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63)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諸聖所證得的功德相(菩薩的功德相)

「摧伏一切眾魔怨敵。」(續)

親光菩薩釋云,謂摧諸魔怨,以捨一切所攝受故,能伏魔怨。解云:以捨攝受五妙欲境故,能摧伏煩惱魔怨。或可由斯為本,具離四魔。又親光菩薩云:如說菩薩,若於一切所攝受事,如不堅實心不貪求,即能催伏一切魔怨。解云:親光菩薩引經證成,《般舟經》云:諸法不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於念,摧魔之義理極於此。依《涅槃經》立八種魔:謂有為四倒上,更加無為,四倒通名為魔。小乘宗中不成過失。或大乘中,煩惱魔攝故,諸教中略而不說。廣釋四魔如前十八圓滿中說。

上一次講到第五個大菩薩功德相摧伏一切眾魔怨敵」。現在看親光菩薩所解的,謂摧諸魔怨,以捨一切所攝受故,能伏魔怨。因為修佛法能夠捨一切法,所以能安住在慈悲、無為法中,用這種力量,可以降服一切魔障或者怨親債主,不是用什麼心力、有為法去撥正。解云:那祂解釋說,以捨、以攝受五妙欲境故,能摧伏煩惱魔怨。在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所面對的色聲香味觸這五塵境中,能夠離去種種的欲望,就能夠降服我們內在的煩惱魔。煩惱起自於「我」的執著、「法」的執著,或者起自於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當中最根本的,是對我相的執著,所以才有種種的煩惱,這是初機的菩薩。或可由斯為本,具離四魔那依此為根本,能斷煩惱魔,就能夠推而廣之,具離所謂之四魔──先斷煩惱魔,再去除五陰魔,然後克服生死魔,最後能夠降服天魔。這四魔的內涵以前講過了。

親光菩薩說:如說菩薩,若於一切所攝受事,如不堅實心不貪求,即能催伏一切魔怨。「攝受」就是用心力去想,甚至可以降服所面臨的煩惱。如果你對於一切法、一切事能夠攝受,並且堅持你的心不去貪求欲望,就能夠降服一切的魔怨;但如果不能以堅實的心去攝受一切煩惱障,使自己不貪求的話,就做不到摧伏一切魔業。所謂的欲望,比如說在名、色、財、食各方面,總有喜歡這樣、想要那樣的念頭,就會令魔趁虛而入。所以修行離不開這個三種功夫:空三昩、無相三昧、無願三昧(或稱無作三昧)。

這三個法,菩薩能夠做到的話,就能夠降服一切的魔怨,所以空是最基本的,再證得實相空是無相三昧,所以空也好、無相三昧也好,之間你都要無所求,所以不堅實心不貪求,就是無所作、無所怨。要抱著一個無所求的心,想著要證道也不行、想著煩惱也不對,正、反二面都不要有要怎樣怎樣的念,就這麼去任運你的心,讓它佛性顯現。有時候講了歸講,每個人的智慧不同,很難一下子能做到,明明很簡單的一個問題,你卻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在作祟,讓你學佛法學了半天,也不知道怎麼去做,沒有辦法,這些講來講去都是智慧!總之,不貪求、不執著,才能夠去掉一切的障礙。

解云,解釋說:親光菩薩引經證成,引經據典來談,《般舟經》云,般舟pratyutpanna,翻成中文是立佛,修般舟三昧pratyutpanna-sam2dhi等於是練「不倒單」,「以九十日為一期,常行無休息,除用食之外,均須經行,不得休息,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不能躺下去睡覺,九十天為一期,自己這麼修唸佛,如果修的成就了,十方一切如來現身面前、站在你的面前,所以才叫做立佛。這部經典裡面說:諸法不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於念,這四句話道出真正無念的一種基本空、無相的三昧。如果你心不夠堅定,你對諸法所現的法相,因你自性還有餘習,還有種種毛病,不能夠攝受住,故常立在於念,看到一個法就起心動念。你會說讓心起心滅好像也沒有什麼關係,但心起心滅久了,就會散亂。

所以你如果知道有外來的障礙要障礙你,你就攝受一念觀它。這些外來的障礙有時候是很高明的,不會讓你覺得它在左右你的心,它給你一個念頭,你如果不警覺的話,你會進入自己的妄想念裡,於是常立在於念。比如真碰到一些障礙的時候,你罣礙什麼,它就給你這個念。你說是自己在掛礙、在妄想這個事情而已,其實它就是利用你這放不下的心,來讓你不停起念。如果你不證到空的話,很容易迷失掉,你不知道是它在引誘你去動念頭,想了半天、一天、二天、一個禮拜,甚至於一個月,天天在鑽牛角尖,這個就沒有證到空。若以解見空,一切無於念,對一切法不起一切念,能夠安住在空、無之間,這才能夠得到空三昧或者無相三昧。

摧魔之義理極於此,所以要摧伏魔障,它的義理就在於此,不要起心動念,不要在那裡講對說錯,世間法沒有一個對、錯!不要對、錯、對、錯常在那裡攪和,對於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在那裡講對講錯。叫你放下「我見」,你放不下,還是在執著哪一個對、哪一個不對;對修行人來講,世間相沒有什麼對、不對,不要去說這樣好、那樣不好。因緣演變到這樣,這樣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好、不好。很多人學佛十幾、二、三十年有了,但是這種善惡觀念還很強。以前還沒學佛當然不免嫉惡如仇,哪一個人做得不好,那麼大貪、小貪一大堆的,看了都要跳腳、要怎麼樣的;現在學佛學多了、看多了,就要知道,不要有我見,不要去執著那個事情跟你有什麼關係,這樣你就超然、就沒有念,修行就是這樣。為什麼你要有念?因為你還有分別善惡、對錯的種種心,所以障礙來的時候,你沒有辦法摧伏。要不動心才能摧伏!煩惱障、魔障也好,不是那麼簡單,所以義理上你要能夠摧伏魔的話,就在於你要無一切念,對世間相要看得開,內心沒有習氣相應,這樣才有辦法摧伏一切魔障。

