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68)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諸聖所證得的功德相(菩薩的功德相)

「息一切眾生一切苦惱所逼迫地而現在前。」

第十功德相釋其業大。大菩薩已證得息一切眾生苦,息一切苦惱,不受一切法逼迫,而種種善境界現在其前。親光菩薩釋云:謂諸菩薩能息一切有情內外苦惱逼迫地位現前,此地中有大悲大慈,由此二種能息一切內病等苦外貧等惱之所逼迫,此二多作有情利樂,故得此者名為業大。《佛地論》云:災橫即道惑所發業及所得果。《梁朝論》云:三界苦諦名一切災橫。上來已約九德及業釋經十句訖。

第十功德相最後一個功德相釋其業大,是解釋祂的業大。大菩薩已證得息一切眾生苦,息一切苦惱,不受一切法逼迫,而種種善境界現在其前,如果所謂大菩薩沒有感到一切眾生磨苦,也沒有所謂的一切苦惱來逼迫,這種心便坦蕩蕩、自在無礙的,善境界現前。親光菩薩解釋這一段講:謂諸菩薩能息一切有情內外苦惱逼迫地位現前,此地中有大悲大慈,那這現前之間有大悲大慈,由此二種能息一切內病等苦外貧等惱之所逼迫,內在的病苦或者外在的種種貧窮逼迫。此二多作有情利樂,因為依這個息一切內外苦、眾生苦,所以就能夠樂利一切有情,故得此者名為業大,既然樂利一切有情,就是業大。

菩薩的造業當然不會造惡業,祂是度眾生的業,鄭面的才可名為大。稱其為大,是因為造了以後不去執著,這才是大;如果有執著就不大。所以這與上面講的不退轉地的概念是一致的。《佛地論》裡面講說:災橫即道惑所發業及所得果,一切的災難、橫禍都是我們修佛道之間,過去無明所造的業,所引發的業跟所得的果,所以你要成就就要先息掉這些,並認為不是障礙、亦沒有罣礙。《梁朝論》也說:三界的苦諦就等於是一切的災橫。

上來已約九德及業釋經十句訖,最後一句是已經做總結了,用十句包含上面九種功德相跟最後一個的闡釋業大,來把大菩薩的功德相述說完畢。不過,後面還有一個尾巴,要談菩薩諸地當中,各具足什麼法。

 

親光菩薩云,住初地菩薩證法身現起,能得遍滿真法界時,初得真實大乘法故,名住大乘,遊大乘法者。

第二地修行菩薩三聚戒故,大乘行法師三聚戒,於諸眾生給其心平等者。三聚戒者一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第三地得諸勝定,發四無量,平等利樂諸有情故,離諸分別等者。

第四地得三十七菩提分法,離諸分別及不分別種種分別。諸分別者,即見所斷,分別我見初地已離。不分別者即修所斷,俱生我見此地中離。即此二種相應諸法,名種種分別,行解異故。雖前後離盡處,總說如第四定說離苦樂。

第五地觀四聖諦皆平等性,摧伏執取生死涅槃差別魔怨,遠離一切聲聞獨覺所有作意者。

第六地觀十二支染淨緣起皆平等性,遠離二乘厭患雜染欣樂清淨繫念分別,廣大法味喜樂所持者。

第七地證無相理,於空智中起有勝行受大法樂,超五怖畏者。

第八地一切煩惱不復現行,離五怖因名超五怖,五怖畏果初地已離,一向趣入不退轉位者。

第九地決定趣入,第十菩薩眾行圓滿不退轉位,息諸眾生等者。

第十地得大法身起大悲雲雨大法雨,息除一切眾生苦惱所逼迫事。

親光菩薩說,住初地菩薩證得遍滿真法界時,初得真實大乘法故,名住大乘,遊大乘法者。一個登地的真實菩薩,應該證得心或者自性遍滿真實法界。你的心如果不能夠入虛空跟眾生一體的話,就沒有遍滿真實法界。所以登地菩薩祂是剛開始能夠得到真實大乘法位,名住大乘,或者遊大乘,這是第一地菩薩。

第二地修行菩薩三聚戒故,什麼叫「三聚」?後面有講,大乘行法師三聚戒,大乘的行法應該要注重在三聚戒,這是第二地菩薩。於諸眾生其心平等者,盡量的要讓心能夠無分別產生平等法的話,就是二地菩薩所要修的。三聚戒者,這裡所謂的三聚戒者,第一個攝律儀戒,戒律、威儀都要圓滿。二地菩薩離垢地,離垢就要威儀具足。第二個要攝善法戒,一切善法都要去做,不要光說不練,如果光說不練那就是阿羅漢,不去做一切善法,只求內心的自我解脫。二地菩薩第三個戒律是攝眾生戒,既然發菩提心是要度一切眾生,所以有緣眾生你都要攝受、教化,即使還無法大慈大悲度盡眾生,起碼你碰到有因緣該攝的眾生者,該救度還是要救度,這是第二地菩薩所修的。

第三地菩薩得諸勝定,因為心寧,所以種種的法對祂來講不造成一種煩惱,所以這個時候後發四無量,四無量就是「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平等利樂諸有情故,對一切眾生、一切有情,都平等來對待他們。所以離諸分別等者,在這裡沒有分別心,才有辦法建立平等,這是三地明地菩薩──心發光、光明。

