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22)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如來總功德相說明()

「不可轉法。」()

還有轉依未究竟者,係知道哪一個果位該轉、修到哪個境界該轉,都是往好的轉,當然還不究竟的就還有轉依,還有哪些轉:是有三方面要轉:

(1)損力益能轉,即資糧、加行二位之轉依。此二位修習勝解而有慚愧心,故減損本識中染種子之力而增益淨種子之勢力,雖未斷滅煩惱障與所知障之種子,未證轉依,然以漸伏現行,故亦稱為轉。

損力益能轉:即資糧、加行二位階的菩薩,他所有的轉依。資糧,就是行布施、持戒,後來功德圓滿了,就可以修十住、十行、十迴向,其實真正的加行是在講四加行,但是,每一地之間、每一個階段之間要往上走還是要修加行,加行只是一個用功的手段跟方法,只要你預備要進入哪一階段,然後,不加修這些,你可能定力或者福德比較脆弱,不能夠往前走,這些加行。加行用梵字來說明,可能更能清楚,加行是prayoga,舊譯方便,即加上些功用行之意。Yoga是瑜珈,集中精神,清淨內不淨意;pra是在…之前,還有預備、開端等之義,對修行而言是開始,對於各階段之證得而言是預備,即在證得前之用功方法。

我剛講十迴向入菩薩位時,這階段有一個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法,這四加行位具足了,才有辦法進入十地菩薩位,剛剛講的十住、十行、十迴向等等這些,每一地之間還是要斷內在的習氣,用所要修的加行,你不這麼用功,就沒有辦法實證得,也不能再往前走。此二位修習勝解而有慚愧心,在第一階段資糧跟加行位時,他轉依是在讓你學習產生殊勝的見解,對於過去所作所為執著,讓你產生慚愧心,才能想要轉進,故要減損本識中染種子之力,讓我們減損第八識中所受污染種子的力量,每一個污染的種子,依照因緣就會產生果報,你要怎麼不受報?就是用你的資糧跟所做的福德,跟著用加行用功方法來轉你內心種子的業力,用很強的力量把它減損、減損,勢力降低下來。同時能增益淨種子之勢力,在解脫這邊,真心覺照這邊的種子,能夠多一點。

不好的習氣少一點,好的善根多一點,這樣講起來,你有時候很難去理解,對於真修行而言,你把身體打開的話,這種境界自然會現起來,不必做加行、做怎麼樣,你自然的真心覺照,起心動念,習氣現起來時,你都能清清楚楚的,可以觀照到,這種就是第二段所講的,讓你清淨體性這邊增加。你還沒有到開悟的境界,是地前菩薩時就是這樣修的,所以修起來是很累,不好的讓它的種子污染的習氣降低降低;增強我們的覺照,這樣真心這部份清淨種子的力量增強,因未斷滅煩惱障與所知障之種子,所以稱未證轉依,還沒有證到真正的煩惱轉依或者所知轉依。

但是,已經可以漸服心起心滅的現行法,修行時,你習氣毛病會起滅起滅,你沒有把它完全拿掉,只是暫時調伏好,但調伏並沒有拿掉,它還會再現,這個習氣要斷盡,為什麼九地位階,各有九品那麼多的煩惱?確實也是這樣,你在轉依之間,慢慢的這麼去轉,你是真正轉依的力量不夠,只是暫伏把它壓住,不要起現行故亦稱為轉。

 

(2)通達轉,即通達位之轉依。以見道無分別智斷分別起二障之粗重,證得一分真實之轉依。

通達轉:剛剛講減損不好的污染的種子,增加好的清淨覺性體這邊的自性。第二個是要通達,通達就是開悟了,開悟以後的行者,他的轉依很快,禪宗「執杖牧牛」用在這個時候,你心還有習氣沒有錯,比較微薄,不會那麼強烈,聽到一句話不痛快,內心裡起了瞋心,這瞋心你觀著它,可以觀到它,慢慢就沒有了。這麼一次、二次、千百次鍛鍊的話,你這瞋心種子就被拿掉了。這時習氣不是被壓住,上面講的是壓住,僅是漸漸的降伏、不起現形而已。這裡是連種子都拔掉,讓它徹底的轉依,轉煩惱法依清淨體,在究竟位時,這個種子就微弱,甚至起不了作用了。

