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21)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祥比丘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二、勝義諦相品()

七諦指七種真實之理。即:(1)愛味諦,又作味諦、愛實,乃集諦之理,指於諸有漏法能生愛心,實為生死流轉之因。(2)過患諦,又作患諦、苦實,即苦諦之理,指諸有漏果,實滿四苦八苦等過患。(3)出離諦,又作離諦、解脫實,即道諦之理,八正道實為滅苦之因,出離生死之對治道。(4)法性諦,又作法諦、法實,即滅諦之理,指二無我所顯真如法性之理。(5)勝解諦,又作解諦、解實,即道諦之理,意解思惟二空所顯之理為空之行相。(6)聖諦,又作聖實,即滅諦之理,指聖所知之一切寂靜境界。(7)非聖諦,又作非聖實,即苦集二諦之理,指凡夫所繫之境界。發智論卷八,則以七處善為七諦,解義有所不同。

上次講到「諦」,有二諦、三諦、四諦、七諦。七諦指七種真實的道理。乃觀法之一,略稱七善。即自七方面如實逐一觀察五蘊,如以色為例,觀色本身(果)與其所生原因(因)、消滅之相狀(滅)、至滅之實踐道(對治道)、成為執著對象之可愛面(愛味)、成為嫌惡對象之不可愛面(過患),甚至超越以上愛味、過患二面(出離)而如實作觀諦是謂諦實,也是一切法安其位,一切法住其位,法住法位,世間相就是這個樣子。一般人都會執著,所以就有實諦跟事諦兩個。實諦可以講是道、空;事諦是俗諦,是法住法位。但是學菩薩道的要不住一法,這樣的話才能夠解脫自在。

 

(1)愛味諦─又作味諦、愛實,乃集諦之理,指於諸有漏法能生愛心,實為生死流轉之因。

愛味諦─七諦的第一個愛味諦,為什麼叫愛味?先說味之義,是貪著是為愛味,貪世間事是愛味。貪色界之定時,則是愛味諦,其味者定之意味之義,梵語是 āsvādana-samādhi, āsvādana-samāpattiāsvādana eatingtastingenjoyingsamādhi是正定,味等至。味,有執著、耽溺、玩味之意。指執著於諸欲、諸禪,而與愛味相應之禪定;亦即鈍根貪行之人,對禪定靜慮功德之味著。乃相對於淨定、無漏定而稱。通常以之為外道凡夫禪定之貶稱。又味定存在於未定至(欲界定)中,即於四禪、四無色,及初禪以前之階段。此外,玩味於佛道,稱為味道。

愛味就是屬於覺受,對於世間相有喜歡、有厭惡,這裡的愛只是一個代表,並非只有愛。你對於所厭惡的,可能會產生逃避,甚至傷害,比如男女戀愛,由愛而生恨,由恨而傷人,這是時有耳聞的事,所以愛味諦又作味諦、愛實,乃集諦之理。集就是所造有漏法聚集在一起。四聖諦裡面的苦,是指今生所現行的業報,不管是好、是壞,都是業報。就算是好的業報,最後也是讓你覺得不究竟。比如說你去玩,玩完回來後就覺得很空虛,因此玩樂、享福不是說絕對就好。這業報都是由集諦而來。集諦是由今生(包括現在與從前),跟前世所造的業而來,無量無邊。集結在一起就變成集諦之種子緣。

小乘者修行觀苦諦(過患諦),對於今生之苦、樂極生悲等等的苦相,他會去思惟;我們一般人沒有這個智慧,只有佛祂有神通力,可以觀過去宿命因果,所以自然就可以知道──這一生是過去哪個業所造成的,那前一生又是過去那一個業所衍生的。你沒有宿命通,就不懂得如何來擺脫,因為你不知道現實的因果是怎樣的。所以這個集諦在思惟、認知了以後,就是初轉。轉法輪都要三轉。初轉「已知」,你要能夠建立正確的知見;二轉「已證」,開始修了,證又分大小,小證、中證、大證,慢慢去體會;到最後三轉「已斷」,把所有的煩惱,不管大、中、小都圓滿、斷盡了,知見建立了、方法做對了,到最後就是證果。

如果是上等智慧的菩薩,一聽馬上就懂,當下立刻悟道。當初釋迦牟尼佛請教第一個外道師父,他跟祂講無所有處定,此是世間禪無色界的第三層次,釋迦牟尼佛依他所講的方法、理論,當下默然,馬上在內心裡面思惟,知見建立、方法試一試,馬上證得。後來祂又請教另一位外道師,他講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已經是無色界天裡最高的,第四層次了,祂也證得了。(當然文字寫的很快,也許祂是花了十分鐘、一小時、兩小時進入那種狀況。)因為祂剛出家時,累世又修過無數劫的菩薩道,故以祂過去因緣所建立的知見,便能分析對錯,於是當場祂跟外道師講,這還是不究竟──「因為你執著不用心,或者執著有想就想、不想就不想,這個緣來了你還是相應,所以才會有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種心態,這個還是不究竟。」

