,由數次數次熏習力故,「數」代表數次、數目,好幾次的薰習。一個法的成就要由薰習,一個真如無為的成就,也是要透過薰習,由千萬次的薰習,你才能夠脫離業力的這種糾纏,才能回復到無為空性上。

所以慢慢的你就可以變現似虛空等無為之相。你悟到無為,不因為你悟到無為那個相就不會現,剛開始對心裡所現起的一切相你會執著,所以勝義諦是在講不執著的空,不是絕對的空。第二品講的勝義諦相,菩薩能夠住一切法而不執著──住有為法,不執有為法、不執無為法;住無為法,不作無為想、不作有為想。這種境界剛開始修行時不易做到,但從這六階段這麼慢慢薰習,最後就會薰到。並不是說一切法無為,而是在無為中你現有為法、也有有為相,就是心無住於此,所以不是一切都虛幻、沒有。是有,但是你不被它所左右。此所現之相,前後相似而無變易,故假說為常,我們假說它是空性。既然是空性,我們就稱他為常,常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永遠不變的才能叫做常。所以說佛「法身」常住不滅才叫做常,但是「化身」因緣盡了它就滅了。

又唯識家或開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成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三者,加上後二而立八無為之說。唯識學的宗派,三論宗、有相宗等等,他們把上面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劃分成三個──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善法真如」,就是做一切善行;「不善法真如」,如一些佛、菩薩會化忿怒身,一般人來看是不善法,但這善、不善是一般人在分別的,對菩薩來講則非如此。「無記法真如」,不記善惡。所以普通我們佛像,像十一面觀音,其現忿怒相者,是要度化那些頑固不順的;其現善相者,是度這些本來就善良的,但是說起來,菩薩法中沒有什麼善惡,所以說是無記法真如。

真如由本來的一個變成三個,總計起來就有八種無為。到這邊,我們把名相弄懂,知道每一派說明的境界有何不同就行了。因為真如無為證到的人,已經沒有什麼善惡、對錯等等的分別心,僅以菩薩心在度化眾生,沒有什麼善惡之分,只存著要度化眾生的一個概念而已。

2008.07.30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