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0-5)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六、解深密經各品槪論

()、勝義諦相品()

勝義諦是聖者內自所證,無相所行不可言說,在修行過程之中,心還不淨時,難免會有妄想、妄念。妄想來自於主觀意念起想,妄念來自於主觀(即六識)不能自主,只能用覺知觀照它,其實就是七識執著八識種子起現行,或者外境所有一切因緣。我們看不到,若開悟的人可以看到,各識轉識過程間的相關,心眼沒開,第七識未滅,就只能看到妄想,修到心眼有點開了起妄念,這兩個妄識滅了就進入勝義諦相,所以這時是不可說。若無如此內自證勝義諦相,光語言、名相懂了沒有用,為什麼修行一定要求開悟,開悟才能斷第六、七意識執著,進入根本第八識中,甚至於得到《解深密經》所云之阿陀那識相。

勝義諦相現時心稱阿陀那識,它不執染法,但執淨法,菩薩來講是菩提心、利眾心,阿羅漢、聲聞來講執空,空是真正勝義諦,不可言說。聖人內自證,證得無相所行,無相即實相,實相觀它無相,怎麼觀?自性對它不起六、七識想念,此即實相,亦是非相,非相是勝義諦相,也是空相。之間產生的法相,是有個境存在,相代表事相,若無相代表空體、空性,沒有因緣不起法,有因緣起法,觀勝義諦相為實相,如何觀?有個境,不看成是個境,變成非相,觀它非相,自性不起一念相應,不起想念、心念分別,這就是勝義諦相。《解深密經》第二品,標榜出要體證的目標,後來引出七識、三性、三相,回到清淨自性,就證到勝義諦相,第八品成所作事智,產生一切神變。

修行剛開始難免第六、七識妄動,甚至執著五根、六塵真如性之功用,便有五陰魔相現起,會現種種善境界(即魔相),因要學勝義諦相,就不能觀它為實有,以般若波羅蜜智,觀它無所有、不可得,讓相就是相,所產生的實相,觀它非相,這就是絶對待。對待意即對立,怎麼有對立,因為沒有破四相(我、人、眾生、壽者)金剛經云破四相,若沒破四相就有對立,內心有對立,便有善惡分別,心念好執著好,心念不好執著壞、邪念,境界順著你就好,不順著你就壞,這是內心的一種分別,是對立的。

對外境,若有我相,有我為基礎,就會產生人相,人相不是只有一個,有好多個,就產生眾生相;修行境界都有壽命,執著長壽、天壽,就有壽者相。所以人相不能有,後三相自然滅,這是絶對待,就是已做到勝義諦相。做不到,道理懂了就要去做,絶諸諍論,不究竟的人才喜好諍論;究竟的人,回到勝義諦相,有何可說呢?

看了事相就是這樣,不加以分別好壞,這是他的因緣所生,也不能說好壞,他修證到哪個境界,他的知見就是這樣,有緣才說法,如修證到自己心清淨,就不可說,不可說,有因緣始可說。所以未究竟的人,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比你境界低的,看了說他不對要糾正他,比你境界高的,自己不懂又喜歡和人抬貢,才有這種諍論,如果佛經道理搞懂了,修行就是要修到勝義諦相現前,亦即是大乘佛法講的實相法印。

小乘行者有三法印來印法,即諸法無我、諸行無常、寂滅為樂,不以這三個法印修行或說法,就是魔說。小乘三法印一定要說,諸法裡無我,所以不要執著一切相,一切行為,一切因緣所產生的法都是無常,好的不必高興,因為不久會變壞,壞的不必懊惱,因為不久會變好,好壞隨它就自在,這樣心就清淨,就入勝義諦相。

所以不必和人抬貢,你不懂的還很多,要深入經藏自己去體會,懂了也無須大作文章,有因緣大家來求法,你才講,開導人家,不必和人辯論、諍論,故絶諸諍論。外面的書,喜歡談論第三者,駡這個、駡那個,若不必要,有人問了不得不講到第三者,那沒話說,但自己要能善分辨,哪種書是有修證的人所寫,有修證的人僅代佛宣說,佛心會不淨嗎?不會,所以照經典講,不會講到第三者好壞。甚至人家的境界比你低,你已證有勝義諦空,這樣也不會去批評人家,因他是小學程度,他是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程度,懂了就不要去批評人家。

