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8-2)
               --
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三)名詞解釋

1﹒持經

持經者誦讀經典,受持其經義而修者之稱,自佛陀教化以來,經典結集後誦經文、持受其義而行,都稱為持經。持經相對於持律者,而有持經者之稱。持經者大多受持誦讀大乘諸經典。於《金光明最勝王經》、《法華經》均有誦讀、書寫經典者,可獲無量功德之記載。《梁高僧傳》、《續高僧傳》、《法苑珠林》等,亦詳載歷代各持經者感應靈驗之說。一般受持誦讀《今剛經》、《法華經》、《阿彌陀經》、《地藏經》、《藥師經》等。

標題,依昭明太子所說的「持經功德分」,持經這個名詞解釋一下。受持、讀誦經典,不是只有讀而已,要依經典的經義去修,如果你讀誦《金剛經》,它告訴你要當菩薩,第一個就是要發願度盡無量無邊的眾生,第二個要無有一眾生可度想,《金剛經》的立論在於立有、立空,隨立隨破,不能存有任何枝節,枝節是依幻化因緣而成的,過了以後,就要不執著。世尊又告訴我們要學離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要去我相,要修忍辱,「無我得成於忍」這句話在後面會講到,「忍辱波羅蜜,即非忍辱波羅蜜,是為忍辱波羅蜜」,修忍法,於內心的習氣毛病要忍外,對因緣所起的法、所現的境界也要忍,還不究竟時,有什麼小神通出來,更要忍。空有神通,沒有心地的解脫知見是沒有用的,如果有解脫知見,附帶有神通,這有助於利眾,但不是用神通來度人,神通度人只會誤導眾生來學神通,不會得究竟解脫,這是本末倒置。很多人修行,要學特異功能、別人沒有的能力,這樣就走錯路了,果位是依你的心清淨程度來印證,不是因神通,世間四禪就有五神通,他們連果位也沒有,如果身見不滅或不去守戒,犯了戒禁取的執著,甚至於犯了疑病,這連須陀洹的境界都沒有,雖然你有四禪天的境界,有五神通,但連須陀洹的境界也未得,因為你執著有一個身,執著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等神通,這些通很多都是依我們的肉體所顯現,天眼通用見性所現,神足通依肉體所現,這些都離不開這色身,先有解脫知見,再有神通,那是正規的修行,也就是心清淨所產生的神通,這是無可厚非;如果相反,是你練出來的神通,還執著有個有為法,沒有辦法自求解脫,這種神通,對佛教徒來講,寧可不要。

講到第十五分的道理,你讀誦哪一句話,然後依諸經義來修行,這才是持經者誦讀經典,受持其經義而修者之稱,自佛陀教化以來,經典結集後誦經文、持受其義而行,都稱為持經。持經也好、受持也好、讀誦也好,深層的意義就是誦而且去行,很多人只會誦沒有去行,早晚兩部《金剛經》,讀了一、二十年不懂其義,永遠沒有辦法去推動內心的改革,這就很可惜。如果你不能夠了解《金剛經》中重要的義理,那你做不到空有不二的道理、實相觀。《金剛經》中經文的出現都有它的次第,譬如離四相以外,衪教你要善於布施,布施,要無住相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有形有相的布施可以,看你能力有多少?能布施什麼?但這些布施做了以後要放下、忘記,不要去執著。《金剛經》一直強調要學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就是沒有一法可得、沒有少法可得,才叫無上正等正覺。很多人會懷疑,那我什麼都不學,我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大乘佛法,為什麼是什麼都不學、什麼都不執著?你要成為菩薩、成為佛,不是用有為法,你捨到不能再捨時,你的心就清淨,有清淨法身時,眾生憶想你,你不知不覺間就化一個化身出去,這跟同時有千萬億人憶想佛、菩薩,佛、菩薩化千萬億個化身出去,誰的能力大?當然是佛、菩薩的能力大,而且衪是在不動之間,被動感招應化出去的,這是最後你要學的。你不要懷疑我什麼都不學,我在幹什麼?學無為法是為了要得到最高的如來的清淨法身。本尊不動,某甲想你,你就化一個身給他,某乙念你,你也化一個身給他,這樣多自在?把目標、方向搞對了以後,你就要去做,你既然發了菩提心,就是要學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回到清淨自性,妄想習氣毛病斷盡,不執著善境界、神通變化,回到清淨自性入無餘涅槃時,虛空就是你的體。如來及諸大菩薩,衪們懂了這個道理,每一世這麼去行菩薩道、去受持,我們今生有幸能夠聽聞到《金剛經》,我們也知道這個道理,原來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放下、捨掉一切,就是要培養我們清淨的法身,清淨法身現起,就有一個圓滿的報身和無量的應化身,我們知道了,就要如實去做,這叫受持。

