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6)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義利之意為現益名義、當益名利,世間名義、出世名利,離惡名義、攝善名利,福德名義、智慧名利。如是等別,如來雖在寂定中,由先所修加行、願行,任運能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所以如來利他中,能作眾生一切義利,讓眾生於現世所獲得利益,是為現益(現世利益);也能讓眾生於後世得利益,是為當益(後世利益)。一般認為治病、延壽、得金錢等利益,為現世利益。又佛子於世間生存之際,能得真實信心,即可達到成佛之境界,此稱現益;至於死後往生淨土,則稱為當益。

義利之意為現益名義、當益名利,現在能夠得到的利益稱為義,當來要得到的利益叫做利,義利有現在的利益叫做益,未來利益,未來是有果報的,比較好的叫做利,世間名義,世間一切法,譬如升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這是義,如果能修出世間法,這才真正能夠得到利,出世名利,離惡名義、攝善名利,離惡只是去除內心的不淨,能夠修善行、能夠修清淨行,那是當來有利,福德名義、智慧名利,一切世間的因緣果報,這是義,但是,我們如果修行能夠得智慧那就是利。如是等別,可以義跟利現作眾生一切義利,這中間有種種不同的內涵在,,如來雖在寂定中,由先所修加行、願行,任運能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我們知道如來是清淨無為的相,但是,衪怎麼能夠,隨緣利益一切眾生呢?因為,一個入大般涅槃的如來,衪不再起心動念,主動去作法,但是,衪的能力來自於他修行的加行跟願行,會產生跟眾生之間的因緣連繫,這個能夠任運作一切為有一切有情作種種義利。所以如來利他中,能作眾生一切義利,讓眾生於現世所獲得利益,如果在今生獲得的利益,那就叫做現益(現世利益);也能讓眾生於後世得利益,這就是所謂當益(後世利益),你現在修行,獲得智慧,那未來入大涅槃,那就是未來的利益,不再來受生,所以現在修行不管是智慧增長、福報能夠具足、心靈安祥,居士家眷平安,這些都是現世的利益,但是,現世所做的因,有未來的果,所以還有當益,就是的某一世未來的利益。一般認為治病、延壽、得金錢等利益,為現世利益,我們身體有病好了、壽命能夠延長或者我們在財富方面能夠增長,這些都是在家居士所要求的、所期望的,這是現世的利益。又佛子於世間生存之際,能得真實信心,對佛法沒有懷疑、對佛、菩薩的都能夠產生無量的信心、不會動搖,如果根基不雄厚的、知見不具足的,常常會走入邪魔外道去追逐那些怪力亂神,這種情形很多,不是只有在家居士,出家人師父也是一樣,過去世的因緣,雖然現出家相,還是追逐那些邪魔外道,跟著那些在跑,這些都是沒有真實的信心,或者是在學佛之間碰到障礙,常常怪東怪西,怪菩薩沒有保佑、佛沒有加持,這些,不知道你的業力感招疾病,疾病你要去煩,你過去所造的業要去承受,承受中也在修忍辱法、忍波羅蜜,甚至於在受人家欺負時,你也可以修忍辱法,像《金剛經》裡面講歌利王在割截忍辱仙人(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一樣,坦然的去面對一切的逆境,這樣就是有真實的信心,這樣可以達到成佛之境界,未來可以達到成佛,現在今生所成的佛,大概都是覺悟了,不是真正的如來佛、不是真正的果地佛,我們常常說見性成佛、見性成佛,這種都是比較粗淺的,這個佛不等於如來,這個佛是等於覺者、覺悟,如來佛具十義、十號具足,才能稱如來,這起碼要如來者,應供(阿羅漢,要證到阿羅漢的境界)、正遍知(空有不二的、無所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十號具足才可以稱為如來,你光見性成佛,只是他的一個功德相,只是覺悟而已,所以要了解不要常常說,佛佛、成佛,好像覺得很高深,離成如來佛還差很遠,每一個名詞都代表衪一種境界、一種功夫、一種德行,十號具足,你看經典,每提到一個如來下面一定接著下面稱十號,才是真正的如來,那我們現在學經典能夠覺悟世間一切相,真實信心那就很不錯了,這就是現益,現在世的利益,但是,你今生所造的因,就是未來死後往生淨土、要成佛、要入涅槃、不再來受生,都是當來稱義,就是後世之義,這是學佛的人,當生的利益跟未來世的利益,都是一切如來為我們做的義利,如來幫我們做的利義,有時候不會現給你看,因為如來是無形無相,不會像菩薩現一個境給你看、現一個佛像給你看,有為相,那些都不能修到涅槃的境界,修有為法的人,永遠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涅槃,執著修行過程之間有一些什麼怪力亂神的能力,也走不到最後涅槃的境界,要知道要佛法,要捨一切法,捨一切法之間如何來成就?有諸佛來現作眾生一切義利,衪來幫你打理,無形中幫你安排,你只要修內心清淨,只要為眾生利益著想,發菩提心度眾生,這樣兩都兼具,內修自心、外度眾生,無形中你就會走入佛所安排的種種道路,當世的利益跟未來為的利益。

