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20-7)
               --
七品 究竟無我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名詞解釋

5. 人、眾生相

一般以為無明煩惱所覆,流轉生死者為眾生。若廣義言之,佛及菩薩亦含攝於眾生之中。眾生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眾生梵語 bahu-jana, jantu, jagat sattva 之意譯。音譯僕呼繕那、禪頭、社伽、薩埵。又譯作有情、含識(即含有心識者)、含生、含情、含靈、群生、群萌、群類。「眾生」一語,普通指迷界之有情。《雜阿含經》卷六:「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眾生相已經出現好幾次了,《金剛經》裡講發度盡一切眾生的心以後,就要開始修行,而世尊告訴我們修行的第一個法門是離四相,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能夠外離我、人、眾生、壽者,代表你內心清淨,可以轉煩惱,這是世尊告訴我們的第一個法門。人與人之間有往來,往來難免就有業,在好壞善惡之間造業。修行我們儘量不去惱怒眾生,不惱世間諸有情,身口意三業不造惡,盡量不去得罪人、與人結怨,儘量做好事、存好心,也就是從布施波羅蜜開始做,施財、施法、施無畏,依你的能力給眾生好處,施了好處之後,我們要斷絕跟他們有因緣。修菩薩道者與人結緣後,心和眾生的心不要黏得太近,這樣會沒有辦法解脫,這後面的波羅蜜更重要。布施後要能夠度到彼岸,布施完了就不要去罣礙、去記念、去攀緣,這樣的話,才能夠一面結善緣一面積福德,終能得到解脫,這是四相裡一個重要的觀念;反之,若你對眾生沒有施捨,你不種那個因,他當然也不跟你來往,這樣你就沒有機會度他們。

 菩薩要先以利勾之,要盡量的能夠佈施滿足眾生,釋迦牟尼佛連身體都布施了,更何況這些外在的錢財、城池、國家、妻女?所以衪是大布施者。我們做不到如釋迦牟尼佛這般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衪實在是看得太開,功德做得太究竟,但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學習菩薩道,要成就如來菩提,還是要盡量做。自己要思惟,自己的貪瞋癡三毒重不重?最重的一項,就是最好拿來下手修的部分。你瞋心重就修忍辱,當外境的人事物或者菩薩來考你時,你真的能夠不再生氣,能夠安住這個心了,這樣你瞋心的種子才能夠淡薄,境界要用最大的逆境來考,才知道修得好不好。譬如愛到最高點,情到濃時情轉薄,就沒有什麼可愛的了,所以失戀的心,一陣子以後能夠解脫出來的話,人世間的愛哪還有什麼可愛的?同樣的,瞋心,生氣到最高點,你再來看其它的小事情,就沒有什麼可以生氣的;貪欲心也是一樣,財色食名睡,你對什麼最執著?如果能夠轉過來的話,這自修就成就了。

自修能有成就,你對外在人、眾生相,要結怨,就難了,結善緣,你又能不罣礙,這樣當然就能解脫。菩薩要盡量在人和眾生相之間攙和而又不被黏住,要有這種能力,能夠自在。我們看到有些師父就很自在,這邊人家供養,那邊又轉出去,對所有的供養很自在,到底寺廟夠不夠錢?沒關係,有因緣、有福德,自然就綿綿不斷,這樣修行就看開,愈看得開,福報愈多,所以我們學佛法,因果觀重要,緣起觀也重要,懂得最後的因果報應更重要。這貪瞋癡的癡,你若是明了因果,常常去思惟的話,就可以轉我們的業報,不好的業慢慢變好。

一般以為無明煩惱所覆,流轉生死者為眾生,誰沒有被煩惱所縛呢?菩薩還有三不等的煩惱,唯有佛如來最究竟覺、最清淨覺,沒有一絲一毫的毛病,所以,衪沒有煩惱。阿羅漢、菩薩是有種子的煩惱,但是祂們觀種子不讓它起果報,這種不是真的、是沒有究竟的解脫,還留有餘習毛病的解脫。十法界,講起來,既然在法界內就是眾生相,菩薩、聲聞、緣覺也是在眾生相裡面;那佛,這十法界的佛,衪是不究竟的佛、覺者。雖覺了,但衪還在度眾生或是在住涅槃,沒有究竟,只有如來是超越十法界的,不屬於眾生相。

 我們修行不能錯過對佛的供養,像釋迦牟尼佛在然燈佛前,已經供養過八萬四千億那由他諸佛,一位都沒有錯過。這當然是福報很好,每一次佛出生,衪也同時會出生,才能夠不錯過。我們希望未來修行路上,盡量能夠值佛,能夠碰到哪位佛下生,我們也能夠同時下生,親聞衪講經說法,得到明利的法,讓我們的煩惱立斷,根本無明破解。眾生相是很複雜的,然而成佛要在有眾生相之處成佛,並非獨自一人在深山裡閉門打坐修行就可以成佛,不可能!你要面對不同的人,這個人有這種個性,那個人有那種習氣,個個你都能自在的應付,沒有煩惱,這才是功夫,真正的功夫。

雖說你功夫到了沒有煩惱,那麼度眾時還有脾氣嗎?佛如來衪不會發怒,因為衪神通無量,知道你的因果而開導你;我們不是的,我們心不清淨,不具足五神通,更沒有漏盡通,所以我們要在與眾生的攪和交往中學習度他們,而我們還有餘習在,我們也有脾氣。一個人開悟以後,他自己自性就清淨,他隨緣跟你吵架,這吵架是因緣慢慢形成。聖人度眾,吵完他就放下,忘記了,而凡夫吵完以後愈想愈氣,有空就拿起來想一想,鑽一下牛角尖。其實修行是很簡單的事情,回心反照你的心,它不平,你就讓它平,這就是在修行。

