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33)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祥比丘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二、勝義諦相品()

彼於一切有為無為,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無實有為、無為。

這在講善慧眾生。悟空的人住無為,有解脫知見,根本就不喜歡去言說;菩薩祂則不執著有為、無為,能夠如實了知這個境,但不會執著那個境。所以像這種人,彼於一切有為無為,見已、聞已,作如是念,內心所證,面對因緣所現,或者對外境有所見聞覺知等等的,接受了種種法塵以後,此所得者,決定無實有為、無為,認知這個有為是不真的,無為也是不真的。如果你執著有為相,就隨緣流轉,執著無為相,則偏守空寂,這是解脫初證得的人都有這種現象,那你如果離言法性的話,有為、無為,但也不加以言說,因為離言法性的話,你就可以客觀的去觀一切法。

以我們的實修來講,如果面對一些障礙,你能夠了知其境,不管順的境界或者逆的境界,都可以知道但不加以執著的話,就做到沒有實際的有為、無為分別。你說:「沒有!」但是境界來了,那個境有沒有?是「有」!假若你一執著有而不放,就會隨業流轉,所以,不能說一定是有為,要觀之無為。讓我們的自性現起,觀這個境,不隨境轉,這就是住無為境。無為有,不是絶對的二面。無為有,是現在面對一個境界時,有兩種狀態同時存在。一般簡單的二分法,修有為就有為,修無為就是無為,但在菩薩的境界,《解深密經》所詮釋的,就不是這樣。就是你面對因緣,這因緣就是有為,但是你要以無為、空體的心態,去面對這個境。這樣你的心還是算無為。所以,境歸境、心歸心、覺知歸覺知,就不會有互相罣礙,不會有連結在一起打結。菩薩就是要有這種境界。這是對因緣起法來講,境界來時,要抱著這個心。如果是修純解脫的小乘行者,他不想去利益眾生,永遠住在涅槃境界,心極安祥,沒有罣礙,這樣他會變成只學了一半,沒辦法在用有為法利益眾生時也能自在。所以《解深密經》是要教化阿羅漢成為大阿羅漢,也就是成為菩薩。

再講這個境是你自己創造的,你用言說,或者用心法,或者用咒語,或者什麼的,等等一切利益眾生的法,而且在用之間,也沒有一切在作有為想,用完了也不執著有為,就忘記了,在用一切法之間你又心還很平靜,那就是無為的境界。這種一個是業障的現象,一個是你自己創造的因緣起法的現象。在這兩個境界之中,你都要看──有為就有為,無為就無為,反正都不必去加以言說。所以離言法性,如實認知有為、無為,然後,如實這麼修證以後,最後你就會跨出去,去利益眾生。因為你練的功夫夠了,就不必太執著於一直要守住空寂。我們功夫不夠時,因為智慧、定力還不夠,所以碰到一個心比較不清淨的眾生,有時你轉不了他,反而被他轉掉了。本來一片好心要利益眾生,結果還沒利益到眾生,反而被他的業力牽去了。這就是不認識有為、無為的真實功夫,也不認識先無為再有為的境界。

《大乘法苑義林章》亦云:「今觀空有而遣有空。有空若無,亦無空有,以彼空有相待觀成。純有純空,誰之空有。故欲證入離言法性,皆須依此方便而入。非謂有空皆即決定,證真觀位非有非空,法無分別性離言故。」

但修行是有次第──先修無為,再修有為。剛開始修行的這種有為,你說:「我在打坐、唸佛、持咒」,這種修行的手段,雖然屬於有為法,但也不能用在整個法上面來區別有為跟無為,這樣很容易誤導眾生。眾生以為:「我修唸佛,就是有為」,結果就有為到底,忘記要修無為,那他今生就沒有辦法學到解脫。一般的先證無為再轉入有為,如此便能在有為之間,對因緣、一切法就能不執著。業障來,你也能夠安住自心,不隨業緣去煩惱。如果能夠這樣安住自心,就可以跨出去了,主動的創造有為法,在這有為中沒有有為想,要能夠面對有為、無為的境界,看它一切有為、無為無實,沒有實際的諦實,所以,不必去強說有無。

第三正明覺悟,於中有二。初覺實境非有,後然有下,悟假境非無,此即初也。若依真諦大師,如前所說三種義故。一切有為及無為法,皆非實有。若依大唐三藏法師,約此執性以顯非實。然有分別所起行相,猶如幻事迷惑覺慧,於中發起為無為想,或為無為差別之想。

第三正明覺悟。覺悟緣起、境界、心所起的法相,每個現象你都要能客觀地認知。我們常講證悟、證悟,那是證什麼、悟什麼?有時候境界來你不覺、不知。或覺了卻又加上種種習氣毛病,於所現的一切相,就迷糊在第二階段:境界來,第一念有覺,但你接著卻不能安住你的習氣,而妄習相應了。

什麼叫做覺悟?有二種,你剛開始覺實境非有,不管是真因緣,還是順逆因緣,你覺了以後,不能說它沒有,(境界來了,怎麼會沒有呢?是有!)但是,你要看它是沒有,後然在有之下,悟假境非無。先做這第一步功夫。如果你修行過程實境來了,你觀它非有,你了解了,再來看下一步──這個境是有,但不能隨它去流轉,所以把它安一個假境。這個「假相」的因緣法,所起法的現象,不是沒有,但要觀沒有。這樣在沒有之間,你也可以知道一些事情。譬如這件事、這個緣到底是什麼關係,如果是修無為法的人,管它什麼因緣真假、誰緣起的,都不去理它,所以他不知道一些確切的訊息、消息。