在義的現益、當益方面,如來利益眾生以教為手段,令眾生得其「義」。「教」與「義」是相對辭,其語意異於普通所謂義理之義,是現益、當益之義。小乘教法(śāstra),教、義俱不圓融;三乘之教法,義圓融而教不圓融;華嚴宗稱別教一乘乃為教、義俱為圓融。若就根本法輪而言,華嚴一乘有教有義;就枝末法輪而言,三乘末教,唯有教而無義;就攝末歸本法輪而言,三車(羊車、鹿車、牛車,分別比喻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為方便之教,大白牛車(比喻一佛乘)乃為真實之教。

在義的現益、當益方面,在義就是指現世的利益,不是智慧、不是未來解脫的知見,現益就是現在世,當益就是未來世所得到的好處,如來利益眾生以教為手段,我們現在不值佛,但是,我們有經典,很多化佛、菩薩或者是現在的人都是透過佛的加持力在為眾生說法,這就是如來利益眾生以教為手段,教你怎麼成佛、教你修行、教你怎麼得到果位,這些在經典都有講,你只要認真聽說法的人講,而且聽了以後,要去思聞思修,能夠得正定三摩地,才能夠得到現世的義,甚至於得到當來的義,令眾生得其「義」,以教為手段令眾生得其義。「教」與「義」是相對辭,其語意異於普通所謂義理之義,這裡的義,跟我們一般人所講的「義理」不大一樣的,這裡的「義」,是現益、當益之義。小乘教法(śāstra),教、義俱不圓融,小乘的教法偏向解脫、偏向於空的學習;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之教法,義圓融而教不圓融,觀義比較圓融,但,教比較不圓融,聲聞就是羅漢,緣覺就是辟支佛,菩薩這三乘,所教的佛法,它的義理可以說是圓融,但是他的教法可以說不圓融,因為小乘比較偏空,辟支佛也是得到一點點智慧,沒有圓滿,菩薩還不究竟,沒有講如來法,除了八地以外,還在修有為法,還在斷除一切的習氣毛病。華嚴宗稱別教,別教,指菩薩方面所要學習的佛法,不是一乘的圓教,華嚴宗稱別教,所謂別教就是一乘佛法的教,這裡面包含教、義俱為圓融,義理都圓融,所謂教、義具圓融,就是空、有能夠修不二觀,修空得解脫,你不修空,連解脫都修不到,光講一些有為法,沒有辦法得解脫,要修解脫的人要修空,觀空一切相、空一切咒不用咒,不能用咒,要求解脫也不能唸咒,佛號也不能持,要靠自利度過種種現象,這才能真正學到真空,真空悟得,就有解脫能力,這是在學什麼?不學一法,不可學,不能說有一法可學,修空,空之後,就執著一切都沒有了,那也不好,後來要學有,回入真有的境界,以空的體應緣產生一切有相,這是如實空的體,應緣現如實有的境,這樣我們佛性就會產生功用,空有就能夠學習的,就是一乘佛法的教理,比較高深的華嚴宗一乘佛教或者《華法經》也是在講一乘的佛理。一乘佛理是圓融,但是,你沒有空的修證,光圓融有什麼用,懂得道理、理念,懂得經怎麼講,你做不到,教你解脫你也解脫不來,執著,真正教理是圓融,但是,做還是要從空,小乘的行者的修行開始,修到了,你再進入三乘、菩薩道,最後得到一乘佛法,不要說華嚴宗講得很圓融、高深,我就學這個,學這個理念懂有什麼用?你的習氣毛病一大堆,你什麼事情都看不開,那根本你是讀華嚴宗的一乘佛教,但是,你的功夫還不如一個小乘的阿羅漢,連解脫都沒有,你不要說你修菩薩道很好,很好,但是,你沒如果沒有小乘行者那種解脫三摩地,你還不如一個阿羅漢,你不要說修什麼、讀什麼好像高人一等,不要輕看這些阿羅漢,《大般若經》世尊講得很清楚,一個修六波羅蜜、十波羅蜜的菩薩,如果沒有小乘阿羅漢的基礎的話,無有是處,說不通,既然是菩薩,一定有小乘阿羅漢的解脫境界,他什麼都無所謂、什麼事情都好、五根清淨、六根清淨都不在意,但是,應緣之間,卻能夠悲智雙運,利益一切眾生,自己也不會被卡到眾生的因緣,也不會造成什麼煩惱,這才是真正的菩薩。