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200
4.06.26.   9 講(7)     張玄祥居士   講於 法爾講堂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如何依本經文修行()

們現在這裡講《金剛經》,因為佛法有時候牽涉到的名相或者實修實證上的問題,有時候講起來就會牽扯一大堆,但是上網會刪減很多,除了重覆、講的太細及不好上網的,如果你沒有上課或者只在網路上看,就沒有辦法看到我們在課堂上的全部內容,這是跟網路上有分別的,當然來上課,講的很多、很細,好像很亂,但是你起碼比較能夠接受、融會貫通,來現場聽能夠直接了解當時實際講的內容能夠意會能夠得到《金剛經》的精髓,那是最好的,我講的意思就是現場聽有現場聽真正的好處,沒有聽而上網去看的因為受到篇幅的限制不能夠把上課講的內容全部放上去,就有取捨,只好以《金剛經》相關的內容列上去,這是這兩個不同的地方。

一次講到賢聖有二十七位,前十八位是有學位,還在學習,不管學習的多或者學習的少,不管心地清不清淨,這些都還在學習,後面九個位階,是已經有聲聞乘的果位,這些總共有九個,十八加九有二十七位的賢人,這是在補發講義的第一張。

在仔細說明二十七賢聖,才能知道先賢、聖人之名稱及內含。廿七賢聖者即謂四向、四果之二十七種聖者,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後阿羅漢果之九無學,合稱二十七賢聖。依《中阿含福田經》云:信行、法行、信解、見道、身證、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以上前四向三果)、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以上後阿羅漢九無學位),合共廿七賢聖。

1.信行─梵語 dharmanusarin,十八有學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為「隨信行」之對稱,於俱舍宗是指聲聞乘「見道」之利根聖者,能自以智力依法修行而趨於聖道者。即於見道之階段中,利根者能自披閱經典,善作抉擇思惟,於法能作思惟,而如理修行。於成實宗,指見道以前之人,居於煖、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位。

一次講到第一頁的信行,講到見道,在菩薩道裡面,入道是開悟的菩薩,見道是四地菩薩燄慧地,才知道菩提智慧可以斷一切的煩惱,只是還沒有辦法看到法的執著,只是斷掉我的執著,同樣還是以我為中心,同樣是見道,也有小乘的見道也有菩薩道的見道。這裡跟大家說明清楚,不然有很多的層次不一樣,同樣的名詞、字句看起來是一樣,但是內容是不大一樣的。

自以智力依法修行而趨於聖道,談到聖道或者正法都是一定要修解脫道的,如果不是講解脫道,光講修善行、做好事、幫助別人或者光講世間禪定各個層次的修證境界,這都談不上聖道,聖道一定要用智慧來斷掉我執、法執,這樣才能稱為聖道,我們把它稱為正法;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非法有時也可以說是佛法,世間一切法都是佛法,只要善行,有一些是不正當的一些功法,你也不能說它不是佛法,但是不正當的就儘量不要去用它,用了在色身上沒關係,但是在心的了解上或者解脫的知見修證上,我們都要以經典為主,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聞乘的見道之階段中,利根者能自披閱經典,你要能夠讀到大藏經這要有很大的福德,有的人修了十幾年還沒有想要看經典,有的人看了經典都不懂、看不進去,因為智慧不夠,有的人看了半天以自己的了解,認為自己懂了,有時候聽了真叫人啼笑皆非,就像練氣功的人,他練身體動不動就說他的任督兩脈都通了,我看他根本都沒有通,任脈是一切陽經脈的總彙,督脈是一切陰經脈的總彙,十二脈應該都通了,接下來全身的都通,那個樣子一看就知道,看你跟一般人是一樣的,也許只是氣強一點,但是氣沒有通,通的人是沒有氣,所謂的氣就是讓人家感到的氣,有為就會讓人家感覺到氣,或者自己感覺到外在的氣,這些都還有一個身,這個在修菩薩道來講,色身上成就還是有不同,不懂時,你說他也是這個通了、那個通了,每一個人知見不同,我們對身體或者經文都要懂,不要懂了半調子,然後說自己全懂了,內行人一看他不會跟你點破,但是就知道你是一個無知妄自肯定自己的人。

裡講的聲聞乘的利根行者,他可以看經典,善作抉擇思惟,為何要思惟?因為聲聞乘的行者,色身還沒有破,他沒有辦法用自性應虛空一切緣,然後起心動念來觀照這個心,他有時候要用心來想如何解脫,像修四聖諦他就在觀四聖諦之間的道理,修十二因緣觀,他就要觀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緣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等的,自己去觀照、自己去想,然後用意念把它搞通了,他就不讓無明緣行、行緣識等這樣一直下來的,他就把它斷掉了,這樣他就解脫了,以後他再遇一切緣,他就不隨這十二因緣來起一切法;如果你修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跟四念處有何差別?其實三十七道品的基本是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能夠這樣觀的話,如果是利根行者,他就可以成就,如果是比較鈍根的行者,還要觀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去想修化成三十七行法,當然最後菩提分,你以大乘般若經來講,你以波羅蜜去觀世間一切相、用波羅蜜去觀天神境界的一切境界,觀色界、無色界,只要以一切的修行境界、一切的法門、一切的這些六度,你都以般若波羅蜜觀它的話,你就觀一切相無所有、不可得,若相應、若不相應,這樣你就能夠修的自在解脫,心跟它不相應,觀照你這個心對外在的一切相產生時,你能夠跟它不起鬨,不相應,你就解脫了,大乘佛法就是這麼修的;小乘聲聞、緣覺、利根行者,還要再去思惟、去修,這見地上還是有差別的,於法能作思惟。

