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56)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諸聖所證得的功德相(大聲聞、大阿羅漢的功德相)

「大忍柔和成就無滅。」(續)

又大聲聞眾心地柔和,常穿忍辱衣,《法華經》法師品:「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是謂以如來之衣喻柔和忍辱之心,以柔和忍辱之心為心,若心柔和忍辱,則可防一切瞋怒之毒害,如衣之防寒熱,因以為喻。

大聲聞眾心地柔和,常穿忍辱衣:大阿羅漢心地柔和,內外境界都能忍,所以常穿忍辱衣。修行就是在修這個心要柔和,心柔和自然就能擺脫一切業障!業緣來時,你心柔和,沒有瞋心、沒有貪心、沒有種種欲望,自然就會擺脫果報的現前,所以修行就是在安住你這個心。若平時就不能安住這個心,臨時要你心平氣和,總會因習氣太重沒有辦法安住。進入實修境界時,要令心柔和、安住,那就更困難,因為這時你已能一層一層進入心意識裡,這個心更敏感、更脆弱。所以習氣要完全斷盡,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柔和,要得到真正的柔和,就要做到大忍的功夫。

當然我們如果是靠打坐修行,境界漸進的話,從初禪進入二禪,從二禪進入三禪、進入四禪,一方面氣慢慢增加,二方面粗的習氣在比較低階的禪定中就可斷盡了。到高深禪定時,心雖未完全柔和,但已大略可以掌控。然後你能忍一切身、心變化的話,才能夠真正得到柔和成就,習氣亦不必再減,該減的都減了,減損得不能再減損。大阿羅漢何以成其大?因為祂經歷無數次的禪修、磨鍊,觀心然後調理,讓這個心能夠慢慢柔和下來。所以要怎麼柔和?常穿忍辱衣!

忍的初步是對外境,其後是對內心。初步的五根對外在六塵境,若不能安住,都是自己的習氣作祟所致。這習氣依照每個人過去的因緣不同,所執著的也不一樣。正因有所執著,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鼻子所聞到的,五根對六塵,就會有所好惡,面對這種心起時,如果你不能夠安住、不能讓你的心柔和,就會永遠都處在心慌意亂的境地中,所以要穿忍辱衣。至於忍對內心而言,主要是這種情況:你把過去所接觸的事情或影相留存在心中,到某一個狀況之下,因已能反觀自性,加上氣機旺盛,就會進入很深很深的意識心裡面去,這時所現的心念十分不易控制,要控制就要柔和去面對它,不能執著它,這就是內在的忍。

外在忍好忍,內在忍才難忍!所以一旦控制不了,就會像發神經病一樣。你永遠都在執著內在所發出的心意念,永遠都在當真,安不住自己的心。很多人在進到這種境界時,往往安不住,這就是你沒有站在「覺知」的這一方面,反而去站在「妄念」的那一邊,永遠都是站錯邊。明明這個覺知是沒有煩惱、很安詳的,站在這面你可以不去執著;偏偏你要站在對面,去執著各種胡思亂想,想的都還當真、都放不下,這樣怎麼修?怎樣安住你的這個心?當然這也是無始劫來所養成的習氣,永遠都在執著這一些是非、對錯、好壞之類的。

世間事沒有什麼對錯、好不好,因為修行就是在滅除自己的這種執著。如果不能渡過這一關的話,內在的忍功夫就永遠都做不到。怎麼做?其實很簡單,你安住在覺知上,用覺知心觀照你這個念,知道這個念是假的、是你的習氣。我們常說「我」,但是「自性離言說」,自性本來就是覺知,覺知本來就是沒有言說、沒有心念,離言說也沒有起心動念的心念,但一般人偏偏就要抓著這些「我、我在想、我念」的放不下,總是認定:「我喜歡這樣!」「我喜歡那樣!」「我認為這樣對!」「我認為那樣對!」一方面是智慧不足,二方面是忍辱功夫不夠,所以才任由這種習氣在那裡做怪。

不去講對、錯,不去講好、壞,不去講什麼合理、不合理;要講怎麼安住你這個心!不平是你習氣太重,沒深入窠臼前還不曉得自己習氣有這麼重、這麼執著!其實習氣就顯現在你的害怕上。害怕什麼?還不是所有的人、事、物,害怕這樣、害怕那樣,留一點點漏洞,你就執著害怕,執著害怕就等於沒辦法忍辱。沒有安住這個心,要怎麼柔軟?要讓心柔軟,重點是你不要去抓它,如果你總是去抓那個妄想習氣,它有發展的後座力、力量在支撐著它的話,它當然愈發展愈重。你沒有辦法從妄想習氣念頭裡面去抽回來的話,怎麼柔軟?永遠都是習氣掛帥。

所以是是非非都在你心中攪和攪和,原本很簡單的一件事,也可以搞得天翻地覆,有的鬧割腕、自殺,都是不知這心是虛幻的。若你能夠安住在覺知上,觀妄想為虛幻不實在,忍、忍、忍,就不會過得這麼辛苦。當然功夫也不是說說就能做到,多少有賴禪定的功夫與業障的消除,如果做不到,方便法就是多修密法,多修密教裡面的方便法,請佛菩薩來增加你忍辱的功夫,初步也能安住。大阿羅漢祂不求密法,聲聞乘是修戒律,守住這個戒,不去惱怒眾生,不去依附內心的習氣,所以祂心地可以柔軟,所以這很重要。為什麼排在最後面?修了這前面十二個功德相,要得到的是最後面這大忍的功夫證得,大忍功夫證得,心地就柔軟,柔軟就祥和了,內心沒有爭鬥,你想怎樣都隨便你,什麼都好。