 人跟眾生之間本來就是無明、煩惱無量,你在修如來菩提,要經從發心菩提起、再明心菩提、出到菩提,你怎麼去用這個心?你度眾,天天對外應接往來所發生的大小事,你是否能夠不在意、不去惱怒諸眾生?因緣不是你想不要就不會來,有時候是考驗、有時候是冤親債主外在的障礙來了,這些事總是要發生,發生就是考驗你,怎麼處理人、眾生相的問題?如果是用修行至高、第一法寶「無為」,相信你什麼事情都可以擺平。離四相光名相懂了沒有用,還要真正受考驗。這我相如果能擺平的話,你人相、眾生相就比較容易擺平,因為你沒有我相了,有大我,大我的心就跟虛空一體,只有度眾生的心,只有利益他人的心,能夠這樣,對人跟眾生相有什麼不能擺平的?假以時間、方法、方便法,對他抱持善導善誘的心,眾生最後都會降伏,正所謂自己心魔去則能降服外魔。

若廣義言之,佛及菩薩亦含攝於眾生之中,十法界,佛不是我們講的如來佛,如來佛不包括在法界中,衪法身無相遍虛空界,這裡的佛是還沒有究竟的如來,有九地前如來,到十地才是究竟如來佛,十號具足的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有這十號具足,才是真正的如來,這是我們的目標,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成如來佛,但是十地之前還沒有到究竟的都還在法界中,佛、菩薩、聲聞、緣覺當然含攝在裡面。

眾生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不是只有人跟人,還有鬼神、畜牲,天神中跟我們比較有關係的是欲界的忉利天、四天王天跟色界的大梵天,欲界夜摩天以上就不大跟人間來往,色界天梵天王,梵天王因為他是萬事萬物的主宰,統率千個界,所以跟我們有關係;另外,我們有接觸到的阿修羅、天龍八部等,其中天龍八部都是附屬在四天王天、忉利天帝釋天主(玉皇大帝),當然也是在護持佛法,是管轄世間沒有一點修行的眾生。其中,阿修羅可以考驗你,因為他有嫉妒心、有瞋心,你在修行,他剛好路過,便來考考你。比方你平常都很慷慨,什麼錢財都可以布施、什麼東西都可以給人,突然有天你就覺得今天什麼都不想做,甚至布施以後會後悔,世尊講這就是魔在作怪,讓你產生不布施的心,毘那夜迦就常會這樣影響人;又或者布施時和人比來比去,佈施完了,不但不愉快,反而起煩惱,我佈施比別人少,沒爭到面子,這就是有阿修羅的競爭心態,都是阿修羅種姓,有鬥爭性。無明,瞋心、吵架,有時候是阿修羅、毘那夜迦或者冤親債主到了。十法界之間,隨時都有偶然的因緣來成就你,或是來考你,所以修行很難,隨時要觀照你的行為、你的心,不要被魔擾就垮了。

畜牲,我們說受戒了,盡量不去養貓、貍這些寵物,因牠們會傷害其他動物。上回我去上海,陳老師家養了一隻貓,那時我看到,白白胖胖的,後來死了之後它就不走了,有位居士到他家去,常常還看到那隻貓,趴在窗戶下面,他就問陳老師以前是否有養貓?死了,但是還在那裡不走。當然,能夠度牠是最好,問題是你養了,牠死了之後到底走不走?這個緣就結在那裡。十法界裡這種事情太多了,我們連人跟人之間的愛都要捨了,怎麼還去轉移到眾生、畜牲身上?現在畜牲比人還好命,有動物醫院、旅館,你要出遠門,把它放到旅館去給人照顧,還可以用視訊,讓你在千里之外可以透過電腦看牠,幾天沒看到就很煩惱,愛到這種程度,比愛人還要愛,很麻煩。眾生相,不是只有人。

眾生梵語 bahu-jana(生),出生在bahu有很多很多,出生在印度的種姓中的第三個吠舍商人、居士,第四個首陀羅,《大通方廣莊嚴懺悔滅罪成佛經》咒語裡講,你在輪迴之間這麼流轉流轉,你出生下階級的人身,佛講無量的法門來適應我們,我們就用這些法門來脫離、解脫,這個是janajantujagat sattva之意譯。音譯僕呼繕那、禪頭、社伽、薩埵(菩薩)。又譯作有情、含識(即含有心識者),無色界眾生,含心,色界眾生還有身與心,其他的眾生有肉體,還有神我身,還有這個心。一看到有情、含識,馬上連想到這些狀況,有時候稱含生、含情、含靈、群生、群萌、群類。

「眾生」一語,普通指迷界之有情,我們也是眾生,我們是力爭上游,今生希望能夠突破藩籬。有時候不要妄自菲薄,世尊在的時候,聽世尊講幾句話,有的人就馬上證到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甚至證得阿羅漢果的例子也有,我們學《金剛經》也有三、四年的時間,進步很慢,我看各位,有的人過去進步很慢,最近因緣成熟,腳步加快了;有的以前走的很快的,現在反而停頓下來,要再經過一次大大的考驗後才能夠再進步,這些我們隨時要觀照自己,不要永遠在迷界有情之間湊熱鬧,希望今生能夠早一點有一個究竟解脫,不要說成佛,能夠解脫就不錯了。

我們說五藏經、律、論、般若、陀羅尼門這五種法門,當然陀羅尼門已經把佛菩薩的密咒搬出來了,再不行就用這最簡單的,讓你馬上成就,如果智慧不夠,過去業障很多,今生又造了重業,四重、八重、五無間罪等等的,都可以用咒語來懺悔、來利益。我們居士身,沒有出家就沒有辦法守具足戒,不能以利來成就道業,《大乘理趣般若波羅蜜經》、《六般若波羅蜜經》講,你喜歡自己獨居打坐,你就要看《阿含經》專心修三十七道品,你可以得到究竟解脫;你喜歡論仗,跟人家辯論佛法,真理愈辯愈明,能夠辯贏降伏別人,你的智慧就增長,這樣也可以修無為,也可以得到解脫;我們現在是學《金剛經》、《般若經》,在求實相觀,求般若智慧,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做到了,也是解脫。如果有同學還不行,這比較銳利的陀羅尼門,若是能夠學一、二個咒,天天如法持誦,你持了百萬遍,自然也能夠脫胎換骨,你不要放棄這最後的機會,不要說我不喜歡咒語。