乘菩薩他不思惟,就是把心打死掉,不要胡思亂想,不胡思亂想有空的體性,空的體性能夠應外在一切因緣,它就可以起心動念或者現一切相,就是不現相,你也可知道,以你的心念起滅來觀是什麼事情。所以,心清淨,覺知就清淨,心起心滅的這種法爾現象就是佛性所顯現的,古僧大德講的,即心即佛的境界。小乘的利根行者,還是要思惟去修,而如理修行,搞懂了道理,聞、思、修入三摩地,搞懂了道理就要去修行,如何修到你心不為境所轉,那就有定力,三摩地就是正定,這是俱舍宗所講的。於成實宗,指見道以前之人,居於煖、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位,這樣就是見道,但是以菩薩道來講要加修,如果從初發心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再加這四加行心─煖、頂、忍、世第一這四善根位,這是地前菩薩在修的,開悟以後就是地上菩薩,地上菩薩是色身打開了,法身活起來了,在這個時候才開始要修行,如果是小乘的行者在這個時候算是見道,大乘菩薩才開始入道而已,這個有破色身跟沒破色身,聲聞乘、緣覺乘跟菩薩乘這個過程的分野在這裡而已,沒有說哪個對哪個不對,只是要把大、小乘的境界搞清楚。這是第一個十八個有學位的第一個信位。

2.法行─梵語 craddhanusarin,十八有學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為「隨法行」之對稱。指聲聞乘「見道」之鈍根聖者。從他人處聽聞佛之教法而生信仰,由信仰而修行,稱為隨信行。反之,非依他人而自隨正法修行,則稱隨法行。利根者在見道之位,稱為隨法行;鈍根者在見道之位,稱為隨信行。成實宗認為隨信行為三賢之位,隨法行為四善根之位,皆係見道以前之人。

行為「隨法行」之對稱,法行是正的,隨法行它是開始跟隨著法行在走的。指聲聞乘「見道」之鈍根聖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是聲聞乘的四果聖人,剛講信行是利根的行者,如果智慧比較差一點的,就是法行,有時候又作信行,跟剛才講的信行有點一樣,但是從這裡面又把它分有一個利根,有一個鈍根。

他人處聽聞佛之教法而生信仰,由信仰而修行,稱為隨信行。反之,非依他人而自隨正法修行,則稱隨法行,一個是信仰他人所說、所做、所講,然後隨之而修行的是隨信行;如果自己修,是依正法而修是隨法行,這個就是法行的兩個,隨信行跟隨法行。這裡談到鈍根,鈍根他的智慧也是因果的關係,這跟你宿世沒有修智慧,智慧比較差一點,這種智慧跟你有沒有受教育、學士讀、讀碩士、博士沒有關係。像六祖他沒讀書,但是他照樣可以把佛法講的很透徹,神秀大師,雖然有讀書,還是非常的祟拜他的師弟,雖然他比神秀大師入門得晚,神秀大師是五祖的首座,第一把交椅的弟子,但是他的智慧比較差一點,他寫偈說:「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心不淨,你就用抺布來擦這個鏡子,天天這麼擦,鏡子也會光亮,這是鈍根行者,鈍根只是他的智慧而已,以後得到的果位,不見得會比利根的差,鈍根如果他勤行不斷的話,時時地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也會有成就。

們最怕就是自稱利根行者,就像龜兔賽跑一樣,看後面的烏龜還在爬,他就在那裡睡大覺,在那裡等著,不去認真用功,等到烏龜爬到終點,得到錦標,他才睡過來,這種人比比皆是;鈍根、利根不重要,要看修行的衝力、傻勁,這是最重要,你突破無始劫以來的鈍根,能夠在今生你發大願去修苦行、去勤修、去用功,你也會有成就的,如果你自認為你智慧多,光說不練,如果你心地不清淨,讓你的心亂七八糟,犯戒連連,都不去控制,就是你有智慧也用不上力。

不要看到利根就很高興,看到鈍根就看不起人家,要看他的德行,有的利根的、沒有讀書的,他照樣很有智慧,看事情、講話、合理不合理,或者這麼做有什麼反應、那麼做有什麼結果會出來,你都清楚了,清楚了以後就這麼做,做了以後就不管了,反正以後什麼果報來了自己承擔,鈍根、利根、成佛不成佛,都是有因緣果報還是要照受,來的時候要坦蕩蕩,修行人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這裡講隨法行跟隨信行,這兩個還有不一樣的,大部分都是聽人家講,然後產生信心,再去修行,這個是隨信行,比較多;也有今生下來,不聽人家講,他都自己修,他有自己的那種智慧,對、錯他自己都清楚,隨正法而修行的行,這個也不錯。

俱舍論云利根者在見道之位,稱為隨法行,知道道理是怎麼樣,思考完了決定,然後自己去做,這跟自己修行證到的隨法行是一樣的;鈍根行者在見道之位,稱為隨信行,見道了以後你才會產生信心,才會隨這個信心來修行。於成實宗,隨信行為三賢之位,隨法行為四善根(指四加行心煖、頂、忍、世第一)行之位,皆係見道以前之人,成實宗裡面,見道,從小乘行者沒有破色身以前,從思考去認知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四念處、三十七道品裡面的道理搞懂了,然後依此去修的。這些隨法行、隨信行,我們要先了解,這些還是在學習的。

3.信解─梵語 adhimukti(1)依信而得勝解者,又作信勝解。為鈍根者修行階位之名,乃七聖之一,十八有學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與「見至」相對。俱舍論云:「至住果位捨得二名,謂不復名隨信、法行,轉得信解、見至二名,此亦由根鈍利差別。」此謂諸鈍根者於見道位中,本稱為隨信行,及至修道住果之位,則始稱為信解。

個信解要有非常殊勝的見解,如果只有表面上的理解就沒有什麼意義,你要有勝解,一定要有五別境生起,才有這種能力。我們在講唯識五遍行、五別境,作意、觸、受、想、思是五遍行,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意識、第八意識都可以遍行於作意緣、觸緣、受緣、想緣、思緣,每一個意識它都可以遍這五個作用,修行就有別境五,五別境第一個是勝解,就是有跟人家不一樣的殊勝見解、了解、證悟。同樣的一句話,你可以講出一大篇的道理,有的人看這句話就是這麼一句話,沒有什麼特別,但是你可以把它深一層的了解,把它解釋出來,這是殊勝的見解,這叫勝解。