持經相對於持律者,律法,是初機修行的一個根本,沒有守戒,你修不了佛法,沒有嚴格的戒律,方便往往都變成隨便。初級的守戒,愈嚴格的人會愈有成就,愈縱容自己方便一下沒關係,往往都會打折扣。持戒很嚴有什麼作用?持戒精嚴,面對障礙你不會胡思亂想,你定力夠,不犯這個貪、也不犯那個貪,這樣哪個境界來,你都安得住你的心。譬如口業,口業守得不好,今天跟這個人講錯一句話,明天又跟那個人講錯一句話,然後障礙來,就開始胡思亂想:我是不是因為那天講錯那句話,才有這個毛病、有這個障礙?搞得自己胡思亂想,心慌意亂。守戒不是只要你不做某些事或要做某些事,不是,戒律是要讓你在障礙來時有定,如果你守戒守得很好,你心安理得,身口意三業清淨,那障礙來時,你不會胡思亂想,菩薩考試時,你也不會胡思亂想,你自在無礙、可以克服,這種實修的境界,你要去體會。守戒,什麼戒?五戒、菩薩戒或出家的具足戒,守了以後怎麼樣?守得很好,障礙來時,你坦蕩蕩沒有一種罪惡感,守戒清淨,由戒而得定就是這麼來的,你有沒有真正體會到由戒而得定的道理?你說守戒,守戒就一定有定嗎?你只要有絲毫的缺失,你就定不了,定不了,這個時候,就要用大乘佛法的般若智慧來觀,破一切相,管你是真的、假的,反正我都看沒有,這是【金剛經】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虛妄,守戒不守戒,不一定由守戒得定,我用智慧來得定,破一切相,當然你可以【般若經】的境界,進入菩薩的境界。一個初學者一定先要去受戒,在守戒時,這個也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先行為規範你自己,這樣心裡面安定,當然這只是持經跟持律的對待語,持經、讀誦、受持,持律的話,依戒律修而不犯。世間的香味,是有受遠近距離的限制,超過一定的距離就聞不到香味,小乘的聖人,他們守戒清淨,會產生戒香,這個戒香是遍十方虛空一切佛剎土,你不要看他們穿的衣服破破爛爛,不洗澡,他只要守戒清淨,這個戒香發起,沒有時空的限制,這是修行人持戒有成時所形成的戒香,這裡講持律,只是提出來跟持經對待解釋而已。

而有持經者之稱。持經者大多受持誦讀大乘諸經典,一部經你讀一次,還不太懂,似懂非懂,如果誦了幾百部,每一次誦,一定會特別有幾個字、幾句話比較吸引你,那是菩薩在教你今天要注意這一句話,你看進去,腦筋一轉,這句話要怎麼解釋,也許過了又忘記,讀經不思考不會變成你的東西。聽經聞法還好,講經說法的人,依佛的心通力跟你講,人家講一小時,勝過你讀幾個月的書,甚至於幾年的修證,我剛剛講,為什麼要你捨一切法?為什麼要得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能學一切法?要成就如來清淨法身,不能有少法可得,要捨一切法,這道理你懂的話,大乘的目標就對了,目標是要得到什麼東西,過程就是不能得一法,這不是很簡單嗎!懂了,就要去做,過程之間種種色身的變化或是能知能見,能超一般人的能力,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你不去玩它,慢慢它就沒有了,你一直去玩它,能力愈來愈高強,最後迷失了,你沒有捨掉你那內心的執著。持經要特別注意怎麼去持、怎麼去做?你持什麼經呢?其實什麼經都可以持,都有它的功德。

一般經典講的持大乘經典有其功德,有的人沒有辦法接觸經典,你讀誦他們可以聽到,不管是人或者非人、諸佛、菩薩,自利還可以利他,在這裡講的《金光明最勝王經》這部經是不錯的,好幾個人翻,把它彙總在一起,《金光明最勝王經》大乘經典大部份裡面都有一些咒語,《金明經》有附初地菩薩的咒語、二地菩薩、三四五六七八地、十地菩薩等等的菩薩都有護持他們的咒語,已經進入一義的了解,再進一步的把一義化成陀羅尼,以一義演譯成無量義這種能力,大乘經典都是這麼講。《金光明經》裡面還有幾個很有意義的故事,流水菩薩,釋迦牟尼佛有一世出生做太子,衪的名宇叫做流水,流水怎麼去救水池裡面要枯乾了魚?這個時候,菩蘟就憶想無數憶劫以前有一位佛說的十二因緣咒,因為魚池枯乾,魚都快死了,衪憐憫來度它們,想到那個咒,一唸,這些魚都生忉利天。寶髻如來也是度畜牲道眾生,寶髻如來咒很簡單,如果你還不會唸那個咒,你就唸南無寶髻如來,唸祂的佛號也可以度眾生,那個蟲如果要死時,你唸一唸,它死時就可以升忉利天,這是寶髻如來的本願,可以度這些畜牲道。