那第四地菩薩呢?得三十七菩提分法,得三十七菩提分法,離諸分別及不分別種種分別,這在前面有講過菩薩的功德相,有分別心離了,沒有分別心也成就了,那分別、不分別都隨緣,種種分別也都沒有了。諸分別者,即見所斷,你要斷除所見,才能夠沒有分別。分別我見初地已離,講起來有見的這種分別心,在初地已經要斷了。不分別者即修所斷,修所斷與見所斷有何不同?修是對內,見是對外,是五根對六塵所看的外在人事物,你看見了、聽到了、接觸了等等,(「見」字只是一個代表),都要斷,等於說對外境的執著就是「見」,你要去斷;然後不分別就是修內心的思惟、內心的習氣,也要把它斷掉。這樣的話,俱生我見此地中離,俱生而來的我執,在第四地時要離除。即此二種相應諸法,名種種分別,行解異故,它的分別、不分別,這種修行上的證得是有差別的。雖前後離盡處,離諸分別,即不分別種種分別。總說如第四定說離苦樂,這是第四地菩薩所具有的。

第五地菩薩觀四聖諦皆平等性,觀苦集滅道這四聖諦而悟得自心平等,能夠摧伏執取生死涅槃差別魔怨,不會再執著要涅槃,能不愛生死,摧伏了生死涅槃,沒有差別,降伏種種魔怨。遠離一切聲聞獨覺所有作意者,你不能住入涅槃,因為住入涅槃是學一半。所以也不畏生死,已將生死涅槃平等平等觀它,故不會進入一切聲聞緣覺的修證,這是第五地菩薩。

第六地菩薩觀十二支染淨緣起皆平等性,觀十二因緣,染法、淨法、怎麼緣起,一切法都是平等平等,所以這個有點不退轉地的樣子,無論有法、無法、好或壞都無所謂,都觀之平等平等。故能夠遠離二乘厭患雜染欣樂清淨繫念分別,廣大法味喜樂所持者。二乘是聲聞跟緣覺乘,祂們厭惡雜染,所以非常喜歡清淨,有繫念於清淨涅槃的這種分別想。所以若能遠離二乘之厭患的話,就能夠得到廣大法味,喜樂所持。

第七地證無相理,第七地祂證無相的道理,於空智中起有勝行,受大法樂,超五怖畏者。就能夠得大法樂,超越五種怖畏。所以每一地所具有的功德相等,於現在再重複一次。

第八地菩薩一切煩惱不復現行離五怖因名超五怖,五怖畏果初地已離,一向趣入不退轉位者。離五種怖畏因名超五怖畏,五種怖畏果初地已離,然後能夠一向趣入不退轉位,直接沒有猶豫的可以修入不退轉位,至底下第九地了才得到決定不退轉。

第九地決定趣入,第九地決定趣入,一向不退轉。第十菩薩眾行圓滿不退轉位,息諸眾生等者,沒有眾生相,這才是究竟不退轉的菩薩。

第十地得大法身起大悲雲雨大法雨,大法身是空無,所以從空無中會起大悲心,大悲心就雨無量法雨,對一切眾生講經說法。息除一切眾生苦惱所逼迫事,可以息除一切眾生苦惱所逼迫的事,

所以菩薩十種功德相,大略的後面這十個,祂所修證的內涵,此處稍微再複習一下。也好不容易,把大菩薩眾祂所具足十種功德講完了。

 

「其名曰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如理請問菩薩摩訶薩,法涌菩薩摩訶薩,善清淨慧菩薩摩訶薩,廣慧菩薩摩訶薩,德本菩薩摩訶薩,勝義生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慈氏菩薩摩訶薩,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等,而為上首。」

再下來這一段經文,列出十位菩薩之名號。其名曰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這是第一位,第二位如理請問菩薩摩訶薩,第三位菩薩法涌菩薩摩訶薩,第四位善清淨慧菩薩摩訶薩,再來廣慧菩薩摩訶薩,六德本菩薩摩訶薩,七勝義生菩薩摩訶薩,八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九是彌勒慈氏菩薩摩訶薩,第十是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等,而為上首。為什麼舉出這十個菩薩呢?因為這十位菩薩在《解深密經》中都有出來提問、出來講話,所以把祂們的名號列出。至於真的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還有很多很多,所以此處僅以這十位為上首。那為什麼列出這十個?經典對這部份還有很多的解釋、說法,繼續看下面所言。

 

第三就勝列出各菩薩名。略辨三義,一釋名字,二說十所由,三問答分別一生補處。言釋名者自有二義,一通、二別。言通名者,如《瑜伽論》四十六云,一切菩薩隨德假名有十六種。十六名者,一名菩提薩埵,二名摩訶薩埵,三名成就覺慧,四名最上照明,五名最勝真子(亦名最勝之子),六名最勝住持(亦名最勝所依),七名普能降伏(亦名最勝所使),八名最勝萌芽,九名勇健(亦名猛健),十名最勝聖(亦名上軌範師),十一名商主,十二名具大名稱,十三名憐愍(亦名成就慈悲),十四名大福,十五名自在(亦名富自在),十六名法師。今言菩薩摩訶薩者,即通名中初二號也,釋義如前。言別名者,如後廣釋。等者,等取其餘無量諸菩薩也。而為上首者,謂十菩薩於此眾中最第一,故名為上首。

第三就勝列出各菩薩名,略辨三義,略辨這菩薩名有三種義理。一釋名字,第一個解釋名字;二說十所由,談到為什麼要用十個菩薩當上首,既不是九、也不是十一,而是十個;三問答分別一生補處,菩薩摩訶薩每一位都是一生補處要成佛的,故以下將用問答方式彰顯「一生補處」之義旨。共有以上這三方面解釋。再來,言釋名者自有二義,第一個先講這些菩薩的名稱,有兩種意義,一個是通義,一個是別義。「通」是大家都是菩薩摩訶薩,是通稱;個別的名稱那就是「別」。言通名者,如《瑜伽論》四十六云,一切菩薩隨德假名有十六種,如果要講菩薩祂們共同的功德相,上面講過有十種,而《瑜伽論》裡面則列出有十六種,以下便一一解釋其義涵。