依《涅槃經》立八種魔,如果再依《涅槃經》裡面講,有八種魔。謂有為四倒上,四倒就是四顛倒見,以有為法來講有四種相,即四顛倒,更加無為,再加上無為,你說:「無為不是很好嗎?」無為,太不執著,也會變成無為四倒。四倒通名為魔,所以四有為、四無為都是顛倒,加起來就變成八種魔相。小乘宗中不成過失,在小乘修行者,他守戒嚴格,不去讓心起煩惱、或者令五陰魔相現,所以這樣他不會有過錯;或大乘中,煩惱魔攝故,但在大乘法中,因為你要跟眾生攪和在一起,要修自己、要渡他們,所以渡眾生、修自己二邊都要去進展,則煩惱魔很容易現。剛才講,如果一念不去警覺的話,就很容易陷入煩惱障裡面,所以煩惱魔專門在對大乘菩薩搗蛋。諸教中略而不說,在所有教典裡面,不舉煩惱魔。廣釋四魔如前十八圓滿中說,之前在解釋如來十八圓滿功德相裡,煩惱魔、五陰魔、天魔、生死魔這四魔,花很多時間講過了。

 

四倒四顛倒是,顛倒梵文vipary2sa,指四種顛倒妄見,略稱四倒。可分為二:(1)有為之四顛倒,指凡夫對於生死有為法所執之四種謬見。常顛倒(nitya-vipary2sa)、樂顛倒(sukha-vipary2sa)、我顛倒(2tma-vipary2sa)、淨顛倒(0uci-vipary2sa)。即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實相,而於世間之無常執常、於諸苦執樂、於無我執我、於不淨執淨。(2)無為之四顛倒,指聲聞、緣覺二乘人雖對有為之四顛倒具有正見,然卻誤以為悟境(涅槃)是滅無之世界,而於涅槃無為法起四種妄見。即於涅槃之「常、樂、我、淨」妄執為「無常、無樂、無我、不淨」。前述之中,斷有為之四顛倒為二乘,斷有為、無為等八顛倒則為菩薩。

四倒四顛倒是,上面講有為、無為四顛倒是什麼意思?這裡跟它了解一下。四倒是簡稱,全名叫做「四顛倒」。顛倒梵文叫做vipary2sa,指四種顛倒妄見,略稱四倒,分成有為、無為各四,只要起心動念,要有為、要無為都是顛倒。所以《心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一切法都沒有什麼,只要起心動念都是顛倒。「要」是顛倒,「不要」也是顛倒,所以在這裡一類是有為相,一類是無為相,如果都能夠超越它,體性能夠現出原來的清淨的話,即知一切法都是顛倒。可分為二:

 (1)有為之四顛倒,第一個看有為之四顛倒,指凡夫對於生死有為法所執之四種謬見。什麼叫四種顛倒?說:常顛倒(nitya-vipary2sa)、樂顛倒(sukha-vipary2sa)、我顛倒(2tma-vipary2sa)、淨顛倒(0uci-vipary2sa)。一般我們說修行就是要得到常樂我淨,在修常樂我淨之間,證種種有為法。這小乘修行是這樣啊,想要得到這四種,在《阿含經》裡面常講:「常樂我淨」,要找一個永恆的佛性,所以產生無量的涅槃樂,這四種是有為法裡面的顛倒。即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實相,而於世間之無常執常、於諸苦執樂、於無我執我、於不淨執淨。也就是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實相,而於世間之無常執常、於諸苦執著是樂、於無我執著有我、於不淨執著為淨。所以小乘法在於追求常樂我淨,得到涅槃樂;一般人沒有這種概念,所以執著有一個我、執著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常、有世間的快樂,這些呢一般人沒有的概念呢,所以執著偏差有為法的這四顛倒相。

 (2)無為之四顛倒:那聖人如果得到常樂我淨而去執著的話,也變成一種顛倒。所以第二個無為之四顛倒,指聲聞、緣覺二乘人雖對有為之四顛倒具有正見,知見正確,然卻誤以為悟境(涅槃)是滅無之世界,然卻誤以為悟境,把這種常樂我淨真正證得以後,認為這樣涅槃是真正的滅無的世界,而於涅槃無為法起四種妄見、執著。即於涅槃之「常、樂、我、淨」妄執為「無常、無樂、無我、不淨」。那常看成無常、無樂、無我、不淨,這就是悟到一種解脫道後,就執著它為究竟,在佛法講: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如果你能夠懂得無所謂污染、不污染,這才是真正的、佛所要講的真理,不是說小乘的行者證到常樂我淨就是這樣,它仍是無為法裡面的顛倒、執著,所以妄執為無常、無樂、無我、不淨。

前述之中,斷有為之四顛倒為二乘,斷有為、無為等八顛倒則為菩薩。所以不要偏入於空無的修證,要學空有不二的菩薩道。這是上面所講的摧伏一切魔怨,做魔怨敵。

 

「遠離一切聲聞獨覺所有作意。」

第六菩薩辨作意大。謂三乘者聲聞、獨覺、菩薩。菩薩之所謂菩薩者,已能超越聲聞、緣覺二乘人之作意、偏執,不執取有為顛倒者,而得究竟解脫涅槃,又具有大悲心者。初修行佛道者,首要之務在遠離身、心之罪惡而使其清淨,此稱身遠離、心遠離。菩薩遠離小乘者有所作意,遠離即謂超越修行佛道之障礙,以無為法之本體為空,乃脫離有為法之事相者,故稱無為法為遠離。《般若經》等以緣生法遠離自性,故「遠離」一詞即指空義而言,因菩薩當悟一切法無自性義。

好,再下來第六個菩薩的功德相:「遠離一切聲聞獨覺所有作意。」聲聞、緣覺有五神通加上漏盡通,所以聲聞、緣覺這種神通是有作意而來的,如果自滿於此,就會因小失大,錯過如來的真言乘,沒有辦法得到究竟的法。遠離一切聲聞緣覺所有作意,作意就是主動的想,等於是運用心法,所以就從作意緣開始緣起。聲聞、緣覺、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有小乘的解脫,那是無漏通加上五神通,五神通是作意而現的,所以叫做作意、有所作意。但菩薩是不用作意而能夠現一切有為用,以利益眾生。

第六菩薩辨作意大,辨指辨別,菩薩要能夠選擇哪一個該用心,哪一個不用心,所以祂有這一種能力,修無為法。在無為法之間又會現有為之用,有為之用又不必自己來用,這在上次講如來的神變的時候已談過,那是很自在的。如來祂心清淨,心清淨之間,法身無相,然後眾生憶想祂,祂就化一個化身出去。祂本身有知覺但不動,所以是應化身出去又不必起心動念,不必研究說要不要化一個身出去,是有眾生憶想祂,祂就化身出去,所以像這種不作意所現的應化身,只有菩薩跟如來才可以去體會。換言之,大部份無為作意的法,才能夠化身產生無量無邊,要不然同時有一萬個、千萬個、千百萬個人需要你救渡他們的時候,你會搞得手忙腳亂,因為這個要想、那個要想,用有為作意那不是搞得很亂嗎?