《法華經》大家都比較熟悉,有的人拜《法華經》一字一拜,當然一字一拜是很慢,但是,你在定中,不急不徐的這麼拜,什麼法門都可以成道,你既然沒有辦法持經,讀通受持去改造你的心,你就這麼依照佛菩薩的威德力,這麼去拜經拜經,有的拜了會成就的,有的幾年也沒有消息,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這兩部經均有誦讀、書寫經典者,可獲無量功德之記載。我們古聖大德常常有這些記載,現在印刷術比較發達,根本不必去印刷,上網去搜尋,你要什麼經就有什麼經,不怕你看,就怕你福德不夠,看不懂,只要你能夠看得懂,那就是你的。《梁高僧傳》、《續高僧傳》、《法苑珠林》等,亦詳載歷代各持經者感應靈驗之說。一般受持誦讀《金剛經》、《法華經》、《阿彌陀經》、《地藏經》、《藥師經》…等,依你個人的因緣去持誦,大乘有智慧的人他會誦《金剛經》要學智慧,讀通《法華經》其實是在學神通,那你沒有神通的基礎,你去讀這個經,有讀沒有懂,很可惜,如果你把《大般若經》、《金剛經》道理都搞懂了,空性悟得了,你再來讀《法華經》,那你會很受用。《普門品》裡面有講,觀世音菩薩說你這個人該以什麼身得度者,衪就化什麼身來度你,怎麼化?你要先讀這些空觀的書,《唯識》的書、讀《解深密經》第八品要怎麼化,佛陀衪告訴你要怎麼化,或者你一粒米要化成像須彌山一樣多的米,要供養無量眾生、要超渡,這是《法華經》裡面的偈語,有的人要化之前要唸那個偈語,萬法唯心造,你怎麼去造?《法華經》裡面講的一些故事,看起來好像稀鬆平常,沒有高深之意,其實每一句話都在講神通變化,因為你不會變,讀這部經有什麼用呢?僅積點福德,沒有大用!

《阿彌陀經》是最多人唸的,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唸《阿彌陀經》,《地藏經》是孝經,講地藏王菩薩的本生故事,這是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為母親說的,這也是跟超生有關,印度有一個地方現在叫尚卡西,過去名字叫僧伽施,這個地方就是釋迦牟尼佛從舍衛國那邊上忉利天,下來時,帝釋天主造了三座天梯,寶梯、金梯、銀梯三道,從忉利天走下來的所在。釋迦牟尼佛要飛很快,直接飛下來就好,為什麼要走這個金梯、銀梯、寶梯?衪慢慢走下來是要顯現給當時的世人看,因為那時候大家不相信釋迦牟尼佛會到天上講經說法,大家也不認為衪是人天導師,衪就藉這個機會,叫舍利佛還有很多弟子去通知大眾,釋迦牟尼佛哪一天要從哪裡下來,讓大家看到所有的大梵天王、忉利天主,還有各天天主,陪著衪從天上走下來。尚卡西那裡有一個斯里蘭卡的廟,廟裡有個壇場,印度人要出家受戒的壇場,那裡面就畫了一個釋迦牟尼佛跟大梵天王、帝釋天主從天梯走下來的圖像,這也是「八大聖地」之一。這是祂在忉利天講《地藏經》,當然天上不是只講這部經,這部經是衪對衪的母親跟其他的天神講的。

《藥師經》是在吠舍離(Vaiśālī)講的,要去朝聖的人要記得吠舍離是講《藥師經》的地方,當時吠舍離正發生瘟疫,釋迦牟尼佛人在靈鳩山旁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裡,那時候阿難就問,吠舍離在發生瘟疫,要怎麼處理?釋迦牟尼佛就講《佛說卻溫黃神咒經》,雖然講了這部經,還是沒有辦法讓吠舍離的災民直接得到好處,吠舍離的國王召集大臣來商量,要怎麼解決?大臣就建議請王舍城的聖人釋迦牟尼佛來幫忙,世尊一有因緣一定要去了,衪答應了,從王舍城到吠舍離這邊,大概四、五百公里左右,世尊過恆河一腳踏進吠舍離的土地,天就開始降甘露,下雨了,見到國王後,國王問要怎麼消除這瘟疫?世尊就告訴他,你要唸「南無藥師瑠璃光如來」,要虔誠的唸,國王就找了所有大臣一起來唸「南無藥師瑠璃光如來」,唸了不久藥師佛就出現在空中,把瘟疫化除掉,化除掉以後,釋迦牟尼佛才開始講這《藥師經》,所以《藥師經》就在吠舍離講的。

要受持誦讀什麼經,依你的需要,有醫病、開智慧學神通、往生西方,各唸各的經,如果你要孝經,那要學斷業障,那地藏王菩薩也是威猛,地藏王菩薩比釋迦牟尼佛以前的菩薩身還要早,你在誦《地藏經》可以看到,地藏王菩薩的神通變化不亞於釋迦牟尼佛,因為衪所度的眾生連佛都看不盡,不要講文殊師利菩薩,衪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衪永遠都是在度眾生,《地藏經》開頭就在講地藏王菩薩的功德,然後才開始講目蓮救母的故事,這是有關於受持、讀誦,解釋經典裡面的持經受持分,再提出來加強一下。