是修行才有的境界,五別境也有產生慧、智慧,這跟世間智慧不一樣,你本身知道事情的對、錯,因果的道理,你知道如何對境界你不在意,你不受它的牽制,這種智慧,修行之間剛開始比較聰明,比較能夠了解,你講的我都能夠懂,到最後般若智慧就不一樣了,般若智慧就是面一切境你都不受它左右,這種功夫到後面就慢慢現起,當然對於人就有忍力,心有一種超能力可以面境不受它左右,也有定,這修世間禪定也有定,修佛法也有禪定,也有般若波羅蜜的定,這是首楞嚴大定,面對境心不動,不是沒有境都不動,沒有境當然可以入定,沒有罣礙,首楞嚴大定不是,面對一切境,甚至於面對世間一切人事物好壞、人所做的一切好壞事,你都能夠不受它所左右。譬如說有人要害你,你卻可以自在,不著他的道(手段、法力等),他作法要讓你煩惱,你卻可以不煩惱,你要讓我起煩惱心,我卻能夠觀破一切法,沒有什麼可煩惱,這種才是真正我們佛法要修的定。

依信而得勝解者,又作信勝解,為什麼聖人也有這種勝解?當然,因為這是共通的;為什麼有學位的這些開始賢人他也有勝解?多少都有培養一點,總共二十七賢聖裡面的一個名詞,叫做勝解。

信解與「見至」相對,何謂見至?至果位而捨得二名,你到哪一個果位、住在哪一個果位,你可以捨掉這個果位的執著,很多人說修到什麼果位,就很執著在修到這個果位,我們天天誦《金剛經》,須陀洹的人得到須陀洹的果,他沒有一個須陀洹果的想法,得到斯陀含也沒有斯陀含的想法,得到阿羅漢也沒有阿羅漢的想法,不管有沒有證到,真證到也不能去執著,就怕是你證不到而說你是得什麼果位。

昨天回一個mail,有一個人在作夢,因為他跟某個禪師在學打坐,他夢到他可能皈依某大法師,他說大法師很怪,他的臉會飄,像一面旗子一樣,他跟他的禪師在一起,作夢中就是瞹昧不明、不清不楚的,問他授記了沒有,他說你已經得到須陀洹果,但是沒有授記,然後就有一個人摸了他的頭,為他授記,告訴他已經得到須陀洹果。自此以後,他就認為他是須陀洹果,然後走路就威風澟的,後來他文章看多了,覺得這是作夢,能當真嗎?須陀洹果是什麼,他都搞不清楚,作夢他就當真了,後來就醒過來了,才發這個mail過來。這段夢在講什麼,漏洞百出,如果真的是你的識神出去,到某法師那裡,法師跟你加持,那還有話講,如果你一個人在那裡飄飄飄,像旗子在飄,那都是夢魘,所見不真,怎麼會當真。第二個也許是魑魅、魍魎在作怪、耍他。第三個須陀洹是什麼,你搞懂了沒有,不入流,須陀洹果不入流,你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心所感知的外境都不能當真,都不能起鬨,都不能去執著為真,不受它左右,這樣粗淺的修行才得須陀洹果,但已能不墮三惡道,有幾個人可以做到?

你看到人家所做一切,對也好、不對也好,聽到一句話,也沒有什麼好惡想,聞到臭的,吃到酸甜苦辣,心感應某個人心好壞你都無所謂,這樣境界應該很高了,怎麼才是須陀洹果初果而已;須陀洹果也要真人印證,只有修到菩薩未來要成佛才須要授記。這種三不等的修行果位沒有什麼授記不授記,你隨時都在進步,你這一世修到這裡,下一世修到更高一點,那無記可受,學佛你要有正知見,不然就會被這些鬼神搞得天翻地覆,智慧要從聞思修、要有正知見,你就不會去做這些怪裡怪氣的夢。好在他醒過來了,須陀洹果是梵行裡面的二禪天層次,也許是三禪天的最低境界,二禪最高境界光音天,或者是二禪天跟三禪天之間,二禪天已經很不得了,起碼他打坐眼、耳、鼻、舌、身這五根不起作用,沒有身覺,沒有這些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可以看,入定去了,有這個功夫,起碼這對外境,眼、耳、鼻、舌、身所接觸的境界,你都沒有罣礙,這樣才是須陀洹果。

要反省自己,今生人身難得,聽到佛法要認真的去用功,不要光聽,回去就算了,要去做,做到心裡面去,能夠對外在一切境不去執著它,這是利益自己,先利益自己,就是你要去做事情,難免都要有世間這些智慧,管這個、管那個,那是該管就管,管完了你要自在,是為了作事而去做,不是為了做事而亂了我內心的智慧所建立這些德行的原則,這兩個可以分清楚的。

那你做事做完好像沒有做事一樣,這樣須陀洹的一個基礎的境界也是這個樣子,這樣最起碼你已經在修梵行了,所謂梵行就是沒有淫慾心,初禪以上就是斷了淫慾,如果沒有修持,你有其他的見光、氣旺、什麼的那都沒有用,很多人身體的境界跟心裡的境界都兜不起來,那是以心為主,以後你的果位是以心來判斷,心清淨到哪一位階,不是以身來判斷,你身體的氣很旺,那鬼神的氣也很旺,魑魅、魍魎的氣幫你灌進去,整個氣就不得了,那沒有用,因為心不清淨,你懂得多的話,就知道氣旺是一回事情,有為法又是一回事情,修無為法的境界才是我們的目標。

