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200
4.06.05.   9 講(5)     張玄祥居士   講於 法爾講堂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如何依本經文修行

2.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上次講到第二段,因為第一段須菩提在問佛,您講了那麼深的道理,要空四相,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可度,然後要去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切修行人都執著某一種境界,以那種境界為依歸,所以出生到天道去,沒有辦法得解脫,出生到天道還要再來輪迴的,這就是前面釋迦牟尼佛告訴何以要空四相,去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須菩提又再問:可有一些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能不能生實信呢?您講那麼深的道理,有的人聽了會相信嗎?第二段釋迦牟尼佛就回答他:其實聽到那麼深的佛理,你能夠相信的,一定有善因,你以前已經種了無數的福德,今生讀到《金剛經》、《大般若經》你就可以產生信心,此處第二段就是在講這個道理。

須菩提問:您講了那麼深的道理,大家修行都在執著我看到光、佛、菩薩、天空中美麗的現象,您要我們空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不要喜愛天壽之長,去掉壽者相,這種叫人家不要執著一切相的,誰能夠起相信心呢?釋迦牟尼佛就回答,不要這麼講,如來我入滅五百歲後,有持戒修福者,你還是有守戒律,去受五戒、菩薩戒,能夠廣修福報,就是廣行布施,出錢出力幫助別人或者出錢供養出家眾、道場這樣就是修福報,這樣有這個基礎的因,你就會得到後來的果,這樣有一天,雖然釋迦牟尼佛不在了,你看到《金剛經》以此章句能生信心,一看就不會懷疑,一看就很喜歡,人家叫你誦《金剛經》,你也就能誦《金剛經》,不會一邊誦一邊懷疑,這裡面講的道理對嗎?

像上一回有一位女孩子,發了一封mail過來,她說她跟她的弟弟碰到很大的障礙,要考中醫也沒辦法考,要讀書也讀不下去,她的弟弟在學校的功課也不是很好,當然這是因果病,有很多冤親債主在旁邊作怪,她沒有辦法依她的願力得到她所要求的,她開始在學佛法,也不知道怎麼學。我告訴她也不必要放棄她的願望,妳要考中醫也好、學校繼續讀下去也好,現在要先克服目前的苦難,我要她去誦全部的《大悲心陀羅尼經》,就是大悲咒,這是釋迦牟尼佛到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時,觀世音菩薩講的大悲咒。她就拿來誦,但愈誦就愈懷疑,真會有這樣的神力嗎?她就發個mail來問,我就告訴她,你懷疑就是你的福德不夠,你以前沒有種善因,你讀到某一部經典就懷疑東、懷疑西。有善根的人,讀了就非常的相信,你只要唸阿彌陀佛,專心唸七天,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就來接你,有的人就沒有懷疑過,就一直唸唸,如果虔誠的唸七天,以後往生就有佛來接他。譬如《普門品》或者《大悲心陀羅尼》,觀世音菩薩的威德力是很大的,你有虔誠的心去誦這部經,衪就會化很多的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來幫助你、成就你的願力。後來我回mail告訴她這些道理,告訴她您信心不夠。

結果,還好,她愈讀就愈有信心,這種無礙智,我以前講過,看到這種大乘佛法,太離人世間的現實的,你會起懷疑心,都是有礙。你說一個菩薩怎麼可以十方世界來來去去,那是大菩薩的境界,怎麼有可能?一個人可以發百寶光,照遍宇宙間的三千大千世界,天天就在打這種妄想─怎麼可能?因為你沒有修行、你沒有看到光、你沒有看到我們身體充滿了氣,這些氣可以造成我們眼睛可以眼見、耳朵可以他聽,這些怪里怪氣的現象都會起來,你都沒有這些感覺,當然很懷疑經典上講的這些是在講什麼,所以是有「有礙智」。

有「無礙智」的人,是前世或前好幾千萬世都是修佛法的人,他一聽到佛法就深信不疑,這就是因,以前種了很多的善因,今生才有辦法聽到《金剛經》,才有辦法看到大乘經典不會懷疑,很相信,而且佛法不是迷信,都是真正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佛法,不是信哪一尊佛、菩薩、神或者什麼,佛只是教導你如何像他這樣一步一步的走出來,得解脫。你也有佛性,你如何找出你自己的佛性,學佛是在學這個,不是說你拜佛,佛就來保佑我,那個就是一般的神教,當然剛開始信心不具足的、智慧還不夠的,我拜觀世音菩薩,希望衪保佑家裡平安、事業平順,這是難免的,但是這不是真正的佛法。

真正的佛法是在講如何控制你的心,如何不被你假的心所左右,把你佛性開發出來,能夠聽到這些道理,都不會覺得很不可思議、不能相信的,你就有很大的善根,就是你積了很多的福德,才有這個善根。善根有兩種,一種是你做了善事可以升欲界天,一種是你可以求解脫道,不要再升天,可以學菩薩道、聲聞道,不再來三界輪迴的,這種是更大的善根。

總歸一句,你是何種根器?都跟因果有關,這裡就講了,你能夠持戒清淨,修福報,以前所造的這些因,你今生看到《金剛經》這些章句,你自然的就產生信心,以此為實,都認為這些都是真實的、不會懷疑的;現在來說明因果,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這個人為什麼一看到《金剛經》講的這些章句就能有信心,因為他以前不是只有拜了五個佛而已,他已經在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聽到《金剛經》這些章句,他從內心裡面只有一個念,沒有其它的念,就是善念、信念,永遠不懷疑的心,產生這種清淨、無礙的信仰,這是過去已經供養千萬個佛了。

