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7-27)
               --
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如何依經文來修行(續)

初步體會「無所住而生其心」之主客心後,菩薩覺心初現時,就能用於一切法上,菩薩應當先修布施。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行財施、法施、無畏施,要做到不住色布施,以「無所住心」行布施於眾生,即布施後能離一切善行,不與眾生結善緣牽扯不休,布施後無住於布施善行上。 

初步體會「無所住而生其心」之主客心後,「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主是誰?當然是那個覺知心,客是誰?是你的妄想習氣、或是外來眾生的念、是菩薩的考題,皆是客,你要警覺。這警覺的力道是警(覺)而不住(覺)。面對這客心,只要很自在的瞥它一眼,稍微知道個大概就可以了,不需要很專注去看考題是什麼,不要在意它考什麼,這樣它留不進你心裡面,晃幾下就滅了、不見了。上等智慧者,兩秒鐘化解一個境,有東西飄進來,看到了,大概知道是什麼,他不想,這個緣就沒有了,下去了。此等行者他因為洞矚先機,所以考他什麼也是多餘的,不用考了﹗但行者本人不應做如是想,你知道人家在考你,你若是有個「不用考了」的念頭,這樣也不好,猶有個落處在,智慧夠的人,大智若愚,不會去掀開底牌。 

菩薩覺心初現時,就能用在一切法上,如果,你有覺知心,又不把這覺知心用在一切法上,天天就是抱著這個覺知心,感知一大堆事情,在那裡分析,這樣你怎麼解脫?你覺了,要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是客觀的心來認知這個念、這個境,但我不隨之起舞,你要做到不起舞。因菩薩要先修布施,主動要做事、行布施於眾生時,以此「無所住心」而為之。布施給誰?不知道。只知道是貧窮的人、四肢不全著,錢給了就忘記了,不知道哪個時候做的?不知道﹗做了幾次?也不知道﹗這樣就能做到不住色布施。 

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要行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一般人都可以做。法施,其實是在講經說法,有能力講經說法,才是法施,有基礎的空、無相、無願三昧,你就對佛法能夠概括了解,才能夠講給人家聽,另外,你去助印經典也是法施,助印經典可以,你不要去助印人家講的話,因為這個人他到底有沒有成就?沒有成就,你是幫忙他造業,很多人很會寫書,但講的都是胡說八道,胡說八道還沒關係,若是依文毀謗佛法,這樣你也有分,你出錢還是有助緣。 

無畏施,你只要心空法了,眾生接觸你後都可以得到安祥無畏,你不必用有為法,也不必跟他講什麼道理,只是打一通電話給他閒話家常,他就好了,沒事了。你給他什麼了嗎?其實沒有!無形中他自然就會感覺到虛空的安祥,這就像你沒有罣礙時,跟佛、菩薩的法身清淨相應,你自己就安祥了。當然在道場或寺廟,佛的法身這種磁場比較明顯一點,你如果一個禮拜去寺廟或道場一次、兩次,你無形中常常在受加持,有障礙的人如果一年去個一次兩次,永遠都不會進步,這當然是障礙,因為福德不夠。如果有障礙,你一直堅持,勉強自己要去,這障礙就不成為障礙,講起來因果就是這樣。 

你行這些布施,待布施後又要能離一切善行不去想它,也不與眾生結善緣牽扯不休,慈悲喜捨做完了,不要去掛帳,我對某甲做了什麼?對某乙又做了什麼?一件、兩件、幾件記得清楚,那你這個人不是菩薩,你還有諸相,有相你就會跟他們結善緣,你沒有辦法做到無住相布施,沒有辦法離我相、人相、眾生相,沒有辦法控制壽者相,然後有一天又跟他們因緣湊在一起,一念無明可能結為眷屬,本來是出家眾下一世又結婚去了,愈修就愈退步,所以為了不與眾生結善緣牽扯,布施後要無住於布施善行上。
 

要如何達此境界?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是以布施是一法相,要觀此布施行為為非相,如此以實相觀此善行,即能無執所行,生無所住心。菩薩行布施時,受施的是眾生,為了要做到無所住而生心,所以連布施的對象---眾生,也要觀其為空無,不要有眾生可施想,如此便能做到面對一切眾生時,觀其為非眾生,這於菩薩來說,才是所謂的眾生。菩薩離行為、離物、離對象來行布施,才是真正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薩行。 

