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28)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祥比丘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二、勝義諦相品()

【不如所見、不如所聞,堅固執<lb n="0689b12"/>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愚妄,為欲表知如是義故,亦於此中隨起言說。彼於後時不須觀察()

如是由幻術力,似幻相起,能發眼識。彼宗自說,一切諸心,皆緣有境。依經部宗,幻象馬等,皆無有體,緣幻之心,緣無境起。故知彼宗緣無,亦生心也。今依大乘自有兩說。一依龍猛宗,意同經部,緣無亦得生心。故智度論云,五識皆不可誑。故知彼宗,眼等五識,唯緣實境。第六意識,容許緣無。依彌勒宗,無實象等,而有似象相分現前,用此影像色,為所緣境。又此幻象喻,自有二義。一依大般若等,幻等十喻,喻於空義。二依阿毗達磨經及攝大乘八喻顯,依他似有非實。

如是由幻術力,似幻相起,能發眼識。現在幻相起了,我們眼識發了,彼宗自說,一切諸心,皆緣有境。上次我講了「識之所緣,為識之所現」,這句話是學大乘佛法者都要懂的。沒有一個識緣到實物,只有八識真心能緣實境,而七識、六識、前五識這些都是心緣心,不是實在的實物。所以,以佛法來講,這些都是虛幻不實在的,就像你在看魔術師所變的一切境,好像是真的,但也不是實際有的。所以,一切諸心,皆緣有境,實則幻化之相也。

若談到法界緣起,是由如來藏性所緣起,阿羅漢果、阿那含果、四禪等行者,如來藏自性能緣虛空實境,而現於自識中,成就天眼通,此還是以識心緣識心而現的幻化相。《理趣經》云:「勤修習能除欲苦,獲深禪定而不味著,由此靜慮起五神通。云何為五?所謂天眼、天耳、他心、宿住、神境智證通。云何名為天眼智通?以天眼力徹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一切有情——如觀掌中阿摩勒果。」這是由第八識阿賴耶識轉成無垢識時,所變現的外世界,能見三千大千世界及其世界中的眾生。

此等皆是五蘊魔境所現,故說非為真實。如《密嚴經》中世尊云:「善男子!金剛三昧藏勝自在者,如來非蘊、亦不異蘊,非依蘊、非不依蘊,非生、非滅、非智非所知、非根非境。何以故?蘊界處諸根境等皆鄙故。不應住內、不應住外而見如來。善男子!「色」無覺知無有思慮,生已必滅同於草木瓦石之類,微塵集成如水聚沫。「受」以二法和合而生,猶如浮泡瓶衣等。「想」亦二和合因緣所生,如熱時焰;譬如盛熱地氣蒸涌,照以日光如水波浪。諸鳥獸等為渴所逼,遠而見之生真水解。想亦如是,無有體性虛妄不實。分別智者如有性見,各別體相名字可得。定者審觀,猶如兔角石女兒等,但有假名初無實義。如夢中色唯想妄見,寤即非有。無明夢中見男女等種種之色,成於正覺即無所見。譬如芭蕉皮葉既除中無有實,「行」亦如是,離於身境即無體性。「識」如幻事虛偽不實,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以草木等物,幻作於人及諸象馬種種形體具足莊嚴。愚幻貪求非明智者,識亦如是。依餘而住而異分別,謂能所取二種而生。若自了知,即皆轉滅。是故無體同於幻事。

在於如來佛的如來藏緣起,係指由如來藏之自性清淨心生起一切萬有之緣起。如來藏有常住不變之一面,同時亦有隨緣起動而變現萬有之一面。凡夫如來藏隨緣起動之次第,先是如來藏之一心被無始以來之無明惡習所薰習,而成為第八阿賴耶識(藏識),再由藏識現起萬有,然如來藏之本性並不毀損,而成為「如來藏為體,藏識為相」之關係。又如來藏之實體有真如門與生滅門二義,就真如門而論,如來藏為一味平等、性無差別之體,此是如來真實境界;就生滅門而論,佛於如來藏性中隨萬緣而生起諸法,由淨緣而變現四聖、等流之身等,汎利益群生。

此處依經部宗所講,這些幻象馬等,皆無有體,亦生心也。為什麼諸像都無體呢?因為它會幻滅,一切緣生法都是無體!你懂得佛法的話,其實講起來就很簡單,諸法無常,是生滅法,緣滅法滅,是則無實體。緣起法無體,無體卻是有相,緣滅則相也滅。如果因緣滅了,它所現的法相當然也就會滅了。懂得這些道理,便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生滅,是短暫時間的現象,就像這個幻化師依木葉等無中化起,用草木、樹葉、瓦礫化起一切大象的身、馬的身等等,都是幻化而起的。這些沒有體,都會滅卻;有體是不滅的,我們的空體、空性是有體,空是不滅,但是也不生,無所生,它能化起一切法,又不會破壞它的空性。

對我們的自性,要這樣進一步來認知。既然法相無體,緣幻之心,緣無境起,我們緣幻的心也是沒實境,是無中生有的境,沒有境的境,稱為「起心」,而「起相」,魔術師這麼化起的大象、馬、步兵、七寶,甚至這些穀類、財物、庫藏等等的,都是沒有實境的境像的。

故知彼宗緣無,所以,他們這些自說諸心緣境而有的,其實是緣無境,沒有一個基本的、實質的東西,或者不是真正的象、馬。草木、樹葉、木頭或者瓦礫等等,這些不是真實的動物,卻化成有動物相,這也不是直接緣真的。所以,怎樣都是緣沒有的,這樣緣無,卻生起這個心。所以,人對幻相的執著,與我們業力的幻起,你一執著,就會像這樣子都當真。我們在認知種種的事實後,對於內心裡所起的法,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要安住這個心,過一天、二天就什麼事也沒有;如果你當下迷糊,執著那個境為有,那就愈來愈真,沒辦法解脫。這就是太執著有相。看到幻化師所幻的,執著有!應該要像上面所講的,雖知道是幻化師所幻的,知道有,也不執著這是假的。真的、假的都不要去在意!我們一般修行,就是要抱著這個心態。

現在最新要出現的三D立體電視,最早的是銀版照相術,後來稱為全息攝影(全息圖像),它們的奧秘都在高亮度光源發明後,能依兩束光源來照物件,直接光與照物件後之反射光交叉時,產生不同的光譜,特製的底片對此等光記錄,光都擁有三種屬性,它們分別是光的明暗強弱、光的顏色以及光的方向。一般照相只是記錄了被攝物體表面光線強弱的變化,即只記錄了光的振幅而不能記錄物體反射光的位元相資訊;而全息照相則記錄了光波的全部資訊,除振幅外,還記錄了光波的相位。所以全息攝影是惟一能同時捕捉到光的三種屬性的一種攝影術,通過雷射技術,它能記錄下光射到物體上再折射出來的方向,逼真地再現物體在三維空間中的真實景象。