如果行者真正是悟道的話,是「因緣來而知道有因緣,也知道法住法位,但是我不跟你攪和在一起」,有這種能力的話,才是真正徹底的解脫!所以像上面講的非想(沒有因緣不想)、非非想(有因緣來他就想),這還是隨緣在動心,這個還是不究竟。無所有處定,不住一個空、也不住有,好像無所住;菩薩是修有為相但不去執著一切相,這種才是究竟解脫的法。所以我們要懂得這些道理。

集諦samudaya-satya就是過去世跟今生還沒有悟道以前所造的業,這是集諦裡面的,英文是coming together,union,junction,combination,collection,assemblage, aggregation 。不知佛法修行也是在做有漏業,有漏法能生愛心,當然你說:「我在修行,比較不會有世間的這種愛欲之念、貪嗔癡」,但是對於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你也許會執著偏愛心,這也是一種愛、一種欲望,相對於脫離生死輪迴而言,也是一種欲望,這些都是不究竟的,在過程之間,也都是在集一切業,只不過是它所集的業好一點而已,最少最少可以升天,色界天、無色界定,這種是比世間凡夫所造的業要好些。

 

(2)過患諦─又作患諦、苦實,即苦諦之理,指諸有漏果,實滿四苦八苦等過患。

再來第二個過患諦。「過」是習氣毛病,或者不管是什麼心、個性、執著,有所執就是不好的,心不淨還會造成行為偏差;「患」是患得患失,患得患失也是煩惱。以上這些都會造成我們的禍患。追根究柢來講,就是製造苦果,故稱苦諦。苦因總會招致苦果,所以就有所謂有漏果。所以上述之有厭惡、有喜愛,就會成為一種過錯、一種過患,有過患就變成有漏果。所以第一個愛諦,可以說是有漏因;在此之過患諦,則得有漏果。有漏果者可能是凡夫,也有可能是世間禪定裡的諸禪天。凡夫通常是在六道中輪迴,甚至偏向於三惡道;而諸天人之天報盡了,還是要輪迴,一旦五衰相現,還是有死亡的痛苦,只是說痛苦比較少,至少沒有像人或者三惡道裡的眾生那麼樣苦。所以這邊說有漏果,實滿四苦(生老病死)、八苦(再加上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等等的過患,這是一般人的;現在你要造一個出離的因,所以要修解脫法。

 

(3)出離諦─又作離諦、解脫實,即道諦之理,八正道實為滅苦之因,出離生死之對治道。

所以第三個出離諦,照道理來講,能出離即能見道,能夠以滅諦進行修行,到最後道諦得到的話,即證得實際上的解脫。道諦者mārga-satya,真行者能審實滅苦之道,乃正見、正思惟等八正道。道諦者the track of a wild animal , any track , road , path ,故稱為求解脫知道路者。若依此而修行,則可超脫苦、集二諦,達到寂靜涅槃之境你若不出離,永遠沒辦法圓滿道業。那為什麼菩薩祂不出離?當然有的還是有出離。所以菩薩有兩種:一種是出家眾、一種是在家居士。一般來講,過去出家眾偏向修解脫法,而居士則身病、心病未全斷除。行菩薩道者,要累劫修智慧,所以祂的心只是某種程度的出離,不能完全出離,完全出離要度誰啊?嘴巴不講話,行為都很嚴肅,不跟對象攪和在一起,那要如何度眾?

如果你修的有成就,成為阿羅漢了,往昔這些阿羅漢,他也發心、也教導別人,這個就是大聲聞。先前我們就講過大聲聞的境界了。這樣的話,祂所作所為跟菩薩有點相當,但是祂所說的道理,偏向於把眾生導向解脫,所以小乘人雖然也在度眾,但是是把人導入小乘法。至於菩薩教人,則是依照各人根基──先小乘後大乘,若根基好的則直接教他大乘法。這也端視每人根基深淺、智慧高下跟心地清淨與否而定。依這些指標,來對他示導怎麼去走菩薩道。有人是直接走,不必先入涅槃,不必證得什麼樣的果位、境界後再來度眾,因為本身智慧銳利。所以對這些次第,我們都要有適當的了解,不然有些看起來就覺得雜亂,搞不清楚頭緒。

因此,第三個出離諦,在解脫實修上是必然的,因為這裡在求真實諦的獲得,所以比較偏向小乘的修行。這裡所講的,你要出離才能悟得解脫的實際道理,所以這個就是道諦,證得就是苦集滅道的道諦得到了。一般能夠走到最後解脫的,都以三十七道品裡的八正道,為實際修行的指標。你如果能夠依這個八正道去做,就可以滅前面愛味諦的因,滅自己個性、內心習氣的過患諦的果。這樣你滅道證得了,當然便有成就,能得出離生死的究竟境界。所以先不管是菩薩乘或者阿羅漢道,都是先要求出離生死。

菩薩在悟道以後,祂開始體會生死以後會再轉向,問題是──要在哪個時候轉向?冥冥之中自有佛菩薩在安排,所以你不必著急,你只要認真修行、認真用功,有一天能夠悟道了、打開你的自性心,能夠直接心通虛空,能夠接受到萬種因緣,然後能夠安住這個心,就是在路上了。當然開始時是不可能,要一次至千次至萬次的磨練,然後你不黏、不離的清淨自性就會現起,現起來以後,你對一切因緣,(當然你本身還有業緣,或者由度眾而感召之眾生因緣,這是間接因緣),還是要去面對。面對的過程,正好考驗你自性有沒有清淨。我們雖不能完全清淨,完全清淨就成佛了,但起碼要相當的程度能夠脫黏。等能夠脫黏了,也還不是究竟,還要現起無量的神通、無量的智慧,但這跟已成佛者尚差了十萬八千里。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