法是有分,修行是漸次、有次第的,不要說你學高的法,但是,你低的法的境界,卻做不到,那是騙人的,雖然講一乘、小乘、三乘這些,其實都是連貫一體,不是叫你專修哪一個,是教你從小乘開始修起,修得好了,修辟支佛、菩薩,修得好了,圓融了,就進入一乘佛教,這才是正理,不要給你抓一個好的理念的宗派,你進去,你就是那樣,不會的,還是要從頭修。若就根本法輪而言,華嚴一乘有教有義;就枝末法輪而言,三乘末教,唯有教而無義,華嚴宗派他是教法跟理念都不錯,也有得到實際的義利,但是,以枝節法輪來講,小乘法、辟支佛、聲緣法或者菩薩法,末教,唯有教而無義,教,你佛法是有,但是,沒有得到實際的利義,你要修到真正菩薩、如來的境界,你才有實際的義可得到;就攝末歸本法輪而言,三車(羊車、鹿車、牛車,分別比喻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為方便之教,大白牛車(比喻一佛乘)乃為真實之教。佛從初轉法輪,鹿野苑三轉四聖諦法輪十二行時,就開始轉小乘,然後大家根基得到了,解脫知見得到了,慢慢就講《方等經》、慢慢講《般若經》講你學空有不二的道理,然後,慢慢帶入一乘佛教。這個一世佛出現,都是從開始轉法輪,到最後都要講一乘佛教,《般若經》之後就進入陀羅尼門,真正的佛法世尊所得到的十八不共法,四無辯才、四無所畏、一切薩婆羅智,這些只有佛才能得到的,你沒有學到前面佛的智慧,只有學到前面的這些定、這些什麼道理,那你沒有完全學到一乘佛乘。修行,當然是你根基到哪裡你會接觸到哪一種經典,但,不要一生就只學那一部經典,那就完了,你這樣就以為結束了,好像我們學《金剛經》已經講了四年,從九十一年十一月九日講到現在已經四年多一個月,不要以為學了《金剛經》就完了,《金剛經》只是《般若經》裡面一個精華,那之後,之後還有總持法門,總持法門就是陀羅尼門,陀羅尼門就是一句話、一個義理就可以演生成一切的義理。譬如你學空,空就可以變無量的有,把這個道理搞懂了,會用,這就是總持法門,一義可以演成無量義。你會不會?如果不會,就是義理還沒有搞懂,如果搞懂的話,一個名詞就可以講了無量無邊的道理,提綱契領一句話,這就陀羅尼。陀羅尼,過去就要產生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你既然能夠以總持,提綱契領懂得佛法的話,你就能夠演講總總的經典,那你要讓眾生產生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去利益一切眾生,往後慢慢慢慢《般若經》所講的名相,都是接近如來境界的名相,這些大白牛車,比喻一乘佛乘,你要去學,說這大白牛車很好,我要學這個,學這個,你根本前面的方便,羊車也沒有得到、鹿車也沒有得到,你就想要學大白牛車,也不行。所以,哪一種基根,你適合學哪一種,譬如你是羊車根基的、菩薩根基的,那你就學小乘的法,以後再學鹿車,就是菩薩,有了菩薩的鹿車的境界,你才能來學如來的法、一乘佛法,這些現世利益跟未來利益,累劫修才能夠成佛、才能具足無量的智慧,你要搞清楚。總結,現作眾生一切利義,這句話是如來的功德相,衪可以幫我們眾生去做一些今生所得到的義,或者未來生得到利,這些不是教你學富有、學什麼,是要教你學無上心法,證得菩提智慧,這些,佛是用加行、用願行來任運成就利益一切眾生,不是用衪空無的自性,主動的來為大家做,而是以衪過去世所修的加行跟願行而成就的。