若是真正佛的如來藏中真如所產生的萬相,未現相前是無一物,要現時就能產生一切相。佛之真如所見是沒有所謂三維、四維分別,時間、空間是不存在的,即無過去、未來、現在的分別,而要現即能現起一切法,此法相又無空間之隔,不管遠近都能如實現。這些要從唯識學、賴耶緣起上去理解,若有興趣可以從《楞伽經》、《密嚴經》、《法華經》、《華嚴經》、《一切諸佛微密法藏經》等去探討。

今再依大乘自有兩說。一依龍猛宗,意同經部,這龍猛就是龍樹(N2g2rjuna)菩薩,衪所說的就跟經典所說的一樣。緣無亦得生心,雖然沒有緣或者緣無實性的境界物相,也可以生心。魔術師就有這個能力,所以,你隨便拿一個無情東西,可以變出很多有生命的東西,這就是緣無亦能產生他的心力,而成就一些幻境。這到阿羅漢以上都懂得這些心法,處識陰魔相者就有這個能力,知道該怎麼去用心識化用成物像,若不能除去此不實之法,而專注於清除內心種種污垢(八十八結使等),就有可能感招到欲界化樂天或他化自在天裡去。

故《智度論》云,五識皆不可誑。五識不能欺騙它,為什麼不能欺騙它?因為它有什麼境,就現什麼相,不會幻化。所以五識是很單純的心識,像照相機的鏡頭一樣,有什麼東西,它就照什麼東西下來,它也不會說真、不會說假,它只是如實映照,映照那個鏡頭中的物相,照到什麼東西它就現什麼東西。若你所照的是聲音,它就現什麼聲音,它不會加以善惡分別。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前五個它們是不會造業的。一個人來,它就了知:就是一個人,一個聲音來一聽:就是一個聲。至於會造業是你的第六意識、第七意識來影響你的行為去造業,不是因為這五識去接觸五塵境,而生它自己的喜怒哀樂,它們是無喜怒哀樂,故不會造業的!

用這個鏡頭來譬喻眼睛是最貼切的。照相機會造業嗎?只不過是要照什麼物相,它就把它照下來而已,就像眼睛只負責看而已;至於照下來後你喜歡、不喜歡則是你心的問題,跟照相機鏡頭或底片是沒有關係的。這個概念就相當於──五識它沒什麼可騙人的,是怎樣就是怎樣。

既然如此,幻化師幻起那些大象、馬、步兵等等的相,也是如實的把它照進來,當然照進來是八識所現,然後它依託再現而已,把這幾個心攪和在一起就是這樣子;五識,代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第八識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真心與如來的真心本來一樣,為什麼我們沒有那個能力?像如來可以觀照到一切虛空、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但我們的心不清淨,懂了又做不到,不過我們起碼懂了──原來真心是這個樣子。所以,出現什麼相,它就照什麼相,現於心中什麼相。現於心中的法相,由你眼耳鼻舌身識來認知,由你第七意識來分別(俱生執),再轉給第六意識分別(分別執),這些就是「識之所緣,為識之所現」,講起來是沒有實境。沒有實境,但實際又有那個現相,有實際幻化大象、馬車等等都有。

故知彼宗,眼等五識,唯緣實境,這五識也是緣實境。這裡所謂實境,是間接緣,如果第八識沒有現起的話,就沒有實境。不管你有沒有神通、有沒有能力,第八識它都會現。像我們雖未到阿那含的境界,你的自性它也可以跨時空去感知眾生的因緣。尤其在六道輪迴的眾生也是一樣,中陰身也是可以感召十方虛空一切有緣的眾生,然後去受生。這可以講說是第八識緣真實的實境,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是緣第八識所現的實境。其實嚴格講起來的話,既然叫做心中的境,哪裡算是實境?實境是一定在外,只是因為你的自性有能力映現到外境,所以才好像在內,其實也不是在內,其實是合一的。

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這個很微妙的,你看到一個境好像在外面,不是!你說在裡面,又不是!就是緣來了,它就現那個境,你要抓它,它又沒有,因為這是心緣心,怎麼抓?只是那個影像,好像是真的。這些你要慢慢去修法或者修觀字輪,慢慢去體會。有人一下子看到光,看到這個梵字起了什麼光,但你真要去抓它也沒有,哪裡有什麼光?沒有!但它確實又可以產生光,這些你要講是實境也不能否認,若講這個是實境,那五識所認知的都不是實際外境,是你內心裡自己的實境。這些現象是學唯識、學大乘佛法者都要懂得。

第六意識,容許緣無,第六意識分別,既然分別,它緣沒有東西的東西,為什麼可以緣?因為它本身都是透過第七意識來的,第七意識又是透過第八意識來的。你說它有,也實際是有;但沒有一個實境,都是心識所化現。如果這樣講的話,它是緣一個沒有一個東西的法,根本上來講是這樣子。但是你說沒有東西,它怎麼緣那個法相?那個法相就是有,也不能說那個法相是不真。如果沒有東西可緣的話,有一個情況就是──你胡思亂想,胡思亂想也是有一個緣,緣你內心第八識裡面的種子。你過去發生的人事物,你回想,雖然不在,但也是一種庫存的東西,你可以想。也因為這樣,你做過了什麼好事、壞事,才有因緣果報的種子。這些你要說緣無,那個是不真,但是可以化一切相。我們一般在輪迴就是這樣,聖人祂可以安住這個心,這種子緣這一切虛幻不實的緣起法,祂都能安住。我們對於自己的心,要這樣進一步了解。《法華經》中云:「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就是我們內心的世界、眾生心中的世界、宇宙中一切法的法界。我們心中只要一有法、一事發生過,以後心即可生起,因此法即已於世間相中住,於虛空中住。凡夫只能想自己的今生已知事,聖人能知三千大千世界及八萬劫內外眾生心事,而佛如來則無所不知,無所不見,…。

依彌勒宗,彌勒菩薩是講「唯識」,彌勒菩薩寫了一部《瑜伽師地論》,這瑜伽宗除了修行境界在說明瑜伽十七地之修行境界以外,主要都在講心識,主要還是以「唯識」為主。我們現在在講《解深密經》,這是真正唯識宗裡面最基本的經典,這部是最高的代表經典。無實相等,這個相或者現象,雖然沒有實際的相,而有似相分現前,但好像有那個形象、那個法相,現在自心中。一切心識都有一個「見分」、一個「相分」,算是「所覺知境」;另外還有一個「自證分」(自證分就是認知這個相分、見分),還有一個「證自證分」(證自證分就是你認知的法相或者能見的心,你可以知道它,知道它,你又可以用一個心來知道),此後二者是「能覺知者」。