通達的人,他到通達位之轉依。以見道、無分別智,斷分別起二障之粗重,是說用分別智來斷除分別起煩惱障跟所知障,粗的也好、重的也好這些毛病,真正證得一分真實之轉依。這實修的戰鬥,損益力能轉也是在戰鬥,這戰鬥力比較薄弱,也比較困難;通達轉依的話,這力量是很銳利,不通商量,你念頭起就轉它,因緣來就感召懸劫不相應,這麼磨練磨練,你就可以把粗重的習氣轉掉。

 

(3)修習轉,即修道位之轉依。由數度修習十地之無分別智,漸斷俱生起二障之粗重,次第證得真實之轉依。

修習轉:我們說修行要斷除我執、法執,我執、法執,有今生的,比較容易斷,與生俱來的薰習好重的,變成一個厚重的種子,分別我執、分別法執、俱生我執、俱生法執,簡單講分別我執就是今生所薰的習氣毛病,這個還不厚重,因為今生才薰的,在轉依之間比較容易可以拿掉;俱生,是與生俱來的,你累劫已經養成了這種很深重的習氣,與生俱來的習氣,這是很難斷,有的生下來的個性比較好,有的生下來脾氣就很壞,不給他喝牛奶,他就哭、閙不停,脾氣是很壞,這都是與生俱來的法的執著。此處說修道位之轉依是由數度修習十地之無分別智,漸斷俱生我執、俱生法執所起的二障之粗重。

我法二執要去除,修行要先拿掉分別我執、俱生我執,再修除分別法執,再來斷俱生法執。一個人我相滅的話,今生的執著也滅,俱生潛意識裡面的我執也要滅,才能破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再來破掉分別法執與俱生法執,當然分別法執先斷,到根本的俱生法執滅時,你已轉依成功,再修習地地轉,從初地轉二地,二地轉三地、…。通達位是跨在五十四位階,由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上去是菩薩十地,再從四十五到五十四之間菩薩位前進,這就是修習。

這裡的修習跟地前菩薩的修習不一樣,是漸漸的降伏它、不起現行,因此修起來是比較難。通達以後轉粗重的,微細的就在十地菩薩間去修,一地一地修上去,修習到十地無分別智,對一切法不分別,漸斷俱生我執、俱生法執起二障,就是煩惱障跟所知障的粗重,也次第證得真實之轉依,可得解脫道。

轉依,有地前菩薩的轉依,有通達位進入地上菩薩,斷除粗重的轉依,再進入二地、三地,慢慢修上去,修微細習氣的轉依,在開悟的人所斷的粗重習氣比較快,但是,他不是沒有煩惱,很多人說開悟以後,就要成佛,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情,開悟的人,到八地菩薩還要一大阿僧祇劫,八地菩薩到成佛還要一大阿僧祇劫,這中間都是我們微細的習氣還存在,藕斷絲連不能完全去掉,所以沒有辦法做到像釋迦牟尼佛這麼完美的德行。

如果是微細習氣斷盡,我們應該有能力觀到十方一切虛空裡面的世界跟眾生,心都會合在一起,是為合一。顯然我們沒有了,雖然在觀念、看法上,我可以說眾生無別,卻沒有辦法把他們容納在心中,這還做不到,因為微細習氣還很多,神通也不夠力量,故神通起不來。有清淨心的人一定會有神通現起,不是那個小通,小通不是神通。很多人對種種神通不了解,常常會錯認境界,知道一下他人的心力,就說有他心通,這只是小通;他心通,所有的眾生在講話你都要知道,螞蟻兩隻碰面時講什麼話,螞蟻走走走碰到了,講幾句話再走,走過去,它們在講什麼搞不懂,只有知道人的起心動念,有這個能力,其它的眾生起心動念,都搞不懂,這不叫他心通。他心通還知道過去會講什麼話,現在要講什麼,未來還要講什麼話,好像什麼都了解了。對於神通,要去看佛境界的神通,如《佛地經》在講菩薩,衪真正的五神通是什麼樣子。