「蠲除一切煩惱纏垢。」

「蠲除一切煩惱纏垢。」上面如來變現,為眾生做出一切利義,那我們所得到利義,就是要用來斷除我們自己的一切煩惱、內心的不清淨。這一段對我們實際產生利義的,就是第十二種圓滿功德相。

  
此第十二攝益圓滿。依佛地論煩惱纏垢二種差別三復次釋。故彼論云即諸煩惱名為纏垢。解云。煩惱纏垢差別異名。如瑜伽第八卷云煩惱差別者謂纏垢等。數起現行故名為纏自性染污故名為垢。

此第十二攝益圓滿。依佛地論煩惱纏垢二種差別三項重復來解釋這邊所說的。故彼論云即諸煩惱名為纏垢,有的把煩惱當做糾纏,為什麼會糾纏?因為你內心有污垢才會糾纏,如果,你內心沒有污垢,就不會糾纏,你如果內心有不清淨的心,那一個因緣來,會讓你感招那不清淨的緣,那這就是我們煩惱開始要現起來時,煩惱就是污垢,《佛地經論》解說煩惱纏垢差別異名,這兩個煩惱跟纏垢有什麼不一樣?勉強用差別相來講,它是有點不一樣,如果以大略來講,並沒有什麼分別,煩惱跟纏垢,其實只是名詞不一樣而已,內涵差不多一樣。如瑜伽第八卷云煩惱差別者謂纏垢等。數起現行故名為纏,自性染污故名為垢。有種種的不清淨心,讓它起現形,這叫做被纏住了;纏住的原因,是自性污染了種種不清淨法,才會現起一切的煩惱,最根本的是自性污染了污垢,所以因緣碰到的話,現起了種種的煩惱,這種煩惱叫做纏。纏垢兩個的差別搞清楚了,纏是你有內心不清淨,因緣來了,然後去卡到、去被綁住了,所以起煩惱心,追根到底就是你自性不清淨,不清淨,這個就是污垢,要先把內心不清淨,把它搞清楚,你到底留有多少的煩惱法?貪、瞋、癡、慢、疑、邪見六根本煩惱,你到底犯了哪一個?這個就是污垢,這個污垢有了,譬如貪心,貪什麼?貪名、貪財、貪利,你犯哪一個?有因緣來,你就是起貪財、貪名、貪利等等的心念時,這就是起現形,就是被綁住了,所以垢為因,纏為因所現的一種果的樣子。 

眾生煩惱有一百零八種,又作百八結業,以煩惱能生種種惡業之故。關於其內容有多種異說:

眾生煩惱有一百零八種,概括講,如果以《唯識》的五位百法來講,煩惱法只有那六根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名相愈多,是分得愈細,有時候,禪宗的行者比較智慧較高,反正他不去講這些名相,他只要管住這個心,不要起心動念,看到這個不舒服,讓他不要不舒服、看到這個要貪,讓他不起貪念,這樣把你的心管得死死的,那這些名相對你來講,都是平等平等,沒有什麼意義,但是,當你心清淨時,你要去思維、去研究,把它搞通,不然,不是你清淨就好,你還要去說給別人聽,你自己都搞這就是這樣、那就是那樣,自己都搞不清楚怎麼講,初學的人,學禪宗打坐,修行比較銳利,自己解決,很簡單,自己解決還不行,還要講給別人聽,講給別人聽就要去學,還要回過來還是要學《唯識》,學《唯識》,還沒有究竟以前是很苦惱的,記了很多名相、心的樣子,你都沒有實際的修證,搞得不清不楚的,好啦!就算你直接能夠明心見性以後,你還是要回過來要了解這些,因為不是你了解,你還要講經說法、行菩薩道,還要講給別人聽,有的人修到空觀的階段,他不想去講這些,連看了都覺得很煩,看到《瑜伽師地論》名詞一大堆,那麼一大本,裡面的名詞都浩浩蕩蕩的,就覺得很煩,有一天你修到空觀以後,要轉入有相,你慢慢的可以接受這些,有的同學現在看這個,我鼓勵他還要看一些名相了解,他說我現在看不進去,他現在最好是不要動念,最好是清清淨淨,不起心動念沒有煩惱,什麼都不要來惱我,這個過程就是這樣子,但是,你沒有這樣,修到空觀、沒有得到解脫,你就來學這些,都是嘴巴的禪、口頭禪,會講,但是,自己做不到,還是回歸剛剛所講的,從羊車學起,你羊能夠得到利益了,就一定有解脫的知見,解脫的知見,你再去找鹿車,鹿車比羊車大,體積大,你就要學菩薩道,學空有不二的道理,什麼都要學,這個時候你的心慢慢會接納一切的佛法,等到一切佛法都搞懂了,那你去修證如來所講的那種自性清淨所產生的神變,像這部經《解深密經》第八品所講的要怎麼變,沒有前面這些修證,沒有空觀修證,沒有得解脫,有空觀修證,得解脫以後,你要去進入有相,《唯識》認識心的狀態,然後,依照空有認知,才能依空起用,產生心意念,才能產生神變,你光有空修證,沒有《唯識》的這種概念,你要起什麼神變,起不來,菩薩到一個境界以後,他知道萬法是虛幻不實在的,萬法是心意念所創造,但是,他要了解這些道理才能去產生一切的神變。眾生煩惱有百八種,又作百八結業,結就是綁住了,一結一結,如果,你把一條繩子打了一百零八個結,表示有一百零八個煩惱,那你每打開一個結就少一個,變成一百零七,再打開一結,就剩一百零六,這麼一百零八結,全部打開,你心當然就清淨了,沒有垢,沒有垢怎麼會有被纏住呢!以煩惱能生種種惡業之故。關於其內容有多種異說:一百零八到底什麼煩惱?煩惱有幾種,這裡大概介紹一下:

(1) 《大智度論》、《大乘義章》載,百八煩惱指十纏與九十八結。十纏者即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惛沈、忿、覆等十纏者即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惛沈、忿、覆等;九十八結,即三界之八十八見惑與十修惑。

