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31)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祥比丘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二、勝義諦相品()

言眾生者,略有二義:一者眾多法生,故名眾生。故《智度論》第三十云,言眾生者,於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六眾()、十二緣等眾多法中,假名眾生。《大乘同性經》證契經梁攝論第十四,大意亦同。二者受多生故,名曰眾生。故《般若燈論》云,謂有情者數數受生,故名眾生。又真諦《般若疏》云,以前生後生,生不絕故名眾生。若爾,亦有前後滅義,應名眾滅。答非一例,生成眾生,滅非成故,廣說如彼。

言眾生者,略有二義。包括「眾多法生」、「受多生故」。

一者,第一個意涵是眾多法生,故名眾生。我們所說的眾生,大多是指人,但是人為什麼會變成人?都是因為業力、因緣,於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六界、十二緣等眾多法生,眾多的法生起時,你執著為真,所以出生為人,出生為云云眾生,故稱為眾生。

故《智度論》第三十云,言眾生者。於五眾() 、十二入、十八界,六眾()十二緣等眾多法中假名眾生。五眾也稱為五蘊,這是翻譯名詞,有時候大家用字不同。這裡五眾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的意思。後面接十二入,為什麼五蘊會接十二入?因為意根沒有放在這裡。六眾(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入六塵境(色、聲、香、味、觸、法)就成十二入。五蘊身以六根入六塵境,會產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個心,就變成十八界,十八界就會形成世間一切法。

我們眾生都是以六根面對六塵,產生六識心認知它,六根看進去了六塵境,產生十二入,十二入產生六個心識,就變成十八界,十八界就變成世間萬法無量無邊,每個眾生去執著它,始變成眾生。十二緣,十二因緣法包括「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我們眾生無明,就是這麼一直依緣而執。眾生都執著十二入、十八界、六根、十二緣等眾多法,故安立一個假名──「眾生」。《大乘同性經》證契經梁攝論第十四,大意亦同。裡面所說的法解,跟上面所講的差不多。所謂眾生者,五眾(蘊)、十二入、十八界或者是六根、十二緣,都在這裡攪和來、攪和去,沒有辦法脫黏的,這就是所謂的眾生。

二者,眾生還有第二個意思,受多生故,名曰眾生,又稱異生。大論言:異生者生上亦生下,一一處容受多生。聖者生上不生下,一一處唯受一生。何謂眾生?就是多生、異生。如來衪是不來受生的,聖人入涅槃以後,除非要轉修菩薩道,否則也不來受生。但眾生則是一生又一生,在六道裡面這麼輪迴。如果是上生天界,就活得久一點;如果是下地獄或做鬼道,時間也很長;做人呢?在道德好一點時,例如劫初,就有八萬四千歲,但像我們現在人壽平均只有七十五歲,所以是很短的。故言眾生就是這麼一生又一生輪迴。故《般若燈論》云,謂有情者數數受生,所謂有情眾生,就是一生又一生這麼無數次去受生的,故名眾生。又真諦大師《般若疏》云,以前生後生,生不絕故名眾生,前面生完了,這一世結束了,再接下去後面再生,所以前生後生永遠不絶,便稱作眾生。

若爾,亦有前後滅義,應名眾滅。如果像這樣講的話,前面之生最後是滅了,後面之生最後也是滅了,應名為眾滅?這種說法不能概全,因阿羅漢最後滅時,是不來受生了,故不能概全。阿羅漢滅後就解脫了,前滅了後就不必再來受生,所以,後也滅了,就不必再來受生,等於是脫離輪迴,也叫做眾生。這對個人來講是眾滅,自己好幾生之間已經沒有了,如阿羅漢入涅槃,這個眾生的名稱就等於沒了、滅了。上面舉了這麼多,答非一例,內容各說各論。菩薩要論說,就有很多的說法,懂得多的就講的沒完沒了。生成眾生,滅非成眾生故,廣說如彼。生就成為眾生,滅就不成為眾生,所以非成眾生。這是針對上面經典講的,「若有眾生,是愚夫類」。以上把眾生解釋一番。

言愚夫者,愚謂愚癡。夫謂士夫,有愚之夫,故名愚夫。若依《廣百論》,愚夫即是異生。故彼論云,諸異生者,說名愚夫。又第一云,隨所有見,皆無諦實,智不清白,故名愚夫。言異生者,依大婆沙四十五云。問。何名異生。答。一切聖者皆名同生。此異於彼。故名異生。問。若爾。聖者異異生故應名異生。答。一切聖者同會真理。同見同欲。故名同生。異生不爾。可厭賤故。立異生名。不應為難。大德說曰。異於正法及毗耶。而受生故。名為異生。廣說如彼。此意說云。諸異生類。未得三乘無漏聖道。或可未得初地已上諸聖道故。起實有執。