 

2﹒晝夜六時

一晝夜分為六時,即晨朝、日中、日沒(以上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以上為夜三時)。在印度時間之最小單位稱剎那(k=a5a),一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tat-k=a5a ),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羅婆(lava),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須臾(muhūrta),五牟呼栗多為一時(kāla),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ahorātra),六時亦為一晝夜。

晝夜六時,我們經文上是沒有晝夜六時,只有提到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我們既然學佛法,要研究一下印度的季節、時間,因為佛法是來自於印度。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生在印度?所有的佛要成佛都要出生在印度,因為世界的中心在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山的南邊就是印度,尼泊爾其實過去也是印度的一部分,釋迦牟尼佛就出生在迦比羅衛國,很靠近喜馬拉雅山的山腳下,未來的佛、彌勒佛,衪也會出生在稍微南邊一點,但也是在同一個省區。開始來學習印度的曆法跟時間,一晝夜分為六時,我們中國說十二時辰,他們只有分六個時辰,你可以想像,我們分成十二個時辰,他們是四個小時為一個時段,六時就是指晨朝、日中、日沒(以上為晝三時),經典講的初日分以恆河沙那麼多的珠寶或身體去布施,中日分、後日分,也這樣無量布施,比不過你去受持讀誦,或為別人講解《金剛經》的功德。另半日則是講夜三時這三分:初夜、中夜、後夜。

這晨朝大概從早上六點到十點、日中從十點到下午二點、日沒就是下午二點到晚上六點、傍晚時,這是晝三時;初夜就是晚六點到十點、半夜十點到凌晨二點這是中夜、半夜二點到清晨六點就是後夜,這是夜三時,他們六時是這麼分的。在印度時間之最小單位稱剎那(k=a5a唸成叉那),最小單位是怎麼講?分很多,一剎那有幾個心念?一剎那,有九百多個心念,一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tat-k=a5a ),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羅婆(lava),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須臾(muhūrta),五牟呼栗多為一時(kāla),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ahorātra),二十四小時分三十個牟呼栗多,一晝夜,六時亦為一晝夜。

 

三十晝夜為一月(māsa),十二月為一年(var=a)。更有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祇劫等單位。六十怛剎那為一羅婆(lava),三十羅婆為一須臾、牟呼栗多(muhūrta),三十須臾為一晝夜。

三十晝夜為一月(māsa),十二月為一年(var=a)。再上去就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祇劫是不可數的劫等單位,後面還有六十個數目,不可數、不可稱、無有邊功德,那個都是一個數目,它都有梵文的單位,不可數是什麼、不可稱、無有邊是什麼?這些都在講很大的數字,就像阿僧祇,阿僧祇就不可數,阿僧祇再加一個劫,這是很大的一個時間。六十怛剎那為一羅婆(lava),三十羅婆為一須臾、我們常常在講須臾間、須臾間,須臾就是牟呼栗多(muhūrta),有時候牟呼栗多又叫做須臾,三十須臾為一晝夜。三十個牟呼栗多也是一個晝夜,一個小時是五個須臾,是我們的一個多小時,這些雖然不是特別重要,但是起碼以後你讀到時知道是在指什麼。

 

此外,一念與剎那、生滅之關係,就《仁王般若經》所述,一念為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故一念之間計有八萬一千生滅。另《雜心論》謂一彈指有六十四剎那;《大智度論》謂一彈指為六十剎那。

此外,一念與剎那、生滅之關係,我們剛剛講說,剎那是時間的對轉,但我們的念頭比這時間更細,生滅之間跟剎那有什麼關係?就《仁王般若經》所述,一念為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你看一念之間有多少個生滅?我們說一念之間,一念之間好像蠻長的,但是,一念之間有九百個心的起滅起滅,心,一般人看不懂、看不到,要到行陰區宇才能見識到它的微細,這要到阿那含行者才有一點進入這個境界,可以看到念頭起滅,這個念頭不是我們平常動一個念頭,動一個念之間已經有九百個生滅,非常微細,我們說行陰微細,怎麼個微細法?你動一個念、起了一個字,其實已經有九百個生滅相在裡面,這是《仁王般若波羅蜜經》裡面講的,一念之間計有八萬一千個生滅,八萬一千個生滅,這是怎麼去推算的?一念有九十個剎那,九十個剎那再乘以九百個生滅,一念之間就有八萬一千個生滅,或者是你阿賴耶識它造外在因緣的一種生滅相的轉變,這個如果有進入宿命通的話,你就是要這麼去觀,它飛快飛快地這麼在轉,你要看得清楚、看得懂,這禪定力要極深。我們從經典上的理念可以懂,起一個念之間已經經過八萬一千個念頭起滅、生滅生滅。另《雜心論》謂一彈指有六十四剎那,一念有九十個剎那,那一彈指有六十四個剎那,一彈指比一念還要快一點,三分之二的時間,但是,也有好幾萬的生滅在裡面,這些單位的對照,稍微了解一下,另《大智度論》謂一彈指為六十剎那,差《雜心論》所講的四個剎那。

