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9-5)
               --
十六品  能淨業障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六品 能淨業障分

()經文大意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承上文言,若有人讀誦、受持《金鋼經》,其功德是無量無邊的,若能真正受持得無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能具足般若波羅蜜智慧後,更能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家業。本段世尊言,若有人受持、讀誦此經,此人般若智慧雖增長,但卻於日常待人接物應緣中,招來別人輕視、看賤、蹧蹋,此種現象發生於受持讀誦《金剛經》者身上,這是自己本身過去世中造有惡業未受報,此惡業能召感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苦果。當然面對此種輕賤時,此受持讀誦《金剛經》者,已能以忍辱波羅蜜多對之,也能以般若波羅蜜多觀之,所以能充分忍受此種輕賤,並不以為忤。

受持讀誦者這樣做,能得到忍辱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達到去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後,心裡污垢已近清淨,所以先世罪業之因,由受持讀誦此經所得智慧已能不再受召感,別人也不再瓜葛,當那麼時,可以說先世罪業已消滅了。此人因受持讀誦此經,以布施、忍辱、般若波羅蜜多,成就了無為法,當得悟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能夠因受持讀誦《金剛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其功德遠大於如來我(佛自稱)直接供養承事無量無邊諸佛之功德。我回憶起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燃燈佛前,有無量無邊數量諸佛,數值約有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千億)等諸佛,於每有佛如來出現於世,我悉能逢生同時間,也能發心對佛做四事供養,誠心誠意地承事諸事,於供養事與諸佛承事等都沒有遺落、空過者。

此種專供養佛之有漏功德,是不及有人能真正讀誦此經,受能真正受持其義理,離四相、無相布施、做到忍辱波羅蜜法、能用般若智觀世間事,並得無上正等正覺者之功德。譬如說,若還有人於後末法時期中,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比我於燃燈佛前所供養的諸佛功德,後者不及前者百分不及一,或者千萬億分之一,乃至用算數譬喻都不能比較的。此即是說,一人能證菩提,就能依法說法,依義度眾生,此種悟得智慧,比您光供養十方三世諸佛的功德當然大的多。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入滅千五百年後之末法時期中,有人還能受持讀誦此經,其所得功德,我已全部說明如上者。但設或有人一聞說此經,或讀誦此經,心即發生狂亂現象,或僅僅心裡產生狐疑,不能完全相信經中所述具大功德,若是有這種人,就是業障身重者。怎麼會有如此的現象產生呢?這都是因果業緣發生作用的關係。須菩提!您要知道此《金剛經》義理是不可思議,但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

 

()如何用金剛經來修行

1.「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

常有人言,不修佛道無障礙,一修佛道障礙重重,若無正知見,怪護法神不護持,甚至怪佛、菩薩不護持,這些人見此《金剛經》所述當能理解。世尊已先於此經中說明,若有人受持、讀誦此經,卻引來負面的效應,譬如說招來某些家庭糾紛,與同事糾紛,甚或受某些人污辱等事。這時就要想起世尊告訴我們的道理,因先世罪業應墮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知道此道理後更要勤於讀誦此經,更要積極去思維此經義理,更積極來受持此經所述法門。   

若菩薩今生示現於世,有緣再讀《金剛經》,可能不會引發別人輕賤、污辱等情事。但初發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時,可能會常受人輕賤。大部份會輕賤者是直屬長官,作賤、怒罵我們,也有自己部屬不能聽從自己指揮,常有忤逆言語或行為,使自己不知如何領導。若是女眾可能還加上面對同事間勾心鬥角外,還要再加上翁婆、姑嫂等之輕賤、怒罵、…。

面對此種異境,如何來化解?我們先要思維,我過去世因無明,已造畜生、餓鬼、地獄因,至今猶未受報,好在今生有幸,再先出生為人,也能讀誦此《金剛經》,由此知道自己還有三惡道因,現在讀誦《金剛經》是有逆緣出現,我當好好受持《金剛經》義理,面對這些逆境,以平常心、修行者的心去做,等待因緣具足,障礙就消除了。

要如何來受持《金剛經》義理,受持的目標是先發菩提心,發誓願要度一切眾生心;然後當要自己求離四相─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得到離四相的方法是:(1)以布施與大眾廣結善緣,誠心供養三寶得無量福德。(2)以忍辱修無我觀,得無我相,無我相即能做到無人相、無眾生相,斷除五根之業執。(3)以般若智觀一切法都無所有、不可得,不要在意他人的輕賤,自己不認為他是輕賤我,此輕賤就不能成為是輕賤,也就是做到輕賤者,即非輕賤,是為輕賤,這樣心裡沒有輕賤想。

 

2.「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受持、讀誦《金剛經》者,若有先世罪業,以今受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吾人要消滅業障的先決條件,是您有好好受持《金剛經》中所提到的法門,好好修布施、忍辱、般若等三法門,更進一步讓此三法成為布施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布施、忍辱、般若是在做此些法門,但心裡還有所執布施、忍辱、般若,若心裡以無布施、忍辱、般若等法,就是做到波羅蜜多,還有此人一成就此三波羅蜜多法,心性即能自在、無礙,當然先世罪業即會消滅。