所以學佛法學到這個境界的話,你就要愈不執著,你的心要愈清淨,應化身愈來愈增加,到千萬億化身的時候,那已是大菩薩、是佛的境界了。我們要學的是這個。所以菩薩要能夠分辨這種作意、不作意的好處。有的觀因緣,這個人需要救助但他不知道要想,則菩薩祂可以作意去幫助他。有的人他知道要想菩薩,那也可以得到佛或菩薩的加持身加持,由應化身加持,變成祂不必去作意,所以作意、不作意祂能夠分辨。聲聞、緣覺較偏向於種種事都作意,五神通也是一樣,還是要作意,漏盡通也是故意的不去起心動念,定在空中,所以祂這種解脫也是有一點作意。那都不像菩薩。菩薩是在一切眾生之起心動念、一切因緣起滅起滅間,祂都能夠無礙,這種才是真正的解脫。

那看什麼叫做菩薩辨(辨別)作意大?謂三乘者聲聞、獨覺、菩薩,三乘就是聲聞、獨覺、菩薩。菩薩之所謂菩薩者,菩薩之所以稱作菩薩bodhi-sattva已能超越聲聞、緣覺二乘人之作意、偏執,也就是已經能夠超越聲聞、緣覺這二乘人的作意、偏執、偏空的執著,不執取有為顛倒者,不執取上面所講的有為、無為二種所演變成的八種顛倒,而得究竟解脫涅槃,而能夠得到究竟解脫涅槃,又具有大悲心者,又有辦法具足大悲心,除了自己已究竟解脫涅槃,究竟就是沒有執著,然後又能用清淨法身去應眾生緣,如果你有這種大悲心的話,才有辦法應眾生因緣。

初修行佛道者,開始在修行佛道的人,佛道是覺悟啊,怎麼覺悟?不能用有為,不能有所願求,不能用有為法。首要之務在遠離身、心之罪惡而使其清淨,首先之要務在於遠離身、心之罪惡,而使身心清淨。所以身要清淨、沒有罪惡,當然要持戒;心要清淨,當然要學空、無相,滅煩惱障、滅五陰魔相,一切都不執著,這樣可以讓心清淨。此稱身遠離、心遠離,這樣稱為身遠離、心遠離。菩薩遠離小乘者有所作意,菩薩遠離小乘行者之作意,遠離即謂超越修行佛道之障礙,佛道是要學空有不二,佛性是空有不二,佛性是因緣所產生的一切佛相,「相」是一切法的相,性生相,性本空,緣起法,空跟緣起法不能看作兩個,是不二,菩薩學的是這樣,佛性不二、佛相不二。小乘聲聞認為說:佛性它是空,所以他不去學不空的那一面,對於所顯現的相他又執著它有,沒有回到空,所以佛性、佛相兩個他都執著一邊。菩薩不能這樣,菩薩是佛性、佛相不能觀為二,這樣就沒有所謂之作意、不作意,菩薩應該能夠遠離、超越修行佛道的這些障礙。

以無為法之本體為空,乃脫離有為法之事相者,故稱無為法為遠離。以無為法之本體為空,乃脫離有為法之事相者,故稱無為法為遠離,第一個先修無為法才能夠遠離有為相,《般若經》等以緣生法遠離自性,《般若經》裡面教我們的義理,自性以因緣產生一切法,所以你觀一切法都是緣生,無自性、遠離自性、沒有自性,因為因緣滅了它也沒有了,所以自性不成為真的自性,故「遠離」一詞即指空義而言,能夠遠離就是有空的義理證得,因菩薩當悟一切法無自性義,所以一切法無自性,這在未來第二、三品就會講到。

 

世親菩薩的《淨土論》載,菩薩欲遠離進趣菩提之障礙,有三利法:(1)遠離我心,不貪著自身,即以智慧門遠離我心之貪執,不求自身之安樂。(2)遠離無安眾生心,即以慈悲門拔除一切眾生之苦,而使其安樂。(3)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即以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遠離供養恭敬自身之心。

世親菩薩的《淨土論》有記載,菩薩欲遠離進趣菩提之障礙,有三利法,有三個有利的法:

(1)遠離我心,不貪著自身,對於自己的肉體不要貪著,不要給它舒適、給它美觀、給它幹什麼的,天天在自己的身體上下功夫,你有這個心當要遠離。即以智慧門遠離我心之貪執,用真正的般若智慧,不要祈求我身要怎麼樣,你沒有這種心,才能離種種的貪求。不求自身之安樂,若是要求舒適、要穿的美觀、要怎麼樣怎麼樣,這種種都是障礙菩薩道。

(2)遠離無安眾生心,菩薩本來就要救度眾生,如果你已經失去了要度眾生的心,那就進入障礙裡面。菩薩要上求如來菩提,如來菩提是要誓度一切眾生,所以才能產生大慈大悲的心,你如果沒有辦法一念安住眾生的心的話,你就沒有好處,所以你要遠離沒有安住眾生的這種心,也就是說你隨時隨地,都要有一個安住眾生的心,讓他們沒有煩惱、離苦得樂。即以慈悲門拔除一切眾生之苦,而使其安樂,你用一些方法讓他們離苦得樂、或者讓他們進步。菩薩不一定都只用順法,有時候用逆法,比如說用罵的,當一個人被罵了,很在意,嗔心就會起來,會不以為然,他就覺得非常的不舒服,但等到心平氣和以後,他就進步了。