從這個轉依之間,分三段你就可以了解,地前菩薩的轉依,通達位轉依,開悟登入地上菩薩的轉依,他是斷你內在粗重的習氣,再下去十地菩薩,一地一地往上漸漸修的話,在斷比較微細的毛病,轉比較清淨的體。

佛以外,地前菩薩還有未究竟轉法者,還有向上轉依、向下轉依兩種可能。還沒有到不退轉位時,總是有機緣往下()退,不是你到哪個位階,就一定卡等在那邊,往上走,也不一定。

 

(1)向上轉依者,又稱廣大轉、向原上上轉,即轉捨下劣之所依而證得勝淨者,乃大乘位之轉依。為利他之故,趣大菩提,不厭欣生死涅槃,通達二空真如之理,斷除一切二障之種子,頓證大菩提、大涅槃。

向上轉依者,又稱廣大轉,往好的轉、向原上上轉,也就是轉捨下劣之所依,捨掉下劣不好的污染法,轉移到往上的清淨體,清淨一點的,所依而證得勝淨者,都是由上的、轉好的,地前菩薩轉入地上菩薩,初地轉二地,二地轉三地,都是心到底清淨多少轉上往?都是由下往上轉的、轉好的。

乘位之轉依,如果轉捨下劣之所依而證得勝淨者,就是由小乘入大乘位之轉依。為利他之故,趣大菩提,不厭欣生死涅槃,不喜歡涅槃,也不討厭生死,叫不厭欣生死涅槃。小乘的人喜歡入涅槃,他很害怕生死,大乘菩薩已經看破了生死,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哪一個菩薩來受生,到最後都很心甘情願再死亡,他不會去求仙道,仙人隨便修都可以住世一劫,釋迦牟尼佛在《涅槃經》裡面講的,隨便一修都可以住一劫,好幾千或上萬年,何況成如來者!如來要活多久都是可以的,問題是要有眾生給衪度化,衪才有意義要留下來。菩薩不怕生死,也不愛涅槃,佛更是因緣而生、滅,更不在意生滅了。

大乘人通達二空真如之理,證得煩惱障、所知障二種煩惱法滅,已把它空掉了,已回到真如體清淨自性,已能斷除一切二障之種子,就是煩惱障跟所知障種子,頓證大菩提、大涅槃,就是向上轉依,由低階的菩薩位往高階轉,由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往菩薩道轉,這就是向上轉依。下面是不好的會,會退轉的,是為下劣轉。

 

(2)下劣轉,即指二乘位之轉依,轉依聲聞、緣覺二乘之證悟。二乘以自利之念厭苦欣寂,唯能通達生空真如,已斷煩惱障之種子而未斷所知障種子,僅得生空之理智。又始覺為自利而上進,稱為上轉;本覺為化他而下向,稱為下轉,即真言行者發心修行,轉向佛果菩提,此係從因至果之義。

下劣轉:即指二乘位之轉依,你還沒有成就阿羅漢以前,你已經有阿羅漢這種心態,沒有直接轉入菩薩道,就轉入小乘位,就是下劣轉。轉依聲聞、緣覺二乘之證悟,這是下劣轉;而大菩提、大菩薩是往上轉。二乘以自利之念厭苦欣寂,只有自己解決自己的煩惱,他很害怕痛苦,肉體的痛苦、氣旺,把它解決了,沒有身見了,心裡面煩惱、粗的煩惱可以控制,就希望它不要起煩惱,永遠住在寂靜之中,這是小乘的下劣轉,這樣唯能通達生空真如,已斷煩惱障之種子而未斷所知障種子,雖然他空真如體證得,這也是走一半的一種,比天性更高一點的真如性而已,所知障沒有破掉,所知障他知道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處定有什麼境,雖然懂得,但,沒有捨棄,還是執著那種好的境界,當然會進入那種境界,僅得生空之理智。