此輕賤我們的人與我們之間的因緣為何?是過去所結怨的冤親債主,還是過去無緣的人,今生因我等誦《金剛經》因緣,才感召任何人來輕賤我們、磨練我們?依因果報應或緣起法來說,應該是跟我們總是有點因緣的人,只是此因緣是不好的惡緣,所以會從他的心裡產生輕賤我們之心念,成就輕賤我們的行為。當然也有它人習氣,依自己習氣而發作,這可說是初次結惡緣者,就是初次結惡緣,我們修忍辱法,也不要見怪。

理論來講,讀誦、受持《金剛經》,有先世罪業,無先世罪業,最後都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並不是每個人讀誦《金剛經》就能於今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他若不去受持《金剛經》三波羅蜜多法門,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還有若是受持讀誦者智慧不夠,雖然讀誦亦不能受持,自己不知該如何受持,就要排除某些障礙成就菩提四法。

據《菩薩地持經》種性品載,障礙成就菩提四法者,即:

(1)無善友─謂修行者雖有精進之心,然無善知識說法開導,則無法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種人大多是閉門造車,或僅看電視、網文,真正善友是不能於電視上找,於網文上找,您要親自請益,有些實際的法不不能見於廣大之眾,能見於往站、電視者,大多是較通俗、可說者,您有特殊境界實,就要找真正善友、善知識為您開解。

(2)謬受學─謂修行者雖遇善知識之開示,然稟性愚鈍,於所受之法錯謬領解,則亦無法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慧是累劫修的,有人今生修學《金剛經》,但不能順利執行《金剛經》義理。或雖有請教人,但不能理解其深義,常常把人家所說,想成自己理解的道理,這是受學有誤。

(3)不精進─謂修行者雖未錯謬領解所受之法,然以懈怠成性而未能勇猛精進,則無法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很多人理解佛法,但何以修不好,不肯狠下心來逼迫自己回心移意轉念,不能轉念去除執著,就是打坐、禪修、唸佛,也不能成就菩提,這可以不精進。

(4)不調伏─謂修行者雖聞正法且精進勤修,然善根未熟,長久未能調伏其心,則無法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者從初發菩提心,到明心菩提間,要好好做調伏此心的工作,但善根未具足,所以伏心難做到。

現在舉受人輕賤證果事例,據《賢愚經》富那奇緣品記載:「時富那奇(滿願),與其五百採寶之眾,咸以信心至舍衛國,到於佛所,禮敬問訊,因具白佛,求索出家佛即許可,聽使入道,讚言善來,便成沙門佛為種種,苦切說法,五百比丘,心意開解,盡諸苦際,成阿羅漢唯富那奇,結使深重,佛為說法,未能暢達,精誠困篤,始入初果,勤精修習,無有休懈時諸比丘,安居日近,佛聽各各隨意安居時富那奇,往白佛言,弟子欲往至放鉢國安居三月,唯願見聽於時世尊,告富那奇:彼國人惡,信邪倒見,汝今初學,於佛法中,未能具足佛法聖行,設為彼人見毀辱者,當奈之何富那奇曰設令被人極理毀辱,但莫見害世尊又告:彼人極惡,設被害時,當復云何富那奇曰:世尊當知,正使彼人毀辱加害,莫斷我命,猶戢其恩佛又告曰:汝往至彼,忽遭惡人,殘害汝命,無益於汝,當如之何富那奇言:世尊當知,一切萬物,有形歸無,彼若殺我,分受其死於時世尊告富那奇:彼諸惡人,毀辱加害,及未斷命,汝當瞋不?富那奇曰:不也,世尊!正使彼人無根見謗,毀辱極世不軌之事,設加刀杖,打害次殺,復未殘戮,臨當斷命,終不一念生起恚心佛即讚言:善哉!善哉!弟子所行,唯是為快時富那奇,攝持衣鉢,禮佛辭退,至放鉢國明日晨旦,入城乞食,至一大富婆羅門家,時婆羅門,見是比丘,即懷惡心,而來罵逐,比丘即往異家乞食自其明日,續其舍乞食,時婆羅門,復撾打極手比丘歡喜,顏色不變時婆羅門,覩此比丘,見毀被害,苦困垂死,而無怨色,不生瞋恨,便自悔責,懺謝已過時富那奇,於彼國中,勤修不懈,盡諸結使,心忽開解,獲無漏證安居已竟,便辭檀越,囑及其兄,慎勿入海,大海中難甚多無數,兄之財寶,足用七世囑及已竟,還往佛所,稽首問訊,問訊訖竟,隨意住止。」

 

3.「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世尊於過去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薩道,每有佛出世,祂都能值佛而生、遇佛、見佛、供佛、承事佛,這是累劫修的福德,也才能使祂世世福慧增長,最後成就如來佛,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過去也可能值佛而生,但生而不對地區,因佛都是生於地球中心,等於是喜瑪拉雅山南邊諸國;也可能是與佛生於同一地區,但不知供佛、敬佛、學佛;也有可能值佛,也學了點佛法,才有今天有學佛的因緣,但是還不究竟,所以要繼續供佛、學佛。

末法時期眾生要如何來供養佛?一般供華、果、香、燈、樂、食物等物,列置佛像前而供養之。《長阿含經》記載,有信眾欲發心供佛,即為如來起大堂舍、平治處所、掃灑燒香、嚴敷寶座。雖然佛並非以香為食,但以香、花、燈、果等供佛,實是大供養,能得大福報。據《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所載,凡誠心、歡喜供養佛者,必得安樂、大福德等,並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人有誠虔心,佛定有感應」。供佛最重要即在一念真誠,以清淨、至誠心供佛,所作一切功德不可度量的。