有一些人就是要這麼罵,其實有一點智慧的話都比較不會被罵,有的人被罵了才會醒,每罵一次,然後不甘願一次,這樣他才會進步一點。當然你要能夠去體會這個,有的是逆中增上緣,有的順中增上緣。有一些人是不能罵的,一罵他就倒掉了,因為他比較內向、比較會胡思亂想……,又沒有自己就能做得好的這種體會,聽一句責備的話就沒有信心,沒有信心又被人罵的話,那就垮掉、更沒有信心了,像這種人就不能隨便罵。至於那種自以為是、說自己很行、修的很好的人,這是有貢高我慢心,這種人有時候要用逆的因緣罵他,當然他一下子會迷糊、不甘願,他不知道自性本清淨,偏偏鑽牛角尖,一旦他醒過來的時候,也許就會恢復以及進步更快。每個人自己要能夠警覺的話,就會明白其實這些都是菩薩在善導善誘、花很多心血。當然每個人的根基不一樣,最重要是不執著,讓他能夠得安樂,這是最重要的。菩薩不會故意修理人來讓對方起煩惱,而是要使他息煩惱、斷習氣,到最後走出來,就得到安樂,又突破一點。

(3)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不要祈求供養、不要祈求恭敬心,如果常常想這樣的話,就會障礙你自己的解脫,所以有恭敬也好、沒恭敬也好、有供養也好、沒有供養也好,都好。即以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遠離供養恭敬自身之心,這樣你才能以方便法門憐憫一切眾生。你說這個人有供養,就對他好一點,那個人沒供養,你就對他差一點,這樣就是有分別心,沒有真正具足大慈大悲。有的人是自己修修修但不知道怎麼樣供養,有的人則是會四處供養。你對於會供養的人,也不應當因此就給他一點好處或多加照顧;然後對於不會供養的就不照顧他。真的大菩薩他是沒有這些分別心!

其實這種事在修行過程之間難免都會出現,在一般人講起來,當然還是離不開因緣,比如你看哪一個道場,如果碰上有信眾發心捐獻了一百萬、一千萬的話,當然此信眾不免隨時都被眷顧著、關心著,道場一有什麼好處、什麼好事,都會先想到這個大施主,這個實在難免,因為兩邊的人都還修得不究竟。真正的大菩薩祂不會這樣。這裡正是在講大菩薩的功德,所以祂們是沒有這種分別心,無論有、沒有都一樣,這樣祂才能以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遠離供養恭敬自身之心。這是世親菩薩在《淨土論》裡面講的。

 

聲聞、獨覺者小乘二乘人,聲聞者指能成就聲聞果者,乃依佛陀教法,由觀四諦理、證卅七道品義,斷見、修二惑而出離生死,以達涅槃,成就聲聞身(0r2vaka-k2ya),證苦、集、滅、道四聖諦而求涅槃解脫者。聲聞梵語0r2vaka,音譯舍羅婆迦,《大乘義章》解釋聲聞之名義有三,即:(1)就得道之因緣而釋,聞佛之聲教而悟解得道,稱為聲聞。(2)就所觀之法門而釋,如《十地經論》所說,我眾生等,但有名故,說之為聲,於聲悟解,故稱聲聞。(3)就化他之記說而釋,如《法華經》信解品載說,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稱聲聞。此三釋中,前二者為小乘之聲聞,第三則為菩薩,隨義而稱為聲聞。

剛在講經文「遠離一切聲聞獨覺所有作意」這句中的遠離,菩薩是遠離上述三個障礙法,才能得到三種利益。現在進一步講遠離一切聲聞獨覺。聲聞、獨覺者小乘二乘人,什麼叫聲聞緣覺?大家應該都懂,這邊再複習一下:聲聞者指能成就聲聞果者,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依佛陀教法,由觀四諦理、證卅七道品義,由觀四聖諦、十二因緣觀或者三十七道品等等的真實義而來。

斷見、修二惑而出離生死,「見」是一種執著,眼耳鼻舌身面對色身香味觸法,都有執著,所以見是「見外執取」,若不執著就不成為見,一執著就變為見,這個就是「見惑」。見外執取乃第一部份,當然還是加上你的心,見本來不會成為惑,是你心有法執,有法執才變成見惑。所以你要斷除所有的執著。比如一些世間相跟你根本都沒有關係,你也在那裡很執著、很跳腳,這對修行來講,是我見太重。對於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或者同修之間也是一樣,執著這個對、這樣好、那樣怎麼樣,這是你的見惑。修行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把五根封住,然後心平氣和,接受一切相。這麼簡單,怎麼做不到?這是有智沒有慧,慧就是般若慧,般若慧就是離一切相。你做不做得到離一切相?講簡單些,包括周遭的、五根面對的,你都能夠不起一切善惡、對錯、順逆種種分別想的話,修行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嗎?外面的見惑斷除了,才能夠修內心的修惑。

「修」是修內心。你自己的妄心不見外,眼耳鼻舌身不見外,但是,自己內在的妄心仍在執取一切煩惱,那是你內心的問題,所以此處是要修你自己內心的妄想執著。所有小乘法,它很確切能夠斷掉見、修二惑。「修」有時候講為「思」,故見、修二惑,亦作見、思二惑。這兩方面當然是從對外跟對內(內心裡面)而言。要能夠離生死,如果證不到離生死的話,就達不到涅槃。生死就是業障來的時候,你能夠自在無礙控制,不用一個念跟它相應,這樣才有一點涅槃的樣子。涅槃是心不惡、是自性清淨,這樣你當然就心安理得。所以對一切善惡境界,你都能夠無所執著的話,這是涅槃。涅槃不是死了才是涅槃,你要活的時候就要證到涅槃。活著時,障礙一直來,有時候菩薩真真假假考你一堆,或者這些同修,甚至老師給你考題,你不知道是考題,然後鑽牛角尖、執著,這就不是涅槃。

像我們老當家,感覺現在進步了,以前都是很喜歡發脾氣,最近怎麼進步那麼大?大概上一次被罵了一下,進步很大。這次一樓的住戶上來這邊要求要弄水塔什麼的……,如果像她以前的脾氣,我看可能就跟對方吵起來,現在她卻淡淡地說:「那個人很硬,怎麼這樣講!」也沒有跟他吵,這就是進步,我們都看在眼裡。所以不是說你佛法懂了多少,講的頭頭是道,就叫修得好;光會講但你就是做不到,也沒有用!所以你經過這麼磨練磨練,從你對每次事情的處理、看法,就可以知道你到底進步了沒有。如果你能講靈通、感覺未來、可以觀出別人怎麼樣,但一碰到自己的問題就迷糊掉了,這根本就是考不及格!叫你不要執著、不要執著,但你連跟你距離那麼遠的人,看了都會有氣,你這種人要怎麼修行!所以這個就是智慧的問題。