若要更仔細講,「自證分」是「始覺」,而「證自證分」是屬於真心「本覺」。你有認知自證分,它有能夠認知相分、認知見分的功能,這一個才是真正我們的自性、空體!懂得此「自證分」是「始覺」,才知要找回我們的「本覺」,所以要認真修行。如契經云:佛言:「但斷三界無明盡者,即名為佛。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大乘起信論》言:始覺若迷即不覺,不覺則生三相,不覺生三種相,不相捨離。此三相是:「一無明業相,以依不覺心動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能見相,以依心動能見境界,不動則無見。三境界相,以依能見妄境相現,離見則無境。以有虛妄境界緣故。」

證自證分可以講是空體,自性可以講是自證分,它可以看到相分,也可以有能力看到其它的心。「唯識」就在講這四個東西──證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證自證分,就是你的空體,一般人看不到,悟道的人才有辦法認識它。所以我們說「明心見性」,是要悟到阿那含果的人,才真的認知自性,一般人無法真的認知。認知它不是只有知道它,還要會用它,就像幻師幻起幻化相,他就是有此種能力,知道自性是怎麼樣,所以才能玩這個自性。你都不認識自性,那你怎麼玩它?玩不起來!「明心見性」不是很被動的,也不要稍微心清淨點,能玩個小能力,就自以為是「明心見性」,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情!你要懂得這一段所講,怎麼化,怎麼化起,怎麼在沒有東西的情形下也可以化起。或緣一些東西,也可以化起一些實境,這些都是自性功能,是很複雜的心,但有此能力,與解脫道並沒有直接關係,要如上所述住本覺而不動,才是我們要學的真佛法。

用此影像色,為所緣境。影像是沒有東西而有那個影子,色就是有實質的物體形相。為所緣境,那個相分要現起,一定用影像或者實質的物體形象,來作為所緣境,不然法怎麼起?一定有所緣才能起法!《金剛經》上課時在講六因四緣(六因─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相應因、遍行因、異熟因。四緣─四緣即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這都是一切心法的緣起。基本的因有了,然後有四種緣來讓它起法,這是講內心方面。無論是幻化,或業力現起,或主動要化起神通變化,就是要靠這些緣起法。像《大日經》講到十緣生句,有十種譬喻,你明明知道一個火棒,二邊點火,然後你耍圓圈就變成火輪,那怎麼會變成一圈圈的火輪,轉太快了,好像變成沒有間斷的火輪,其實是只有木棍二端有火,你這麼一轉一轉,變成一個圓圈,這是不真實的,但起碼那個火是真的,那你要去變,不真而你又可以把它變得讓人家看成是真,這就是心的作用。

又此幻象喻,自有二義。第二段是在說明假的境是幻化而成,但又不能把它看成沒有,因為如果沒有的話,你怎麼可以看到化成的幻境?有大象、馬、步兵、種種七寶等等的,實際有那個東西。所以,我們現在要明了真假,明了以後又不要太在意。「我知道你在變魔術」,懂了就好;你內心阿賴耶識依因緣而起幻化的業也是一樣,你知道這業來了,在轉了,但不要執著,一執著你就會當真,就成上所述「始覺迷時成三相」。以下依兩種意義來探討:

一依大般若經等言,幻等十喻,喻於空義。第一個是依《大般若經》(共有六百卷)來看,裡面用十種譬喻來說幻化的東西,一幻、二焰、三水月、四虛空、五響、六乾城、七夢、八影、九鏡像、十化。像剛講密教的《大日經》一樣,十緣生句─云何為十?謂如幻、陽焰、夢、影、乾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華、旋火輪等十。要變化的緣起都是有一樣的道理,所以,你在修字輪觀、持咒或者怎麼樣的法,都是為了要利益眾生。為利益眾生,你從內心裡要想化成什麼,化成實際能利益眾生的事情。譬如某個人生病了或者生命有危急,那你就用所學的法,用佛菩薩的慈悲,能夠加持幻起什麼境,好像讓他要死卻能不死,或者病重者能痊癒等等。看起來好像是幻化的,結果對方他真的好起來了。你學這些不是光了解魔術師如何變化、業力如何運作,而是慢慢也要導入利益眾生之途。所以你明知道是無中生有,也要用念力,把所學的這些能力,把它化成可用之境,使所化的最後都能成就一切佛事。如《華嚴經探玄記》中云:「佛證眾生心中真如成佛,亦以始覺同本覺故,是故總在眾生心中,從體起用,應化身時即是眾生心中真如用大更無別佛。

這個「心」是很微妙的,學佛法學到這裡,就是菩薩要學的心法。因為《解深密經》是菩薩在學的,不是阿羅漢在學的。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在訓練阿羅漢要成為大阿羅漢、要成為菩薩,在講要怎麼去學這個法。這十喻裡面,雖然是幻化的,可以說是空的、不真,不真但依它似有,依其他因緣或你的心力,好像都可以化起那些法。其實,有也是幻化法,不是實際的,但卻可以成就很多佛事。像許多大師在做法會、供養或者施食給一切眾生,都離不開這些法義。雖然實際的物質不多,卻可以化成無量無邊如須彌山高的東西,可以滿足一切眾生所需;而這些眾生,也因為虛幻不實在,認為真的是有,也吃了,吃了也飽了,每個都歡喜。這個是大乘佛法,你要懂得這些。基本上所有幻化都是空,但是依它因緣,好像有那個東西,我們實際上了解它不是真實的,此即喻於空義。

二依阿毗達磨經及攝大乘八喻顯,依他似有非實。第二個是依《阿毗達磨經》以及的《攝大乘論》裡面所講的八種譬喻來看。這些雖然是在空義上面講,但依它因緣化起也好像有。我們知道不是真實的,這跟幻師所化的一樣,跟我們業力所幻化起來也一樣。好像有,卻又沒有實際的體,依他似有非實。能這樣來認知,對我們自己是可以解脫,對利益眾生則是可以無中化有,好像滿足他們的所需。在學菩薩道之間,明明知道是沒有,但是你一化起,就好像真有那些實際境界發生。

《攝大乘論釋論》論曰:復次何因緣故?如經所說,依他性譬幻事等,為除他人於依他性中虛妄疑故。又云何他人於依他性虛妄中生疑?他人作如是念:

(1)云何實無有義,而成境界?為除此疑故說「幻事譬」

(2)若實無有義,心及心法云何得生?為除此疑故說「焰譬」

(3)若實無有義?云何愛非愛受用得成?為除此疑故說「夢譬」

(4)若實無有義善不善業、愛非愛果,云何得生?為除此疑故「鏡像譬」

(5)若實無有義,種種識云何得生?為除此疑故說「光影譬」

(6)若實無有義,種種流布言說,云何得生?為除此疑故說「嚮譬」

(7)若實無有義,取實三摩提中境界,云何得成?為除此疑故說「水月譬」

(8)若實無有義,得自在菩薩以不顛倒心,為作眾生利益事故生,云何得成?為除此疑故說「變化譬」

《攝大乘論釋論》又釋曰:為顯示依他性故,說「幻等譬」。於中虛妄疑者,虛妄體中生疑故,於依他性中以「幻等譬喻」,顯示如幻像實無有義而成境界。諸法亦爾,為除彼疑故作「幻譬」。若無義則無所攀緣,心及心法云何得生?為對治他人此疑,故說「焰譬」,於中焰譬心及心法,水喻於義如焰動故,水義識生實無有水,如是心及心法亦爾,由動故實無有義而生於識。諸小凡夫又復有疑,若無有義,云何愛非愛受用得成?為除此疑故以「夢譬」,依他性如夢中,實無有義而愛非愛受用得成,此中亦爾受用得成。又復有疑若善不善業無義,云何愛不愛果義得成?為除此疑故以「鏡像譬喻」,依他性如鏡像,實無有義即於自面有像智生,實無有像義可得。此亦如是愛非愛果義實無所有,然亦可見應知。又復有疑若無有義,云何得有種種識生?為對治此故以「光影譬」,依他性如人弄影,隨種種相貌則有多種影現,然無實影義可得,識亦如是實無種種義然有種種義可見。

又復有疑若無有義,云何無量種流布言說得生?為除此疑故以「嚮譬」,依他性如嚮實無有義而亦可聞,如是流布言說實無有義而亦可得。

又復有疑若無有義云何得定者,心及心法得見於義,由經說得定心者如實知,如實見故。為對治此故說「水月喻」,如水月實無有義而亦可見,以水潤滑澄清故,定心亦爾實無境界義而亦得見,三摩提如水體潤滑故。

又復有疑若無實眾生,云何得如實智諸菩薩等,先以智慧觀察為彼等眾生,於諸趣受身。為對治此疑故,以「變化譬喻」依他性,如變化實無有義,隨化者心一切事成,非無化事可見。如是雖無受身實義,然為一切眾生故受身,此義可見應知。復次為何意故世尊說幻等八喻:

今當顯示於中說幻喻者,為對治眼等六內入,由眼等猶如幻像實無所有而亦可見應知,以此顯示。「焰譬喻者」器世間以體寬大,是故如焰由動搖故,實無有水而見有水。

為對治受用色等故說「夢喻」,如夢中色等實無所有,然以此為因愛憎等受用得成,以此顯示。

為對治身業故說「鏡像喻」,由善不善身業為因緣故,有餘色像生。

為對治口業故說「嚮譬」,由口業為因故得口業果,猶如嚮以此顯示。

意業有三種,一欲界、二靜地、三聞等,生於中為對治欲界意業故說「光影譬」,由意業果報猶如光影故,以此顯示。

為對治靜地意業故,說「水月譬」,由靜地意業果如水中月,實無所有,然於靜心中,有種種果顯現。

為對治聞等意業故說「變化譬」於中聞等者謂聞思熏習,顯示此聞等意生如化。

此經亦爾,用似義喻依他起。言於中,發起大象身想等者,示迷惑相。於中有二,初大象身想者,迷象自性,總辨象體,名為自相。於中大小,或青白等,名差別相。是故迷者,起二種想。言乃至等者,類釋馬等,總別二想,準上應知。

此《解深密經》亦爾,用似義喻依他起。《解深密經》提到這三種自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其中之遍計所執性,是習氣毛病養成一種妄性,所以會執著為有,而且無所不在,天上、人間與心裡過去、現在、未來,無所不到,這是凡夫遍計所執性。慢慢你妄習性沒有了,要認知依他起性,(依他起自性的「他」是內、外因緣),依內外因緣起性,起性就是法生,起的話「法」就生。可以生法的稱為「自性」,「性」我們中文稱為「生心」或者「心生」,生心是主動的,心生是被動的。一個是主動生心,一個是被動應緣生心,這些是我們自性的功用。

如果你自己是幻化師要幻化,你自己生心就會幻;如果因緣來了,你受業力的感召,你會相應,所以心就生了。心生、心滅,所有的境,好像有又實無,你只要面對境界安住你的心,過一天,事情也就過去了。有的定力比較夠,過幾秒鐘不執著,就忘記了剛剛那個念是什麼。其實有時候那個念,一般人會受不了,因為一般人很執著、很容易掛礙;但現在你心中懂一下、讀一下也不會在意,轉個圈就過去,這樣讓事情就過去了。一般人沒有這種定力、智慧。有的讀到這種不好的念頭,他就會去想:「怎麼辦?是真的嗎?是假的嗎?如果是真的,要怎麼辦?要採取什麼措施?」……等等的,什麼步驟都趕快擬定出來,這不亂才怪!心裡搞得天翻地覆。這依他起性,重要的是聖人的依他起生,之後祂不動心,不管是主動因緣或是被動因緣,起滅起滅,都不動心,住於本覺中,使有始覺而不迷,即無前所述「三相起」。

三相要起,一無明業相時執取,二能見相起時執著,三境界相起時,執見妄境相現,入失覺照而成煩惱。一無明業相起時是第八識的第一轉識,也是說第一能變;二能見相起時是第七識的地二轉識─第二能變,審慎思量;三境界相起時,第六意識分別心起,執見妄境相現,此是第三能變。若是如此則本覺失,始覺迷,則成三相,導致煩惱境現起後一連不斷的胡思亂想。

我們要認知「圓成實性」是只有佛如來才有。盡虛空、遍法界才是圓,這樣來成就祂的實性,這實性一定沒有妄執性。依他起性是會有執取相,但也不會執著此境,這雖也是實性,但不究竟。我們的空性,是會依他起性,他會起性、起法相,如果空性不會起性,就像一個石頭一樣,那你這個佛性就沒有靈通性,所以,阿羅漢的智慧跟靈通力不夠大,為什麼?因為他否定一切相,最好不讓它生滅。你說不能否定一切相,但又做不到怎麼辦?所以,階段性的修,第一個階段先修空、無相,不要執著業力、什麼境;等到腳步站穩了,你才接著修無相觀,有感應了、也知道了,這是始覺已起,但能不迷,你也可以讀它什麼事情是怎麼樣,你的靈知靈覺都有這個能力,到這時候,因為你已經沒有什麼好壞、急不急的。反正,事實就是這個樣子,等待時間解決。