菩薩摩訶薩十六種名稱者,一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二名摩訶薩埵(mah2sattva)sattva是有情,故第一個bodhi-sattva是覺有情,第二個mah2 sattva是大有情,略稱摩訶薩。第名成就覺慧,所謂菩薩摩訶薩一定是成就菩提慧、覺慧。第最上照明,第最勝真子(亦名最勝之子)名最勝住持(亦名最勝所依)普能降伏(亦名最勝所使)八名最勝萌芽,第九名稱勇健(亦名猛健)第十個名稱最勝聖(亦名上軌範師)十一商主,十二名稱是具大名稱,十三名憐憫,(亦名成就慈悲),有時候叫成就慈悲十四稱叫大福,十五名稱叫自在,(亦名富自在),或者叫富自在十六名法師。這是在《瑜伽師地論》裡提起菩薩摩訶薩有這十六種別號。

而為上首者,謂十菩薩於此眾中最第一,今言菩薩摩訶薩者,即通名中初二號也,也就是通名中所提的最前兩種,菩提薩埵、摩訶薩埵。釋義如前,解釋已如前面所說的。言別名者,如果講不同名的,如後廣釋,把不同菩薩各自的名稱,一個一個拿出來講,下方還會再細述。等者,經文上還有「等者」二字,表示等取其餘無量諸菩薩也,亦即一般所講的「……等等」,因無法全部列出來,所以用等來代表還有很多很多。經典此處最後一句,「而為上首者,謂十菩薩於此眾中最第一,故名為上首,就是說此十位菩薩於此眾中為最第一所以列在上首。對整句經文的解釋到這裡,後面要把「菩薩摩訶薩」再進一步解釋。

 

菩薩摩訶薩列舉十之意者有其三義。第一菩薩初解釋甚深義故,次三菩薩各問勝義一種相故,後六菩薩各問一品差別義故。故唯列此十菩薩名。又解為存略故,但說十菩薩名,如《佛地論》第二卷云,此經略故,唯列一名,所餘眾會但舉其數,結集法者意在略故。

菩薩摩訶薩列舉十之意者有其三義,列舉大菩薩的義理在那裡?有三種義理:第一菩薩初解釋甚深義故,第一個菩薩是誰?「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祂是列在第一個,因為祂能夠深深的了解《解深密經》的真正義理的菩薩,所以把祂列在第一個。次三菩薩各問勝義一種相故,那第二、第三、第四位呢?次三位菩薩,「如理請問菩薩、法涌菩薩、善清淨慧菩薩」這三位,各問勝義一種相,在經典裡面各提出問答。後六菩薩各問一品差別義故,那後面六位菩薩則各問一品。換言之,前面三位是問一種相的義理,後面這六位大菩薩則各問一品差別義,所以每一品裡面有一段經文討論,經文的討論是依後面這六大菩薩所個別提出來的來說明。故唯列此十菩薩名,列出來的十位菩薩,都有祂在這一部經裡面的工作,所以才把其名列出來,不是說任意抓幾個當代表。

又解為存略故,因為要講的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所以把它簡潔以這十個當代表,故說十菩薩名。如《佛地論》第二卷,此經略故,唯列一名,像在《佛地經》裡面,才只有列一個菩薩摩訶薩的名字。所餘眾會但舉其數,參加的大眾,舉一個大略數目,比如說千萬、或者十億等等,是一個大略的數字。結集法者意在略故,結集經典的人,要是全部把它列出來,也是可以列,但這麼一來,整個經典光列這些就不得了了,所以這邊還是把它處理得簡潔一點,並沒有全部列出來。

以上2008.04.23講於法爾)

 

又《智度論》第七卷云:問曰:「菩薩甚多,何以獨說二十二種菩薩名字?」答曰:「菩薩無量說不可盡,若都說者文字難載。復次,菩薩不過二種,所謂在家、出家,此方、他方。在家謂颰陀羅等,出家謂妙德等。此方謂慈氏等,他方謂觀音等。若說此二,當如一切都已攝盡。」

上次提過,有十位菩薩摩訶薩為上首,祂們都在《解深密經》裡面扮演發言的角色,所以,把祂們的名號列出來。再來我們還要知道什麼叫做大菩薩?除了上次講過的十種功德以外,對於一般的講法我們也再細部的說一下。又《智度論》第七卷云,《大智度論》裡面第七卷,菩薩自問自答作解釋。這個「論」都是要提問題、然後解答,因為有很多的小菩薩不知道,所以要由大菩薩自己提問題,自己來解答。

菩薩甚多,菩薩有很多,何以獨說二十二種菩薩名字,為什麼在這裡(《大智度論》卷七)只特別提到二十二位菩薩的名字?」答曰,回答說:「菩薩無量說不可盡,因為菩薩數量無量無邊,怎麼說都說不完。若都說者文字難載,如果要想一一數盡,文字也難以載錄。復次,菩薩不過二種,其次來講,就類型而言,菩薩不過只有二種分法:所謂在家、出家,一種是在家的菩薩、出家的菩薩。此方、他方,一種是此方的菩薩、他方的菩薩──當釋迦牟尼佛在講這部經的時候,娑婆世界這裡的菩薩就是此方菩薩,而從他方世界來此聚集的菩薩則稱為他方菩薩。