若不懂硬是要和人抬貢,用較低層次的修證,去毀謗別人,貢高我慢和人諍論,這就是無知,佛法修到最後是無可說,哪還有發表私自心得的慾望。早期有位同學,身體有點樣子,有很多感觸,就說要寫一本書,只是有點善境界,有點心眼開了,離絶對空的修證都還沒有到,不要講勝義諦空,但就已起心動念要寫書了,真是妄想心動。

勝義諦空若是有相無主,就是相對空。若是空一切相,否定一切,就是絕對空,修行第一步走到這裡時才能解脫,若連這裡都走不到,那根本沒有解脫,走到了又不放棄,那就遁入頑空。若心自在就是阿羅漢,太執著空不放就會變成空魔,毀壞戒律,一切都觀空,五陰魔相裡說把佛像燒了、毀了,因為祂心中一切都空了,認為什麼都沒有了,還執著這些像做什麼,這只是修行的一半而已。

回到勝義諦空,就是空得到了再回有,回有又能自在觀它有法、有相,但不受它左右,這是勝義諦相,就是實相觀。所以不要好和人諍辯,懂了的人是不講的,有問才講。像祖師大德一樣,你問這個問題,才針對問題回答,你不問他不會講。我知道你要怎麼樣,我也不會講,因什麼都很自在、無礙故。

不然菩薩會很煩惱,懂了這個,懂了那個,不去解決煩惱,會睡不著,這樣自己都沒解脫呢!若你不問,我不答,這樣就很自在,問了我才答。希望你們還沒究竟以前,不要和人諍辯,少講話。要討論可以,同學互相切磋,要尊重別人,不要死鴨子嘴硬,好像你講的都是對的,因為大家都在學,如果學好了都不必講,喜歡講,喜歡討論,那就還是走一半,要互相體諒,尊重別人看法。

像密教裡---藏密裡面,排有辯經,再同修互辯中,經義更明確,無知者從中學習,已得者於中更堅定信仰。若沒有真正來人指導,辯經不等於吵架?所以在有成就的裁判官下,才能舉行辯經。現在聽說藏密有大師、寶王要恢復以前的經辯。

辯論,早期世尊在時,為了攝服外道,所以要用辯論降伏他們。現引申為初學者,用辯論讓人起腦力激盪、思考,他講的這樣有道理,我怎麼沒有想到,或者他提出這樣,我如何回答,這個佛道理必須懂,才能和人辯。

回到勝義諦空時不必講,故《維摩詰所說經》亦是闡述這些道理,入不二法門的方法,經中講到最後,文殊師利菩薩和維摩詰居士對談,文殊師利菩薩還用語言說明入不二法門,說勝義諦相不落語言文字,但祂還是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方便說明那個樣子。然後文殊師利菩薩問維摩詰居士,那你的入不二法門是舍?結果維摩詰居士默然,是怎麼樣?這是住入勝義諦相中。

不是說祂修證比較高,一個是未來要成佛已經處補處的(維摩詰居士),一個是成佛再來的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兩個修證應該是一樣的,但一個是方便用語言說,一個更高段,連說都不必說,無可言說而示入不二法門。修行要回到這裡,這是智慧問題,理解了就要尋序去做。

若你一路走來,用心捨一切法,這是高智慧者,不懂看經典,看到這句有用,拿起來就用,增廣智慧,了解佛法。一般世俗師父,已經不是你可以請教的了,那只有求經典或諸佛菩薩暗中幫忙,幫也僅只於讓你心淨,沒有什麼法可教的,回到勝義諦相,始為佛法之本。

過程之間不和人諍辯,也不作書、寫自己意見的書,真正聖人述而不作,只是講而不寫,孔子如此,釋迦牟尼佛更是。孔子也是菩薩再來,示現弘揚儒家思想,早期中國佛法根基不雄厚,以儒、道家槪念讓人修心,慢慢心地較成熟了,達摩祖師才把真正佛法傳到中國來,故很多法門都是階段性,無須和人諍辯。