圓成實性能顯現多少,跟你心的清淨度很有關係;而依他起性,如果,只有阿羅漢的空解脫能力知見,沒有不空也照樣的接納的話,這個靈力、圓通力,他看虛空的世界,不會是很大,頂多三千大千世界,再過去他就看不到。所以,每個聖人他的能力跟心清淨度是成正比的。像如來衪根本無一絲一毫的微塵,點滴都沒有,衪可以觀─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及一切眾生因果,衪都能夠了解、能夠看到。

言於中,發起大象身想等者,示迷惑相。言於中,發起大象身想等者,是說幻化師在幻化時,你看到那個境,你就發起有那個大象、馬車、步兵、七寶、穀類、財寶或者庫藏等等的想法,只要你一動念,就好像真的一樣。我們無中生有也就是像這樣。《楞嚴經》裡面也講,一個空無的人對著虛空發瞪,虛空原來是沒有顏色,因為水分或者什麼累積,看起來天空好像藍藍的,其實那是水分的累積,可是虛空真的什麼都沒有。或者當你對著虛天空瞪得發勞時,有時眼會冒金條,我們腦筋裡面、眼睛裡面會看到一條一條的好像金條一樣。如果,你比較理智一點,知道:「我腦筋已經不行了,起了幻相」;有的人就把那個金條,當成真的金黃光在閃,在閃,以為真的,就會執著為真。迷糊就是這個樣子,那也是不究竟,如果像如來怎麼會迷糊?不會!

這裡的虛空虛幻相,若不懂「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之道理,會以為是有聖人真的是瞪勞發金條─滿天星。其實以聖人如來藏境界已得者來言,如來真如性能現三世世間諸相於一境,每一法發生後於世間相是不滅的,故無有三世之別。若是已修到真如性真顯露者,即能入如來藏觀見此法住法位相。這就是如來所說的「空花」,是真的有所指幻化相,而不是真的空花水月,僅是彼此時間點不同而已。如楞嚴經中舉阿難尊者與文殊菩薩為例,此兩人過去已存在過,所以現在的時間點有阿難尊者與文殊菩薩,但虛空中過去世間某一點亦有阿難尊者與文殊菩薩法相住於其法位上,如是此空花中之阿難尊者與文殊菩薩,與現在楞嚴大會上的阿難尊者與文殊菩薩是同?是別?不著相住本覺者即不迷,這是世尊要開示的重要義理。若是未究竟者始覺起時就入分別想,既而迷失時空之交錯關係,當然就會誤認虛空中阿難尊者與文殊菩薩已被見到,但此像僅是虛空來,還得還於虛空,故知此兩人像非是楞嚴會上的阿難尊者與文殊菩薩。

故舉《楞嚴經》來看:「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精虛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花,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是諸狂花,非從空來,非從目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花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花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花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花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明眼。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此段所述,以瞪極發勞,偶用到真如性境界,「唯一精虛,無所有」入如來藏中,即能現虛空之法住法位諸法相,此等法相是虛幻不實,無實境可言,所以不能說有實因緣法。我們的業識感招亦如是,認識不清者,執取過去世所現之幻境為真,就難脫離輪回之境。

所以已成就者不應執諸幻化之法相,未成就者更不能執一切法,不然也就是說你會退轉了、迷失了,因本覺不住,始覺覺後又迷,三相已生,即執著一切相為真。禪宗講要能如死人舌,阿羅漢要能心無執境,這是修無為的唯一條路。但一得悟领後,即要轉向,回聖入凡。若是未究竟者,就會犯一大毛病,心還沒全死過,還有所執著,所以常常要諍論於人,辯論於人。無知者懂點佛理,就在講成佛了,成佛了。就如《楞嚴經》講的這句話,一執空花又是墮落了,你既然成佛怎麼又墮落?那就是僅成了半佛,懂了一點佛法,但,不究竟,沒有那種定力、解脫力,才有什麼會退轉、不退轉的。

修到哪裡就哪裡,怎麼會退轉?會啊!因緣果報轉、轉、轉時,碰到障礙就會退轉!要到你「位不退轉、行不退轉、心不退轉」這三個不退轉位,才有所不退轉。如果是「位不退轉」的話,到十住位之第七位,就位不退轉,但是你菩薩行還是常常在進進退退。「行不退轉」,要到登地菩薩,這個菩薩行才不會退轉。不管碰到多大的障礙,有時候會休息一下,但還是會永往直前去度眾生,這菩薩行是不會退轉。雖不會退轉,但是會在六道裡面浮浮沉沉,菩薩心是有,但是能力不夠,還是會在六道裡面浮浮沉沉。「心不退轉」要到八地菩薩以後,八地菩薩才達心不會退轉,這才心穩定下來,其實心穏定下來,已經有阿羅漢的解脫能力,所以,他不管怎麼樣,所發的菩提心與度眾生的心,他是永不會變的。

這八地菩薩以前的心,都是浮浮沉沉還會變的。以前的是──即使你心不變,也會因為你的業力、一下子無明起或遭魔,墮到三惡道或者出生天上或者人間,在六道裡面一直打滾著。當然,打滾若是有過去的善因緣,不管是在六道裡面怎麼打滾,它這個菩提種子都不會滅。所以你也不要怕:「今生如果死掉的話,下一生會不會那麼清清楚楚?」即使不清不楚下到地獄,下到地獄就去地獄,地獄時間好像很長,那也沒關係,完了總是會跳出來;墮到畜牲道就畜牲道,你的菩薩心在畜牲道也可以發揮功用,去度你的同類。你這樣想的話,就很自在,去哪裡都一樣,人間就人間,動物就動物,地獄就地獄,因為你所報的善因永遠不滅,一發菩提心,永成佛種。像佛以前在修菩薩行時也是一樣,也曾投生成各種動物,當然,衪若要隨緣入地獄,也是會的。這些,你真正懂了以後,就不要太在意。像有的人很擔心:「今生好不容易學到佛法,下一生是不是還那麼清清楚楚,沒有迷失掉?」不要想那麼多!只要你天天在心地裡面去了解,在佛法的聽聞上多增加你的智慧,則其他的不要去管這麼多;管太多了,就是你還無知,也會變成煩惱。

發起大象身想等者,示迷惑相。有時候,我們看人家魔術師在變,一下子變出來時,你會被迷住,等到醒過來、回神時,才想起這是在變魔術。不然,你看到那個境,好像是真的,變的太真實了,尤其這些有修行的人在變,都是實際上有實物,就像他化的人就有體温,還會動,像真的人一樣,他化起的大象或者馬等等,都像真的一樣,這才是幻、真正的幻,不是魔術師,魔術師都有道具在變。