那你如果做到解脫境界,境界來了不是沒有,有境界,沒有因緣是起不了心法。如果在你自己的生活之間,那是自己的思想、行為、規劃等等的,你都能夠自己作主,那倒無所謂。現在所講的這種修行境界,都是外來的,或者是虛空之間,二個心跟心之間的糾葛等等的,這時你才要用修行的境界去看它。也因為你這麼磨練,有實戰經驗的話,以後境界再來,你就很容易看破它、不執著。反正也不說它沒有,就是自己安住自心。一天或者半天或者幾小時,境界過去了,這件事情也忘記了,也不再執者。這樣的話,你就是有覺悟的能力了。

所以,解釋裡說先覺實境非有,為什麼非有?先求解脫,然後在這個非有之下,有那個境,怎麼能講沒有呢?有!但,安一個假字在上面,這是一個假有境,假有境不能說沒有,沒有不會起法,如果沒有起法,起碼這是你的妄想,妄想也要有一個因緣。當然那個沒有實質的境界,沒有實質的意境,因為是你自己胡思亂想。此即初也,初步的悟道者。

若依真諦大師,如前所說三種義故。一切有為及無為法,皆非實有。一切有為是一種,一切無為又是一種,那一切不是有為又不是無為又是一種,《解深密經》是在講這三種境界。你能夠這麼去認知的話,你起碼是真正的佛法學到了,不會只學到一半。若依大唐三藏法師,約此執性以顯非實。你自性本空,依自性空性。如果因緣顯出一切法,那為什麼不是同一個東西呢?一定有有為跟自性空的無為。所以這麼來觀的話,可以顯現出一切因緣法都是不真實的,這樣練習才能解脫,一般人沒有心通能力或者一些異能的話,聽這部經就比較不能理解。如果你心也可以有點超能力,然後可以觀自性,也可以觀因緣,你自性起法,可以對於主觀、客觀或者主人客人之間關係,及其緣起緣滅都很清楚的話,你研讀這種經就比較容易懂。

不然這文字解釋來解釋去,你會不知所云,什麼執性以顯非實,如果我沒有一些能力的話,我要怎麼體會?也可以,你用你的妄想也好,或者對你一般生活起居之間所面對的人事物,這麼去思維:「我對某個人,起了某個心、某種念?」然後,也可以把這些理解湊合在一起,這樣可以勉強理解,但不是正解。正解是實際有那個境,你去認知實境,一個是依照思維──大概是這樣子,但不是絶對是你想的那樣,因為這中間有落差。所以,佛法重在實際去證,不是聽聽就好,還是要去印證。

然有分別所起行相,這分別所起的行相,如果懂得這個有為、無為、不有為、不無為,其實分別相也不必加進去。菩薩也不怕去分別,因為分別後有能力不黏,這樣的話,分別起行相,有為法就現有為境。有為境從哪裡來?從你的空性所現起;現分別相之間,你又有一個如如不動的自性,又不執著這些好壞,這樣子就很容易去了解佛法。猶如幻事迷惑覺慧。如果你這個有為相發起時,你執著它,看這個幻化師所幻化起的境,或者業力來時所緣起的境,你不能夠把握住你自己,就又陷進去,會被迷惑。平時你理智強時,用討論或者跟同學講一件事,你倒很清楚。沒有實戰經驗的人,境界一來就會迷糊掉。都顯現在有因緣來了,或者有什麼苦難也好,或者什麼善境界,或者有菩薩考試等等的,諸因緣來了,你就會迷糊。

哪個人不迷糊?總是要迷糊個幾次,才會覺醒。所以為何菩薩,總是不厭其煩的考你。如果你瞋心重,就考你瞋心。那這個對象起自於誰?不知道!也許是老師,也許是同學或者家人,每次都有考題,考時你就要有警覺,不要對這個境起分別,一起分別相就迷糊了。你腦筋失去理智了,就陷入那個境,就執著那個境,去思維哪個對、哪個錯,一陷進對錯的話,分別相就非常清楚,就迷糊了,覺慧就不見了。於中發起為無為想,如果你發起無為想的話,就想安住那個心,不理那個境,求解脫。或為無為差別之想,如果你還很執著無為的話,這種分別想就會安在心中,就像剛開始初學解脫的人,就會要求自己不要想、不要想!

今天有人說:「我打坐時,想起一個法相,這個法相自己又把它推翻,然後又想起經典裡面很多的名相,這麼一直想一直想,修行不是不要想嗎?為什麼我一直想,到底好不好?」有時候,我們的習性是這樣子,你不能說好不好。像你過去如果是個詩人的話,就會吟詩,尤其是生在中國出世好幾代的話,你會寫詩。修到一個境界時,很喜歡寫詩,心裡面五言、七言一下子就順理成章冒出來,一寫下去就沒完沒了。在哪裡想,就會陷入那個境,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你如果陷入那個境,不要想!有的人就趕快把它寫下來,這是因為他過去有這個習氣。你要修無為,修無為你就不要想這些,這樣才可以學到無為究竟解脫,一切習氣才可以轉除。很多人有點境界,就喜歡大大寫詩,這種到最後大概都不了了之,哪怕他寫了幾百本書,都沒有實際走到最後,因為講的都是廢話,都不是事實,畢竟他沒有修到無為的境界。