小乘人始覺為自利而上進時,稱為上轉,如果你覺得我這樣做不好,我要求無上正等正覺,轉成菩薩道,在這下劣轉時,相對的名詞就是往上轉本覺為化他而下向,稱為下轉,始覺是我們因緣起法的一種動力,你有這個能力的話,到要見性時,起心動念能夠知道法的自性在運轉,你這時候,你會發起往上轉,本覺是根本我們的覺性,你圓滿了,不一定往上轉,你化它,它就會往下轉,往上轉、往下轉,到最後有什麼不一樣?往下轉,是我心裡面自己的始覺往上轉,我要求解脫,但是,我的大乘思想,往下轉,我才可以跟眾生在一起,一個甘願往下去容納眾生的心,往下轉,不是說不好,不是我的果位一直往下去,不是這樣子,是我的心量向著眾生,我能夠自利,我也要能有去利益他,有這種心的話,就是菩薩心,最後能夠證得大涅槃、大菩提。

即真言行者發心修行,轉向佛果菩提,你往下,本覺已經有時,為了化下而向下轉,向下轉,你不是心地跟他們同流合污,不是,用你所習的咒語,來協助他們解除煩惱、痛苦,這個時候,你心地清淨了,為了要度眾生,我們常常講,你能夠修咒語的,要證到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才有資格來學咒語,這個時候學咒語才有用,用這些咒語,利用諸佛的有為的這種密咒,來利益眾生,你這樣做求得大菩提。所以,學一個咒、學千咒、萬咒、學無量無邊的咒,你咒語會愈學愈多就是成就如來道,如來就是所有咒語無所不懂,利用這個咒語利群生。我常常講咒語的威力,咒語的精髓、總持,就是一句話就可以表示無量義,你這麼一直講這麼講,幾句話兜在一起,一個完整的意思,你這麼一直唸一直唸,它就會成就。

像增慧陀羅尼,你只有幾句話兜在一起,綿綿不絶的,你要把它抓住,抓住讓它增長增長,這幾句話兜起來,就可產生無量的力量,這咒語意思很簡單,但是,它可以依佛菩薩威德力,產生它的功用。佛果菩提,你要了解,此係從因至果這麼轉,你要了解始覺證得的人,他是自力上進,往上要轉到清淨體,本覺證得的,本覺是我們的自性、空性,始覺是你依他起性的那種自性,因緣來,你開始依他起性才能相應,本覺是圓成實性的一種境界,他有能力能夠向下去轉,來救眾這些眾生,又能往上轉,不是心的毛病往下轉,是心不離眾生,往下看來拉他們一把。

在不可轉法之間,如來衪也是走過可轉法這一部份,衪怎麼轉?每一轉,就是在去掉內心的習氣毛病,粗重的種子,往上轉,轉到,從小乘的轉到大乘的,大乘的地前菩薩轉到比較高階的登地菩薩,登地菩薩轉完了,再轉到如來地,這麼轉,進入菩薩位階還是離不開度眾生,往下轉,最後最後就可以證得無上菩提。如來的不可轉法,這個法已經是不能再往哪裡轉了,最清淨覺要往哪裡轉?果位已經得到了,毛病已經沒有了,要轉哪裡去,如來心地是謂不可轉法。你要學可以轉法,是上面所講的這些過程之間衪都走過,我們修行之間,是在哪一階段、哪一階段,哪一階段要怎麼轉?你自己看著辦,要轉好的,由小轉大的,就是轉菩薩道,這麼去轉。