供香是最必需者,以香供佛意義何在?香能解穢流芳,令聖賢聞之歡喜!《增一阿含經》亦云,若有供者,手執香鑪而唱時至,佛言:香為佛使,故須燒香遍請十方。香為信心之使,故稱信香。《大宋僧史略》云:「經中長者請佛,宿夜登樓,手秉香罏,以達信心,明日食時,佛即來至,故知香為信心之使也。」《賢愚經》中記載,有位長者為請佛應供,因此於晚間登上高樓,手執香爐,遙向祇洹精舍燒香,以表心中之虔信。翌日正午,佛果然來到。由此可知,燒香供佛是為心中至誠之表徵,意在請佛受供。

 《賢愚經》富那奇緣品記載,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放鉢國,有一長者名曇摩(此言法軍)於彼國中,巨富第一。…。時長者妻,生一男兒,號曰(此言軍也)後復生兒,比耆陀(此言勝軍)二子長大,各為娶妻爾時長者遇疾困篤,受諸醫欺瞞,使病不瘥時有一婢,供養長者,知病不瘥之因,囑莫喚醫,婢便看養長者得瘥,滿婢之願交通,後生一兒,名富那奇(此言滿願)。…。時兄那,不聽勸阻,又入海多取牛頭栴檀香木,滿船而還龍性慳悋,惜其香木,即於道中,捉其船舫,舉帆羅風,不能得過一切眾客,定計恐死那一心,稱富那奇,今遭苦厄,願見拔濟時富那奇,在舍衛國祇洹精舍,坐禪思惟遙以天耳,聞兄那,處在危厄即以羅漢神足,變身化作金翅鳥王,至於大海,恐蹙其龍,龍見鳥形,怖入海底眾賈於是,安隱還家時富那奇,教化其兄,令為世尊立一小堂,覆堂村木純以栴檀,其堂已成,教化其兄請佛那答曰:請佛之宜,以何等物,能屈世尊時富那奇,俱與其兄,辦足供養,各持香爐,共登高樓,遙向祇洹,燒香歸命佛及聖僧,唯願明日,臨顧鄙國,開悟愚朦盲冥眾生,作願已訖,香煙如意,乘虛往至世尊頂上,相結合聚,作一煙蓋,後遙以水,洗世尊足,水亦從虛,猶如釵股,如意徑到世尊足上爾時阿難,覩見是事,怪而問佛,誰放煙水佛告阿難,是富那奇羅漢比丘,於放鉢國,勸兄那,請佛及僧,故放煙水,以為信請因勅阿難,往至僧中,行籌告語神足比丘,明日悉來,往應那請。…。爾時世尊,知諸弟子盡適彼國,放大光明,照曜天地,普皆金色時富那奇,語其兄曰,今者世尊,始欲發意而來至此,故先放光,作是瑞應爾時世尊,始於座上,下足躡地,應時天地,六反震動時富那奇,語其兄曰,今者世尊,始於座上,下足躡地,以是之故,天地大動爾時世尊,始出精舍,住在於外,八金剛神,住於八面時四天王,在前導道,時天帝釋,從諸欲界天子百千萬眾,侍衛左面大梵天王,與色界諸天無央數眾,住在右面弟子阿難,住在佛後,大眾圍遶,放演光明,照曜天地,飛昇虛空,趣放鉢國。…。時富那奇,遙見佛來,光曜天地,大眾虛轉,語兄那,世尊及眾,今始來至,佛到其國,那歡喜,即以香華及眾妓樂,供養畢訖,共至會所佛至其舍,如法就坐,那合家,供辦甘饍,自行澡水,敬意奉食…。說法度眾後,阿難長跪,叉手合掌,前白佛言,不審世尊,此富那奇,過去世中,作何惡行,為人下賤,屬他為奴,復有何福遇佛得度佛告阿難,欲知之者,明聽善思,當為汝說對曰唯然,願具開示佛告阿難,乃往過去迦葉佛時,有一長者,財富無數,為佛眾僧,興僧伽藍,衣服飲食,病瘦醫藥四事供辦,供給一切無有乏短爾時長者遇疾命終,其後一兒出家學道。其父死後佛圖供具,皆悉轉少,眾僧罷散,其寺荒壞,無人住止其兒比丘,勤力招合檀越知識,積聚錢財,修補缺落,復合眾僧,還繼供養於時多眾,住在其寺,勤精專修,具諸道者時彼道人,作僧自在時有羅漢道人,次知日直,掃除草土,積在中庭,不時除棄於時比丘,惡心呵叱,今此比丘,如奴無異,雖知掃地,不能除棄阿難當知彼時比丘,大自在者,今富那奇比丘是也由其惡心呵得道人比之為奴,由此一言,五百世中,恒為奴身復由興立勸合眾人供養眾僧,償罪已畢,復遭我世,蒙得過度今此國中,受化之人,皆是往昔勸助之眾,緣是果報,皆得度脫阿難之等,及與眾會,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當然供佛除有形之物外,還有心香與讚佛二勝法。心香是指心中之香,學佛者心中精誠,自能感格於佛,與焚香供佛無異,故稱心香。世俗本此,對於心所崇拜者,多用「一瓣心香」之語,以示其崇拜之意。五分香以香比喻五分法身,無學聖者於自身成就之五種功德法,稱為五分法身,即: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以香喻之,則稱為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

