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20-1)
               --
七品 究竟無我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前言

上一分談到,善男子善女人讀誦、受持《金剛經》,其功德無量、無邊,這受持、讀誦《金剛經》所得功德,大於世尊曾供養八萬四千那由他諸佛之功德,後者不及前者百分之一、千萬億分之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這是因為《金剛經》能讓一佛出世,故其功德無量。

惟因果律律不爽,若前世已造三惡道業,此人若受持、讀誦《金剛經》,則今生可能會受人輕賤。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若有人一聽聞《金剛經》密義,心即狂亂,狐疑不信,所以世尊說此經義不可思議,但果報亦不可思議。

(17)分須菩提尊者重提舊問,祂問世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重答:發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菩薩不能有四相,有四相即非菩薩。

自此佛陀提示另一重要觀念,說實無有法給與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也就是說發菩提心者,無有一法可用,無有一法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換言之,要修無為法始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無所得法,始能得佛授記,因此釋迦牟尼佛於過去然燈佛時,因依無所得法而修,故然燈佛給與授記說未來會成佛,號為釋迦牟尼佛。

悟得佛如來境界時,就是證得諸法如其義,所以實無有法,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一切法中能觀其無實無虛,所以佛說一切法都是佛法。為怕眾生執取一切法,如來又提醒大眾,要以實相觀一切法,所以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為一切法。

此在如來重宣無上義、實相義,舉出「人身長大」一有為相語,須菩提尊者已悟真實義,即答世尊:「有身即非大身,非大身是名大身。」所以菩薩若執著有眾生可度,即不名菩薩,因菩薩不能執取有為相故,實無有法名為菩薩,連菩薩亦無名,何有眾生名,何有眾生可度。最後如來結語,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而如來又怕大眾執取無相莊嚴,所以提出若菩薩有莊嚴佛土想,執取空無來莊嚴佛土,這樣也不是真菩薩。總之,通達無我、無法者,無有為、無無為者,才能說是真正菩薩。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在第二品須菩提尊者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應住?」這裡又重問一次,三十二分之中,十七品又重提舊問,所以世尊所答雖同,但義理又再深入一點。「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所以,你發菩提心是簡稱,整個應該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要求無上正等正覺,第一個就要先發這個心,說要滅度一切眾生,不管是哪一類眾生、哪一個眾生,希望都能救度他們。講到滅度,使其得無餘依涅槃,才是真正滅度,如果,只有修到有餘依涅槃的話,還不算究竟,當然不是說所有的眾生都一定會被度到無餘依涅槃。

滅度一切眾生,這位菩薩這麼做、那位菩薩也這麼做、佛也這麼做,好像一切眾生都度光了,還有那麼多眾生嗎?不然,眾生度不完,若方便升天界,未達究竟解脫,都會再墮落,所以你盡量做,能夠度多少就算多少,並不是說你度了這個人,他就究竟成佛,所謂究竟成佛就是成如來,如來才絕對不會再退轉。《圓覺經》裡面所講的「始知眾生本來成佛」,這裡面有一個疑義,如果每個人都成佛了,怎麼淪墜?就是你度他,度到有點覺了,但尚未究竟時,方便住於天界,他還是會再退轉,連菩薩都會退轉。菩薩從初地開始到七地以前都是浮浮沉沉的,有時候到畜牲道,有時候入地獄也有可能。滅度眾生是很難,不是度完了就完了,未成佛以前隨時都會退轉,所以你救了他、度了他,有沒有究竟?沒辦法去考慮那麼多,此時有緣,幫他一把,之後他因緣不具足跑到別道去,也沒有辦法完全得度。只是,你發菩提心,就要這麼去發願,我要滅度一切眾生。

要滅度一切眾生,你要學功夫,不是說幾句話,就能度得了人,有的人有善心,但並不積極,眾生林林總總,很難說每一個都得度。大菩薩不會常常示現,假借人間的這些菩薩來講經說法度眾,看每個人根基學到什麼,學到正定、陀羅尼、四無所畏、四無礙辯等等這些智慧,才有辦法去度眾生。反正度眾生是一個心,有時候,我們度了以後,覺得沒有做好、覺得沒有究竟、覺得如何又如何,心有歉意。其實不要太在意,因為太在意就是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菩薩就是這樣,做盡量做,做完了就忘記了,不要去罣礙,這個眾生度了沒,還有多少未度,眾生有沒有成就、有沒有究竟?都不要再去管他們,大菩薩就是要這樣,佛也是這樣。