言愚夫者,愚謂愚癡。不明因果就叫做愚!有的人讀到博士,他也不懂因果,這樣還是叫做愚夫,他沒有脫離六道輪迴。所以,不是學歷高、讀到博士什麼的、學問多大的,就是聰明。只要無法思維輪迴根本道理的,都可稱為愚夫。有些天界眾生也是愚夫,像欲界天的天神沒有禪修,心也不是很清淨;如果無色界眾生還好一點,但是他仍屬惡慧,智慧不是正確,因為用這種不周全的知見去修禪定,就會執著天界的現象,而不從內心去斷一切習氣毛病,只往外去追尋,這些都是愚痴。就算心可以見到一百個世界、一千個世界、三千個大千世界,以為這樣得到了涅槃或者證得了什麼境界,這些都是不究竟的,所以還是屬有惡慧。

夫謂士夫,有愚之夫,故名愚夫,所以是指具有愚癡的人。這個愚癡等於不明瞭因果。例如:為什麼來受生?當然不知道。做了什麼事情,會受什麼果報?也不知道。若依《廣百論》,愚夫即是異生,一生又一生在六道裡轉來轉去,稱為異生。故彼論云,諸異生者,說名愚夫,都只依自己心的喜怒哀樂在做些事情,也一直在輪迴,就是這樣子,這叫做愚癡。又第一云,隨所有見,皆無諦實,智不清白,故名愚夫,正像我們第一段所講的,所看到的一切相都不真,但愚夫看到幻化師所幻化的動物、人類、珠寶,雖都不真但他認為真,所以叫做智不清白,神智、腦筋不能清清楚楚。

惡慧,不好的智慧的,是你一直否定它,將變出來的東西,當成是沒這回事。這會犯什麼毛病?雖是比上面的愚夫還好一點,但犯了否定一切法的現象,故稱為惡慧──智慧略比剛講的愚夫好一點,但仍屬邪見。如果他執著空,說一切法沒有沒有,是空一切法,這是邪見;那愚夫是執著一切法是有,不管它真假,一切都是有,那是更沒有智慧的愚夫。《解深密經》在告訴我們,法在因緣現起時,你要承認它法的存在,但不要執著它的真假,因為我們要離言性。修行開始時也是這麼做,修行到你要行菩薩道,也要這麼做。更進一步的,還要把有為法當有為,所以你是可以說,然而說完了還是在離言說。

古德有這麼說:「當下萬緣一時了」,當下要講就講,講完就忘了,講經說法就是這麼一回事,也不必害怕自己這個心會為了講經說法而散亂、會定不住或者怎麼樣,這些都是多餘的擔心。因為你學到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時,什麼法都一樣,黏了就講,講完了就不黏了,這樣就很自在,這樣才能去行菩薩道、去做菩薩行。不然你只會修不會講。你有讀書、有修證,如果已有很高的修證,你應該懂得經典在講什麼,也能解釋給人家聽。有的人會打坐,也有定,但你要叫他講,他講不出來。尤其是唸佛者,若沒打開根本智慧,你請他來開示,他最後還是說:「唸佛、唸佛」,講不出更多道理,還是要你唸佛,一句開示!

當然境界是有不同。佛法是無量的,你如果智慧還沒有開顯時,你不會用很多的心與時間在研究佛法上。如果你不講比較深的大乘經典,你就懂得有限。阿羅漢為什麼不被世尊認同呢?修證是有了,甚至六神通也有了,但要講個道理什麼的,祂也就講不出個所以然來,也不進去看經典或者進去研究,所以經典稱之為無聞比丘。出家是出家了,光懂一個法,就是解脫、自在,你要祂講一個道理祂講不出來。菩薩就不是這樣,菩薩是也要解脫、也要智慧,更是要度眾生。因為要成佛,若不成佛當然就不必度眾生,若要成佛就要度眾生,度眾生才能成佛。因因果果離不開這些現象。

言異生者,依大婆沙(《大毘婆沙論Abhi dharma mahā-śāstravibh2=2 śāstra》的簡稱)四十五云。該書是大乘菩薩的問答,既然是論說,都是自問自答的,很多後學的人,對佛法不懂,就要看論述。譬如《大般若經》最主要的論說是《大智度論》,你看《大智度論》裡面很多的名相,都是由這些菩薩來論述的。佛在講經說法時,已經到了一定水準,不能再像對小朋友解釋般,把一個東西從頭到尾仔細講。你看《大般若經》裡面,哪有在講道理?沒有!都是名相──離五蘊、離六根、離六塵、離六識、離十二入、離十八界,離……等等,所以初學的人去看這個一定頭大,不曉得什麼叫五蘊、六根等等的,所以無法直接看《大般若經》。好比小朋友要先學基礎的九九乘法,學了以後才能去算比較高深的數學,這是一樣的道理。