為何要修無為法?以修無為法才能修到回到自性清淨、無上正等正覺,才能把我們佛性顯露出來,這個觀念要建立,所以,一切法都要以無為法而為究竟,當然無為法不是說要真如無為就真如無為,要有階段性的修證;末法時期有經典,我們抓住這個經典要好好了解各個層次,當然每一個名詞都有不同的意義,我們要把它融會貫通,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你起碼要有這個修證的智慧,才能分辨得清楚,像剛才我們講的聲聞、緣覺這些小乘的見道,跟大菩薩乘的入道、見道就不一樣,這些要搞清楚,不要光執著一部經,然後它講的名相,你就認為都通於大小乘,其實不見得。

俱舍論云:「至住果位捨得二名,謂不復名隨信、法行,轉得信解、見至二名,此亦由根鈍利差別。」見住,住在那個果位,能夠捨得那個果位,這是見住,這是在《大般若經》或《金剛經》講的,得到什麼果,沒有什麼果的想法,此亦由根鈍利差別,每一個法都有利根、鈍根的差別,利根腦筋轉得快,鈍根的人死纏勤修也可以得到這個境界。此謂諸鈍根者於見道位中,本稱為隨信行,鈍根的,了解佛教小乘的道理,見道位,及至修道住果之位,見道以後就要去修,修了以後就得到果位,向四果住四果,這樣就是得到了第三種賢人的境界,叫做信解。

4.見道─梵語 darcana-marga,又作見諦道、見諦,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即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聖諦,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以後則為聖者。其次,見道後更對具體之事相反覆加以修習之位,即是修道,與見道合稱有學道。相對於此,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意指既入究極之最高悟境,而達於已無所學之位。

小乘佛教以修三賢、四善根等之準備修行(七方便)為開始者,能生無漏智,而趨入見道。大乘則以初地為入道,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第二地以上為修道,至四地稱為見道,八地以上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密教以始生淨菩提心之位,稱為見道。以無漏智明白判斷道理者,稱為決擇(決斷簡擇),見道為決擇之一部分,故稱為決擇分。

為是地前菩薩,這個見道跟大乘菩薩的見道不一樣,苦集滅道這四聖諦,你能夠真正用聞思修去思考,了解它道理,這是見道、見諦。光了解沒有用,要去修,修了以後,有得到果位,你不修,光了解,也沒有做到,那也沒有果位。見諦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修道是還要修,見道是搞清楚了、了解了,無學位就是你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就不必再學,所以無學;一個是先了解、一個是修道,然後得到無學位。

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苦集滅道這四聖諦),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能夠用思考去看到或者用心去找,苦集滅道的道理,然後開始去修,你要了解今生出生時是痛苦的,然後知人生有八大苦,如果你今生果報不錯,不愁吃不愁穿的,那還是算不錯,有的人今生出生下來就是沒有辦法修行以外,天天都在為生活痛苦,有的人福報不錯有吃有穿,有固定的收入想修行,這也是有病痛,有生病的時候、有煩惱的時候,你懂得這些今生所現的因,才有現在的果,這進入到集,現在的苦果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就是有吃穿有錢,但是就是錢不夠多覺得很痛苦,有的錢太多也痛苦,不知道怎樣保管,有錢也麻煩、痛苦,沒有錢也痛苦要治病什麼的,這些苦的來源,其實就是集以前哪一世所造的業。

些你要去思考,佛法就在講因果,你今生怎麼樣,譬如說公務員很清閒,做了幾十年公務員,錢照領,過得不錯,這是你前世修下來的福,有的人勞碌命,天天想賺錢,有一億想十億,有十億要想百億,天天早上八點上班,晚上搞得十一、二點才回來,搞得很痛苦,這是觀念不清楚,對人生的道理沒有搞對,才會陷入只要錢的痛苦之中。不管是今生所受的業報怎麼樣,都是跟以前所造的業有關,生命的久遠、短暫都跟因果有關係,現在看到很多人三十幾歲或者四十幾歲也死了,這跟你上一世是不是殺很多的眾生也有關係,你要去思考現在的苦果,是跟過去以前所造的種種業都有直接關係,今生冤親債主不管是要你的財或者命,都是以前無明所造的業,才造成今生的苦果,把這些道理搞懂了,然後你就要去修,苦、集這兩個道理搞清楚了,你就要去滅。

這個因不可能,我就去種新的善因,來滅現在的苦果,這是可以做到的,你控制以前那個因,有一個可能就是你修練的禪定力不錯,定力很好,身體氣也很旺,冤親債主要來破壞你的身體,破壞不了,我休息一下子氣就來了,他沒有辦法,有的要來讓你煩惱,我煩惱不起來,我不是沒有點火的種子,但是那個煩惱的念頭一起來你都不動心,因為你有禪定力,這些冤親債主要來讓你煩惱,你不煩惱。很多人不修行,他起一個念頭就開始鑽牛角尖,一起念就沒完沒了,我們修行人起了一個念頭就沒有第二個念頭,第一個念頭知道了,這個冤親債主來了,要給我出個題目,這是什麼題目,本來是一件很平凡的事情,沒有事情,他偏偏就給你找出來,然後你就胡思亂想,你要回想最近跟哪個人講了什麼話,講得對錯,其實沒有關係,但是冤親債主來時,就拿出來玩您,你跟某人講哪句話,給你開個頭,然後你就在哪裡想,我講的這句話怎麼樣,然後就讓你煩惱、鑽牛角尖,其實過去了,本來就沒有這回事情,也沒有人在煩你好不好,你說的對不對,你就自己在那裡鑽牛角尖、煩惱,這就是起了一個心,你沒有辦法看破它、沒有辦法住境不生心,然後就有第二念、第三念在那裡打妄想。

以,學佛法要有真槍實刀的磨練,就在這裡。譬如今天心情很好,你不會想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如果今天真的感冒了,丹田氣怎麼沒有了,開始就想前幾天跟某人講了什麼話是不是太重了?是不是傷到他的自尊心?我要不要去跟他道歉?我要不要怎麼樣?這樣一個個念頭轉的沒完沒了,一天兩天三天也一直轉下去,等到感冒治療好了,這個念頭又沒有了,等到身體好了、等到心安祥的時候,大小事情都沒有關係。其實你可以很自在、很豁達的說,管你的!我什麼都無所謂!等到心情不好、身體又有病、感冒什麼的,什麼事情都來,要修行、修道,滅,要怎麼滅?要滅一切的煩惱,滅一切身體的氣不通,滅一切有的、沒有的這些妄想念,你就要去修行,當然如果能夠做到滅諦,那已經很不錯了。