勝義諦相不是凡夫眾生所能尋思,如果用想的可以證到勝義諦相,那已經不是勝義諦相,不能用思想推敲,用實證功夫做到無心,過程之間放下一切法,所用、所修的法,都要放下。唸佛的人,唸到最後,也要放下一句佛號,唸咒的人,唸到最後,也要放下一句咒語,修解脫就不能用有為法,只能用心面對身與心的問題。

三藏含經、律、論,阿含經包括阿含、雜阿含、長阿含、增壹阿含,還有相應阿含,共四種加一種為五阿含,agami就是走正路到達目的,翻它的意正式意譯為法歸、法藏、傳教,音就是阿含經,希望走到寂滅、解脫的道路。這些阿含經文裡面,沒有教咒語。大乘佛經裡才有咒,小乘經典裡後來也有講咒,講大乘經典時,有的人還在修小乘解脫,因那時大家都喜歡自己求解脫,所以當下都能解脫,能迴小向大,行菩薩道的不多。

後來世尊雖講了很多大乘法,但不興旺,大家自己解脫都來不及了,那裡想到要度眾生,積福德、未來成佛。阿含經裡提及,人若要解脫,不能持咒,否則無有是處。在法爾網站悉曇咒語裡有一篇文章,沙門要求解脫的,持咒則無有是處,但為利益眾生而持咒或教持咒,則有是處。

所以先求解脫,後再學大乘法、密咒,利益根基差者,根基差者,不得不唸佛,不得不持咒,因為這兩個,一是藉阿彌陀佛的願力,一是求世尊、諸佛、菩薩所說密咒,讓佛菩薩來幫助他,先去除第六、七意識執著,否則勝義諦相講得再好,也沒有用,一個嘴巴喜歡講的人,讓他不要說話,不害死他,他會生病,會得憂鬱症,慢慢這麼修得無心說話,才能入勝義諦相。

菩薩到後來都要學密咒,哪一個時候才能學密咒,大般若經云證得三三昧,空、無相、無願(無願即無作)這三三昧,其實就是入勝義諦相,才能得入陀羅尼門,得珠佛法精義、得咒語義。空為第一階段,亦是小乘三法印中的空觀;無相就是有法無主,有相不執,也就是實相觀,金剛經》曾云大乘僅一法印,為實相法印。修大乘一定會走到實相觀,或還沒走到以前,以實相為目標,實相就不執一切相,不執一切法、並捨一切法,捨修行過程間之境界,有何能力、有何通靈,都須捨除,才能回到實相,大乘行者不以實相為修行目標,真會著魔,不然就會走更遠的路。簡單講,《大般若經》即是修到實相觀最好的方法,所謂勝義諦相,非一般凡夫、眾生可以用心想的,因它不能想,空要如何想呢?

第二品中第三段佛陀為善清淨慧菩薩等提出何謂勝義諦,勝義諦和一切有相,與諸行相,是一?還是二()?簡單講是同,還是不同。如果說勝義諦相是空,執著勝義諦空,此空非絶對空,是相對空,但不要誤會為絶對空,絶對空無勝義諦相。不二,即空有不二,有相但不執著,到底是一?還是異?若不執著有相,有相在講空、有之法,有法即因緣法,故空有合一。以勝義諦相觀它,有法無主,就是不妄想、不執著、不當它的主人,法僅存在,就是一。若起分別想,此二者便不同,空、有若視為二個,以空為體,以覺為用,那就是二個,若視為有,但以空心觀之,不執著,那二個便合而為一。

第二階段釋迦牟尼佛提出和善清淨慧等菩薩,說勝義諦相,與諸行相,端賴以何角度觀它,若以不執著實相觀它,那就是一,若以菩薩用一切法度眾生,玩這個法,那就是二。故非異是一樣,非一就是二、三、四無量法,變成無量法相,沒有絶對如此。

有的人修解脫法,到心空法了,觀諸法無我、諸行無常、寂滅為樂,他僅證到一半。菩薩兩邊都修,以實相觀,利益眾生,眾生有苦難,要用心法,無法不利眾生。無作,無願無作,本不必作,自己心清淨,對境不起意念,都無所求,有何可作?作即作意,這在五位百法稱作意,被人打了無瞋恨心。像釋迦牟尼佛早期修忍辱法時,被歌利王用刀子割割割,都沒有瞋恨心起,這也是無作。修到空、實相、無相觀,才有無作能力,永遠無作就變成小乘阿羅漢的心,那就不對了。故無作中有因緣也可作,可作之間抱著無作想,做了後就忘記,幫別人做了什麼事,解決了就忘記,此即大乘的無作,與小乘無作不同,小乘無作是無求、無願之意。