出離諦要出離生死,出離生死要懂得八正道或者七菩提支。一談到菩提,重點就在培養我們脫黏境緣的智慧。剛剛講過,脫黏是要經過磨練,不是你說一次、兩次敬行,是要千萬次以上,依您的智慧而定。剛開始你對一個念頭、很不好的念頭很在意,慢慢的你會覺得也沒什麼可以在意,然後再修下去,就覺得這個念頭根本都是不痛不癢,可理它、可不理它,到最後根本是把它當作妄念一樣。實際的因緣當作妄念,你會有什麼現象?在心裡面冒一下,然後就沒有了。大菩薩當然是沒有這些煩惱,而三、四、五地的菩薩還不究竟,業緣來了內心就會感召,但感召以後應該要練到可在一秒鐘、兩秒鐘認知以後脫黏,要練到這樣。所以這個法感召後自生又自滅,是很自在的,這樣才有一點出離生死的味道;不是你用文字講、用嘴巴講:「要出離生死,我要出離諦」而已。

所以這裡出離諦當然是阿羅漢,如果直接出家修行辦道,當然簡潔痛快;那菩薩就不見得,菩薩有的來世間祂不修,除非因緣到了,諸佛菩薩讓祂進入某種狀況,有境界了,但是內心悟到的道理還是一樣,跟阿羅漢之小乘法沒有兩樣,是從心裡面去除執著。不管是大小乘什麼法都是一樣,都用般若智觀它。所以在小乘法裡面的七菩提支,就是培養般若智慧,只是他們不起而行去度眾,而是專攻對治內心這些妄想習氣,使內心有超越感召天地間眾緣的能力。那菩薩是自己投入人群,跟眾生在一起,從這中間去磨練。這樣磨練,不管有對象、沒對象,都是在對治這個心。所以心的來源,離不開第二個所講的過患諦。若你已經造成了習氣過患,你在出離諦這裡怎麼轉它?轉是自己妄想習氣的轉,第二種境界就是你心通虛空,感召虛空之間因緣而要能轉,妄想是你自己想,有因緣感召虛空業緣(不是面對面,而是隔空、隔距離、隔地方感召的),感召後你照樣能夠安住這個心,這就是磨練。

第三個是行菩薩道的人,投入人群裡面,去製造你跟眾生之間的因緣,然後去磨練。剛開始在人群中磨練,還是一樣要守住不動心;磨練久了,你就要能「空有不二」,隨興而發,才能夠度眾生。所以禪宗大乘修行法,是對緣、對眾生隨性運作,而在運作之間沒有善惡、對錯,隨緣這麼去發作。發作完了,你不能有愧欠心、也不能有罪惡感,也不能說離不開過患諦;倘回過來再罣礙的話,那你還是沒有解脫。所以大乘佛法在修行到《解深密經》程度時,都只是隨緣應對所發生的事情。應對之間之有為、無為,有為中之順、逆、善、惡,菩薩對這些都沒有沒別心。什麼叫善惡?什麼叫順逆?只是為了度眾生才有這些,那也只是每件事情因緣所現的一種現象。針對現象去運轉,運轉完了就放下,沒有執著,這就是菩薩所謂的出離諦。這跟聲聞、阿羅漢所說的生死出離是有一點距離,是不太一樣的。

所以佛對於小乘的修行祂不完全認同。因為小乘不究竟,不去面對因緣,只是面對自己內心習氣毛病斷盡,把心管得好好的、死死的,不會亂動,所以天塌下來他都不會動,即是所謂阿羅漢是沒有恐怖。菩薩祂究竟的話,當然也沒有恐怖,但是過程之間,訓練自己空有不二,這麼訓練的結果,智慧一定累劫增加,然後佛所說的道理都能夠懂得。如此一來,既自利──使自己智慧增長、使自己的習氣毛病減損、減損;另外一方面利他──利益其他的眾生聞知佛理、解脫正道。所以眾生順也是教導,逆也是教導,你要能夠運用自在,都沒有一種過患心。你如果還有顧忌、還有牽掛、畏首畏尾,這表示你出離諦沒有做得很夠。

當然也不能說因為出離諦證得了,所以就毀壞種種的戒律,這也不行!但是隨緣運作,都是利益眾生而做。利益眾生有沒有感召、有沒有果報?當然有果報。果報來你又自在──如果入地獄就去地獄,如果出生惡鬼道就惡鬼道,如果出生畜生道你也自在。所以菩薩是這樣看破出離生死的。不愛生死、也不愛涅槃,祂入畜生道,照樣可以行菩薩道;入餓鬼道,照樣可以度有緣的餓鬼;入地獄道,也可以利益地獄道的眾生。所以菩薩法是究竟的,因為你不怕生,你會再來投胎,在六道裡面不畏生、不怕死,隨時都可以死,死就是另一種涅槃。生時要度眾生,忙得要死、累壞了,死的話就安祥了。不該死就死不了,也沒辦法。所以能真正這樣思惟的話,生死、涅槃兩邊皆不愛、不怕,這是究竟的。

