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42)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諸聖所證得的功德相

「戒善清淨。」(續)

此為第四個大聲聞的功德相。戒善清淨,我們要瞭解這裡提到的戒,它不是我們中國所指的意思,戒是律儀的意思,律儀有好、有壞,我們是要好的律儀,加一個善,戒不善我們不必學,戒善我們要學,好壞戒律儀都是戒,我們要守善戒、善律儀。而這些大阿羅漢們都是戒德清淨的。以下分別敘述戒的種種意涵。

又《佛地經論》云,如契經說,具足六支名戒善淨:一住淨屍羅,所受學處三業無犯。二善自防守別解律儀,能守護七聚(如下)律儀。三軌則具足,於威儀行住坐臥,或於所作著衣服、便利等,或於善品加行誦經坐禪等,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vinaya律藏),不越毗奈耶也。四者所行皆悉具足,五處非比丘所行,所謂唱家、婬女家、酤酒、王、旃陀羅(ca572la),如是五家及諸如來所制之處,除此所餘依時行者如是,名為所行具足。五於微細罪見大怖畏,隨小學處乃至若有命難因緣終不故犯。乃至廣說,故維摩 云,乃至小罪猶懷大懼。六受學學處,唯自誓、受我當盡學一切學處,乃至廣說。

又《佛地經論》云,如契經說,具足六支名戒善淨:有六種說明重點,叫做律儀清淨。如果不善不淨,這律儀不必去學,不要守惡戒儀,而要守善戒儀,才能夠得到清淨,出家、在家都是要守善戒,出家眾有四律儀。所有的修行都是在求得心性清淨,自性本來清淨,修、不修它本來就清淨,我們心性如果是只有真心的話,那它跟自性清淨一樣,問題是我們熏習了很多的妄心、習性的心,這些都是不好的,把這些拿掉了,你就可以得到心性清淨。心性清淨就是心應緣所起的法,你都不去執著,這樣你就清淨,就回到自性根本清淨。懂得這樣修行的話,一些心念或境界,或者你對於世間一切加在你身上的人事物諸緣,你都能夠自在面對的話,你就心清淨了,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一個目標。

有六種戒屬善淨:

一住淨屍羅(善戒):清淨的戒,是好的,所受學處三業無犯。三業是身、口、意三業,我們說「身口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如果對世間的一切有情,不使他們起煩惱,然後你再求斷掉自己內心的習氣毛病,自然就自性清淨、三業無犯,身口意三業清淨就不造業。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語業也就是口業,不惡口、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意業,不貪、不瞋、不癡。這三業大略講起來正是十善,此十善是我們修行的基本概要,這方面的戒律能控制好的話,就是第一個住淨戒律儀。

二善自防守別解律儀:能守護七聚(如下)律儀。這裡講的七聚,就是七種戒律所產生出來的律儀。律儀有好、有壞,有戒律的,你要善住,須能夠自己遵守佛制戒律,另外講的一些律儀,下面還會再提到。

三軌則具足:行為、身口意三業,都像鐵軌、軌道一樣不會出偏差、差錯,如果守戒律嚴格的話,就不會犯種種毛病。一般在自修、修聲聞乘或者開悟的人在修自己解脫時,自修都還算很容易,你只要身口意三業不犯的話就好了。

但是當你要度眾生就難了,度眾生等於跟眾生有互動,這互動之間就一定會產生摩擦、牴觸,或要顧慮別人,這樣比較不容易自己修到清淨。不過菩薩本來就是在學智慧的,不是要求心先清淨的,而是要在最後得清淨的,所以修行重點不在於過程之間的清淨不清淨,而在於後面這些更高的修行境界,如四無所畏、四無礙辯才、佛的十種力量、佛的十八不共法、恆住捨性、無忘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或者一切三摩地門、一切陀羅尼門。

當然仍得從最基本的空、無相、無願三三昧及三解脫門先來過,這是一個基本門檻,你要修小乘也在修這三三昧及三解脫門,修大乘還是要修這三三昧及三解脫門。等到有基本的定力以後,才能進入陀羅尼門,從陀羅尼門才能夠進入真言行,或各位現在在學習的悉曇。悉曇就是觀這些原始的梵字,來圓滿一切身口意的成就:身業像如來的身那麼清淨;語業是智慧,讓你能夠產生無量的智慧;心意念能觀想,能出現梵字。我們學悉曇的是咒語,心意成就就是siddhi,語是sidd2m,如來身是siddha,我們學的肉體的成就也一樣,這三樣都是屬於悉曇學裡面的東西。