我已經說過修到空、無相、無願有點樣子的人,就要學咒語,一方面是度眾生用,二方面是自己再往前走,要度眾生,要有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現在學的是懺悔自己、增長自己的智慧。佛法,如果一生之中跼限只學一法,我看了是覺得很可惜,他修了半天已經差不多了,也不想往前走,天天都悠哉悠哉在等待涅槃,很可惜!佛法是各個階段一級一級無量無邊的階梯,你到了哪個階段,什麼法就擺在面前等你,你不能停,還沒有到,你不要奢求,到了不要拒絕,就隨緣,一切都是菩薩安排,如果你從頭是這樣,結尾到老還是這樣,佛法那麼多,你就學這麼一點點就滿足了,很可惜。

有的同學我跟他建議,以他的程度可以學密咒,他說他不想學,你不想學,要學空觀、無為觀,我也不可以勉強你,有一天你就會想。《大般若經》裡面名相很清楚告訴你,現在你如果跨過三界九地、八背捨、九處地定、十遍一切處等等世間禪定的修行,你直接契入心地裡面,修空觀、無相觀、無作觀,而且可以擺脫人、眾生相,不因為與人、眾生應接交往而造成你的煩惱,能這樣的話,再往前就是陀羅尼門,再下去就是四無所畏、四無礙辯、恆住捨性、十八不共法、佛十力、無忘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五眼、六神通、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陀羅尼門、無上正等正覺、六波羅蜜、十波羅蜜等等…,修不完哪!永遠住在平等性就是恆住捨性。最重要是人、眾生相這一關沒有跨過去,如果這關能擺平了,後面就很快。這關卡很多,而且都是實修的,怎麼跟人互動度眾生讓他們得利?前路很多,不是這麼一段,就完了,懂得愈多,知道路途愈遙遠,這樣你自然就趕快往前走,今生稍微積極一點。

《雜阿含經》卷六:「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你對外在的色相,人喜歡人、物質喜歡種種物質,都起了不清淨心,你一想執取,就會被綁住,綁住像綿花一樣,又細又長的綿綿不斷,這些都是眾生,這些是對色相講;「對心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當然色相先染著,後面的受想行識,憂喜苦樂的覺受、思惟的心、微細的潛意識的種種念頭跟我們第八識的種子,這些業因交纏不淨的、永遠糾纏著,這些就是眾生,五蘊之身心二法,不能夠淨就是眾生,你自己跟外在的眾生都是一樣,纏綿不斷。


  《長阿含經》世本緣品載,無男女尊卑上下,亦無異名,眾共生於世,故稱眾生。《俱舍論光記》謂受眾多之生死,故稱眾生。《大智度論》、《大乘同性經》謂,眾生係以五蘊等眾緣假合而生,故稱眾生。《不增不減經》記載,法身為煩惱所纏,往來生死,故稱眾生。《摩訶止觀》卷五上云:「攬五陰通稱眾生。眾生不同:攬三途陰罪苦眾生,攬人天陰受樂眾生,攬無漏陰真聖眾生,攬慈悲陰大士眾生,攬常住陰尊極眾生。」

《長阿含經》世本緣品載,無男女尊卑上下,亦無異名,眾共生於世,故稱眾生。這都不是一世,而是千萬億世的這麼一直在六道中輪迴,不知道修佛法,求解脫;知道了,修了一半,也還是眾生,不究竟之前都是眾生,差別只在沒有煩惱的眾生、不知不覺的眾生、以及覺了而還有煩惱的三不等眾生。我們盡量觀自己的心,在與眾生應接攙和之際來改進自己。智慧差一點的就要去思惟如何超脫,如果你不思惟,就沒有銳利的智慧;智慧多點的不用去想,正與眾生起因緣時,你觀照你的心,怎麼讓它能夠平?不平讓它平。吵架吵完了,讓它平,內心起法讓它平,很簡單心平就是覺,覺了以後不能平,你會迷失掉,最好是當下就覺,三、五秒鐘就平,這樣剛剛講的眾生,那些有神通力的阿修羅、比那夜迦、魑魅魍魎,就沒有辦法來耍弄你,因為你心清淨、無為,他起心動念來影響你,你馬上就警覺,一警覺,你的心只有清淨心,沒有妄想習氣的心相應,怎麼會煩惱?根本沒有煩惱,知道有異狀,事情來了,來了,要角力、心的角力,角力完了,你還是心平氣和,他看你聞風不動,他就不敢再來耍弄你了。修行就是這樣,魔障也是好的,可以讓你成長,沒有魔考,不知道自己修的好不好,大乘佛法是這麼練出來的,小乘者是持清淨戒而成就的。

《俱舍論光記》謂,受眾多之生死,故稱眾生,眾生不是死一次就完了,無量無邊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這麼一直在六道中打轉者,是謂眾生。《大智度論》、《大乘同性經》亦稱,眾生係以五蘊等眾緣假合而生。沒有色受想行識就沒有眾生,你受想行識不淨,當然會再輪迴。《不增不減經》記載,法身為煩惱所纏,法身本來清淨無相,為什麼你會被煩惱所纏?其實煩惱纏不住法身,是你自己讓煩惱纏,你的煩惱纏住你的肉體、纏住你的心念,法身清淨哪裡會被纏?只是在清淨跟不清淨之間,你會迷糊在不清淨的這一面,你不會開發出清淨法身這一部份,我們凡夫就是如此。如果,你說你還有煩惱、不清淨,那你放下一切、守住無為,煩惱不就起不了作用?阿羅漢、菩薩還不究竟的,他們為什麼能解脫?內心亂了,但不被它抓住,法身也有,煩惱也有,這兩股力量平衡的時候,就無所謂煩惱,你要這麼回光反照看你的心,看能不能平?能平的話,就不會被煩惱所縛。