這裡講的是偏向小乘,所以只以出離生死為目標,依八正道、七菩提支來滅苦諦的因,來避免過患諦的果勿再發生。做得到這樣,就出離生死,所以出離諦是這樣。事實上所謂出離就應是出家,這才能得到出離諦內心圓滿的境界,因為能夠出家就無家累罣礙,照道理來講是這樣;但有的人出家了,這個心還是罣礙父母或兒女,繼續罣礙,有時還長住家中。像這樣的話,在你自己還沒成就以前,修起來就很困難,因為親情還沒有斷,導致「有出卻沒離」,藕斷絲連,這豈不跟在家一樣?在家更難,在家是親人天天生活在一起,你要如何看破它?每個親眷無論是兒女或父母,終有離開你的一天,如何放下?

所以古代的人,為什麼可以一天吃一餐,然後日中一座,其他時間都在打坐,是為一座,不久就悟道?好像經典講的很簡單,一下子就悟初果、二果、三果,不久就阿羅漢果,有世尊在是另外一回事情,他自己專心辦道這才是真的。專心辦道不是只有肉體在那裡打坐,他心也在觀想、也在思惟,四聖諦、八正道、四念處,哪一個法該怎麼樣用?四念處之身受心法是怎麼樣觀?當然是除了吃飯以外都在用功。那我們一天坐個一小時就算不錯了,兩小時就算很棒了,一支香兩小時還不好嗎?那也是人家的十分之一而已。然後今天坐了,明天又沒坐,居士就是這樣子。今天心情好就坐,事情煩就沒坐,三七五減租一樣,累加起來的用功時間,哪裡有出家眾專心辦道的多?所以要成就難,就像這樣子。

那如果你是再來的菩薩,智慧高,這因緣很特殊,很特殊你也要經過十幾、二十年的磨練此心,才能夠了解出離生死是怎麼樣子,不怕生死又是怎麼樣。不管大、小二乘哪條路,實修的方面都假不了的。你要實際去修,不是只有在經典、名相上搞懂而已,搞懂又怎麼樣?你又不深入。能夠深入、能夠體驗、能夠用在心運轉上,而且住有為不作有為想,住無為不作無為想,那住無為更好,是發揮大威力時,你要去體會這些事情。這裡頭很多是不可說、不可說,勉強說了的話,有時候聽者又會誤會,因為他不能了解,總之,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要去體悟。

 

(4)法性諦─又作法諦、法實,即滅諦之理,指二無我所顯真如法性之理。

第四個是法性諦,此在四諦是屬於滅諦。法性者dharmatā,係指諸法之真實體性,亦即宇宙一切現象所具有之真實不變之本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法性、真性。法性乃萬法之本,故又作法本。即以一切法之總相、別相同歸於法性,謂諸法有各各相(即現象之差別相)與實相。

心能夠住在初步的清淨,功夫做到了,你當然會認識自性是怎麼樣、自性因緣起法是怎麼樣子。然後你因緣起二法,你心有一點要應緣的話,你要怎麼安住?法性起時你要怎麼安住?這都心性不能動搖。這個我們叫做認識自性,叫做見性。真的見性有幾個人呢?見性不是這麼簡單,見性不是只有說你知道自性動了,不但要知道它在動,還要知道是什麼因緣?過程是怎樣?然後你怎麼去應對的?你心念法身是怎麼去出離的?……等等的事情,你都要懂。所以四句偈裡面所講的「空性」,達到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境界。所以有法性諦,已經不簡單了。前面出離諦好像已經不錯了,至此,還要認識自性是什麼樣子,此有時候簡稱為法諦或者法實。

這裡在講的,就是滅諦的道理,你要懂得滅諦的道理。所以滅不是說你的妄想要滅,這裡都第四層次了,若還在談妄想,那也太離譜了。妄想是前面愛味諦、過患諦在講的;你到第四層次的諦實的話,都是在講自性應虛空因緣所感召的緣起法,在這當中你怎麼去了解、怎麼去安住。安住就是滅,能安住當然就能夠不相應,不相應是知而不相應。若是不知的不相應,那不就像石頭一樣?不是那樣!自性能夠遍虛空、盡法界,那是佛的境界;我們還無法這樣,但起碼是心對心、心對緣時,要能夠安住這個自性,無論遇到順、逆、善、惡任何因緣,你要都要能能安住,能安得住就是悟滅諦。所以滅諦的道理你要先能知,知了、懂了以後要去證,證了以後要斷,斷你相應的習氣毛病,再相應的話,就以清淨自性跟它相應,清淨自性應一切緣,你自在無礙應緣,有這種功夫,自然解脫境界就有。

所以後面講的滅諦,指二──無我、無我所。有「我」,才有一個主觀意念第六意識、第七意識的思惟;「我所」則是主觀意念所想的、所思考的、所面對的因緣,你產生習氣毛病相應。有相應就是還有有所相應。這個「所」我們常講,是「一個心活動的範圍」。如果你自性清淨、沒有餘習的話,順逆、善惡境界來,你心都沒讓它有活動的空間,這樣哪有什麼煩惱?應了緣也不黏、不執、不著,或者是相應完了也不去說善惡、順逆、好壞,不加以思惟,這就是大乘修行的一種功夫。所以無我、無我所這兩個,以《金剛經》來講,無我就無人相、無眾生相。那你要做到無我,這個所你要能夠圈得住,如果圈不住的話,你就隨業去流轉。我們輪迴就是這樣子來的。

