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20-16)
               --
七品 究竟無我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如何用金剛經來修行

1.「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須菩提尊者重提第三分所問,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重答:發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菩薩不能有四相,有四相即非菩薩。

要能發菩提心者,先要成為善男子(kula-putra)、善女人(kula-duhitri),佛教中的善男、善女,不是說心地良善就是善男善女,而是有信佛聞法而行善業者,才能稱善男、善女。若是一個人沒有信佛聞正法,也不同時行善業,就不能稱為善男、善女。更嚴格一點講,善男、善女之條件,已持五戒、十善、菩薩戒等,能捨離我意、我執、我相,至心歸命於佛,始能稱善男、善女。

經文中之善男子、善女人包括居士之優婆塞迦、優婆夷迦,當然更包括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等。然大乘經典中,對菩薩始稱「善男子」,對比丘則稱其名,其例甚多,但有時亦以「善男子」稱呼比丘。

成為善男、善女後,修行有成,就會發起悲心,悲心一起就是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第一要誓度一切眾生,然後就要練功夫,除去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練就一身武功,不然光有誓度一切眾生的心,卻沒有能力去度眾生,因眾生頑劣難調伏,這樣遇到挫折就會退轉的。

學佛的人要分清楚天界的愛心與佛法的慈心;愛心是天性的愛,會幫助可憐人,給飯吃、給衣穿及給房子住等,這是天界的愛心,和慈悲沒有關係;慈悲就是幫助眾生,希望眾生建立智慧,跳脫六道輪迴,這才是真慈悲心當行者慈悲心要能發起,要有相當的修行基礎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若是世間禪定行者,僅能打坐時有定力,對內心的幻境不去執著,但幫眾生度過苦難,就愛莫能助了。開悟的行者,自然就有悲心,因為他的身心和眾生同體,自然幫眾生就如同幫自己,悲心一起就一定發起菩提心。一者上求佛果,二者能用般若智慧觀一切法,安住在忍辱中,要協助眾生解決各種苦難,練就一身自在無礙的功夫並去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及壽者相。

在度眾時可以學很多心法,學佛剛開始時不要太執著名相,不懂就是不懂,心愈能放下,智慧愈開顯,就能對佛教的名相了解甚至可體會經文名相的真實意義。因為眾生頑劣難調伏,而且每人狀況都不同,所以小菩薩做小事情,大菩薩做大事情。如來是無所不度,六道中化無量無邊的應化身,深入各階層度化。菩薩不會因眾生頑劣就不管,還是會盡量調伏,最怕的就是能力不夠,遇到挫折會退轉。修真正的佛法,就是要管住這個心,不論因緣變化如何,就要把心安住,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才能進步。

誰真正當發菩提心?見《本生心地觀經》云:「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諸心法中起眾邪見,為欲除斷六十二見種種見故,心、心所法我說為空,如是諸見無依止故譬如叢林蒙密茂盛,師子、白象、虎狼、惡獸潛住其中,毒發害人,逈絕行跡時有智者,以火燒林,因林空故,諸大惡獸,無復遺餘。心空見滅,亦復如是

如果修到空及無相,要發菩提心時,《本生心地觀經》提到修到空觀,不執著空,所以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諸心法中起眾邪見,為欲除斷六十二種種見(另一說九十六外道見),簡單以心王和心所法表示,就是要斷除對人、事及物的種種執著。若學解脫時,觀空心王(五根六塵產生的識)及心所法(累世的個性習氣)。「世尊說:心及心所法我說為空,如是諸見無依止故」見解及念頭依空出現,沒有依止處。因為有習氣及執著的心,妄想念就有依止,可以冒千萬次。本文最後提供一個咒教導如何觀心。心必須練到根本不執著,才有辦法感受到妄想念起滅,又不會掛礙,法滅了心念就起不來一般人是念頭起來過一會滅了,等一下無聊又掛礙一下,又誘發起來,一天到晚想同一件事,慢慢心就被卡住。