問:何名異生?答:一切聖者皆名同生。聖人同一個心,為什麼?因為心都遍虛空,都是同一個,所以皆名同生,不是眾生,也不是異生,是同生。相對的名詞是異生。所以嚴格來講,體性跟虛空一體的這些聖人,祂的心都跟虛空一體,所以祂沒有煩惱,都同一個心,然後如果起心動念,你知、祂也知、大家知,同一個心、身。現在有的人,身、心可以跟別人同一個,為什麼會同一個呢?因為身體有變化、心眼有開,所以對於人家的起心動念都會知道。人家的病痛、業力,你也知道,也會感受到,這就跟人家同一體。問題是你還不究竟、還不成聖,所以你還有煩惱。但是成聖的人,同生了、或是感覺是有了,同生在虛空之中,都能安住其心,祂也不感招眾生的業力,因為祂們都清淨了,不會去感招這些。初學的菩薩是有感覺、會感招,所以要練到不感招,跟聖人同生,不跟眾生攪和。

異生的異,就是每個人的身、心在六道裡面所現的都不一樣,所以叫異生,這是對比較深一點的說法,從大菩薩境界在講;如果還在講六道裡面這一世又一世不同的生,也叫異生,這則是對小學生等這麼講的,這一年級一年級不同,所以一年級一年級這麼升上去。同樣的道理,你在六道裡面這麼輪迴;但是菩薩祂不是這個體不一樣,心有時候是一樣的。如果證到無餘依涅槃,那這個身在哪裡?沒有了!所以,地上菩薩祂沒有身,祂入涅槃也遍虛空,只是因為祂心還未完全清淨,無法像如來知見那麼廣,可以遍虛空一切世界。所以菩薩祂是沒有神我身,而煩惱是有,未完全清淨,(如果清淨就成佛了!),但至少祂能不被妄想、習氣所影響。所以,阿羅漢、菩薩不是心完全清淨,是有一點清淨而不夠清淨,所以才叫做菩薩,才要再修。如果大家都一樣,都解脫,就清淨了?解脫不代表清淨,解脫是縱使你內心不清淨、起了煩惱,但當下能不受它影響,不過還是有汚染的根,有不清淨的根,在內心裡面無明未盡。

剛回了一個mail,對方問:「八識心起心動念,會不會造業?」你要懂八識心的功能──「藏識」、「執藏」、「能受熏」。「藏識」會儲存諸種子,什麼是種子?你一個動作、一件事都是一個種子,都會一直儲存進來。打圓圈是好,打叉叉是不好,不好跟好是你在分別,它才不管你好不好,它是有一個就儲存一個,一個就儲存一個。八識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執藏」,會執著。執取這個種子是我,這個種子是我做的,這個心念是我的。這個能力才糟糕,這是凡夫!異生就是這個樣子。再一個功能「能受熏」,這個種子(無論是一件事或一個念頭),你熏一次,有如畫一個點,你熏兩次,這一個點就大一點,你熏三次,這一點就更大一點,這樣這種子就愈來愈厚、愈來愈厚,這個愈黑愈大的先受報,先受報有時候也是很厚重的。

修佛法就要懂,不要去愛、去恨。愛還可以,但不要愛得要死不活的;若是恨,要趕快拿掉,這個恨會讓你迷失掉、走錯路。不能恨一個人,不管是敵人或者什麼人。你學了佛法,對世事要盡量客觀,瞭知一切都是因緣果報,所以不要太在意你心裡那些不清淨的愛恨情仇,要盡量淡薄。既然能熏,就反向操作,盡量少去熏,一件事完就完了,不要今天想、明天又想、後天又想,愈想愈厚重。你執著你就會愈受熏,你不熏的話就會愈淡薄,愈淡薄就不執著,要學習不執著。聖人為什麼能不執著?就是學會這個。心先不熏、不執著。藏識,因為它種子還有,連菩薩、阿羅漢多少都還是有種子,只是祂們能不受它的影響,所以就是這麼解脫的,但這還不是究竟解脫,完全解脫的只有如來──藏識照樣藏,藏如虛空,無所不藏,故能稱如來藏,法相都是好的,而該還的都還了,衪也不執著。