於威儀上行住坐臥,或於所作著衣服、便利等行為上,或於善品加行誦經坐禪等,我們要提高我們修行的境界,要誦經、要坐禪等等的,要成就軌則,隨順世間,自己修是一回事,但仍須隨順世間,不越世間。如果你修空就不理別人,認為自己心安理得就好,那這樣也不太好,因為會造成別人毀謗、造業,人家會說修行修成這樣,佛法還不是怎麼樣、怎麼樣等等的,所以我們雖然修自己清淨,但對於世間一些禮儀人情世故,還是不能夠忽視,也不能不睬不理。隨順毗奈耶(vinaya律藏),就是指善戒律,不越毗奈耶也,一切行為軌則不超過自己守戒律的範圍。

四者所行皆悉具足:五處非比丘所行,五個地方我們修行人、出家人不應該去的,就是所謂的唱家(卡拉ok、音樂會、歌仔戲、看電影等等),都不好涉入;婬女家(妓女戶或者色情場所);酤酒(賣酒的地方),以戒律上來講,你除了自己不能喝酒以外,還不能買酒給人家喝,一個守戒的人,買酒給別人喝,會五百世沒有手,所以有時候朋友送酒給你,你也不能夠拿去轉送給別人;王(王宮處所),修行人不大跟這些王宮貴族往來,因怕沾染到他們高規格的供養或者受供後起了貢高我慢心,認為有國王在護持,就會起慢心,這類處所不適合真正在修行的人去;旃陀羅(ca572la),指印度四種種姓裡面第三種,彼等專事獄卒、販賣、屠宰、漁獵等職。第四種是首陀羅śūdra,巴厘sudda,略稱首陀。為印度四姓中地位最低之奴隸階級。從事擔死人、除糞、養雞豬、捕獵、屠殺、沽酒、兵伍等卑賤職務。此等下賤的人們,可能幫人家打掃廁所、專門服務人家的,居住的環境很不好。如是五家及諸如來所制之處,如果佛有說哪裡不要去,最好不要去。除此所餘依時行者如是,依時間來確定好、不好,名為所行具足。

五於微細罪見大怖畏:雖然很小的過錯,但是,你要具有很大的恐怖心,不要認為無所謂,因為我們都是不太在意因果的道理,微細的毛病在修行來講,有時仍會造成很大的禍害,所以,犯了微細罪,就要有大恐怖心。隨小學處乃至若有命難因緣終不故犯,有不好的,甚至於牽涉到生命的問題的話,這些因緣,終不故意去犯。從小的地方去學習守戒律,微細的毛病把它看成大恐怖,有時候,為了不要去犯這些小毛病,就算捨去生命也在所不惜。有這種心的話,你一定會有所成就,阿羅漢很容易成就,就是這個樣子,心管得很嚴格的話,你個人就會成就;菩薩則較不容易當生成就,無數的阿僧祇劫都這麼度眾生,在學習剛講的那些好的境界。乃至廣說,擴而大之,這種種的戒律都要堅守,這些微細的毛病不要去犯,大的毛病當然不會去犯,等等的都不會故意去犯,故《維摩詰經》 云,乃至小罪猶懷大懼,這就是跟上面所講的,對微細罪起大恐怖。

六受學學處,唯自誓受我當盡學一切學處:乃至一切佛經所說的,廣說,我們受學要學習的是哪一部份?你自己發願的或者你自己去受戒的,都當要盡力的去學習,一切學處,這樣才能夠滿足戒善淨

七聚者將犯戒之相分為七類,即統括五篇與篇外諸戒條為七類。又作七犯聚、七罪聚、七篇。即:(1)波羅夷(p2r2jika),意斷頭。(2)僧伽婆屍沙(sa3gh2va0e=a),即僧殘。僧為僧伽之略;殘為婆屍沙之譯。(3)偸蘭遮(sth9l2tyaya),意譯大障善道。(4)波逸提(p2yattika,或 pr2ya0cittika),意譯墮。(5)波羅提提舍尼(pratide0an1ya),意譯向彼悔。(6)突吉羅(du=k4ta),意譯惡作。(7)惡說(durbh2=ita)。

我們居士很少有機會懂出家人的這些戒律,但是修行就要明白犯戒是指怎樣或者戒律是什麼,所以底下把這七種戒律說明一番。七聚者將犯戒之相分為七類,即統括五篇(一篇就是一種)與篇外諸戒條為七類,有篇外還有其他種種的戒,全部加起來大概有七大類。又作七犯聚、七罪聚、七篇。即:

(1)波羅夷(p2r2jika):就是所謂的婆羅夷戒,意為斷頭,你犯了這個罪會斷頭,表示是犯了非常大的罪業。男眾為四波羅夷,女眾為八波羅夷。在比丘來講就是犯了殺、盜、淫、妄,比丘尼來講還再加上一些比丘尼跟男眾之間不該有的關係,譬如在一個檔風牆之後,只有男女兩個在一起就不行,如果接觸到身體或觸摸也不行,這在女生戒律上非常嚴格,故再加了四種戒律儀進去,變成八波羅夷。這是屬於斷頭罪,非常嚴重的罪。

