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7-24)
               --
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如何依經文來修行

要如何修持《金剛經》微妙義理?當修持布施波羅蜜時,不要有我在做布施的善行,不要有我施、受施者、及所布施的物想,如此三輪體空行布施,就是有施亦能觀非施,即所謂的布施波羅蜜。要做到布施波羅蜜,就要以般若智來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所施亦屬一切法,我以般若智行解脫事,亦屬一切法。

現在進一步來說怎麼去修持《金剛經》第一波羅蜜的微妙義理。以修行次第來講是布施波羅蜜,布施最容易,你在做布施波羅蜜時,不要有我在布施行善的觀念。常常聽到人說,布施幫助別人讓自己也覺得很快樂,這聽起來是很善良,但沒有做到觀所施非施,因為你會覺得快樂,就是在意了,你想到因為你的布施,對方的生活起了什麼善變化,潛意識裡你自我嘉許自己的善行,所以你覺得快樂, 這不是無住相布施,有相布施會有天報,背離解脫道。

如果,你無住相布施的話,管這出家眾是真、是假,反正我捐出去了,我沒有想我在布施,我也不去想我是布施給誰?這出家眾是真的、假的?我也不去記得我給了多少錢?這是三輪體空真布施。另外有一種情形,你看到一個不管是乞丐或出家眾,如果你當下稍一猶豫,沒有給,走過去了,事後心裡也不必有罣礙,我為什麼沒有隨緣布施?真後悔!這也不必,你要學自在,有,就隨緣布施,如果錯失機會,過去了就過去了,不必再生心懊惱,心不安就代表你沒有解脫。布施也可以測試,你的心到底有沒有自在?你在行布施時,不把它觀做是在行布施,這樣才是真正的所謂布施波羅蜜。

要怎麼去建立這種心態?以《金剛經》裡一直強調的波羅蜜之眼目,般若智。般若智是什麼呢?就是觀你所作所為,包括布施這件事,實相觀一切相,做一切事、對一切法,抱著「無所有不可得」的心態,這是無上佛法的指導原則。《大般若經》六百卷就是在講這六個字,在修空相時也是這六個字,以禪宗的說法是「不即不離」,不著相、不離相。布施是一切法中的一法,我以般若智慧行解脫事,也屬於一切法,我以般若波羅蜜去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時,不必去想要用般若波羅蜜這個法,猶如人自在呼吸,而不需提醒自己去呼吸般,如果你還需要提醒自己依法去做,那你還沒有得到般若波羅蜜,要很自然的,現象起,影像起、心念起時,你面對這個境,不加以執著,觀它無所有、不可得;或者我體會了某種境界,我的心、身有哪些超能力時,略加體會就好,如果要再次用它,也是為利益眾生,不會為利益自己來用,這就是《大般若經》境界所修的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

這樣去實行修行的次第,就能夠做到世尊告訴我們的,行第一波羅蜜而無第一波羅蜜想,即非第一波羅蜜。波羅蜜多,你了解了佛法,知道如何由此間度到彼岸,但一時還做不到,那只是見諦,能夠做到了,才叫做波羅蜜多。譬如你行布施,沒能空掉你布施的對象、所施之物、布施的自己,這三輪未空,那就只是布施,不是布施波羅蜜;做到了三輪體空,才是布施波羅蜜。你不去布施,就不會有菩薩的境界,像小乘阿羅漢,因為他是自修,不與人有瓜葛,沒有人要布施給他、供養他,自修的結果,就是自利;菩薩不是這樣,修菩薩道第一階段廣修布施,所以更要有智慧、空觀,否則去執著布施多少,不修智慧,最後的果報就可能是「大象戴瓔珞」,出生為富貴人家的寵物。你修布施,沒有智慧空掉它,果報來了,照樣受報,吃穿不愁,但是沒有智慧,就墮落到畜牲道。

 

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如來說這就真的是第一波羅蜜。同時也能做到:用般若波羅蜜時,能超越情見、妄執性,即能觀般若波羅蜜,是非般若波羅蜜,這才是真的在行般若波羅蜜。