我們不是常看經文,滅度一切眾生,那麼,都滅度了,還有眾生嗎?有,一大堆,還是一大堆。觀念要注意,你發了菩提心,就一定要度眾生、滅度一切眾生,要有這個心,再來修自己─經伏心菩薩、明心菩提、出到菩提、如來菩提這五個階段,發心菩提是第一關,你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你就想我要度盡一切眾生,要記得!如果,你不大想管事情,看眾生受苦,想幫,有時候幫一幫,自己又起很大的煩惱障礙,有時候又會退轉,退轉就是你發菩提心發的不是真的。常常要自己反省,不管是發菩提心度眾生或者修自己,都是要思惟、要反省。

「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讓眾生滅度了以後,也沒有去想他到底有沒有究竟?度了以後不要去罣礙,這樣你才能夠沒有四相。「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菩薩隨緣,度就度了,度完了就忘記了,不要再去罣礙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你還罣礙的話,你就是心還沒有具足般若智慧,還在罣礙,正做當下,跟做完之後都要放下,這才是真正的菩薩,你若是還放不下,就是你還有罣礙,就是你的心還沒有究竟。有時候業力就是如此,並非人人都是我們可以救度的,我們不是大菩薩,大菩薩,只要祂要管的話,就可以成就,祂要度這個人,一定可以讓他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除非這個人沒有善根、沒有信心,而沒有信心的話,他的因緣就不具足。瞧,大菩薩祂沒有滅度一切眾生,祂不也是一樣,很自在?我們做的不夠,是因為能力不夠,不要太在意,這樣你才會自在,隨緣度化,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你發了菩提心要度眾生,有度也好、沒度也罷,沒有一個法是真正來學無上正等正覺的。你發這個心,只是發一個意願要度眾生,你學佛、學一法來利益眾生,利益完了,所學的法,該你的,你會記得,不該是你的,你自然不太熟,就會忘記,忘記了也不要在意,以後哪個時候,或許你還會再用到,用幾次後你就熟悉了。這個法是很微妙的,要用幾次才能熟、才會記得,變成自己的東西了,自然就會用,要用就有,不用就無記憶。就像有些法是要解除你心裡的煩惱,跟你講第一次聽是聽了,過一陣子就忘了,或者障礙來時,你就會忘了,再提醒你一次、二次、無數次的這麼提醒,你就熟悉了,以後再碰到這回事,就是這麼對治,自己走出來。發了菩提心,其實沒有一法,是發什麼菩提心。

再講到「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裡面還有一個關卡,為什麼云何降伏其心跟度一切眾生有關?我要降伏我內心習氣,但是,這裡卻要先發菩提心滅度一切眾生,因為眾生不滅度,他的心就是你的心,你光自己解決沒有用,或者是跟你有緣的一切眾生,無論是親緣、惡緣、善緣都是有緣,如果你光修你自己,自己好像有點定力了,但是,這些跟你有因緣的眾生,還是拖住你、連累您,過去的因緣結的很緊,您這個心還是不自在,你要成就自己,就要先度他們。第三品也是一樣,世尊講:「云何降伏其心?」,然後又講,你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滅度一切眾生;降伏其心跟滅度一切眾生有什麼關係?很有關係。修自己簡單,要修解脫、究竟,你要能讓眾生的心都能調伏,起碼要練到沒有四相,我有救、沒救、有度、沒度,都沒有這四相的話,你的心才安住,這就是真的菩提,沒有一法,是隨緣度他,但是,度完了,就忘記了,做了什麼也就忘記了,這就是實無有一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燃燈佛是所有佛裡面,常常被拿出來舉例的。燃燈古佛,過去釋迦牟尼佛供養燃燈古佛時,燃燈古佛就授記衪,未來定當成佛,號為釋迦牟尼。衪說,如果我在燃燈佛那裡有學到什麼法的話,燃燈佛不可能跟我授記,說我未來一定要成佛。一個要成佛的人,一定要學無為法,沒有一法可學、可用,沒有一法,修忍辱、修無為,只有這樣,或用般若智慧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這跟外道學的功夫不一樣。修佛法是捨棄一切功夫,回到自性清淨,其它的世間禪定或者外道,他們練功夫,練得愈神愈好,然而求無上菩提者不能用一法。我以前也講過,釋迦牟尼佛衪已經是菩薩了,衪應該有神變,為什麼衪還沒有成佛以前都不用?為什麼給歌利王割截身體時衪不對抗?不用一法,只能默默的以無為、歡喜心去承受一切,為的是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沒有法可以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不能用一法於境緣中,尤其是逆境中。