本人不管什麼念頭來,不論事情嚴重性或如不如意的,都不去掛礙,等一下就忘記了,甚至剛剛是甚麼念頭也想不起來。若是外力要障礙你,無非都是家裡發生不幸,如火災等。如果害怕,沒有豁達的心,怕房子燒了,把妄想當真,就是不真也害怕,心就會被因緣抓住;要有魄力,不管念起念滅,燒就燒了,就可以訓練自己不掛礙。世尊譬喻叢林茂盛有很多樹、大小灌木及喬木等,叢林裡就會聚集很多獅子、象、虎豹、財狼及惡獸等,如同我等種種心,若心不空就斷不掉內心藏的很多不好習氣及心病。什麼一般人不能空,就是心還在胡思亂想,像茂密的森林一樣,夾雜很多習氣及執著的個性。如果把樹都燒光變成光溜溜地空地,野獸要隱藏在哪裡。禪宗的「執杖牧牛」就是滅掉起來的念頭,等於燒光森林,習氣毛病如同惡獸,無處可躲,所以心起心滅,看的更清楚,心就更容易駕馭。「心空見滅」,見就是看到、聽到、感覺到心影像及執著等,連見都滅的話,惡毒的心、煩惱的心及想東想西的心都不會留存,這才是空。

 

又善男子!以何因緣,立空義耶?為滅煩惱,從妄心生,而說是空善男子!若執空理為究竟者,空性亦空,執空作病,亦應除遣何以故?若執空義為究竟者,諸法皆空無因無果,路伽邪陀(lokay2ta順世外道)有何差別善男子如阿伽陀藥(agada不死藥)能療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藥隨病除。無病服藥,藥還成病善男子!本設空藥,為除有病執有成病,執空亦然誰有智者,服藥取病。」

一般人一定要按步就班,先空一切相,絕對空一切相,慢慢磨練,才能得到絕對的心安。然後發菩提心,把心慢慢放開,接觸大眾。如果是具大智慧的菩薩,直接講實相觀。世尊為滅煩惱先立空義,如果不下定決心,證得空,就沒有辦法滅煩惱;煩惱從妄心起,妄心係累劫熏習而成,妄心本也是依空而現,妄心滅了,煩惱就沒有了。喜歡動心念的修行者一定是比較喜歡講話的人,當然講話心更會亂動;內騷型的修行者雖然不喜歡講話,把亂動的心悶在裡面,但這也是妄心。如果嘴巴講守住,心還會亂動,再把亂動的妄想心守住,兩者都做到的話,就現起空的樣子。

「善男子若執空理為究竟者,空性亦空,執空作病,亦應除遣

現在假設已經證到空,但不要把空理當做究竟,證到空只是學到一半的佛法,不要執著空,還須發菩提心到最究竟的破空回有境界。「若執空義為究竟者,諸法皆空,無因無果,這樣會落入外道境界」什麼都空,這樣會撥無因果。不能講沒有因果,會違犯因果的理念。小乘的行者常說「那裡有甚麼因果」,這是有外道的斷見正確說法是「有因有果」因為解脫的人沒有妄想習氣毛病殘留,面對因果不在意,所以緣成不了果,就自在解脫,而非沒有因果。如果撥無因果,悟到空無,無因無果,這種就是和路伽邪陀(lokay2ta)亦即順世外道。

「善男子!本設空藥,為除有病執有成病,執空亦然誰有智者,服藥取病

為了求解脫,給你一個空藥,為除執著有的病,執有成病,執空也是成病,有智者,服藥取病,服空的藥,服有的藥,最後都要除其病,除有病、除空病

「善男子!若起有見,勝起空見,空治有病,無藥治空善男子!以是因緣,服於空藥,除邪見已,自覺悟心能發菩提此覺悟心,即菩提心,無有二相。」

已經心清淨的「有見」優於執著「空見」,空治有病,沒有藥可以治空,只有拿掉空。行菩薩道讓心自在起心動念,這樣就是在治療空病以前什麼念頭都不管,為要自在故,現在如果有因緣,需隨緣去造作這樣覺悟的心自己就會發菩提心,而非受菩薩戒就是菩提心。經典說證到空的人會把空相慢慢放大,接受有相時,自己就會發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就會自然發起菩提心,境界到了自然就有菩提心。

而非一般沒有修到空觀的人,憑一股熱心在度眾生,這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覺悟的心就是菩提心,覺知一切法知道要度一切眾生,開始發菩提心,有能力觀一切法空解脫,有能力處理一切不空的有為因緣現象,覺悟心和菩提心合而為一。覺悟法因緣、一切法空及本無自性,然後又有度眾生的心,二心合一起,所以說覺悟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悟心,亦即無有二相。若是發了菩提心但沒有覺悟因緣的心,度眾生時心又不能解脫,那就不是真發菩提心。

 