戒香以香薰於十方,比喻持戒者之德名遠聞。蓋持戒之香,芳馨徧世間,名聞滿十方,逆、順風時悉聞之;非如栴檀、沈水或花葉之香,順風則聞之,逆風則不聞。戒香經:「世間所有諸花果,乃至沉檀龍麝香,如是等香非徧聞,唯聞戒香徧一切。」此戒香無欲無所染,等智而解脫,遊處魔不知,故是最妙最勝者。

讚佛是讚歎稱揚佛之功德,又作歎佛。據《釋氏要覽》中載,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歡喜心讚歎如來,所得之功德,勝於以衣服、臥具、醫藥、飲食、敷具等供養辟支佛達百歲之功德。世尊因過去世讚佛故,超彌勒菩薩九劫成佛據《大智度論》載,釋迦佛與彌勒菩薩昔於因地同修菩薩行時,見弗沙佛(Pusya)入火定而放光明,釋迦佛即歡喜信敬,翹一足立,合掌向佛,於七日七夜間,以一偈讚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因而比彌勒早九劫成佛。《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過去為法藏比丘時,亦以「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炎明,無與等者」等偈讚歎世自在王佛。

 

4.「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

釋迦牟尼佛於過去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衪怎麼供養?除了一般的四事供養以外,最重要的是戒香、心香,心香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香,也就是你用修行來供養佛,這是最好的。香花、水果、燈燭、檀香等等的供養雖好,究竟還是表相,是有福德,但還不如你用修行來供養。另外,以唱誦一些偈語來讚嘆佛也是供養,這個比較快。我們前面舉的例子﹕釋迦牟尼佛光唱一個偈語就比彌勒菩薩早了九劫成佛,所以,能夠自己寫偈語,讚嘆佛的功德最好,如果怕自己佛法懂得不多,不知道怎麼讚嘆,那麼盡量收集前賢古德的讚佛偈語也很好。

你們《解深密經》已經聽了快一年了,把佛的十八種圓滿功德相、二十二種總德跟別德了解了以後,可以據此寫一些偈語來讚嘆佛。我們對佛的認識愈多,會愈覺得我們距離祂的境界越遙不可及,平常講成佛成佛好像很簡單,但是,了解了衪的神通變化、心清淨度、智慧力以後,會發現這不是我們最近的未來世可以成就的。衪為什麼修了三大阿僧祇劫,累積這麼多的功德?你懂了以後,能夠自己寫偈語來讚佛最好,不行的話,拿人家現成的來讚佛也可以。

 

五分法身之次第歷然,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脫,由解脫而有解脫知見,具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種智)。戒、定、慧三者就因而受名,解脫、解脫知見二者就果而付名,然此五者均為佛之功德。以此五法而成佛身,則稱為五分法身。此外,《俱舍論》載,戒蘊為色蘊所攝,行者依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次第修持,轉五蘊成五分法身。

修行的次第,有五分法身次第歷然,修行,你說你成佛了,卻戒定慧三個都沒有成就?那你不是成佛,是成魔了!會講成佛的,大概都是著魔了,所以,是錯認境界,常常就會有這些不恰當的大妄語產生。戒法身,修行不管是大、小乘,當然路徑不一樣,但由小而大是必然的。大乘一般來講,禪宗也好,唸佛也好,你身體有成就了,才修到心裡面去,就是修到心裡面去,也還是要守戒,由戒來成就,這個法身清淨,就是戒法身。如果你修大乘法,大乘就是在度眾生,度眾時有時是方便權宜,這個小戒律不是很重要,然而這是大菩薩才這樣,我們不是大菩薩,修行要有成就,對法的認知,還是要去嚴謹守戒律。

這個戒,不是形式上去受個法會的戒律就好,以戒律得定,是在碰到冤親債主、遇到魔難、甚至考試,諸佛菩薩考驗你時,你要能真正守戒清淨,你就不會有罪惡感。《華嚴經》講的「罪性本空」,福也空,罪也空,沒有錯!但是,你真修到此境了嗎?當你面對業障來時,你的心是不是能夠定?是不是能夠自在無礙?這些,現實來一考,就知道。如果沒有受到考驗,這個戒律,到底有守、沒守,看不出什麼差別;譬如不偷盜,我看很多人很小心的去守這個戒律,公家之物就算再小也不去佔便宜,這樣很好。戒守得越嚴謹,以後你碰到障礙時就滴水不漏。如果你對法認識得還夠清楚的話,在修行過程之間,碰到障礙來時,你就不會心虛,想要去求援、想要去懺悔、或想菩薩沒保祐,搞得自己心浮氣躁。戒法身,第一個,一定要建立,法身是無相的,你守戒要守無相戒,也就是遇緣都不會去犯戒。

我們也不要去守禁戒取見,把自己搞得與人格格不入、不合時宜,這是對戒律的根本認知不夠。還是很多人有禁戒取見,在家、出家都一樣。譬如維它命,問這個維它命,到底是素的、還是葷的?維它命就是維它命,管它是葷做的,還是素做的,這是執著,也不能說他不對。其實你們看這維它命不過就是個維它命,也沒有看到葷或素,是自己心的問題。以前有見過老太太守清淨戒,更嚴格,出國旅遊,自己帶一個鍋子,永遠不會沾到外面的葷東西,這樣比較保險。學佛學到這樣子,是幹什麼?如果帶著這個鍋子可以成佛,那我同意你帶。成佛,你要知道戒律的道理,不犯戒為的是讓你在修行過程之間,不會心慌意亂、不會有強烈罪惡感,老想要懺悔,更重要的是臨終不會顛倒,為業力所縛。你們現在腦筋清楚,聽了也許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可能這樣?然而人到彌留狀態,跟剛開悟狀態是沒有兩樣的,心超敏感以外,這種罪惡心很強,如果平時一點點小錯誤你就要懺悔個不停,這是對真正佛法的不認知。