然不可能說滅就滅,就要用方便波羅蜜去觀,方便有好幾個法門,可以觀無所謂安撫你的心,可以你的心:你想這些做什麼!可以苛責你的心:無聊嗎?你在想這些幹嗎?等等的,這就是你以方便智去觀你一切的苦因、苦果、聚集的因果,我現在要滅這些要怎麼滅?怎麼滅呢?就是你要修行,如果現在滅不下來怎麼辦?就要用經典上所看到比較喜歡的句字,來呼口號,來建立你的信心,要它無所謂、放下、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一切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要去想這些。經典文句這個時候,暫時用得上,就是做不到也要方便去做到,你能夠做到,已經是經過幾十年的磨練,你跟本就能面境心不動。

要這樣我無所謂,你要那樣我也無所謂,你要我生病我也生病,你要我煩,我煩不起來,這樣的話就有滅的味道,這個滅要得個果位時,你自然就不會煩惱。我剛跟你講,這是很現實的,就是你在落難、身體在生病,雞毛蒜皮的小事情都來了,跟某甲、某乙、某丙這些好好壞壞的事情,都會現在腦筋裡面去,你不想不行,因為你還沒有做到滅諦,你要警覺,第一念覺就是菩提,既然有菩提的智慧,我為什麼要想這些?因為罣礙、執著的心還有,愛恨情仇的心還有,既然還有那麼複雜的心,我要怎麼來滅它,剛講經典上的文字,或者我現在身體不好,我來打坐,我來唸佛、拜佛,把身體的氣誘發起來,然後你就會發現那個亂七八糟的心沒有了,沒有不是究竟,你起碼有一兩天的迷糊,表示還沒有滅一切境的能力,所以隨時隨地要去修,有境界剛好修,沒有境界不得修,這樣一回兩回的磨練,到最後你滅諦證到了,你就有苦集滅諦。

最後見道、得道,得道的時候,剛剛講的在滅過程之間的種種現象,剛在重演的時候,你就如如不動的面對那個境,你在菩薩考試或者冤親債主在作怪也好,只要起第一個念你就不動,你這個就真的已經不動,不要起第二念相應,你都不動心,不動他就耍不來。若第二個念頭耍一個好的現象,你看你動不動心?你跟某乙善因緣,講了什麼你對他多好,做了什麼好事,每天接觸那麼多人事物都跟你繞一下子,反正好壞我都不動心,這樣就有解脫知見,這樣就是苦集滅道的道我們已經得到了。

通了這些道理,上面所講的這些賢人還沒有聲聞、緣覺乘的修行,這樣他有一個如如不動解脫的智慧就現出來了,這些是講實際的修證過程,你以後再碰到這種正考、逆考,正考是菩薩製造一些因緣在考你,有的考你馬上就給你打分數,好,你如如不動,你及格了,有的考不好,他不會告訴你,因為他不現身讓你知道菩薩在考你,只有製造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讓你胡思亂想,讓你自以為自己在幻想。迷糊嗎!你還沒有分辨清楚境界,就是不能現身給你看,也不能現心讓你了解這是在考試,其實我們隨時都在考試。

某一件能平靜以後就再來考一次,某一件不能靜以後又再來考一次,就像期中考、期末考,再加臨時考,隨時都在考,考的好不好,有些是製造你跟人之間的一些糾紛,或者一些善因緣之間的互相牽扯,你有沒有自在,有沒有過了就算了,不再去說好壞。修行就是這樣現實的,鈍根、利根就顯現在這裡,你有沒有能力去洞察到起心動念,或者是在生活起居之間的這些人跟人、人跟非人之間的關係,都能夠清清楚楚的,這樣起碼苦集滅道搞懂了,也能夠做到了,也能夠見道、見諦。

道能夠得到無學位,用無漏智來觀四聖諦,這跟修大乘佛法不同,大乘佛法把身打開以後,你就觀照你的心,聽到一個人的一句話、聽到某一件事,看到這個人的所做所為,你內心起了什麼念,隨時都能觀照你的心,只要起心動念,就是不對,要無所住而生其心,大乘佛法就是對心來修,小乘佛法用無漏智,從苦集滅道這樣一關一關來分解、思考、了解,做不到用方便智去做,做到了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得到了,最起碼可以修阿羅漢果,這是見道其理之修行位階。

道以前者為凡夫,如果還沒有了解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的道理,這是世間禪的行者,也是凡夫;人是凡夫,不是說人以外這些色界天、無色界的天神,他們不是凡夫,凡夫指的是會再輪迴的,就是凡夫,你修到須陀洹才能不墮三惡道,但還沒有修到不退位,一念迷糊,你的位又退轉了。修行不是那麼順,每一世修行都是進進進,有進就有退,有退又有進,這麼在無始刼之間,生生滅滅、沉沉浮浮這樣在修行。

見道位以後的小乘聖者因為是地前菩薩,還在講小乘的行者,如果凡夫位那是不懂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現在已經懂了,也已經做到了就變成聖人,聖人就一定有解脫的智慧才叫做聖人,阿羅漢、辟支佛都是聖人,菩薩也是聖人,佛更不用講。