《大智度論》就是大般若經的論說、《大乘義章》在講大乘的義理這兩本書,有記載,百八煩惱指十纏與九十八結,九十八加十就一百零八。纏就是會被這十個綁住了,怎麼綁?沒有慚愧心,那你就是所作所為都沒有反省的心,那是很危險的。嫉妒心,是最糟糕的,嫉妒心有就是女生,男生有嫉妒心,下一世一定會轉成女生,女生有嫉妒心那是當然的,因為你沒有嫉妒心就不會出生做女生,嫉妒心是最要命的一個心態,是很不好,因為本來沒事,因為你有嫉妒心就會產生糾纏不清的現象出來,所以有嫉妒心是結,這個結能夠產生糾纏起現形的煩惱法。慳,就是一毛不拔、視財如命,對你本身不能捨一切財物的話,你不要說你要捨你的肉體去布施給眾生,連財物、身外物都捨不了了,那要我們的肉體去捨給眾生,更不可能,沒有錢,當然,你省吃簡用,可能是無可厚非,但是,沒有錢還能夠有施捨的心,那這個真的是很好的德行。那個舍利佛、舍利子兩個是一樣的,翻舍利子就是譯,翻舍利佛那就是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是翻「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一般的經典是翻成舍利佛,你要知道,這兩個是指同一個人。如果你去朝聖,你就知道舍利佛是那瀾陀大學那邊的人,蓮花之池跟目犍連兩個同樣的地方出生的。舍利佛有一個心念就是衪喜歡讓窮苦的眾生去結善緣,因為衪不忍得看窮苦的眾生,因為過去的慳貪不捨的心,讓他得到窮苦的果報,今生讓他去種福田、福田僧,出家師父阿羅漢,修得好的話,他這個福的田地是最大的,你要供養,供養出家眾,得的福德比較大,比較勢力眼來講,如果,供養一個得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的果位的,那更不得了,何況是舍利佛衪是大阿羅漢,那你能供養衪,一定是得大富大貴,有一次衪去度一個很貧窮的媽媽,這個媽媽貧窮到什麼地步?睡是簡單,只有小小的一個茅房,連吃都沒得吃,沒得吃,她去接富有人家的洗米水來喝,舍利佛衪用神通觀到,這可憐的貧窮媽媽,再過七天她就要死掉了,如果讓她這樣子往生的話,她還是一樣的貧窮,舍利佛捨不得她下一世貧窮,故意去度她,請妳布施給我一點東西,衪是用偈語唱的,你沒有看到嗎?我家裡沒有牆壁,吃的什麼都沒有,只剩下人家洗米的米湯,去跟人家要的洗米的湯,衪說,你不知道這個洗米湯也可以布施給我、供養我?她說這個也可以供養?衪說:對!你只要供養我,你的福德無量,後來她真的把這個一點點的洗米湯供養給舍利佛,馬上死後就升天,得大富貴。今生錢不夠用或者永遠不夠用、真的不夠用,那是過去太慳吝、慳貪,不去布施給別人,這個今生會造成很大的煩惱。悔,後悔了。眠,就是我們說煩惱,眠,不是說睡不好,是你無明,好像睡覺一樣,怎麼迷迷糊糊搞不清楚狀況,那就是煩惱。掉舉,就是一個心,上下不靜,沒有安靜心。惛沉,這個心不明亮、腦筋不清楚。忿怒心,忿忿不平,為自己、為別人,都一樣不好的。覆,就是有所過錯,很容易去隱藏,不讓人家知道,死要面子,這幾個就是讓你能夠讓煩惱起現形的纏,這十纏,纏就是根本;九十八結,即三界之八十八見惑與十修惑。見照執取就是見惑,你在人的層次,五根看什麼執著什麼,眼耳鼻舌身五根面對色聲香味觸這五塵境,你看到執著了,那當然就是見惑;欲界,善行、孝道、尊師等等都可以升欲界天,孝養父母,就可以升天,你沒有看經典,經典講得很清楚,你對母親如果舉個手要打她,你這個手要斷,下一世沒有手,在釋迦牟尼佛要入涅槃時,衪告訴阿難,衪口很渴,因為衪下痢,被人供養毒菇,而中毒,下痢,其實這些都有因果,然後身體脫水就很口渴,阿難就去了,看到最近的河不乾淨,又到另一個地方去找,另一個地方去取水時,剛好有五百頭牛走過去,水就被弄混了,要等到一陣子水才會沉澱清澈下來,才能取水,阿難就在煩惱,經典講梵天神,他就用他的神通力把這個水弄清澈,阿難看水清淨了,就取了水要拿去給佛喝,因為要拿給佛喝的,你如果心有煩惱或者心有不清淨,拿給佛喝也不是很好,經典在講這些因果時,有時候我們常常不會去注意這些小事情,你要給人家錢、供養他,但是,有一點不願意的,那這就是不敬之供養,那個功德是很少的,你就是給人家一塊錢,但是,你誠心誠意的這麼去供養,這功德就很大,同樣的,你要拿一杯水給人家喝,如果你心裡面覺得這髒髒髒,你的心都不清淨,那喝的人當然會受影響,所以梵天王他就用他的神通力讓這個水清淨,阿難就很高興,就拿這個水給世尊喝,世尊就跟阿難講故事,衪說過去我有一世當牛,就是一頭犢牛,剛出生的一頭小牛時,因為很頑皮,這牛媽媽在喝水,然後這頭小牛無知,就在媽媽前面跑來跑去,把這個水都弄髒了,讓牛媽媽喝的水都不清淨,這樣今生要入滅時,今生最後想要喝水時,因緣來了、果報現了,阿難去取水時,本來清的水,五百牛走過去,為什麼五百頭牛呢?以前只有五頭,現在加了一百倍,你對母親的不恭敬、不孝,比你對別人所做的動作要加一百倍,你看可怕不可怕!現在五百倍,衪以前是一牛頭,在媽媽前面,媽媽要喝水,衪在前面搗蛋,跑來跑去,牛也是無知,無知就沒有業嗎?有。但是,因為我們沒有神通,搞不清楚,這就是業,反正,就是要喝水,要喝水,牛剛好走過去,恰巧、剛好,沒有剛好的,因為我沒有神通,這個就是阿難拿水回來以後,在講這個水髒,後來清了,衪說沒有,衪在講過去的因緣給你聽,過去世尊有一世出生作小牛時,媽媽要喝水,衪在媽媽面前走來走去,把水弄污了,現在佛的果報多了一百倍,五頭變成五百頭,你看到是清的水,聽說是梵天王跟它清的,他不願意阿難拿了不清淨的水,心裡有疙瘩去供養世尊,這樣子不好,他弄清淨的水,給他心裡面歡喜,我拿到清淨的水給世尊喝,世尊說其實我喝的水還是髒的,因為梵天王不喜歡你拿回來的水是不清淨的,這讓給世尊喝你會難過,其實我的果報是這樣子,我喝的還是髒的水,這麼微細的果報我們看不清楚,那病痛或者什麼大災難,那種業力是很嚴重、很嚴重,有時候讀這些經典裡面的小故事,會引發你的深思,你到底過去對母親多孝敬、有沒有孝順?談到孝道,孝順父母、尊重師長、有修種種善行都可以出生欲界天,看到這樣,你去執著這樣的話,見惑,看到色界,色界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境界,有這些境界,你又要去執著它,無色界,每個境界,你又去執著它,總共三界裡面有九十八種結使,當然,這個你去查辭典九十八結使,可以全部列出來給你看,這個欲界六天,修什麼善行可以升哪一天!色界十二天,加無想天共十三天,你到修哪一個境界心清淨,可以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四空處定等等的,你只要進入那個狀況,有那個好現象,你一執著就是見惑;另外,還有十種修心,心意念的執著,就是修惑,這是《大智度論》講的九十八結、十纏。