要怎麼做到此等境界?因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諸相包括跟你沒關係的外相、包括你過去種子所種的因緣、包括你未來要做的善事等等,包括一切相。一切相,你不要把它看成是有一切相,對過去內在的種子所現的相或真的有因緣果報來了,你要觀它非相,外在的人事物跟你沒關係的,你更要視為非相。你現在要成就如來菩提,你要做很多的十波羅蜜,你做了,不要有我在做的觀念,證到什麼果位,你也不說你證到什麼,開悟了,你也不說你開悟了。講自己開悟,這個行為本身就有爭議。 

什麼叫開悟?當然依佛菩薩教導,開悟的人,他是有正知見,他的戒律是很嚴格,他默默無聞地修,不用自己講開悟,人家都知道他是開悟。如果你沒開悟,講了半天,懂的人一看就知道你哪裡有開悟?沒有開悟﹗開悟的人怎麼會去批評小乘不好﹖你若真是開悟的菩薩,過去世一定修過小乘,如果小乘不好,那你以前為什麼要修?為什麼要修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斷三結、淡薄三毒、去掉五下分結、再斷五上分結、永斷貪瞋癡三毒﹖如果這些你都沒有做好,你怎麼可能開悟﹖突然間冒出個開悟,那是邪悟,那是鬼神替你弄通了色身,弄通了,你有那個靈力,沒有錯,但這跟開悟沒有關係。發神經病的人也有那個靈力,精神病的人心力也都很強。心,內道、外道都可以同樣修到那個境界;佛法,是教你怎麼做到離四相,能夠看一切相成非相,能夠做很多的善行而沒有行善想,都是在教你這些解脫的道理。 

要觀此布施行為是為非相,最好連觀都不必觀,該做就做了,做完就算了,不要再回過來想,我今天做了什麼善事,我要觀它非相,還需要經過這道手續就還是有點執著,最好是很自在的去做,做完了就忘了,如此以實相觀此善行,實相就是觀一切相為非相,觀你做善行,為非善行,這樣就是善行,就能無執所行,就能做到生無所住心。菩薩行布施時,受施的是眾生,因要做到無所住而生心,所以連布施的對象---眾生,也要觀其為空無,不要有眾生可施想,這就是三輪體空的境界。這樣就可以做到面對一切眾生時,觀其為非眾生,如此於菩薩來言,才是所謂的眾生。 

菩薩離行為、離物、離對象來行布施,行為是你的言行,做好事,也不能有好事想。有人常常在做了好事後,歌功頌德一次,別人再讚嘆一番,天天在講這些,這對我們大乘佛法的修證是背道而馳,你一次又一次熏習善行,這種子就種進去了,如果程度又不夠,未來的果報會發芽,讓你升到天道去了。菩薩的境界,並不是幫忙別人就是在行菩薩道,幫忙別人若是沒有從善行中超脫出來,你只是在做善事,不是在行菩薩道!《金剛經》一直在建立你這個觀念,儘量去行善,做完了,不為人知、不為己知最好,這樣才是真正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薩行。

 

7.「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這一段在講如來功德、戒行、福德圓滿了,所以在語業上成就圓滿,所說的都是真的話、實際的話、如實的話、不誑語、不異語。這是口業清淨圓滿,就能夠做到這樣,但是,要到何時才能夠做到?這個不簡單﹗你要了解釋迦牟尼佛,很多時候衪不是用神通去觀,你問什麼衪就隨意答什麼,衪看到什麼衪就能夠講什麼,講出來就真的是這樣,跟實際情況沒有兩樣;不誑語是不去講一些惱怒眾生的話,使眾生起煩惱的話;不異語,講了就算,我們說不打妄語,而且是隨便一句話講了就會成就,這五種功德相顯示出如來修口業的清淨圓滿。 

如來所得的法,本來是無所得,為什麼會無實、無虛呢?就是實相觀。如果,你還沒有解脫,觀它不是實的、非真實的;如果,是已經解脫了,不在於一切法的生滅,不被它迷惑了,這個時候可以觀它是虛的。所以,菩薩可以觀一切法無實無虛,因為從無實中可以解脫煩惱,從無虛中可以用一切法,用心法來利益一切眾生,這個只有覺悟的人,才有辦法做到無實無虛的觀照,亦即如來所得到的境界。
 