這中間我也提過,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過去已有千佛,現在賢劫才四個佛,過去是莊嚴劫有一千個佛已經出現了,現在賢劫有一千佛現在是第四個佛是釋迦牟尼佛出現,第五個是彌勒佛未來五億多年才會出現,還有996個佛要出現,出現完了就要進入星宿劫,星宿劫也有一千個佛要出世,等到三千佛出世完了,我們這個地球就要滅亡了,就是我們的共業就到此告一段落,這個地球毀滅,我們又到另一個星球去,如果你以前一直都在這個娑婆世輪迴,你可以就供養一千個佛,以前在哪一個世界也有供養很多個佛,以前在某某世界,因為每一個世界都有一個佛在教化,這麼樣你在宇宙之間的各個銀河系,已經待過很多地方,我們的宇宙觀要擴大,不要局限在這個世界或台灣。

如果你因為沒有辦法看到其它的星球,現在的科學也沒有辦法證明到其它有人類的地方,但佛經上釋迦牟尼佛的神通力就看到一切佛剎土,一佛剎土有三千大千世界。不要說此三千大千世界中,像娑婆世界這麼苦難,有的是清淨的、沒有三惡道的,有的是像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聖人居住的,各種不等的世界都有,這總共有三乘十的九次方的世界。你要有信心,我已經在那麼多的世界,生生滅滅之間,我已經跑了好多的世界,才會在千萬佛所種諸善根,你要了解,既然是已經供養千萬億個佛,種了那麼多的善根,當然,聽到《金剛經》講的這些高深的語句,你當然就會產生淨信、不會懷疑。

從上次開始講,先提出你要修行的方向,須菩提尊者問:現在您講那麼深的道理,後來的人聽到這些會不會相信呢?因為末法時期,邪教興起,大家趨之若騖,你講要去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要執著你修行過程之間的一切現象,好好壞壞都不要執著。這個在外道來講,都是不可思議的,外道都是要求念力、求心力、求境界或者看什麼光,你要他不要搞這些,對這些都不要執著,他會覺得不可思議,那他要修什麼?你能夠捨一切的境界,後來才會發現佛性,我們要找出佛性,找出那種解脫、自在無礙的佛性。

這一段先講因果,你對這些章句,能夠產生信心,你已經種善根於千萬佛了。我們從這裡面講,就是學到因果。第一個持戒,在末法時期,你一定要持戒,不持戒,你所修的都會被鬼神、魑魅、魍魎所著,氣很旺能夠看到天上、人間、地獄,但是你不守戒,殺盜淫妄都犯光了,你不是有什麼境界,你天上也去不了,天上的天神都是斷了見惑、思惑,都是守戒清淨的。

我們佛教徒或者修菩薩道的,守戒當然不一定要升天上,我可以在人間這麼分段生死,我守戒清淨,我行菩薩道跟眾生一世又一世地,在人間生生滅滅,都不以為惡,都很快樂的去做這些事情,這還是要守戒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論述很多在《金剛經》裡沒有解釋清楚的名相,文殊師利菩薩代大家問的一部經論,裡面有講你如果先守戒,後來破了戒,因為你守戒修行是有功德的,但是破了戒有破戒的果報,先受人家供養出生做鬼神類,魑魅、魍魎、妖怪等等鬼神,有的是出生做樹神、河神、江神、土地神等等的,統稱為鬼神,這些有福報,他們也是在修行,他們也有氣,但是他們後來都犯戒,變成魑魅、魍魎。

很多人在練氣功,吃葷、不守戒,練了幾天馬上氣就來了,這些都是感招魑魅、魍魎給他們加持、灌氣,他們都認為這樣就有境界,那有這麼快的!能讀到《金剛經》還要供養千萬個佛才有這個果,才會相信《金剛經》所講的經典,在這以前你沒有修善行、也不守戒,也不去供養諸佛菩薩,這麼開始練功,一個禮拜就整個身體充滿了氣,就覺得不得了了,也有化身,那裡有那麼快的,你要化身要受陰盡了,受陰盡才有意生身。

意生身就是你念頭起來,你有一個有形有像的身,你想要到哪裡,它就到哪裡,意生身還是不清淨的,還有想陰化起的,跟諸佛菩薩的化身是不一樣的。修行是很好,但正知見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沒有正知見,你修了半天都是鬼神道的,所以守戒是很重要的。

上一次我們也講過,在正法五百年間,你只要持戒清淨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在像法五百零一到一千五百年之間,你光持戒不能成就,要加禪定修心養性再加持戒,也會有成就,起碼也能升天;如果在我們一千五百年以後,現在是二千五百四十幾年的末法時期,我們除了最基本的持戒,再來禪修,禪修還有一點不能成就,還要加上唸佛,末法時期這三個法門要一起用,你要開悟也有可能,諸佛菩薩會給你加持,第一個你持戒清淨,第二個你禪修,禪修就有色身的基礎,丹田成就,有氣,然後諸佛菩薩再給你加持,你有一天就打開你的黑漆桶,你的身體正經十二脈、奇經八脈可能就會運轉,你當生也可以登入菩薩之林。

你不要認為你修禪宗就很了不起,修禪宗到最後沒有成就,倒不如禪淨雙修,一邊修氣功、修打坐,一邊修唸佛,由諸佛菩薩跟你加持,那個比較快,如果唸佛,色身沒有基礎的,唸佛就是心淨而已。準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另當別論,如果你發菩提心,要上求佛果,求得無上正等正覺,求得無上菩提,今生或者未來世,那你就要行菩薩道,行菩薩道今生要有成就,要色身成就、要守戒清淨,還要禪修,如果因緣成熟也許你就開悟了,大翻種子,把阿賴耶識裡面的這些潛意識無始劫以來所造的業,把它翻出來。