大般若經有次序的說明修行境界,證得三三昧後,始可修陀羅尼門、產生四大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為什麼入陀羅尼門後,才有大慈悲心,因已得佛法精義,可以一義演繹成無量義,可以一咒宣成無量義,當然有此能力者,自然會發起四無量心。你看那些低下動物,要如何度牠?沒辦法只好用咒語,咒語是誰教?八地菩薩自然如來密咒一直進來,可以學到十、百、千、萬,無量微塵數的咒,這個咒是十、百恆河沙諸佛所說。旣然成佛了,就會說這個咒,若成佛什麼咒都不會講,那成什麼佛,八地菩薩就有自己的咒可宣說,成佛便與十方如來一體,所有咒也會宣說才對。密教經典說這個密咒是有多少佛說過,現在修陀羅尼門,和唸佛沒有兩樣,如果知道斷淫慾,要唸何種咒?最近網路上有這個咒,以前很多寫mail來問,看了都不知道如何翻譯,現在有人翻出來,音都不對,算是有點樣子,沒有人敢翻意思,我是翻它羅馬字音。其實斷淫慾咒,在講什麼?如是如是慾望、慾望,如是如是血緣、血緣,如是如是種族、種族,有淫慾心就有種族,kale,就有很多眷屬、血緣,要怎麼解脫,淫慾心讓人入輪迴,所以要斷除。懂的話不是那麼深奧,哦!原來斷淫慾就在講這些,kalekale,如是如是種族種族,如是如是血緣血緣,如是如是慾望慾望,沒完沒了就輪回,這就是陀羅尼門,是對人來說。

對畜生要如何用咒語度牠?要用寶髻如來的咒,金光明經》裡提及寶髻如來,寶髻如來是釋迦牟尼佛有一世為流水菩薩時,祂怎麼度魚池裡的魚,菩薩想過去哪一世,有位寶髻如來,講十二因緣觀,唸十二因緣咒,「諸法因緣生,如來說是因,彼此因緣盡,是大沙門說。」這一句光是唸,很多障礙就會超越,是名法身緣起偈。

看起來是個偈語,但也算是咒語,陀羅尼義是得佛法精義,唸這個偈,也算是唸咒,再唸十二因緣咒,便可度很多魚池類眾生。有機會做個放生儀軌,有的人放生唸這個咒,十二因緣咒還沒人做出來,這個有人把它當成十二因緣咒,但不是十二因緣咒,讓沒有修行的下劣畜生,可以升忉利天,行菩薩道就在學咒語,沒有行菩薩道,自己都沒有解脫,懂很多咒語也沒有用,因為心都不淨,現在唸咒等於修心,與唸阿彌陀佛沒有兩樣,婻阿彌陀佛更簡單,專心唸開悟都有可能。

第四段佛陀為善現須菩提尊者說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的平等相,那就很深奧了,若回復到勝義諦相,我們在講《佛地經》時,談及諸佛菩薩有「受用和合一味事智」,這不能用妄想心和合,回到勝義諦相時,自然就可以和眾生身心和合,菩薩可以與如來法身和合。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提及,心要上合佛心,下與眾生同一悲仰,便是此意,修證到阿羅漢境界,心空法了,回到勝義諦相,自然心能遍一切法相。你心清淨他就和你清淨,所以不必說法,你心清淨感受到祂清淨,心很安詳,有的人在家煩惱,到了佛堂心就會安詳,為什麼?因為你心與如來法身和合。和某個人講話,如果祂修證到心空,會感受到他那種安詳,那不是故意做作的,回到勝義諦相時,自然就有心空,可以遍一切法相,就像諸佛放佛光一樣,無所不到,只要善心的都能接收到。

我們講成所作智、大圓鏡智,佛光普照,佛光無所不照,照遍虛空一切世界,不是只有三千佛剎土,只是眾生無明,佛光照歸照,他們也沒感覺,有點境界的,可以接收祂的光,就會得到安詳,這種回到勝義諦相,就可以遍一切,因為平等,沒有兩個樣,沒有兩個相,所以平等相,佛眾生平等、空有平等,這是在第二品裡說的。