我們所說的學佛,就是學習佛的德行、戒行、智慧、慈悲等等。從何而學?現佛已入大般涅槃,只能依佛所說的經典來學習。因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所以我們可以放心的看經典、學習經文中的義理;不要起懷疑心,若起懷疑心,即是缺乏「無礙智」,生疑心者若非本身德行有問題,就是沒有學佛因緣。 

我們所說的學佛、學佛,學佛之德行。其實佛弟子講拜佛是不合適的,神教才講拜拜,佛不是讓你拜的,佛主要是讓你學的,學衪的德行,學衪怎麼修行到內心完全清淨,我們要學習衪,如何得到智慧,也就是學習佛的德行,道德行為圓滿、戒行也圓滿,然後產生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慈悲心等等。我們要從何來學?我們知道佛已入大般涅槃,所以只能以佛所說的經典來學習,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並非只有大乘經典才可以學到法,《不了義經》講的一些故事,如來的出生、如來的修行、證道,或如來示現疾病、示現入涅槃,種種生老病死的示現,這代表佛也是可以由人來成就,從前每一尊佛出世衪都沒有空過,只要有佛出世,釋迦牟尼佛前世一定會出生為人,來向衪們學習,這麼學了無量億劫,最後終於成佛。 

要了解要成佛,還是要由人間成道,不是如寒山拾得、豐干禪師或布袋和尚那般由無中化出,這些大菩薩是比他化自在天的天神還會幻化,那麼佛為什麼不幻化一些奇跡就好,為什麼要費事的示現投胎、出生、出家、求道、證無上心法,然後再示現疾病、示現入滅?就是要以身教示現鼓勵我們,諸佛皆是在人間成道,人人皆能成佛。 

佛示現生老病死,尤其祂在吠舍離決定入滅時,還有三個月的壽命,彼時已無法身的保護,報身跟一般人一樣,業力都現出來了,但是,衪還是很自在。我們要思考我們今生跟衪差不了多少,也是母胎所出,也是學佛,也會生病,身在病中好修行,菩薩修病行。病,這個病也有很深的學問在裡面,一方面修病痛對你有無障礙,另一方面修面對死亡。沒有死過的人,不知道死的可怕,因為你從來沒有面對死亡過,不覺得可怕,死好像是未來很遙遠的事,待有一日你真正瀕臨死亡,你才知道,原來死是這個樣子,有幸沒死成以後,你才會覺得自在。修行,如果身體有變化,你至少要學習死亡一次,感受這個中陰身一直要脫離身體的感覺,面對死亡,你有沒有恐懼?平時自己說的、想的都不作數,要真正面對死亡,才知道自己會不會恐懼?這懼怕有多深?學佛,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就是在學入涅槃時,你能不能夠自在?能不能夠把握的住?這也就是為什麼病中好修行。 

當然病,如果你不知道去反省你的業力、脾氣、習性、心病,你就無法從病中去學到佛法;對死亡的恐懼是另一回事,對生病的原因,你有去認知為什麼會生病嗎?是無明嗎?是無知嗎?因為不知道照顧自己才染病嗎?當然一切的病是從業力來的,由業力來,就要去斷業力,要轉你的心,好好從內心裡去反省、去懺悔。大凡大病過的人,對於世間的一切都會看開一點,什麼錢啊、情啊、愛啊的,都會看淡了,才知道原來我們這個肉體,不是你想把握就能把握住的。面對病痛你要有智慧去思考:病的來源是什麼?病中你怎麼去轉你的心?這很重要﹗菩薩不是沒有病,菩薩修病行。如果你想要沒有病,你去修阿羅漢道,修阿羅漢不會生病,因為阿羅漢是破一切相,絕對空一切相,這個業力顯不起來;菩薩反其道,要讓這個業力現起來,然後對著這個病去修忍辱法,忍,修無生法忍。你沒有病,怎麼去修?菩薩示現病,菩薩身如果有變化、心眼開的話,很容易感招到眾生的業,那是共業,是大家同一個體,得到同樣的病,自己的病也是一樣,這是更深一層的體會。 