《法華經》法師品:「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要穿如來衣,如來心其實就是柔和、忍辱的心,這是《法華經》裡面講的。是謂以如來之衣喻柔和忍辱之心,以柔和忍辱之心為心,這句話就是說,以如來的衣,來譬喻如來柔和忍辱的心。你要穿如來的衣,不是說穿得很漂亮就是如來衣,不是穿袈裟就是如來衣,而是要把心地調到最柔和,那就是穿了如來的衣。如來無所執著一法。各位聽過「三昧」,至少有一個「如來智印三昧」,其內涵就是不執一切法,高低境界都一樣,所以要在不執一法之中,才可以顯現出如來身。

故經典《如來智印三昧經》也說,如果你能夠讀到這一部經、持誦這一部經,比你修了六萬劫的波羅蜜還要好得多!當然六波羅蜜渡到彼岸就是不執一切法,心很柔軟沒有錯,而誦這部經,你要了解佛祂是一切境中都不執著。所以經書中提出很多境界都不執著。身、心、一切法、一切善境界、一切智慧、一切神通,一切的任何都放下,放下至不能再放下,就是進入了如來智印三昧,智印就是智慧,沒有形狀的智慧是最高的手印,智慧之印,不執一法的;沒有一個有形有相的手印,這不是用手印,是用智慧來當你的手印,這個手印是最高的一個境界。

所以你的心柔軟調和的話,就等於穿了如來衣,你可以進入一切境界都不執著,以柔和忍辱之心為心。修阿羅漢最簡單,眼睛閉上、耳朵關住、鼻子摀著,都不去在意外境,那初步的忍辱心就有了;再來,內心起的妄想習氣,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你也都要以軟柔心去接受它,它就起不了作用。不用怕死、怕人家講閒話、怕這個怎麼樣、怕那個怎麼樣……。一搞得心慌意亂,那麼這個心就不能柔和。外境可以柔和,但貪生怕死,或者是心一起念就當真,起滅都執著為真,則內心仍是無法柔和。

我們知道自性離言說,一個字就可以懂得佛法了,你說在心念也一樣,我們的自性,(va)也好,(vi)也好,或者(va3)向合圳這三個字,當然是最高,因為它是涅槃進入寂靜,進入寂靜就很靠近自性,有言說等於沒言說,五根(舌根)起言說也等於沒言說、依處(根),或者根本一切法,或者五根都可以當做意。既然心念也是言說相,那心念不是假的嗎?人在亂時,唸一個,或狣先扔弋巧狣合先猲丈這是第二中品悉地,狣圳劣曳丈這是秘密悉地、最上等悉地,能夠修這三個已經夠你用了!碰到障礙,給你的法都忘記了,搞得天昏地暗,天天在鑽牛角尖、鑽這是非。人都是這樣,業力來時,就不知道自己學了什麼東西、有什麼法寶,使不上力。所以,修來修去都是要讓這個心柔軟,柔軟是沒有是非、沒有善惡、沒有這些什麼理念。

若心柔和忍辱,則可防一切瞋怒之毒害。所以經典講,心柔和就不會發脾氣,就不會認為這個對、那個錯,誰好、誰不好。所以阿羅漢好修就在這裡,因為他不管外面的人事物,不管內心的什麼念都能夠擺平,所以他可以心地柔軟。心地柔軟的先決條件要先修忍辱法,你修忍忍忍、大忍、中忍、小忍都要忍,忍到不能用心時,自然就柔和了。所以怎麼會有瞋心?怎麼會有不甘願的心?怎麼會有被欺負的心?或者是什麼心呢?這些心都是多餘的。

如衣之防寒熱,因以為喻。衣服可以擋禦烈日的曝曬,或者是寒氣的侵襲,那穿著如來衣、柔軟衣、忍辱衣,沒有瞋心的衣,當然也可以應付外在一切冷熱炎涼,所以阿羅漢證得大忍柔和成就無減,已經沒有毛病可以再來修了,這個9(損減)已經圓滿了,不好的東西要損減,對善境界的執著亦要損減,損減得不能再損減的話,當然這個心自然就柔和了。損減之間再修忍,大、中、小忍都要忍,大忍就等於是微細的忍,大忍不是用功很大,是更微細的這個忍,忍你內心行陰裡面很微細的業力。阿羅漢不去用小忍,所謂小忍是你眼睛面對外面的這些人、事、物,那是小小的一個忍而已;大忍是面對無始劫以來的業力,都能夠忍得受得了,不受它的左右,不認虛幻為真實,所以能夠安住這個心,就是得到柔軟心。

像水一樣非常柔軟,所以抽刀斷水水更流,你砍得斷水嗎?為什麼它很柔軟?你擋,它從左右兩邊流過去,中間有縫隙它也照樣穿過去,所以你心柔軟就是面對什麼境都可以很容易的渡過去。如果你執著了什麼對、什麼錯,那個對錯就在擋你的面前,你怎麼通過?像一個石門水庫閘門一樣擋住你,整面都沒有通路洩你怎麼通過?所以要有智慧,有時打坐間可思惟修,想一下;但在心慌意亂、實際修心時,不能用想的,想是沒有道理的!哪一個對?哪一個錯?你愈想神經就愈衰敗,最後要去看醫生。