 

3﹒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

指將日、夜各劃分為三,日間可分為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間可分為初夜、中夜、後夜。初日分為早晨六時頃至十時頃,中日分為早上十時頃至下午二時頃,後日分,乃午後二時頃至六時頃。

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指將日、夜各劃分為三,日間可分為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間可分為初夜、中夜、後夜。初日分為早晨六時頃至十時頃,中日分為早上十時頃至下午二時頃,後日分,乃午後二時頃至六時頃。夜分時間一樣,只是改成晚上。我們經典第一段講到三個時分,稍微了解一下,衪指的哪一個時間。現在再進一步講有關時間的三際時。

本分經典講到日中三時─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何不講夜中三時?因要做善事、行布施,大部份人都是在日間而行,古代晚上沒有光明、電燈,只能做室內活動或是睡覺而已。

 

4﹒三際時

三際時係梵語 traya 4tava` 之意譯,又作三際時。乃印度一年所分之三期。然以三際配於月日,歷來有諸種異說,較重要者有神泰、真諦、普光、玄奘等諸說,其中真諦與玄奘之說相同,即:(1)熱際(grī=ma-4tu),從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2)雨際(var=a-4tu),從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3)寒際(hemanta-4tu),從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

一般講際是在講時間,三際是指過去、現在、未來。(1)前際(pūrvqnta),指過去。(2)後際(aparqnta),指未來。(3)中際(madhyqnta)。pūrvqntapūrvaanta組成,pūrva是第一、頭的、過去,anta是邊際、臨近之意。aparqntaaparaanta組成,apara是後面的。madhyqntamadhyaanta組成,madhya是中間之義。

而三際時係traya 4tava` 之意譯,又作三際時。乃印度一年所分之三期,我們中國說春夏秋冬,他們不是這麼分,他們沒有秋、也沒有春,他們分的是下面講的:三際時。然以三際配於月日,如果三季,一季大概四個月,我們如果春夏秋冬一個季節是三個月,有四個節氣,他們不是,是分成三季,歷來有諸種異說,較重要者有神泰、真諦、普光、玄奘等大師諸說,其中真諦與玄奘大師之說相同,這三季分別是:(1)熱際(gr1=ma-4tu),從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先看數字,不要看到正月就想到我們的正月十五,不一樣,這時間跟緯度又有差別,為什麼要拿出來討論?讓你了解印度國情跟我們中國國情不一樣。我們說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四月八日,我們講的四月八日不是印度的四月八日,釋迦牟尼佛的出生日期,在他們印度曆法是二月十五日(滿月),二月十五日為什麼變成我們的四月八日?緯度不同為其一,他們正月的算法和我們不一樣,大約差一個月(延後),有一套很複雜的推算方法去推算。也就是說印度二月十五日,約是我們的三月十五日,再換算成國曆的日差,翻譯取用的那一年剛好是四月八日,但每年國曆日子應是不樣的,不會都是四月八日,若用印度曆法是二月十五日(滿月),來看看我們農曆幾月幾日可能較靠近。

(1)熱季(gr1=ma-4tu):現在暫時知道印度正月十六日到五月十五日四個月是熱季(gr1=ma-4tu)。

(2)雨際(var=a-4tu),從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這四月個,九月十五日起就開始算寒際了。

(3)寒際(hemanta-4tu),從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這三季,每一季各四個月。就只有這樣分,熱、雨、寒季,他們只有這三個季節。

 

《大唐西域記》將三際分為六時,一年之中,分為太陽北行之六個月,與太陽南行之六個月,分為六期。即漸熱、盛熱、雨時、茂時、漸寒、盛寒等六時即:(1)自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稱為漸熱。(2)自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稱為盛熱。(3)自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稱為雨時。(4)自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稱為茂時。(5)自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稱為漸寒。(6)自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稱為盛寒。

《大唐西域記》玄奘大師所寫的,又將三際分為六時,把它再劃分每一個時節有兩個月分,一年之中,分為太陽北行之六個月,太陽偏北就是夏天,太陽偏南,走赤道的南邊時,就是冬天,就像我們一樣,我們一到冬天,太陽就往南邊這邊靠,如果到夏天它就往北半球靠,玄奘大師把太陽北行六個月跟太陽南行六個月分翻為六時。六時即漸熱、盛熱、雨時、茂時、漸寒、盛寒這六時即,等於再把剛剛說的四個月切分一半,從:

(1)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這是天氣慢慢熱,稱為漸熱。

(2)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稱為盛熱。

(3)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稱為雨時。

(4)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就是大雨,稱為茂時。

(5)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稱為漸寒,雨季以後,慢慢變冷了。

(6)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稱為盛寒。

為什麼印度人不從一日、十五日開始劃分?他們不像我們從初一開始算。他們分白月、黑月,先黑月再白月,從十六日開始月亮慢慢變成黑暗,到上弦月時,這時候稱黑月。從下弦月開始慢慢到滿月的時間,算白月,因為從沒有月光,到慢慢有月光到滿月,這是白月。所以我們的下半月就是他們的上半月,倒過來,他們從正月十六日開始算,十六日月亮開始慢慢要變小了,十六日是黑月開始,因為從月亮滿月,慢慢變成小眉月亮,這是他們的黑月,是我們的下半月,被他們當成初一到十五,正好相反。除了這半個月的差異外,還有他們緯度跟我們緯度之間的差別,也差了半個月,所以就中國和印度的曆法來說,至少相差了一個月。

 

佛教則分為熱時(一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雨時(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寒時(九月十六日至一月十五日)等三時,或春夏秋冬四時。一年十二月之名稱列舉如下:

(1)制呾羅月(Caitra,一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卯角月太陽曆3~4月);

(2)吠舍佉月(Vaiśākha二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辰氐月太陽曆4~5月);

(3)逝瑟吒月(Jye=6ha三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巳心月太陽曆5~6月);

(4)頞沙荼月(Ā=ā7ha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午箕月太陽曆6~7月);

(5)室羅伐拏月(Śravana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未女月太陽曆7~8月);

(6)婆羅鉢陀月(Bhādrapada六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申室月太陽曆8~9月);

(7)頞濕縛庾闍月(Aśvayuja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酉婁月太陽曆9~10月);

(8)迦剌底迦月(Kārttika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戍昴月太陽曆10~11月);

(9)末伽始羅月(Mārgaśīr=a九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亥觜太陽曆11~12月);

(10)報沙月(Pau=a十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子鬼月太陽曆12~1月);

(11)磨祛月(Māgha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二月十五日丑星月太陽曆1~2月);

(12)頗勒窶拏月(Phālguna,十二月十六日至一月十五日寅翼月太陽曆2~3)

佛教則分為熱時(一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雨時(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寒時(九月十六日至一月十五日)等三時,這是佛教這麼分的,或春夏秋冬四時。一年十二月之名稱列舉如下,比較重要、要注意的是二月:

(1)制呾羅月(Caitra,一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卯角月太陽曆3~4月)。

(2)吠舍佉月(Vaiśākha二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辰氐月太陽曆4~5月)。

南傳的說法,這個月非常重要,吠舍佉的滿月,是釋迦牟尼佛的日子,祂出生、證道、入涅槃都是在這個吠舍佉月的滿月時,滿月就是後半月,印度曆法的後半月就是白月,因為他的前半月是黑月,黑月就是三月十六日月亮慢慢變小、變小,變得沒有光明了,然後下半四月一日,月亮一點點,慢慢加大加大,加大到滿月時,所以是從二月十六日到三月十五日的滿月。二月十五日的滿月,相當於我們中國曆法的三月十五日,三月十五日再推算太陽曆,是在四月跟五月之間,如果以太陽曆來算的話,三月十五日有幾年是落在八日,這裡要說明的是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的生日會是四月八日?農曆四月八日不可能月亮滿月,因為是用陽曆去算,我們看經典的翻譯,為了這個問題要去研究,為什麼有人說是陽曆的四月八日、也有人說是農曆四月八日?究竟哪個是正確的?

印度講的是二月分的滿月,二月分的滿月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從沒有月亮到滿月,這個推算起來是印度的三月十五日,跟他們陽曆再對照一下,差了半個多月、二十幾天,就有機會落在四月八日左右,你要找陽曆的四月八日,但是,陽曆的四月八日這一天,不見得永遠都會靠近滿月,如果你去找印度曆法的釋迦牟尼佛出生、證道、涅槃都稱說是二月滿月那一天,滿月就是這裡講的三月十五日,三月十五日就是二月的下半月的白月,我們的上月半就是他們的一個月的開始,是沒有錯,但是差十五天,因為我們從初一開始,他們從十六日開始,差十五天,他們也是稱這上半月,他們的上半月是我們的下半月,這是第一個觀念;第二個時間的差誤,他們的正月是我們的二月分,因為我們是以寅月為正月,他們是以卯月當做正月,這個時間又會差半個月,剛剛前半月跟後半月差半個月,緯度的關係又差了半個月,印度人講這二月分的吠舍佉月的滿月,其實就是我們農曆的三月十五日,跟中國差了一個月,三月十五日,如果換算成陽曆,會落在四月跟五月之間,如果用萬年曆去推算的話,有機會會落在四月八日左右。經典翻譯的人說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四月八日,這應該是在講太陽曆(西曆),陰曆四月八日月亮哪裡會圓滿?不可能!總之南傳的講法,釋迦牟尼佛出生、證道、入涅槃都是在二月分的滿月那一天,白月的滿月那一天,白月就是印度的後半月,月亮最圓的那一天。