《金剛經》告訴你,修布施波羅蜜時,如果能夠做到三輪體空布施,就是第一波羅蜜,觀它即非第一波羅蜜,這樣如來才許可你在做第一波羅蜜,不然你被布施的功德黏住了,怎麼到彼岸?學菩薩道,不能不跟眾生結緣,但跟眾生牽扯在一起,也可能被眾生因緣繫縛住,兩難,怎麼辦呢?這時候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就很重要了。有些出家師父,你可以觀他們的境界,他們一方面跟眾生應接,一方面又怕跟眾生牽扯上關係。做善事,可以接受眾生布施的財物,反正我沒有拿你的,這是轉手去做善事,跟我沒關係;但眾生想供養他,想和他結緣,他就能免則免,最好不要了,處處小心翼翼,生怕跟你沾上關係,這就是心裡面有罣礙,沒有以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去破解。菩薩接受供養來跟眾生結緣,以後我成佛了,再來度你,為什麼要你給我十塊,我還你一百塊?不必這樣。你供養,我給你法,讓你能夠超脫、解脫,得到真正的佛法,這才是菩薩跟眾生結緣的心態。

不要怕,怕什麼呢?怕修不好?如果我修得好,接受你的供養還沒關係,修得不好,下一世恐怕要披毛戴角還了。到底要不要接受供養?這個緣要不要結?看你怎麼去思考這個問題,如果以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來觀,接受就接受,也不必在意,這個東西是誰布施的?誰布施了多少錢?反正都不去記它,忘記了最好,心裡面沒有罣礙,不跟你因緣牽扯了,這樣就能自在。你要學習用第一波羅蜜時,沒有第一波羅蜜想,這才是真正第一波羅蜜。不管是般若波羅蜜還是布施波羅蜜,都是抱著這個心,在用什麼法而沒有用法想,如果你還意識到自己在用什麼法,那還是不究竟。

同時在用般若波羅蜜時,要做到能超越情見、妄執性。般若是什麼?般若是智慧。智慧是什麼?觀一切所作所為是空無,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度到彼岸的一個智慧。不管做什麼事或看到什麼,你都要超越你自己內心的情見,情見就是感情的覺受或者你五根對六塵的執著,有情見就有妄執,心妄不實的妄執性,情見和妄執名詞不同,其實內涵一樣。情見也好、妄執性也好,都來自於你內心的根本貪瞋癡慢疑五蓋心。你現在用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時,你不必記掛我要用般若波羅蜜,我要觀它無所有不可得,如果你還需要對自己喊話,那你還是心中有法,還是在用一法對治一法,還是不究竟,不是菩薩修證到達彼岸的境界。菩薩到達彼岸的境界,正做什麼時,一定不會有我在做什麼想,更不必害怕被黏住,只是很自在的做它,做完了也就忘了,事後也不再追思我剛剛做了什麼?自然成就一切法而無罣礙,這才是真正在行般若波羅蜜,亦即能夠做到觀般若波羅蜜,非般若波羅蜜,是為般若波羅蜜。

 

總之,行者惡事不犯,行善而不執著,才不會為因果所困。若行者行諸善事、修行事,證得諸多境界,卻不能以第一波若羅蜜來破此業緣,則脫離不了因果輪迴,此即《金剛經》之微妙義理,知之而後行之、證之,以得無證、無得之最高佛理。

 總之,修行人惡事不犯,惡事犯了會有果報。央掘摩羅(指蔓尊者)曾經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每殺一人就把手指頭割下來綁在頭髮上,他殺了九百九十九人,這有沒有果報?當然有!雖然他證到阿羅漢境界,不再來受生,還是要受果報,還是要還。他最終被人打死,示現死時很慘,但他殺了九百九十九人,卻只被人打死一次,算是便宜了。他修證到阿羅漢境界,不再來受生,一死,他馬上成阿羅漢。這是值佛住世時,佛度他,壞人轉入善行的例子,現在佛不在了,要修行證果更難了,所以我們不要去犯惡事。

惡事不犯外還要行善法,但是,我們行了善法,也不要執著,這樣才不會為因果所困。你不是要脫離人相、眾生相嗎?你跟他人、眾生間有善惡事的牽扯,倘使看不開,就為因果所困。若一個修行人做了很多善事、修行事,證得諸多境界、有許多體會,卻不能以第一般若波羅蜜來破解所伴隨的業緣,如此是脫離不了因果輪迴。譬如你修到色界天的境界,你能看到有覺有觀的幾個心在那裡作用,卻沒能突破色界天這種真如性用的話,那你往生後,可能就升到色界天,擺脫不了因果;你要修證到須陀洹果,那還好,不墮三惡道,天上人間來回七次證阿羅漢;你要修證到斯陀含果,天上人間一次來回證阿羅漢果;阿那含,是不來了,謂不還果,在五淨居天,穩當可以成就阿羅漢道。我們修行,如果善事可以空去,但修行境界放不下,那麼學了半天的佛法,最後就跑到天道去了,所以體會了就要放下,要有入寶山空手而出的自在灑脫。