總結,第一段講勝義諦真如相是離言說相的道理,第二段講勝義諦真如相超越尋思的道理,第三段講諸法之一異相的樣子,第四段證得應有遍於一味這個能力,這能力其實就是第八品所說,是比較靜態神通遍一切眾生身心。第八品講成所作智,用心法產生神變,標示出勝義諦相的樣子及功用如何,最後如佛地經所云,受用和合一味事智,

修菩薩道的人分為二,一者自利與如來法身相應,二者度眾生,意於增加智慧,若不度眾生便無智慧可得,一切佛法都在度眾之間產生智慧、獲得智慧。度眾生之間用勝義諦相最好,不必講話,真正大修行者都是如此,因勝義諦相證到了,受用身和合眾生一體。眾生心煩,與之合一,使其心不煩,眾生身有病,與之和合,你身也會有病。菩薩在修病行,有病之間可以化解自身的病,眾生病是由業力而來,要化解自己身體的病,心病比較好,菩薩心本來就比較如如,身體的病沒辦法,業就是業,有時很不可思議。金剛經》云,《金剛經》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每個因緣果報,都有其因,有其緣,有其果。若因緣不具足,誦金剛經》便無法打敗業力,功德還不夠,若真有《金剛經》修證,觀一切法空,不管多大業障,都可以超越。

 

()、第三品─心意識相品概述

第二品先說根本相---勝義諦相,再說眾生相,佛、大菩薩的境界是勝義諦相這樣,我們的境界又是怎樣。何謂心、意、識?它的形相如何?是一個嗎?心意識裡有三個心,甚至有八個心,大部份講心時,都是在講第八識,意為第七識,識為前五識,有時加第六識。眼根產生眼識,其實第八識也是屬於識。所謂識為現實量知一切境之心,五根對五塵境產生五識,另一個現量是第八意識,若儲存種子為藏識,若可以看十方虛空一切世界、一切眾生因緣,這是鑑照功用,於是就有天眼通、宿命通,這是現實量知的,是為靜態神通,像鏡子一樣照諸眾生因緣果報,一切眾生因果報應它都能知。回到勝義諦相時,便能產生無量神變,回到成所作智,是為動態神通。這亦是用有為法,修行用無為法,修到某個境界,利益眾生要再用有為法,為什麼要用有為法,因為已經能實相觀一切境,造了很多的法,不管做好、做壞,過了忘記。像濟公一樣,用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法度眾生,他很自在,你認為不合修行人味道,但他也無所謂,自在啊!大菩薩沒什麼善惡,沒什麼對、不對,這是動態神變,到這裡不為自己,都是為眾生。所以要了解心意識的概括現象,第三品講心意識它的形相是如何?

第三品述說阿陀那識,只有在這裡才提到阿陀那識,以前提到的都是阿賴耶識,甚至小乘法僅提及意識---指第六識。八識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怎麼來的,如來藏識是如來才有可能顯示的,遍十方空、眾生心都是一體的。如來有空、有二相,迷失後就污染,如來藏消失了,變成阿賴耶識,就有輪迴,因為造業後有了阿賴耶識,變為輪迴根本,再修修修,修到阿賴耶識變成阿陀那識,它滅染法,執淨法,執空。

何謂阿陀那識(adana),字根√da,就是給與、施捨之義,na有陰性之義,a是否定辭,adana全字就形成不給與、不施捨,就是執著、執取、不捨之義。在眾生阿賴耶識(ālaya)裡也有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執著不淨法、煩惱法、有漏法,與阿陀那識有區別。阿陀那識執著淨法、無漏法等,還是有執取之義。修到小乘聖人境界,阿陀那識始現起,它有心的勝義諦相---空相,空三昧、無相三昧的證得,它會執著空、解脫相,沒有回到諸佛清淨如來藏識,所以祂還是有所執著,如果真的對於污染法、淨法、空等相不執著,就成佛了,就又回到如來藏識了。