以達涅槃,你要針對妄心不執著,能夠入涅槃境界的話,這才是真正的解脫。成就聲聞身(0r2vaka-k2ya),k2ya是身,0r2vaka是聲聞。證苦、集、滅、道四聖諦而求涅槃解脫者,祂們證到苦、集、滅、道這四聖諦,這四聖諦很深,你要懂得很多,要去看《阿含經》,仔細的去看怎麼證。佛法都這樣要三轉,一轉就是先認知,要先「已知」,如果不知什麼叫苦、什麼叫集、什麼叫滅、什麼叫道,那根本無法修。

然後「已證」,知道要怎麼修苦集滅道後,經思維後證知自己內心習氣毛病,粗細、微細度,證知自性應緣功能,最重要的是習氣心病要怎麼斷?像這裡說見惑、修惑,你就要修,要斷,都要能做到。做到了還有一點執著,就是微細習氣,微習還沒有滅,這個還是不究竟;等到真的證得真如僅有性用的話,沒有妄想習氣相應,此時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就是「已斷」。一轉法輪為已知、二轉法輪為已證、三轉法輪為已斷,如此才是你真正做到了,微細習氣都沒有了,你要有這種證得,才是真正解脫,實證的果位。

聲聞梵語0r2vaka,音譯舍羅婆迦,證四聖諦而求涅槃解脫者,這叫聲聞,0r2vaka音譯成舍羅婆迦。《大乘義章》解釋聲聞之名義有三,即:

(1)就得道之因緣而釋,從得道因緣而解釋的話,聞佛之聲教而悟解得道,稱為聲聞,因為聽佛講經說法,懂了、能夠證得,這就是聲聞!

(2)就所觀之法門而釋,以所觀的法門、你修的法門來解釋。如《十地經論》所說,我眾生等,但有名故,說之為聲,於聲悟解,故稱聲聞。《十地經論》經文在講十地菩薩,裡面說,觀看我自己或者眾生,是一個一個的名相,因為有此名就會要講出來,講出來就有聲音,從聲音之中悟得道理然後得解脫的,這叫做聲聞。可以說,前一個是由佛之講經說法,聽了而悟道者;這一個是他自己在眾生、我、名相、聲音之間,這麼去悟解的。

(3)就化他之記說而釋,就化他之記說而解釋的話,如《法華經》信解品載說,像《法華經》裡面信解品所記載的,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稱聲聞,佛一講經說法,聲音遍十方虛空,阿羅漢不一定要出席到大會現場,他坐在那裡入定,也可以聽到虛空一切佛在講經說法。在座去參觀過靈鷲山的就知道,靈鷲山是有五個山頭包圍一個山谷,谷中本來是舍衛國所在,後來是阿闍世國王把它搬到外面去。這五個山頭裡面,居住了很多阿羅漢,然後,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說法台一發聲,很多阿羅漢不必到祂前面去排排坐,祂們坐在原地即可聽法。真正證得阿羅漢者,還可以聽外世界的如來在說法,起碼可以夠到三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就是3×109那麼多的世界,祂都可以聽的到,大菩薩能聽到更多。所以像這種「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你就聽到了,這是聲聞,所以就叫聲聞。當然,佛在的時候,佛說的法,其他的眾生,如鬼神、其他六道裡面或者天上的天神,照樣可以聽到,因為於佛所之發音都是可以聽到的。

此三釋中,前二者為小乘之聲聞,這三種解釋中,前兩個是解釋小乘的聲聞,第一個是佛講而你聽聞與悟道,第二個是你自己在我跟眾生一問一答之間,從聲聞中去悟道,前兩者是小乘的聲聞。第三則為菩薩,剛剛講的第三個,是化他的話,佛道一發聲,令一切眾生都可以聽到,這是菩薩的法,隨義而稱為聲聞,聽到聲音而成就佛道的聲聞,不是真正在講0r2vaka這種聲聞乘的修行。

 

有關聲聞名稱,各經論中所列不同,所以聲聞種類有二種、三種、四種、五種之別。據《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載,有:一向趣寂聲聞、迴向菩提聲聞等二種聲聞。《入楞伽經》載有:決定寂滅聲聞、發菩提願善根名善根聲聞、化應化聲聞等三種聲聞。《瑜伽師地論》有:變化聲聞、誓願聲聞、法性聲聞等三種聲聞。世親菩薩《法華論》則將聲聞分類為:決定聲聞、增上慢聲聞、退菩提心聲聞、應化聲聞等四種。

有關聲聞名稱,各經論中所列不同,所以聲聞種類有二種、三種、四種、五種之別,那時候,釋迦牟尼佛講每一部經的時候,提到兩種或者提到幾種,不見得全部一樣,所以經典看的多就可以比較,不要以一經來說絕對怎麼樣、怎麼樣。據《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載,《解深密經》來講的話,無自性品記載,有:一向趣寂聲聞,反正我就不管世間事,我讓我的心向寂滅地方去安住,這種聲聞也就是自己解脫、不管別人;然後有迴向菩提聲聞等,有的是證到聲聞,但是他已經發心要把功德迴向給菩提,迴向菩提慢慢就可以發菩提心、修菩薩道,所以這是迴向菩提聲聞。二種聲聞,前者是「反正我就入滅了,安住自心讓它涅槃」;後者是「我把功德迴向菩提」的這種聲聞。

《入楞伽經裡》載有:決定寂滅聲聞、發菩提願善根名善根聲聞、化應化聲聞等三種聲聞,裡面有記載三種聲聞的相。第一種,「決定寂滅聲聞」,跟上面第一個一樣。第二種,「發菩提願善根名善根聲聞」,就跟上面的第二種一樣,發菩提願希望能夠修菩薩道、修如來菩提,這跟上面迴向菩提聲聞是一樣的道理;比較成熟一點以後,你就有心要發願、迴向。第三種,「化應化聲聞」,你有能力去幫助眾生,所以會化成應化身,去幫助眾生的聲聞。那這種聲聞為什麼不叫做菩薩呢?因為他們所化度的,是把他人導到小乘去,所以,不是度眾生就是菩薩。我們說大乘、小乘有別,大乘是度眾生走大乘道,小乘也有在度眾,但方向不一樣。像剛剛講的這類人,他也在度化眾生、修學小乘、修學自我解脫,教導別人:「怎麼用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證到自己解脫。」這要不要人教?還是要師父教,法師就是在教你這個,這就是小乘的化應化聲聞。