當然,須菩提尊者衪是悟空第一,他知道釋迦牟尼佛講的義理,所以,他說:不也,世尊!沒有,真的沒有一個法,可以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解佛所說義,你所說的義理、甚深的義理,若我懂的話,那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一個修無為法的,才有辦法成佛,如果,你學了一些方便法,譬如咒語去度眾生,度了眾生,還要沒有眾生可度想,用了這東西,還說我沒有用,不去罣礙,這就是離四相、離一切法,這樣才有辦法成佛,當然行菩薩道之間,都在累積智慧、福德,難免會用法,但是,真正用了以後,也不能去執著,到最後要成佛都不能執著有法可用。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在沒有一個法,如來可以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然燈古佛,衪不會跟我授記說: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幾個解釋名詞,解釋完了,這個經典一看就清楚了。我學什麼?學無為,沒有一法可得,才能夠證到無上正等正覺。連要得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一個法可說、可得,只要去做就好,不要常常想我要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沒有一個法,你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也不要常常去想成無上正等正覺。

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這一句很重要,如果能夠修無為法,是無有一法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時,那就是如來,如來者,讓一切法如實的安置在那兒,對你都不起影響,你要有那個能力;譬如你打坐,打坐的現象現,那個現象現在那裡,就是那裡,這個法住在那裡,跟我沒關係,這就是這個法如其義的安住在那裡。這個義是什麼呢?譬如菩薩示現,菩薩示現就示現,至於衪要宣講什麼或這代表什麼,你也不要太在意;如果你修打坐,有一點心的能力現起時,世間禪定的能力,譬如有覺有觀,或者心歡喜、或者氣充滿身體、樂俱禪或者一境性等等的境界,那是法,就讓法安置在那個境界上,你不要去執著它,如來不會去執著一切境,如來具足般若智慧,本來就不會去執著,讓那個法安置在那裡,這就是實相觀,諸法如義就是實相觀。這個法,它要表現什麼,就在那裡讓它表現那個意義,我不去加以研究、不去加以思考、更不去加以執著,就現在那裡,這樣就好。很多人反其道而行之,看到一個境就很罣礙,罣礙,有時候講一講是難免的,但是如果執著起來,這等於是一種思惟的障礙,好像好的就很喜歡,不好的就很厭惡,喜歡、厭惡的心生起的話,就不是諸法如義。

這些我們要學法時,不要有一法,能夠讓現起那個境,以煩惱來講,當然有好的就有壞的,諸法裡面有正法、邪法、有惡、有冤親債主在作怪,什麼事都有,要障礙你,你做得到的話,讓他障礙,但是你要不罣礙,如果沒有辦法,不行也要知道是什麼狀況,得先把狀況搞對。冤親債主來了,第一個身體會不舒服,第二個心會亂,有人來障礙了,你定的住,諸法如義,可以如如觀照它不受影響,那當然最好,不行!知道有人來了,不行就要自救,用動功就是拜佛、唸佛,拜佛,拜一百拜、二百拜、三百拜,氣打通了,他就沒有你的辦法。你光在那裡喊菩薩、佛趕快來救我,還不如到佛堂去拜佛,因為身是影響心的定,尤其身沒有氣,就影響心的定力,也就是說你沒有氣的感覺,你這麼拜拜拜,看起來好像在拜佛,其實在練你的身體,把你身體的氣脈打通,你把氣打通了,外力要控制你就沒有辦法。

雖然如來得諸法如義,讓諸法如其義地存在於法界中。但是,目前你還做不到,因為你還不是如來,功夫不夠,那你也要懂得方便,比如拜佛,拜佛最好,唸佛,你口裡唸唸唸,腦筋在動、嘴巴在動,對身體幫助不大,如果你心還慌亂的話,菩薩要給你加持也加持不進來,所以不如你自己來,到佛堂或者在自己家裡,不在意的話擺一個佛像在前面,就在那裡一百、二百、三百、五百的拜,能夠拜五百下的話,大概精神就來了,血氣通順了,就沒有障礙了,順便跟各位說明一下。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有人講如來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像第九品講的須陀洹得到須陀洹果,不能有須陀洹果想,阿羅漢得到阿羅漢果,不能有阿羅漢果想,當然如來也是一樣,如來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也不能說如來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不能這樣講,你修行,你不能說自己是什麼菩薩、幾地菩薩、或阿羅漢,你就是真的得到阿羅漢果或者證到幾地菩薩,你也不能講,也不能執著,何況是度了眾生,還要沒有眾生可度。究竟是阿羅漢、阿那含,還是斯陀含、須陀洹,沒有人跟你印證怎會知道,所以不要去想這些。很多人喜歡研究這個人果位到底證到哪裡?常思惟這些,沒有學《金剛經》經文就會是這個樣子,很容易出問題。