 

世親菩薩論云,不可轉法即是降伏外道功德,意為非諸外道所能使其退轉。無性菩薩釋云,謂教證二法皆不為他所能動轉,無有餘法勝過此故,義為教證二法非外道轉。無性菩薩又云,謂諸魔等不能退轉。親光菩薩釋云,顯示世尊降伏外道殊勝功德,謂如來佛正法,一切外道不能退轉,降伏彼已,顯正道故(此可說是成就佛心決定相)。諸論總有二釋,一者外道不能退轉、二者魔等不能退轉。

如來以最清淨覺,顯現二十種別德,第六別德:不可轉法,到如來境界時,向上已經不可轉了,向下也不會轉,所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住於不可轉法中,有些聲聞乘的可以往上轉、菩薩、如來菩提;菩薩是他向上轉以外,還會往向下利益眾生,也稍微轉向眾生能利益他們。

我們看幾位菩薩解釋的別德相,世親菩薩論云,不可轉法即是降伏外道功德,以本身來講,外道不可能來障礙到如來的境界,祂不可能讓外道轉,反而如來可以用清淨無為的心來轉外道,不可轉法就是降伏外道的功德,如果能成就如來境界的話,你應該有降伏外道的功德相。如來降伏外道不是以什麼神通、什麼壓力、什麼法門,如來降伏外道就是以功德,以衪內心清淨的功德,自然能夠降伏他們。釋迦牟尼佛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要證悟之前能夠降伏諸天魔,是用衪最慈悲、無為真如的心,不是用什麼法力,不是用一切有為法、或什麼不可思議變法。釋迦牟尼佛現一切法,除了利益眾生讓他們離苦得樂以外,一切不好的法,衪不會用法,衪只能用德行去感召一切眾生。

意為非諸外道所能使其退轉,悟到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時,不可能再轉,上回我也有講過地前菩薩、地上菩薩都有可能退轉,到十住位的第七位才有位不退轉,但是,位不退轉,行還可能會退轉,碰到困難菩薩行不要做了或者休息一下,一休息就可能是幾劫,幾十劫也不一定,一直在累劫這麼修,修到登地菩薩時,開悟了,進入行不退轉,你再碰到多大的障礙他都不會退轉,一個菩提心永遠都是往前;到八地菩薩才是心不退轉,菩薩菩提心不退轉,八地以上的菩提都不會退轉了,何況是如來!如來是非諸外道所能使其退轉。

無性菩薩釋云,謂教證二法皆不為他所能動轉,一切佛法都是教法,教你去證,你要依法奉行、依教奉行,你要去證,不是做了就好了,做了對不對、做了有沒有境界、做了有沒有體會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重點,所謂教證二法皆不為他所能動轉,一個信心堅定的,對佛所講的法有信心。當然,有正知見,增加他對一切法不會失去信心,人家一講不對的,他就會產生疑惑,別人講的不對的,他馬上可以發覺別人講的不對,只有佛所教的三藏十二部經裡面所講的法,能夠獲利而且能夠證得的話,不為其他一切障礙或者一切眾生所轉。

無有餘法勝過此故,不管是世間法或者出世間法或者出出世間法,雖然境界有高低,但是,知見正確不正確,學佛法的人他有智慧,不會遇一切障礙退轉以外,其實講起來沒有一個法,可以勝過這個佛法、你所學的世尊所教的法。這是什麼意思呢?義為教證二法,非外道轉。你要像出世間法,教你無一法可得、教你空,外道怎麼能轉?你只要保持這個原理,證得空性、守住空性,外道一切有為法轉不了你,聲聞,他還是對一切法觀空、不執著,菩薩進一步能夠觀有,但,不受你的所用一切法來障礙、來左右他,他所學的佛法跟所證的佛法,不能被外道法來轉,我們學佛法的到一個境界就不會被外道所轉,那如來更不用講了,衪是絶對絶對不可轉法,這是無性菩薩所說明的。