所以先控制我所,也就是我心活動的空間,讓它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小到沒有了,那就自性赤裸裸的面對因緣,還有什麼能黏?無所可黏!因此這是很真實、不假商量的。但我們一般人做不到,往往都是──好的想祈求,不好的想逃避、感覺厭惡等等,這是我們心還有所活動的空間。所以你先受「我所」控制,然後「我」就沒有了,這兩個習氣是有先後的。習氣毛病先斷盡,清淨自性才現起;不是你自性現起,然後習氣毛病就沒有了,沒這回事!所以一個是未悟以前在修,那個比較不直接修心養清淨自性;開悟以後是直接修的,為什麼直接?可以看著自性的應緣,可以看著習氣發起,兩邊都可以看得到。所以自性應緣時,你如果心的定力還不夠,你還會有不舒服,不管是心的慌亂,或是身體的受影響,這些都會出現,這也都還是要磨練。

所以剛開悟不久的人,碰到障礙時,只有加強打坐,不然就是多拜佛;修得久一點的菩薩,當下不必加以用功,(所謂用功就是打坐、拜佛、念佛……),什麼都不用,直接面對因緣,當然面對因緣如果是用無為、無生法忍去忍一切法的話,那是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了,天魔在障礙祂,祂不用一法就可以降伏他。小菩薩當然沒辦法,所以碰到這種事情就要念佛、唸咒,身體不行、氣不通了,就要拜佛、打坐,什麼法都用上了,這些都屬於有為法。所以一動到有為法,就表示你還是不行,但是不行也沒辦法,因為這不是說你要行就能行的,還是要漸進的去磨練。知道這次這件事情如何處理,下次就有經驗,遇到類似的事情,便曉得怎麼來度過、怎麼運用,總是一回生、兩回熟了。

所以古僧大德講的一句話很好:「生處能熟」,就是你不懂的、第一次碰到的,你要慢慢的懂它、熟練它,這個熟練當然是要兩次、三次、四次、五次,一直練上來。另一句是「熟處能生」,那什麼又是熟處呢?這兩個熟不一樣。「生處能熟」的「熟」這是指好的,指熟練;「熟處能生」的「熟」這是指不好的,這是無始妄習。我們對累劫以來的妄習太熟悉了,如果你對你自己的習氣毛病還不知道,那你怎麼修?當然修行人一定要知道,知道以後修不修得倒是另一回事,但至少一次、兩次、千萬次,要讓它生減損,直到很陌生為止。熟處能生,熟悉的習氣毛病,要讓它慢慢的陌生。這個生不是生起、發起的生,是讓它不熟悉、陌生,或是不再犯。這個做得到的話,就會顯現真如法性。

你還沒有進入這種狀況前,至少也要懂得真如法性的道理,知道真如法性跟我所之間的關係,知道真我、假我之間的關係,然後開始修。用什麼修?用滅諦。滅諦你現在懂了,種種佛所說的法,都是滅諦的方法。藉由滅諦的方法,你要斷我的執著,斷我所、我的心病。就真、妄這兩邊而言──對於真的,你要讓它越來越清淨顯露;對於妄的,你要讓它越來越減損、減損。如果做得到,這還不究竟,僅是顯現出來而已,但至少法性諦就證得了。

那我們講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四句偈中,修證到性空時,是第三層次。依序而言,能證得空身就有須陀洹果(初果);能證得空心就是斯陀含果(二果),人間天上再來一次就成阿羅漢;能證得空性就是阿那含果(三果),因為性空了,自性有某個程度的清淨了,所以在三果時,五神通一定會現起,若五神通沒有現起而說自己是什麼果,都沒有用、是假的。雖然也有沒神通的阿羅漢,那是祂因緣還不成熟,僅得心清淨、無所執著了,但化起神通這部份還沒有學到,可是若受人一點撥指導,祂就會現神通了。就怕我們心不清淨、障礙很多,然後心模模糊糊,也玩不起任何真正神通。

又如講到這個觀想,有的人就可以觀起來,有的人觀想時就只有一片黑暗、什麼都沒有,後者表示心大不清淨。也有的是心清淨了,觀得起來,但是沒什麼力量。如果有力量,就可以利益眾生了!隨便一觀、隨便一個動念,要做什麼事都會成就。為什麼你沒有這個能力?法性是看到了,但是沒有究竟、沒有清淨。所以修行離開心淨,就沒辦法成就一法。修行重點是在於──把心不清淨的讓它清淨,令自性顯露,就這麼簡單。所以不是在誦經、打坐……而已,當然打坐也是要打,因為沒打坐就沒有氣,丹田就起不來,氣不通,所以這些手段、方法不能省。但不管你怎麼修,仍離不開認識你的自性跟妄習,這兩個重點,在當中這麼磨練磨練,要讓自性越來越清淨。等法性起滅知道以後,妄想習氣這一部份更要滅掉、滅掉、減損、減損。