在南傳修行者,他們得果位,有這些過來人跟他印證,你有什麼現象,身有什麼變化、心有什麼變化?你說你證到什麼境界,身體有什麼變化,痛,開始在皮膚,過了一陣子在肌肉,過一陣子痛到肌腱裡面,到最後痛到骨頭裡面去,好,業障,快消得差不多了。再來呢?身見,業障對身體的作用也要銷掉,譬如去身見,不是打坐腳不痛了,身見沒有了,要把肉體全部的業障都消掉,才是脫離這個身體業障,身見也才會沒有,不是心的觀念而已,實際上身體也有。南傳他們很重視這些,實際修行到哪裡,氣運到哪裡、風怎麼走?哪裡走到、哪裡還沒有走到,怎麼是有初果的境界、二果的境界?這是由過來人來印證,修行是這麼來進展的。

我們大乘佛法,不去講這個,大乘佛法叫你無一法可得,你還在講什麼境界,你連如來都不能有成如來或者成無上正等正覺的觀念,無一法可取、可講。衪講,如果是有人說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不對的,不能有這種觀念,如來自己不會這樣的。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一個真正的法,可以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修行過程之間也是這樣子,學一法捨一法,碰到一個境界,捨一個境界,碰到一個逆境,心坦蕩蕩用忍辱去面對它,就這麼簡單的事情,如果你在裡面轉不出來、走不出來,那就是心有所執著,就沒有辦法得到正等正覺。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一個法怎麼說,若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就是假的,但它又不是假的,不是假的,又不是真的,那是在講什麼?就依你的情況來看那個法的屬性是什麼?如果你已經很自在了,很自在,因緣所產生一切法,那是真的有因緣,一定有那個法,你不能說這是假的,既然自在,真的,你也無有法去執著它,對你來講真的就真的,有什麼關係?你就承認有這回事情。有這回事情,因為你有般若智慧、有定力,種種三摩地,都不會去罣礙,跟你講這個法無虛﹔反之,一個定力還不夠、對佛法還不能夠完全了解的人,他腳跟踏不穩,明明說有冤親債主在作亂,你也不能說有這回事情,這是菩薩要有方便。

像台中有位同學,動不動睡覺作夢,起來就兩隻腳瘀青,你說這不是被打嗎?你不能跟他說有,是被打,而且是好幾個人,不是只有一個,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傷痕?你跟他說沒有這回事,是假的,但是,你心裡有數,這是菩薩要方便,你不能對心裡還不是很健康的人直言﹔又譬如犯了戒,你不能跟他說你糟糕了,一定下地獄,他心裡已經很罣礙了,你還落井下石,你這是什麼菩薩?菩薩是善導善誘,要解除他的困擾。他害怕,你說沒有這回事情,他不怕,已經有定力,你說事情就是這樣子,該講真的就講真的,要這個人能站得住,你才跟他講真的,還不行時,你不要落井下石,讓他更害怕。

一切法於中無實無虛,要怎麼來看?我們每個人修行的境界不同,一個法實際有法之間,你要解脫還不能夠究竟時,你說不真,哪裡有什麼?沒有實際的,無實,這樣你才放下。像在第三十二品「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這個擺明就是要給你在碰到障礙時用,你要依此去觀它,頂多一小時、一天、一個禮拜,事情會過去,這樣你就會比較自在一點。我昨天看了一個南傳師父在教導這些十天禪修的打坐,他怎麼善導善誘他們?第一次來打坐的人,根本沒有學過,第一天,整個身體發痛,他告訴師父:「我要回家!」,師父說:「你回家,當然很好,但是,你不能再忍一天嗎?明天會好一點。」明天會好一點,那我就試試看,結果,明天更痛,更痛,他又去跟師父說:「我真的受不了了,我要回家!」師父說:「你已經過了二天了,明天一定會好的。」如此連哄帶騙騙到最後一天,結果,他也真的都忍下來,到了最後一天,整個氣機開始發動,真的不痛。你以前的造業、氣不通,就是在這幾天在磨,哪裡不痛?一定痛。你說有人,是已經學了幾年打坐,打坐好久了,突然間參加禪七,那還好,很多人都是一片空白,去參加內觀禪,都是這麼熬的,到最後氣都來了,因為痛苦的色身的障礙都過去了。一樣的,菩薩要有善導善誘的心,要觀這個眾生,要怎麼逹到目的,怎麼讓他不害怕?他已經很害怕了,你還跟他說真的,你不要嚇他。