無性菩薩又云,謂諸魔等不能退轉,你要超越三界,諸天魔都會來障礙你,因為你無為、修慈悲,不用一法去對抗天魔之類的,這種無為法才能顯現出最高無上的解脫境界,天魔之類的雖然用種種法來障礙,您也不會退轉,你要了解這些境界

親光菩薩釋不可轉法,顯示世尊降伏外道殊勝功德,這幾位菩薩解釋都是對一切障礙來講,障礙來自於天魔之類的,不能使如來退轉,但是,以修行的境界來講「不退轉法」,是自己的問題,自己內心的清淨、不清淨,會造成知見的問題、智慧的問題,有時候還是會退轉,到如來的境界不可能再有退轉,眾生無明發起時,也許今生一下子就倒退好幾劫的修行都有,一句話講錯受果報,一迷失人身,墮落到畜牲道,無數劫後才會翻身,這些都是自己修行上的一種不清淨的心,所造成的障礙,這裡「不可轉法」是偏向這些,當然,每個菩薩都是對待的法,這是降伏外道、天魔諸類的說法。你要自己思維這裡面所講的,自己自性清淨、不清淨之間所造成的一種退轉。

謂如來佛正法,一切外道不能退轉,如來佛的正法是什麼法?衪是不用一法的法,衪是用慈悲、無為的法,用德行去感召、降伏魔眾,當然自己的定力夠,才有辦法定得住,才有辦法不用一法,去面對天魔、外道,才能夠降伏他們。你看釋迦牟尼佛佛像的觸地印,那是什麼姿勢?當初沒有什麼叫觸地印、不觸地印的,因為衪要無為,不用一法,慈悲心對付天魔,天魔說你不用一法,你怎麼顯現出你不用一法?釋迦牟尼佛隨便將手一擺,不必結手印,不必用法跟天魔對抗,這樣代表我不用一法,到最後魔也沒有辦法障礙到釋迦牟尼佛,反而是被釋迦牟尼佛空無的心、慈悲的心降伏,這就是如來的正法。

你不要想如來的正法是什麼法?我要學。一講到正法,每一個道場都標榜是釋迦牟尼佛的正法,傳授釋迦牟尼佛講的正法。正法,是無一法可傳就是正法,如果可以在哪裡可學一法、學得一招半式,那不是真正佛法,釋迦牟尼佛沒有教你這樣子得什麼法,教你斷掉內在的習氣毛病,守戒來斷,那還有一法,有一法那還不是真正佛法,但是,沒有一法,你戒定慧三學或者戒定慧三個法身不能證得,初步的境界也就沒有。不要講後面的解脫法身跟到解脫知見法身,到解脫知見法身的話,是不用一法的這種智慧來破解一切境緣,這才是真正的正法。

佛的正法跟轉輪聖王的正法是不一樣的,轉輪聖王的正法,就是教大家守戒律,不要做不好的事情,如來佛的正法是讓你不去執著一法,讓心放空,這種智慧,能用四兩撥千斤的智慧去克服一切的境界。這裡講的以如來佛的正法,一切外道不能轉,因為正法是沒有一個法,你要怎麼來轉,是轉不了它的,如果有一個法就有高低,法法平等的話,進入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每一個佛都到這個境界,天魔、外道沒有這個能力,若有有為法、就有高低、就有神變,對釋迦牟尼佛的無為法是沒辦法動轉的,所以說,佛得不可能轉法。佛,以這種無法的一法來降伏彼已(外道、天魔),顯正道故,顯現出正法、正確的道路、正確的法,你要了解學佛法,學到最高的如來境界的話,就是無一法。此可說是成就佛心決定相,佛心決定是進入空無、慈悲的心量裡面去。