讓這個心很柔和,怎樣都好,不必動意念。碰上內心出現:「要讓你死…」要坦蕩蕩面對,「要死就死!」你愈這樣不害怕、不動心的話,心愈沒有辦法對你產生作用。你如果還要在那裡講清楚、說明白,還要再什麼…,來不及,愈講愈不清楚!因為你動一個念頭,後面就有千萬個念頭在等您起念。何必思惟要怎樣、怎麼想?沒有道理可講。大乘修行人都是修到第七意識、第八意識裡去,所以你如果能夠用柔軟心去面對心起、心滅,不害怕、不恐怖,不起瞋心,也不起害心,就不會衍生出種種毛病。所以,柔軟衣也好,忍辱衣也好,總之心地柔軟是從忍辱修來的。忍辱修得成功就有大忍,有大忍就有心柔軟的成就。

 

大聲聞眾成就者約略三種,包括種子、自在、現行三者,(1)種子成就,指一切見修所斷之煩惱、任運而起之諸無記法,及生得善等所有種子之未受損而存在者。(2)自在成就,指須藉由加行所生之善法,及工巧處、變化心、威儀等三無記之一分加行力所成者。此種子可任運自在,故稱自在成就。(3)現行成就,指一切法之現行無礙、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法之通於有漏、無漏、善、不善、無記等。

大聲聞眾成就者約略三種,包括種子、自在、現行三者:大聲聞眾成就者大概有三類:第一個是種子,第二個是自在,第三個是現行。這是什麼意思?

(1)種子成就,第一個,種子成就,指一切見修所斷之煩惱,我們修行就是修這二個:見、修。「見」是外執一切法;「修」有時候講就是思,思就是內心。外執一切法,包括眼、耳、鼻、舌、身所面對的一切外境,變成你一種執著,當然外執一切法,包括你內心不淨所產生的,加起來變成一種執著。有此見、修,你要如何處置?先「已知」然後「已證」最後要「已斷」。什麼叫「已證」?「證」跟「斷」有什麼不一樣?證不是就斷嗎?不一定!證是不受它影響而已,不受影響但種子、根還在,譬如說證知您有個習氣種子。斷有除去的意思,連根都拔除、除掉就沒有了。所以阿羅漢在依種子修習氣毛病時,有用見修來斷這些煩惱。

任運而起的諸無記法:無記法就不偏於善、不偏於惡。在修行過程之間,讓你的起心動念都是無記法,不要有個善惡心,要用無記法去修,若自己總在內心判斷善惡、分別好壞,永遠沒辦法走出來,它老是讓你斤斤計較好、不好,你怎麼會走出來?什麼都無所謂叫做無記,無記法就不說好、不說壞了,所以要讓隨意而起的心裡一切念,都是無記、不說好壞。

及生得善等:讓你的善生起,善心、慈悲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發起,這個跟我們顯教裡面的戒律不大一樣。密教裡面有四無量心,大悲心發起、大慈心發起、大喜心發起、大捨心發起,這樣才能成為大慈大悲的菩薩。大慈大悲其實就是包容一切眾生的過錯,什麼好壞都要包容。要是心裡不斷在那裡揀斤計兩的,你永遠沒有辦法解脫;要是全部放下不計較的話,你自然就會升起一切的善法,大悲心就會起來。所謂的善法,能讓眾生離苦得樂,就是善法。

所有種子之未受損而存在者:所有這些種子未受到損害、減損而存在。我們修行有「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覆是覆蓋,就是這件事情做了不想讓人知道,把它壓下來。到第八識時,現起有覆、無覆的無記法,如果全部都沒有餘習去相應的話,自然就不必去壓抑你所造的業,因為你可以坦蕩蕩的面對善惡,沒有善惡心,你心自然可以自在面對過去所做的好與不好的事情,因為其實也沒有所謂的好、不好。看破的話就是這樣子!你沒有善惡念的話,所現起的一切,都只是過去善惡的一個記錄。所以過去的這些種子,跟你的心清淨有關係。你心清淨了、無記了,那麼這些種子雖然存在,也傷害不到你,是阿羅漢就有這個能力。

(2)自在成就:第二個自在成就,指須藉由加行所生之善法,加行就是人家用功一百分,你多用功二十分,這二十分要看是什麼法門讓它加行?你要修一個密法,但程度不夠,那就先修一個前面的加行(prayoga)。比如說我們修心中心法,你打坐也達不到兩小時,然後心也不是很清淨,好吧!讓你先去磨身心,所以教你一個方便的懺悔印,讓你去磨練磨練。密教裡要令身心能得初步好處者,就屬大禮拜,大禮拜第一階段是十一萬拜,第二階段再加三十萬拜,拜完已經四十一萬拜。在拜之間身體也會有成就,所謂成就是氣脈發起、身體健康。這麼磨練下來,氣有了,身體、腦筋會比較進入心地深層裡面去,然後你的心也會轉一點。

進入正式修法,剛開始大家都說:「唉呀!修心中心法很痛苦!」熬了一輪、二輪之後,心裡漸漸會覺得,好像什麼事情都能看得開一點了,以前很執著的,現在好像看開一點了,那就是進步了一點。所以這是加行要用功。所以,要講禪定、要講戒律、或者是般若智慧、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等等,都是修行之中的善法。善法生起才有辦法自在,善法不生起就沒有自在的一天,天天搞這個心就搞得煩死了,因為你善法沒起,智慧不顯,不能夠脫黏。一切能夠離開煩惱、業力的法都是善法。你要說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次第而得,那當然是從內心的種種不執著一切,而得此自在無礙,這種脫離煩惱的能力就是一切善法。你要自在成就以前,要修加行,加行以後生起善法,即能自在成就。