有時候,世尊教導我們不一定用嘴巴講,祂用身體的生老病死來告訴我們兩件事情:一是凡人有生就有死;二是面對死亡,你要怎麼去求自在?怎麼自在的入涅槃?我們要去學這些,這些是身教,是不由口出的真實語、如實語,就像很多禪宗的祖師大德,也是用行為來示教一些法。現在世尊雖然不在了,我們看經典還是可以學到很多,就看你有多少智慧,能夠吸收多少?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地看經典,學習經文中所說的義理,不要起懷疑心,若起懷疑心,即是沒有具足「無礙智」,可能過去世,你不是佛弟子或者信心還不堅固,在十信位住還沒有完全圓滿時,你也許對佛經還不能夠完全相信,有的人相信小乘的《阿含經》,不相信大乘的佛法;有的人相信大乘的佛法,卻貶抑小乘的經典,這些都不對,都是沒有圓融的智慧。如果你對佛所說的經典還有懷疑心,這不是本身德行有問題,就是沒有學佛的因緣。在座的各位能夠聽《金剛經》應該是因緣很具足,外面沒有辦法接觸到佛法的,那是沒有學佛的因緣。
   

因佛有無量神通,具一切智,能知一切事,故其言說皆是真實語;佛能依因果而說,依緣而度,故而所說皆應機施教;其言皆真,話一出口皆能成辦一切度眾生事;佛陀從來不誑眾生,對眾生所言也從來不會造成眾生的苦惱,因其所知所言皆係真實,從未前後不一,故而說一是一,從未變異。 

為什麼衪能夠真實語、如實語?因為佛有無量神通,具一切智,所以能知一切事。衪講了很多的經典,大多是怎麼開始的?譬如衪的弟子們在討論某事,釋迦牟尼佛衪有他心通,衪可以在定中觀眾生在討論些什麼?於是世尊就開釋眾生所疑。沒有一件事是如來不知道的,大事小事皆知,因此衪所說的都是真實語,又因為確實是自己悉知悉見,因此即使在不同的時空下,只要講到同一件事一貫是相同的說法,從不會發生前後不一致或自相矛盾的說辭。再者,佛陀祂依因果而說,依緣而度,故所說皆如其欲說者,這個人該施何法得度,衪就如實以該法來跟他開導。譬如這個人的瞋心很重,祂就跟他講慈悲心;如果這個人貪心很重,你跟他講慈悲心就不對了。佛陀所言為什麼都能夠切中問題的核心?因為衪先觀照到你內心的習氣,為了要度你,祂跟你講如實的話,讓你受用,讓你能夠從裡面去學到解脫的法。 

《金剛經》從一開始,就在講要從內心裡的莊嚴去斷掉我們內在的不清淨;我常常講古聖大德,他們聽一句話就可以悟道,我們聽了不知幾百句了,怎麼還沒有辦法真正去轉?希望大家每一次都要思惟自己的習氣,思惟怎麼來轉這個習氣?這是最重要的﹗別光只是喜歡聽法,但就是不去改內心的習氣,那永遠不會進步。佛陀衪因為善觀一切因緣,講出來的都能如實的切中當事人的毛病、習氣,是以一說出口都能成辦一切度眾生事。你該斷什麼習氣,跟你講出來,你就要斷。佛陀對眾生所說的話,從來不誑眾生,更從來不會讓眾生起煩惱。譬如有些出家師父他所學的就是戒律,以戒律為最高指導原則,這個在家居士,他已經犯了某個戒律,師父還說你糟糕了,你犯了戒,會如何如何,讓這位在家居士六神無主,這樣就是讓眾生起煩惱,這菩薩就是沒有慈悲心。菩薩,要有慈悲心,要能權宜方便,讓眾生接近佛法,而不是離佛法愈來愈遠,造成眾生的苦惱。佛陀因其所知所言皆是真實,既是真實,就不會有說法前後不一的情況,說一就是一,從來不二,從來沒有變異過。不打妄語、不打誑語,我們要向世尊學習,當然衪是口業清淨、圓滿,才有辦法這樣,包括神通在內、智慧在內,我們要從口業上守戒開始,來向衪學習。
 

我們當學習真語,守不妄語戒。我們無宿命通,所以僅能就今生所知所見所理解的事實,不打妄語,做到小小的真實語。 

我們當學習真語,真正的話。要講真正的話,就要從守不妄語戒開始,你守真正的不妄語戒很辛苦,但是辛苦後有很大的代價,你不會恐怖、你不會煩惱,因為你的所言所行都是坦蕩蕩的,所以你不會怖畏煩惱。我們在修心時,護法神、冤親債主就利用這點來考你,如果你打妄語,心就不安,心不安就妄想不斷,有什麼風吹草動,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搞得六神無主。守不妄語戒,不該講就不要講,要講就講真話。這不妄語戒,我們因為沒有宿命通,無法觀過去、觀因緣果報,僅能就今生所理解、所看到、所知道發生的事實去如實的講,如實的講,你就心安。你這樣慢慢做、慢慢做,也是在學習真語,不打妄語,就是真實語。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裡面講,所說的都是真實語,對誰而言是真實語?對真正要求解脫的人而言,如果這些話讓學小乘的行者聽到,他們會害怕、不以為然,那是因為你是大乘的料子,所以你聽到世尊所開釋的法,你能夠很自在的相信,這是真實語。 