於中有二,初大象身想者,迷象自性,總辨象體,名為自相。於中有二,對著境,依他起性時,你起了大象想,產生迷惑性,這有二種意義來辨白一下。初大象身想者,開始出現大象,你馬上想這是大象,這一分別心起的話,就是你那種大象的形相先起。那有的人比較理智的話,他這個理智永遠排在前面,明明看到大象,「他是變的、是他變的」,以「是他變的」、「它是變的」,這個心一直提醒自己,不承認真的有那個大象。一般人大概都會先這樣──迷那個大象、迷那個相,你的自性現起以後,迷象自性,然後,總辨象體,再進一步的分辨,真的有大象的身體、馬的身體、步兵、七寶等等的東西都有實體。所以,分別心起,開始算大象有幾頭、馬有幾頭、有多少步兵、有多少七寶。名為自相,你開始分別時,就迷進去了、更迷失了。本來只是一個相起,但你一個分別心加進去,又很執著,就愈迷進去了。

一般人看魔術都是這個樣子,等到回神過來、演完了,才想起:「喔!那是在變魔術!」但是在變化過程之間,你不會提醒你自己:「這是在變!」如果你是自己能提醒的那種人,這是理智力太強,理智力太強就有一點否定一切法生起的那個現象,這樣也不是很好,這就是永住無為。處有為時,你說要住在無為:「一切沒有!沒有!」一直這樣提醒你自己,這樣你會很累。你只要從頭到尾保持理智,知道:「它在變」,變了也不會迷進去,也不會說沒有,這就是佛法在告訴我們,要抱持這種「實相觀」的心態。

於中大小,或青白等,名差別相。幻化師在幻化時,種類雖然有差別,同一種類的裡面也有大小,這才是真的變。你一迷進去的話,你會起分別心想它有顏色不同、大小不同,你種種差別相都分別了。為什麼分別?因為你看到了,同時告訴你自己,這個象有幾頭、有大、有小,那個馬有幾頭,有白、有黃等等的色,一迷進去差別相就起。

是故迷者,起二種想。言乃至等者,類釋馬等,總別二想,準上應知。是故迷者,起二種想,如果你一迷進去,你一定有二種想法。言乃至等者,類釋馬等,也就是說馬是馬、象是象、七寶是七寶等等的,你是個別來解釋這些馬、大象、步兵等等的。別是個別的,有馬、有象、步兵、七寶等等的別相,或者同一種大象裡面有幾頭、有大小等等的。總別二想,準上應知,另一種是總,是他總共化那麼多。說明這些讓你了解,證明說「假境非無」,因為他化成。前面告訴我們,要明了你所知道的「幻境非真」;這一段告訴我們,所幻成的境,因為你的心也迷惑這個相,所以產生分別想、個別相。這裡是說,這個假境並不是沒有,也知道有、也知道沒有,到底要怎樣看待。

【不如所見、不如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愚妄,為欲表知如是義故,亦於此中隨起言說。彼於後時不須觀察。】

繼續講本經文。不如所見,不如所聞,堅固執<lb n="0689b12"/>著隨起言說你不要依你所見的說:「有!有!有!」也就是不要像你所見的執著說有。不如所聞,不要依你所聽到的說:「我明明看到了、我聞到了,就是這樣、就是那樣……。」你不要這樣!你看到幻化師在幻化這個境,你看到了、聽到了,但你要抱著客觀的心,心不要被迷惑。你不要迷惑,不要像你所見、所聞這樣。堅固執著,一直說「不」,說「這都是假的!假的!」因為你的理智告訴你,它是幻變出來的,所以,你堅持這種理念的話,隨言起說,告訴你自己,唯此諦實,餘皆愚妄,都不是真的,其他所化成那實際有的東西,他說不是真的,是愚癡的人是妄想執著的。

為欲表知,如是義故,亦於此中隨起言說。為了表諸是這樣子,所以你說這不是真的,「不如所見、不如所聞」,然後,就堅固你執著你所見解的,然後,亦於此中,隨起言說,就依這個義去說,這就是在否定幻師所的幻化的一切境。這邊已經告訴你「假境非無」,如果,你說沒有!你去摸它,像馬也有腳、也有體温,你說它沒有?因為你太理智了,所以說沒有。像這樣,我們業力也好或者面對幻化境也好,說有也不行、說沒有也不行,都不對。這《解深密經》對處於這有為、無為時,在告訴你這種心態,要保持這種,你要玩,你就去玩!你看了、玩過了,也不會執著有、也不會執著沒有,因為你清清楚楚這件事情的發生過程。

要抱著這種心態:「我不說你是沒有、假的,我也不說你這是真的」,這樣在解脫路上有什麼好處?你心起心滅,因緣而起的法,你就不去執著真假,你就不會有什麼罣礙。這觀念很重要!不會說好像什麼都是真的──一般人如果是期望的東西,當然很喜歡,但這樣就有期待的心,也不好!如果認為是不好的事情,就想最好不要發生,要想逃避。其實,業力來時,你只要沉得住氣,就可以很輕鬆的不被黏住,就是佛法在講的「自在應緣」,像對於幻化師幻化的現象,我們不說非真,也不執著是絶對真。

第四因悟起說,有其二義。一由智力悟境,非實不起實言。二為欲下由智力故,悟境是假,隨起言說。

第四因悟起說,因為你了解這是幻化師所變,在這個所變過程之間,確實有這個法,但你不執著它的真假,也不否定它、也不承認它,也能夠安住自己的心,所以叫做悟。這有其二義,有兩層意義。

一由智力悟境,第一個,以你解脫的能力,或者超理智的能力去了解──那個境境實有,但是是幻化師所化的。所以非實不起實言,不是真的,就是不真的,也不可以說是真的,這是你從它幻化的角度來講。那第二個,為欲下由智力故,悟境是假。你用智慧來觀這個境是有,因為你一直很理智,很清楚的了解是幻化師所幻化的,或者是你的業力幻化的,所以這個境實有非假,但如果沒有那個因緣怎麼會起那個相?你的業力也像這樣。如果你跟某甲沒有瓜葛,不管是好或是壞的瓜葛,那怎麼會發生某件事情?一定有因、有緣。這樣,你很理智的去悟這個境──不是真的、不是真的,能夠這樣安住。你的智慧悟境,雖然知道不是真的,但也不要一直說不真、不真!隨起言說,依你這二個說真、說不真,如果言說的話,都不是很好的。

 

彼於後時,不須觀察。

彼於後時,不須觀察。如果你很理智,境是假有,不去否定它非真,也非假有,也不執著它是真的有,這樣的話,不必再去觀察。因為一直否定那個假的、假的,才要再仔細去回想觀察一下,或者否定他所幻化是真的。然後你再去看看,如果是真的,那所幻化的大象、財寶永遠不會滅掉嗎?到最後都會滅。你再去觀察看看,如果,你很理智不患二邊的話,已經是第三關了,因為你剛開頭跟結尾你都很清楚,那你還要觀察什麼?不必觀察。彼於<lb n="0689b14"/>後時不須觀察,這種人於幻師幻化過程中,保持客觀之心態,不說真、不說假,事情過後也不必在心態上加以修正,因自己已不執有、不執沒有,腦筋清楚,不必去再觀察、研判、…等等的。