如果煩惱被纏住,往來生死,那就是眾生,當然,這裡面還包括菩薩,他還不究竟,但是,他甘願,甘願往來生死、生生世世,不是只有在人間,說不定還要到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都有可能,因為他已經不在意了,反正生死生死、涅槃輪迴他都不在意了。釋迦牟尼佛的《本緣論》裡,衪多少世、多少生死都在行菩薩道,衪在畜牲道也在行菩薩道,在哪一道就是在度那一道的眾生,何況衪現在法身清淨了,《解深密經》裡講的,衪可以化成六道眾生,不是清淨的、不是完美的個性,衪還示現邪心、邪識跟眾生攪和,攪和之間衪才能夠度眾生,這是衪的大慈大悲心。成佛不是好玩的,成佛不是在那裡逍遙的,成如來就是無量的大悲心要度眾生,化導每一個眾生。當然,衪法身清淨,衪不必忙,衪在法身清淨之際,就有很多的因緣去示現無量應化身來度眾生,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摩訶止觀》卷五上云:「攬五陰通稱眾生,色受想行識具足,就是眾生。眾生不同:攬三途陰罪苦眾生,攬五陰眾生,有聖人或者準聖人,他也是攬五陰,不究竟的,但是沒有煩惱,真正的眾生就是三惡道裡面的、不好的、受罪的,這才是苦的眾生,我們人,有的還不錯屬於三善道,生於善趣人、天、阿修羅,如果畜牲、餓鬼、地獄,當然就很不好了。攬人天陰受樂眾生,你做了天界的善因,有這個天界的果報身,受天界的快樂,要吃、要穿,心想就來,可以去享受這種福報,只是死了之後還要去受果報、去受輪迴。攬無漏陰真聖眾生,這是真正聖人的眾生,當然不是究竟的聖人,不是如來的聖人,是解脫六道輪迴的聖人。攬慈悲陰大士眾生,就是大士、大覺者,就是大菩薩。攬常住陰尊極眾生,常住,就是無相、法身清淨,尊極眾生,這才是真正我們要學習的。

從攬五陰開始一直往後,你到底要走到哪裡?要先認清道路,不造三惡苦的因,就不入下三道,造了善界天上的欲界因,不要執著,就不會受到那種果報,這就是布施波羅蜜。你要修無漏解脫有兩種,小乘的,就是不做善事、也不做惡事,戒律守得嚴謹,南傳227戒、北傳250戒就能證果位;大乘的菩薩,做了以後忘記、忘記,不要執著,用般若智慧觀照,這就是菩薩。你要求最後的常住陰尊極眾生,你就是要去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產生大慈大悲的心,成就大覺,這樣才有機會成如來。這條道路能夠看得清清楚,這就是有正知見,你知道要怎麼走,經典告訴你這麼去走,一路離不開這個心地,眾生、人跟你的心地是一體的,如果我相上面沒有了,你內心清淨,人相、眾生相也沒有了。是以經典告訴你,為什麼須菩提問世尊:「云何降伏其心?」釋迦牟尼佛先提出來,你要發菩提心,就是先要發誓度一切眾生,誓度一切眾生,你要先調伏你的心。那麼調伏我的心跟外面的眾生又有什麼關係?因為你的心跟眾生心是一體的,你的心要平、要淨,眾生心才能擺平,這就是未來要成佛的一個基礎目標。修菩薩道不是自覺,是要先擺平外在眾生的心,然後你的心才自然清淨,這道理你要去思惟,這跟小乘阿羅漢以下的四果聖人,觀念是大不同,因為你是在修大乘法。

 

6. 壽者相

壽者相梵語 j1vasa3j#2,亦即抱存「具有生命的個體(j1va)」之想法。蓋一般認為,個體即靈魂或人格主體之意,然在佛教立場,尤其以般若思想之觀點而言,則反對執著於此類個體、性命、靈魂等實存之觀念。如《金剛經》言:「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上引中之「相」,乃執著其實有,執著其必有具體之實體、實法可言之意。故「壽者」一詞之解釋,除上記外,另如吉藏法師之《金剛般若疏》謂:「外道計有神我,死此生彼,經遊六道,故名壽者也。」

壽者相梵語 j1vasa3j#2。壽是āyus與命jīvita,合稱壽命,在我們人看起來,就是指人壽百歲,現在平均七十五歲。壽者相,以修行人來講,是以後要去哪裡,指未來的壽命,如果你執著未來要去天上享受長壽,你就是有壽者相,你不求,那就是解脫,這是很重要的觀念。要如何不求?你做了天界的善業,你要升天,你用般若智慧觀照它,做了善事忘記了,無所掛懷,這樣你才有辦法去掉壽者相;你修到禪定,你不去執取初、二、三、四禪的境界,你一執取就感招那邊的業緣,死了之後就去色界天上,感招到更長天壽,般若智慧在告訴我們不要執取一切善境界,《楞嚴經》五陰魔相也在告訴我們,不要執取一切修行的境界,能夠這麼關關度過,這壽者相就沒有了,你有相要執取長的天壽,你就有生死。阿羅漢做到不去執取壽命,那就有般若智慧,不去觀照善境界,這樣才能夠逃避壽者相。

何謂壽者相?亦即抱存「具有生命的個體(j1va)」之想法。蓋因一般認為,個體即靈魂或人格主體之意,然在佛教立場,尤其以般若思想之觀點而言,這個體不是一個個體,是以反對執著於此類個體、性命、靈魂等實存之觀念。我們一般人修得沒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都有一個靈魂、神我身,這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也不是你說沒有就沒有,是要去實修到沒有一個神我身的境界,如地上菩薩或者破了色身的無色界天神。修行,要有一個概念,如果你還有一個五根,不管是人的層次或者三度、四度空間的層次,只要你可以用五根去接觸這些現象的話,你就是還有一個神我身。佛,衪是已經沒有一個神我身,衪法身清淨遍虛空界,佛法不修到這種境界,你這個個體、性命、靈魂沒有破掉,怎麼得究竟涅槃?有的人修到用你的見性可以看到天上、人間、鬼神、佛菩薩,還有的是修到靈魂可以出竅,你擺明了就是有個體、性命、靈魂,你怎麼究竟涅槃?無餘依涅槃修不到,要怎麼辦?也沒有辦法,因果就是這樣子。你累劫沒有修到破去色身的執著,你就是還有身,要修到哪一世才能突破?誰才能夠突破?要修到登地菩薩,他真的就是沒有神我身,只有一個心識。