所以,八識心它有沒有在造業?其實它沒造業,都是它的功用。「儲藏」是它的功用,為什麼別人可以拿掉?有修行就可以拿掉。「能熏」是它的功用。為什麼一般人都會熏,而你不熏?你知道佛法,知道不能熏,不要想、不要胡思亂想,想一次、想百次、想千次,那就是熏,會愈熏愈黑,所以不要熏、不要執著。那修行人不熏習氣進來,卻可以用真如熏回去,這是真如熏習雜染,慢慢地進展就能清淨,現出清淨真如自性。未究竟者讓儲存的這些慢慢去還,新的業不要再造,要造也要造善的,不要去跟人家結不好的緣。有的人不懂的,以為說有持咒或者能唸幾部經,就稱自己是佛弟子,自己能怎麼樣,但是所作所為都不是這樣子,這就與佛法背道而馳。你在職場或者家裡,也都是在修行,你要把自己的想法,自己認為這樣對、那樣好的種種觀念打破,這才是在修行。佛法哪有那麼高的理論!你不懂的話,光會誦經,誦了一、二十年還不是一樣,習氣毛病一堆,都沒有轉好你的觀念。

所以第八識不會造業,它是透過你的第七識、第六識去造業。真有儲存的種子,透過第六識去起分別,透過第七識去胡思亂想,然後去造業,第六、七識這兩個都是在造業的。第八識它怎麼有造業?它只是你造業後,把種子儲存起來,你造好的就存好的,造不好的就存不好的,這麼一直儲存。它還有一個功用,會把它執取為真,這樣而已。那眼、耳、鼻、舌、身這五識,它也不會造業,是你六識不淨,它才不淨。如果你心不淨,眼睛看一個東西、一個人,就產生一個不好的念頭,那你怎麼可以說你眼睛不清淨?眼睛只是看而已。你看到錢、珠寶你喜歡,跟您的眼睛有什麼關係?眼睛只是看而已。

喜歡是眼睛在喜歡嗎?是你自己的分別心,認為這個東西好,你喜歡,就去造業了。若要說:「眼睛不看的話,我就不會去造業。」怎麼可以這樣講呢?你自己會造業,也不要去怪眼睛、鼻子、耳朵!為什麼聖人耳朵照樣聽,能聽的話祂照樣聽?至於我們,聽了會受不了,然後就怪耳朵:「我耳朵不該聽、我耳朵不清淨。」五根它不造業,你六識不淨,它們就不淨,你六識淨了,它們就清淨。所以,如果沒有分別心的話,它就清淨了,五識也清淨了。什麼好聽、不好聽的,都沒有這些分別了。所以,前五識跟第八識不會造業,但你心不淨,你就害五根、五識都不淨。你死的話,它也起不了作用;今生它起得了作用,卻被你誣賴了──你說眼睛不看就不會造業,你誣賴它了──別人看都沒關係,為什麼你看了就想去要、想去搶,想去幹什麼的?這是你的習氣、你的心病,不要怪眼睛!

那也確實是六、七識淨了,你的前五識也自然清淨了,然後第八識也不會造業。所以這封小參在問:「起心動念,第八識是不是在造業?」第八識起心動念只會熏習,一個人、一件事你想一次,如果不痛不癢的想沒關係,如果你愛得要命或者恨得要命,想一次就增加一點,想一次就熏重一點,就種得更深了。如果你不帶愛恨情仇的話,想一次還沒有關係,因為過去的事情不可能消掉,如果消掉的話,那這個藏識算什麼藏識?不可能的!很多不懂這些的人,說人一死百了,哪有什麼過去、未來,這種無知,就是愚癡、不懂因果。你所造的業,過去都在,所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證悟時,衪可以知道無始劫以來衪所經歷過的事。如果這裡面的過去都沒有留下的話,那衪怎麼可以知道、看到?

所以這個藏識,第八識裡面,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因此你要走好的,不要走壞的,要跟人家結善緣,不要結惡緣。這樣的痕跡留著沒關係。反正這些種子不可能滅的,只是你要修到對種子不在意。好的當然可以不在意,壞的也要修到不在意,這是去掉這二個,一個能熏、一個儲種。聖人,儲存種子的力道愈來愈淡薄,才能成為聖人,有種子而不受它影響。阿羅漢跟還沒有究竟的菩薩,都是這樣子,這兩個是淡薄了。所以第八識心起滅,會現在第七識相分中,你才能去認知它,不然它很微細,你沒證到宿命通前,你看不到它,但是你可以從第七識看到。你在打坐、在起妄想時,那個不是第八識,那是第七識很微細在轉,你看到了,你透過第七識把它抓來看。如果你再說這個念頭好、這個念頭不好、這個我討厭,那個是第六識的功用再加進去了。