在家謂颰陀羅等,在家菩薩就是颰陀羅居士菩薩等。颰陀羅,Bhadra-p2la,也有翻作捺羅波羅、颰陀婆羅、跋陀波羅、拔陂、跋陀和、髮捺羅播邏,意譯作賢護、賢守或善守,係在家菩薩。出家謂妙德等,出家菩薩就是妙德菩薩。妙德,Ma#ju0r1,音譯為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即是妙德、妙吉祥、妙樂。此方謂慈氏等,此方菩薩像慈氏菩薩等。慈氏,Maitreya,又稱彌勒、梅呾麗耶、末怛唎耶、迷底屨、彌帝禮,意譯作慈氏。他方謂觀音等,他方菩薩像觀世音菩薩等,雖然觀世音菩薩在這裡普陀山有道場,但因為祂是由西方極樂世界來,所以是若說此二,當如一切都已攝盡,這樣算起來已經足以涵蓋盡一切菩薩了。這是有關於為何這裡諸菩薩僅列一些做代表的問題。

 

問:「《解節經》云彌勒觀音文殊師利皆是一生補處菩薩,一生補處與最後身有何差別?」答:「薩婆多宗如彌勒等覩史多天身名為一生,生人中成佛身者名最後身。故《俱舍論》第十一云,覩史多天一生所繫菩薩及最後身必無中夭。」

第二問則跟一生、最後身有關。問,這裡《解深密經疏》提出問題:「《解節經》云彌勒、觀音、文殊、師利皆是一生補處菩薩。」《解節經》裡面說:「彌勒菩薩、觀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都是一生補處的菩薩。」一生補處的菩薩,就是祂們來的這些國土,當時的佛入滅以後,祂們都要接佛的位置,繼續弘化眾生,所以,叫做一生補處。「一生補處與最後身有何差別,」最後身解釋起來很複雜,簡單講的話比如說釋迦牟尼佛祂出生,出生的時候,就是後來的悉達多太子,祂說:「這是我的最後身」,最後身就是當生證得成佛。一生補處跟所謂的最後身有什麼差別?

答,解答說:「薩婆多宗如彌勒等覩史多天身名為一生薩婆多宗所謂的「一切有宗」,Sarv2sti-v2din,音譯作薩婆阿私底婆地、薩婆帝婆、薩婆多,意譯作一切有、一切語言,又作有部宗、有宗,主張三世一切法皆為實有,故稱有部。此宗講如彌勒等是在覩史多天生,(覩史多,Tu=ita,此天就是兜率天,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以天身名為一生,並且是天主,目前在兜率天內院,再下來就是要成佛,所以說是一生補處。換句話說,在兜率天是以天身為一生,下一生就成佛,所以是一生補處。「生人中成佛身者名最後身」,要成佛以前先出生做人,然後當生由人中成佛身,這是最後一生,所有娑婆世界的佛都是在人間成道的!為什麼一定要在人間成道?因為人有這個肉體,肉體有腦細胞可以思惟,肉體有氣脈,所以從沒有開發出有,這種修證,然後腦筋可以思惟,這些因素讓一個最後生的菩薩可以成就佛道。所以我們知道,「一生補處」,是菩薩身或者天神身;最後要成佛那一世要出生做人身,那是「最後身」。

故《俱舍論》第十一云,所以《俱舍論》裡面第十一講:「覩史多天一生所繫菩薩及最後身必無中夭。」無中夭表示沒有在中途就入滅、死亡了,所以娑婆世界的佛,最後一生一定要生到兜率天去。為什麼要到兜率天,而不是色究竟天或忉利天?這就跟時間有關係,在娑婆世界一個佛下生,大概五億七千多萬年,這時間算起來相當於欲界第四天的天壽,那天壽當然是四千歲,兜率天四千歲相當於我們世界的時間是五億七千多萬年,依經典所講就是地球,跟月亮、太陽,跟上方虛空間的天的距離有關係。比如說四天王天,那邊一日夜,人世間的時間是五十年,然後忉利天是加倍,表示距離更高更長,所以它是一日夜我們人間要一百年,一天一夜我們人間就有一百年。然後夜摩天更高,這依空而居,不是剛才講的四天王天、忉利天,是依須彌山,一個在山腰東西南北四方,忉利天在山頂,夜摩天以上都是依虛空而居的天,時間因為距離又多了一倍,所以它的時間又多了二倍,一日夜等於凡間二百年。

然後再上去就是兜率天,覩史多(Tu=ita)跟兜率都是梵文直接翻音。兜率,我們唸國語就成兜率,如果唸中古音的漢字,當然也是一樣叫覩史多。那邊的一日夜凡間四百年,就這麼算出來。那天壽,四天王天五百歲,忉利天一千歲,夜摩天二千歲,兜率天四千歲。所以這樣就可以算出是五億七千多萬年。所以這個是覩史多天菩薩一生所繫,這中間,祂天神當然不會夭折,壽命盡四千歲到了,祂就要下生人間了。然後出生在人間的時候,應出生何處、以何人為父母,都是有其必然之因緣,祂會先選擇,選的都是過去跟祂有因緣者,如褔德都不錯的父母親、地點、種姓這些。且在生長過程之間因為褔報太好,不可能會夭折,所以這是最後身。了解一下。

 

問:「理應覩史經無量生,如何但說名一生耶。若言菩薩得自在故唯一生者,如何會釋大婆沙等?此義難了須思。今依大乘諸教不同:

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為一生。如《大般若》第七卷云,一生所繫覩史天菩薩。

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最後,如《佛地論》第五卷云,覩史多天後身菩薩於中教化。

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為一生及最後生,如《菩提資糧論》第一卷云,一生所繫菩薩入兜率陀,最後生菩薩住兜率陀。

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為一生,如《解節經》等觀音、文殊名一生補處。

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最後生,如《瑜伽四十八》云,最後生者諸菩薩於此生中能現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說如彼。