你若是大乘菩薩,教導眾生一定是讓他們學大乘法,當然這些對象也是有大乘根基才能夠聽你講,不然小乘根基的話,你講了他害怕,所以他不能接受。如果他是有聲聞餘習的話,我們《金剛經》在講,如果你心裡面有這種觀念的話,叫做餘習,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是大乘種性,他過去如果修小乘法得到聲聞解脫,那他今生出生在人間,他還是有這種觀念,那是求自我解脫,這種叫做餘習。那你看經典、看經典,如果你今生不轉,不像剛剛講的迴向菩提這種聲聞,那你也是不知道要把功德迴向。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把修行、聽經聞法的功德,迴向未來想得到的東西?最高是無上如來菩提,因此我們迴向它,最後你因緣成熟的話,就能學會大乘佛法。這個是第三種。

再來,《瑜伽師地論》它有提到三種聲聞:一,變化聲聞,就是跟化應化一樣。還有二,誓願聲聞,誓願跟迴向菩提一樣,也跟其後所講的發菩提願善根俱足的聲聞一樣。三,法性聲聞,什麼叫法性?法性是能善觀因緣法,一切法都是因緣法,這就有菩薩的一點根基,也能夠學習到法空,不是只有我空,那這種聲聞是有一點大菩薩的種性。

世親菩薩《法華論》裡面講,則將聲聞分類為:將聲聞分為四類。第一類,決定聲聞,決定就是你不會變,你今生再怎麼修就是一定要修入小乘,叫決定聲聞。這跟過去世的因緣有關係,有的人就喜歡《阿含經》,那他只修自我解脫,也從來不去看大乘經典,有時候還毀謗大乘經典,所以這種是入涅槃的時候,絕對就一定是聲聞,他不會變。不像剛剛的那種迴向菩提聲聞他是會變的。

再來第二類,增上慢聲聞,為什麼變成增上慢呢?得到阿羅漢以後,你就有漏盡通加五神通,所以有這個通,他就以為是佛了,認為佛也大概就是這個樣子而已,他的知見受限制,搞不清楚,所以心不清淨,有增上慢,這個就不對了。我們說阿羅漢要斷五上分結──色界縛、無色界縛、掉舉、我慢、無明。

第一個,斷色界結,色界有什麼神通變化會綁住人啊?比如說氣會充滿這個身體,身體會快樂,這叫三禪樂俱禪;再上去四禪一境性,你自性可以映現一切世界,最高到三千大千世界,你雖然是不起心動念、不執著,但這種定力你會喜歡,是吧?這就是被它這個結縛抓住了。

第二個,要斷無色界之結縛。無色界是破掉你的色身以外,且沒有神我身,沒有那一個可以來去的靈魂。很多人不破神我身的話,就是有一個來去的靈魂,死了的話,這個靈魂去投胎,或者去入涅槃,他還有個身,只是這個身是沒有質量。有的人不必等到死,只是打坐,神我身就跑出去了。有的人是一出去就睡覺,不能夠人在清醒時它出去,因為它在控制你,所以它走掉了,你當然就不清不楚了,就只有睡覺,一睡覺它就跑出去。這種是聲聞阿羅漢,或者外道都是這樣。

像八仙中那位李鐵拐,祂神我身出去辦事時,肉體被燒掉了。原本祂跟徒弟交代:「我出去一週七天,如果沒有回來,你就把我肉體燒掉。」祂在定中,出去辦事,結果被耽誤了,沒法即時回來。徒弟一看,七天到了,師父還沒有回來,於是就把肉體火化了。火化後,師父回來一看:「糟糕,回來卻沒有肉體可用,怎麼辦?」趕快去找,剛好找到一個跛腳的乞丐死掉沒多久,肉體還有一點溫溫的,趕快靈魂鑽進去,就變成李鐵拐。本來仙人都長得很威武莊嚴,李鐵拐也是很瀟灑的,但因發生此事,就成了這般跛腳模樣的李鐵拐。

網路上很多人都這樣,有這個神我身,尤其過去世有修這種的更會如此,動不動靈魂就出竅。一般都見不得陽光,晚上出去,沒有陽光,這種的叫出陰神;白天出去的就叫出陽神,這比較不簡單,白天要出去要有相當的定力。那學佛法不能去搞這一套,你要把十方虛空納到心中來,不是你有個神我身出離。到了無色界就沒有這種的了,但在色界就有,為什麼?不是說神我身叫做色,無色界就沒有了,但是他的心可以知道過去、知道未來,可以遍十方虛空,這些毛病:識無邊處、空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些都是毛病,學佛法要能不執著,不然會被綁住。

第三個毛病就是掉舉,這個心能感應虛空一切因緣,如果不能安定的話,就會掉舉,掉舉就像秤砣一樣七上八下、七上八下,那你修到這邊要有定!沒破色身的人他只是眼根起異能,但他看不到眾生的心、感應不到眾生的心。破了色身的人就能用心來感覺眾生心,所以眾生煩惱,他會感覺自己也在煩;眾生生氣,他會感覺自己也在氣。像這次公投的例子,我也講了你們一頓,所以說這個很難,心的一個知見正不正都搞不清楚,你要學佛法那麼難!還要用棍子打、罵?你聽懂了沒有?你要怎麼樣?不懂就打!眾生就是心有病、不超然,要不然怎麼辦?所以到這個程度者,心可以感應眾生的心,但你要能夠安住,否則就會上上下下掉舉。

再來第四個就是我慢,我慢心會起,他以為他成佛了、有神通啦,是吧?他不知道佛的神通多大,他搞不清楚,所以這個我慢心就會起,這增上慢聲聞,這個還不究竟,真正阿羅漢是沒有這一種,但阿那含會,阿那含還有這個毛病,阿那含還不究竟,如果真的證得五上分結滅是阿羅漢,真正阿羅漢。