 

(2)《大方等大集經》、《止觀輔行傳弘決》等載,眼、耳、鼻等六根以色、聲、香等六塵之境為對象時,各有好、惡、平(非好非惡)三種分別,合為十八種,又一一各有染、淨之分,合為三十六種。復配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大方等大集經》、《止觀輔行傳弘決》等載,眼、耳、鼻等六根以色、聲、香等六塵之境為對象時,各有好、惡、平(非好非惡)三種分別,六根對六塵有好、惡、平這三種分別,總共現十八種相,六根對六塵,你產生的好、厭惡、平常心,6x3,合為十八種,又一一各有染、淨之分,合為三十六種。復配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36x3,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你六根面對六塵產生喜歡、厭惡、或者是不喜歡、不厭惡,這裡面又包括染、淨兩種,這裡面有過去的、有未來的、有現在的,總共有一百零八個煩惱法。

 

(3) 九十八隨眠又作九十八使。隨眠,煩惱之異稱。煩惱常隨逐於人,故稱隨;其狀體幽微難知,如眠性,故稱為眠。九十八者,小乘俱舍宗所立見、思(修)二惑之總數。其中,見惑有八十八隨眠,修惑有十隨眠。此乃以貪、瞋、癡、慢、疑、身、邊、邪、取、戒等十隨眠,配於三界五部,即欲界見苦所斷之十種、見集所斷七種、見滅所斷七種、見道所斷八種及欲界修惑所斷之四種,共為三十六種,又色、無色界於五部各有三十一種,合為九十八種。