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為一生及最後生,如《智度論》第四十云,一生補處者或以相知如阿私陀仙人觀其身相,知今世成佛,見食乳糜,知今日成佛,末後身菩薩,以方便力受惡業報,現有魔惱等。

自有聖教說天名一生,說人名後有,如《瑜伽論》第四十云,顯揚第八彼云,一生所繫者此生無間,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最後有者謂即住此生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大同薩婆多。

然說天等名一生者,古來相傳自有三釋。一云即說天身名為一生,人生即是後身攝故。一云說人身名為一生,更受人生方成佛故。一云人天合說,名為一生,如說七生預流果等,合說二生為一生故。」

,第三問:「理應覩史經無量生,如何但說名一生耶?」理應兜率天裡面的,要經過無量生,如何但說一生?上生成兜率天天神又很多生,如何看做只有這一生?是否表示這一生才會成佛,以前都是果報生上去,生在那裡而已?若言菩薩得自在,故唯一生者,如何會釋大婆沙等?此義難了須思。如果講菩薩因自在故就這麼唯一一生,要怎麼跟《大毗婆沙論》裡面所講的來對照解釋?今依大乘,諸教不同,所以就依照大乘不同典籍,提出來探討它們各有什麼樣的解釋。

第一,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為一生,所有佛教裡面,世尊所講的法,祂講「天身名為一生」,兜率天一生,如《大般若》第七卷云,如《大般若》經第七卷所說,一生所繫覩史天菩薩,那個是經典提到的,至於為什麼這樣,沒有再進一步說明。

第二,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最後,如《佛地論》第五卷云,像《佛地論》第五卷裡面說,「天身名最後」,覩史多天後身菩薩於中教化,於兜率天中教化,教化完了,是祂的最後生,所以下到人間。如果說兜率天一生補處也對,如果說兜率天的最後身,那是天神的身在那裡教化,在娑婆世界都是這個樣子。

第三,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為一生及最後生,一生補處或者最後生,二個都可以,最後生就是一生,一生就是最後生。如《菩提資糧論》第一卷云,像《菩提資糧論》裡面第一卷所說的:一生所繫菩薩入兜率陀,最後生菩薩住兜率陀。一生所繫之菩薩又入兜率天,最後生的菩薩也是住在兜率天,這是引經典出現過的,來講一生補處跟最後生。

第四,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為一生,「人身名為一生」,只有人可以叫做一生。如《解節經》等觀音、文殊名一生補處。如《解節經》等,講觀音、文殊就名為一生補處。

第五,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為最後生,「人身名為最後生」,表示只有人出生以後要成佛,這才叫最後生,所以身跟生,名相不一樣。如《瑜伽四十八》云,好像《瑜伽師地論》四十八卷所講:最後生者,諸菩薩於此生中,能現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說如彼。這是《瑜伽師地論第四十八卷》所說的。

第六,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為一生及最後生,「人身名為一生及最後生」,人身才叫一生補處與最後生。如《智度論》第四十云,就像《大智度論》第四十所說的:一生補處者或以相知如阿私陀仙人觀其身相,阿私陀仙人是替悉達多太子算命的,觀其身體相貌、跟祂的身體的特徵,具三十二相,知今世成佛,所以知道今世成佛,這一世一定會成佛。見食乳糜,知今日成佛,看祂所吃的乳糜知今日成佛。要成佛之前,吃了這個乳糜,為什麼?因為祂餓了六年,僅日食一麻麥,但是開始吃乳糜的時候,就是快要成佛的時候,所以知今天要成佛。末後身菩薩,以方便力受惡業報,當生是祂最後的肉體身,所以末後身菩薩,還要示現方便,受業力的報應,所以祂餓了六年,受報,現有魔惱等,並且還有受到天魔的惱亂等等,都是示現業障、業力。

第七,自有聖教說天名一生,說人名後有,這跟前面講的略異,「天名一生,說人名後有」,是在天叫一生,一生是在天上;在人才叫後有、最後生,就是身體出生做六道眾生叫後有,這裡是出生作人,所以最後生為人。如《瑜伽論》第四十云,如《瑜伽師地論》第四十卷所說:顯揚第八彼云,《顯揚聖教論》第八卷(這是人寫的)有講到,一生所繫者此生無間,當證無上正等菩提。一生能夠成佛的,中間就沒有再有一生的,沒有再間雜那一生,沒有了。最後有者,謂即住此生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最後有的、最後生有的、最後肉身,在此生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大同薩婆多,這些講法大約同於薩婆多(Sarv2sti-v2din一切有部)所說的。

然說天等名一生者,古來相傳自有三釋,自古以來相傳的便有三種解釋。一云即說天身名為一生,一種說天身名為一生,人生即是後身攝故,最後生所攝故,一生是天身。一云說人身名為一生,另有一說人身名為一生,更受人生方成佛故,所以這個等於天身就沒有講,因為人身也是一生,然後受生為人才能成佛。一云人天合說,名為一生,也有一種說法,人天合在一起說,名為一生,如說七生預流果等,這裡不是指成佛,是指後面的七生預流果,就是須陀泹果,七生天上人間聯合起來算,七上八下,就是七次上天,八下,又多了一生下人間,所以,最後這一生就要成就阿羅漢,這是七生預流果。合說二生為一生故,所以上升天上一次一生,下生人間一生一次,所以是二生為一生。這種就是喜歡動腦筋者,會去探討經典所沒有談到的,但是在第三種說法,其實不應該提出來算的,怎麼會把佛跟預流果的聖人相提!