善男子!自覺悟心有四種義,云何為四?謂諸凡夫有二種心,諸佛菩薩有二種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識,乃至意識,同緣自境,名自悟心二者離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緣境,名自悟心善男子是二心能發菩提善男子!賢聖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觀真實理智,二者觀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種,名自悟心。

自覺悟心有四種意思,即諸凡夫的二種心和諸佛菩薩的二種心凡夫的第一種自悟其心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同緣自境」眼、耳、鼻、舌、身及意看(意識)到東西,但清楚楚沒有妄想加進去,不會迷糊。如看到人就只是個人,不會起喜歡討厭的分別心,如果有因緣要度就度,沒因緣就等待。六根面對六塵所產生六識的心,安住在境界上,沒有自己的習氣毛病相應,這是第一種凡夫悟自心

凡夫的第二種自悟其心是煩惱起時,離於五根、心、心所法及和合緣境。前者用五根面對六塵境產生六識自悟其心,後者亦指開悟的人不用五根、用心及起心動念之間,也可以和合緣境。當然有開悟不是聖人,但心通可感知因緣,和合緣境後若沒有定住就還要磨練。心王、心所法及和合境緣各是指五根六塵產生的識、心起滅的反應連同感受知認知的分別及和合外在的因緣這是第二種凡夫悟自心

賢聖第一種觀真實理智是照樣用心及心所法觀一切相,但有真實的空觀來觀一切境的智所以不會迷失。第二種則是觀一切境智則是可以看到一切外境,還可以產生神通變化,理智偏向於空及解脫方面,空性面對境了知很多事情。總共凡夫聖人有以上這四種自悟其心,總歸是要先悟到空,空以後才有自悟心,自然就發起菩提心,自悟心就是菩提心

先來說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先當發願,誓度一切眾生,次好好修學、練功夫、斷四相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四弘誓願,也可以說是發菩提心,其偈語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量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不空上師翻譯的《受菩提心戒儀》裡也有一段發願文:「有情無邊誓願度,福智無邊誓願集,佛法無邊誓願學,如來無邊誓願事,無上菩提誓願成。」

 

2.「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世尊之前,在然燈佛世時,聽聞正法、得解脫知見,知道要發菩提心,也發了菩提心,發菩提心後,當然會學得某些法,學得、證得都當放下,因不執一法才能真悟菩提,回復到清淨自性,所以說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了要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我們當要不偏於空、不偏於有地學習,所以在行法上無所執,在身體變化上要能體會而不堅執,每個境界一得,就要放下,體會後也還是放下,這樣一直放下,智慧、悟力就會一直開顯出來。無知者不知此理,常執己證己知,諍論不休,總是死在菩提道路的半途上,說要悟菩提,反而被不究竟的假菩提所害。

現世是佛世的末法時期,眾生根基德性低微,釋迦化佛與大菩薩等是不大顯示應化身。在佛入滅後,每百年都有聖人及應化菩薩出現教導善根大眾。愈是末法時期,因為道德水準越差了,能受教的人愈少了。就是有些人可以直接受到諸佛及大菩薩語化、意化的教悔,也有一些心地好的或是再來人要行菩薩道。

如在中國有菩薩應化的寒山及拾得,也有龐居士或是豐干禪師等。若暴露身份,表示一段因緣結束,就要在大家面前化為烏有,這才是真的菩薩。真正應化實身來教化的不多,真正有道德行為的或者發願再來的菩薩,才能得諸佛及菩薩的眷顧,冥冥之中安排祂上路修行。如果自己追憶過去歷史的話,會發現開始發心修行是有跡可循,離開因緣是勉強不來的。

釋迦牟尼佛當生要成佛,也是天神在安排照顧;太子菩薩只負責修行,天神及護法神會安排所碰到的環境。修行人未來弘法不弘法,菩薩也都會安排,機緣到就去做,機緣不到,慢慢等待不要急。學佛法,會懂得這些現象。福德夠的修行人或發願再來的菩薩,身心都能夠直接受佛的教化,佛是無形無相不會示現,大概都是用語化及意化比較多。行者有時候胡思亂想時,「放下」念頭飄進來,自然就會放下,一次、二次聽到放下後,以後再起心動念,自己就知道要放下。到底是誰在講放下,看不到人,就是從外面來進來的意念教化。

世尊之前,在然燈佛世時,聽聞正法、得解脫知見,知道要發菩提心,也已發了菩提心,發菩提心後,當然會學得某些法。因不執一法才能真悟菩提,要得無上正等覺,學得及證得都當放下,所以說學佛是無一法可得的。