各位學過悉曇了,知道減損是什麼。損減也好,減損也好,唸咒唸到9的音,你就要觀想減損。減損什麼?減損你所有的習氣毛病,原本不清淨的心要讓它清淨,不清淨的法性要讓它不再有不清淨的部份依附。回復到原來自己的真實法性,就是真如法性,就是真實的法性,如其本來的那個樣子。它是本來就有,不因為你污染它就沒有。污染自性雖然有,但起不了神通變化,沒有力量。連解脫都沒有了,還有什麼神通變化?所以你把道理這麼思惟、搞懂的話,就知道不管怎麼修,還是針對這個心、這個念頭。你念頭裡的好壞、善惡、害怕、恐怖等等的,都要拿掉,不管有什麼心態都要拿掉。所以你認識真如法性的道理後,用滅諦去做,做到了就有勝解諦。

 

(5)勝解諦─又作解諦、解實,即道諦之理,意解思惟二空所顯之理為空之行相。

這個勝解諦,就是很殊勝的了解,也就是諦。不是只有嘴巴講一講,一定要在了解以外還能做到。所以像《金剛經》的主角須菩提尊者,祂為何被譽為解空第一?因為祂證空第一,所有世間相都可以化空,起心動念祂就可以成就有為法。在世尊的事蹟裡,有講到一段世尊從忉利天下來人間的故事。當初世尊從忉利天下來,在僧伽施(S23k20ya),須菩提尊者本不在同一處,也想要親自用肉身去當地拜見如來,後來一想,這是多餘的,只要以清淨心、不起心動念,清淨心憶佛,自然就可以跟佛的法身相應,所以當下放空,真的就成頭一個營接世尊下來的人。

至於蓮花色比丘尼,是女眾中神通第一,也想見世尊,卻安不住心,這個就是心不清淨。心不清淨為什麼會有神通?不是很究竟的,為什麼不究竟?因為祂還有我慢,到阿羅漢向都還有我慢,那阿羅漢向是什麼境界?就剛剛講的阿那含的境界,阿那含是三果還沒有成阿羅漢,阿羅漢祂是得漏盡通,所以阿那含祂有五通,但是祂沒有漏盡通,因為祂還有慢心,有慢心要斷。蓮花色比丘尼想見世尊,會神通又好勝,顯現在行為上,就變一個轉輪聖王,如果祂不變的話,前面迎接世尊的這些大臣、長老不會讓祂跑到前面去,故祂用神通幻化,跑到世尊那裡去,第一個參拜。

世尊說:「你不是第一個來見我的,第一個見我者是須菩提!」須菩提沒有來,怎麼第一個見世尊呢?祂以自性空顯見。那你要了解,能夠對一個法有殊勝理解的,這裡的理解不是只有用思惟想,一定要證到,要真正證到那個境界。所以證得不是意解,意解是像我剛剛講的,一切法之第一轉,告訴你苦集滅道或者十二因緣或者什麼道理,你好像懂了,懂是一回事,要開始去證。從起初的嘗試一下,再到中間過程有很多的體悟,到最後大大的了解,大大的了解以後就變勝解。勝解之前提,就是要已斷一切的習氣,然後證得法性清淨的道理,才有勝解諦的內涵。那勝解諦它有什麼內涵呢?

勝解諦又作解諦或作解實,即道諦之理。前面滅諦之理,是方法手段的利用,至於道理懂了然後去證,證到我、我所都沒有了,讓真如法性顯現起來,就是道諦之理。現在要得道,道諦怎麼講呢?意解思惟二空所顯之理為空之行相,空就是空,有相觀空,是實相觀空,講絕對空、絕對空一切相。反正你的心就不跟因緣相應,就求得自我解脫、不黏,所以初步你要做到這樣,絕對空的境界,才沒有世間的煩惱。等出世間空的執著也無的話,你就會進入有相空,有相可以觀它空,所以這種就是實相觀或者中道觀。

思惟這二空所顯之理為空的行相。一者是絕對空,絕對空可以把你的內心管得緊緊的,別人家的事跟你都沒關係,虛空之間的眾生跟你也無關,然後安住這個心,反正自己安住自己的自性不應緣,這種安住自己比較簡單。等於是你閉門在家修行一樣,沒有人來打擾你,你會覺得:「我很安祥、我沒有煩惱」,自己很自在,在一個房間、一個範圍裡,要做什麼都沒人理你,因為你沒有妨礙到別人,當然自在。但是你在一個外面的空間、環境、世界裡面去,你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別人,都有眾生因緣在那裡等著你,所以你在這之間,一起心動念也應緣,一動身也應緣。像這樣,你在應緣之中,有沒有做到有相空的究竟解脫?這個就要真磨練。