 

問:「若說天身名一生者,《智度論》說如何會釋?故《智度論》云,三生菩薩唯生兜率。」解云:「據實三生謂人生、天生、最後生。而說天身名三生者,三中一數,故說三生。人身已受,故後身成佛故,是故不說人生、後生,名三生也。」

,又提問說:「若說天身名一生者,《智度論》說如何會釋?《大智度論》裡面,如何來解釋?故《智度論》云,所以《智度論》裡面說:三生菩薩唯生兜率,唯生兜率天。」解云,解釋說:「據實三生謂人生、天生、最後生,這所謂的三生,人生、天生、最後生。而說天身名三生者,三中一數,故說三生,人身已受,故後身成佛故,是故不說人生、後生,名三生也。這三個中間的不管生哪裡、生哪裡,只有算一個,所以雖說三生,但仍是一即三、三即一。」

 

問:「慈氏菩薩可言補處,如何餘者稱補處耶。」答:「如《智度論》第七釋云,除彌勒外,餘菩薩眾雖非此方暫補佛處,於十方國皆補佛處故稱補處。」

問,再來問:「慈氏菩薩可言補處,彌勒菩薩在娑婆世界是補處佛沒有錯,如何餘者稱補處耶,那其他的,為何也可稱補處呢?」答,回答說:「如《智度論》第七釋云,在《智度論》第七卷解釋講,除彌勒外,除去彌勒菩薩之外,餘菩薩眾雖非此方暫補佛處,其餘菩薩祂們雖在此非補佛處,於十方國皆補佛處故稱補處,但在十方國土皆處補佛處,所以稱為補處佛。所謂的這些大菩薩都是未來要成佛的,甚至於有的已經成佛,又再以菩薩身來化導眾生的,像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等都是。」

 

問:「慈氏菩薩理應多生,如何說言天一生耶?」答:「據實多生,同是天故,名為一生。」

問:「慈氏菩薩理應多生,再來彌勒菩薩理應多生,彌勒菩薩升天應該有好多生,如何說言天一生耶?怎麼說是生呢?」答:「據實多生,同是天故,名為一生。」因為同樣都在天,而且又是最後一生要成佛的,故特稱之為一生。也因為這個緣故,有不少出家人往生的時候,就發願生到兜率天,跟隨彌勒菩薩。因為去兜率天有個好處,就是彌勒菩薩下生時,所有同在那裡的菩薩、阿羅漢也都跟著下生,可以當生聽彌勒菩薩成佛以後講經說法,可以悟更深的無上正等覺。

像唐玄奘三藏法師,你看過他的《大唐西域記》,裡面曾說他到印度時,在某個地方有一尊觀世音菩薩像,一旁有許多印度人都在喃喃自語地祈求,然後用花拋擲上去,如果花鬘能夠掛在菩薩身上,表示所求的都能滿願,所以他就跟著如法炮製一試,自己想:「第一個:我能夠平安的回震旦、支那、中國?」他就拋上去,掛住了。接著他講:「第二個:我死後能夠往生兜率天!能滿我的願?」拋上去,同樣又掛在祂身上。另外一項不曉得他祈求什麼?總之三項都準。

或者像虛雲老和尚,文革那時候他被紅衛兵打的半死,人就坐在那裡入定,於是神識就跑到兜率天去了,正巧碰上彌勒菩薩在講經說法,示意他:「你坐那裡。」然後他就聽彌勒菩薩講經說法。菩薩講完了就叫他:「你可以回去了!」可是他不想回去,說:「人間太苦了!」彌勒菩薩說:「你俗緣未了,還是要回去。」這樣在天上一下的時間,不曉得他已在人間入定多久,過幾個禮拜了,還好他徒弟沒有把他燒掉,若燒掉就完了;這時他就又下生,還是回來了,之後便把這一段際遇寫在很機密的字條上,然後夾在一部經典裡面,後來從大陸流通出來,讓大家知道還有這一段記載。

 

問:「若爾便違《智度論》說。」故第四云:「下天壽短,佛未出時,命已終故。上天壽長,佛滅度後,命始終故。兜率天不長不短,佛出世時,正相會故,補處菩薩常生其中。」

問,再下來又問了:「若爾便違智度論說,它說有好多生,那這樣不是違背《大智度論》講的一生補處?」故第四云:「下天壽短」,「下天就是兜率天以下的三天:夜摩天、忉利天、四天王天。「佛未出時,命已終故此天天神之天壽比較短,還沒來得及等佛出現時,他們就命終,天壽盡,還是會死,要去輪迴。「上天壽長「上天」就是比兜率天高的天,如: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甚至於色界天、初二、三、四禪等等的十二天、加無想天,這些天壽都很長,再往上四空處定,這時間更長。

不要講說上面的這個定,光是化樂天跟他化自在天來講,他化自在天有九十三億年的人間壽命,九十三或九十四億年,那對照剛剛講的,佛大概是五億七千多萬年出現一個,所以你到他化自在天,耶和華那裡去的話,你碰不上佛,因為已經錯過、失掉了好幾尊,起碼有十六次的佛出現!你去他化自在天,耶和華那裡去的話,就錯過了十六位佛不等。所以高天碰不上佛。亦即「佛滅度後,命始終故佛早已出生又入滅了,而上天壽長的這些天神,壽命才盡,所以說無法在人間遇到佛。兜率天不長不短,佛出世時,正相會故,所以補處菩薩常生其中,都是生在那裡。當然補處的這些菩薩,跟天神、比丘、比丘尼一樣的,他們也是希望出生在兜率天那裡,值佛下生時可以相遇。

 