譬如您天天打坐入有覺有觀處,就練這個心,起心動念去感應,驗證超時空的感應能力等等。就算有這個能力,也僅是自性的本能,跟解脫沒有關係。修行就是練習佛法覺者的正定sam2dhi,學習能不執取一法,若遇有一個因緣要拉你下地獄去,或者有一個因緣要您投胎畜牲道,就依正定而不妄執其境,這就能夠定住,不要被牽引,就可以得解脫其因緣。

在人死亡階段時,中陰身相應緣的心是超強的,若跟畜生道因緣搭上了,識神就會前往住胎,然後出生做小動物。修行真正目的,就是在培養無一法可得的能力,能夠不執著一法,才是真正悟菩提。觀法有,但不相應及感招,才真是悟到菩提,回復到清淨自性。

清淨自性本自具足,因無始劫以來熏習很多的習氣毛病,變成邪真如的執著,邪真如會去相應因緣。若是悟到菩提自性,心性清淨就會顯現,就能不執著一切境緣。若是遇過去父母或有重因緣的冤家及親家要感招你,你用自性清淨心跟他相應,就黏不住了,這就是無為法,亦即是有點無上正等覺之力道,能做到無為法的境界,就不會偏執任何法。

佛講了很多咒語,幫眾生化解業障,最後仍然說無一法可得,因為要證無上正等覺,學是可以學,有學等於沒學,不去在意,因要解脫自心,任何法都要放下,解脫的智慧就是這麼培養的。練無為法是求解脫,要度眾有時會用到有為法,但用中、用後,都不能執著。

所以世尊說,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了要做到無上正等正覺,我們當要不偏於空,不偏於有地學習,所以要在行法上無所執,在身體變化上要能體會而不堅執,每個境界一得,就要放下,體會後也是放下,這樣一直放下,智慧、悟力就會一直開顯出來。

要學菩提智,第一個當學空觀,不管真假都放下,若有因緣來,您就不會被黏到,不會因為個人的因緣而起法執。空觀能做到,就要再回有、回凡。不論自修還是行菩薩道,能有把空證轉成有為境界,此時的「有」就不是胡思亂想的「有」,是真正自性感招因緣,而將要發生因緣法的實「有」。即使是如此,知覺了也要放下,這樣才能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地學習。不論身體好或不好,不要高興、也不要煩惱,就是保持一個平常心,這也是正等覺的初步概念。

每得一個境界就要放下,本人三十幾年來並無真正的師父,當有境界或體會時無人可說,當然更不會跟大眾宣說。但若你們修行時,有境界體會或有問題不能排解時來問我,我會告知您發生的原因,及未來可能的情形,早知道、晚知道都一樣,不能執著。在南部的白雲禪師是開悟的大德僧,看他在電視上講話慢條斯理,心地柔和平靜,其寫的書也可以知道一些境界,有機緣可以多親近他。

不要去問修行人是否開悟?沒真開悟的人常說自己已開悟,真正開悟的人一定不說這些無聊的話語,自己有開悟當無話可說,要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就是這樣。就像喝酒沒有醉的人說我醉了,已醉的人就說沒有醉,永遠都是講顛倒話。

開悟後迷的人還是很多,都是藉鬼神悟,所以行為乖張,背覺合塵,世尊說可憐憫者。又如古代道家真人雖氣脈全通,但不懂佛理就不知要學無上正等正覺的法門,因有所執而變成仙道之人,無法得解脫。悟到佛法時是要捨棄一切法,包括身心都是沒有一法可得。進入大修行時,每天都有境界,有不同的感受,但都記在腦筋裡面不會忘記。講經說法的智慧來自二、三十年的放下與修證,若出家三或五年就講經說法,大都是依祖師說法講論,不是依自己證悟的道理,不是自身潛在佛性顯露的智慧裡,無法體會釋迦牟尼佛的本意。

釋迦牟尼佛原來在《金剛經》裡的全部意思,因為我們不是如來,無法全部體會得衪的意思,但起碼意思要有點相像,不要違背無為之法。光「放下」兩個字就是無上佛法,無上正等正覺也是放下之意。能放下智慧就會一直開發,經典的悟力也產生了,以前看經典不能夠深入,有智慧就會觸類旁通深入好幾個層次,佛法不是只有表面字相,還有很多延伸意義,要盡量去開顯出來。