像釋迦牟尼佛過去世養了五百隻鶴,後來,這五百隻鶴同時跟世尊出生,出家修行,也就是五百比丘,這五百比丘證到五神通(已得阿那含果)時,知道過去累劫之間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五重罪沒有不犯的,都犯著了,因為對法還不認知,他們害怕極了。業力,是有這回事,過去的業力所現的影像,其實都是過去世的,關鍵在於你修行所建立的禪定力,是否深到足以面對這些業力的境現?釋迦牟尼佛講經由淺入深,像帶小朋友般,從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在講《般若經》之前是《方等經》的時代,五百比丘依戒律而修,然後得定,本應由定而產生解脫智慧,但當時《方等經》尚未講得很完備,他們解脫智慧還起不來,所以面對過去的五重罪都非常害怕。

當時這五百比丘不知道,這是真正因緣還沒有到來之前,阿賴耶識所儲存的種子,他們光面對著種子就怕得很。其實,如果你以前犯了弒父弒母,那當然是重罪,但是,怎麼說也是過去世了,如果你今生,在因緣未來之前先證到阿羅漢,跳離三界,這些種子也就成不了氣候。你有解脫知見,雖說還是不清淨的解脫,阿羅漢、菩薩都是心還不夠清淨的一種覺者,跟佛的最清淨覺的解脫尚不可相比擬,而佛祂隨緣還是要受報,只是心裡面並沒有什麼要再受報的種子了,你看這個要修多久?修忍辱法,意思是只有別人對不起你,沒有你對不起別人,修行就是修這個。

你不要說你佛法懂很多,老跟人諍論、辯來辯去,豈不知修行的重點就在《金剛經》講的三個法門,布施、忍辱、般若這三個波羅蜜多,其中最重要是忍辱。從頭到尾一直修忍辱法,只有別人對不起你,沒有你對不起別人,這樣累劫修,修到最後,當生該報的都受報了,也就成就了。像釋迦牟尼佛最後一世在入涅槃前,衪喝的水是渾濁的水,這我們以前講過,因為祂有一世出生做小牛,牛媽媽要喝水時,衪在旁邊水中跑來跑去,讓牛媽媽喝到渾濁的水,這個也是業,我們對長輩、父母所造的業,都加倍還,業力是很可怕的,這是衪最後一生,衪最後受報的就是這一件業,所以祂喝的水是五百頭牛走過去的渾染水,此後,該報的都報完了,所以衪是最清淨覺,《解深密經》裡講的功德相、神通能力,就是在說明這些因最清淨覺而起的功德。

現在你面對著心起、心滅,如果你不能夠得到戒法身的話,你會有罪惡感,你要練到菩薩的境界,如果你能夠善、惡平等觀,那就是在調理對法的執著,那你已經修到菩薩境界。我們有時候看古籍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一個出家人會跑到風塵裡去打滾?因為他要突破心裡對法的執著,什麼善、惡,戒、不戒,不能跟戒法身來相提並論,戒法身是在守住自己,面對障礙、業力以及腦中所現的種種因緣境相時,讓自己能夠自在定得住。我剛剛講的如果你不犯偷盜,大過小過都不犯,無論是一張紙、一隻筆,都不去佔公家便宜時,你的心坦蕩蕩,別人搗亂你,讓你陷入思想錯亂的境界時,你才不會去執著曾犯的過錯。所有的戒律,不是只有規範你的行為,還要你親自面對境界接受考驗,你才知道,原來守戒是用在心的修行上,不是守在表面給別人看的,這個戒律,成為戒香時非常的莊嚴。你如果持戒精嚴,面對因緣所起的障礙,你自在就可以得定,以戒得定,這是最好,心、身都能夠安住;如果以禪定得定,你還沒有修到初禪境界,當起心動念或者進入宿命通的境界而產生幻想時,如果你不能從中抽離出來,你會驚嚇、害怕,就像五比丘對法不認知而產生的恐懼。

我們講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這五分心香,都是這麼按步就班修上來的。如果你還在守戒律之門,顯然你還沒有得到定;或者你已經有定了,順逆、善惡種種境界,你都不在意了,那就會進入慧法身的形成;有了慧法身的話,比較容易證到解脫法身,大小事情都黏不上你。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脫,由解脫而有解脫知見,解脫是一種靜態的對一切因緣不去執著。為什麼解脫後面加一個知見?有了正知正見的智慧、四兩撥千斤的能力,面對一切因緣,你就能用智慧化解,菩薩就是學這個,阿羅漢最後也是要證到這一個,但是,阿羅漢如果不迴小向大去學菩薩道的話,他頂多證到解脫法身,這樣入滅很可惜,入滅後要二萬劫才能發菩提心修菩薩道,證到辟支佛的要涅槃中住一萬劫才能夠發菩提心,開始學菩薩道。