(3)逝瑟吒月(Jye=6ha三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巳心月太陽曆5~6月)。

(4)頞沙荼月(Ā=ā7ha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午箕月太陽曆6~7月)。

(5)室羅伐拏月(Śravana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未女月太陽曆7~8月)。

(6)婆羅鉢陀月(Bhādrapada六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申室月太陽曆8~9月)。

(7)頞濕縛庾闍月(Aśvayuja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酉婁月太陽曆9~10月)。

(8)迦剌底迦月(Kārttika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戍昴月太陽曆10~11月)。

(9)末伽始羅月(Mārgaśīr=a九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亥觜太陽曆11~12月)。

(10)報沙月(Pau=a十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子鬼月太陽曆12~1月)。

(11)磨祛月(Māgha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二月十五日丑星月太陽曆1~2月)。

(12)頗勒窶拏月(Phālguna,十二月十六日至一月十五日寅翼月太陽曆2~3) 
 

5﹒印度曆法
   推算日月星辰之運行,用以定歲時節氣之方法,稱為曆。一般分為太陰曆與太陽曆。印度自西元前一世紀頃,因季節之運行,而施行太陰曆。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記載,滿月之日,稱為月初。每個月由滿月至晦月,稱為黑分(
krsna-paksa,由於大小月不同,或十四日,或十五日),由新月至滿月,稱為白分(śukla- paksa)。一年之中,分為太陽北行之六個月,與太陽南行之六個月。或分為六時:

(1)漸熱,一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

(2)盛熱,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

(3)雨時,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4)茂時,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5)漸寒,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

(6)盛寒,十一月十六日至一月十五日。

推算日月星辰之運行,用以定歲時、節氣之方法,稱為曆。一般分為太陰曆與太陽曆。印度跟中國都是用太陰曆,日本本來也是太陰曆,後來被改成太陽曆。印度自西元前一世紀頃,因季節之運行,而施行太陰曆,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記載,滿月之日,稱為月初,滿月了,就是月初,我們滿月算月中,他們算月初。每個月由滿月至晦月,就是月亮只剩下一點點似眉毛時,有時候稱為黑分(krsna- pak=a,由於大小月不同,或十四日,或十五日),這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上半月永遠十五日,下半月就是二十九日、三十日,他們不是,他們月初有十四、十五天,因為是從滿月到晦月,稱為月初,由新月,由一點點眉月亮到滿月,稱為白分(śukla- pak=a)或者白月,月初跟月尾就跟我們差十五天,不一樣就在這裡。一年之中,分為太陽北行之六個月,與太陽南行之六個月。或分為六時:

(1)漸熱,一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

(2)盛熱,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

(3)雨時,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4)茂時,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5)漸寒,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

(6)盛寒,十一月十六日至一月十五日。

 

中國自西漢太初元年(104 B.C.)至清末,共歷四十六次改曆;所用曆法與印度相同,大致係採用太陰曆。佛教之行事與曆法有密切之關係,如釋尊之降誕、成道、入滅等日期,於印度有各種異說;此係由於曆法之差異所致。

 中國自西漢太初元年(104 B.C.)至清末,共歷四十六次改曆法;所用曆法與印度相同,大致係採用太陰曆。佛教之行事與曆法有密切之關係,佛教所有曆法都根據古代印度的這些曆法,古代印度星象學是很發達的,因為是真的在修行,有大成就者、有神通者,在古印度是很多的,尤其是婆羅門教的,有世間禪定、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都有。中國的道家也是色界、無色界境界都有其人。中國,如果是西藏就比較靠近喜馬拉雅山,往東的話,就比較偏離世界的中心,但還是靠東方。

有所謂一切宗教的偉人,都出生在世界的中心部分,回教的穆罕默德就是在中東那附近,猶太教也是在喜馬拉雅山再往西一點點,耶穌也都是出生該附近,釋迦牟尼佛生在世界中心,其他的這些都是在中東,亞洲來講都是出聖人的地方,所有的宗教家都出自亞洲位置。為什麼?因為它是處在地球的中心。

地球的中心就是喜馬拉雅山,未來佛也會出生在那裡,未來佛彌勒佛是出生在曲女城再往東二百多里的地方,就是釋迦牟尼佛家鄉再往東一點點,地球中心的喜馬拉雅山又叫雪山,喜馬拉雅山,從佛教的宇宙觀來看是很重要的,它最高而且它是世界中心。「金剛座」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坐時才是稱「金剛座」,過去佛、未來佛每一位都是坐在那裡成佛的,有一天你去坐在那裡,有希望成佛,因為坐在那裡,地球震動時,不會震到你,你可以入無量定。