及工巧處:很簡單、很技巧的一個動作,有助你加強定力,這也是一種加行。比如說你身體氣不通,心就亂,那要如何讓身體氣通?木枕頭要用,或銀貂機震個二三十分鐘,或者你起來拜佛,面對佛像拜一千拜、二千拜,看你還通不通?如果你像發狂一樣在那邊拜佛,不停下、不吃飯,一直拜,拜一千拜,一天下來,看你氣通不通?神智清不清楚啊?為什麼會神智不清?氣不通!為什麼氣不通就會這樣?因為你未達究竟根本涅槃,究竟根本涅槃不用這些氣,照樣心平氣和,修到最後要這樣──身體沒有很大的氣了,但是你還是祥和。

剛開始你氣夠旺,會覺得自己有定力,什麼都看的開,但氣太旺所得的定力是假的,等你要死時,沒有氣了,怎麼辦?所以這不是究竟的善法。你要練到般若智慧、練到心地自然的不去執著一切相,柔和、安忍、大忍,才算數。所以,種種的技巧或者是佛法經典文句都可以拿來用,這也是一種技巧;你不用,卻天天鑽牛角尖,想它有道理沒道理,當然煩惱無量。有時不免要感嘆:人的智慧怎麼差那麼多!有的人是別人一講就通了、如如不動了;有的人卻總在那裡鑽牛角尖,一天到晚在分析對與錯、合理或不合理,工巧一點都用不上。沒有辦法讓你得到好處的法,那不是工巧;能讓你得到好處的,能夠脫離痛苦、煩惱的,就是工巧。

變化心,心隨你的業力在變化,如果你有柔軟心、有大忍的心,心就不會變化,會變化是妄想心。自性本來的覺知心是不會變化、只會觀照,不會跟這些妄想心起鬨的,所以你如果不執著覺知這邊,卻站在妄想習氣那邊,當然就亂七八糟。自性還沒有清淨以前,會隨因緣而變化,所以五根會起魔相,就是這麼變化出來的。變化時不要當真、不要執著。至於等你程度夠,要去行菩薩道,變化心則是另外一種層次,你也要能體會。修行就是要斷,令這個心不要變化,如果能夠有變化心的話,要往好的變,不要往壞的變,要往慈悲心變,往柔軟心、救度眾生的心這麼去變化,不要去斤斤計較於那個世間裡的對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否則越攪和就越亂。

威儀等,三無記之一分加行力所成者,此種子可任運自在,故稱自在成就。內心清淨外表自然就現出威儀,威儀跟戒律是同一個名詞,如果你戒律嚴格、心地祥和,顯現出來就非常柔和,大家看了就感覺威儀具足。所以在加行方面,要修的是這幾方面善法,工巧、變化心、威儀等等。此種子可任運自在,都要能夠自在。面對內心留下來薰習而成的這些種子,你有辦法自在的去應付,任其本真來運轉它,它不甘願你讓它甘願,什麼叫不甘願?就是很執著才會不甘願。它不安你讓它安,它不自在讓它自在。任運本真,就是以真正的覺知心、清淨自性,往好的去運轉,往自在的方面去運轉。這樣阿羅漢就已經證到自在成就。修行都一樣,先對外境修,到要擺平你內心自己種子時,就是要讓它這麼自在。

(3)現行成就,指一切法之現行無礙。第三個現行成就,修行不是修到最後好像死人一樣;你修自在成就了,還要拿來用,走入人群。像大羅漢還是要再度眾生,走入人群,而且人群之間有因緣就會起現行的法,起現行的法你要能夠自在無礙的去運轉它,然最後能達成就。也就是你的意念與在行菩薩道之間的所作所為,都能夠圓滿成就。一切法的現行無礙,不是只有指自己,還包括你跟眾生之間的因緣,你碰上不正常的或者脾氣不好的人,要怎麼來駕馭他──他脾氣不好,你要比他更不好,他罵大聲,你比他更大聲,但是你罵完了很自在,但他罵完就很洩氣、煩憂。要這樣現行無礙自在,沒有罪惡感,隨性而發。如果不這麼壓他的話,他爬到你頭上來了,也不知要怎麼修。有同學對我講:「釋迦牟尼佛那麼柔軟、軟語,結果看您怎麼那麼兇!」如果我有祂的腳毛一根的話,我大概很柔和,就是連腳毛一根都沒有,所以我要用罵的、兇的,但是罵完我很自在,這是怒目金剛現大慈悲相,專門調理不順、不羈者。

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法之通於有漏、無漏、善、不善、無記等。所以包括五蘊身,色受想行識,身體的變化、感情的覺受,跟心裡面的想法,六根入六塵境就是十二入,你在度化眾生之間還是離不開這個身體,六根還是要入六塵境。剛開始修行你要不去入塵境,所以離群而居,等行菩薩道時就不能離群而居,還是要跟眾生之間互動,這麼六根入六塵起六識之間去運轉。六根入六塵境就是十二入,有的稱十二處,再產生六識就成十八界。根塵識三和合成萬法,在萬法之間你又要能自在!所以這三科要通於有漏無漏、善不善、無記等。有漏法就是造惡業、造善業受業報,無漏法則是清淨法,脫黏業障。要得到真正的現行成就的話,要以無漏作基本,以無漏、沒有煩惱的心當基礎,無漏就沒有煩惱、沒有對錯、沒有罪惡、沒有恐怖等等分別法在裡面,是為清淨無漏。