這裡講壽,佛教反對個體、性命、靈魂,不是因為你反對就沒有,要修證出來,你修到個體破了,性命沒有了,靈魂也不見了,只有一個心,心,當然無形無相,不起心動念,當然無形無相。《金剛經》裡講,為什麼如來知道一切眾生心?因為你起心動念就有形相,你不起心動念就沒有形相,而如來衪有神通力,觀照到你起心動念在想什麼?還可以知道你過去想什麼、現在想什麼、未來還要想什麼,以如來的智慧無所不知。這個壽者相,這裡理念是理念,你要去實證給人家看,不是你反對執著個體、性命、靈魂就沒有了。如《金剛經》言:「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理念上要做到,實際上也要做到沒有這四相,你沒有這壽者相的話,你也沒有肉體,沒有這個神我身,神我身就像天神、鬼神、地獄眾生一樣,有那個形相,沒有質量,他還是個身,天道、阿羅漢一樣的,死的時候,他那個形相就脫離肉體,你要修到這個形相也沒有了,只有一個心,就是破我們身體的束縛,你這個心自己可以脫離肉體,無色界的天神,再來修佛法,認識佛法,他就是菩薩、地上菩薩,因為他沒有身了,一入滅,就遍入虛空。

有位大陸的網友來問,我死的時候,是投入那個光好,還是跟虛空一體好?這不是你要怎麼做,而是你功夫到那裡的問題,你的功夫還沒有到破解神我身的時候,你怎麼進虛空?你還有一個身,你死的時候,你這個神我身,就是靈魂這麼飄呀飄,飄起來了,那是有形相,有形相你怎麼進入虛空?怎麼合一?你要無形相,才能融入虛空。釋迦牟尼佛法身,為什麼可以遍虛空界?因為衪無形無相。地上菩薩為什麼沒有神我身?因為他可以入無餘依涅槃,因為他已經無形無相了。如果你前面三相沒有了,我相、人相、眾生相,理解了、心擺平、修證到了;壽者相,壽命也不執取了,自然沒有神我身了。壽者相,你到底有沒有身形?死的時候是不是神我身脫離,變成另外一個個體?事實擺在那裡,這不是你說了算的,所以,要用功,累劫修,哪個人今生到哪個境界,你這個肉體沒有破的話,光理念懂沒有用,還只是位地前菩薩,還有一個神我身,你雖看破了壽者相不執著,修證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的境界,但還不是究竟,這個觀念你要懂。

上引中之「相」,乃執著其實有,執著其必有具體之實體,這是外道執著的,佛法不要執著,不執著你也要做得到,才是究竟;如果不執著,也不究竟,那還是地前菩薩,執著其實有,執著其必有具體之實體、實法可言之意,那是執著。故「壽者」一詞之解釋,除上記外,另如吉藏法師之《金剛般若疏》謂:「外道計有神我,死此生彼,經遊六道,故名壽者也」。你是佛道,你到底有沒有神我?你有神我,神我猶在,你怎麼究竟?還是留一個尾巴。縱容觀念上你沒有神我,但做不到,確實還有一個神我時,那你跟外道還不是一樣?雖然有佛教的理念,沒有做到究竟,還是有神我,如果你能做到地上菩薩甚至如如來的法身清淨無相,那這樣你不但沒有神我,加上你不去執著這個心意念的有、無,你懂因果、懂心意念的緣起法的話,控制這個心意念,不去攀一切緣,你就可以住入無餘依涅槃,關鍵就在這裡。

祖師大德講的話,你要懂關鍵在那裡。他講外道具有神我,並非你是內道、佛道,你就沒有神我。你也有神我,縱使你不去執著它、不把它看成神我,那個也還是神我,這不是你口頭不認它,就可以當它不存在,其中差別在於你有神我,但你也有解脫知見,你是阿羅漢、阿那含,還沒有究竟,暫時不生死,阿羅漢是暫時不生死,兩萬劫以後,他還是要再來發菩提心,修菩薩道,他是暫時休息一下,不是阿羅漢就究竟了,沒有;而菩薩是提早上路,他不入涅槃,生生世世來出生,再修智慧,從有神我修到無神我,才入登地菩薩。無神我以後,再修二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如來,如果,依釋迦牟尼佛這種修行時間的話,我們還要二大阿僧祇劫,但是,我們已經上路了,好在我們會碰到很好的佛法,讓你又可能一世上進一大阿僧祇劫的智慧,有可能嗎?有!當初釋迦牟尼佛,衪無數劫修菩薩道,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不能授記?這是因緣,後來衪發了很大的願度一切眾生,下了多少誓言,最後,十方如來就讓衪能夠結這個懺悔印,然後,誦大隨求陀羅尼二百九十幾句,一下就到腦筋裡面去,衪誦了三遍以後,十方虛來如來就跟衪說,好!你未來會成佛,名為釋迦牟尼,不然衪還是在三大阿僧祇劫裡沒完沒了,所以因緣很重要,佛法發大心,也很重要,這個大隨求陀羅尼咒,你今生一定要去唸,多唸、專心唸,也許你會得十方如來授記,你未來會成佛。

 

7. 所說義

梵語 artha,音譯阿他、阿陀。意指:(1)意思、意涵,(2)道理,(3)意義、價值、利益等,(4)動機、理由等。其中,意義與義理相通。道理指正義(正確的傳統道理)而言,反之則稱為不正義、邪義、異義等。顯示完全明了究極之道理,稱為了義;反之則稱為不了義(未了義)。了義與不了義合稱二義。凡所立義理之狀態,稱為義相,乃為義理與相狀之意。義路一語,則指道理之程序、步驟。此外,於諸經論中,常用「第一義諦」或「第一義空」等語,而以真諦為第一義,俗諦為第二義。