有時看楞嚴經》會造成很多誤解,因《楞嚴經》裡有段經文提及,本來每個人都是自在清淨,因瞪了虛空,虛空本無相,瞪久了眼睛發勞產生金條似地,很多金條在天空閃來閃去,你說哦!那裡有那麼多金條,就想伸手去抓,動心一抓就是造業的開端,最後當然就淪墜了。有的人看到這段,就想原來自己就是佛,因為無明就墜落,成佛怎麼會墜落,不可能!都是修了一半,還不全清淨,所以又淪墜。為什麼有退轉、不退轉菩薩,還沒有究竟,所以會退轉。像向阿羅漢一樣,祂如果永遠執著空,哪一天對空執鬆弛一下,可能又要淪墜,經文說十住位菩薩到第七地才到不會退轉位。登地菩薩才是行不退轉,八地菩薩才是心不退轉。所以未達位、行、心不退轉者,隨時都有可能眼瞪虛空發勞而迷失掉。

阿賴耶識(ālaya)一切種子心識,即藏識,ālaya字根是āli,是儲存之義,一切種子儲存之地。心等於形相,第三品裡告訴我們,不然心就是心,心意識好像可以看成一個,但在唯識裡是有不一樣的所指,有其不同名詞、形相,修行要懂它,不懂它要如何修行?像我們常說第六、七、八識,聽久了知道第六識和前五識合一,產生分別心,認識外境,第六識有自己的妄想、執著、分別心強,根本煩惱無量,遍五十一個心所法。若超越它沒有分別心,避免與人諍論、諍辯,那就進入第七意識的修行。第七意識,對我、法的執著很重,所執即是第八識根本的法種,阿賴耶有儲存種子的能力,靜態的有這些種子,動態能有神變能力,若執著任何能力,也無法回到清淨自性,這些在第三品裡告訴我們。

並且在第三品之中,會說明與六識之俱轉相關,俱就是一起,一起發揮功能怎麼轉?眼、耳、鼻、舌、身這五識,依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接觸外境色、聲、香、味、觸,產生六識分別,五識加六識分別,等於五識轉到六識,六識轉七識,是謂七轉識。

如果看到一個人,只知道這是人、是物,認識、不認識不加分別,只是這樣,那是眼識知色相。若有強分別起,眼識加上第六意識心,就能知此物、此人是某甲、某乙。一用思慮,就用了第七意識想心,審慎思慮,這個人我喜歡、討厭,哪件事情如何、如何透過七識來審慎思量,將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拿來檢討。如此種六根、六塵、六識入心裡成為種子,接觸一個人、一件事,就種個種子到阿賴耶識裡。

凡夫、七地以前菩薩,有我愛執藏,還有個我在裡面,七地以前菩薩和凡夫都有我愛執藏,修到八地後,或證阿羅漢也一樣,這邊到真正阿羅漢、八地菩薩時,僅留下善惡業異熟識名,善惡業種子未去,但其心已解脫,此即心裡有煩惱、念頭起來,煩惱種子起法,但祂不起真煩惱,這就是小乘阿羅漢、八地菩薩解脫之境界。到這裡的善惡業異熟識名才能改為阿陀那識名,才真正解脫,若以《解深密經》來解釋,此等聖人還是有所執取,執著空、自在、解脫,心雖遍虛空自在了,但對於神通變化還沒學成,要到心清淨,空有不二,才能起無量神變,《解深密經》就是補這部份修證的不足,所以第八品就講佛陀的神通變化。

俱即是好幾個心同時起,轉就是這麼轉移,前五識轉六識,六識轉七識,七識轉八識。六識要認識一個人,從藏識(八識)裡叫出檔案,這個人到底認不認識,如果認識裡面一定有檔案,再透過七識轉六識,分別認知它,眼識也認知了,好幾個心一起起作用,才能完成一個動作、思想。

若無外境因緣,自己在胡思亂想,那就是第七識執著八識種子在想,昨天事情發生了種進來,無聊沒事自己拿種子在腦筋裡轉轉轉,眼睛雖張開,看東西看不進去,腦筋在東轉,或閉著眼心也在轉,這是第七意識的審慎思量,各識之間的轉,或一起起作用等現象,大家都要了解。

第三品是由廣慧菩薩請問心意識秘密善巧方便道理,修行懂是一回事,要做得到,得分段慢慢修入,所以就有很多善巧方便法門,來修道或來理解。例如講心意識,只知道自己會胡思亂想,眼睛看到什麼知道,耳朵聽到什麼知道,前五識和六識,大概可以知道,自己心在打妄想也知道,起碼要認識這些,但講到真正的心,就不知道。