像我剛才講的,如果,你業力來時,你內心起一個念頭,不管真假,你都很自在的可以控制它,你的心不相應,也不害怕、也不歡喜,那你還要去看剛剛那個念頭,真的、假的?不必要!因為你剛剛那個念頭一定有因緣,那個因緣起法,你說它沒有,沒有!但,確實起了法,你不能說它沒有!既然那是因緣起的法,你也不能說它有,如果說它有,你就應緣了,就隨業力這麼迷糊掉。若是證得解脫的人,他不會去再觀、再回想過去。剛講過,一個念頭起來,是真、是假,你不再去分辨真、假,一分辨就陷進去了。

當下那個念頭起來時,你要知道這是業力感召所現的境或者一個念,你不去執著,因為你很有理智,很清楚了解這個是業力的起滅,然後就度過去了,過去了,你還會去思維嗎?不會,過去就過去了!像這樣的話,你就不必再觀察。心不動,念頭就滅掉了,滅掉了,也沒有再發生什麼事。但如果你尚未達到這種解脫的能力,你就會去想:「剛剛那個念頭是真的嗎?」然後這個心念一起,就會一頭鑽進去,並且執著為真。還要人家提醒你:「怎麼會是真的?安住,安住!拜佛,拜佛!誦經,誦經!」過一陣子也沒事。到底是真是假?不管你認為真或假,你都要審察,去仔細看看。如果你剛開始都沒有這種心態──「念起念滅,隨它自在」,以後,也不必再去觀察、去思維:「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不必要了!以上是在講這個道理。

 

第五勸不重觀,謂由智力如實知故。

第五勸不重觀,謂由智力如實知故。因為你有智力、有解脫知見、有般若的能力,就算事情發生,你知道有法相但都不真,不真卻有那個實境,起滅、起滅,過了就過了,你不再去研究它的真假,不必再看。這有三種情況。一種人是一發生就迷進去,什麼都當真!經典上告訴我們,這種人要好好反省一下。像魔術師所變的物質,真的有留下來嗎?一旦因緣盡了,它也化滅,表示你要再去看看,什麼才是真的?另一種人,理智很強,都認定說是不真的、都是假的,執著一切是假的。但既然這個法幻起了,怎麼可以說是假呢?只可說是假有,但不能否定它沒有。

你說:「沒有」,那剛才化起的那個境有沒有?你去觀察它,是有啊!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否定,也不要承認,就抱著平常心,佛法就在訓練你這個觀念──不要去說有、不要去說沒有,過了就過了,這種就是有理智的人。這樣你還要再去研究、思維嗎?不必了!你這麼去訓練的話,很多業力真真假假,當下面對,然後當下就忘了。我們壞就是壞在常常執著,希望好的就一定要有,不好的一定就不要有,正是這兩種心態讓你沒辦法解脱。你要懂道理──有,是怎麼樣的有,沒有又是什麼心態,若落於有與沒有都是執著。所以以上這兩種人都要仔細再去觀察。

禪宗講「不即不離」,不即,就是你不要迷糊,你一迷糊就會說有;至於你説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就是離,離也是一種執著。所以,不管執「有」或執「無」都是執著,這二個都不要有,只要客觀的懂得那個境、那個念頭即可。又例如你在修法,現起什麼梵字或者什麼光,反正光就光,過了就忘記了,不要太去執著它的真假。你一說真的,你就會再去觀察它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真的,就不應該會滅;如果是假的,但剛剛明明看到。到底真假?你都會想再去審察。如果過程之間,你都沒有這種心的話,不必再去觀察,有也好、沒有也好,不要再特別去觀察,自在!因為你有智慧,能如實知道法的起滅。

【如是若有眾生,是愚夫類,是異生類,未得諸聖出世間慧。於一切法,離言法性,不能了知。彼於一切有為無為,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實有有為、無為。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癡妄,彼於後時,應更觀察。若有眾生,非愚夫類,已見聖諦,已得諸聖出世間慧。於一切法,離言法性,如實了知。彼於一切有為無為,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無實,有為無為。然有分別,所起行相,猶如幻事,迷惑覺慧。於中發起,為無為想,或為無為差別之想。不如所見、不如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癡妄。為欲表知,如是義故。亦於此中,隨起言說。彼於後時,不須觀察。如是,善男子!彼諸聖者,於此事中,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等正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想,謂之有為,謂之無為。】

如是,若有眾生,是愚夫類,是異生類,未得諸聖出世間慧。如果有一些凡夫眾生,因為愚癡,不明了因果,或者他在六道裡面一直輪迴,這一世出生在人,下一世出生動物,下一世生出生天生,或者下一世出生地獄,這種異生類的話,是沒有辦法得到「聖出世間的智慧」。在經典裡,這個「聖」字,(像我們前面講的聖智、聖見),都代表是有解脫的能力。幻化師所幻化的東西,這是實有境,你看它是法,既不要說有,也不要否定它沒有,然後能夠安住你的自性,這就是有聖知聖見,有解脫的能力,這就是聖出世間智。「出世間」,就是從六道眾生(包括色界、無色界、欲界)的輪迴中,能夠跳脫出來。這叫出世間的智慧。《解深密經》就在訓練你這種「不即不離」的功夫。不說有、不說沒有,有為、無為都好的這種功夫,就是聖出世間的智慧,所以,一般凡夫異生類還沒有辦法得到這種智慧。

於一切法, 離言法性,不能了知。如果你是落於有為法,你會說有有為;如果你執著解脫,你會說一切法無為。這樣就是落於空、有二邊,沒辦法離言於法性。真正的離言法性,就是我該說就說,有說了又等於沒說。譬如講經說法,不是有為嗎?不是在利益眾生嗎?是因為因緣,要讓大家懂,才說,而說了等於沒說。不要說我有所說法!《金剛經》裡面,就是在闡述這種道理,對一切法不要去執著它說有或者沒有。我們前段經文,也一直在強調這個概念──不要住一切法。做有為時,不要做有為想,也不要否定無為想;做無為時,也不要做無為想,也不要做有為想。就像幻化師那個境也一樣,或者看你自己業力產生那個相也一樣,你都要擺脫有為、無為這二邊,這樣,你面對對一切有為、無為法,就能如實證解。