我們不能如世尊般,是真語者、實語者,祂是因德行圓滿感召隨緣自然而說,句句真又實,隨意所說皆是真語、實語的。我們要能口德圓滿,就要從守不語戒、不妄語戒起修。當我們修持不妄語戒時,可能會受到周遭人事物的困擾,一般人講大事化小,小事話無的話,避重就輕的話,若世俗事講實話會得最人,例如會計帳有兩套,若稽核來查帳,因一講實話故,老闆要怪罪、責備、怨恨、不諒解等反應,行者若能堅持下去,守不妄語戒而有成,當知佛法微妙、奧密。此時行者但有言說,皆是如語者,亦能出言改變外塵境諸法,此與修《心中心法》第六印如來語印,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不能像世尊一樣,是真語者、實語者,祂是因德行圓滿感召隨緣自然而說,句句真又實,隨意有所說都是真語、實語。我們口德要能圓滿,要像世尊能夠得到真語者、實語者一樣,就是從守不語戒開始,要嘛不講,要講就要講不妄語的話。很多同學比較方便,修行一開始不應方便,方便守戒不好,度眾生可以方便,自己自修不能太方便。我們常常聽到同學出於善意講一些白色謊言,這樣對你修行不會有好處,你好像很會做人,很會做人就修不到真正佛法,我們不要很會做人,我們要嘛就根本別說,要說就要說真語、實語,不要說白色謊言。 

講真實話得罪人,人家要罵、要怨、要恨、不諒解你,那也沒辦法,事實就是這樣,若是因此沒辦法和周遭的人和樂融融,修行在某個階段本來就很難跟眾生能夠很融洽,你要學習在不融洽之間,坦蕩蕩的和他們相處。一邊修忍辱、一邊守不妄語戒,兩者兼修,這樣也很好,煩惱是你們在煩惱,我很坦然。你這樣堅持下去,長久修不妄語戒有成的話,你就會知道佛法竟是這麼微妙、奧密,什麼神通?不必要。你隨便講一句話出來都會成就,說出口的話,最終事實就會如你所言。 

此後,行者隨意而說之語,即可自然成就利益眾生之事,便是於外塵境諸法,亦可出言改變現狀。譬如居士身守不妄語戒圓滿成就者,於職場中偶有飯局應酬,長官敬酒,因守不飲酒戒而為難,不飲失禮,飲之犯戒,此時行者若開口言道:「以茶代酒,乾杯!」如語者,飲入口,酒成水矣!又譬如行者探視病人,患者德行、福報不菲,行者觸機出言安慰:「沒事,一定會好﹗」病患便能康復。此即如語者之意義。守不妄語戒與修持《心中心法》第六印如來語印效果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來語印你修得好,說出口即是圓滿真實語。如果你要利益眾生,用心中心法一咒六印,到最後記得以如來語印迴向,因為你這個法修得不錯,守戒嚴謹,講出來的話都是如實、真語、如實語,都會如實的實現,佛法的微妙就在這裡。
 

守不妄語戒說出真實話,他人雖見怪,自己卻能心安理得,任何冤親債主或菩薩考驗時,自性都能如如不動,因心無愧疚故,此亦是守真實戒的重要意義。 

另外守不妄語戒,雖然說出真實話,別人見怪,但自己卻能心安理得,任何冤親債主或菩薩考驗時,自性都能如如不動,因為就這件事你從未打過妄語,所以心安理得,不會被搞得心慌意亂、胡思亂想,因心無愧疚故,這也是守真實戒的重要意義所在。守這個不妄語戒有什麼好處?守這個戒有無量的好處:你守口業清淨,講出來的口業也是可以成就一切眾生;你身業清淨,你的一舉一動也可以利益眾生,意業清淨也是一樣;三業清淨,功德圓滿,除了解脫以外,還可以身口意三業來利益眾生。 