無知者不知此理,常執己證己知,然後諍論不休,總是死在菩提道路的半途上,說要悟菩提,反而被不究竟的假菩提所害。佛法根本沒有諍論,有諍論是看不懂經文、不知如何修,才會落入諍論,也就是還沒到那境界;佛法不用諍論,證到那個境界的人,都會是沒有話講,所謂「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若要證入第一諦相、勝義諦相,當知《解深密經》所言勝義諦五相─內自所證、無相所行、不可言說相、絕諸表示、息諸諍論,離此前五法相,即背覺合塵,落入沉淪之流。

依《大般若經》修證的名相次第,只要是還沒有到最後一個層次─無上正等覺境界,中間修行過程之間的諸法都要放下,不能依此而滿足。若喜歡辯論,拿當下的體會說這是究竟,就會一方面造業又與人結怨,若謗法師要得謗佛之罪,二方面都會阻礙繼續得到無上菩提的未來機會,所以要小心為是,少講話,盡量修行。

譬如說,修行第一就要打坐、專注呼吸、練功,當身體氣機開發出來,氣佈滿整個身體後,氣會突入身體穴道中,讓行者知道身體穴道與真氣間之關係。之後,一者能讓心靈的靈覺現起,然後進入心理的修證功夫,做清掃心垢的工作;二者知道真氣對於修行是有助其定,但不是究竟,所以終要放棄此真氣,體會其氣用,然後要捨其用,這也是不執一法─放下氣感。這樣行者不會專注於練氣,像道家行者一樣,練到以氣御劍,而是用來打鬥,真是走錯了修行路。真正修行者最終會使真氣退失,成就心理的解脫,心地的解脫才是真實的無上正等覺菩提法。不然行者是因身具有原有的湧猛真氣,老來不能入滅,又因沒證得三昧真火者,不知如何自己來化掉此身體,那該怎麼辦,只得落入神仙之途。

開悟的人基本上身體氣脈已全通,自然知曉穴道與真氣之間的關係及重要穴道的反應。道家及婆羅門教是相似的,佛法最大的不同及高深處就在於後段心的解脫修證,前面的修行大略一樣沒分別。不要以為練氣功就是外道,佛教的呼吸(吐氣吸氣)也是氣功,釋迦牟尼佛身上有氣及阿羅漢身上也是有氣,才會飛到空中。練習呼吸而到達有氣感,心靈才會打開,色身束縛去除才能談到修心,讓心的靈覺現起,才能掃除無始劫來熏習的汚垢,進行心地的修證功夫。

譬如滅嗔心,第一次被罵很生氣,氣的好幾天睡不覺著,第二次被罵比較少氣一點,第三次被罵不會生氣但會覺得委屈掉眼淚,第四次五次被罵以後就笑嘻嘻沒事,瞋心真的已經滅掉沒有了,就是如此重覆地熏習。有的同學有分別心,師父罵他,可以嘻嘻哈哈;別人罵他,就氣的要死;若兒子罵他,更氣的生病。何必跟小孩子生氣,孩子禮貌沒學好,就教他,沒必要氣的讓自己生病划不來。若有氣就有靈敏的心使你有敏感的感覺,但靈知靈覺的心及敏感的感覺都要放下,要練到不知不覺,有事情發生再來處理。

諸佛菩薩十方虛空的事全知道,但衪就能夠不在意。若練到定力夠強不受感招了,就可以覺遍十方一切眾生的心而不受影響。否則未來輪迴的因緣就會放不下,如馬要生出小馬的時候,感招你去作馬的兒子,你就無法拒絕了。禪那有三階段,第一棄惡修,第二思惟修,第三靜慮。打坐時思惟一下為什麼自己看到某人就氣及過意不去,讓自己心念轉種子滅掉,因生氣對自己沒好處也不要再增加仇恨,這是思惟修。靜慮是在推敲未來要發生的事情,如無聊的時候可以去猜一猜未來某些事。禪修還有一種方式,觀想坐前自已對不起或結惡緣的人,對他懺悔及起慈悲心,想一想他可愛的地方,今生就可以把惡緣轉掉。最簡單及上等智慧的人作法是如果想起某人就放下,不論想起好的還是壞的還是放下。

 

二者知道真氣對於修行是有助其定,但不是究竟,所以終要放棄此真氣,體會其氣用,然後要捨其用,這樣行者不會專注於練氣,像道家行者一樣,練到以氣御劍,走錯修行路。真正行者最終會使真氣退失。