念頭就念頭,是一個法塵相,放就放,什麼好、不好?有說好、不好,是你第六意識的分別心。一切法就是法,哪有什麼好、不好?你知道一個聲音、一個人,人物就人物,有什麼可惡或可愛?就像你在打坐,有的人會看到另一類眾生,看到佛菩薩就高興,看到難看的天龍八部就嚇得要命,那你何必看得那麼清楚?知道有眾生在周圍那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看清楚?看清楚又要害怕,何必呢!你能夠不執取一切境,然後少熏習新的,這就是在修行。

聖者皆名同生,此異於彼,因為這個跟那個不一樣,生生不一樣、心也不一樣、身也不一樣,故名異生,所以叫做異生。聖人都是同一國,因為他們都是心清淨,是同一個心或者遍虛空,大家自性依虛空而住。

問:若爾,如果像這樣的話,聖者異異生故應名異生,這聖人跟凡夫之間的比較,聖者異於異生,所以應該稱為異生?意思是說聖者也有一生又一生,菩薩生生世生還是來度眾,還是有異生。

答:一切聖者同會真理,同見同欲,故名同生,祂們知見都相同,欲入涅槃的心也都一像。像剛講的,祂們的身、心其實也是相同的,不是只有這裡講的這個,且所懂的道理,不是只有懂,都還能做得到,並且安得住這個心,所以說同生。異生不爾,可厭賤故,立異生名,不應為難。有的不究竟,他不喜歡異生,例如阿羅漢祂們沒有心遍虛空,雖然有一個身,心可以自我解脫、控制,但這種不能跟眾生合一的。

如果菩薩就不是這樣,因為同生聖者,菩薩的聖者,不會討厭異生;不會討厭眾生,祂才可以出生在六道中去度眾生。把這樣看成其實也是同生。菩薩跟眾生理念上是同生,為什麼呢?他心清淨,你就清淨;他心不淨,你就不淨;他解脫,你就解脫,那不是同生嗎!菩薩跟佛是一樣的,眾生都是佛,佛就是眾生,菩薩一半或者少一點,可以跟眾生同享業力或者肉體。所以,你要是練到心眼開了,這個肉體便可以跟眾生合一。你如果有能力的話,你知道誰有病,可以想想他,然後他的病就跟你肉體一樣。譬如某人心臟快停,你心臟就不舒服,本來他要停了,因為你心比較強、心臟不停,你不停,對方就停不了,醫生救救救,就救回來了。

菩薩跟眾生沒有什麼異生,是同體。如果有一天,你到這個境界的話,你可以知道,這個人現在哪裡在痛、哪裡不舒服。你要是能夠安住你自己,他就可以度過去。如果他心臟已經快停了,然後你也知道,你也有能力去影響他,不是你故意去用什麼有為法,很奇怪,你只要一知道,這兩個心就成了同一個心,這兩個肉體就成了同一個肉體,也許他就死不了。所以,你說到底是異生還是同生?菩薩跟佛都是跟眾生合一的,身心都合一,好在祂們都是自在。所以,你身心不如意,祂也自在,如果你有因緣,祂要幫你,祂也可以幫,讓眾生可以清淨。

這裡在講幾件事情。第一個同生,大家體會同樣的道理、體會同樣的知見。所以是謂同生,你證到同樣是解脫,是阿羅漢,是同一國的,是同生,這種人會看不起異生。你不究竟,你還會有一生過一生眾生的樣子。菩薩是不會這個樣子,觀異生類也是跟祂一樣。所以,這些道理你要稍微分別一下。有些經典沒講的,我告訴你,你聽懂就懂,聽不懂也沒辦法,你要去體會。有一天你到那個境界,你就可以體會這邊所說的現象。你有那個能力,不一定要面對面,遍虛空你都有這個能力。如果這個人有因緣,你的能力也剛好夠,那麼就能夠穏住他的身體,你穏住的話,時間足以錯開那個因緣,就會壽不該盡。

大德說曰,異於正法及毗柰耶,毗奈耶(Vinaya)就是律藏,律藏就是正法。而受生故,名為異生。受生的就叫做異生,一生一生依不同的正報,(正報大都指身,依報是福祿壽),正報是六道裡面哪一身就是正報,正報是身。你出生做人,人的形狀就是你的正報。依此而受生的,所以一世又一世不一樣的,稱為異生。廣說如彼。此意說云。諸異生類,愚夫也好、異生類也好,都不是聖人,所以,未得三乘無漏聖道,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三種聖人,都有證到無漏智慧,圓滿的、沒有煩惱的智慧,也叫做無學,不必再學什麼法,來斷煩惱,祂已自在,能斷煩惱,這異於異生,異生就做不到這樣。但這三乘也還不是究竟,要一乘佛法的成佛才是究竟,如果以佛來比較的話,又有高低之別,佛是一乘或者菩薩乘之覺者。