所說義,梵語 artha,你要翻做利益或者意思、意涵,這裡所講的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金剛經》衪的精確的義理在哪裡,這是在講這部份,在這十七品裡面提到如來所說義,我們是進一步了解一下,所說義,音譯阿他、阿陀。意指:(1)意思、意涵,(2)道理,(3)意義、價值、利益等,這在《解深密經》裡面有出現過義理,這利跟益有不同的意義,有的是在有生之年所得到的好處,有的是在死了以後,所得到未來果報的好處,這都不一樣的意思,(4)動機、理由等。其中,意義與義理相通,相通是相通,意義是平面的敍述,義理是比較究竟道理的說明。道理指正義,這裡不是指「有理走遍天下」的正義,佛法不能講正義,講正義就有武俠的精神,說穿了都有假借公義去殺人的嫌疑,這不行,佛法不能這樣。佛法是慈悲的,要愛你的敵人、愛使壞的人,像魔,佛都捨不得用手指頭摸他一下,那麼慈悲,看著他壞也覺得可愛,你心裡面要能這樣,才是大慈悲。有時候,想一想,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做到這樣?看到壞人巴不得打罵他、修理他,怎麼能夠這麼慈悲的對待他?隨順眾生,這眾生包括魔,魔王要求衪入涅槃衪就入涅槃,這種修證,你要去思惟,要怎麼樣才能做到,修慈悲,大慈、大悲。

這裡的正義是指正確的傳統道理而言,反之則稱為不正義、邪義、異義等不同的。義,顯示完全明了究極之道理,釋迦牟尼佛講的《金剛經》的義理須菩提懂了道理沒有?這是最高的義理,懂了沒有?當然他最懂,因為他是智慧第一,才可以跟釋迦牟尼佛這麼一來一往對話,有時候,還可以幫釋迦牟尼佛答話,釋迦牟尼佛一談到色身,有身是最大,他馬上把話風轉回來不講有身,有身就非大身,這種要講空理,對《金剛經》的了解,他是第一,稱為了義;反之則稱為不了義,未究竟了義,(未了義)。了義與不了義合稱二義,我們學佛法,在《維摩詰經》裡, 維摩詰菩薩一直告誡當時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可以說沒有一個人不被他罵的,你執著什麼,就會被他挑出來罵,你一執著,就有偏著,當然會被罵。他說依法不依人,所以你不要說哪個人、哪個師父,我跟定你了,你要跟定誰,你不如去跟釋迦牟尼佛,你不要抓了一個人去跟,你要跟人,還不如跟法,法是釋迦牟尼佛八萬四千法門,應付一切眾生根機,從衪清淨法身中流露出來智慧的結晶,這樣你依法,你才能夠得到 裡面的精義,才能夠求得解脫,那麼多的法,一切法都是佛法,我要找什麼?譬如你為善,幫助別人,如果你還有所執著的話,你升到欲界天去了,這樣到底對不對?這種不了義的法,也是佛法,你要求《金剛經》的程度,《大乘理趣般若波羅蜜經》就是熟酥,乳、酪、生酥、熟酥第四階段,再來就是醍醐,經、律、論、般若第四階段,再來是陀羅尼門,真言、咒語,不管是空、般若等都是了義。

了義,就是能夠觀一切世間相,不被它黏住,你有辦法解脫,徹底了解這種意義,了解以後還要離四相,不要光說不練,境界一來,就迷糊了。了義觀空、觀無相、觀無作,不要起心動念就無作了,你要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裡、適合學習哪部經典,現在是在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的程度?《般若經》能懂的人是大學程度,你要學陀羅尼那是要去度眾生用的,你現在已經解除自己心裡輪迴的業障,不去糾葛,你要去學了義,你能夠有幸在這裡聽《金剛經》,就像經典說的,不是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種諸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而且你能夠聽、能夠誦、能夠受持這些法,你其實已經是如來了,如來還有十果位,十個位階,你還是要修,因為你還是不究竟,就是有解脫,也沒有神通、智慧無量,還沒有到釋迦牟尼佛那種真正如來的境界,永遠學不完的,謙虛、卑下是最好的態度。

凡所立義理之狀態,稱為義相,乃為義理與相狀之意。義路一語,則指道理之程序、步驟,修行有一個道路,道路有一個階段,你道路是對了,你走上解脫道路是對了,跨上了,但是,你到哪一個階段?你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還是向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四雙八倍,再過去轉入菩薩道,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菩薩,再上去還有十地如來地,道路走對了,這每一個階段不一樣,你要懂得這些,就是懂得修行的道路、義相;為什麼人家可以證得須陀洹?他到底修什麼?經典告訴我們,他破三結使,斷身見,破解身的執著,去除疑心病,然後,沒有戒禁取見,不守釋迦牟尼佛沒有說的亂七八糟、沒有意義的戒律,這些做到了,就是須陀洹,甚至有的大乘經典還有一種說法「斷一瞋,許汝證須陀洹果」,只要把這個瞋心的習氣毛病徹底的摧毀,就有須陀洹果,今生快一點把瞋心的毛病拿掉,要練到就是被人糟蹋了,也能夠心平氣和,如果被罵了,還有不舒服、會生氣,趕快去改進。佛法是學緣起觀,要懂因緣,能夠順緣的話,還有什麼好罣礙不平的呢?因緣成熟,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順緣,你提出來的主張,被人家一下子否決掉,你就知道時間還沒有到,這樣不是很自在嗎?學佛法,有那麼難嗎?伏心,伏心就自在了,而且可以順緣,這是「第一義諦空」。