佛法是講求絕對解脫,沒有錯,但是,大家都不去天道也不成,誰去呢?你在度眾生時,看到有些眾生根基不雄厚,念佛不夠精誠專一,不往生西方,也不去東方,要成菩薩又好像智慧不夠,這時不妨順其緣鼓勵他行天道善法,去天上稍微待一待,總比墮落到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好,如果出生做人,他也不見得能夠把握的住,也許哪一個因緣又讓他迷糊掉了,造了惡業。佛法,不是一定要每個人都能夠學,要你程度夠,有那個因緣,當生接觸了以後能夠起而行,那最好,今生有成就,不要等到來生。要趕快做,做什麼?斷內心的總總習氣毛病,一時斷不了,要慢慢轉,花幾年、幾十年來轉,總之今生就要把它解決。

修行,要從最難處下手,最難的能克服的話,那其它比較淡薄的習氣就容易轉了。譬如瞋心重的人,就轉瞋心;淫欲心重的人,就轉淫欲心。所謂擒賊先擒王的意思。找一個你最根深蒂固的習氣毛病來下手,針對它來修,能克服了,那其它小毛病同樣也能轉了。如果你眼睛常常看什麼都不順眼,那你就修眼根,把事事物物都看得心平氣和,眼根搞定了,其他幾根也就俯首聽命了,所謂一根解,諸根皆解。你修行要選哪一個法門?每個人因緣都不一樣。

如果你證了很多的境界,卻不能以般若波羅蜜來觀它,破解其因緣,你免不了要受因果的輪迴,這是《金剛經》告訴我們的,要如何擺脫業緣牽扯的道理。什麼叫業緣?就是人相、眾生相這一關。你要怎麼擺脫人相、眾生相跟我相之間的關係?即觀其「無所有不可得」。有眾生看成沒有眾生,有眾生障礙你,你當沒有這回事,你不要說有,你把它當做沒有,這是心態問題。常聽到人說我業障很重,要拜懺,天天拜,拜了幾十年還在拜懺。其實如果你懂得《金剛經》的義理,拜一次懺就夠了,以後障礙再來,沒有,觀它沒有障礙。生病,病了就治療,病了很正常,誰人不生病?不要聯想到障礙不障礙的,心裡上當作沒有障礙。事實上有沒有事?真有事!但你不把它放在心上,自在不受影響,是為「無障礙者,即非無障礙,是為無障礙」;如果你憂心忡忡,生活失序,惶惶不可終日,那這障礙就是個假障礙,你並沒有真正識得這個障礙。《金剛經》告訴我們,空、無相,哪裡有什麼障礙、不障礙?你用這個般若智慧去觀,「障礙者,即非障礙,是為障礙」,這是觀障礙非障礙,那你就真正識得這個障礙。這是對一法,我們可以從空、也可以從有的角度,以《金剛經》中三段論的邏輯來觀,結果是殊途同歸,都能見到實相。

這就是《金剛經》微妙的義理,你懂了,就要真切去下手修證,以獲得無證。有修也沒有證,不要自詡證到了什麼,又是成菩薩、成活佛、成什麼一大堆,都你自己封的,但有所證,都要放下!開悟,哪有什麼開悟?天天講開悟的人、書裡本本寫著開悟的人,就是沒有放下開悟,才會念茲在茲的講開悟。為什麼開悟的人都不寫書呢?沒寫書的人就沒有開悟嗎?寫書說開悟的,就是真開悟者嗎?「開悟者,即非開悟,是為開悟」。你不必天天向外宣說自己開悟了,以《金剛經》的義理,三兩下就可以把你的話推翻掉,你就是沒開悟,有開悟的人不會做這種事!像五祖問六祖「米,篩熟了沒有?」五祖也沒有問六祖,你開悟了沒有?我們從指月錄、高僧傳裡都可以看見,歷來祖師古德對開悟一事都是點到即止,避免去講開來。