你如果執著無為的話,有差別相你一定很執著,這種執著,其實講起來也是有次第,剛開始是要這樣,不然五陰魔相為什麼要度過去?五陰魔相的境界,為什麼不能執著,要度過去?這在學習無為法,有了無為法的磨練以後,你才有定力。路走多了,你看多了,自己就會駕輕就熟。你們開車都喜歡開自己走過的路,哪怕那條路比較遠一點都無所謂,因為夠熟,不用腦筋開車就到了。那我們如果執著無為的話,也像這樣,執著久了,那無為的境界就真的讓你能夠根深蒂固的知道。但如果一直執著無為,都不再返入有為的話,這樣也麻煩,你會進入小乘的解脫知見,就沒有辦法學菩薩道,沒有辦法轉入有為無為都無所謂的境界。所以,你或為無為差別之想,有差別相起無為,你就執著無為,有差別相起有為,你就執著有為,這些都是你所證悟的過程之間,是什麼心態,你要了解。

第二明假境非無,文有兩節。初明假境非無,後於中下。明其假境,自性差別。言行相者,行謂見分,能緣行解。相即相分,有為無為。此明依他相分所攝,有為無為,假有非無,猶如幻事。後於中發起等者,明其假境,自性差別,二種相也。言為無為想者,出自性想,緣自性故,或謂為無為差別之想者。辨差別想,緣差別故。

第二明假境非無,先認識無為,認識自性不動如如。眼前這個境界,你要怎麼來處理它?你要了解這個假境是因緣起法,不能說沒有。又有二種解釋,初明假境非無,你練習無為法久了之後,你慢慢就會了解因緣起心法之現象,這緣又來了,因為你平時自己在動念頭,你知道你在想或者自己根本都不胡思亂想,那你更容易發覺我是不想的,有因緣來即能知悉。開悟的人在執杖牧牛,剛開始都要修無為法,就是無心於一切法這個樣子,等到這樣練習久了,有能力了,因緣來了它起念頭,你就可以觀照到,如果你心清淨時,哪個人在講什麼話,其像都會在你心中閃過去。

所以,有時候我們懂愈多,你愈會覺得可怕。你不懂就矇矇懂懂的過日子,天天造業;你懂了佛法,心清淨不執著的話,對於哪一事情,哪個人的心,認為怎麼樣、怎麼樣,它就會在你心中閃過去。哪個人有什麼看法,哪個人又有什麼想法,你又不能講,因為一講就犯執著了,因此要離言法性不能講,而且過一陣子就忘記了。剛剛閃過去的念頭,或者昨天、前幾天的,都不用講,也都忘記了。但當下會知道。面對這種境,你要先修無為法,然後因緣起念,你就能夠如實的觀它,先觀它假境非無,因為因緣起法了,當然能知悉。

明其假境─在過程中你要能夠了解這個境界,這個因緣起念頭,或者起影像,或者起法相,這都是似有但得當假境。自性差別,因為你自性本空,我們的自性像一面鏡子──「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不來不現」。所以佛菩薩為什麼懂那麼多?衪們是有完全清淨的自性,所以眾生哪個起什麼念,衪們都知道,為什麼知道?自然會現在衪們的自性中。但衪們不去執著,那麼多的芸芸眾生,尤其佛遍知虛空中的一切眾生心,那不只是一個、二相,那是無量無邊多的念頭在心中。不起差別相就不會執著,如果你懂得這個因緣起法,還起了差別相,代表你要認知這個差別相是什麼。如果你心還不清淨的話,你就會有差別相而還要執著它。

言行相者─行謂見分,行就是內心有一個見性,看到因緣起法那個法相,看了以後你要去認知,所以能緣行解。這件事因緣是怎麼樣,從裡面去了解,先了解,你看了以後,知道那個相、念。相即相分,緣來就產生那個相。像我剛講的,你能夠閃過一個念頭,你自性見分看到它,你才知道那只是一個念頭,那個念頭是什麼字、句,你若不起分別心,不會知道仔細。所以,一定會起分別心,起分別心能緣行解,這個相分你就會讀它。一般人讀了以後會很在意,如果好的也許就很高興、很歡喜;如果是不好的,一定很氣憤或者見怪。如果,你的心還放不開跟人之間的恩怨,知後更是煩惱,更會記得清清楚楚的。所以,當下能夠了解法相,過了以後就得放下,就不要執著那個法相。

當下的分別,可以了知那個境,過了以後不分別,你就不會記起來,過去哪個人在心中現哪個相,你就不會很在意。這樣不黏,也可以說有為相是假有,過去了,我不執著,那還不是無為嗎!像這種實際的修證,要去體驗,不要執著好壞。相分起時,有為無為境,有為之中,你不執著就變無為,有為之中你分別又執著,或是已經過了你還在執著,那就真的是凡夫的有為。菩薩的有為,是起了法當下認知,過了就不執著它的有無。

此明依他相分所攝。什麼叫依他?我們《解深密經》裡面講到三種自性,當中,遍計所執是不好的眾生心,此外還有依他起性,聖人的圓成實性。這三性是唯識裡面的基本理論,也是從《解深密經》這部經出來的。第一個遍計所執,是每個凡夫眾生都有的,無所不到的計量、推測、感受,然後將之執著。為什麼會起法,有所執一定要有法、法相。第二個是依他起性(自性)。如果你沒有因緣的話,那個自性是沒有的。依他起自性,即依他因緣而起自性。自性就是你自己會生起法的。因緣來了,自性就現,自性現就開始生法,有生法就有法相,法相你自性見分看到了,產生自己的相分,這是很客觀的,不執著的、很客觀的,就像一個鏡子,你是某甲,站在它前面就現某甲的影像,你是某乙,在它面前它就現某乙的影像。