第一義諦,不管是人與人或人與團體的應接不往還、不管你說出口或者人家丟出來話語,你都要住在空中,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在其中,你都要能夠守住自己,讓自性去應緣,不要用你的妄想習氣去應緣,《金剛經論》告訴你那麼清楚了,我們這個心最勝、最靈,「遇境似有,境滅還無」,問題是因緣來的時候,你要覺知了,不要隨妄想流轉,不隨妄想流轉,就是第一義諦空,以真性主行,讓它去應緣,這簡單的幾句話就是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這《金剛經論》的幾句話,實在是太美妙了!我們要學習第一義諦空,五根對六塵所現的一切境,你都不要有第二念,更不能有第三念,第一念是第一義諦的覺知,第二念是你的分別,我常常講這有差別,菩薩、佛對一切因緣的來來去去,根本都不在意,是誰在來來去去?究竟空!阿羅漢,他是有覺,知道是誰?然後他不再生第三念,有覺就是有分別心,分辨是誰?但是接下來他就沒有好、壞心,這樣還好,覺而不住;而我們凡夫,就是覺了以後,接著胡思亂想下去,這樣怎麼住第一義諦空?喜歡胡思亂想的人,學佛法很累,因為很難管住這個心。不胡思亂想的人,學佛法很簡單,為什麼要學那麼多的經典,一部經就夠了。五藏經、律、論、般若、陀羅尼門,當然,要度眾生陀羅尼門是一定要的,你要解脫前面四藏哪一藏都可以,你現在在學般若藏,用實相觀,學般若智慧得解脫,這是心跟應緣之間,怎麼去拿捏好不被因緣所轉,這是大乘佛法的心跟外境之間的關係,要能夠調理的好。

而以真諦為第一義,俗諦為第二義。如果,你修證到了空、無相、無願觀的階段後,就要小心不要有斷滅相。金剛經從一開始到現在一直在講離四相,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只是離相,然而到了第三十一品釋尊講的則是離見而非離相,如果你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要不要離?這見跟相是不一樣的。相,是一個客觀的事相在那裡,見,是一己的主觀意念執著進去,那麼菩薩可以再執著嗎?前面講相,本來要你離見的,為什麼菩薩還要再進去?因為他已經懂得解脫的道理,他要度眾生,就要再執著、回凡去。度眾生,不用一些實例,怎麼能夠度眾生?重點是在度眾生之際,你和眾生往來攙和,都還能夠保持自在,這就是功夫所在,這比阿羅漢還要高段。阿羅漢是我什麼都不理、不想,我把握自己就好了,菩薩要練功夫練到自己能夠脫黏,還要去轉別人,讓他也能夠解脫,這個人轉不了,也一定要讓他轉,我有時候,還陪你們玩,我是陪你們玩,能夠陪你們玩,你們還玩不起來,玩,就是要讓你們解脫,從裡面去繞繞繞,繞出來,菩薩練好功夫就是這樣。古代的祖師大德,師徒之間可以打架、棒喝,打完後,就喝茶去,剛剛在打架,很自在的,磨練心性,假假真真、真真假假,這種實例,要菩薩才能夠深入三昧,要有真正的解脫功夫,才能夠來玩,菩薩能夠真實等觀,不以為忤、不以為逆,這才是真正解脫。


   然於華嚴宗,常以「教」與「義」相對而稱,其語意異於普通所謂義理之義。據《華嚴經探玄記》載,小乘之教法,教、義俱不圓融;三乘之教法,義圓融而教不圓融;唯華嚴之別教一乘乃為教、義俱為圓融者。另據《華嚴五教章》之說,若就根本法輪而言,華嚴一乘有教、有義;就枝末法輪而言,三乘末教唯有教而無義;就攝末歸本法輪而言,三車(羊車、鹿車、牛車,分別比喻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為方便之教,大白牛車(比喻一佛乘)乃為真實之教。

然於華嚴宗,常以「教」與「義」相對而稱,教,只是一個名相,一個義理的闡述,這裡的究竟義、了脫義,有為跟無為之間的對稱,如來所說義,講的都是有名相的如《金剛經》裡的,但是,衪要的就是你不去執著一切名相、不去執著一切種種的因緣現象,做了好事不執著,壞事當然不能跟眾生發起,不惱眾生,做好事不執著,度了無量無數的人也不執著,無眾生可度也不煩惱,其語意異於普通所謂義理之義。據《華嚴經探玄記》載,小乘之教法,教、義俱不圓融,它教你偏向於執著一種空的解脫,或者是所謂的鴕鳥心態,把頭埋在沙裡,我沒看到,反正我不理你們,我自在,這種不圓融的,也是功夫不究竟;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教法,義圓融而教不圓融,義當然是唯一的,都一樣,教法、方法不究竟;唯華嚴之別教一乘乃為教、義俱為圓融者

你不要看到這樣,你就很高興,我學華嚴宗,你拜《華嚴經》每字一拜也是一樣,你小乘的法也沒學到,三乘的法你也,法是依你的根性、智慧相應就是好,不要說華嚴宗好,你就一直追逐,你還不是那料子,勉強無益。能夠聽華嚴的人,其實講起來就已經是能夠懂得神通變化,這已經是菩薩階級的人,可惜我們華嚴只有傳到他化自在天,上去的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阿羅漢、緣覺、菩薩的境界都沒有傳,小乘不管是圓融、不圓融,他在解脫上總比你懂得道理做不到解脫還要好。你在圓融、不圓融上你大小眼,但是做不到的話是毫無意義。就是我懂的、我講的、我做到了,你聽得很高興,但是你做不到,也沒有用,我的還是我的;同樣的道理,你說小乘不好,可人家可以馬上證果位,你行嗎?你說你不想成果位,我要行菩薩道,菩薩道有五十一位階,扣掉小乘的十信位,還有四十一位階,那你走到哪裡了?今生你能不能用功一點?能不能走快一點?能不能連跳好幾級?想這些比較實際一點。這是他們在判教裡面講的觀念,我們懂就好了,但是不要大小眼,還是跟我們切身有關的實修比較重要。哪一個圓融、哪一個不圓融?你了解就好了。