次,見道後更對具體之事相反覆加以修習之位,即是修道,剛剛講先是見道,開始去修道,得到無學位道,懂得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的道理,懂了就要去修,不是懂了就做得到,每一個人都知道,《金剛經》裡面也講的很多,其他的佛法也講的很多,我們在課堂上也講的很多,但是講歸講有幾個做到的?要去修,有幾個真的認真的在修,從心地裡去轉你的習氣毛病,有的認為去參加禪七、四十九天的禪修都去參加,參加回來就是在修道,那是很好,但是修道離不開隨時隨地觀照這個心,那才是修道,如果四十九天完了什麼都忘記了,四十九天回來看這個人心很清澈,煩惱比較少一點,過了三五天老毛病又來了,習氣還是一樣,有的人就是喜好講話,回來後幾天不講話,我們真的是非常的讚歎,有進步了,但幾個月以後老毛病又一樣,難啊!講的是見道、修道,要學到無學位還是不簡。

法依各個人而異,利根的跟他講一句話,他就可以做很好,鈍根的講了再講、熏了再熏,一年、五年、十幾年熏,你總要把道理搞懂,搞懂就要去修,所以,修道是很重要,希望今生能夠學到無學位、無學道。三道是見道、修道、無學道。

相對於此,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不必學,這裡不必學,不是什麼都不必學,這裡說不必學去除煩惱的法,是說我的心已經清淨,不必再學佛法來斷我心的毛病,叫無學位。他還有什麼要學的?起碼神通變化你還搞不懂,你要怎麼變,都還變不出去,你要怎麼化身化出去,你都化不出去,你能夠化三五個化身覺得好像還不錯,你還要學習為什麼諸佛、菩薩可以化千萬億化身出去?這些都要學的。

這裡所謂無學道,是不必學那種要斷煩惱的功夫,你看金剛如來地十地之門在學什麼?在學十方國土來去自如、發光、放光、種種的咒語、心地神通變化的功夫,其實還是學,但是,這個學不是那一個可以教你,而是從你心清淨裡面如何去體會。最近,很多同學家裡出了問題,不管家裡的大小誰出問題,我現在不幫他們處理,我就教他自己做,他們自己做了,才知道自己學法有成就,起碼這個事情,他處理好了,境界有改善了,像這個為什麼要學?其實你心地裡面就有佛性,佛起心動念就可以成就一切事,摩尼寶珠你不去用它,你每天在講老師我這邊痛,我家裡那一個人怎麼樣。

我現在看得差不多了,我都要他自己做,怎麼做,你會覺得我也有這種能力,當然在這裡同學都是相處了好幾年、十幾年了,我觀察了,可以教他、提示他,你可以做,他也真的去做。有的人擁有摩尼寶珠不知道這個寶珠可以用,其實你心清淨,你沒有那種貪,沒有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有的是為解除別人的苦難,你修了心中心法千座,你有沒有去試試看心力。

以我們禪修配合心中心法,你可以牛刀小試,覺得我也可以得到一些實際上的功夫,當然心不清淨的,有時候不跟他講這個,怕害死他,怕他迷失在名聞利養之中,心坦坦蕩蕩、清淨,一心向道的,才能給他一點提示。基礎篇的講義裡面也有講,如果這個人細心受教,能夠很不厭其煩的在這個道場,上上下下都很細心的學習,這是善根俱足,應該印心,該教他就教他。有的人我是看了,會告訴他,你自己可以做什麼,他就自己去做,其實你修了千座,有很大福德,你不要懷疑有沒有這種能力嗎?心淨,能力就來了,不能為名聞利養而用、不能為雞毛蒜皮的事情而用。

前幾天我的小孩,騎人家的車子,忘了把車鑰匙拿起來,要我幫他觀一觀,看有沒有機會找回來,我告訴他這是雞毛蒜皮的事情,你要學習掉了就是教訓你,該掉了就要去掉,要學習逆來順受,賠就要去賠(後來是警察找到了失車)。有些事情不要去動到佛法,你會很坦蕩蕩,不要為雞毛蒜皮捨不得丟掉東西、捨不得什麼,就要用佛法。佛法是用在利益眾生、解除苦難,不是用在賺錢、不要失錢財,能夠有捨心,掉了錢就掉了、掉了車子就掉了車子,要捨棄這種貪愛的心,這是一種修道。

很多學有為法的人不敢去承擔一切的業力,自己本身的業,自己要去承擔,然後承擔之間,要修忍辱法。今天誦到「忍辱波羅蜜,即非忍辱波羅蜜,是為忍辱波羅蜜。」在修行過程之間,就要修忍辱法,不管什麼大小事情都以忍辱為主要的目的,修行也許事情發生就是在考你有沒有耐性,誰知道是不是冤親債主搞的鬼,或者菩薩在考你,你不要一急就痛快想發洩就發洩,心平氣和,該怎麼做就去做,不要有報負心、給他難看,大小事情或者家裡發生什麼事情就是要抱著這個心,你就心平氣和。懂了道理,做不到就要修,修到了無學位才有解脫,什麼事情都看的很平淡,誰知道事情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不知道,這樣去做就對了。你知道本來就能夠沉著應戰,不會出皮漏,平常心去面對一切世間的每件事情的表相。

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不必學,我剛講的不是沒有什麼可以學的?要斷煩惱不必學,因為你已經到了沒有煩惱位,其他的神通變化,其他心清淨、還有微細習氣還沒有滅,這些都要學的。意指既入究極之最高悟境,悟境是指對一切煩惱障沒有了,達於已無所學之位,這是對煩惱障來講,所知障還沒有斷,你要到七地滅盡了,證到第八菩薩位阿賴耶識轉異熟識,你就有真正的靜態的神通會發起,這些還有去體會。還有很多要去學的,只是在解脫道,你悟到無學。

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賢、四善根(煖、頂、忍、四第一,這四加行心)等之準備修行(七方便)為始者,每一波羅蜜都有一個方便法門,你都要能夠去利用,用一切方便善巧方法,能夠產生無漏智慧,而趨入見道位,小乘的見道是把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把它搞通了,大乘則以初地為入見道,大乘佛法,菩薩道是以開悟為一個分野,就是入道,入道看到你的心,這裡還不是真正的道,只是我的心地是這樣,我的煩惱是這個樣子,我的菩提自性是這樣,把它搞清楚了,這是入見道位,還不是真的得到了見道位,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這裡見道跟實際的能夠做到的又不一樣,二地以上為修道,到第八地菩薩、阿羅漢方可稱無學道。