無實無虛,一切法於是中無實無虛,你修行的境界到底擺在實、擺在虛?這是很好的一句,實際上的法是這樣子,你要修無上正等正覺也是這樣,要練這個功夫,你要帶別人是這個樣子,你要練自己也是這個樣子,如果真有這回事,你也不要太在意,冤親債主他有一種陰氣,一靠上來你就知道,你就是知道也不理他,沒有這回事。不要說我都有感覺,不要這樣講,你有沒有聽過我跟你講,道場是有很多東西進進出出,我有沒有跟你講過這些?沒有!每個人的家裡都有,這是另類眾生因緣,他對這些有罣礙時,你還跟他講這麼清楚,他會害怕。你能夠看到,那也很麻煩,看到了,你也不要去嚇別人。以前有個人,常常去接觸那些外道或者接觸一些師兄姐,那些師兄姐也是大嘴巴,有一點能力,可以看到鬼神,說你後面跟著一大堆,本來不講他還不感覺、無所謂,講了從此心不安寧,其實說不定那一大堆都是菩薩化的,你怎麼知道?護法神有時候是天龍八部,長相跟鬼神也差不了太多,護法神就護法神,另類眾生就是這樣,嚇人嗎?尤其外道或不究竟的人,最喜歡這樣子嚇人,但又看不出是好的、不好的、是菩薩、亦是鬼神?

如果你有能力,修到那個境界的話,要觀一切法無實無虛,不要去講這些有的、沒有的,我們修行是要修內心要怎麼清淨,回到無為法、回到究竟像世尊一樣最清淨覺,還沒有最清淨覺就是要修,把內心的習氣毛病拿掉,過程之間一切法,該看真的、看假的,依你的境界、心態來處理。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只要世間一切因緣所現的法,不管是正的、逆的、不正不逆的,都可以叫佛法,如果是邪法,邪法你可以拿來方便用,也可以拿來作為負面教材,知道這個不能用。像學世間一切法,你不要說我是佛教徒,我不學外道法,什麼叫外道法?世間禪是不是外道法?初、二、三、四禪都是外道法,你會不會經過?還是會。氣功氣功,身體充滿氣,那是不是外道法,很多人不懂,你有沒有看《金剛經》,一切法都是佛法,你說有氣功的法,就不是法,大乘佛法就是真正有氣功,菩薩更是身體有氣功,這兩個是分不開的,你要知道它是什麼功能,是哪個境界的人會有這種現象,懂這些的話,一切法都是佛法,你就相信了,你就不會有很多的分別心。

外面很多不講佛法的靈修課程,他只講如何來調理這個心、改造你的心,有些人沒有佛緣,很喜歡交錢去學這些,他也心安定,痛苦也求到心安,這樣那個也是佛法,只要能安心的都是佛法,但問題是他沒有辦法學到究竟的佛法。讓內心完全清淨,學佛、成佛,要成佛一切法都可以用,古德有講到正法,我們說佛法是正法,當然佛法裡面的正法,戒律就是正法,戒律即是正法,經典有講要正法久住,不是你會講《金剛經》講的道理很透徹就是正法,就可以久住,不是,是有人要守戒律嚴謹,末法時期佛法才不會滅掉,這就是正法。正法久住,是在講能有一個人守住戒的話,佛法就不滅,這在《佛滅盡經》裡面有講,說有一個出家眾,他只要能守清淨戒,這佛法就不會滅。你說守戒律,不是很當然的嗎?這些出家師父,每個都受具足戒?到末法時期不是這樣,到末法時期,不重戒律以外,都是找比較輕鬆的方式來學佛法,你說要成佛,成佛來我這裡,不必吃素、也不必打坐,我這麼手一點,你馬上成佛或者你一拜誰,馬上成佛。末法時期就是這樣,眾生的心就是這樣,不想付出,又想要成佛,搞得佛法滅掉。