諸論總有二釋,一者外道不能退轉二者魔等不能退轉。我們講的這是對外緣,你內在也不會退轉,佛是得最清淨覺的,不可能一下子迷糊掉,像《楞嚴經》裡面講的,每一個修到還沒有究竟不退轉境界時,就像他已經有點空性、有點解脫知見,但是,瞪得虛空,眼睛瞪虛空發勞、疲倦,虛空本來沒有東西,你瞪久了會有什麼現象?不是虛空會變化,是你眼睛會發勞,滿天都是金條會現起,你看它好像是真的,是你自己本身眼睛發勞,所現的一種幻相,現了幻相本來無所謂,但是,偏偏你本身知見不夠、定力不夠,你會去執著那個境,一執著那個境,想一抓它,就造有漏業,你動了心念要對它做什麼事情時,就是已造業了,這樣又一次下來了。

不退轉,是證得怎麼也沒有干擾你,是觀虛空緣,自己產生一切幻相,菩薩是解釋對外緣不退轉,他講的就是一定有障礙,讓你退轉,你要想自己本身也會退轉,我們常講的位不退轉、行不退轉、心不退轉,這三個不退轉是未究竟者所要面臨的。不退轉再進一步去思維,菩薩無始劫在行菩薩道,你就保證他永遠安安穩穩的在菩薩境界或者在示現人身,不一定的,有時候造一個業,他還會墮到畜牲道。你看累劫釋迦牟尼佛的修行,衪也出生過大象,出生過動物什麼的,也墮落到兔子,什麼都有,在無始劫那麼多的時間中,一念無明總是會的,或者為了度這個人,反跟他的冤親債主結怨,利益這個、不利益那個,也是會結怨的。不是你行菩薩永遠不會迷糊,你不迷糊,對,但是,你所造業,這眾生不甘願,你還是對他有一種因果的關係,有時候還是會墮落。

再看經典的話,一句話不加思考的,這麼講出去的話,就有業報,當然講這個不平的話,都是心有病,心裡面沒有病,一定不會講出不平的話,一定內心不清淨。有一個比丘尼時為當家,人家有供養某些好東西,這個東西她喜歡吃,如果人家供養她不喜歡吃,也不會這麼寶貝,所以她就把它藏起來。剛好過不久,有一隊人馬來掛單,來掛單這些都是得道阿羅漢,看起來還是比丘。但是,她拿東西出來供養時,自己最愛吃的東西並沒有拿出來,有點私心,她還想自己享吃,偏偏這裡面的阿羅漢都有神通,你起心動念、在做什麼,祂們都清清楚楚,因此特別點破她,點破她就是要糾正你。

但是,此比丘尼沒有虛心受教,突然間,她反而惱羞成怒,冒出一句話,就說:你們要吃,就吃廁所裡面的那些東西罷。這句話隨便一講出去,因為你罵的是得道的阿羅漢,今生死掉的話先受報,無始刼來她都是做蛆。釋迦牟尼佛有一次如廁時,以衪的天眼通,看到這些蛆裡面,有一隻以前是出過家的比丘尼,這如來的真正弟子還墮落到這樣子,衪就流淚、傷心。弟子就問衪:世尊!世尊!你怎麼在流淚?衪才講出這段故事。

內心不淨,一句話造業,你就會退轉,不是自己心退轉,是業力造成你不得不退轉,當然她有出家的功德,她在無數劫的蛆報身中,在這裡面幾千、萬、億年以後,有一世果報完了,能出身做人身,還會碰到佛出世時,她還會繼續前程、繼續修行路,但是現在的果報就是要先受報。這些退轉不是外力來干擾你,是你內心不清淨,因緣,日常之間的應緣不對的話,便造業了,造業有時候我們不知道,這種事情多得很。

你要了解此等菩薩所解釋的,不可轉法都是針對外道、魔之類的,令如來不退轉。當然,如來是不退轉的,因為衪是得到最清淨覺,沒有一個法可以讓衪退轉,外道、魔根本都不可能讓衪退轉,祂因心已清淨,自己也不會造業,不會犯著。(待續)

(2007.04.25.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