或可未得初地已上諸聖道故,你還沒有得到初地的菩薩道,二地以上更不用講。起實有執,起說對一切法好像有那個法,你開始執著有為法,說:「我真的看到了,這種異生類都是這個樣子。」那這段在解釋眾生、愚夫類、異生類,是什麼意思,他們這些人都沒有得到聖智,出世間智慧。所以你學佛法就要學聖道,學脫離世間的智慧,世間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包括六道,你如果能夠從這裡跳出來,就具有《金剛經》所講的般若智慧。有般若的智慧,你就對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種種境界都不執著,這麼就可以證到無漏智,無漏智就是聖智、聖見。這愚夫類沒有做到這個境界,眾生類也是一樣,異生類也是一樣,這三類的名詞不一樣,都是沒有得到聖知聖見的出間智慧。

你學佛法學到現在,不是一直在學這個東西?這是反向操作。為什麼反向操作呢?捨,捨棄一切法!也是真如熏雜染,無為體空熏有為執著之法。所謂有所得,就是欲界裡面的東西。此處不是叫你學什麼。有所學,就是色界裡真如性的功能,或者無色界裡心的功用。那你哪有超離三界?沒有!所以,你要用般若智慧,面對一切法時不執著;進入色界種種境界,面對也不執著;進入心可以進入過去、想到未來,可以面對現在都知道,且又不執著有這回事,不要執著一切相,就是無漏智現,就是聖智、聖見。學佛法就在學這個道理而已。做到、做不到?做不到你就要去做!其實你一堂課就可以聽完佛法了。如果你不當菩薩,就可以不要懂那麼多;你要當菩薩,就什麼都要懂,才可以講給人聽,對方是什麼根基,就講什麼法給他聽,高的就用高的譬喻、講深一點的,智慧比較粗淺的,你就講比較粗淺的。

所以,佛法沒有高低,只是表示的方法有異,依照表示的方法不同,可以把道理講得很深,也可以講得很粗淺,這樣才是真正的菩薩。不然,為什麼只能講給普通一般人聽?剛出道時,你看那些大道場、大叢林,那些主持人,剛出來的水準都比較高,為什麼?因為他懂得都是比較高的,講給那些比較高級的人聽;後來他懂得愈來愈多了,慢慢的水準愈來愈低了。大菩薩是對於三教九流的人都要能度。有的道場除了教打坐以外,其他都不講,那你不會打坐的怎麼辦?就不能親近那個道場了。等到他愈學愈多,智慧愈開廣,可以把很深的道理講得很淺顯,人家聽了就懂,所以各種類的人來學佛法,都聽得懂,至於做不做,做得到、做不到,那就是看他的智慧跟福德了。

 

於一切法,離言法性,不能了知。

上面說要觀一切有為法,不要執著,所以能住離言法性。這樣,你就不能了解這件事情是什麼、那件事情是什麼,因為你是修空觀的人,都不起心動念,天天在那裡非常安詳、很舒服,不去管周圍之間發生什麼事情,因緣來來去去你也不去觀,因為你從來不去在意別人的心或行為。阿羅漢是不是這樣?「我不管你怎麼樣,我自己心安詳,涅槃境界得了就好了。」這樣他就不懂事情,因為把言說心念的這種自性,通通空掉了。為何修空觀的人一直執著空則會變頑空?像須菩提尊者,他是證空第一、智慧第一,但是,為什麼他一聽《金剛經》要涕淚悲泣,說自己未曾得聞如是之經?《金剛經》在講什麼?不是在講空,其實是在講實相,也就是你有一切法,不一定要離言說,因為一離言說,它就沒有了,你就不懂它了。

所以,離言、離法,這個自性,能讓你懂什麼東西?不能了知一切事!所以最後,你要不要讓你的心,開放去起心動念,去感招虛空一切緣?這樣你就會懂很多事情。但有的心不修空觀,就直接去懂很多事情,最後當然搞得神精錯亂,神經兮兮。為什麼?因為他安不住這個心──對於真的,知道了就煩惱;對於假的,又往往當真,所以搞得天翻地覆!