在正法、像法、末法時期之間,用功的方法都不一樣,因為愈出生在後面沒有佛法的時候,或者佛法已經快被埋沒,或者被這些怪力亂神的宗教把它湮滅了,你沒有正知見,就很難接觸到真正的佛法,你喜歡那些怪力亂神的,喜歡那種今生馬上成佛或者一灌頂馬上就可以證得佛的果位,是不大可能的,這些都要有正知見。

我們從這段裡面,第一個是學到一切都是因果,第二個學到你今生能夠接觸到《金剛經》,也能產生信心,是以前已供養承事過千萬個佛,今天才能來聽到《金剛經》,才能夠一接觸到《金剛經》就很喜歡聽,產生一念淨信。

本經文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有持戒是指現在,修福是指過去造善因。就是你以前有修福,今生不持戒,對這個《金剛經》的章句,你雖然有信心,但信心是信心、道理懂是懂,但是你不持戒,不持戒有不持戒的果報。以前的果報讓你有信心,但到最後都輪落到鬼神道,鬼神道剛開始受人家的拜,壽命也很久遠都是幾千萬歲,但是壽命完了,要下地獄,這些在經典上都講得很清楚,不要去貪求那種怪力亂神,在《楞嚴經》五十種魔相,就是在破你修行之間的種種魔相,這是我們要去讀的。

修行者定要持戒、修福,才能不迷失,這個很重要,才會有定、慧產生,你持戒就有定,因為你持戒不去犯這個、不去犯那個,你就不會被誘惑,就有定力,佛教的定力,當然是從智慧來,現在剛開始,你的定力沒有用智慧去轉,一定要從守戒來,般若智慧是已經悟道的地上菩薩,他可以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善境界或者心的煩惱境界,他都可以觀一切無所有、不可得,這種智慧就是我們所謂的般若智慧,你還沒有辦法做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你只有靠守戒,人家要你、誘惑你去作什麼事情的時候,你就告訴自己不行,我在守戒,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等善行,這十善要守好,你守在家菩薩戒二十八戒,你要守不非食時,然後其他的殺、盜、淫、妄這最基本的四大戒要守。這四個根本戒守好,你就不會被誘惑又迷失掉。你修福,慢慢就能接觸到佛法,慢慢就產生智慧,用智慧來取代定,用你的觀念來轉你那個不定心,你就得到真正的大定,這首楞嚴大定,這種大定不是我坐在那裡入定,可以一百年、一千年、千萬年那種世間禪定,那種沒有用,那種會退轉。

我們修的佛法,為什麼跟外道不同,我們是用智慧去觀,我的心意念是假的,我不會受它的左右,我無始劫以來熏習了很多的妄想、習氣、毛病,學了很多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障礙我不能起神通變化,我要把這些都推翻掉,這種就是要用智慧,你聽佛法聽了這麼多,你慢慢培養你這種智慧,培養夠了,就有這種首楞嚴大定,首楞嚴大定就是在行住坐?之間,我用我的智慧來轉我的意念之間,就變成定。本來我在為這件事情很煩惱,我突然間聞到一句話:「放下!」你那打妄想的心就沒有了,那傳聲放下的心念從那裡來?就從你空性裡面,突然間冒出你以前學的法:「你想這些、煩惱這些有什麼用,對事情沒有幫助嗎,你放下!」你真的就放下,不再去想了,這種定力自然就來了,不必靠在那裡打坐入定。

以前講過一位澳洲的男眾,打電話來,講來都是因果,講些例子都是讓你們了解,修佛法離不開因果。他說現在打坐已經可以坐到心安理得,心非常的清淨,這種他認為已經得到禪定了,可是現在他要出去工作,要接觸到外面的人事物,問我如何來掌握他這個心。我告訴他,你修的定,不算是定,你這種禪定一到工作場所,你的長官、同事、部屬給你一些逆境時,你心就亂七八糟了。他問應該如何做呢?我告訴他,他應該去開發出你潛在的個性、習氣,讓第七、八識裡面的妄想現出來。以後,然後慢慢的讓它清淨下來,那時候才有點空的樣子,因為有空就有智慧,有智慧就能夠面對煩惱時,產生智慧來轉你的煩惱,那時候才是真正的禪定。

很多人都是認為我每次打坐心都很安祥,就認為很有定力,沒有去面境磨,就不知道有沒有定,沒有碰到家裡的大逆境來時,你覺得自己修的很不錯,每天笑嘻嘻的,心情很愉快。等到障礙來了,家裡有人病了或者自己生病了,全家大小搞得雞犬不?,要睡覺不能睡覺,天天在醫院心很亂,才知道我原來的定力都沒有了,那都是假的。修佛法在修遇到逆境時,事情要做,生活要過,身體生病歸生病,但是我的心很自在、很安祥,都沒有罣礙,這個就是要對境界去磨。

再講到這個澳洲有位小姐,很早以前我跟她見過幾次面,她是一位澳洲的移民,她說以前她只會做善事,佛光山在澳洲要蓋道場,她就很發心去找華僑出錢、張羅,那時候她不知道什麼叫做佛法,反正她就很喜歡去做這些事情,把事情搞成,但是搞了半天也不知道什麼是佛法。在去年有一個機緣跟人家去印度一趟,上一回我告訴過你們,今生一定要去印度一次,去菩提迦耶一段時間,這樣你就有不可思議的轉變,女生下一世一定會轉變成男生,你智慧不夠修不好的,馬上智慧就來了。結果這位小姐就在這回去印度,她脫團住在一個西藏廟,西藏廟裡面有一些障礙,她在那裡幫忙處理,因而就得到些好處,可以在那裡打坐,一坐就可以坐五、六小時,那時候她心就開通了,了解原來佛法就是在講因果,講緣起緣滅的道理,這種歡喜心一年沒有滅。