但是你要在世間相裡面現種種跟眾生之間的因緣,你就須用有漏──講話就造有漏業,行為就造行業;但是因為你可以安住在無漏的智慧上,所以你對這三業,善業、惡業、無記業,都沒有執著。表面上看起來是造了業,但你又沒有造業想,就是現起一切法時,你能夠自在無礙。大阿羅漢也要度眾生,祂就要有種子對內心的解脫,當然解脫以後就自在了,自在成就以後就要來用,用就用在你五蘊身、六根入六塵、現十八界時,這麼在有漏、無漏,善、惡、無記法之間運轉,對一切法沒有什麼罣礙,大阿羅漢功德相圓滿就是這樣子。

 

聲聞眾者在修行位時都是減緣減行,以得安忍諸法,達大聲聞境界,於諸法諸行無減緣減行之功用,自心能達自在無礙之境地。

聲聞眾者在修行位時都是減緣減行,聲聞眾者,對於緣都盡量把它減掉,不去攀緣、不去結緣、不去應緣,行為上也盡量的規範自己不去造業,守戒律嚴格。還要離群而居,在阿蘭若、野外,要距離城市一定的範圍之外,沒有聽到什麼吵雜聲的那個地方去修,我們叫做阿蘭若,初步修行有人是這樣子。以得安忍諸法,這樣慢慢可以得到安忍之法,很安祥的去忍受外境一切法,也可以忍受你內心的一切種子所現的法。達大聲聞境界,這樣漸漸就達到大聲聞的境界,大聲聞一定是修到解脫了,然後再跨出去,去試試看你在眾生之間,是不是也有這種解脫的能力。

如果你在阿里山人煙少罕至的地方,找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打坐修行,你會覺得人生實在太完美了,也沒有煩惱了,就自己以為是解脫了,結果哪天來到台北市一看:「車這麼多、人這麼多,嚇死人了。煩啊!煩啊!」這是哪門子的定力?那種定力是假的。所以你是大聲聞境界的話,就一定要像菩薩一樣,到人群之中攪和而仍能自在。依上面所講的,用有漏智慧去運轉,如果你用無漏怎麼去做?無漏做不了事,清淨心怎麼做?他比你強,比你習氣毛病重,講也講不聽,你要怎麼辦?你動不了眾生的心。所以你要弄有漏法,但用有漏法就有果報,有漏就是有善法、惡法,這都是有漏法。所以,有漏法做了以後,你要用無漏的智慧去觀它無所有不可得,用字觀,觀法本不生,如此則造有漏業等於沒有造業。

於諸法諸行無減緣減行之功用,也就是行為跟應緣的能力已經達到最完美的境界,不必再修,不必再去掉你的種子習氣,不必要來斷掉你的不如意的行為。反正你都看開,那又有什麼叫做如意、不如意?都沒有這個分別。自心能達自在無礙之境地,都能自在無礙的去用。修行的境界很多,有的人如果還不到大阿羅漢的境界,他是以威儀、莊嚴來攝服大眾,但是他沒有辦法度一切眾生,因為還是要跟眾生他們攪和攪和,才能夠折服他們、才能夠度化他們,而在度他們之間又能夠自在無礙。大阿羅漢也都有這種功夫。

 

減緣減行修持次第,聲聞之人於見道以前之中忍位,次第減所緣之觀境與能緣之行相而觀四諦之理。小乘修道階位上,忍位共分上、中、下三個階段,在中忍位以十六行相觀四諦(觀四諦時,各有四種差別,於其時所產生的行相共有十六種),依此次第縮觀之觀法,稱為減緣減行。

減緣減行修持次第,緣有你內心的境界與外面的境界。內心的境界是內緣,外面境界是外緣。內心的境界,是指種子所起的法行。那要怎麼讓它減少減少再減少?減到不能再減少,就是最低、沒有了,不必再修了、無漏智現起。修行剛開始都修自己,你的行為、你的心行,或者你跟外面眾生之間的行為關係,如果你在戒律上嚴謹遵守,在行為上規範的好,那麼錯誤的行為就會越來越少,到最後你已無可減、不必再減。所以減緣減行是在修持的次第上用功來講。

聲聞之人於見道以前之中忍位,見道,道是一條道路,要成佛的道路或者解脫的道路,你如果懂了也可以說見道;如果是見,禪宗所講的本來面目,開悟了,那也是見道,甚至有的說是入道。所以,看它是針對什麼名相在講。若看到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真心,但是習氣妄心還在這裡、還有很多,這兩個會是同時都存在的。要站在對的這一邊,也就是覺知、沒有煩惱的、無漏智慧、真心的這邊,這樣覺知就可以看到妄想心起滅起滅,並且好好地修理它、管住它。

剛剛講過大中小三忍。小忍是忍對外的冷熱、人事物,這些都是小忍;中忍就是入心,能夠進入內心修時;如果到大忍時,已經是面對十方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了。為什麼大忍不是我對人事物去忍?這種範圍太小了,只有對身邊對象而已;若你的心已能進入虛空裡面的話,那所接觸的因緣有多大?無量無邊,你要忍受一切眾生的心念起滅起滅,而且不受其影響,都要忍,這才是大忍。所以你現在看到一個人,你跟他過不去,那僅是一個對一個,那是簡單的忍,只是小忍;等你心入虛空,不管你主動感召或者是被動因緣,總是無量無邊,這個時候你怎麼安忍?之前提過,證阿羅漢前要先斷五上分結,五上分結的其中一項就是掉舉,掉舉的境界已是心遍虛空,那要怎麼去安住這個心?對方在生氣,你能感知他在生氣,結果自己的心也跟著動搖、生氣,那要怎麼安住這個心?