正法只有守戒律才不會滅,這些解脫法,講的那麼好的《金剛經》、《般若經》這都是菩薩的解脫法,這在末法時期都先滅掉,第一個先滅掉的是《楞嚴經》、《般舟三昩》,慢慢的其他經典都沒有了,只要真的有一個出家師父守戒嚴謹,正法才不會滅。一切法,包括戒律、行善,包括什麼都是佛法,因為每個人的根基不一樣,你只要往修善的路走的都是佛法,當然佛法你學到這裡,知道佛法有高有低,有的是境界高的在學的,像《金剛經》、《般若經》,要成佛的,有的才開始在學走路,他只要能夠聽一些粗淺的故事,他就覺得很高興、很受用,最簡單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故事《本緣論》,那個學起來也是很有意思的,讓你知道我們無始以來都是一直輪迴在各界之間,跟誰結善緣、惡緣,這麼沒完沒了的一直在繞,你要怎麼跳脫出來?像《金剛經》所講的,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了這個心就是要成佛,要成佛,要怎麼修?要離四相、要布施,修忍辱、般若波羅蜜,修這三個法門,這一品裡面又提了幾個概念,無為法、無一法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學習諸法如義,把它放在那邊,不要去著它,這裡又告訴我門一切法,於中無實無虛,你要這麼去觀一切法。

什麼叫法?一切法都是佛法,你不要講說這是外道法,我們不要學,很多教氣功的,你除了學我的東西,別的不能學,大概都是本位主義,當然你如果要成佛,要學成佛是要能捨,重點不是學,是捨,一直捨,打坐之間體會什麼,把它捨掉!捨掉!看到什麼境界把它放下!放下!這樣就是無一法可得,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在度眾生之間你還是要用法,就是心法人家不知道,也是法,這些一切法都是佛法,你要能夠懂得愈多,懂得它用在哪裡,適合誰用?適合對誰講?所以,才有那麼多的佛法,對初級者講這個經,對著小學講小學的經,初中、高中、大學,要講的《金剛經》、《般若經》,就是大學部的,你要講研究所的就是講神通變化的,像《解深密經》、《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那些都是講神通變化,密教更是神通變化,持個咒就可以到哪個佛世界去,你要去十方國土,你要學咒語,不必變,你要持哪個咒、結個手印,我要到西方極樂國土就去了,很簡單。

所以,陀羅尼門也要學,學了,那時候已經沒有罣礙了,因為他悟到空、無相、無願三昧,當然學了不會被黏住,記是記了一大堆,有要用才拿來用,佛法是很浩瀚的,你不要說學了金剛就很滿足了,佛法是學不完,一切法都是佛法,你不要否定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句話,你是學大乘,就罵密教的人、罵阿含道的人,一切法都是佛法,你去毀謗人家幹什麼,沒有智慧。你既然能夠懂得整個修行的概念,當然很好,像其他宗教也在修善,修善也在修佛法,只是現在他還沒有到那個境界,也都是包括在佛法裡,這樣的話,你就沒有分別心。這句話很重要,我特別提出來的,有特殊的意義,在十七品裡面,很長,但是,這幾句話要記一記,不要唸過《金剛經》以後,問你《金剛經》你學到什麼?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幾句話也很重要,要記起來。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這裡又告訴你了,一切法都是佛法,要用一切法來成佛,又怕你執著,所以跟你講一切法,把它看成不是一切法,到這個境界,方便,要用就用,不然就諸法如義,就讓它擺在那裡就好,像家裡的擺飾品一樣,好看,放在那裡,你也用不上。一切法要觀它非一切法,不要執著它。你不要在那裡執著哪個功法很好,比方很簡單的甩手,你要一天甩一千下,我看你身體不健康也難,你說那個不行,我這個雲手三式、拍手功比較好,法就是法,你要認真用都會就有效,用了,就不要執著,觀它非一切法,這是《金剛經》裡的義理,提出一個法來就把它推翻掉,不讓你去執著它,這樣才叫一切法;如果你執著,那個就不叫一切法,那就是變成執著,變成一種不是佛法的法,你要學佛法,學了就把它放下,一執著就不會再進步﹔像你要幫助別人,你所知道的很捨不得教人,都放在自己的腦筋裡面,這是把一切法當做真的一切法,因為你很愛惜它,捨不得教人家,一切法對,但是,我懂了,我教人,教完了,我不會愛惜它,為什麼?把它看成不是一切法,給人家法。