問:「一生者依何身說?為約實行,為化相耶?」答:「三身中法身無有補處之義,無初後故。若受用身自有二種,一自受用,雖無入般涅槃處之義,而有暫補初成佛義故。《瑜伽論》四十六云,究竟菩薩自有二種,一者一生所繫,二者住最後身。準此實行於理無違。所以者何,據實為論,頓悟菩薩第十地中,變易生死,雖無分別前後,異熟別盡別生。由二障種而有變易,前後異熟,別盡別生。由斯,亦有已入等覺,未入等覺差別義,故分為二種。此中意說,變易生死由二障種子力故,數數生滅。故《成唯識》云,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不同二乘無煩惱障故,不許前異熟盡,後異熟生,但言延命令受變易。二他受用身,及變化身,皆有一生補處之義。如彌陀佛說有父母入涅槃義,由斯觀音暫補佛處,名為一生補處菩薩。然彼彌陀自有二種,一為地上菩薩所現是他受用。二為地前異生二乘變化身攝。」

問:再來,一生者依何身說,到底是哪一生來講?為約實行,實際要修行而講的呢?為化相耶,或者是為化相而所化的呢?這怎麼講?在天上兜率天內院的時候,已常常化成菩薩身下來,像彌勒菩薩就化布袋和尚。那你說,到底是哪一生?化了布袋和尚以後,若給人家知道祂是誰以後,祂就又沒有了、消失了。所以我們也不知道,在祂五億多年之間,究竟化了多少菩薩相?人家不知道的,這是化相,這樣也就是好多生了,不是只有一生。

答,這裡答說:三身中法身無有補處之義,法身清淨無相,沒有什麼補處不補處,法身無相。當你修至功德圓滿了,最清淨才會現;像初地菩薩就有法身,但這法身還是有很多不清淨;十地菩薩跟其它菩薩也都有法身,但仍無法像佛一樣最清淨,所以,還是要修。無初後故,但法身並無初、或後的講法。若受用身自有二種,如果是受用身就有二種:

一自受用,一種自受用,雖無入般涅槃處之義,般就是圓滿週遍進入虛空界,如果有的前面再加一個「大」,大就是──空是最大、無相最大,圓滿進入虛空界,這是在講自受用身。而有暫補初成佛義故,暫時的,或者補處佛,或者剛成佛,還沒有入般涅槃,然後,教化完了才入般涅槃。《瑜伽論》四十六云,在《瑜伽論》四十六講,究竟菩薩自有二種,究竟菩薩也有二種,一者一生所繫,二者住最後身,即一生補處菩薩、最後身菩薩。所以,準此實行,於理無違,準此就是依此,依此來講,實際上行於理無違,如果是修行上來講,對於理並沒有違背的。所以者何,怎麼講?

據實為論,頓悟菩薩第十地中,第十地的菩薩,頓悟以後到第十地菩薩,變易生死,變易生死還有,變易就是念頭一起就生了,念頭滅了就死了,這種變易很快,真正在住在定中是不起念的,然後,因為你業力不清淨,所以還是會生滅、生滅,所以變易生死就會現。雖無分別前後,沒有什麼前生、後生之分,但是異熟別盡別生,異熟別就是異熟識,異熟識還是有分別,異熟別如果盡了,那就沒有別生了。異熟識是依異熟識來出生,不管出生是什麼?一生、二生,很多都依你的業力果報去受報,像菩薩還是要幾世幾世的,像須陀洹,還要天上人間七次才證阿羅漢果。所以,這樣即是受異熟識的控制。再來脫離異熟識,異熟識一脫離的話就盡了,盡了就沒有所謂一生、二生、很多生,沒有了,是最後一生。由二障種而有變易,由二種障礙,就是煩惱障、所知障,都有變易。前後異熟,別盡別生。意思大概跟前面所講的差不多

由斯,因此,亦有已入等覺、未入等覺差別義,有的已經進入等覺位了,有的未入等覺位,有此二者的差別相。等覺位是還沒有到究竟位,還沒有到妙覺位,等覺、正等正覺的菩薩太多了,所以這是有差別的。大菩薩之正等覺,那就是沒有差別,成佛了就沒有差別了。故分為二種,所以說有二種。此中意說,變易生死由二障種子力故,煩惱障、所知障的種子還在,所以數數生滅,所以這個心還是這麼生生死死,心念起就是生,心念滅就死掉了,就這麼算一生,所以不能有很多生。故《成唯識》云,所以《成唯識論》裡面說,前異熟既盡,前面的異熟識如果盡了,那復生餘異熟,後面還有異熟還沒盡,這異熟只有一個,怎麼還有前面、後面?因為你前面業,一個種子是一個業,你這個種子盡了,還有第二個種子,第二個種子盡了,還有第三個種子要受報,所以到最後最後,最後身的時候,像釋迦牟尼佛該受報的都受報完了,祂才入滅,所以在還沒入滅之前,有一些事情還是受報。

這裡在講,不同二乘無煩惱障故,二乘聲聞、緣覺雖沒有煩惱障,但是有所知障,所知障還是不清淨,所以它只說是沒有煩惱障。所以不許前異熟盡,後異熟生,不讓前異熟盡與後異熟生,這麼做就沒有這些煩惱了。但言延命令受變易,但他因要執取無生,所以心閉鎖,如此雖是不再受生了,但是心畢竟還是不清淨,所以仍受變異生死的果報,換言之,就是阿羅漢他們的心還未究竟清淨。以上是在講自受用身,以下要講另一者。

二他受用身,第二個講他受用身,一般講他受用身,是只有佛才能夠真的受用。及變化身,變化身就是從法性身所化起的。皆有一生補處之義。這邊講:他受用身及變化身,皆有一生補處之義。如果以菩薩來講,是可以接受佛的他受用身,然後祂自己也有他受用身──當諸眾生憶想祂,祂也可以給眾生一些受用的化身,所以大菩薩、一生補處菩薩都有千萬憶化身,也在努力。再來講,如彌陀佛說有父母入涅槃義,由斯觀音暫補佛處,名為一生補處菩薩。等於是觀世音菩薩在等阿彌陀佛,好像父母一樣的,佛入涅槃,觀音菩薩才能夠成佛,所以暫時列在補處佛,就是一生補處菩薩。