所以,祖師大德常講「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不來不現」,為什麼不來不現?因為沒有因緣來時,那個鏡子在哪裡?沒有鏡子。你不要想:「我是在哪裡?」以為自己是一面鏡子,永遠站在那裡。沒有!是有因緣來了,有人要來照鏡子,那個鏡子才會現;如果沒有人要來照鏡子,你那個鏡子在哪裡?不知道!這是我們的自性,本來就無、沒有的。不要常想永遠有一個自性那裡等著因緣來。因緣沒有來,自性起不來;有因緣來了,譬如有一個人要去照鏡子,這個鏡子才會自動出現。你可以這麼理解。有因緣來了,你自性才現,自性現的話,你因緣起法相,你有分別,就是見分看進去了,你自己那個相分知道了。壞就壞在一般人知道了以後,就遍計所執,就會執著。如果你閃過去就過去了,如同剛講過的,有的人心比較清淨,起個念頭後已過去了,好像跟他沒關係的,他也不去在意。

剛開悟的人,沒有關係的一大堆念頭都會來,他都無所不收。這種能力很大,毛病更大。我們無法像諸佛菩薩,衪們因為清淨,所以照到很多都沒關係。你剛開悟時,知道很多又放不開,放不開不是煩惱無邊嗎?知道:「這個人又怎樣、那個人又怎麼樣,這個人好、那個人又不好……」怎麼樣等等的,看了後執著,這是沒必要的。你可以知道,因為既然活在這生活圈,你一定會知道。知道,這是第一念,照那個境是第一念,而第二念就是分別。你如果沒有分別,這個見性就不在意。沒有見性,這個相分就不會起。

跟你沒關的虛空一大堆因緣,你都不理,為什麼不理?你先修無為,修無為等於選擇性的在篩諸法,跟你沒有因緣的,你不會執著,跟你沒罣礙的,你為什麼要執著?但是像很多人看電視,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就愛得要死,還可以三更半夜去排隊要看他來,這種就太執著了。或者什麼大人物或政治人物犯法或怎樣的,真真假假的,有人看了就很在意,甚至氣得要跳腳。這跟你有什麼關係?修得好就不會在意,修不好就很在意。每個人的業力都是這樣子。倘若連剛開始的分別都沒有的話,那就是絶對的空;等到你修到了解脫知見,知道原來有為無為自性起法是這樣,這樣你功夫練多了,就能對週遭之間因緣適度開放,你就會接收到跟你有關的因緣。因為不管在地球的哪一邊,跟你有關的那個人,就會現在你心中,念頭閃一下,你當下分別了,你見分看了,相分起了,過了就不執著,不執著有為,就入無為。

這樣的話,你慢慢再學習第三個圓成實性,你的自性本來就是這樣子,有人來鏡子就照,而這個人過了,鏡子也沒有了。本來就是這樣子。但是這樣還不夠,你不要以為這樣你就是成為佛了,沒有!佛衪觀照的功夫是廣不可言。你現在照的只有這個範圍或者這個世界,而小菩薩照一千世界,阿羅漢照三千大千世界,再上去就是如來,如來境界就是盡虛空、遍法界,眾生世界衪都能鑑照到。圓成實性不是只有鏡子。鏡子範圍大小僅是圓成實性的一個功能。圓成實性還能無中化有,從無之間化有為相,這樣你才可以利益眾生,這樣你就有應化身、意生身出去。剛開始有境界者是有意生身,你看《楞嚴經》裡面有提到意生身,如果你心開時、證悟自心了,你心起個念到哪裡,你的意生身就到哪裡。很好用吧?但這種是外道在修的,你如果玩這個的話,你就走不下去了,法身不能夠清淨。

為什麼很多執著這種異能,或者怪力亂神能力的,沒有辦法解脫,天天執著那個,一執著那個就走錯路了!你冥冥之中看到一個相、知道一件事,好像都很真,自以為這個能力很好很好,你就忘記這個心依然是不清淨的。因為你會知,就是你還有執著,你執著才會知,這樣你把它放下、放下、不執著,你心才有可能會清淨,清淨才學到無為,學到無為才能解脫。等進到《解深密經》境界,才再回過頭來,修到無為再回過來用這個心,不要怕,要訓練自己用這個心。你要利益眾生,就要用這個心,從無為轉入有為。這告訴你在做有為之間,你有一個無為的心,可以安住自己,不用怕!隨你因緣,做利益眾生的事情。發生了什麼如法、不如法的事情,那不是主要的。為什麼?因為你最重要的是度眾生,度眾生間,有的好言相勸他就聽得懂,有的則是要打、要駡,有時還要用到。

你說用打駡不好,因為我們不是佛,佛才有能力可以神通變化,可以知道過去、未來,跟你講了前因後果,讓你了解了,或許您就傻住了,原來佛的神通那麼大,你就服了。我們沒有修到那種境界,無法如此。你看祖師大德他們,對於因緣深的,當然比較老婆心切,婆婆媽媽,因為希望這個人好,就要採取措施。這措施不是一般修行人在用的,只有看開的,有為、無為都不在意的人,才敢用的。用了以後仍很自在,怎麼樣自在?如果你駡了人家,人家心裡不痛快,要駡你、怪你,反彈回來,你要照單全收。這是因果,你駡人,人家當然要駡你;你怪人,人家當然也怪你。怪到他不再怪你,反正你本來就不掛礙。