菩薩道是以修智慧為主,初地有初地的智慧,二地有二地的智慧,然後地地往上,到無學位,八地菩薩不動地時,他就有空觀、空有不二的無相觀、無願觀,就是心裡面沒有要什麼,不必要祈求什麼,逆來順受,沒有說要怎麼樣、怎麼樣,這種就證到三個三昧,七地圓滿的時候證得這三三昧,就進入八地不動地,之後善慧地、法雲地,到十地法雲地時就有一些神通變化,他還沒有跟如來地這些聖人的功夫那麼好,起碼在這裡心地跟佛法已經有點神通變化,就可以講無學位,真正無學位,嚴格講起來只有到釋迦牟尼佛這種境界,其他的如來九地以前、菩薩十地以前都還是多少要學,後面是學神通變化,前面是學斷煩惱。所以,前者斷煩惱障,後面這些聖人斷所知障。所知障是第七意識對一切法的執著,對於一切世間修行的境界或者果報的現象的執著,都要把所知障斷掉,這樣才能真正回到自性如如不動。

密教的見道位,則指以始生淨菩提心之位,生起清淨的菩提心位時,才是見道位;菩提是指覺悟的心,覺悟我們心裡面的起滅,心裡面的起滅,有善的、惡的,如果還有邪心、邪見、害心等等的,這還不是真正的清淨菩提心。密教來講,你要有真正基礎的見道位,其實已經是很高,不是像我們現在學了幾個咒語,就說我在修密法,可以見虹光,搞了很多這些光明,有這些現象不見得就是得淨菩提,淨菩提是心清淨了,沒有汚染法,有這些才是見道位。講起來密教的這種層次,其實很高,可惜現在密教有點變了,動不動就是為財、為名,為徒眾能夠升官發財、能夠看風水,擺風水、幹什麼,好像這樣就是密教,這根本都沒有清淨的菩提心,這根本稱不到見道位。

以無漏智明白判斷道理者,稱為決擇(決斷簡擇),見道為決擇之一部分,在密教裡面以無漏智能夠明白的判別道理,這個在顯教來講,菩薩就有這種智慧,哪個對、哪個不對,而且我一用這種心不去牽涉到對、錯事情裡面,我看了、聽了,我能夠判斷對錯,但是我不去罣礙這些,這就是見道位,你還有一個決擇,就像我們無為裡面有一個擇滅無為跟非擇滅無為,我喜歡的我不去滅它,不喜歡的暫時去滅它,先去滅這些不喜歡的,然後再來慢慢將這些喜歡、不喜歡都滅掉。非擇滅無為是捨一切都不去選擇好的、壞的,反正都把它進入無為觀,不去執著這些。

每一個宗教,為什麼都這麼複雜呢?因為末法時期或者像法時期,有一些聖人他修證到以這個為主,他就創造一個道理,才有很多的法門出來,像《菩提道次地廣論》,這些都是西藏密法裡面,它又把佛法裡面,分成他們自己修的一個層次,其實這個都脫離不了佛經這一套,你把所有佛經裡面修行境界搞懂的話,《菩提道次地廣論》這個密教方面的經典,它也脫離不了佛說的這些。禪宗智慧銳利善根的人,他更是直接從理體上去悟道,然後去觀這個心,不讓它執著一切相,慢慢就進入無為境界,這個是更銳利,你要講法,沒有什麼次地,有次地就是還配合眾生根基,來跟你講第一階段你要這麼修,第二階段你要這麼修,第三階段你要這麼修。有時候我們看密教的加行,覺得很多時間、很多體力,但也有好處,有時候第一階段修行,要拜十一萬拜,在印度大覺寺看他們好像機械一樣,拜得入定沒有知覺,這麼拜下去、起來都沒有知覺,這個起碼把身體練得很好,拜十一萬拜還不夠,第二階段還要加三十萬遍,總共四十一萬拜,才可以入門去修佛理。

當然,沒有說那一個法好不好,起碼這些人的腦筋智慧不夠要從肉體開始,如果你腦筋夠、福德夠,你潛意識也修過一些,今生不管練氣功、練丹田,學打坐,或數習觀你也可以成就十六種殊勝見解,從呼吸間、身體變化之間,進入心的喜憂,身的快樂、不快樂,再進入心的妄想,把你身體拋棄了,死亡一下,然後又把身體捉住,不讓它死亡。這麼學習了一趟的話,佛法離不開這些世間總總的身、息、心的變化。懂了以後,這個還沒有破掉色身,這也跟前面的賢人的境界差不多。達摩祖師來到中國教我們無上心法,起碼把這個身體突破、然後再來用這個身體,來印證剛剛講的這些宗派的理論,你也可以得到這些信行、法行、信解、見道等等所講的內容,現在你要去了解。

5.身證─梵語 kaya-saksin,七聖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又作身證那含、身證不還。即不還果中,利根之人依滅盡定,得似涅槃法,身得寂靜樂之聖者。大毘婆沙論云:「世尊安立身作證,名想受滅解脫。以無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是故世尊說為身證。」

比九種聖人已經進步縮小兩個,剩七個聖人之一(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又作身證那含,你身體證斯陀含是一返果,阿那含是不返果,身證不還,即不還果中,利根之人依滅盡定,滅掉想、滅掉受。如果一個人,已經沒有感情作用,沒有憂喜苦樂這些感覺,沒有胡思亂想的心,這個時候才要得阿那含果,阿那含是不還果,居住在四禪上面的五淨居天,五個不同修證境界不還果的聖者,滅得似涅槃法,得到好像是涅槃法,但不是真正的得涅槃,身得寂靜樂之聖者,沒有真正得到法樂的涅槃,還不是阿羅漢果。