修行是有次第的:第一個要先修空觀,否定一切因緣;再來到下個層次時,就不住無為、不住有為,這樣佛性才會漸漸又開顯。我們常講佛性有兩面,一個是空的如來藏性,這是它本來就有的解脫的能力。前幾天有人來問,說有同學說他是開悟了,他問我開悟要如何斷煩惱?「執杖牧牛」,結果,突然間自己想「我是誰?」我是「沒有!無明!」悟到無明是我,那是對的,那無明一下子跑掉了,不是根本跑掉。再來,「我在哪裡?」在找我在那裡。起心動念的就是我,現在已經不起心動念,那我在哪裡?自己很害怕,趕快、趕快,再叫我一下:「我在那裡?」這個空的如來藏性,它永遠都在的。沒有因緣來,它不會起,你也不會知道。

你現在還好,不起心動念,知道自己坐在這裡,你可以理解,但是它也有空性在,因為你有一個肉體在,所以你覺得自己坐在這裡。如果你打坐、打坐,不去執著這個肉體,以自性起心動念,才知道這是我,那不起心動念,那我在哪裡?他就抓瞎了!這個根本的真我是空的,它會應緣;佛性不應緣,就死掉了。應緣,它有不空的如來藏性,因為它不空,所以你自性會應緣。緣來了,它就緣起,這個緣對著你的話,如果一個人在恨你的話,如果你有能力感招,就知道:「他又再來了,他又在氣我!」如果你沒有能力感應到,那當然又另當別論。修行的人都比較敏感,有人在對你起反感,你也感知得到,即使他家住在東,你家住在西,你也感受到。這就是你的空性應緣,感受到了。

佛性有二面,一個是空的如來藏,一個是不空的如來藏。如果你把應緣的能力壓住了,那就能解脫,就不感招了。但若永遠這樣不感招,那佛性就死掉了。佛性是還有能力,看十方一切世界、懂一切眾生因果。我們沒有那個能力,只有佛才可以知道十方一切世界,看盡一切世界的眾生因果。因為我們心不夠清淨,但是菩薩有大、小,小菩薩他知道範圍小一點,感應小一點,但總是會感應。如果你不讓它感應,阿羅漢就是這樣子,祂可以看虛空,但是不感應眾生心,因祂已能不入掉舉心。這樣的話,於一切法,離言法性,不能了知,你會不懂很多事。

這可以從兩方面說,一者於一切法,執取言說相,即不能悟空理(),二者執取空理,即不能知依法性而起言之義()。所以,修到空解脫,又看開一切時,你就不必再閉門造車,什麼都不應緣、不怎麼樣作為,你要去應緣,進一步去學,有事時可以安住那個境界。你躲在家裡,不去跟人家應緣,就覺得自己很清淨、很好了,這個清淨的基本功力已經有了;等你走出去,看到這個人、那個人,每個人看起來都不順眼、怪里怪氣,以你的水準來講,變成每個人都是壞人,那壞人你要怎麼去接受?

這次去加拿大,我們有一位同學,認為信佛就要規規矩矩,要守戒嚴格,要知禮義廉恥,他本身是這樣子學佛,所以就是顯得道貌岸然。然後看到同學或者同儕、好朋友,行為不是這樣子,而是不嚴謹的樣了,就唸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講人家不對,人家就會討厭他,搞到最後變成孤家寡人一個,變成自閉。他來問我:「為什麼變這樣呢?」我說:「是你不對!你只想改變別人,你沒有去接受人家。修行是要接受人家,是要改變自己,但不是想要去改變別人。」菩薩改變別人是講到讓他自己願意去改變,過程中你對他的習氣毛病要能沉得住氣,才算戰鬥得過,不然你怎麼去度他?你要有那個把握,不然你就不要跟他鬥心機!

像對方如果瞋心很重,一直投射回來,你又把它打回去,那不就糟糕了!你要照單全收,他發多少瞋功,你就收多少瞋心進來,收到最後他瞋心都不見了,這樣才對。如果你沒有修到那裡,他氣你,你也氣他,他不理你你更不理他,那不就完蛋了?那就不是真菩薩!但我們開始修行時,往往都是這樣,只會要求別人如法如律。以前祖師大德要度眾生、度徒弟,都是用心空去度。事情發生是事情,他不會去執著事情對不對,但是他還是能守空寂,他不去執著事情,他只是要度你。

我就跟那位同學說:「你方法不對。你先不要管別人對不對。先修到自己能接納別人:人家做這樣也很好、做那樣也很好。這樣,你怎麼會沒有朋友呢?現在是你把修行的方向搞錯了!修行就一定要這麼規規矩矩的嗎?你這麼規規矩矩的是很好,但也要別人像你一樣規規矩矩,他們因緣、智慧都還不成熟,那你不是自討沒趣嗎?所以,沒有朋友是必然的下場。但自修不是要懂得寂寞嘛,怎會有知心朋友。談到修行,不要隨便一句話去讓人家起煩惱,這是對的;但是,也不要拿著雞毛當令箭,認定你不讓人家起煩惱,那別人也不應該讓你起煩惱。把你修行的標準,轉移到別人身上,要求別人也應該這樣對你,甚至要求修行人也須具備同樣水準:不要犯戒、要嚴謹、要做得規規矩矩。這樣愈修就愈黏,黏得自己很痛苦。」