我師父講過一句話,他說:「最喜歡整鐵齒的人」。鐵齒的人,被整一次、二次,整到最後,他會聽你的。為什麼你可以這樣去修理他?今天去修理他一下,明天你還是像一般人一樣的對待他,沒有說:「這個人比較壞、沒有用,不理他!」一次、二次、千百次……以後,每磨一次他習氣就少一點。這種有為境界,一般人不敢做,為什麼?因為認為:「這個有業力,搞不好要下地獄。」你看不透徹,就會有這種顧慮。看透徹了,隨意而發,對於哪個人用什麼法,哪個人還不能講,哪個人時間到了該講,不是你自己選擇的,是隨性而發。

圓成實性是我們無為的心性,我們第一關要先求無為的境界,回到圓成實性。因緣起法,是中間的依他起自性。因緣起法,我們用圓成的自性、空無的心,對這個法都不執著。等到第二念起,第二念就有分別了,譬如有一個念頭在心中現,你讀一下,知道:「這個人念頭是這樣,那個人是有這種的見解,那個人是這樣」,這樣過去就完了。如果你見分所產生的相分,起分別以後,再起第三念,那就有煩惱。你去罣礙:「那個人怎麼會這樣?怎麼會想這種心?」你已經將那個分別相了解之後,繼續對它執著,這就進入第三念。第三念起,就是遍計所執!我們應該不執著好、不執著壞,法就是法,哪怕這個人的見解不對,見解不符合我的心、不符合怎麼樣……,過去就過去了。這樣才是解脫之道。

每個人都有一個圓成實性。菩薩心性有三不等,如來也有十地如來,其心境、神通變化,也有三不等。差就差在圓成實性這裡。我們先修解脫、修無為,這裡《解深密經》在訓練──如何擴大你圓成實性的能力。你的自性去創造一個有為法,去利益眾生,利益完了,你不要執著有為怎樣,不要執著它的好壞,過了就算了。本部經在訓練菩薩這種能力。到最後第八品更精彩,在講釋迦牟尼佛怎麼用應化身化身出去。你心清淨的話,就有千萬億化身。有千萬億眾生憶想佛,佛就全部化一化身出去。懂得佛法,在修最後能力,正是這個樣子。這過程我們要知道,不要執著一點境界就自認為不得了了,自以為是幾地菩薩、阿羅漢什麼的。我們懂了就不要錯認境界,因為實在還差得太遠了。

此明依他相分所攝,依他起性所現的相分,就是依我們自性應外在因緣,起念頭或者影像或者起什麼,就是法相起時,都是依他起性所攝。指它的功用。無為是我們的境,依他起性是依空性面對因緣,依外在因緣起自性,現起有為相。有為相你不因為依他起性,你還有一個圓成實性在那裡,還有一個空無、不黏的、沒有煩惱的自性在那裡。這是有為、無為這二種法,你都要能夠了知。有為是因緣起的法,假有非無,你要讀它,猶如幻事,既然是幻事,你就不要執著。

非無就是有那個境。當你心裡感覺一個人的好壞,若你還執著有,就會顯出個性、習氣出來,這樣你跟他等於是五十步笑百步,因為你還會執著,知道這個人心不好就不理他。這樣雖然你有比他好一點,但是你還是有所執著。你要學到假境非無,有是有,但是不要執著。每個人的業力不同,哪個人喜歡當壞人?沒有一個人喜歡當壞人,都是因緣的關係,因緣讓他出生在不好的環境,有不完美的父母親,不能接受很好的教育等等。往往心性不好的人,都是隨業在流轉。你要想想,你來到這世上,過得還不錯,可以考上大學,唸研究所,工作也不錯,家庭非常好,這都是你過去修的。但很多過去無明的人,過去造太多惡業,導致今生一切都不如意。

你這樣用因緣觀去看每個人的話,就知道這個假境,不是沒有,是有沒錯,但也不要執著,不要執著則有等於沒有。所以,知道愈多的人,愈要放下,不然會很痛苦,不如不要知道。不知道者,光把自己的心安住就好了,不會煩惱;若自己的事知道了,別人的事又知道了,知道一百個人的事,那你不是多了一百個人的煩惱?所以,知道愈多愈要放下!佛對於每個人的心起心念,衪都知道,因為衪心清淨,所以每個人的起心動念衪都知道,甚至於過去你說過什麼話,未來要講什麼話,衪都知道。但為什麼衪能忍受?因為衪修了三大阿僧祇劫,練出這個功力。這種能力,心圓成實性,會現出我們修行不同的差別相。雖然衪講經說法要讓我們成佛,但我們這種佛,只是指覺悟而已,不是像祂是如來佛。

覺悟什麼?先覺悟目前這個境,覺悟你所起的這個相之後,你有沒有分別?第一念分別知道是什麼事情,再來不要繼續分別,繼續分別就會讓你的妄想、習氣攪進去,就有煩惱,那就是心不清淨。修行就在修這個。如果你沒有能力,只是凡夫的心,只知道人跟人之間交往的念頭、心念,那個也沒有關係。你要盡量客觀,不要用你自己的喜怒去攪和在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上,這樣你做人處事比較中道一點,不會有太偏激、突兀的行為出現。然後,你的心如果能夠現起,你的氣能夠逼著你自性很敏感應緣的話,那就進入真正實修的境界。緣修跟實修不同。我們說緣修是平時守戒、修行、打坐,這是在積福德,是屬緣修,還沒有到實修的境界。什麼叫實修?開悟的人才有實修的機會,因可以看到自心之心起心滅,可以感覺外境,這樣是你心已開發出來了,外境你也知道,到這個境界才好實修此心。