今生,我們已經知道佛法,不要轉入涅槃的境界,要發菩提心。《金剛經》就是叫你要發菩提心,在第三品中云何安住?云何應住?就告訴你要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伏其心,《金剛經》就在講這兩個主要的道理。你要安住你自己的心,要先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要願度一切眾生。在第二品問到要如何調伏其心?世尊講,要調伏其心,要度盡一切眾生,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因為你要成佛,就要發大慈大悲的心,發大慈大悲的心,就是要度盡一切眾生,眾生的心能安,你才能安,經文沒有跟你講那麼清楚,只有靠你自己在境界中體會。你說眾生的心怎麼安?那麼多、那麼亂?當然不能夠全部安,但是,你總是有一個大慈大悲的心,需要救度的,就要救度,學的功夫不夠要怎麼救度?果報不可思議,娑婆世界中幾乎每個人都在受身心的煎熬,果報就是這樣痛苦,這個身體有病、那個人心裡有病,都離不開身、心兩方面的疾病,你發菩提心,不是嘴巴動動就好了,要能夠具體幫助他們,幫助他們牽涉很廣,如果你修到一個境界,眾生的身、心跟你的身、心一體,你如果不安住眾生的心,你自己的心如何安住?眾生的身不能夠安住,你的身又豈能安住?

我們行菩薩道,是在成佛的過程之間,為什麼要先安住眾生的心?在訓練你的定力。你不可能可以安住全部眾生的心,即便是佛,衪也沒有辦法全部安住,為什麼?因為有的人根本不想學佛、不想修行,你怎麼安住他的心?佛光普照,他也不受你照,要修行,很多人都不修行,要吃素,很多人吃不了素,那也沒辦法,那是他的業力使然,但是,對於有善心的,你從發度盡一切眾生的心去體會,你跟他是同一體、同一心,你的心要安、眾生的心也要安,這兩個是一體的。如果你還沒有到這個境界,他的心安不安跟我有什麼關係?那你是還沒有進入菩薩的境界,是地前菩薩,講起來好聽,安一個菩薩下去,其實那還不是真正的菩薩,因為還沒有修到解脫知見。你起碼要懂得這些,境界要認知、現象要懂,你才能夠了解經典在講什麼?如果讀經典只是在解釋名詞,沒有辦法印證在實際的修證上,這樣是在修功淂,是有浪費此生的時間。這裡主要在講心香供養諸佛是最好,你就要去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等法身,今生能夠成就到哪裡,就盡量去做。

具足一切智,佛法是要求智慧的,你要度眾生也是要求智慧、你要自我解脫也要智慧,眾生度盡了,你心才能夠定,這是佛的境界,我們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你身能夠自在了,眾生的業力跟你比較不會有直接的相關,這是自我解脫了。我們說阿羅漢是嬰兒行,因為他是求自我解脫,菩薩有病行,身病、心病都俱病,你的心還不能夠去掉法的執著,眾生的心跟你的心都是一體的。我們修行人對心的控制比較好一點,他心慌意亂,打電話來找你,你接到電話,和他講幾句話,他的心就安了,因為你無始劫以來一直在修這個心,或者開悟以後在練修這個心,很自在的,在短時間之內他就會安定下來。

身體,眾生的不舒服、病痛,你的身體也會感覺到,這是因為我們的阿賴耶識還有執著,眾生病了會變成你的病,你怎麼去化解這個病?菩薩這樣身心都帶有一些病的,叫病行,如果沒有病,除阿羅漢外,那就是大菩薩了。大菩薩是我執、法執都滅了,與眾生的心不沾粘,眾生憶想你時,你自在法身、清淨法身,自然會有應化身出去,這樣很自在,不需要用有為法,以自己的心力去化度眾生,那就很簡單,如來佛、大菩薩就是這個樣子。佛為什麼修證到完全清淨無為狀態時,衪還是可以利益眾生?《解深密經》就在講這個,衪法身最清淨時,不以加行去度眾生,而是依自在無礙的法身清淨,然後祂在修行過程之間所修的加行,會映照一切眾生心,如其憶想的出個應化身,去幫助眾生,而這法的生起,對佛本身的法身沒有任何影響,這個道理你要懂得。我們要對境修忍辱、修我執、法執滅,修去四相,都是在做這個工作,不住一法守真空,這是如來佛衪本來就這樣,我們要去認識這些,也才能這樣去學習。

那你不用一法,要怎麼來求得解脫?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種智),這三個智慧是《大般若經》裡面所提出來的。前面有講一切智,就是阿羅漢的智慧,只有解脫的智慧,可以去掉一切的煩惱;道相智,這是菩薩智慧,菩薩是住無為,但是,又要幫眾生,用有為去度化,也就是空有不二之間,祂都可以自在無礙的去做;再上去是一切相智,就是一切種智,就是如來所有的一切智慧。一切智,在化度眾生之間不必用到你自己本身的有為法,因為你清淨自在的法身,自己會應化出去,同時有千萬億的化身出去,對本來的法身沒有影響,如來、大菩薩都是這樣子,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所有十方虛空的一切如來都是這樣在度化眾生,再加上衪有無量的神通,知道個個眾生過去、未來、現在的種種因果,這種智慧,真的是令人非常讚嘆!