第八意識有靜態、動態神通,沒有這些體驗,怎麼去修,經典講歸講,不能很切題的了解,到底是什麼現象,因為我們還沒有證到,但這些在經典裡都有述說,只是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懂名相,不知其實際內涵。世尊在此宣說了第八識甚深大法,把第八意識講的更透徹,普通修行人,斷第六意識分別、執著,斷第七意識---我、法執,很難再講第八識為何?第八識裡有種子,有靜、動態神通,動態神通當然要用心意識、前五識發起,這些要有點修證才有辦法來做。

此識名一切種子心識,一切種子可以產生一個心,這種子是你過去和誰的因緣,一定有因緣才會產生法,然後種到第八識裡。無始劫來我們熏習的種子太多了,光講今生,從哇哇墜地後,接觸的本來是家人,再來外面的人,上學後很多同學,同學、老師之間的善惡,每天總是有好幾件,堆積在腦筋裡,然後出社會無量無邊人事物,這些有的是比較淡薄,有的是深根柢固的,愛恨很重的種子更大、更明顯,比較不關痛癢的,它還是存進去,沒有真正的對象,便沒有果報。

這些慢慢說明一切種子心識,因為有這些,每件事和每個人之間發生的某件事,都是在未來,哪個時間、地點成熟,和它有緣時,不管善緣、惡緣,互相感召,就在五趣四生之中流轉。五趣就是阿修羅歸到天道,天、人、畜生、餓鬼、地獄等五趣。你的果報趨向於要受生的那一界是為五趣,趣者非興趣,有感召不得不前往之意,不是自己願意去的,趨向於五道---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五趣之中不離四生---卵、胎、濕、化,地獄、天道為化生,有些動物也是化生。濕生,比較潮濕、喜歡水性的,蚊、蠅之類的。胎生,鯨魚、人、牛、羊、、、等。卵生,雞、鴨、蛇、恐龍,經情離合,最後就變成十二類眾生。化生裡也有化成鬼神、或其他的,總共有情、無情皆由十二類眾生而來。《楞嚴經》裡把這些說的很清楚,情、合、離,若無情便不會在此,離了情可能化其他,有時變石頭都有可能。

阿賴耶識是一切種子心識,化成四生五趣中,為何投胎受報,即是因有因緣感召,執一切法為真,故會投胎受報,受報以後執受根身。所以adana即是執取,執受我們的五根、色身,一切種子是執著肉體,所以肉體才不會死,要死的話就是它不執著,不執著是被動不執著,不是主動不執取。聖人可以主動不執取而往生,我們是不得不死,死的不大甘願,身體病了死了要離開肉體,不能用了。或者是白無常、黑無常來了,時間到了,不想死也要讓你死,這中間它有辦法讓你不執著肉體,不執著就死了,這又名阿陀那識。

隨逐執持根身,因為它有所執,在唯識裡不說阿陀那識執取身體,講阿賴耶識執取根身為我,其實更深一層是阿陀那識在執取。阿賴耶其實就是藏識,無所不藏,adana始有執著之意,此識才是執著義。故很多經典都在說阿賴耶識,為何到《大般若經》之後快末期時,世尊才講稱阿陀那識,要分別阿賴耶識、阿陀那識差別在哪裡?等於是阿賴耶識ālaya裡除了種子儲存無量無邊外,但它還有執著的根本特性,以這個ālaya梵文來說,沒有執著之義,所以用阿陀那識(adana)名詞,才有執取之義,adana是陰性,可以產生一切法。阿賴耶識、阿陀那識都有它各別的意思,所以凡夫、七地前菩薩稱心為阿賴耶識。八地菩薩以後心稱阿陀那識。陀那識是執一切種子,阿陀那識有執著特性,與根身共安危故,身體不死,就是阿賴耶識、阿陀那識還在,若身體快死,阿賴耶識、阿陀那識就要脫離身體,這就是共安危,它在人就有活著的機會,陀那識若脫離了,不執取肉體,脫離肉體後人就死了,之後肉體也會腐敗的。

(2006.06.07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