我要他放下,不然會看每個人都不順眼,質疑這人怎麼會做這樣的事情,那人怎麼也做那樣的事情,自己當然覺得很痛苦。所以我們不要管別人做哪件事情好、不好,對、不對。你管那麼多幹什麼?放下!這樣就是修行。你不要想去改造別人,你應該先學會去接納別人。於是一放下就發現──原來修行是這麼輕鬆,不去管別人、不去管很多的事情,反正自修階段你還不用去度人家,不用去管別人怎麼樣。等你有能力要度他時,你才去管。因緣不成熟的,也不要去管。

為什麼你們有的可以被我駡,有的我就要對他那麼好,都捨不得駡一下?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這些你要去懂。如果你不用不空的如來藏,你怎麼懂這些?依你自己的觀念去想:「我要這樣做才對、那樣做才對」,那怎麼圓融、圓滿?不行!佛性是最圓滿的,它會選擇,會自己去運轉。一切法離言法性,就不能了知、不能懂一切法。那你這樣為什麼要實相觀?這樣就否定一切現象。以人類來講,像一個家有一個家的共業,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共業,你要懂他們這些共業,不要說這個沒有、不要說那個沒有,事情在運轉就是共業在運轉,怎麼運轉?什麼時候會現結果?不知道!佛性也是這樣。你不一定要離言說相。我們剛開始學佛法,是是要離言法相,要修空觀,是如此沒有錯!記得修習空、有為,不要本末、次第搞混了,若這樣的話都是有後遺症的。

《金剛經》第五品就在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第一階段在修空觀的;到最後第廿七品,又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不應有斷滅相」。怎麼同一部經會講二個法?不要有斷滅相?佛陀告訴你,悟空性以後,不空如來藏性這部份你要開顯,為什麼?因為你已從第一品修到中間,有能力可以看開了一切法了,可以接受一切法都無所謂。那時候,你就不必再否定一切法。因此所有大乘經典,都在訓練你──第一階段修空觀,把腳跟站穩;再來,你不喜歡看的,也可以照單全收,你不喜歡聽的或者接觸的人,也都可以接觸了。那時候,你不空的如來藏性,就要開始開顯出來。你修到空觀了,它叫你不要怕講話。有人會說:「我如果講錯話,豈不就糟糕了!」怎麼個糟糕法?頂多下地獄去,頂多五百世狐狸身。有的人沒有智慧,看到這個公案就怕,他不會想:「五百世狐狸身,有多久?」一隻狐狸壽命一百年,五百世就五萬年而已,五萬年後還是一條好漢,在無量的時空之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成佛,你那個幾萬年就不算什麼!

所以,修菩薩道的人懂得這個道理,他不在意,六道裡面都可以去,為什麼一定要在天上或者在人間?畜牲道、什麼道都可去。像釋迦牟尼佛還不是一様!菩提智慧、菩提心永遠不會滅,因為你發了菩提心,做了很多事,不管到哪一個界地去,這個種子都在。以前世尊如廁看到一條蛆,過去是一位出家眾,現在變成茅坑裡面的一條蛆,衪很傷感!但是這條蛆,因為過去出過家,這樣滾滾滾,不管多少千萬世以後,它還是會出生做人。你這樣看的話,對於有為法、無為法不會很在意去區別。《解深密經》在訓練大家成為菩薩,沒有告訴你一定要離言說相,或一定要住無為法,而是住有為不做有為想、不做無為想,住無為不做無為想、也不做有為想,你就儘量去發揮,當然這過程你的心也要改變,能夠照單全收一切法,這樣你才是學到真正的佛法,這個樣子學佛才圓滿。

如果,你接觸到修空的道場,在講空!空!空!空!就忘記不空的一面,有的道道場連空都不修,開始就在學有為法,學了半天也進不了空,因為他沒有把道理搞懂。所以寧願修行過程是先接觸到空的道場,這樣的人還好一點。修到一個境界,自然因緣成熟,諸佛菩薩會安排你慢慢走出空的那個境界,然後開始走入人群,開始去講經說法。空的定力、解脫力有了,你再進入人群。不一定要滅掉一切心,心起心滅你都可以知道,感覺哪個人不舒服、哪個人現在怎麼樣、哪個人的魂不見了。你關心的話,想一想!菩薩是做到不同時空都可以想一想眾生,這是大菩薩比較發心,幫每個人都看一看;我們自己也號稱小菩薩,可能也有點能力,但不可能天天打擾人家,都去想一想,或者人家好好的,卻去把人家亂想一通,這是干擾人家。以上經典,就講到這一句,說明的部份,等下回再講。

2009.01.21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