如果你只知道自己的心起心滅,那只有初禪的境界;你到三、四禪時,眾生的心起心滅你也知道。四禪以上阿那含果,總要現五神通,但他把知道當不知道,他就有這個能力。有為無為,在這裡是要修無為,修無為他知道很多,但他不執著,不掉舉的話就是阿羅漢。阿羅漢分九級,真正的阿羅漢一定要有六神通,如果有六神通,那才是真正的阿羅漢,如果只是有神通,但沒有解脫,知道很多卻都放不開,那也是煩惱,那樣不是阿羅漢。所以,如果假有,並不是沒有,是有那個境,但是猶如幻事,有如幻化的事情。像魔術師所幻化出來的事物,或者業緣來時所感招而起的事,你都把它看成幻事。

後於中發起等者,明其假境,當下能夠知道最好,如果事境過了以後,你也能夠清清楚楚的了解,過了以後也不必再認知這個假、不假。如果你還要認知的話,要心平氣和去認知,這是你自性差別。第一個無為,心空法了的境界,第二個要認知因緣來了,我依他起自性,應緣起了法,心起了法以後,你不執著它為真。好像是魔術師變化一樣,你也不去當真,也不去說假,那這樣你自性自然有差別,有為無為起法相都沒關係。知道差別相不執著就好,有為、無為這二種相,在過程之間你要懂。言為無為想者,剛講的是假有的有為因緣法,如果有為出自性想,我們自性是無自性是空,因緣來了,他自性就起。

所以,緣自性故,或謂為無為差別之想者,我如果有一個無為的無,都沒有的相,因為因緣來,起了假有的法,然後你認知了,有一個空性現,現起一個自性。要有因緣相應的話,一定要有一個自性現,你沒有產生自性的能力,就沒有我。自性在哪裡?空性是沒有的。譬如這鏡子,沒有人要來照的話,這個鏡子是沒有的;有人要來照鏡子了,這個鏡子才會現。為什麼有這個我,空性的我就現?這個我現起來,誰要來照鏡子?我來照它,這個就是我的自性。所以,為什麼這裡要加一個自性呢?自性是自己的性。若沒有這個自性的話,這個空性在哪裡?空性也沒有。只是因為要講有為、無為,才舉一個空性在這裡,當成一個名相來解釋。

其實這個解釋不出來,沒有的東西你要怎麼講、要怎麼比?當然,你不講是不行,有的人沒到那種境界,不講他聽不懂。你說空性,空性就是在那裡打坐都不起心動念,那你在哪裡?也不知道。等到你打坐,那個念頭起,才知道你在那裡,如果你不起心動念,誰管誰,什麼念頭也沒有、什麼也沒有。等你腳痛,才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你都不起妄想的話,打坐等於渾渾噩噩,不知坐在這裡幹什麼。腳痛才感覺:「原來我有一個肉體在那裡,痛!」那時候,感覺痛的那個自性才現。原先你那個還不覺得痛,也不會胡思亂想,或者注意呼吸時,本來都沒有;等到你有感覺什麼了,這個後面的「生」就起來,是我生。如果用梵文來解釋,你可以知道,svabhavasva是我,bhava是生起。如果用中文來翻是「自性」,你如果不是很懂得自性的話,不知道自性是什麼東西。從一個無的東西,你因緣要應緣,就產生一個自性,要應緣之間,就有一個對立的現象。所以有他、有我,這兩個都離不開因緣。

你如果能夠用中文去解釋也好,把這個梵字拆開來。不然很多人不知道自性是什麼,光會講自性、無自性。「性」字,一個是心、一個是生,合成所謂「性」。這有二個情況。一個是「心生」,一個是「生心」。這如果前後分開來講,意思又不一樣。如果是「心生」的話,就是我從空,因緣來了,因緣來見性看到,會起相分,相分就現,相分現分別認知,如果是影像是影像、念頭是念頭,這個就是心生,法起是被動的。如果主動的緣生,菩薩練到無我的境界之後,就可以主動「生心」,生心不是生自己的煩惱心,而是為了利益眾生而「生心」,不得不用有為法,有為法去用,用完了也不執者,不執著它的好壞怎麼樣。不管生心也好,心生也好,都是由我們的「性」生起的,這個性一生起,就有一個「自」,跟你的「性」,如果兩者真的同一自性的話,跟佛一樣的話,那你是開悟的人。這個法身遍虛空,你就可以感受到諸佛菩薩清淨。

你說:「我有沒有開悟不知,但是,我到一個道場覺得這個道場很安祥。」那你已經有能力感受到,諸佛菩薩的法身,就是這樣安祥。如果到一個邪道的道場,或者什麼不正的道場,一去,心就很亢奮,氣很旺,當然胡思亂想就來,什麼靈力也現,這是有不正的鬼神之類的靈力加持。你也可以自己評估自己,如果你的自性常常感覺很多外來的東西,那是有點自性現起,但你也不要太強調這個相是真,太強調這個相是真,你又沒有能力化解,那麼就會變成煩惱無量。你太執著真,行為就不正常,人家就會說你有精神病。懂得愈多要愈能夠放得下,真正修行人就是這樣子。內心非常的澎湃、熱鬧,表現在外卻很平靜,人家看不出來。沒有能力的人,怎麼看得出來你在胡思亂想或是內心妄想一大堆?不會!如果,能夠懂得人,一定不是一般人。