證阿那含果,這裡還是賢人,沒有真正的證到涅槃解脫道,不能稱為聖人。大毘婆沙論云:「世尊!安立身作證,名想受滅解脫。」無為有六種,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受想滅盡無為、真如無為。這裡講的是聖人證到想受滅解脫,不再胡思亂想,不再受憂喜苦樂這些感情作用。「以無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因為心沒有了,在身起的變化,沒有一個心,在身非心;身力所起,身體所現這些身體的種種力量,身體有什麼力量?也許有四禪天能飛、意生身的這些現象,這不是你的心所起來的,是故世尊說為身證,以身體所產生出來的一種一般人所沒有的現象,叫做身證,是阿那含果,從這裡我們學到阿那含在身體上有一很大的變化,在四禪天之上他就有五通,天眼通、宿命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在不返果,他已經比四禪天還要高一層。

經典上有說,五淨居天這些不返果的聖人,連四禪天的天主都看不到他們在那裡,照道理來講,四禪天的天神,尤其是天主,他有天眼通,他都觀不到五淨居天在哪裡,因為他們隱形不見,不隨便起心動念就成無相,當然不易被觀照到。就像我們在世間的阿羅漢,他隨時在哪個聖地、哪一個清淨的原野裡面,都住在那裡,我們一般人都看不到一樣,甚至於在無形之中風水很好的山郊野外,有很多這些我們看不到的阿羅漢居住的聖地或者道場。我們看不到,同樣的道理,天上的天神,到色界最高天時,也看不到這些聖人阿那含果所居住的五淨居天到底是怎麼樣子?因為他們都是無形,不容易被看到,這是身證。七聖之一,但是他還是沒有究竟,因為他只是證到不返果,還沒證到阿羅漢果真正的位道,這裡講身證,也就是身體方面比較有一些神通異能現象起來。

6.家家─為梵語 kulamkula 之意譯,係小乘聖者之名。為二十七賢聖之一,十八有學之一。即指聲聞四果中之一來向,已斷欲界三、四品修惑,而於命終時,三或二次受生於欲界人天間之聖者。此類聖者由甲家轉生至乙家,或三生或二生,證極果,入涅槃,故稱家家。其受生次數可別為二:(1)三生家家,謂斷欲界三品修惑,既滅四生,猶餘六品者。(2)二生家家,斷欲界四品修惑,既滅五生,仍餘五品者。若依受生之種類,則可分為:(1)天家家,謂於天趣受三或二生而證圓寂者。(2)人家家,於人趣受三或二生而證圓寂者。此外,又有不厭受生之平等家家與厭受生之不等家家等分別。

行後出生到天上時,今生在這一家,下一生又在另一家,後一生又在另一家,每一家都隨緣而去;若出生來人間時,也是在張家、李家、王某家,這麼家家裡生,家家就是這個意思。小乘聖者之名,小乘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斯陀含、阿羅漢、辟支佛,這都是小乘聖人。

如果須陀洹果他天上人間還要來七次,這一世滅時,須陀洹果他就升天,這是第一次,然後再來人間一次,先上再下一次,然後再上再下一次,再上再下一次,上要七次,來人間要七次,最後一世又在天上(五淨居天)證得阿羅漢果,也有來人間證阿羅漢果的。人間有這個肉體,人間有這些煩惱痛苦,好修行,須陀洹果已經得到的話,七返最後要證得阿羅漢果,他上去天上在三禪天、四禪天也是這麼來來去去好幾次。

家家、三家家、四家家是指往返次數,在命終時,三或二次受生於欲界人天間之聖者。此類聖者由甲家轉生至乙家,或一生或二生,就能夠證極果,三次或二次受生於欲界人間的聖者,就能夠證到極果,入涅槃的,稱為家家;極果就是解脫道,不是像佛的極果,佛的極果是果地如來佛,這裡只是講小乘的解脫道,入涅槃,故稱家家。依其受生天上、人間來回幾次,來分別它,可分為兩種:(1)三生家家,謂斷欲界三品修惑,既滅四生,猶餘六品者,滅掉了卵胎濕化種種四生,然後三品的修惑,九品裡面滅掉三品,還有六品,最下面的把它滅掉了,中上、中中、中下、上上、上中、上下這上面六品還沒有滅掉,這是三生家家。(2)二生家家,斷欲界四品修惑,既滅五生,仍餘五品者,四品滅掉,還有五品修惑還沒有滅。

裡依人間、天上最後生於何處成阿羅漢,可分為:(1)天家家,謂於天趣受三或二生而證圓寂者,天上去三次或者天上去二次就可以證到寂滅涅槃的,就是天家家。(2)人家家,你如果二生三生,中間還要來人間的,人間還是要來的,就是人家家,在於人趣受三或二生而證圓寂者的。此外,又有不厭受生之平等家家與厭受生之不等家家等分別。

剛講的,你要證得解脫,一定要下生人間來證得,雖然升得天上,二生也好、三生也好,還是要下來人間,證得圓寂;現在到人間來證得圓寂,有的是不願受生,不再來,不再來不是永遠不來,是他短暫時間要在天上休息,享受天樂,以後要成佛,要迴心向大行菩薩道,還是要再來。一種厭受生之不等家家等分別,有一種是不喜歡來受生的,有一種是不厭來受生的平等家家,不厭來受生的慢慢就成為菩薩,那討厭再來人間受生、再學佛法的,那就是小乘的阿那含等等這一類的聖人。如果是一來果向或者一來果,他是升天以後再來人間一次,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這是斯陀含。聲聞四果中的一來向,他升天到哪一家?下來人間到哪一家?一來向或一來果,就是在家家,都屬於不返果或者向不返果之間邁進的這些行者、聖人。我們把修行的境界搞清楚以後,你就知道佛法講了半天,結果天上的天搞不清楚,天上的果位也不知道去那裡,搞得很迷糊。現在我們要了解這一些,這樣修行就比較有一個方向,今天就講到這裡為止。(待續)

 (2004.06.26.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