第五個是什麼?根本無明。根本無明盡的話,就是究竟解脫!阿羅漢也是無明盡,無無明,自性清淨,這樣講來,禮拜六的考卷會不會答了?十二因緣的第一個,無無明,為什麼無無明?因為自性本清淨,哪有一個叫無明、不無明!你這樣不是可以答一題了嗎?有的人還答不出來,要怎麼交卷?以上這個就是所謂的增上慢聲聞。

第三類,退菩提心聲聞,剛開始有一點發願,要修如來菩提道,但是不究竟的時候就會退轉。修行沒有那麼順的,前面的十信不算,其它共五十四位階,你在修五十四位階的菩薩道,從這個: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那再十金剛如來──如來不是只有一個,十地如來才是釋迦牟尼佛這種證悟的如來,還沒有完全證悟之前,還有九地如來地。所以這個五十四位之中,要到這十住位中的第七位才是「位不退轉」,亦即你發了菩提心,至這菩提的十住位乃不會退轉;再來,要到登地菩薩這裡,悟到了開悟以後,是「行不退轉」,菩薩行不會退轉;修到八地菩薩地才是「心不退轉」。像剛剛講退菩提心聲聞,表示祂在十住位之七位以前,這樣子當然會退,故名退菩提心聲聞。

第四類,應化聲聞,祂有產生這個清淨心,然後能夠生起應化身,法身清淨就可以應化,所以這個在菩薩道的話,即第三地明地就有一個法身會化起,五地菩薩就有三個法身,八地就比較多一點。以上聲聞有這四種。

 

另據《法華文句》所舉,將聲聞類分為五:(1)決定聲聞,謂久習小乘,積劫道熟而證得小果。(2)退菩提聲聞,謂此聲聞本習大乘,積劫修道,然中間為厭生死,退大道心,取證小果。(3)應化聲聞,謂諸佛菩薩為度化前二種聲聞,故內密佛菩薩之行,外現聲聞之形,以勸誘小乘,令入大乘。(4)增上慢聲聞,謂厭離生死,欣樂涅槃,修習小乘而以得少為滿足的,未得謂得,未證謂證。(5)大乘聲聞,謂以佛道之聲,令一切聞者不住於化城,終歸大乘實相之理。

另據《法華文句》所舉,將聲聞類分為五:另外,根據《法華文句》裡面所舉的,有五種聲聞,內容跟上文差不多,所以稍微唸一下就好了。(1)第一個決定聲聞,謂久習小乘,積劫道熟,解脫道已經成熟了,而悟得聲聞小果。(2)退菩提聲聞謂此聲聞本習大乘,發了菩提心去修菩薩道,碰到障礙:「算了,還是修自己吧,比較快!」積劫修道,然中間為厭生死,在修道中間,又很討厭這種在六道中生生死死的輪迴,退大道心,所以退大道心,取證小果,叫做退菩提聲聞,這是退轉。(3)應化聲聞謂諸佛菩薩為度化前二種聲聞,這佛菩薩為化度前兩種聲聞,故內密佛菩薩之行,秘密去化度這兩種,外現聲聞之形以勸誘小乘,令入大乘。那這個怎麼化?就是用變化身去化,所以這樣講起來有應化聲聞的能力的,大概都是大菩薩跟佛,祂化了教導你,又不讓你知道祂是佛,所以這一類的聲聞其實不是真的聲聞,是佛、菩薩。

(4)增上慢聲聞,剛剛講的,謂厭離生死,欣樂涅槃,修習小乘而以得少為滿足的,未證謂證,沒有得到佛究竟菩提的境界,他說他得到了,這種是無知無聞的聲聞。(5)最後大乘聲聞,謂以佛道之聲,令一切聞者不住於化城終歸大乘實相之理。實相無相,實相是住境不生心,實相是佛性佛相,空、法兩個都能夠安住的,這叫做大乘實相之理。所以祂能夠講佛道,讓一切人聽了以後,不住於化城,最大的化城是涅槃城,就是小乘的聲聞,較小的化城則是天上的哪一天哪一天,比如說你去欲界天,六天裡面你去哪一天修習,或者是修到色界天或哪一天,這些個都是化城,那你如果聽了,今生能夠發起大乘心,而積極的在還沒有往生前趕快修,讓心清淨清淨,這就可以得到更大的進步,會有大乘身。

 

獨覺是悟獨覺菩提者,有兩類人:一者稱部行獨覺,是聚合部眾而獨悟證果之緣覺人,據《俱舍論》載,聲聞乘中之預流,一來、不還等三果之人,以及四善根之最利根,將證第四阿羅漢果時,暫離佛之教法而聚集若干之同修人,然仍獨觀獨思,或觀飛花落葉之外緣,或觀十二因緣之理而證悟得果,稱為部行獨覺。以聚集眾多修行者於一處,組為部黨,故稱部行。另一為「麟角喻獨覺」,以無師離教,獨處一人以證悟得果之緣覺人,故稱獨覺。相對於部行獨覺,則稱麟角喻獨覺。

再來,什麼叫獨覺獨自覺悟不靠別人,悟獨覺菩提者,這樣悟獨覺菩提的,有兩類人,一者稱部行獨覺,第一個稱為部行獨覺,就是聚集在一起,是聚合部眾而獨悟證果之緣覺人,一大群出家人開始修十二因緣觀,能夠悟到解脫的,這種祂不是自己獨覺的,是大眾在一起,但是各修各的,然後自己悟到小乘果的。根據《俱舍論》裡面記聲聞乘中之預流(乃須陀洹果srot2panna一來(一來果即斯陀含sak4d2g2mi-phala不還(不還果即阿那含an2g2mi-phala等三果之人,這三果之人,以及四善根之最利根,以及四善根中的最利根,將證第四阿羅漢果(arhat,證四果都是有善根的,俱足四種善根,就只有阿羅漢俱足四種善根。聲聞緣覺,這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跟阿羅漢,這四種不同根基者中,最利根的就證阿羅漢果。暫離佛之教法而聚集若干之同修人,然仍獨觀獨思獨修、或觀飛花落葉等等外緣或觀十二因緣之理,而證悟得果,能夠初悟道果,稱為部行獨覺,就稱之為部行獨覺。以聚集眾多修行者於一處,組為部黨,因為是聚集眾多修行者在一處,組織為部黨,乃稱為部行。