雖然你有能力,懂得外面很多人的心念,甚至鬼神的心念,但如果都當真的話,行為就顯現不正常,有些人就要被送到精神病院去。很多精精神病院患者,是冤枉進去的,進去能出來還好,有的一進去就出不來。為什麼?因為他的脾氣、毛病太重,又不是正法的修行人,因此走不出來,醫生都要把他當精神病人。這些人過去有修行,所以很容易接觸到鬼神類,接觸到之後,好像有點靈力,有靈力他又定不住,因為沒有學無為法。因此,為什麼每個修行人要先修無為?修無為才能解脫,才能擺脫自性應緣所起的一切相。這也是《般若經》、《金剛經》在講的。那你放下、放下、放下,放下到不能再放下,《金剛經》快結束時,卻告訴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不要有斷滅相。」為什麼不要有斷滅相?就是開始教你轉入菩薩道!要能覺而不住,用有為不住有為相,要學此種能力。所以,這時行者就不能否定一切相。

《大般若經》學完,就要學《解深密經》。《解深密經》就是讓你有定力、住無為,解脫的能力有了,再來要學用你的心,去發起有為法,去利益眾生,嘴巴上可以講經說法。氣很旺的人,他講不了經,雖然心有靈力,悟解力也可以,但是理解力無法如氣已退者那麼靈光。若要深入經藏看什麼都能懂或記憶力等,這個要等氣退掉,當然不是完全退掉。因為退掉時,你運用思維的能力就很強。第一段修行是以氣得定,阿羅漢他們都以氣得定,先修定。一般阿羅漢、四禪天的天神、仙人他們都是氣旺的人,但還沒有銳利的智慧。等你以氣得定然後氣又慢慢消掉以後,才能進一步以慧得定。

以慧得定就要學有為無為的觀念,你就要無為法先修到以後,懂得因緣起自性、起一切法,而且過了以後你要忘記,不要執著,這種就是以智慧得定。智慧就是依你自己的經驗,每經過一件事,就明白:「原本一件事,我當初怎麼迷糊,現在怎麼走過來。」再來你很簡單就可以化解了!再來就是你要深入經藏,一切法不管是留下來多少,不要自認為讀遍一百本的大正藏,那你也不過是認識佛法裡面的九牛一毛而已。在龍宮所藏的《華嚴經》,我們只能看到六欲天以下的經文。修行的境界那麼多,六欲天就不得了了,每個人都看得迷迷糊糊的,有的人就認為境界是很高了,《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到他化自在天所講,六欲天裡面衪到哪幾天講?忉利天、夜摩天,總共有十六處天上、人間講。

後面色界天的,沒有講嗎?講了,在龍宮裡面。但龍樹菩薩衪看完後,認為現在的人類,能看到六欲天就不錯了,所以這個欲界天智慧衪就傳下來,把《華嚴經》這部分背回來後傳出。他已經有無忘失法、過目不忘,心明記性起,所以看完回來就背寫出來。所以現在傳的,不管是四十華嚴、六十華嚴或八十華嚴,都只講到六欲天,也就是耶和華菩薩那裡而已。再上去的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再加上無想天總共有十三天,以及更上去的無色界四空處定,再上去的阿那含五淨居天,再上去的阿羅漢境界,再上去的菩薩十地境界,目前華嚴經中沒有辦法得見。當初世尊一定都有講,只是龍樹菩薩覺得人類的智慧是不夠,修不到那裡,所以沒有傳下來。我們要學佛法,盡量依目前有的經典學習,至少要學習到菩薩境界。等有一天你可以十方國土來來去去,哪個佛在講什麼法你就去,也許哪尊佛在哪個遙遠的世界在講《華嚴經》比較高的境界,你也可以去聽了。

這段跟上面大同小異,內容是三段式,先無為,再假有,然後非無,不要分別心太強,就能住離言法性,觀它不有、不無,這樣你才是真正學到圓滿佛法。

無為差別之想者,辨差別想,緣差別故。無為境界或者是緣起境界,你對於內心因緣所起的念頭、所起的法,懂一下就好,也不必太執著。這樣的話,緣起的差別想,如果你依無為,不去煩惱,那就是無為的差別想,真實差別。無為,當然跟有為有所差別。緣起法,裡面有種種因緣,種種因緣你在認知,在讀它時,你就一定有分別相,若沒有分別相,你就不能夠了解裡面在講什麼。有差別相、分別相,你才知道心法裡面在講什麼,以及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是怎麼樣。修行修到最後,不一定要面對面才能夠怎樣,你只要在這個地球上,都可以了解每個人心理、心態是處在什麼狀態。關鍵是,你要沒有差別相,都不能有差別相!這樣你也不必去講,如何沒有差別相,你都不想講出來了。

對於某個人現在處在什麼狀況,不管是迷糊狀態,或者是迷失狀態,或者是什麼心之狀態,你都了解。了解但你不講,就沒有差別相,講了就有差別相。很多人喜歡講:「你現在怎麼樣、怎麼樣」,那就是有差別相。你讀到了,但因緣不到,或者不是對某個人有利的,那就不必講。你一講出來一定要對他有利,不要只燒一個火在那裡就不管。以前有一位,能看到鬼神,能看到誰之後面跟了一大堆非人,就喜歡講。你沒能力幫他化解,你就閉嘴,偏偏他又喜歡講,又有差別相。他沒講,人家還沒感覺,不會怕;他一講,人家就開始害怕,這不是製造更多問題嗎?這就是十足有差別相,這樣不是菩薩!菩薩是有差別相,但不要執著,放下、放下,就不會有差別相。