波羅夷p2r2jika還意譯為他勝、極惡、重禁、墮、墮不如、斷頭、無餘、棄。戒律中之根本罪。波羅夷p2r2jika意譯為他勝,不是自己勝了,是別人勝了,隨別人去了,就是你的破戒的那部份的行為勝利了,你守戒失敗,所以說它勝利。極惡、重禁,佛所說的重罪、不斷禁止的重禁。墮、墮不如、斷頭、無餘、棄。戒律中之根本罪。我們於殺、盜、淫、妄這四種戒就是屬重罪。這裡的妄是指大妄語,沒有證得,你說你證得了,例如你沒有證到阿羅漢,說你是證阿羅漢,沒有證到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等果,卻說你已證到,這都是大妄語。這些是四重罪,比丘尼多了另外四個變成八波羅夷。

(2)僧伽婆屍沙(sa3gh2va0e=a):僧伽指出家修行的人或者和合眾,僧殘,也就是不完美的出家人,你犯了戒,即是謂僧殘。僧為僧伽之略;殘為婆屍沙之譯。僧殘sa3gh2va0e=a指戒律中僅次於波羅夷之重罪。又作眾餘、眾決斷、僧初殘。犯者尚有殘餘之法命,如人被他人所斫,幾瀕於死,但尚有殘命,宜速營救,依僧眾行懺悔法,除其罪,猶可留於僧團。僧殘sa3gh2va0e=a又作眾餘、眾決斷,到底有沒有犯罪?由這些僧眾來判斷,就像美國的陪審團一樣,大家來決斷,如果出家大眾說有就有、沒有就沒有,由眾決斷。僧初殘,僧人剛開始比較粗淺的犯戒。犯者尚有殘餘之法命,剛開始犯這種比較次要的戒律,還有餘命、慧命一點點、法命一點點,繼續再犯下去的話,就沒有了,如人被他人所斫,幾瀕於死,但尚有殘命,還有一點點的呼吸,宜速營救,依僧眾行懺悔法,如果你對大眾批露你的罪行的話,那是真正的懺悔,然後由這些出家眾來決定準、不准你懺悔或者懺悔夠了沒有?如果夠了,除其罪,猶可留於僧團;如果不行,不受你懺,就只好趕離僧團。以上屬於僧殘。

 

(3)偷蘭遮(sth9l2tyaya):意譯大障善道,對你善道修行有大障礙(4)波逸提(p2yattika,或 pr2ya0cittika),意譯墮,墮落(5)波羅提提舍尼(pratide0an1ya),意譯向彼悔,如果你犯了過有向別人悔過,這還好一點(6)突吉羅(du=k4ta),意譯惡作,故意去做不好的事(7)惡說(durbh2=ita),講了不好的話底下再一一深入解釋。

 (3)偷蘭遮sth9l2tyaya音窣吐羅底,意大罪、重罪、粗罪、粗惡、粗過、大障善道。為佛制戒六聚之一,七聚之一。乃觸犯將構成波羅夷、僧殘而未遂之諸罪;不屬於波羅夷等五篇之罪,除突吉羅(du=k4ta)罪外,其餘一切或輕或重的因罪、果罪皆總稱為偷蘭遮。偷蘭遮sth9l2tyaya,乃觸犯將構成波羅夷、僧殘而未遂之諸罪,你犯了波羅夷或者僧殘這兩個罪未遂,有犯,有想犯,但沒有成功,叫未遂之罪,想犯沒有犯成;不屬於波羅夷等五篇之罪,不屬於五重罪裡面,有要犯沒有犯,除突吉羅(du=k4ta)罪外,其餘一切或輕或重的因罪,七種裡面,前面兩種不能犯,或者有想要犯沒有犯,其他的因罪、果罪皆總稱為偷蘭遮,有的是還沒有真正犯,但是,已經有犯意不成熟、未遂,有的小罪,你已經犯了,得到了果,都屬於這種罪。