回到澳洲去的時候,打坐還是可以五六小時,到後來身體不行又生病了,生的也不是大病,只是手舉不起來,我要她抓手,但是她已經馬上進入那種狀況,什麼叫做佛法?離不開因果二字。她說她以前很笨,只知道天天為了佛教去張羅。我告訴她,你現在能夠了解佛法,是因為你以前有去做這些、張羅這些,去種這些善因,要不然你今天就不可能有現在這種悟境(是有點悟不算是真的悟)。她會去問大小乘為什麼會互相攻擊、容納不下別人?懂的人就不會互相攻擊,不懂的人才會說小乘說守戒嚴格,我是釋迦牟尼佛的嫡傳弟子,像小乘的經典《阿含經》都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你看大乘經典,釋迦牟尼佛在生的時候沒有講,沒有講不代表衪真沒有講,衪在天上、人間勝境或其它世界講的,要看經典的內容、義意,不能說你依當生的境況來判斷。

大乘的人就說你這小乘的種性,天天都在修這個小乘,只知守戒,不去度眾。其實你今生來聽《金剛經》,可以說你有大乘根基,但是大乘根基你以前也是走過小乘的這些路,發心向大才學菩薩道,過去你走過的,不能回過來毀謗修小乘的行者。你現在還在修小乘法,那小乘的人就說大乘的不守戒律,都是心定不住,智慧是有可以講得天花亂墜,叫你定,定不住,叫你不受一些誘惑,叫你不要抽煙,你也做不了,我們看了很多的,像寫作了很多佛書的人,還是離不開香煙,這種行為是小乘的行者看不起大乘的,大乘看不起小乘的,這些都是不究竟的人才會互相攻擊。

她還問到這些道理,這是她以前種的善因,讓她在菩提迦耶悟到一點的道理,讓她有更深一層的體驗,這些還是要智慧、因果。這裡講的定慧,我們希望有定也要有慧,佛教徒最後希望用智慧得到定,我就不必要像世間禪定一樣,一入定幾千萬億年在那裡定,突然間起一個念頭,一萬年就過去了,因為你在定中時間飛得快。我們現在每天好像過得很慢,其實也蠻快的,上個禮拜才在這裡相處,又過了一個禮拜,又要誦經又要講經,很快。

有的人心裡不清淨,碰到障礙那是度日如年,在定中的這些天神他的時間飛快的,一萬年過去了,再起一個念頭一萬年又過去了,起二個念頭兩萬年過去了,世間禪最高的境界可以有八萬大劫的壽命,只有起了一兆三千多萬個念頭就沒有了,就要再死亡、再輪迴,這種定是不究竟的。佛法是在修我們的智慧來,看一切因緣果報,這些牽扯的心都是假的,你能看破它得到這種智慧,你才不會去輪迴,佛法的重點在這裡。

《金剛經》在講去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是在培養你這種智慧,你能夠做到的話,就能夠看開一切念頭,念頭裡面沒有一個我,把我當成它的主人,沒有我就沒有對象,就沒有人、眾生,你就不會在意我的壽命要多長,天界的壽命都很長,我要不要今生肉身不要死亡,悟道的人今生八十歲、一百歲也好,我這個肉身死掉了沒有關係,我再來投胎,二十歲以後我再這麼修,再把以前修的恢復過來,我還是行菩薩道,一世一世這麼走下去,不會對壽命很執著,要去掉壽者相,就不要執著這個肉身一定不滅。釋迦牟尼佛衪悟了、成佛了,為什麼活到八十歲就要捨報?因為該做的、該講的經、說的法已留下來的,分段因緣已經完了,衪就入滅了。

每一個菩薩也是這樣的,今生現了,該講的法,該弘化的這些有緣眾生都教化完了,他就入滅了,入滅有的菩薩行願又再來投胎,又再來修,又再修又再悟,今生悟一點加一點智慧,下一生又加一點智慧,我們要的是無量智慧,跟釋迦牟尼佛具足的智慧,那種你問什麼就從內心裡面答得出來,你問這個地板是怎麼來的,可以講了一大堆的宿命通現象,可以講出一大堆它的道理,要到那種智慧才是佛的智慧。現在我們沒有此種智,修菩薩道都是一點一滴的增加智慧,希望定跟慧到最後都產生、最後都相等,不要說只有慧沒有定,我們學佛法常講三學,戒定慧這三學,初學的人要去學,八地菩薩以前都要靠這三個來學習、來成就。

另外一切行為都是因緣果報的法則,因此佛陀回答須菩提尊者說,雖然在像法時期,不值佛時,在佛入滅五百歲後(像法時期),聞是經文、章句,即能產生無礙智,指佛、大菩薩所講的話,我們都非常的相信,沒有產生懷疑的心,就是無礙智,我們沒有佛的神通變化,但是衪講的,我都相信,我們沒有大菩薩的神通變化,但他講的,我們都相信,不會產生懷疑,這就是無礙智。文殊師利菩薩雖然他教化出七個佛出來,但是,有一些他還是搞不懂,釋迦牟尼佛講的殊勝境界,祂還是非常相信,他有無礙智。