我們一般聽到戒律,好像很多限制、很難做到,你要去懂守戒的根本意義,去懂戒守得好威力有多大?你要去體會這些好處。為什麼菩薩戒裡面有一條,跟你有緣的眾生有病,你知道了,你就要去看他?去探病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這也算一條戒律?你去探病,只是安慰安慰他,他的病就會轉,重病轉輕,輕病康復。釋迦牟尼佛制訂這個戒律是因為,你是修行人,你守了戒,所以你德行圓滿時,你去看眾生可以解除他們的病痛,雖然你沒有做任何事,但是你去看他們,他們就會得到好處,奇怪吧?因為你修到心清淨、口清淨、意念清淨,你去探病,這些和你接觸過的人與你同一體性,就可以分享你的清淨法身,這是持戒的重要和持戒的威力。
 

不誑語者如何修?誑以貪、癡之部分為體,係由貪、癡之一分而假立者,離此二者即別無誑之相用。總而言之,不誑語者以不惱怒眾生為主,離貪癡即能不惱怒眾生。不誑語者屬口業清淨,在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等屬愛語攝,依眾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不要誑言使其生煩惱。又菩薩欲修不誑語者,語常至誠,欲修無上正等真覺之道,當守護口業,誠實不虛;於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等過失,悉皆遠離。又能入辯才門,說佛法時,於諸佛法義,辯說無礙,開發一切眾生之心,令皆入正道。 

不誑語者如何修?誑以貪、癡之部分為體,為什麼以貪為體呢?你講威脅人家的話,多半是有貪欲,譬如你要貪人家的錢,或是你貪人家的利來為你做什麼,總之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是以貪為出發點,所以你去誑詐他人,威脅人家要如你所言而行,否則恐有不利,讓人家起煩惱。這是你不懂因果,才會講話去惱怒眾生,如果你懂因果的話,你會講愛語、軟語,讓眾生寬慰、接受。誑,係由貪、癡之一分而假立者,好好想一想,一個人如果還有貪,不管貪名、貪利或者不懂因果,你才會有這個誑的煩惱法,那是假立的,如果沒有貪就假立不了,因為你還有,所以貪、癡之部份為體。離此二者即別無誑之相用,總而言之,不誑語者是不惱怒眾生為主,講話小心,不去讓眾生起煩惱,離貪癡即能不惱怒眾生。 

不誑語者屬口業清淨,在四攝法,四攝法就是指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等屬愛語攝,這些都是口業,因為是口業,愛語就是講柔軟讓他寬心的話,以慈悲心來發話,不是講人家愛聽的話,是讓他人能夠寬心、不以為忤的話。愛語也不是講拍馬屁的話,有的人把它解釋成拍馬屁的綺語,愛語和綺語不同。愛語是以愛心、慈悲心為出發點,讓對方能夠寬心不起煩惱,依眾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寬解,令起親愛之心,對於佛法,產生親近、喜愛的心來而依附菩薩受道、學習佛法,不要誑言使其生煩惱。世尊講話,從來不會讓眾生起煩惱,衪是不誑語者,我們要學習。 

又菩薩欲修不誑語者,語常至誠,心也要誠心誠意的,欲修無上正等正覺之道,當守護口業。當然身口意三業都要守,這裡特別著重口業,是因為口業很容易造,嘴巴逞一時之快,口一快就造業了;身業要身體去行動才會造業,我們人由心意念或話語到採取行動之間,有時理性會抬頭,把你拉住,所以先要守護口業,誠實不虛,心誠口實,不講虛誑語;於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等過失,悉皆遠離,也就是要守護口業,這四種口業都要能夠遠離,口業才能夠清淨。 

如果你口業守得好,除了你講的話都會成真以外,你還能夠產生無量的辯才,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你身口意三業清淨,當然就有智慧,有智慧,你的法眼就很容易起來,你從眾生的心念、言辭、行為中,很快的就可以識別出他的習氣、毛病,這時你一開口必然中第。同時,你的智慧源源不絕現起,你自然就會辯才無礙,說佛法時,於諸佛法義,辯說無礙,開發一切眾生之心,令皆入正道。當然你辯才無礙,不是專愛和人辯論抬扛,而是與人應接交談,能應機說法,針對對方的興趣習氣癖好,以他最能接受的方式來指點他,讓他走入正道,開發他的善根,為他打開正法、佛法的大門,讓他能夠登堂入室,學習佛法,走入正道,這是你口業究竟清淨的好處。(待續)

 (2006.11.12.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