 (4)波逸提p2yattika波逸提,巴厘p2cittiya p2cittika。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音又作貝逸提、波羅逸尼柯、波逸提伽、波質底迦。意墮、令墮、能燒熱、應對治、應懺悔。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乃輕罪之一種,謂所犯若經懺悔則能得滅罪,若不懺悔則墮於惡趣之諸過。有捨墮(nai`sargika-pr1ya0cittika)、單墮(0uddha-pr2ya0cittika)二種。須捨財物而懺悔之墮罪,稱為捨墮;單對他人懺悔即可得清淨之墮罪,稱為單墮。波逸提p2yattika意墮、令墮(令自己墮落)、能燒熱(把它燒熱)、應對治(你要小心的去對付)、應懺悔(犯了以後,要懺悔)。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乃輕罪之一種,謂所犯若經懺悔則能得滅罪,若不懺悔則墮於惡趣之諸過。如果你不懺悔,就會墮落到下三道畜牲、餓鬼、地獄的諸趣諸過,有捨墮(nai`sargika-pr1ya0cittika)、單墮(0uddha-pr2ya0cittika)二種。

什麼叫捨墮?須捨財物而懺悔之墮罪,你把你所有的財物拿出來布施、供獻或者幹什麼事等,再加懺悔,稱為捨墮;單對他人懺悔即可得清淨之墮罪稱為單墮。不必捨財物,只要向人發露自己的過錯,你敢講出來就是真的要悔過,你要真正的懺悔,就是你不要再犯,你不要說我現在要懺悔,懺悔完又再犯,那不是真正的悔過,你所謂悔過,就是你悔過以後永遠不會再犯,才是真正悔過。菩薩,他比較寬容。比丘、比丘尼,如果自修要成就的話,就不能寬容,菩薩是守心戒,行為上不是為自己造業,都是為了度眾生而造業,造業完了,他去懺悔,以後不犯,就能通容。

那麼菩薩的重罪是什麼?當你捨棄度眾生的念頭、行為時,那就是重罪,因為你已經不想再度眾生,失去菩提心了。度眾生太難了,你叫他東,他偏偏要西,你叫他這樣好,他就是做不來,搞得自己煩死了,乾脆不要當菩薩了,一不要做菩薩你就是犯根本戒了。所以說你去受菩薩戒,不是受一受就完了,受了後就是要去做、要去度眾生,要盡量去度眾生,否則你就是退失菩提心。在密教裡面也是這樣,他所謂的戒律,不在於比丘這些戒,而是看你度眾生的心還在不在?如果失去度眾生的心,就是失了菩提心,這才是大罪。

(5)波羅提提舍尼pratide0an1ya波羅提提舍尼,巴厘p2tidesan1ya。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又音作波羅底提舍尼、波胝提舍尼、鉢喇底提舍那。或單稱提舍尼。意譯作對他說、向彼悔、各對應說、悔過法、可呵法。為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犯此戒時,必須向其他之清淨比丘發露懺悔,是輕罪之一種。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也是具足戒之一,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再加其他的微細的戒,號稱五百戒。比丘尼要真正成就阿羅漢的話,守戒要很嚴格,像釋迦牟尼佛的姨母大愛道,她帶了五百個女眾出家,守戒嚴格,五百位都成就阿羅漢果。波羅提提舍尼又音作波羅底提舍尼、波胝提舍尼、鉢喇底提舍那。或單稱提舍尼。意譯作對他說、向彼悔、各對應說、悔過法,反正有對象,你要向著另外的對象好好悔過,例如比丘尼要向比丘懺悔。可呵法,罵是可以罵,罵完了,自己改了,就好了。為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犯此戒時,必須向其他之清淨比丘發露懺悔,是輕罪之一種。

(6)突吉羅du=k4ta突吉羅,巴厘dukka6a。式叉迦羅尼(0ik=2kara51ya)之異稱,即學、應學、應當學之意。突吉羅是戒律之罪名。即惡作、惡語等諸輕罪。又音作突膝吉栗多、突瑟幾理多、獨柯多。意譯為惡作、小過、輕垢。為五篇之一,六聚戒之一,乃一切輕罪之總稱。於比丘二百五十戒中,屬二不定、百眾學、七滅諍。突吉羅是戒律之罪名。即惡作、惡語等諸輕罪。惡作劇或者話亂講,講出來的話,都是惱怒眾生的話,這就是惡語,又音作突膝吉栗多、突瑟幾理多、獨柯多。意譯為惡作、小過、輕垢。為五篇之一,六聚戒之一,乃一切輕罪之總稱。於比丘二百五十戒中,屬二不定、百眾學、七滅諍,諍就是諍論,還不是真正二百五十戒裡面的大戒

(7) 惡說durbh2=ita非六聚所攝罪、六聚不具分所生罪及學對。du`是惡,bh2=ita是說話、敘述等。不包括在上面六種內的罪,都在這裡面。惡說、六聚不具分所生罪及學對,學人有不好的話、行為都是。du`是惡,bh2=ita是說話、敘述等,惡說,直接翻就是你講了不好的話,你講了惱怒眾生的話。