我們也是一樣,你來聽《金剛經》,經典裡面所講的,你都相信,不會產生懷疑心,每個人的無礙智有多有少,因為有的講的很深,有的講的比較淺,但是你都能夠信心清淨,那你就是有無礙智,而能生無礙智,能夠產生信心者,此等人不是在此娑婆世界熏習過佛法,已在宇宙中無量千萬佛所、佛剎土種諸善根了。不然上面這句話就講不通,說這個娑婆世界只有一千零四個佛出現,你講千萬佛在哪裡拜啊?我們以前出生在各個世界,已經供養過千萬個佛,這麼累加起來種了善根,今生我們又受因緣感召出生在娑婆世界,我看到《金剛經》我都很相信,沒有懷疑,就在千萬佛所種諸善根,你要肯定你自己,以前就是佛教徒,才能夠喜歡大乘佛法,《大般若經》、《金剛經》,一聽都沒有懷疑。

這裡要了解的是,此娑婆世界才歷經莊嚴劫千佛,賢劫四佛,共一千零四佛出世而已,怎會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我們要理解:修行人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在那麼長的時空中,我們都是在各個世界佛剎土中,生生滅滅不已,所以才有在無量千萬佛所處種植諸善根的可能。你看釋迦牟尼佛,衪已經是供養了八萬四千億那由他世界之佛,八萬四千只是一個數字,後面的那由他,那由他諸佛是一個不可數的一個數字,那比我們千萬佛所更不得了了,你說不可能在一個世界供養諸多如來,他已經在宇宙間各個世界來來去去,都待過了。

我們的世界由共業而產生,經過了成住壞空,這個世界最後會滅,滅掉以後,另外一個世界又起來了,我們這個宇宙間有無量佛剎土,一佛土也有三千大千世界,此等世界常常生生滅滅,而眾生界都不增不減,都是在這些世界之間來來去去,這個觀念,大家要記起來,所有眾生的量不增不減,但是所有眾生的個體,你是在天界、你成佛、阿羅漢,你墮落到地獄道、做人、做畜牲,這些從頭到尾加起來,都是一樣的數目,都不增不減的,都是果報間的變化。有時候在這個世界,有時候在那個世界;有時候是在天,有時候做人,有時候在畜牲道。像西方極樂世界是只有清淨聖人居住的地方,它沒有三惡道,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很怪,最不好,才有六道,也有畜牲道、地獄道、惡鬼道,很多佛衪自己在行菩薩道時發願,如果我未來的佛世界不喜歡有三惡道,像阿彌陀佛世界就沒有三惡道,他在修行之間的功德力,就會造成你未來的佛世界沒有三惡道,這個在你成就八地菩薩位時就可以發願了。

發願你未來成佛時,你的佛世界都是要平的、世界要用金銀七寶舖成、世界沒有三惡道、世界只要看到我的人馬上就可以悟到無生法忍。我的世界所有眾生都可以享受長生不死的,這要看你有沒有這種功夫,發這種大願,這個你未來成佛的世界很奇怪,真的就會這個樣子。我們娑婆世界很不好,但是也有好的一面,我們這個佛所講法,真的都是很殊勝,可以讓你解脫,你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裡面有四個地方有人類,我們是在南瞻部洲,其他東勝神洲、北俱盧洲、西牛貨洲,這三個地方還是有人類,現在我們科學還沒有辦法用太空船去發現這三個地方,不侷限在火星、水星、木星這些範圍之內而已,一個銀河系之間有須彌山,我們還沒有辦法找到。其他三地卻有人類,他們的天壽很長都是五百歲、幾千歲的,他們的福報也不錯沒有夭折,死了之後還可以升天。我們南瞻部洲的壽命最好的時候,福德夠可以有八萬四千歲,福德最差人壽平均才十歲,非常的痛苦,受這些果報,但是你因緣好時,你有種善因,有機會聽聞到佛法,你就可以證到解脫道。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雖然不好,但有個好處,有佛法可聞。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八難之一,就是沒有佛法可聞也是八難其一,剛講其他的三個地方是沒有佛法的,我們娑婆世界雖是不好,但是有佛法可聞,且所有的佛要成佛,都是在我們這個世界,有佛法可聞你就有解脫知見,你就不會一直在輪迴,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還有佛法可聞。

這一段,要大家了解,我們邏輯思考因果關係,要把它放大,不要局限在我們這個空間、這個娑婆世界,我所看見的歐洲、美洲、澳洲、亞洲、非洲,只看到這些而已,你要擴大你的小銀河系範圍,宇宙之間的各個銀河系,有三千大千世界在,你如果真正修到大菩薩時,你死時一念之間就可以往哪個世界去,你要去東方藥師?璃光如來的世界也可以去,你要去西方極樂也可以去,你要去阿?佛世界、寶生佛世界也可以去,這樣三千世界隨你怎麼去,你去那裡就供養這個佛,去那裡就供養那個佛,你就有供養無量佛了,才能夠有千萬佛受你供養過,你熏習了這福德,才能夠讓你今生看到《金剛經》時就能夠產生信心。

另外,也因為此善根及無量福德,一聽聞到佛的正法,即能欣然歡喜承受,產生正信、淨信者,不會懷疑東、懷疑西,能產生無礙智,這就是你有善因福德,一接觸到就是正法。很多人在外道繞了一圈才接觸到正法,我已經告訴過你們何謂正法、不正法、邪法?正法就一定要講解脫的,不是佛法都在講解脫,佛法從你開始行善、教你如何做人、孝養父母,這是儒家的法,也是佛法;道家、婆羅門教、印度教等打坐修行,學世間色界天的禪定也是佛法;道家或者婆羅門教的無色界的天神所修證的,那個也是佛法,但是那個不是正法,因為他是受天報,正法就一定要講解脫,你要去修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然後證到小乘的阿羅漢解脫道,不再來受生。不然學習菩薩道,你從地前菩薩、地上菩薩,一直學習到菩薩八地,就相當於阿羅漢果,也可以證到定、慧等持,你也可以解脫,再上去是善慧地、法雲地,再上去就是如來地,這樣地地往上,最後有一世你就會成佛,從解脫道以後才是正法。