法,永遠學無止盡,不是教出去了就沒有,我懂什麼,就全部教給大家,這樣才可以再學很多新的東西,如果你學了一招半式,很受用,然後,就死守著這一招半式,是佛法,對,你的佛法只有一招半式,那太少了,佛法是無量無邊的智慧累成,你怎麼只學這一招半式?不行,智慧開時,世間的一切法你都可以學,世間沒有,你也可以創造出來,不可思議就是這樣。「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怕你執著一切法,是佛法,你就抓住不放,所以說「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為一切法」能立能破,能破能立,你到最後守哪裡?沒有一法可守,這樣才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行者,《金剛經》就在訓練這種觀念。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既然講到法,一切法,非一切法,怎麼突然間要轉向?轉到講人身長大?你一切法,觀非一切法,就不會執著,你無一切法可用,可以證到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什麼心、身?這就是無為心,這就是清淨法身,清淨法身就沒有一個身相,法身是無形無相的,你看起來,上面講的怎麼突然間轉到這裡說身相,因為上面是在講法身的概念,你如果讓法身現起,能夠培養清淨法身現時,你就有這個能力,什麼能力?沒有一法可用、無為法,還有一切法於中無實無虛、諸法如義、「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為一切法」等等這些概念,就是在講法身清淨體,可以應對這些。剛剛講空,沒有特別講出來的法身空,現在講有相空,譬如人身又長又大,如果一個人的身體長得很高大,釋迦牟尼佛一起個頭,須菩提尊者馬上知道衪要講什麼,因為他對《金剛經》太了解了,雖然剛剛上面沒有提到法身相空的樣子,其實都在講法身空,釋迦牟尼佛一講到人身長大,須菩提尊者馬上接著講: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如果真的有一個人的身很高大,那除非這個人的身是無相的,不然不是真的大身,不是真的有身的身才是大身。

什麼身最大身?無形無相的身才是最大身,你有形有相的身,叫你再大還是有個限量。須彌山王,須彌山是四萬八萬千由旬很高,他的身體到海底還有四萬八千由旬,只要你講得出數字就不算大,因為大還是有一個數可以概括,就是你講無量微塵數,無量微塵數是很多,但是,還是表示得出來。法身、空、虛空多大?不能講,虛空多大,那法身就多大,這才是大。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尊者替世尊把這個道理講出來。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你發了願,不要執著發願,你用了什麼法,不要執著那個法,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這前面掛兩邊,前面你說人身長大,菩薩也不要執著有為身、有相身,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如果把剛剛發菩提心的一個目標,我要度盡眾生的這種誓言,你一執著的話,那你就不是菩薩,天天找人來度,天天在罣礙要度眾生,那不是很累嗎?你叫菩薩就要能放下,該度則度,要怎麼樣就怎麼樣,不然你天天要找人度,菩薩!如果你要常常有我當度盡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的心,這樣你心裡有一個罣礙的話,那你也不是菩薩,因為你還有一個眾生可度想,有個眾生跟你對立,你要度他,這個就不是菩薩。

何以故?為什麼這麼講呢?菩薩不能有名,法,不能用一法,所以,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你不能說本菩薩怎樣怎樣,如來常常說佛怎麼樣,衪不講我,我.就是對你執著是我,講佛或者講如來,是講衪自己,講如來也沒有執著如來、講佛也沒有執著佛,那你講說像立法院的講本席怎麼樣怎麼樣,本席,我們學佛法不要這樣子,不要執著這個相,你是去受了菩薩道沒有錯,你在學法之間,菩薩法就要度盡一切眾生,不要成為一個罣礙,不要常常說我是菩薩,無有法名為菩薩,譬如人家讚嘆你,這個老菩薩很慈悲怎麼樣,你就不要想我這個菩薩怎麼樣怎麼樣,不能執著,沒有一個法,名為菩薩。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又沒有人、我、眾生、壽者相。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現在有相了,一切法不執著,回過來,剛剛講人身不管多大,那不是大身,那就在講無為身、法性身、法身,那才是大身。這邉跟他相呼應,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莊嚴是無為、清淨就是無為,不是用花去裝飾或者把佛堂佈置的很亮麗就是莊嚴,這是有相的莊嚴;佛法、佛土是無相的莊嚴,所謂無相的莊嚴,是以清淨的心來供養佛土、來供養諸佛菩薩,那是最好的。我們說要莊嚴佛土,莊嚴佛土不是有相的,你說,那這樣我心清淨就好,不要用有相的來莊飾道場,也不能這樣,那你又執著了,執著空相,不執著有相,這樣也不對,佛法是不讓你執著那一邊的,你要執著有身,有身就是大,不是,法身最大,法身是空、無相最大的,那你就執著,那法身無相是最好,那莊嚴佛土,它是無相,這樣也不對,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你不是說你修的清淨,我用清淨心來莊嚴佛土,那我就是會執著,這樣你也不做菩薩,菩薩執著前面一切法也不對,執著清淨的、莊嚴的也不對,反正你就是不能執者,所以,實無有法能夠證到無上正等正覺,從頭到尾都沒有矛盾,跟你講這些道理,反正就是不執著兩邊,都讓你放下,你不執著兩邊,放下,放到不能再放時,你就能夠悟道。