或者如果有一大堆的暴動,這些民眾高達好幾十、上百萬人在那裡暴動,每個人都冒嗔心、怒心,你雖在這裡離得好遠好遠,也會覺得連本地的虛空都不安寧,你的心就是能感受到這些。比如那一陣子紅衫軍在動盪不安時,你跟著心也就慌慌,他們在大道那裡擾動,離你家很遠、很遠,為何你還會心不安?這都是同一樣的道理。如果說外邊一個人鬧一鬧,而你都沒感覺,感受不到什麼嗔心、怒心、不甘願的心,那你修行還差太遠了;等到你心遍虛空,十方眾生心你都可以感受的到時,看你要不要忍?要忍得,這才是大忍!所以聲聞所見道時,是剛開始要修,那時候還是中忍,心的妄想習氣是中忍位,聲聞能見三千大千世界,這時應是修大忍之時。

次第減所緣之觀境與能緣之行相,不管是外緣或內心的妄想習氣的緣,觀境去減損你所緣的觀境與你能緣的行相,這行相你用在心念的話,就是形象或者是影像或者是念頭,這些都是你要面對,要減損、減損,讓它減少、損滅。而觀四諦之理,佛法講四諦,就是「苦集滅道」。有人說誦了《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後,可以觀起很多影像,由這影像你意識到未來會出生當什麼、什麼畜生的,好在有唸這個經,不然以後要出生到畜生道、地獄道、餓鬼道、什麼道的,如果又升起宿命通的話,那對未來果報就觀得更清楚了,一般人沒有這種功夫,不過有因為誦經的因緣,所以才能夠觀起那個相。然而你在苦集滅道之間,所現起這些所緣的觀境跟所緣的行相,你都要去減損、減損,讓它起不了作用。

小乘修道階位上,小乘法在漸修、在修道,也就是思惑,用心念,就是修內心。忍位共分上、中、下三個階段,修道階位上,忍位上共分上、中、下三個階級,在中忍位以十六行相觀四諦,中忍位要修心,苦集滅道會化成十二種行相,每個行相有四種,觀四諦時,各有四種差別,所以觀四諦是各有四種差別。於其時所產生的行相共有十六種,這個就是你在學小乘四聖諦時要去懂得怎麼修,以及它所講的每一種的四行相是怎麼樣。依此次第縮觀之觀法,把它縮小到你內心的境界,這麼去觀,稱為減緣減行,有過去的業還沒觀,我先把它拿來修,未來的果報還沒現,我先把它拿來修,這麼減行在心裡面,拿捏揣摩,降伏安住,事情這麼做,都是屬於減緣減行。

 

緣,為所緣之義,指觀之對境,即謂四諦。三界分為上(色界、無色界),下(欲界)兩界,於上下兩界中各觀四諦,合為八諦,即八緣。行,為行相之意義,即觀四諦之狀態;四諦各具有四行相,故共計有十六行相。即:在苦諦有非常、苦、空、非我等四行相;集諦有因、集、生、緣等四行相;滅諦有滅、靜、妙、離等四行相;道諦有道、如、行、出等四行相。上下八諦共為三十二行相。

緣,為所緣之義,什麼叫緣呢?緣就是所緣的意義,一個事情用因緣把它誘發起來,那個就是你所緣的境,指觀之對境,就是說我們觀時所觀的對境。即謂四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四諦「苦集滅道」,次第來觀。你要觀:「為什麼生活不好、身體不好?」「為什麼現在果報不是很好?」你這種苦,一定是過去造的業,如果過去的業不是這種苦果的話,怎麼會現這種果報?一定有其因!所以有其因,就推想回去,你與人之間所造的種種恩恩怨怨,這都是聚集一切業的因,那怎麼去推想、去觀照?

現在要脫離痛苦,除了對於現在的痛苦要減損、減損,對它不覺得痛苦,不覺得痛苦,是讓它從心裡去改變,不是從果報的現象去改變。也就是你生病時要覺得你生病生得很高興,那這樣你會覺得你在生病嗎?不會。這是心的問題。所以不是一定要把果報全部滅掉才能夠解脫,不是這樣!諸如心要適應種種環境、適應種種事情,而能讓它很安詳、柔和、大忍,這樣你處在境界之間,不以苦為苦,這樣把今生的苦控制了,再回過頭來,斷未來的苦。

未來是集,集裡有很多種子還沒有報,那你要先把它誘發起來,把種子從深層誘發起來,然後去修。所以起心意念時,你要去面對它,不要有恐怖想,不要有不甘願、不柔和的心,要慢慢地去安住它。你種子裡面所有未來的果報,在今生修,也可以斷掉無始劫所薰習的習氣。這樣如果滅現在的苦、滅過去種種造業的種子的因緣,種子不可能滅,但那個因緣可能滅掉,你有滅它的因緣,它所現法時,你便不被它左右。