楞嚴五十種魔相是正法中的正法,叫你修到這種境界有這種神通變化,你卻要把它拋棄,因為要找回真正的佛性,這就是正法。你要修佛法,要求得解脫道,那就是正法,如果不是要求得解脫道,那僅是佛法,佛法要你修善行、斷你內心的煩惱,那個也是佛法,因為你還沒有辦法做到,所以用世間法方便跟你說,你慢慢去走走走,走了幾千萬次,有一天你會走到正法,會想求解脫道。你今生如果一下子進到《金剛經》來,而且你也真正的痛下決心,很歡喜的去學《金剛經》,那當生你悟道了,那是你有善因緣,那是你以前的福德因緣,剛好今生接下去走。

有的人卻不是這樣子,有的人修得很辛苦,修苦行、打坐,在外道、邪道裡面去繞,繞了半天,有一天他的功夫成熟了,覺得不能滿足現況,對於所修行的道理不能滿足他的需求,就會去找尋他所需要的道理,就會接觸到真正佛法像《金剛經》、《大般若經》、《楞嚴經》、《圓覺經》、《解深密經》、《楞伽經》等這些大乘佛法,且一看就非常歡喜,才發現他所需要的就是這些,這時才走到正法的道路,這些還是牽涉到因果。

但對於一些非正法者來說,非正法就是解脫道以前的方便法,都是屬於非正法,但也是佛法,不能說它不是佛法,一聽即能知其缺失處,你一聽就知道這不是講解脫的,這是講給欲界天的天神去學的,很喜歡幫助別人、打坐、斷淫慾心,雖然有家眷,但是沒有行淫的行為,那你也許出生到欲界的第五天、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或者完全斷掉淫慾念,就進入到色界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那個也是佛法,雖然是心清淨點,但是不認識真的心是怎麼樣,還是不究竟!我們要知道他們的缺失在哪裡,要知道他們的缺失、境界,天神的境界就是有所執著某一個點,才會感召出生到哪一天去,他們身高有多大、壽命有多長,就是他果報的關係,不能說他對不對,因為他修到那個境界,感召哪個天神出生到哪一天去。如果你現在什麼都不執著,只要學正法,這邊放下、那邊放下,有所得就放下,最後你就能解脫,這就是真正正法,你雖然做不到,也要了解這些道理,當別人有什麼毛病,你也不要要求一定要跟你一樣,因為他還沒有到學大乘菩薩的這種境界,你一定要接他來讀、來聽、來學《金剛經》,他聽不進去,聽了就想睡覺。

為什麼要深入經藏、了解經藏,因為我們沒有那種神通變化,我們可以從經典上去了解,我有無礙智,經典所講的我都不會懷疑,當然經典是指真正的經典,不是胡亂編纂的那些偽冒經典,那種一看就知道,從這裡你就可以知道,有的人喜歡小乘修小乘法,有的人喜歡修大乘,一看到大乘經典就很喜歡,也有的人是?跨兩邊,你也不能說他對不對,你知道他是到什麼境界,你不要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老死不相往來,你要跟他保持一個朋友關係,如果有一天他起大乘心時,你可以跟他灌輸一些真正解脫道的觀念,如果他聽不進去,一聽就想睡覺,就表示因緣還不成熟,你就不要講,你就講一些其他的事情,反正是朋友間的閒談。

我們今生修行,其實不用記得太多的佛偈語,只要能懂得一偈一句,你就可用來化解你心裡面的煩惱,能堅守不失,當心地煩惱起來,你就用那句話、那首偈把它化解掉,就這麼一直用功用功,你的心就愈來愈清淨、愈來愈清淨,當然修行境界愈來愈高,客邪天天都在周圍之間想趁虛而入,不迷於客邪之有為妄法中,這些魑魅、魍魎或者天魔之類的,看你修的這麼好的境界,他們都想趁虛而入破壞你的德行、守戒的心,或者給你一些怪力亂神的假神通力,如果你執著這些就會走錯路,楞嚴五十種陰魔就是在講這方面的。

你有正知見,在《金剛經》裡面找幾句話,好好利用它,你就可以一路走來非常通順,不會走的很艱難,有的人忙就忘記了,有的人一遇逆境,人就傻掉了,連最基本拜佛、唸佛都忘記了,很多同學都是這個樣子,平時沒事時,大家講佛法講的頭頭是道,等到真的大事情來時,自己都迷糊掉了,也不知道要求菩薩、拜佛、唸佛、誦大悲咒等都忘了,等到同修提醒,他如果順緣的話那個客邪的影響力不是很大時,他還可能聽得進去,有一些客邪的力量很強,他可以轉你的念不讓你聽進去,或讓您聽等於沒有聽,當下可能聽進去,回去就不會再想。

如果你真的有修行,內外境界一定要搞清楚,今天有一位同學就問她現在在生病的同修,她的同修現在有神通,現在可以跟人家算命,未來會怎麼樣,講的都很準,聽的人都嚇壞了,但是這種能力從哪裡來,這些客邪都會給你這種力量,不知道的人,就自以為自已很神有這種能力,他不知道這是外力要給他的一種心念頭,他就順口講出來,你的心都還沒有清淨,你第八意識都還不能鑑照到宿命因緣,要修到行陰區宇才有宿命通,你現在還迷迷糊糊的,連第七意識還搞不清楚,都不能靜下來,怎麼可以算命算得那麼準,這些都是有問題的。

但是沒有正知見的人都以為準,最後都是跟魑魅、魍魎搞在一起,死了還是跟他們同流合?。我們在修行過程之間,為什麼碰到什麼都要斬,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殺得片甲不留,到最後只有留我清淨的心,外來的一個念我都清楚,這不是我的,是外來的念,這樣才能夠主賓搞得清楚,你才能夠知道怎麼去應對這些。