所以你要思惟,先解絕對空,然後再證得有相空,這中間還跨了一個無相三昧,順便上悉曇,三昧不要讀sa-ma,這個要讀連音sam-ma,假借後面mam來讀。如果念sama的話,應該翻成薩昧,有沒有人翻這樣?很多,這個樣子是外行、不究竟的。翻譯家也有內行跟外行之別。有的只會翻顯教的經,一碰到密教的字母,他照用顯教的法在翻。這個三昧是正確的,sam抓後面的m來念,但是這ma又保持自己的音,所以念sam ma。如義淨大師所譯的《佛頂尊勝陀羅尼》中,三末囉smara若是念sa-ma-ra,這是外行人在唸的,沒有學到悉曇可能這麼唸,內行的則翻sam-ma-ra,為什麼要翻「三」?明明只有一個半音的s,怎麼會翻三,原來每個字都要唸,所以要唸sa,但sa又借別人的音變自己的音,所以唸sam,這就是軟密麤顯四情況之一。這四種包括自音變他音,他音變自己的音等,共有四種境界,各位上次已經學到這裡了。那ma何不翻摩,兒翻成?這是後面還有一字母沒被列出,後面是ya,整句詞是samaya。依悉曇發音原則,ya字母前面之音要加i之音,故ma就要唸成maimai者即是昧。所以若不埋沒字母,就要讀sam mai ya,現埋沒ya字,故雖只現sama,卻讀成三昧。

剛剛講空三昧、無相三昧,當中還有一個無作三昧跨在中間,這個作是起心動念之作意。如果你得空,就無作;如果你絕對無作,那後面的無相空就起不來。所以無作時,當然不主動作,但是你可以被動作念、被動作意。被動作意就是應緣,比如說:別人起心動念,你在心裡面現一個句子,這是不是你自作的?不是!但是不自作,你自性為什麼會相應,現那個句子?因為你被動相應,他的心就是你的心,所以他起念你就起念,這是很簡單的事情。你有沒有做到無相?能做到無相,就有無相定。sama就是定、平等。所以這個是我們修行的目標。

小乘這麼修,大乘也是要修這三個過程。小乘修到空、無作,他認為就是出離生死了;大乘則還要再修到無相觀,無相觀就是實相觀,就是中道觀,有法不執著、有法不住,要做到具有這個能力。那像這樣,你理解以外也要去證,當然要證,不是說說就叫懂了。名詞解釋是懂了,懂了有什麼用?懂了你沒有自己實際磨練一下,怎知有沒有這個境界。

勝解地能得三等至,又作三定。計是四靜慮、四無色等八根本定,其性質有味、淨、無漏等三種。(1)味等至(āsvādana-samāpatti),即與貪煩惱相應而愛著於自地之定,此上面已述。亦即鈍根貪行之人味著於靜慮之功德。(2)淨等至(śuddha-samāpatti),即與無貪等白淨之法相應之定。亦即中根或利根之人了知愛味之過患,而不與愛相應之相。(3)無漏等至(anāsrava-samāpatti),即不與愛相應,又不味著之出世定,英文解釋為not causing pain。亦即隨信行、隨法行或薄塵行之人觀四諦,又修現觀,而所入無漏定之相。於八根本定中,前七者具有三等至之相。

 

(6)聖諦─又作聖實,即滅諦之理,指聖所知之一切寂靜境界。

第六個是聖諦,聖諦者即是指聖者所知一切寂靜之境界,係佛教之根本大義,故又稱第一義、真諦,乃屬出離世間法中之究竟深義。前面講的離不開苦集滅道,做到了最後就是聖諦,勝解之後就是聖諦。聖諦就有聖智,即我們這部經文所講的聖智、聖見。這兩個聖智、聖見做到的話會怎麼樣?作有為不作有為想,作無為不作無為想。你如果得聖智、聖見入聖諦時,就有這個能力。聖諦就是聖實,也就是滅諦之理。滅諦之理光說不做還不行,做到了你有聖所知之一切寂靜境界。這寂靜是對一切法、因緣法,你都能夠寂靜。寂靜就是沒有嗎?不是,不要這麼誤解。寂靜者,寂寂然的體是靜,能夠面對一切法不動,(不是不應緣感召,是既感召又能安住自性不動),這才是所謂的寂靜。所以,寂靜不是一片無聲就叫寂靜。

既然有聖諦,阿羅漢可以觀到三千大千世界,祂哪裡有什麼無聲、不動?祂以自性空的體去觀三千大千世界,祂不執著這種有法無執的境界,這就是寂靜,所以不是內心都沒有就叫寂靜,不是不起心動念是寂靜,不是那個樣子。怎麼可能到這第六層次了,還在講這個不起心動念?不起心動念是在第一、第二階段就修一修,還差不多;第三、第四以後都是慢慢學,你做到不起心動念了,再往後,法性諦、勝解諦、聖諦,都是要直接體會一切因緣而能不動,這才是真的寂靜。所以佛入大般涅槃,祂有入滅嗎?沒有,祂對眾生心無所不知、無所不覺,你說祂寂靜?寂靜是祂的心對這些境不受影響,故稱為寂靜。要有這樣的了解。那聖諦當然是不離、不執著了。

 

(7)非聖諦─又作非聖實,即苦集二諦之理,指凡夫所繫之境界。

最後一個是非聖諦。怎麼證得聖諦又變成非聖諦?表示不要執著聖境。你若執著聖境,就沒有圓融。你要學菩薩道的知見,不要卡在絕對空、卡在小乘的究竟中。所以你知道了苦集滅道的真理,懂了後,苦照樣苦、集照樣集,你為什麼要去執著?你執著苦,就是苦,執著集,就有集;你不執著苦、不執著集,那就無所謂苦、集。這道理懂嗎?如果你執著苦(現在的果報),那是因為過去所集的因,等於這兩個都犯執著了,這種是偏空的境界,不是修菩薩道,那是小乘的修行境界。