阿羅漢為什麼會解脫?因為不來受生!他以前殺了人,今生證到阿羅漢,那個被殺的人也還沒來索命,這個帳還掛在那裡,掛在那裡他為什麼還可以看得開?以前殺人的幻境在起時,他可以安得住心,不覺得自己以前殺的有在殺,有這種自在的心。好像在看電影一樣,其實你是裡面的主角,但不要有罪惡感。這樣你能夠初步控制的話,今生得到阿羅漢,那個種子果報將沒完沒了的演下去,除非到哪個時候你再來行菩薩道、發菩提心要度眾生,就又在六道之間輪輪迴迴,那就會碰到被你殺的那個人,你就要再去還他一命,總是會碰得上的。佛是該還的都還了,所以內心沒有罪惡的種子,都是完美的人格。這裡講的,如果滅做到了,你就真的悟到解脫道。

三界分為上(色界、無色界),下(欲界)兩界,把三界劃分為上界(色界、無色界)、下界(欲界),這樣就是兩界。於上下兩界中各觀四諦,上、下兩界之間各觀四諦。在下界欲界你要觀:為什麼會苦,或因為你有淫欲心所以會受,欲心不滅所以來人間出生,或者生六欲天,也是一樣受苦。要怎麼來觀行?因為你過去有種種的欲心,所以聚集很多的種子。那要如何滅它?如果滅了就是得道。如果你修到色界天的初二三四禪,修到無色界天的四空處定,要如何來脫離這些?色界天初禪有色身的痛苦,怎麼擺脫?或者是二禪天的喜俱禪、三禪天的樂俱禪、四禪天的一境性,或者種種的五神通現起,你要怎麼擺脫這些業緣的牽扯?你要去思惟,所以苦集滅道是這麼去思惟,合為八諦,即八緣,那麼上下二邊次第就是八個行相,然後八諦就有八緣。

行,為行相之意義,即觀四諦之狀態,在行方面,緣行,行相上的意義,就是觀四諦的狀態。心,如何觀它心起心滅的狀態。那這樣苦集滅道各有四諦。四諦各具有四行相,故共計有十六行相,四諦各有四個行相,總共有十六個行相。

即:在苦諦有非常、苦、空、非我等四行相。在苦諦有什麼呢?四種行相:「非常、苦、空、非我」,有時把「非」改成「無」,即「無常、苦、空、無我」這四行相。你在苦、集、滅、道這四諦之間,譬如苦諦時,觀苦非常、無常,現在痛苦一下子,過一陣子就不苦了,這麼去觀。然後痛苦之間呢,所謂苦是人世間過去的業因所感召的苦,苦裡要觀空,因為一切法本不生、不實在,所以用解脫的理念去觀它空,或者在受苦之間沒有一個我在受,無我。所以苦集滅道裡面,都用這四個行相去觀它,此是在滅你的緣跟行;如果修行到有境界或得到好處的話,還是要滅掉修行的境界,這樣可以躲過色界天的感召、無色界天的感召。善境界要滅,壞境界更要滅,才可以得到解脫道。就這四個行相,所以無常、苦、空、無我四個行相在四諦裡邊去觀,會變成十六種行相。

集諦有因、集、生、緣等四行相。你要去觀:我過去所造的業聚集在我阿賴耶識裡面有其因,一個一個連結在一起,就變聚集在一起,這個聚集在一起的種子,有因緣它就會現起、就會生;生,如果沒有緣它起不來。所以在集諦裡面你要去觀因、觀集、觀生、觀緣,這麼去思惟、去想。所以剩下的在苦諦受苦時,不管身或心在受苦,都觀它無常、苦、空、無我四行相。好在因為無常,所以今天肉體的痛苦,過幾天病好了就不痛了;你今天心靈在受痛苦,你忍耐一下,一天、二天、三天就好了。

你就是忍不下這二、三天,所以才會搞得天翻地覆,我們常常在受這種考驗,等到你能忍過第一天,那第二天就生龍活虎一條。所以,今天晚上障礙來了,你要忍耐過去,觀「無常」,苦當然「苦」,但你要「空」,把它空掉,然後觀裡面「無我」。小乘法的理念是這樣子,所以小乘法還是要學,不然你功夫不夠,跟你講般若智慧拿出來用、拿出來試,但怎麼拿?還是沒有般若智慧,因為你沒有練過這個功夫。小乘行者按部就班,有這些法可以給人用,它都有理念、方法,這在四聖諦中都有講,而且講得很仔細。此處我們只是簡單講十六種行相,釋迦牟尼佛在《阿含經》理面,講很多這方面的道理。如果你在大乘法方面修得很不契機的話,可以回過頭去修小乘法。因為你一接觸八正法都是在講般若智慧,講觀空一切,大智慧的人,教他放下就放下,教他不執著他當下就放下;結果跟你講,你當下放下,過二分鐘又起迷糊,總是這個樣子放不下。

大菩薩為什麼不來度你們?因為你們常在起迷中,佛菩薩教的是地上菩薩,教地上菩薩一個念頭祂就懂了,說放下就放下,這一放就是永遠放下;反之,現在跟你們講放下,放下過三五分鐘或過一天又再起迷,這種材料、福德,當然不夠大菩薩祂來教你,因為智慧不夠。那怎麼辦?所以只有由我們這種人在這裡跟你攪和。所以你到那一個程度了,要由誰來教,都是一定的。《大般若經》都是真正菩薩在聽的,一聽祂就懂,而你聽了都不懂,那真是層次有差別、心地不夠清淨,所以建議你可從小乘法來觀法。四聖諦是最基礎的,不要小看四聖諦。

這裡講到是集諦,再過來,復以四行相觀上界之集諦,在剛剛是觀欲界因、集、生、緣,然後在加上色界、無色界,你在禪修境界得到這四種境界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跟四空處定時,你要用因、集、生、緣這四行相來觀,才不會去執著上界(色界、無色界)這些禪定中的種種善境界,不然你又犯了因果,很可能日後又輪墜了。