我們要學習這種智慧,還是要按步就班一關一關做到,雖然你說我不入涅槃,我從修戒律,進入定,進入慧解脫,進入俱解脫,也就是所知障跟煩惱障都能夠解脫,那是阿羅漢的境界。你說我今生不喜歡進入涅槃的境界,要修菩薩道這樣可以節省時間,沒有錯,你不去進入涅槃,你今生發菩提心,修菩薩道,把眾生的救度,當做你的本業,那麼你心的定力跟智慧,都是從度眾生之間、幫助眾生之間去聚集,那這就進入道相智,要能說又能行,但是,眾生業力太重了,病太多了,怎麼去度?這個時候,菩薩本身功夫不夠,就要從空、無相、無願三三昧,跨入陀羅尼門就要學咒語,學咒語就是因為你功夫不夠,所以要學佛如來的咒語來幫助眾生,也是代佛去行利益眾生事。

一切相智,就是如來的智慧,我們只能這麼累劫修智慧,慢慢累積,有一天,未來幾千、幾大阿僧祇劫?不知道!你要成佛的話,才會具足這種智慧,當然你有這種智慧,前面的智慧一定也具足。戒、定、慧三者,就因而受名,戒、定、慧是有因,未來會成果,解脫、解脫知見是從果位上來講,戒、定、慧只是一個境界,只是你修證到的一個樣子,如果你真的都得到了,第一個先得到解脫智慧,就是阿羅漢解脫,真正的脫離三界;如果你修菩薩道,慢慢累積解脫知見,能夠做到的話,也能善於宣說佛法、般若經等,就是還沒有成佛,但起碼也是八地菩薩,才能夠說真正得到解脫知見。如果你說你得到解脫知見,結果也沒有神通,那是假的,八地菩薩就應有六神通,有智慧也有神通。阿羅漢是有定力、有神通,但是智慧不夠,不會宣講般若妙義給眾生。

然此五者均為佛之功德,佛是概括所有一切功德,也就是無論你修到哪裡,都是佛所具足的,你是分到一點點,五者對佛來講全部都是佛的功德。以此五法而成佛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你要全部具足,這是佛的身,你說有後面沒有前面,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倒因為果,那是著魔的人,不可能,都是從戒定慧這麼次第修上來的,就像你練功夫一樣,初級功、中級功、高級功這麼練上來的,不可能你先得高級功,再來學初級功。但菩薩有一種情形,在心不清淨時,入地菩薩今生來後先開悟以後再來修,這跟阿羅漢、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等修行當然是不一樣,因為菩薩是再來的,再來,他因緣很好,他也許打坐中開悟、也許出坡中開悟、甚至他去學氣功也可能開悟,開悟以後,他才知道這個心要怎麼管它、怎麼修它,再回過頭來修心,但因過去世有經驗,又有諸佛菩薩引導,所以駕輕就熟,很容易上路。這跟阿羅漢祂們一步一步修上來不同,但是,過程不會差太多。每個人修行要走哪一條路,冥冥之中因緣都不一樣,再來的菩薩,如果過去世有過什麼因緣開悟的,今生也不一定要在打坐之間才開悟,然而,無論是如何開悟的,開悟以後,心的修行都是一樣的。大、小乘間有這差別,修行的路徑雖不一樣,心地的清淨是要一樣的。

這五分法身,如果能夠完美的話,法身無相,從定中法身你就可以產生定的一些超能力,戒法身也可以產生戒法身的超能力,你說戒法身有什麼超能力?譬如你守不飲酒戒,守戒很嚴格的話,有時候學菩薩道需要跟眾生應酬,有人來敬你酒,你到底要不要喝?有的人比較明理,算了,你是修行人,不為難你,有的人故意障礙你,不行,你不喝是不給面子,怎麼辦?如果你堅持不喝,我在守戒律,這樣會犯戒,戒是守住了,但跟眾生的關係搞不好,人家會說你擺高姿態,說你修行修到不懂人情事故,這樣,你要度他,結果就度不到。如果你修到守戒嚴格,講出來的話都會成真,像如來語印的菩薩一樣,說出來的話都算數。有一天你試試看,如果你守戒守得很好,人家敬你酒,你說我以酒代茶,敬你!倒下去的是酒,你喝下去變茶,淡淡的沒有酒味,因為由你戒口中講出來,就會這樣成為真。菩薩為什麼可以這樣變?是從戒法身來得到變化的,在世間法裡你可以這麼圓融的去運用。

不是守了戒,就只有消極防禦的分,沒有神通的分,戒法身也可以產生神通,既然是法身,怎麼不會變化?會!問題是你知不知道怎麼去用它?菩薩才會去學這個,小乘的人守戒守得很嚴格,連一滴酒都不能沾到,喝藥都要問這是藥酒嗎?有加酒嗎?錙銖必較,你要他喝一杯酒,那不是要了他的戒命?就像世尊講的寧願為戒捨身,也不能去破戒,這是菩薩跟阿羅漢修行不一樣的地方。既然你能夠以戒得法身,你也一定可以從戒律之間產生很多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你守不妄語戒,你不講謊話,連善意的白色謊言都不說,到最後你講的話都會變成真的,很神奇。有一個戒律,菩薩知道有人生病一定要去看他,隨便講一句話說他就不會死,真的就不會死。菩薩好話要多講一點,壞話不要講,壞話講了成了真就糟糕。菩薩要正語,不相關的、不好的話不要講,講出來都是好的、利益眾生的話,這話它會成就,也許有時候你講的有點勉強,沒關係,不要怕,你就順其緣講出來,可能開始會有點障礙,到最後都會圓滿的。