然彼彌陀自有二種,但是彌陀又有二種,一為地上菩薩所現是他受用。二為地前異生二乘變化身攝。這在講阿彌陀佛祂自己本身法身清淨,地上菩薩都可以享受祂的他受用身,縱使未到補處佛的補處菩薩的話,祂仍可自入某一個清淨地方,從阿彌陀佛、釋迦牟尼、或毘盧遮那佛那裡,接受祂們現起他受用身或他受用土。還沒有究竟的菩薩,就一定要依靠佛的清淨莊嚴土,然後依在上面化成自己暫時化城一樣。再來,再差一點的地前菩薩,也就是十行、十住、十迴向等等這些地前菩薩,甚至於聲聞緣覺這些呢,於一生一生之中,他們都受阿彌陀佛之變化身所攝受、所加持。

這次《佛頂尊勝陀羅尼》網路上的文章,你們看那位法師他所引用經典也是這樣講的。很有意思的是,我們常常被阿彌陀佛、毘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這些佛誰是誰而搞的很迷糊。我也說過,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剛開始業力形成的時候,是沒有光明,黑暗一片的。然後,阿彌陀佛祂可以觀虛空一切世界:「哎呀!這個世界怎麼沒有光明!不適合人居住!」所以就招兵買馬,問:「哪一個菩薩願意去那邊弘法?」接著就有兩三個菩薩說願意去,阿彌陀佛就化現一個菩薩,後來慢慢就變成釋迦牟尼佛,另外還有觀世音菩薩,還有一個菩薩,三個就一同到這個娑婆世界來。從開始還沒有人的時候一直慢慢教化,教化到現在已經有一千零四尊佛出現,這時間也等於五、六千億年,那之前到底多久是沒有人類?這虛空的宇宙是非常久的,很難去講這些,反正以我們的智慧也想像不到。

至少,現在我們對阿彌陀佛的認知越來越廣,就明白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常常要講阿彌陀佛,因為祂的功德無量,也可以說祂跟整個娑婆世界蠻有緣的。你如果懂得這些佛的法身,就能體會阿彌陀佛就是釋迦佛、釋迦佛就是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就是藥師佛,每一個法身都是一樣,已證到法身清淨,當然都是一體一體、平等平等!所以不要太在意。但是眾生的分別心又很強,有人比較喜歡阿彌陀佛、有人特別喜歡觀世音菩薩、有人只喜歡藥師佛,彼此都不一樣,於是這些佛就隨你意、化各個的佛滿足你,你說:「我常常生病,就喜歡藥師佛,祂治療我的病。」祂們化一尊藥師佛給你看,你就有信心,病也好了。其實那到底是毘盧遮那佛所化、抑或釋迦牟尼佛所化的,你也搞不清楚。

 

問:「若爾漸悟應唯一生,無別盡別生故。」解云:「如觀世音菩薩說,為一生於理無違,即最後身為一生故。」

問:「若爾漸悟應唯一生無別盡別生故。如果是說漸悟漸悟,應該只有一生,為什麼講漸悟?既然一生就不要說,這個異熟每一世不同的進來,就沒有別一生。」解云:「如觀世音菩薩說,這裡解釋說像觀世音菩薩說的,為一生於理無違,用一生講,對這些邏輯理論來講,並沒有違背。即最後身為一生故,也就是說最後身就是一生,一生也就是最後身。」

為什麼講這些呢?擴展你的思惟,因為菩薩不是只有講空、講定啊!你在語言辯論上,要慢慢學習廣大龐博、無所不知。所以你看經典裡面一些法會,有的菩薩聽是會聽、但不敢問、也提不出問題,而有的菩薩就會提問,為什麼問?問有很多種,一種是真正不明白而問,一種質疑的問,一種是試探的問,或者為別人問,啟發性的問等等。當然大菩薩祂發問,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替眾生發問,若自己不懂而發問的,當然也有,那要看哪一部經,因為經典意涵的層次高低也會有不同,像這一部經來集會的都是菩薩摩訶薩,都是大菩薩,故互相問,或問佛,或直接由大菩薩來解釋,在各品裡面都可見到。

上次我們是在講不退轉菩薩的功德相。剛開頭就在講這個道理,對法之有為、無為,都不能去絕對說有為、無為,法就是法,不住於一個相。所以無住相就是──真正悟得菩薩境界的,都要有這種理念跟修證,才能真正得到佛法。

 

序品結語

這一品到現在到底講了多久?一、兩年。總結:我們了解了佛,祂修行在修什麼,那修到一個境界,就有一個功德相出現,所以,總共有二十二種總別德,二十二種總別德歸在一種德相,就是「最清淨覺」,這種德最清淨,就是我們的總目標。那一生能否悟到不知道,反正就是列為目標,學佛要學到最清淨覺!過程之間會經歷二十一種別德相,然後祂圓滿了十八種功德相,這十八種功德相感召祂的果報,所以就有清淨的最勝光曜七寶莊嚴場,或者說法界宮,如來祂所建立的道場。此外我們也了解大聲聞有十三種功德相,菩薩有十種功德相,這些功德都是祂們修內心不淨成為清淨而建立起的功德相。所以如果我們修至一個個毛病、一個個習氣都斷盡,累積了無量功德,就變功德海。這就是我們可以學習的目標。大項目差不多都已列在這裡──阿羅漢有十三個、大菩薩有十個、如來有二十二相,這些項目正是我們要學習的目標。序品講完後,下面就接著深入經文,進入經典要義。

2008.04.30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