滅諦有滅、靜、妙、離等四行相,繼續觀欲界的滅諦跟上界的滅諦。欲界滅能夠觀了,再來觀上界(色界跟無色界)的滅。滅諦就是你怎麼來減損減損你的緣,來減損減損你的行,這些都能夠控制的話,那滅自然就得到了。滅諦亦有四相,討論有因、有緣成辦一法,如何來滅此緣,讓其不成氣候?「滅」者,觀諸蘊法(五蘊法──色、受、想、行、識)虛幻。如何觀其虛幻,最後至於五蘊滅盡?能盡此蘊諸法,即能破無明執,千百回觀空、無執,慢慢自性不生遍計所執性,當能初步脫黏。「靜」者,貪、瞋、癡三毒盡量斷除不犯,如此貪、瞋、癡三火就能息滅,此時行者宜斷除種種願求,以無求才能心靜;有所祈求,就是禍端,小乘行者皆靠自力證解脫,不求他助。「妙」者,二十隨煩惱法、六根本煩惱法都能依此法斷除,致使所有過患沒有發作能力,那麼自性就能發起妙用,脫黏業力產生其妙用。「離」者,於五蘊虛法、虛幻心法中,能脫離眾災。

道諦有道、如、行、出等四行相。上下八諦共為三十二行相。乃至於最後的道,你還是要這麼去觀道、如、行這三行相,以道、如、行這三行相來觀各界的道諦。「道」是解脫道,「如」是如其真性發揮的功用,然後你如如不動,不去執著它,這是真如性。產生你真如自性的一切用,都可以當作「行」。在「解脫道」跟「如如」跟「一切性行一切法」的生起之間,這三個行相中,你要觀色界、無色界不執著,才能解脫。這道諦,到這個時候,簡略出之一行相,把這三個縮成一個「出」,所以如果能夠從道如行三行相之間,脫離色界無色界這些真如性所反應的現象的話,那我們就說是「出」,「出」是脫離眾苦,「出」是能生出菩提,證得道諦!這菩提能夠出來,或者到菩提的這一邊,或者解脫的那一邊,這道、如、行以出這一形象來結尾,所以即為減行,這是第一週。

那第一週要修幾輪?一輪、二輪、三輪,所以一般它還有修二次、三次。為什麼我們說「佛三轉法輪」?三轉法輪的三,先要把道理搞懂,苦集滅道什麼意思,第一輪先思惟的話就「已知」,苦什麼意思,集什麼意思,怎麼思惟,上面所講的四行相啦,這無常、苦、空、無我,這是四個法來觀苦諦,這麼去觀、去了解,先把道理搞懂了,所以是「已知」,懂了就是已知,若還半知半不懂就再觀,一定要把它搞懂。搞懂以後開始修修到已能控制就是「已證」,證知習氣、證諸性用,但已能控制是為「已證」,不是說你根已拔掉,是像阿羅漢祂解脫時,種子還在;我們無法像佛,佛心裡面沒有什麼惡業的種子,所以祂不再受報,當生是最後生,最後一次當人來修行,最後一生是受果報體最後生。第三輪時,就要「已斷」,徹底的把根拔掉,貪瞋癡三毒滅盡不起,即是「已斷」,所作已辦了。你要這麼去修這個四聖諦。

一輪完了作二輪,二輪完了作三輪,所以如是第二週以下,同樣從以觀欲界之苦諦為開始,到最後以道如二行相觀上界之道諦,再減行之一行相,接著又再滅行之一行相,如是漸次滅一行相。至第四週又從欲界苦諦開始,在漸次觀至上界道諦時,簡略道之行相,至此上界的道諦下之觀行皆已滅除,故稱為減緣。所以你看減緣的過程之間多複雜!一次觀、二次觀,次第之間都這麼觀,所以在減緣時,亦有減行的法門在裡面,但已攝於減緣中。在行「減行」之間,行「減緣」就一起修了,是同時在進行這兩邊的行法,所以在修這個減緣時,減行同時是在進展的。這些在《阿含經》中都有具體名相、方法、次第,那你就按部就班這麼去觀、去修。很繁雜沒有錯,但是智慧不夠的人就是要這麼樣次第而修。

如果智慧夠的話,只要觀無常、苦、空、無我,當下就悟道啦!例如,痛苦時哪裡有一個我在痛苦?當下就這麼如如了,在受苦間也不覺得很苦。假如你在生病時,人躺在那裡不舒服,發燒、頭痛什麼的,可是你心很安詳,連肚子在痛也很安詳,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如果有的話,要不是你證道了,就一定是佛菩薩在給你加持!所以你這個身心好像兩個不搭調──身體很痛苦,但是心很安詳,在那裡承受那種痛苦。所以像這樣的話,大乘菩薩在受報時,祂都是很甘之如飴在那受痛苦的報,因為祂很自在,其實這些都是過去菩薩修小乘上來的,不是祂無中生有就有這個能力,不是的,是過去就有修!如果你今生智慧比較不具足,聽了這些「無常、苦、空、無我」,搞的迷迷糊糊,又做不來,那你不如回去好好從《阿含經》裡體會,一週、二週這麼逐次去修。所以說減緣時,就有減行一起在修,攝受於減緣中,所以不稱減行,因為講減緣就是在做減行的工作。

(2008.01.30.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