所以為什麼要從聖諦轉入非聖諦?聖諦可以說是無為法、寂靜世界;而非聖諦則轉入有為法,做了有為相並沒有有為想。像我今天隨緣,罵了很大聲,罵了人以後我有沒有罵?也沒有什麼痛快、也沒有什麼不痛快,只是在講事情、大聲罵人而已。如果苦是現在因,生氣、嗔心,嗔心會下地獄;如果集是過去的因,有因就有果。所以要修啊,要修出離諦、要修法性諦。等好不容易得到聖智,又留個尾巴,因為你還喜歡這個聖諦,還沾沾自喜說不落於苦諦、集諦,其實這也是不究竟。經典都有告訴你,為什麼要入非聖諦?你對事情、對一切的行為、對一切的法,你要是規範得像修行初期那樣的話,你就活不起來,就度不了眾生。所以要能自在。祖師大德為什麼有人會打架,而且師父跟徒弟互相打,打完了就說:「好,我們喝茶去!」有打等於沒有打。這樣不是很自在?

所以,為什麼要從聖諦轉入非聖諦?就是一個已得解脫的人,要放開心胸去接納大眾。你有沒有這種能力?有這種能力,才可以跟大眾攪和,然後又不會起煩惱。那你就要自在,怎麼自在?該發脾氣就發,都很自在發。你也許會反駁說:「不行,不能發脾氣!」以前我也認為這樣,現在正式行菩薩道的話,感受又不一樣。早期民國八十五年我去大陸時,看到老上師照樣罵他弟子,罵得很大聲,因為我那時候還在修空觀、修無為,所以看的也很不以為然:「怎麼這樣?上師應該很不錯的。」後來才知道,他罵等於沒有罵,沒有罵但是弟子聽了會害怕,知道反省:「我這樣做的不對,我要改!」現在懂了。為什麼古代的祖師大德可以跟徒弟打架?打完了就沒事了。所以你們不對,我就會大聲、我就會罵,如果你有空觀的話,被罵了你也說:「我沒有被罵。」你也很自在。

它指苦集二諦之理,指凡夫所繫之境界,我們知道苦是今生所現的果報,集是過去跟今生以前所造的業因,所會變成果報的因,所以這些苦集二諦道理對凡夫來講,凡夫他證不到,他也不知道修行。然而道理就是道理,你否定不了它。當聖人進入法性諦、勝解諦、聖諦的修證時,會現起自性空寂的境界。《阿毘達磨發智論》卷八有講,這七個善境界就是七諦,但是非聖諦為什麼叫我們再去凡夫所繫的境界?當然不是這麼講,凡夫是被苦集二諦所綁沒有錯,而你是要超越空的知見,然後進入凡夫生活圈裡面,去跟他們生活、去跟他們攪和。且這種法性諦、勝解諦、聖諦的基礎還在裡面,沒有被你推翻失去。

一個悟絕對解脫的人,他就不怕去黏這種業力,不管大小業力都可以自在化解,眾生的喜怒哀樂他也可以自在的化解。比如說你被我罵,你恨我,嗔心射向我,我也可以接受。像以前有位同學被我罵時,虛空都是充滿嗔心,我感受到,也要承受啊!她心亂我也心亂,陪她哩,那為什麼我要罵她,也不是我故意要罵她,不罵她不會進步,嗔心不把它挖出來,它永遠都悶在那裡內燒,悶燒不行,所以要摘掉一個東西一定要先把它挖出來,沒有挖出來你怎麼修?你說自己都沒有嗔心,等到一個事情觸及你的要害時,你嗔心就來了。如果你不愛財,錢損失了,當然都無所謂;但是如果你要面子,若傷到了你的面子,你就受不了。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武林高手都有一個罩門,每個人都一樣,修的不清淨都有罩門,只要你的罩門被掃到的話,你就發作。

所以非聖諦,就是轉入世間法裡面,跟眾生攪和,還能夠自在。這點它沒有繼續講完,只是說下面這七諦,七次的修行境界,把它稱作七諦。這邊說的跟《發智論》稍微有一點不一樣,解譯有所不同,其實還是大同小異。你懂的話,這個七諦跟四諦有什麼不同?差不多,只是多了一個非聖諦。那非聖諦就跟我們講的空三昧、無作三昧、無相三昧,還不是一樣嗎?還是一樣。所以你懂佛法,就知道無論它名相怎麼講、怎麼改,這是後世註解的人的問題,不是佛說的法互相衝突。所以佛為什麼會告訴我們不要亂批評?這個經典是給低層的人看的,就是翻譯的人翻錯了,你也不要亂批評,就是這個道理。那修行層次低一點的人看了高層次的經典,你也不要去批評,看不懂就不懂,不要批評,看懂了自然就沒有所謂批評不批評。因為你不懂,所以你說這個對那個不對,那是你所知受限。

今天就講到這裡。今天上完課要到1029號才會上課,中間停兩次課。

2008.10.08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