以上五篇為戒律之大科,又作五犯、五犯聚、五眾罪、五種制。即:波羅夷(p2r2jika)、僧殘(sa3gh2va0e=a)、波逸提(p2yattika)、波羅提提舍尼(pratide0an1ya)、突吉羅(du=k4ta),總括比丘之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

大科是指大概、基本上講,又作五犯、五犯聚、五眾罪、五種制。即:波羅夷(p2r2jika)、僧殘(sa3gh2va0e=a)、波逸提(p2yattika)、波羅提提舍尼(pratide0an1ya)、突吉羅(du=k4ta),這五種屬於五篇,你看戒律,四律儀或什麼的,每種內容都不大一樣,這裡講五篇,總括比丘之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

七篇者巴厘satta āpattikkhandhā又稱七聚。即七種罪聚。戒律之分科,有波羅夷(p2r2jika)、僧殘(sa3gh2va0e=a)、偷蘭遮(sth9l2tyaya)、波逸提(p2yattika)、提舍尼(de0an1ya)、突吉羅(du=k4ta)、惡說(durbh2=ita)等。指戒律。比丘、比丘尼所學之戒律,因有五篇、六聚、七聚之分,故稱篇聚。波逸提(p2yattika),具足戒類別為篇門與聚門,篇門係依結成之罪果及急要之義而區別為五篇;聚門則類聚其罪性及因罪而為六聚、七聚、八聚。這段戒善清淨,指戒律。比丘、比丘尼所學之戒律,因有五篇、六聚、七聚之分,故稱篇聚。以後看佛教的文章,你要能夠懂得,篇是什麼?為什麼用篇呢?

像這一篇在講波逸提(p2yattika)很多事項,第二篇也講很多別的。這在律宗或者戒律裡面它是這樣,篇在講戒律的哪一種,有五種、有七種;聚也是一樣,歸類在一類的這些,那是大略的,你再細分下去,就有很多二百五十或者三百四十八都包括在這裡。具足戒類別為篇門與聚門,篇門係依結成之罪果及急要之義而區別為五篇,哪幾種屬於哪一類,區別為五篇;聚門則類聚其罪性及因罪而為六聚、七聚、八聚。我們雖然沒有去受這種出家戒,但也可以稍微瞭解一下

 

「趣求法樂。」

第五個大聲聞的功德相為趣求法樂。趣,就是趣向,追求的方向。追求什麼?追求法的快樂,法的快樂就是涅槃,涅槃樂是最快樂的,其他的世間樂,往往樂極生悲或者其他世間樂瘋完了以後更寂寞、更痛苦,只有修行人的這種涅槃樂,才是最快樂的,安祥、無事的這種心境,才是最好的。

第五求法樂德,大聲聞求法時,為求無過,意離惡威儀。大聲聞專求法樂,不求名聞利養、恭敬。又契經云法樂有五樂,指出家樂、遠離樂、寂靜樂、菩提樂、涅槃樂等五樂。即:(1)出家樂,謂世人多業惑、煩惱,即出家求道而得解脫之樂,則永斷苦痛。(2)遠離樂,即初禪之樂。指初禪能遠離欲界之愛染煩惱,遠離欲與惡不善法,得覺觀禪定而生喜樂。(3)寂靜樂,即二禪之樂。謂二禪離初禪之覺觀散動之禪定,止息尋、伺等精神作用,以心寂靜而發勝定之樂。(4)菩提樂,指遠離煩惱而獲真實智之樂,即得菩提之樂。(5)涅槃樂,指息化歸真,入無餘涅槃,得最寂靜。

大聲聞第五功德相是求法樂德,大聲聞求法時,為求無過,意離惡威儀,離開不好的威儀、行為,你要沒有過錯、過失,就要有心的去遠離種種不好的威儀。大聲聞專求法樂,不求名聞利養、恭敬,他不受人家恭敬,不求名聲遠播,也不求功德無量。人家供養,他還要把自修功德迴給人家,所以乾脆不受供養,像這種聲聞自己求解脫,不廣作善事、不度眾生,心恆常安祥,只專求自己涅槃的境界

又契經云:法樂有五樂,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典指出五樂:

一出家樂:出家樂,謂世人多業惑,一般人都有很多的業力、障礙,有我執、法執種種的這些疑惑,就有無量的煩惱,即出家求道而得解脫之樂,則永斷苦痛,叫出家樂出家有什麼樂呢?一人飽,全家飽,很簡單。在家的,除了自己吃飽,還要顧慮全家大小有沒有吃飽。出家功德非常大,當然出家的功德可以庇蔭到自己的家人,沒有錯,但是,他一離家乃是真正出家,把自己的姓都改成釋姓。真正出家要昭告天地,某某人現在把姓拿掉了,一出家,無論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祖先,都要真正斷了關係,因為他是屬於釋迦牟尼佛一族的,所以要昭告天地,上香、拜拜,不是像你想的那樣簡單換衣服就出家了。