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個外道,慕名釋迦牟尼佛的智慧,送了兩盆很漂亮的花,遠遠的釋迦牟尼佛才看到,衪就出聲叫他放下!放下!叫我放下!他就把右邊的花放下!釋迦牟尼佛又講一次放下!放下,他又把左邊的花也放下,兩個都放下了,釋迦牟尼佛又講再放下!怎麼還放下?手上都沒東西了,還叫我放下?世尊是你連供養的心也要放下!要學佛的心也要放下!連你要請法的心也要放下!什麼都放下,你就悟道了,佛法就這麼簡單。全部放下,心裡面的煩惱,就觀它無實如虛、諸法如義,有冤親債主要搗蛋,你在那裡搗蛋,我在這裡「享受」你的搗蛋,諸法如義的意思就是這樣,你能不能做得到?做不到,就是定力不夠,學禪定、學挨打的功夫、學釋迦牟尼佛以前做忍辱仙人時,被歌利王割截身體,衪都沒有怨恨心,學這種忍辱的功夫,你要能夠全部放下,就是在學佛法,這一品就在講這個道理,不要去執著一個法,無一法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一切法、佛法,你也不要執著,一切法裡面沒有四相,你就可以做到一切法,不是一切法的觀念。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你要莊嚴佛土,不一定要去真的做莊嚴的事,把你的心放下、放下,放到不能再放,就是在做莊嚴佛土的事,你要供養佛,最大的供養就是心清淨供養,就是最好的供養,行菩薩道,為釋迦牟尼佛續佛慧命、度眾生,這就是最大的供養,你要懂這些,「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為一切法」、「是菩薩者,即非菩薩,是為菩薩」、「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這裡出現幾個三段式說法,都是在講不要執著一法的法。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真正菩薩,就要通逹無我、無法,無我法好像一個名詞,裡面可以看成兩個無我跟無法,我,當然是一個法,沒有以我為主觀意念的話,一切法當然不成為一個法,你菩薩就要通達,不是誦持,還是光唸,讀誦只是這麼讀而已,受持是已經在學習了,在受持,不要用一法,不要用一法,若要用有為法,做了什麼就不要在意,到最後,你要通達,能夠做到、圓滿,這才是真正的菩薩。

所以,從善男子、善女人,到要跟你訓練要成為菩薩,叫你要發心度眾生,度眾生,度多少不要在意它,光做就對了;對法,怎麼看待它?無有一法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不要去執著一個法,現在、今天用這個法,可以處理你目前的困難,明天也不一定要用那個,隨便一個法也一樣可以做得到,不要執著光一個法到底,這樣你就可以學會八萬四千個法門,智慧就這麼一直源源不斷的來。如果你學一個法,像我們但電影一樣,一招半式走江湖,不倫什麼情境,我都用這一招,這樣不會進步,佛法不能這樣。為什麼要修無為法?無為法有一個好處,就是讓你可以學很多、無量的智慧,不讓你固定下來,你去哪個國術館學功夫,師父教人,一招就是一招,學完就沒得學了,你一生就學那幾招而已,佛法不是這樣,它不讓你學一法,在不讓你學一法之間,智慧愈來愈高,無量無邊地法一直現出,無為法的妙用就在這裡,不要以為無為法就只有挨打,到你被打到無所謂、自在時,你就有無量的智慧神通,無論學咒語或學什麼,對你來說都是輕而易舉了。(待續)

 (2007.07.22.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