 九十八隨眠又作九十八使。隨眠,煩惱之異稱。煩惱常隨逐於人,故稱隨;其狀體幽微難知,如果沒有開悟的人,不知道你起心動念,不知道你煩惱起來了,開悟的人,他起心動念,你都能夠清清楚楚的觀到,這個人講這句話,你心裡面不高興時,那種不高興的心要起來,你都可以看到,開悟好修行,你不開悟怎麼修!人家罵你,你馬上生氣,你看不清你那個慢慢發起來的瞋心,你啪一下!瞋心就出現,開悟的人瞋心起來比較慢,慢慢的現起來,慢慢現起來,你看它,這個慢慢在發脾氣,發脾 氣就把它壓下去,開悟的人好修行,沒有開悟的人,你的頭跟你的腦筋連在一起,聽一句話不爽快就罵出去了,管你什麼的,這是非常幽隱,你沒有辦法看清楚,像我們睡眠一樣,我們睡眠作夢時,有時候還搞清楚,有時 候看不清楚,隨境一直流轉,醒來時,好在,是在作夢不是真的,這是像隨眠一樣,不清不楚,如眠性,故稱為眠。九十八者,小乘俱舍宗所立見、思(修)二惑之總數。其中,見惑有八十八隨眠,修惑有十隨眠。此乃以貪、瞋、癡、慢、疑、身、邊、邪、取、戒等十隨眠,貪、瞋、癡、慢、疑常常在聽;身,就是身見;邊,就是空有兩邊;邪見,不正知的、不是事實的知見,譬如你有神通觀到八萬劫以內眾生的因果,你說來不知怎麼來,到最後死時,不知往哪裡去,沒有來也沒有去,斷滅見,這在五蘊魔相裡面的,神通能力受限制,然後,以這樣他的所知所見,當做他的知見,這就是邪見;,一切心有所貪愛取;,是戒掉你不正當的行為,可以說戒掉前面這些,為什麼戒,會變成隨眠?你守戒變成一種執著,就是隨眠。有沒有這種人?很多。吃素,吃素吃到最後出國都要自己帶著一個鍋,怕被污染,這就是煩惱,你不知道吃素的意義,吃素,是叫你慈悲心,不要去傷害眾生,你吃到有所行動,又怕被污染了,你不知道那個根本的意義,這牽涉到吃葷、吃素跟修行有什麼關係?小乘,古代修行人,人家供養什麼他都吃,後來那個調達(釋迦牟尼佛無始劫以來的冤家),他提出五個僧團裡面要改革的,裡面有一個提出一個希望出家修行的人不要吃葷,這講的有道理,你吃葷就沒有慈悲心,但是,世尊說:每個人的福報不一樣,有的人修行吃葷就會生病、煩惱,那個給他吃的眾生就不甘願,有的人福報夠,那個被吃的眾生很甘願給他吃的話,它也可以解脫業力。以這樣來觀的話,吃葷、吃素不是絕對的,那是當時世尊在時,看每個人的福報,福報夠,你怎麼吃都無所謂。末法時期,福報不夠,吃了你就修不好,人家不願意給你吃,吃了就生病,這個就是因為持戒變成一種執著,也是一種隨眠。這十隨眠,配於三界五部,,即欲界見苦所斷之十種,苦集滅道的苦諦,見苦所斷之十種,四聖諦,你要轉三轉,才能夠悟道,那三轉悟道也很不錯,釋迦牟尼佛這三轉法輪,這四聖諦,第一轉要已知,跟你講苦集滅道這四聖諦時,每講一次就一轉四行,跟你講什麼叫苦,你今生所感覺的不如意、感覺的種種生病都是苦,那為什麼會苦?苦是果,集是因,是你過去無明所造的一切因聚集起來,你現在要滅掉這個苦,就要去滅掉原來這個因,不是從困去滅,是要從因去滅,因,像剛剛的過裡面有很多的纏垢、不清淨,所以要去修,把它滅。懂了以後就是見道,做到以後就是修道了。跟你講道,第一次懂了,已知,再來,已斷,斷掉苦集滅道,二輪轉時,再講一次等於八行,然後,最後轉一次,證得了,那就是十二行;如果,你這樣釋迦牟尼佛講三次四聖諦的話,你從第一次講了,知道,第二次講,已斷,第三次講,已證,那就是證得阿羅漢果。三轉,已知、已斷、已證要包括這三段修證,你知道苦了,就是已知苦,然後,所斷要斷,但,你不知道做到沒有?還有沒有這十種?還有,見集所斷七種煩惱、見滅所斷七種、見道所斷八種及欲界修惑所斷之四種,這樣加起來,共有三十六種,然後色、無色界於五部各有三十一種,合為九十八種。色界三十一種、無色界各有三十一種再加上前面三十六種,共九十八種。這你要有興趣去研究這一些的話,就知道我們纏垢到底發生在哪裡,不是只有我們凡人的煩惱,你說色界,他也有煩惱、無色界也有煩惱,為什麼世間禪定,沒有辦法得解脫,就是這樣子,他微細的煩惱搞不清楚,不知道去斷,雖然天壽有了,壽命很長,壽命盡,照樣輪迴,佛法就是講到那麼微細,讓你能夠徹底解脫出來,苦集滅道能夠懂,已知、已斷、已證這樣的話,才能夠真的得解脫。

 