另據《華嚴五教章》之說,若就根本法輪而言,法輪,就是講解脫的才叫法輪,不是所有法輪就是指解脫法輪。轉輪聖王轉的法輪,他轉的是正輪,轉輪聖王轉的金輪、銀輪、銅輪、鐵輪,在講紀律、講戒律而已,以戒來得你的定,不會做壞事,得到好的果報,轉法輪只有釋迦牟尼佛才會轉,轉解脫法輪。華嚴一乘有教、有義,教法圓滿,義理融通。

就枝末法輪而言,三乘末教唯有教而無義,沒有究竟義,沒有究竟義的,你不要洩氣,有的資質就在這個階段,你要幹什麼!你還沒有到大菩薩的境界,講歸講,也沒有用。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法界品裡面,每個菩薩都會神通變化,你會嗎?你心不淨,怎麼會有神通變化?華嚴看一看,我早期看了,一直有一個妄念,這五十三參對於神通變化很好,若出一本書註解,善財童子參訪這位,他學到什麼?怎麼學?他心要怎麼清淨?才可以變化這個神通,若能闡述一下,應該不錯。妄想很多,只有一個身,沒有辦法,該做的事還很多。

就攝末歸本法輪而言,去除末端,回歸基本面來講,三車(羊車、鹿車、牛車,分別比喻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這在《華法經》裡面的譬喻。)為方便之教,大白牛車(比喻一佛乘)乃為真實之教。理論上講沒有錯,你是什麼料子,該學什麼車,你就坐什麼車,是勉強不來的。你在這裡聽《般若經》表示有搭牛車的資格了,就是菩薩的境界,搭白牛車是很好,可惜若是望塵末及也沒有用;對稱相應就是好,對你當下有受用,就是好的法,不是看人家坐牛車、大白牛車,你就覺得很失意,不必要,或是看人家坐羊車、鹿車你就笑人家,也不行,不能有這種心。你要懂因果,懂因果就是什麼人就學什麼法,哪一些人是跟誰學?學什麼法?做什麼善事?你讓他們去做,世間就是這個樣子

 

此外,《大乘法苑義林章》舉出境界之義與道理之義兩種,並謂於世間勝義、道理勝義、證得勝義、勝義勝義等四種勝義諦中,前三種為「依詮談旨」,故屬境界之義;第四之勝義勝義諦為「廢詮談旨」,故屬道理之義。

此外,《大乘法苑義林章》舉出境界之義與道理之義兩種,境界是修行過程之間的初、二、三、四禪的境界,所產生的義理是什麼?你要走正法輪、走到解脫道或者走到如來境界的道路它的義理來講,這兩種可說相同也可以說不同,明顯的去細分的話,是不同,如果以究竟來講,沒有兩樣,不因為說我在初、二、三、四禪的境界,我如果不執著它,還不是跟我究竟道理一樣嗎?用般若智慧觀初禪的境界,有覺有觀,我不執著,跳過去,到喜俱禪,我心起快樂,我不去執著,度過身體的樂俱禪,樂俱禪,不執著氣旺,身體覺受很好,我就度過去了,就進入心對一切境不動,一境性之間,這樣還不是跟我要走的道路很快通過去。每一個菩薩在解釋的話,你不要照單全收,你要思惟一下,他講的有道理嗎?我的理念可以比他再前進一點嗎?不是他講的就是這樣,我們要講經說法,難免要舉這些來講,你知道他講的對不對?不是說對不對,境界到哪一個層次,佛法沒有對不對,是境界到哪一個程度,他能夠解釋佛的境界到哪一個層次,如果你的眼光、修證比他高,你當然可以了解他是在講什麼,可以看出他哪一點還沒有辦法再往前推。

並謂於世間勝義、道理勝義、證得勝義、勝義勝義等四種勝義諦中,什麼叫做勝義?殊勝到不能夠再微妙的這種義理,到最後勝義勝義就是這樣,不必講,無所得、歸於空。世間勝義,在世間法裡面,它有世間的禪定境界,你說它不好,其實也蠻好的,你說它好,但是不究竟,還有更好的。世間禪定的種種現象,境界、真如性用,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除非你要成佛,你必要去認識它,因為成佛那一世每一種境界都要懂。我們今生都是來接續上一生的修行,往前走,能夠往前走就已經不錯了。有些人修禪定走得很快,因為這些他過去都經歷過的,所以走得很快,到了有為法要跨入無為法的境界時就很陌生了,因為他從來都沒有修過無為法,從來沒有修般若智慧過,都是住有相的禪定或者密教的觀想,到了要修空觀的時候,他就不知道空觀要怎麼修?剛好接在過去生停下的關卡,再往前走就沒有概念,每一個人都是這樣,都是今生再來,接下去你不要得少為足,要跨大步一點,難得你能夠接觸到佛經,如果你再接觸到真正大乘佛法,你要趕快多學一點,趕快抓住重點,大步大步的往前走,不要在那裡耍口頭禪,修行不要討論,把心打死,解脫,包容、納進一切眾生相,就這麼簡單。

前三種為「依詮談旨」,世間勝諦、道理勝諦、證得勝諦,世間事,有世間相,有勝義,也不究竟;道理勝諦,講道理還不究竟,你要講聲聞乘的有聲聞乘的究竟理念、緣覺乘有緣覺乘的解脫理念、菩薩乘有菩薩乘的解脫理念,這些道理不對嗎?也對,也不對,你硬要比較還是有高下,但是都不究竟,那何必比呢?不必了,證得的境界有優劣,這些都是過程,事實上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有沒有優劣?平等平等,哪裡有優劣?這些是方便說,讓你了解過程之間還有不究竟的時候,如何比較,比較就難免分高下,然而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現在是討論佛法才需要懂這些,否則勝義勝義,不可說不可說!無所得無所得!沒有什麼可說的!就把詮廢掉,只談旨,旨怎麼談?本就不可說,哪有什麼可談的?勝義勝義諦,是屬於真正究竟的道理。(今天就講到這裡)

(2007.09.16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