很多人現在都不知道這麼做,所以有出家等於沒出家一樣,還提自己俗姓是什麼,還有俗姓?現在既然出家,應該都忘掉俗姓才對!甚至於還沒有成就以前,也不應再跟家人有所牽扯,不然怎麼叫出家?現在很多出家眾,出了家,一碰到障礙或身體生病,就回俗家,由俗家的父母親來照顧,沒有較具規模的僧團、沒有一個完整的制度,來照顧他們,所以大部份都回俗家,由自己親人來照顧出家的自己,這哪裡有像真正出家?也無法體會出家那種非常法喜的境界。

二為遠離樂:自己一個遠離世俗、遠離人群,當然這是小乘的修法,大乘菩薩道的修法,他是求真正涅槃,是心的安靜,有人、沒有人、聲音如何吵雜、環境怎樣惡劣,對他來講都不是障礙,這才是最快樂的,也就是專求法樂的第二個,遠離樂。詳細來講,遠離樂,即初禪之樂。遠離世間的這些人以外,他開始修行打坐,到了初禪等於是離生喜樂地。什麼叫離生喜樂?離開欲界生死,你如果在欲界裡面的六天生死,欲界六天,你還是會輪迴;如果離開欲界生死,就進入初禪,你說初禪好像太淺了、不是很高,其實他已經不會再生死輪迴了。像須陀洹,天下、人間來回七次證阿羅漢,他不會去欲界,他是去色界、色界天,離開欲界生死,但是,沒有離開色界生死,不離色界,他會出生到色界,因為色界還沒有脫離三界,還是有生死,所以他還要來人間、生天上來回七次,才能證阿羅漢果。

為什麼要慢慢進入修悉曇、咒語?因為不是說修什麼就好,境界愈來愈高,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天界,都要用咒語去成就,或者觀梵字、觀悉曇字母。《金剛頂經》、《大日經》都在講這些法,如果你真的因緣成熟,結壇就進入初、二、三、四禪天,你不要認為初、二、三、四禪天很低,正常要修佛法、要證解脫,你還是要經歷這些境界,然後求真正的佛法、求真正的清淨。如果沒有這些境界,你光懂一些道理、光看一看佛經、光怎樣怎樣,你說你在學佛法,仍是沒有真正學到裡面去,為什麼?因為你心要淨,才能夠入密法、密壇。修密法,是用你的心去觀,你心清淨才能觀,有初步的清淨才能觀,初禪的境界,已經算是不低的一個境界。初禪是有覺有觀,好像很簡單,跟心的程度究竟了沒有,很有關係。

如果你心不淨,入密壇,那個密壇都亂了,你看到那麼多世界以外的東西,你心會不會亂、驚嚇?你要練,練到心裡面清淨,你才可以去看一千世界、千萬世界,另外時空裡面的一些東西。如果心不到一個清淨程度的話,你進不了密法,我講的是高級的密法,不是像現在密教那種唸「唵 嘛呢 叭咪 吽」的密法,那個初學者的密咒,跟唸「阿彌陀佛」沒有兩樣。你慢慢學悉曇密教的話,是真正的進入壇場,要修各式的瑜伽法,而且一進去都要唸咒語。好像宇宙裡面所有共同的語言,就是悉曇,不是只有我們這個世界,別的世界也是一樣,如來的共同語言都是悉曇。

從基本的「阿a」字與十二轉音蘊母聲開始,加上其他的子音,演變成四百零八種字母發音,所以悉曇一定要注重發音。一入虛空,到哪個世界的發音都一樣,進入悉曇這個是重點,在你們觀想時,你是先有聲再有字形。例如你要觀一個「」字,你又不出聲,或者心裡面不出聲,那怎麼現「」字形?字形是梵天下來傳的,「a」字是本來無相,你要有聲音,聲音再誘發出其他的形相,由空才化有,你要唸了「「a」字聲,其字形才現出來。若有人一直沒有來由的要觀哪個字,也是觀想後才會現,但是這通常是要有很高修養的人,才會一觀想,那個字就啪的跳出來。你按步驟學的話,先有聲音再有形相,那個樣子才能夠現出來,不然你要先代它寫一下、寫一筆,形成一個影像,這是階段性的修學觀梵字。

指初禪能遠離欲界之愛染煩惱,欲界裡面沒有真正斷淫欲心,部分是有淡薄點,但還沒有究竟,還有愛、污染心的這種煩惱,須到梵天初禪以上入離生喜樂地時,才真正斷淫欲心,若沒有斷的話就容易引起煩惱了。遠離欲與惡不善法,得覺觀禪定而生喜樂,就是說自己的覺性可以觀照自妄想心之起滅,有這個能力才算是到初禪的境界,這樣你就可以擺脫欲界之愛樂、雜染、煩惱之法。