真氣對修行有幫助但不究竟,如沒有練到真實的心平氣和,當然脾氣會發作。不管平常氣有多旺,若身體生病要往生一定全身沒有氣,還能夠心平氣和嗎?守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安祥地往生。不論有氣沒氣都要練定,這才是究竟,不放棄真氣就不能死變成仙人了,盡量不要用這個氣來得定。很多人煩惱的時候或者身體受到障礙時,勸你不要理它,把心定住,你也沒能力定住、也受不了,就會去拜佛或運動,讓氣通了就好了,這終究是方便法不究竟。一般外道為把氣練得更旺,就吸魑魅、魍魎及石頭、礦石的氣,但永遠不會解脫。仙山聚集很多仙人,現在都還在,就是人稱崑崙仙踪,死不了也沒有真正的解脫,不管幾千萬年,血氣會衰,壽還是會盡。道家人有氣可以御劍,真的氣是可以傷人,心可以駕馭氣。依佛法有氣是要用在得定,擺脫世間事相,解脫對事情、因緣及果報的糾葛,心地的解脫才是真實的,要學無上正等覺菩提法。不然行者是因身具有原有的湧猛真氣,老來不能入滅。又因沒證得三昧真火者,不知如何自己來化掉此身體,那該怎麼辦,只得落入神仙之途。落入仙道,還不如升天去,過幾十億年再來人間跟佛結緣,所以要多供養諸佛菩薩,以後還會再繼續學佛,不要落到外道去。

到此之時,行者身體的五根還會有異能,能遠見、隔聽,能聞異常香臭味,或住一味性中,或以身根代替眼根,知其周邊眾生有無,…,等等色陰魔相境界,若不知捨棄,無知行者反而追逐此等異能,就進不到心靈解脫與自性清淨的修證上。所以行者當色陰魔相現起,就知道不能執取此種能力,此自性真如階段性地現起的能力,當要捨離或不執著。有天當身體氣機衰敗後,此等能力就會慢慢消失。不然無知行者,執取不是神通的能力以為究竟神通,終當為魑魅、魍魎、鬼神等眾趁虛而入,導致最後著魔結束一生。所以修行過程之間,無一法可得,始能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真實義也就在此,這是以身體的變化來解釋捨一切法的好處。

再說因心眼洞開,五根在五陰魔相境界中,若因舌根的住一味性,任何東西都好吃,愈吃愈好吃,會產生貪念,吃太多血氣不通,打坐會退步。又因心眼洞開,眾生來來去去,都會有感覺,不必用眼睛看。若用眼睛看,有些很恐怖的影像如斷頭及車禍血流等等,會造成觀看者的心慌意亂。學佛的人因佛菩薩及護法神的加持力,只會感覺到眾生,就是看不到恐怖的影像,但外道及民間信仰常常看到這些恐怖的影像。對於五陰魔相的異能要絕然的捨棄,才能達到心靈解脫與自性清淨。只有無知行者反而追逐此等異能,就進不到心靈解脫與自性清淨的修證。要到受陰盡沒有感情領納的作用,對憂喜苦樂沒有感覺,才是真正踏入入佛門修行的初步門檻。所以行者當色陰魔相現起,就知道不能執取此能力,此自性真如階段性地現起的能力,當要捨離或不執著。

「楞嚴經五陰魔相解說」這本書,是修行人的明燈。練氣功的人或外道也能有遠見及隔聽等能力,不明白這是必然的現象,搞得神精兮兮。要趕快來讀「五陰魔相解說」這本書,就會了解那是一種好現象,但是一種不究竟的魔相,若是執著就很容易被魔趁虛而入,故不能執著。若依佛教經典所說,需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能夠入菩薩位,附帶有神通變化能力。

若一般人練幾天功夫,不必修行突然間就有異能,這樣就是著魔了,當要速速捨離這些能力。有天當身體氣機衰敗後,此等能力就會慢慢消失。不然無知行者,執取不是神通的能力以為究竟神通,終當為魑魅、魍魎、鬼神等眾趁虛而入,導致最後著魔結束一生。

《金剛經》的主旨─放下一切、不要執著,這是最好的修行指標,無一法可修、無一法可得,更別說是這些怪力亂神的能力。所以,修行過程之間,無一法可得,始能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真實義也就在此,這是以身體的變化來解釋捨一切法的好處。身體變化慢慢進入心靈的狀態,就會不執一法進而捨一切法,連身體也不執著,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氣機慢慢衰敗,異能就會消失。今天就到止為止。

(2007.11.25.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