所以,以後你要行菩薩道的話,不要光落於嘴巴。其實不管大菩薩或者小菩薩,他幫你,不會讓你知道是他幫的,而且有時候他幫忙不會直接幫,他會影響別人來幫你。譬如某甲在苦難時,他最好的朋友某乙,菩薩會透過一個心念給某乙,某乙當然不知道,只覺得突然間想到某甲,就打個電話給某甲,問他近況,然後就給某甲一個主意:「去做什麼事情吧!」這樣某甲的煩惱事可能就化解了。所以你們懂得這個道理,以後就要隨順,隨順是一方面訓練自己沒有我執,二方面人家這麼講我就去做,接著事情就改觀了。你還不知道這是菩薩安排的。菩薩有沒有示現?沒有!衪本尊在那裡不動,但隨意可以影響每個人的念頭,然後去做該做的事。你這樣去觀真正的菩薩,就明白衪實際示現的機會是很少的。

但你不要在打坐、修法時,一看到菩薩,你就很高興。菩薩不會隨便現給你看!誰知道那是不是魔化的,是真菩薩,還是假菩薩?菩薩不會隨便化個身給你看。衪法身清淨遍虛空。修密法的人雖然是會看到,看到是因為衪要讓你看,你才有辦法看到。修密法為什麼先講十種緣生法,且都是幻化不實在,一切看到的都不能當真。為什麼《解深密經》開始時也講幻化師在幻化?密教裡面有談到十種譬喻,都是講幻化。在修密法之中所現的一切相,就像我拿一根棍子兩頭點火在燒,再轉動火輪一樣。那火輪是圓的,還是只有二頭有火?我明明只點燃兩頭有火,為什麼你看起來卻是圓圈?因為你迷糊了,看起來就是圓火圈。你沒有那個能力看,視覺沒有它那麼快,視覺看起來是圓圈。菩薩看起來,還是只有二邊有火在轉;但我們看不到那樣,我們看到都是圓圈。這二點為真,其他三百六十五度裡面的三百五幾度都是虛幻不實在。真的只有一點點,其他都是幻化不實在,跟我們幻化師幻化的是不是一樣?

石頭、樹木所化成無量無邊的車馬、大象、七寶等等的,是否是真實相?木棍只有這二點是火、是緣,化成一個圓圈是幻化的,總是有緣。《解深密經》在訓練你的觀念,這個緣起假有的境,你不能否認它沒有。你說這個火化成圓圈是真的,真的就是愚癡的人在講的。為什麼?因為看似一個火球。如果是惡慧的人,持完全否定,認定這只是二端是火苗而已,化的太快才變成一個火圈,這整個是假的,假的圓圈,否定那個圓圈。至於菩薩,看清楚了,是二點有火,轉起來變成一個圓圈,那祂也不執著,這是真或是假,反正看到的就是這樣,也不說真或假,反正是要住離言法性,都不必講。知道很多事,但都不必講。要講也是因為對方因緣成熟,要利益他才講,不然就不必去講。

有的人就喜歡講,一方是無知,二方面是講了會讓別人很佩服他,知道他有這個能力,就很信服。其實對於修佛法來講,這就是執著!《解深密經》就是在訓練你去除執著。也不要否定有相,發生就發生,境界發生了,就是這個樣子,過去就過去了。裡面也有你的無為的解脫能力,也有有為的面對那個因緣的法,你通通都能不執著。以後慢慢講到最後,還要從無之中去化起一切,去幫助眾生,那才是真正無為。化有為相,有為相你又看它不做有為想,完了就過了。教你有這樣的能力。你如果沒有這種基礎來修行的話,聽《解深密經》會很累,到最後也不曉得要怎麼化。

今天有一個美國同學發mail來,說他看《般若經》看了很喜歡,看得懂,但是看《解深密經》看不懂,因為沒有那種境界。你來看《解深密經》的話,光名相你就搞不懂,但你看了還是有幫助,起碼前面阿羅漢、菩薩、如來的功德相,是衪們修無始劫以來所得到的圓滿功德相,這是你的目標,你未來也是要這樣子。不是光看看而已,你是要學習:「以後我也要這樣!」先把目標放在那裡。前面初品在講這些,第二品再告訴你要證到這些功德相,你要先了解勝義諦相,三、四、五品是幾位大菩薩現身說法,再告訴你要怎麼修,第八品如來再講,怎麼化起應化身。至此,整個《解深密經》深就是深在這裡,這已經靠近修行的末端了。

因緣使然,別的經典不要講,有個念一直要我講《解深密經》,也因為我講,我就懂得更多佛法。如果一般的經典大家都講過,這部經培法師也講過,我不知道古代的法師講不講,近代的人,我是看過培法師這一本書。我們有同學很早就去買,不知道看了沒,他是這麼一本而已。實際境界沒有講的話,你沒有辦法了解《解深密經》,看是看了,有看卻沒有懂。因為沒有實際修行體驗的人,是沒有辦法講出來的。或許光講有為、無為,真有、假有,名相一堆,講了好像懂又不懂,往往愈看愈迷糊。

2009.02.11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