三為寂靜樂:寂靜樂,能夠出家,遠離大眾修行,最後當然可以得到寂靜,所以寂靜那種快樂才是最快樂的。再來產生菩提智慧,菩提智慧的說明,就是你對一切現象都能夠不在意,具足般若智。菩提就是覺、覺悟,覺悟一切法,當然你不會受它箝制,這種快樂,最後能得到涅槃,先寂靜、不動,究竟進入涅槃境界,這五種快樂,涅槃樂是真正究竟快樂

初步的寂滅,即二禪之樂,這心比較能不動。謂二禪離初禪之覺觀散動之禪定,因為有覺有觀,故心還是會動,如果你捨去覺觀的話,心就不再動,因為你用一個覺知的心,來觀照你妄想起心動念那個妄想,動久了,就會跟著心亂。所以,得到初禪的人,就要學習捨去覺觀,不要覺觀,否則有覺、有觀都會亂心,這樣你就可以進入寂靜樂,自己心就不動,自性不動,外境業緣來的話,你應緣也不會動心,這樣就得到寂靜的快樂,這是二禪的境界。

又能入止息尋、伺等精神作用,尋伺就是覺觀,翻譯上有時候不一樣,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是以尋伺來翻譯,而一般禪宗是以覺觀來表示。你要是還有覺觀、尋伺,就會亂心;如不再用覺觀,心止息了自然就寂靜,以心寂靜而發勝定之樂,你心不動,也不受外境因緣的影響,心自然寂靜,所產生這種勝定之快樂,這是要去追求的,你要去追求最高的涅槃樂,也要一步步來,這裡在說明大聲聞,他們追求禪定的過程與所得之功德相。

四為菩提樂:指遠離煩惱而獲真實智之樂,你用你的覺知,或者遠離種種煩惱的覺知心,所產生的真實智慧。我們一般說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你有這種能力的話,就有般若智,我們講的般若智,就是菩提智慧。這種智慧就是能自在的觀一切法,而不會受它影響,這是真實的智慧,叫做菩提智。即得菩提之樂,在第三階段是不讓它起滅起滅,這裡則是觀你的心,卻不怕它起滅,你在菩提智慧中,萬法有起有滅,但是你仍可以安住,也可以在起滅間知道一些事情。

五為涅槃樂:指息化歸真,入無餘涅槃,得最寂靜,四禪境界行者呼吸會停止,息止,把呼吸也能夠停止掉,不再呼吸了,歸到真正身心都停止了。到四禪呼吸真的會停止,呼吸停止,那時舌頭會捲起來蓋住塞入喉嚨,蓋住喉嚨真的不再呼吸了,不是你不呼吸,是身體的變化讓你不再呼吸,在禪定中會有這種現象,阿羅漢、辟支佛一入定在寂靜涅槃中,就長達一、兩個禮拜,然後出定了,就去托缽、吃飯,這是最快樂的涅槃境界。

 

樂者梵語 sukha,即得身心適悅之感覺。三受之一,三受tisro vedan2`tisra`(tis4)為三之意,vedan2` 是覺受,巴 tisso vedanā。又作三痛。受,領納之義。即內之六根,觸對外之六境,所領納之三種感覺。即:(1)苦受(du`kha-vedan2),又作苦痛,即領納違情之境相,令身心受逼迫。(2)樂受(sukha-vedan2),又作樂痛,即領納順情之境相,令身心適悅。(3)捨受(upek=2-vedan2),又作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痛,upek=2不在乎、等同義。即領納中容之境相,身心無有逼迫,亦無有適悅。此三受通於眼等六根,亦通有漏無漏。或各自分成兩種,與五識相應者,稱為身受;與意識相應者,稱為心受。

樂者梵語 sukha,即得身心適悅之感覺,身體非常快樂,心裡也非常的安祥、愉悅。就是我們的憂喜捨三受之一、憂喜苦樂捨五受之一。身體有苦樂捨,心有憂喜捨,什麼叫捨?苦樂平等就是捨,憂喜平等就是捨,憂喜苦樂都平等,那就是大捨。在心態上來講,平等,就是這麼回事情,沒有什麼憂喜,沒有什麼苦樂。三受tisro vedan2`tisra`(tis4)為三之意,vedan2`是覺受,巴tisso vedanā。三受又作三痛。受,領納之義,這個受乃領納之意,是在講苦、樂、痛、不痛的覺受領納,你發起覺受,你的神經系統、你的心裡,感受到了,然後感覺好、壞、痛苦、快樂等,即內之六根,觸對外之六境,所領納之三種感覺,也就是心內的精神作用、感覺作用。即:

(1)苦受du`kha-vedan2又作苦痛,即領納違情之境相,違背你自己好的覺受的這種境界。大家都喜歡舒服,違背你順情的意思,令身心受逼迫,就感覺苦、不舒服。

(2)樂受sukha-vedan2又作樂痛,樂怎麼會痛?痛是一個名詞,我們說痛好像是一定不好的,這邊的痛只是一種感覺作用的名稱而已,才有樂痛的名稱。我們都不會這麼用名詞,快樂一定是很舒服的,怎麼會把樂跟痛放在一起?或者指痛的快樂?有的說打坐雙盤,去享受那種痛的快樂,也是種樂痛,但這心境不一樣,即領納順情之境相,是順著你的意思的,你喜歡得到的這種境界,是樂的、快樂的,令身心適悅,舒服、愉悅的。

(3)捨受upek=2-vedan2又作不苦不樂受,真正的歡樂,不痛苦也不快樂的這種覺受,我們稱之為捨受、不苦不樂的樂痛。upek=2為不在乎、等同義,一樣一樣、平等平等,痛跟不痛想成是平等,憂喜苦樂也是平等平等,你不在乎這個痛、不在乎快樂,都視之為平等。捨受即領納中容之境相,中間不好、不壞,或者好、壞你都沒有偏好之心,身心無有逼迫,你身心練到一個境界的話,好壞對你來講已經不形成對你的一種逼迫,亦無有適悅或痛苦的感覺,都沒有,這就是捨受。

此苦樂捨三受通於眼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識,這六根都有苦痛、樂痛、捨痛這三受。你看人家行為什麼會覺得痛?因為如果他人看起來不中你的意,你會生痛。覺受上、情緒上,感到違逆,當然就會痛心。你的六根都會發生這種情況,又例如一句話不願聽,就覺得很痛苦,其實聲音就是聲音、話就是話,你為什麼會那麼痛苦?就是你還沒有練到領納覺受能不在乎,才會有這種現象。

亦通有漏無漏,有漏法就是還不究竟,最後得到無漏智,部份階段的無漏,來改善你過程的無漏,剛開始修時是用有漏智,在修心養性的,有漏、無漏都互相交錯著用,剛開始是用有漏,有漏時你用無漏心來練這個有漏法,有漏法練得好就變成無漏智,得到無漏法後,這個初得無漏法還是比較粗淺,一級、二級、三級一直修持下去,到究竟無漏智起,究竟無漏智現,那有漏對你都不起作用,你就沒有這些所謂的憂喜苦樂的感受,練到最後都是屬於無漏法

或各自分成兩種,與五識相應者,稱為身受;與意識相應者,跟你五識相應的,就是身體的覺知,有苦樂跟憂喜,為什麼?五識,眼耳鼻舌身五識,接觸色相跟身體的覺受;另外第六意識心相應的,稱為心受。你如果五根對六塵境,只有前面這五個識心,是身體的感覺,你的神經痛,那是身體的感覺痛,到你覺得很痛,是第六意識加進去,是心的痛。有時候身體的痛,修得好的話,也不感覺那麼痛。如果你剛開始修行是有漏法具足,無漏法一點點都沒有的話,那你五根所面對五塵境所起的五識心,會覺得很不安祥、很痛苦,這是身受引起的痛苦;如果你的心受,慢慢的產生了無漏智,那便可以克服前面的五受,最後得到覺受平等

 

樂有多種分類,三樂:(1)天樂,修十善,生於天界所受之樂。(2)禪樂,入禪定境界之樂。(3)涅槃樂,又作寂滅樂,得涅槃之樂。此等大聲聞當趣求涅槃樂。三樂另有:(1)外樂,指眼等前五識所生之樂。(2)內樂,指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意識所生之樂。(3)法樂樂,由無漏之智慧所生之樂,此為大聲聞所趣求之樂。

樂有多種分類,三樂:

(1)天樂修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你修這十善,可以生天,生於天界所受之樂,這是講欲界天之樂。

(2)禪樂入禪定境界之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各具有各種的快樂,像前述的離生喜樂地(初禪)、離苦妙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捨念清淨地(四禪),這些都是禪定中的境界,最高捨念清淨地是為四禪樂。

(3)涅槃樂又作寂滅樂,得涅槃之樂。此等大聲聞當趣求涅槃樂。這裡所講聲聞乘,他們當然追求的就是這種涅槃的快樂。

三樂另有:(1)外樂,指眼等前五識所生之樂。(2)內樂,指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意識所生之樂。(3)法樂樂,由無漏之智慧所生之樂,此為大聲聞所趣求之樂。

(2007.10.03.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