修行真的是很現實的,不僅你要懂得多,不懂的就要聽人家講,不要去聽那些怪力亂神,講的愈神的你就愈要避而遠之,我們就是對講得很準、預料很準的,都會發生的,你都不要信他,我們寧願預知都不準,說該病沒有病,該死沒有死,那才是我們要修的佛法,不然你就隨業在轉,你沒有學到佛法,學佛法就是要學解脫,就是該死卻沒有死、該大病變小病,小病變沒病,這樣你才有擺脫業力的能力,要擺脫業力就是你心要清淨,不要去執著一切為真,這個觀念不建立的話,你永遠學佛法就學不來,這就是正法,這是《金剛經》、《大般若經》在講的。所以,解脫道,聽到佛法你如果有智慧的話,馬上就可以分別什麼是外道法、什麼是真正佛法,你馬上就清楚了,不用聽了一年、二年、十年還在這邊,聽一下馬上就懂了,懂是懂,但是怎麼做到,這要長期的去磨練。

如上述雪山四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之佛語,釋迦牟尼佛有一世在修菩薩的時候,為了求這一首偈,寧願?牲身命以求法。你也可以常常唸這雪山四句,並朝這個方向去做,一切法都是生滅法,我心不去跟它相應,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我守住那種空寂的體去面對一切境,產生一切法我不跟它相應,你就能夠懂很多、知道很多,但是並沒有罣礙,並不會去煩惱,這樣你的佛性就證到了,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的;或者你誦《金剛經》這一句話,這一句話也是我在高中時候,拿這句話當打坐的範本:「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就以不要見相、見聲為準則,起心動念都把它打掉,就這麼入坐,以來都是這麼簡單打坐,高中時我十幾歲打坐,打一坐四十分鐘起了一兩個念頭來,馬上可以警覺,然後你?它妄想、妄想,它就下去了,不再作怪了,如果你的念頭起來還不能警覺,這個念頭、那個念頭,接了幾十個幾百個唸頭,繞了幾十個、幾百個念頭時間到了,腳痛了,該下坐了,這一座,根本都沒有用功到,你一直在打妄想,打妄想時,氣根本就沒有。

身、心、息是鐵三角,你心靜息就長,息相有,氣就旺,身體就開始會慢慢的擴張,你的定力就愈來愈大,身體的氣機就愈來愈旺,如果你心被起來的念頭把你擾和了,一直在打妄想,第一念是你的種子,第二念以後都是你自己在編故事,那想了三、四十分鐘完了,腳痛了下來了,這一坐白坐了。修行第一個就是要控制你的念,起心動念都要很清楚,才能夠好好修行。

你可以簡單找一句口號,最簡短的,文殊師利菩薩那個心字,你要唸咒要唸好長,你要清淨哪個人的心、自己的障礙、哪個人的病痛,這個字一想掃過去馬上就解決了,愈簡單的愈好用,看你心力夠不夠,這跟你的定力有關,你連想出這個字都想不出來或者是心不淨,這個字想起來就是心不淨,力量就有限,這跟你禪修的定力有關,如果你能夠淨,不受其它的妄想念影響,觀出這個字,它就會發揮它的威力,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一切法從心地起有為法,萬法唯心造,你不要去造業,但是我可以造一些法來利益眾生,起心動念很簡單,你會用就去用,如果還不清淨,如果還不到行菩薩道,去幫眾生解決問題的時候,你還在克服你心裡面的煩惱,你就要找一句偈語或者找一句愈簡短的口號像「放下」、「不要理它」等,如果有的人迷糊的,還可以寫大字報貼在你隨處就可看的地方,就不怕沒有人來提醒你,是很簡單,眼睛看到好像佛在跟你說法一樣叫你放下,有的人迷糊了半天才想到我怎麼不會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等到搞了幾天以後才想起來,那時你已經痛苦好幾天了,要有智慧,馬上要會用,學佛法,剛開始就是用有為法去對治有為法,到後來就不必用了,起心動念都覺知,自然就把它擺平,要用法是為了利益眾生才來用一些有為法,用完就放下了。

您能在修行中,擺脫一切色、聲之法,這在講《金剛經》上面這句話,直趨入無聞、無見之境地,不管你看到佛相、影相,你過去殺人、放火的影像,或者過去今生自己已經了解自己做的見不得人的勾當也好,看了都不要理它,當做跟我無關,無聞、無見,你有沒有那種心地,有這樣的話,你就有定力、有一點解脫的味道,你就不要我懺悔、我要趕緊起來拜佛、拜懺,為什麼我以前做了那麼多的壞事,剛開始我們有懺悔,去受戒有懺過悔,等到大修行的時候,隨時我們以前做的事情都會現出來,好好壞壞都一定不會滅的,你要保持一個客觀的心看這些,好事你當然會心安,壞事你當然會愧疚於心。

我們不能有愧疚的心,尤其是進入那種胡思亂想有點神精態的時候,更不能起罪惡心。我以前舉我同事的一個例子,他是個很老實、很好的人,人在最脆弱或者彌留狀態時,那種自我反省的力量都會起來。我們實驗室的技師告訴他,蒸餾水只能公家用,不能用於飲水,更不能帶回家去用,他有陣子無明起來,就把蒸餾水帶回家去用,這小事嘛!又不是殺人、放火,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有一天他壓力大,又要考升等,又要他太太去開一個美容院,美容院一開生意又不好,搞得他精神壓力大了,就發起神經病了,然後大小事都要懺悔,他就告訴我:「主任!對不起,蒸餾水規定是不能拿回去,我帶回去,我現在很懺悔。」我告訴他沒有關係,過去就過了。你不要以為現在你很理智,大小事情都無所謂,到要死不死彌留狀態時,你再看看你是不是很放得開,那是很真實的妄想執著,你會迷糊再去受生都是這個樣子,把那個心意念當做是真,虧欠、懺悔、做不對的,這種反省的心都會一直冒起來。