另一為麟角喻獨覺,另外的一類呢比較像麟角,是像麒麟角一樣很稀有的這種獨覺,麟的角是很高貴、很稀有,所以,這種獨覺以無師離教,不必有師父、有人教導,也不必看經典,獨處一人,獨自一個人自己修,以證悟得果之緣覺人,以證悟得阿羅漢道或者是緣覺的,故稱獨覺。緣覺是比阿羅漢又高一點,是辟支佛,稱為獨覺。相對於部行獨覺,則稱麟角喻獨覺,相對於部行獨覺,這種人很少,所以又稱為麟角喻獨覺,但少是少,總是有因緣,不是你要這樣就能夠這樣,一定有其因果才成為這樣。

 

獨覺又譯作緣覺。兩者均是觀十二因緣而得涅槃者,即稱為獨覺身。此獨覺之人自發菩提心,而不勸化眾生發菩提心,亦不修習大乘經義,以此因緣,獨得解脫,故稱獨覺菩提。即緣覺之盡智。獨覺人有捨悲障,因獨覺人獨自修行,覺悟而離生死之人,徒能自度,難以生起大悲心,無兼濟一切眾生,則無法臻於佛果,因此此等人有捨悲障。

所以,獨覺又作緣覺。兩者均是觀十二因緣而得到涅槃者,即稱為獨覺身此獨覺之人自發菩提心,而不勸化眾生發菩提心,亦不修習大乘經義,以此因緣,獨得解脫,故稱獨覺菩提,所以叫做獨覺菩提,他有點智慧,比阿羅漢多一點解脫智慧,但總不像菩薩那麼廣大,即獨覺之盡智,也就是說他的智慧已經發揮到淋漓盡致,才能得到的緣覺的境界。獨覺之人有捨悲障,他把慈悲心拋棄,沒有慈悲心,因獨覺人獨自修行覺悟而離生死之人,所以,徒能自度,難以生起大悲心,沒有辦法起同理心,也不會說:「哎!眾生都在苦難中,我該怎麼來救度他們?」沒有辦法起這個大悲心。無兼濟一切眾生,沒有心要去救度一切眾生,認為自己解脫、解決了就好了。則無法臻於佛果,所以若要得到佛的果位呢,是不可能的。因此此等人有捨悲障,這種人有著把慈悲心捨掉的這種障礙。

 

有所者意為有所緣,以心王、心所皆有所緣之境,故稱有所緣。所緣,謂心識攀緣寄託之境界,如眼識緣於色,耳識緣於聲等。而心識以外之物,則稱為無所緣,以其被心識攀緣,而不能自攀緣之故。此處有所緣者即緣於小乘法,而菩薩不緣於小乘法之作意。

有所者意為有所緣,有所這樣皆因一切都有因緣,以心王、心所皆有所緣之境,所以,故稱為有所緣。所緣,謂心識攀緣寄託之境界,「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有生就緣老死」,這十二因緣都有所緣。週六密教悉曇課發的講義跟試題你們看了?要好好看,然後在裡面選三個,按照你自己挑的名相、或者內心的習氣都可以,然後再寫用自性什麼法破解它!這個能讓你從現實跟理地的清淨之間去破解。這麼如眼識緣於色,耳識緣於聲等等,而心識緣以外之物,心識以外之物,則稱為無所緣,稱之為無所緣,以其被心識攀緣,而不能自攀緣故,以心識攀緣,但不會被外力所攀緣,以自己的能解脫,此處有所緣者即緣於小乘法,要解脫,是你自己解脫,求得我空,但沒有究竟法空。而菩薩不緣於小乘法之作意,菩薩不緣於小乘法之作意,祂是緣大乘法,這重點不在這裡,稍微了解一下。

 

作意者manask2ramanasi-k2ramana`-k2ra,即突然警覺而將心投注某處,以引起心活動之精神作用。《俱舍論》將作意分為三種。

再來,作意者manask2ramanasi-k2ramana`-k2ra因為這裡在講作意,遠離一切聲聞緣覺之作意,這個順便講一下,什麼是作意?manas是心是意,k2ra是作,作意也可以說mana`-k2ra。為什麼有分manasmana`manas是字的原形。比如你們在做功課,翻譯這個「南無」(皈依禮敬)的時候,到底是用namas去加後面的詞呢,還是nama`加後面的詞來做sandhi(連結)?namas這個字它是原形,所以namas打進去呢,它現出主格也是nama`,這個呼格也是nama`,還有這個具格也是nama`,所以,這三格都是這樣子。所以不是拿namas這個原形來做這個sandhi。因為你在咒語裡面,它一定不是呼格就是主格,或者具格,這要看哪一個適用。一般都是以呼格,因為要呼請諸佛菩薩、皈依諸佛菩薩,像這樣的話一定是用nama`

再者,nama` sarva,這個要這麼變:nama` sarvanama`它還是維持這個`。當你如果打namassarva,前面它也會變成nama`,但這個namas是原形,不是你已經選擇這個字,然後碰到後面的語詞,由於發音不易所以才變,是因為你選這個,所以才變。所以跟各位說明一下,不是用原形,原形已經有取捨了,你要取哪一個,那這個東西才去跟後面的字sandhi。再來看以後有沒有變音?有沒有音?如果有拗音就要變。以上我們是在講「南無」nama`,它跟manas這個字不一樣,manas是作意的意。作意也可翻成mana`-k2ra,以上manask2ramanasi-k2ramana`-k2ra,三個字都是作意。

即突然警覺而將心投注某處,以引起心活動之精神作用,也就是突然警覺,警覺就是起了這個作意心,起了這個體會的心,你不可這樣「馬西馬西」、無所謂,是吧?某某人在不在?她常常「馬西馬西」,坐在那裡不知道在幹嘛,有聽好像唔在聽,這就是不警覺。那你如果有心在聽,就是警覺,這就是manas作意。如果有聽沒有進,這叫不警覺。所以在密教裡面有一個叫警覺,你念一個咒就是警覺大眾,知道:「喔!佛菩薩怎麼樣怎麼樣!」這個是警覺。就名詞的解釋是這樣子:警覺而將心投注在某處,以引起心活動的精神作用,叫做作意。《俱舍論》將作意分為三種,這個《俱舍論》將作意做三種解釋。今天就講到這裡,下一次再講有哪三種解釋。

2008.03.26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