這「金剛座」偏差一點點都不行,釋迦牟尼佛當初坐在龍洞(有人稱前正覺山)那邊,龍洞那邊有一座山,現在並不高,但過去一定很高,衪想在那裡入定,結果衪一坐就地震,有地震就不對,後來地佛、梵天就出來告訴釋迦牟尼佛:菩薩!這裡不是入正定的地方,你要再找別的地方,也許對面那邊。結果衪就往菩提迦耶那邊的菩提樹走去。當時到後衪想找個東西來墊,忉利天主心通知道了,就化一個農夫,弄了八束吉祥草給衪,衪接受供養了,就在菩提樹下找坐處,菩提樹腹地有兩三百尺要坐哪兒呢?衪往菩提樹東面一坐,結果地震了,不能坐;往西面一坐,也是一樣地震了;東西、南北都坐過,都會地震,都不對。不然就在樹幹基部這裡,樹的正前,方向面向東的地方,放下吉祥草,坐下去就不地震了,結果那裡剛好是「金剛座」,世尊是背對著菩提樹。過去佛也坐在那裡得道的,未來佛也是要坐在那裡得道的,這些樹木山林後來慢慢沒有了,未來會有因緣再重新組合,慢慢又再變回去,到彌勒菩薩要成佛時,自會慢慢找到那裡去,那裡叫「金剛座」,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的「金剛座」,你在那邊禮佛等於是禮過去佛、未來佛、現在佛一樣的,得到這個金剛心。

如釋尊之降誕、成道、入滅等日期,於印度有各種異說;此係由於曆法之差異所致。我剛講的緯度不同,我們中國立正月於寅,印度立正月於卯,這就差了一個節氣十五天,而我們的月末是他們的月初,他們的月末成了我們的月初,這又差了十五天,這樣講印度的二月十五日,比我們中國曆法是多了一個月,就是我們的三月十五日滿月,以我們中國的三月十五日去推算太陽曆的話,翻看萬年曆,會有幾次四月八日左右的日期。所以釋迦牟尼佛的生日四月八日,到底要以哪一天來紀念呢?最好以陰曆三月十五日會比較準一點。

下面列出來的這些是給你們參考的,晝、夜、晨朝、日中、日末、還有初夜、中夜、後夜這六時,還要配合一些二十八星宿,你如果有興趣去算曆法的話,你可以看看。星宿之說,你要修有為法離不開這些,你要修無為法,要求解脫,你不能太相信這些,你到底要準還是不準?命運說很準,凡夫就是很準;命運說不準,那你就是聖人。二十八星宿,你說今年運氣應該如何,我説也沒有什麼不好,要發也沒有發,要壞也沒有壞,那你就是解脫的人,命運控制不了你。修行人本來就是要這個樣子,不要太相信這些命理,但也不必去否定它,說沒有這回事情,跟算命的去枱槓,你修行,就是要擺脫這些糾纏,才能解脫。這很複雜的二十八星宿名稱都列在這裡,跟中國人所說一不一樣?中國古代道家的法,很多都跟印度的說法相通,一千多年前文化是有交流的,我們大概看一下就可以,我不去講這些。

將黃道(地球繞太陽公轉之軌道面與天球相交之大圓,亦即太陽在天球上之軌道)附近較明顯之恆星選出若干,再分為二十八組:

昴、畢、觜、參、井、鬼、柳(以上屬東方),

星、張、翼、軫、角、亢、氐(以上屬南方),

房、心、尾、箕、斗、牛、女(以上屬西方),

虛、危、室、壁、奎、婁、胃(以上屬北方)等,稱為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之說夙行於印度,然印度認為牛宿與月之運行無關,如外道六論中之豎底沙論(Jyoti=a,專闡釋天文、地理、算數等法。),亦僅列出二十七宿之名,可知後世印度乃盛行以二十七宿之說為主;又因二十七宿之性各別不同,故以與二十七宿相當之日而論其吉凶,或以人之生年月日配二十七宿而占其命運之法,皆稱為占星法。

此二十七宿分為七類,即:

(1)安重宿:即畢、翼、斗、壁等四宿。

(2)和善宿:即觜、角、房、奎等四宿。

(3)毒害宿:即參、柳、心、尾等四宿。

(4)急速宿:即鬼、軫、胃、婁等四宿。

(5)猛惡宿:即星、張、箕、室等四宿。

(6)輕燥宿(或稱行宿):即井、亢、女、虛、危等五宿。

(7)剛柔宿:即昴、氏等二宿。

 

又亞洲諸國自古亦流行一種星辰運行與人之誕生日相關連,而可卜筮吉凶之說法。佛典中摩登伽經、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宿曜經等,亦有如是之說。

新月至次新月之一個月間,月之運行圈(又稱白道)有二十八個星宿(即星座),此即二十八宿。太陽之十二個月的運行圈(又稱黃道)有十二星宿宮,此即十二宮。九曜、二十八宿、十二宮均可用於占卜。

  (2006.12.17.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