這個同事還算有福報,後來我特別到療養院去看他,我告訴他要「活在當下」,過去的不要想、未來的不要想,我怕他聽了人家的又影響他,或他記不起來,我就寫給他:「活在當下」,這麼簡單幾個字,他聽進去了,天天拿起來看,一個多月以後他出院了。

然後,他出來以後告訴我,他很感謝我,說我寫「活在當下」那幾個字,他隨時都記得、都會用。這是有善因緣、善心,有善因緣人家跟他講一句話他就記住,然後就藉用這句話,很簡單的一句話,他就能從妄想病中解脫出來。這是不是佛法?釋迦牟尼佛沒有講過「活在當下」,這句話是我們中土的祖師大德講的、禪宗講的,也是佛法,你會用就能解脫了。你不要天天在想過去做了多少壞事,未來的事情我很煩,你不要去煩,活在當下,未來未來擔當,過去已經過去了,已經造做了,壞事做都做了,果報來再來承擔。

所以,佛法講起來其實很簡單,問題是你會不會用,要真正去用,心裡面在亂時,剛好可以去用,這樣你慢慢就可以證得空真理體,真如是應一切境界所產生的一切相,這個真如是無量無邊的,你能夠見光,它是見性的真如現起來,你能有二禪天的境界,你能夠覺知你的起心動念有覺有觀,你覺觀的真如就會現起來,那是初禪的境界,你能夠遍一切處發無量的紅橙黃緣藍靛紫這七色光,變成百寶光遍滿一切的地方,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是十方虛空,你都能夠讓它到,這是遍一切處,這種也是你的真如所現的,對這些我們都不要執著它,這都是世間禪定,我們要先證到空真如,空真如就是說一切的業障或者是你超見性、聞性、嗅性、味性所產生的真如,所現的一切境你都能夠不理它、能夠觀空,你能夠證到這樣的話,你就有解脫的智慧。

我們誦《金剛經》,你知道最後,釋迦牟尼佛問須菩提:佛有沒有肉眼?須菩提尊者說:有,佛有肉眼;釋迦牟尼佛又問:佛有沒有天眼?須菩提尊者說:有,佛有天眼;佛又說:佛有沒有慧眼?須菩提尊者說:有,佛有慧眼;何謂慧眼?須菩提也是證到慧眼,慧眼從哪裡起?就是從空起,你能夠證到一切法都把它空掉的話,你就可以產生慧,因為你心空,看這個人一句話、行為,就產生你心裡面對這個人的認知,這就是慧;慧眼是從空性證到的人而起,就一切經典來講,慧眼第一的人是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尊者已經證到慧眼,證到空第一,但是他看到《金剛經》,無上的經義,他還會痛哭流涕。

以前釋迦牟尼佛講的那麼多的經典,尊者從來都聽過,現在《金剛經》把真正的佛法講出來,是尊者從沒聽過的,真的使他非常感動,已經證到空的、已經證菩薩的人還會流眼淚,是的。凡夫的五蘊跟菩薩的五蘊是不一樣的,同樣還是有感情的作用,還是會流眼淚,非常感激的眼淚。同學常說,我今天誦什麼經、或是唱誦時,我為什麼會一直要流眼淚?這都有外在因緣,也許你感召諸佛菩薩來了,就要流眼淚,流眼淚跟我們的凡夫的痛哭流涕不一樣,流眼淚只是眼淚流,是我們的佛性,還有覺知反應。凡夫的流眼淚是眼淚跟鼻涕一把一把擾和在一起,那是凡夫的境界。你很奇怪為什麼眼淚一直流,鼻涕卻沒有流,這是有很大的分野;你可以眼淚流,不能動凡夫的感情,凡夫感情一動,你就會流鼻涕,那就會失去我們真正的佛性。

如果這樣能夠修到空真如體,你就可以修到無為,無為是對一切境不去黏,這是初步的無為,無為有六種,就是我們這麼次第修上來,如果最後一個真如無為的話,就是佛、大菩薩的境界,那就是你真如性應一切緣能夠產生一切境,那一定有神通變化。我們現在沒有,我們只有從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受想滅盡無為次第修,最後才是真如無為,這些都是過程之間的聖人所得到的不同無為的境界,但是代表他們果位、修證的一個境界,這些修得都要拋棄,最後也要得到真正真如無為,才是佛的境界。

我們開始學空,難免要學無為法等等,學到以後,你初步要求解脫知見,我神通寧可不要,但是我的解脫知見一定要先學到,我的漏盡通一定要先得到,才是我們小乘阿羅漢或者八地菩薩的境界,才能到這個解脫。學佛法,今生有幸聽到正法,你一定要儘量學解脫道。解脫道,第一個不被你業力所黏,第二個不被你外來的冤親債主所得逞,第三個很多外來的人事物加在你心、身上的痛苦,你都能夠自在無礙,這樣才是解脫,能夠做到這樣,以後能不能有神通變化,那是第二段要去學的,我們今生能夠學到這一部份已經算是不錯了,當然下半生,你有沒有辦法再進去更深一層的修證,那是每一個人的因緣果報。我們在第二段的經文,就學到因果、福報、持戒,然後可以得到什麼?你要從這裡面去學,好好思考。今天就上到這裡為止。

(2004.06.05.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