 如果你守戒律,得到法身清淨,你有所作為、起念、開口,它都隨你的法身變。我們不要學死的佛法,要學活的佛法,如果你不行菩薩道,這些你不用懂,因為你沒有機會懂;唯有當你有利益眾生的心,所作所為都是在利益眾生時,自然處處皆有體會,否則佛法有誰會講到這些?你要講五分法身,法身清淨無相,既然法身清淨就有神通變化,變,當然是要以利益眾生為主,戒、定、慧這三個法身,當然,阿羅漢祂也能夠用,然而阿羅漢的用都以五神通為主,而菩薩祂是利用智慧,配合修行上對佛法的認知,融通經典中大小乘的理念,再配合心地上的能力,這樣祂可以去思惟很多經典中沒有明顯交待清楚的地方,那是屬於不能說的區塊,都要靠自己的智慧去體驗。

 你看所有的經典,很少講到修行的境界,只有在《金剛經論》裡面講到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四個修行層次,這是修行的境界跟心的關係,其他精點很少講到;另外像《圓覺經》裡面講的隨順、隨順覺性,地上菩薩的隨順覺性跟地前菩薩的隨順覺性,這些都是真正修行的經文,真槍實槍去練心地的說明,而不是在講名相。現在解說經典的多半都是在交待名相,如果名相真能看懂了,那你就是過來人了。《大般經》裡為什麼只有講名相?因為方等以前的經典,那是在對小學生、初中生講的,你既然已經讀到大學了,只要跟你提一提名相,你就應該都懂了,如果你沒有前面的熏習,直接去學《金剛經》就很難。我們《金剛經》講四、五年了,才講到十六品,講得慢是因為希望盡量把實修跟經典內容結合在一起,讓你們有不同層面的了解;另外也要把大小乘修行融合在一起,因為這已經是大學的課程,從小學到高中所講的法,經典不會再跟你講了,所以我們上課要再回頭幫你們復習一下小學、初中、高中的課程。

譬如,在第九品講須陀洹果證到了,不要有證到須陀洹果想。斯陀含證到了,不要有證到斯陀含洹果想。阿那含果證到了,不要有證到阿那含果想。阿羅漢果也一樣,證到了,不要有阿羅漢果想。什麼叫證到?如何證得?這是以前小學、中學生的課程,如果你是插班生,一下子來學《金剛經》,當然不懂,所以我們上課要回頭復習一下小乘法。須陀洹就是要斷身見、戒禁取戒、疑心病,你才有須陀洹的樣子,這樣把大小乘結合起來,你小乘修過了,慢慢走到大乘,有的人今生喜歡大乘,這是他過去世修過小乘法,今生不必從頭再學了,就從中間插班進來學,但小乘經不專修還是要研讀。

總之,這些觀念你都要懂,未來你要成佛,像釋迦牟尼佛衪是從頭開始學打坐,自學,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空處定、三三昧,進入陀羅尼,…,這過程,衪自己這麼修,衪回憶起一切咒語,衪慢慢全部回想起來,這是當生要成佛的人,必需要每一修行階段所學的,一切智、道相智,到一切相智,衪等於重新再温習一次。這樣以後人家問衪,衪都能夠回答。你不能說我學大乘,我不管小乘,不能這樣講,菩薩什麼都要懂,要深入經藏,不管是大乘還是小乘,不想看也要看。以前我看小乘的《阿含經》覺得沒有什麼興趣,後來為了要講經說法,都要去懂,就回頭去看,看了以後才知道,原來小乘修到什麼境界,他的心地是怎麼個清淨法,如果你這些都不懂,後面怎麼連接起來?更要怎麼為人解說?佛法是沒有分別的,你不要去強分彼此,毀謗前面、毀謗後面,怎樣都不好,都在造業。

此外,據《俱舍論》所載,戒蘊為色蘊所攝,行者依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次第修持,而轉五蘊成五分法身。什麼是蘊?積聚為蘊,諸有為法和合聚集,是為蘊;而五分法身,身,也是聚集之義。《涅盤經》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戒蘊為色蘊所攝,因為戒律是控制你的色身,讓你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對上外塵境時,不要去犯身三、口四之戒,所以行者若能持戒堅固,得身清淨,則戒體成就,無持無犯,這時便轉色蘊而成戒身,得戒法身。

行者轉色蘊成戒法身後,再轉受蘊成定身。受蘊者,即六識領納六塵積聚之名。定,正定,也就是行者修習無漏禪定,到了能夠根塵泯淨,離諸散亂時,便能轉受蘊而成定法身;三轉想蘊成慧身,想蘊,即意識思想六塵之積聚,行者若能悟諸妄想皆是虛妄生滅,自然意地明淨,了照無礙,如此便轉想蘊而成慧法身;四轉行蘊成解脫法身,這裡的行蘊不是在講潛意識裡面微細的念頭,是講行為上種種有漏有為的造作。我們大家因為種種的造作,諸業積聚,因此業行而有縛累,在三界中流轉生死,不得解脫;如果眾生能夠不作諸業,脫其繫縛而得無漏自在,便能轉行蘊而得解脫法身;最後轉識蘊成解脫知見法身,行者若能照了識心皆是虛妄分別,則無生之智眼自在明瞭,即轉識蘊而成解脫知見法身,這是順道講一下五蘊轉五分法身的次第。我們已經很詳細的解說了五分法身,接下來要進一步學習如來五種法身相。

 (2007.07.15.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