(4)煩惱者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欲界四諦各有十──貪、瞋、癡、慢、疑、身、邊、邪、取、戒)。色、無色界四諦除瞋各九(貪、癡、慢、疑、身、邊、邪、取、戒)。合有一百一十二。欲界修道有六使,謂貪、瞋、慢、無明、身見、邊見。色、無色界修道各五除瞋,合有一百二十八。纏者即是無慚愧等。(等者於入纏中等取惛沈、掉舉、惡作、嫉妒、慳吝。)垢者即是諂誑憍等。(等者於六垢中等取害、恨、惱三。)又所知障或諸隨眠名為煩惱,即彼現起說名纏垢,本惑名纏,隨惑名垢。如是遠離煩惱、纏垢名為攝益。然此經文三本不同。攝大乘論所列經文雖有災橫而無纏垢,故彼論云:蠲除一切煩惱災橫。今依此經雖有纏垢而無災橫。《佛地經》文具說煩惱、災橫、纏垢,故彼經云:滅諸煩惱、災橫、纏垢。

煩惱者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欲界四諦各有十─貪、瞋、癡、慢、疑、身、邊、邪、取、戒)。色、無色界四諦除瞋心各九(貪、癡、慢、疑、身、邊、邪、取、戒)。合有一百一十二。欲界修道有六結使,謂貪、瞋、慢、無明、身見、邊見。色、無色界修道各五除瞋,色界、無色界沒有瞋心,瞋心比較容易斷,合有一百二十八種煩惱。纏者即是無慚愧等。(等者於入纏中等取惛沈、掉舉、惡作、嫉妒、慳吝,都是屬於纏。)垢者即是諂(是用語言說不真實的話,去陷害人家)誑(講一些能夠使人家產生煩惱的不清淨的語言)憍(心裡憍慢,所講出來沒有道理的話)不等。(等者於六垢中等取害、恨、惱三。)又所知障或諸隨眠名為煩惱,你無知,不知道欲界什麼境界、無色界什麼境界、色界什麼境界?你到沒有什麼煩惱,你知了以後,又去執著,就會變成一種煩惱,就是一種所知障,所知障礙你,我們對某一些境界修行不知道,當然,它不會障礙到你,但是,知道了,你執著它,就變成一種障礙,沒有辦法突破,你修到初禪,你說初禪有覺有觀,天天就玩這個覺觀,捨不得放下,你就不會進入第二禪,這個就是你不知到不會去說覺知有什麼好,你有覺有知,可以懂很多事情,但,你放不下,你就卡死在所覺所知的上面,這所知障,會障礙我們的修行,所知障也好、知隨眠也好,都叫做煩惱,即彼現起說名纏垢,如果是煩惱種子不動,那不會有什麼煩惱,它起現形的話,起現形一定有你去想到它,某個人、某件事才會起現形或者因緣來了,勾起你內心的感受,你就起現形,這些動作、行為所現的煩惱,都叫做纏垢。本惑名纏,隨惑名垢,如果是本來的、基本的各種煩惱本來的惑,那就是纏,把你綁住的纏,如果,隨之而來起的因緣起無明,進入煩惱法,那就是垢,這裡講的不一樣,上面講的根本的是垢,然後,因緣來了起現形就是纏。每一個人解釋的參考,懂了名相變來變去,沒有意思,知道這個人怎麼講、那個人怎麼講就好,你要聽他也好、不聽他也好。如是遠離煩惱、纏垢名為攝益,攝益,就是你有辦法遠離煩惱、遠離纏垢,就是攝受你的心得到真正的利益。然此經文三本不同。攝大乘論所列經文雖有災橫而無纏垢,在《大乘論》裡面講的,有災橫,就是發生災變,橫死,反正不該發生的,突然間發生了,你就死掉了,但是,沒有纏垢。故彼論云:蠲除一切煩惱災橫,在《大乘論》裡面講,我們說煩惱、纏垢,把它翻譯成蠲除一切煩惱災橫,蠲,執著名相的話,就很容易去辯論,你要翻成煩惱災橫,你就翻成煩惱災橫,你要翻煩惱纏垢,你就翻成煩惱纏垢,反正,我看我懂就好了,不要跟著他們互相的辯論。今依此經雖有纏垢而無災橫。我們現在玄奘大師所翻的災橫,他既然說纏垢就纏垢,別人翻的他有說災橫,災橫就災橫,不必太在意,反正,都是煩惱。《佛地經》文具說煩惱、災橫、纏垢,《佛地經》我們 《法爾禪修講義基礎 篇》有引用到,但是,沒有全部,它提到佛的圓滿功德相裡面,對眾生能夠蠲除一切的煩惱、災橫、纏垢,他是兩個都湊在一起,我們沒有看到梵文的原文怎麼樣,應該玄奘大師他是一字一字翻的,應該比較反應現實,《佛地經》這部包含三個名詞在裡面,故彼經云:滅諸煩惱、災橫、纏垢。也就是說你除了煩惱以外,你還有可能由世尊的加持力,滅掉不該發生的事情,有修行的人都有善神守護,這些善神都依釋迦牟尼佛的囑咐來護持一切修行眾生。真有修行的,不是只有去除災橫,你連吃飯都不必煩惱,有時候,自然有人供養,你是真修行的話,不會缺乏什麼東西。

(2006.12.06.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