但愚痴凡夫,彼於一切有為、無為, 見已、聞已,看了聽了,仍然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實有有為、無為。認定一定有有為或無為。剛剛講說,不要執著有為、無為,但一般人往往見了以後,做如是想,決定好像真的有為,或者真的有無為。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堅固執著,隨 起言說,你不是又犯了毛病?你如果聽了人家說有為法,或者聽了九種無為法,或者六種無為法,你都很堅持的說有有為法、有無為法,這些都是毛病,所以就會堅固執著,隨 起言說,這是又犯了執取毛病。你應該要有出世間的智慧,不說有為是有為,不說無為是無為。

唯此諦實,這種人會認為有為是真的,或者無為法才最好。他會認為那個境界是真的,餘皆癡妄。要求無為的人,說有為法不好;而要求能夠起一些法用的,則質疑説無為法怎能起法用?你執著無為,就說無為法怎麼樣怎麼樣,這諦實、這是真實的、是最好的,有為不好;如果你執著有為,那你就說有為最好,堅固執著,餘皆愚癡。所以,等於是兩種人各執一邊。這二種人,彼於後時,應 更觀察。你知道有為,堅決說有為好,其實有為到最後仍會回到空無的境界;如果你執著無為好,就標榜無為,那你無為時,你心面對因緣來時,你會不會起念?你跟人之間的交往,你有沒有互動?還是有,這些是不是有為?像佛入涅槃了,眾生憶想衪,衪還是會化有為應化身出去,無為當作有為用,怎麼講有為無為?所以,偏執哪一邊都要再仔細反省、觀察。

相反地,若有眾生,非愚夫類,如果有人懂得因果、懂得法的起滅,不是愚夫,已見聖諦,也已徹底的了解自性跟諸法之間的關係,已 得諸聖出世間慧,也得到了佛法教導的解脫智慧時,那這種人面對一切法,已經可以離言法性。法性是「有為就有為,無為就無為」,但是能不執著。這種人已經有能力做到這樣。所以,能離這法性,不要說有為,也不要說無為,如實 了知,像這種人已經有解脫知見。彼於一切有為無為法現起時,見已、聞已,他私底下會作如 是念:此所得者,決定無實,有為所現的法,所得的也沒有真實,所以,有為無為都好,無為所做的法也沒有真實,一執著無為也不對。

然有分 別。等到有因緣了,你要起有為用,要起無為相、解脫都好,隨緣分別而起行相;如果你是有無為的修證,因緣來了,讓你現起有為的法用,那所起行相,猶如幻事。你有能力觀這些都是幻化的;迷惑覺慧,會迷惑你自己覺悟的智慧。所以,在有為用之間,於中發起無為想,不要動、不要應緣、不要有妄想心、不要有私人的喜怒哀樂心加進去。或更進一步的,沒有無為差別之想。(無為有各種境界──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受想滅盡無為、不動無為、真如無為)。你無為,到底是哪種無為法,是哪種於心中、應緣中在用的?強作分別的話,你也還是在起差別想。所以不管是現起有為或無為之用,你都不要偏執有為、無為。

不如所見、不如所聞,你偏執有為的話,就<lb n="0689b26"/>堅固執著有為,你偏執無為的話,就堅固執著無為,你偏執二邊,都是隨起言說無為,或者隨起言說有為。然後你又認真的說,唯此諦 實,餘皆癡妄,所執著的那個才是真的,其他的都不真,都是愚癡的。為欲表知,如是義故。亦於此 中,隨起言說,因為你懂了無為的境界,懂了有為的境界,然後,無為的心,因緣來了起有為之用,你也清清楚楚,你也不執著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哪一個是好、哪一個是不好?都不必去堅固執著的話。彼於後時,不須觀察,這樣你是真的懂了佛法了。

如是, 善男子!彼諸聖者,於此事中,以聖智聖見, 離名言故,現等正覺。你在處有為用,你也不會執著有為想;你在處無為解脫能力,去面對因緣時,你也不會處無為想。這就是你有聖智聖見,所以離名言說!我們一般人做了什麼有為事,幫助了哪些人,不免常掛在嘴上,這就是標準的堅持有為用,認為有為才有效。如果,你堅持不用有為,要解脫、解脫,都作無為想,自認為這樣才是真實的、最好的,而別人做有為都不究竟、不真,那你也還是很執著。真正修佛法不要執著,你執著哪一邊都不對!如果你都不執著,彼於後時,就不必再觀察,因為你都懂了,佛法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有為法跟無為法相等,你有做跟沒做相等,一切法都不必言說,這種就已經得到了正等覺的境界,不必再言說,不必再有語言、文字。

即於如是,離言法 性。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已經離開一切法性的言說。所以你講經說法,有說等於沒有說。你起心動念為眾生做一切佛事,也有做等於沒做。你不做,不做也可以,你的另一個心它動了,不做也在做,什麼都可以。這種就是有聖智聖見,不落於語言文字。該做就做,做完了也沒有執著;做了什麼、教了什麼,都不必去講,這就是真正等正覺的人所證得了。像這種聖人,為欲令他,現等覺故。自己辦到了,不是這樣就好了,如果你說:「我自己解決就好了!」那你還沒有真正現等正覺。你該說卻還不說,你該有為卻還不去做,這還是偏向無為,像這種人,為讓他人也現等覺故,所以,要講!講,怎麼講?

假立名想,謂 之有為,謂之無為。如果要講話,當然要想,如果要講話或者講經說法,當然要有名相,才能溝通、才能說法。說了以後,這種是有為法,而有為法做了,你又不執著,也跟無為一樣,因為你徹底離名言。所以,為什麼菩薩可以隨緣講經說法,也不會心慌意亂?因為,衪有為無為都已拿捏得很清楚。這裡講,如果你還執著只要自己成等正覺就好,不必利益眾生,則那種等正覺是假的,因為你還怕講!有的人是喜歡講,講多了自己也是散亂,那樣則是功夫還不夠,有為、無為二邊還不是拿揑的很好。

因此,這段經文在告訴我們好幾件事。一個是,幻化師所幻化的事情,或者你業力所感召的那個事情,縱是有那個境,你也不必說它是真是假,因為那個境是假有,不能否定它沒有,也不必去講。然後,你如果對這個境覺悟了,有因緣來、有起滅你都清楚,有幻化師在化時,也看進去了,也現起那個相,沒關係,你也不必否定它,說它在變的這個是境是假的,連這種心都不必要。再者,離言說,不必說真、不必說假,保持客觀,清清楚楚,事情過了就過了。進一步的,你有為、無為了解以後,你還可以現身說法,你證到這種境界,也要讓別人懂得這種境界,所以你去教別人,但有講等於沒講、有說等於沒有說,這樣做了有為,不做有為想,還是守住無為,這樣才是真正菩薩要學習的。實相中道觀就是這樣。

2008.12.31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