你有修證,你要獲得無證、無得之最高佛理。你走到第一關,你捨掉了,你才可以走入第二關,第二關得到,你放下了,才可以突破進入第三關。你在初禪,捨去覺觀,自然就進入二禪喜俱禪,捨去禪悅的歡喜心,你才能進入三禪,進入三禪有定,要捨去對氣旺的執著。有哪個佛教徒到最後氣還很旺?如果你從頭至尾氣都很旺盛,保證你要修成仙道,死不了了,這是背佛道而馳,走反路去了。你要能捨掉這個氣旺(註:這工作會由菩薩來執行),回到未進入前,稍為有氣感的狀態,這樣去對眾生、對一切有情、無情,照樣可以忍受,以慧心定在一境性之間,逆境、順境一如,因為我起心動念跟他們相應,就獲得四禪,要能如如不動心意。不要去執著所修、所證,更不要去把真如性用練得更精銳,這樣就完成佛道了。《金剛經》叫你學無相、無願三昧,有修證的,就要不斷把所證拋開、放開,「修證得,即非修證得,是為修證有所得」,這三段論可以引用到身邊的任何大小事上,順、逆境界你都這麼觀,你就會有解脫知見,看事情就會自在,做了好事不執著好事,得到了修證上的善境界,體會以後也能超越。

 

3.「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從前面的經文看到這裡,你應該了解如來為什麼要這麼講,「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即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這是說,心裡面不要抱著有用一法來面對一切境的心。一般人境界不到時,常常會想怎麼把所學的法,用在當下,這樣就還做不到真正自在去應一切緣。用忍辱波羅蜜是自然去用的,你本身沒有忍辱想,如果還想到要修無生法忍,這樣你還有一法在,當然這是有次第的,不是每個人立時就能做到。

 自在成就的行者或者菩薩,心地空無,面對因緣,他自然起法相應,他在用「忍辱」這一法時,也沒有忍辱想,這才是真正做到忍辱波羅蜜;如果你還有一個忍辱的念或忍辱的心去面對忍辱的境,觀其不是忍辱,這樣還不能叫忍辱波羅蜜。波羅蜜是了解義理在先,證得到彼岸慧在後,這樣才叫做波羅蜜多,這包括前面所講的「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和這一段所講的「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我們用一法,是應心而出,不需要去思考、去找尋一法來對應,如果面對一個人給你一個逆境,你還要去尋找一個法來壓制住你的瞋心,這就不能稱為波羅蜜,只能說你在修忍辱,因為還在修,所以還沒有度到彼岸,不能稱為忍辱波羅蜜,這是有沒有做到波羅蜜多,境界上的區別。剛開始修行有妄想,你用一個佛號、一個咒語來壓制你這個妄想,這就是做不到波羅蜜多,才用此第二法門,待有一天你慢慢修到心清淨自在,因緣來了,你自然就應緣,對一個逆境或污辱你的境,你卻沒有難堪及污辱想,坦蕩蕩面對那個境,這才是真正做到無生法忍,也才可以說是真正得到忍辱波羅蜜。

修持《金剛經》三波羅蜜法門中,於修持心地最實際的法門是忍辱波羅蜜。稱忍辱是初基者,彼階段一切逆境猶觀為逆境,因修行而不得不忍。如何去除忍辱心?首先還是要去我相,得無我之相。經云:「無我得成於忍」。初忍五塵境之誘惑,次忍男女淫欲,最後破生老死之恐懼,如此得稱為忍辱,初得我空觀智。

六個波羅蜜中,持戒、精進、禪定不在《般若經》範圍裡,皆在《般若經》之前。持戒是開始時修的,持戒是在守身戒,不去犯戒;精進,當然是發勇猛心修行;禪定,是在身上面用功,如四念處或其它世間禪定的法門,這些都還沒有到以心用功的境界。到般若期時,都是在練這個心,也就是真修心。《般若經》就在講心的解脫,因此強調的般若波羅蜜、忍辱波羅蜜都是用在心地上;布施,是跟大眾結善緣,廣結善緣是菩薩道的第一步,不結善緣,以後你要度誰呢?所以要布施,《金剛經》主要在講這三個波羅蜜法門。

這三個法門中,對修持心地而言,最實際的是忍辱波羅蜜。布施是跟大眾結緣,財布施、力布施都是第一階段的,法施、無畏施,是菩薩有境界以後才能做到的;般若,要成佛、成無上正等正覺,都是要這麼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一切境黏不上你;而真正對心地用功最好用的,是這個忍辱波羅蜜。我們剛開始忍外境,眼耳鼻舌身對外在的色聲香味觸這五塵境,你都要能自在,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都不以為忤,這樣第一階段的忍辱,可以說度到彼岸;第二階段,心對外在的境能夠控制以外,對內心或無始劫來所熏習的習氣,甚至於內在所翻的種子,也能夠自在,這也是修忍。忍的範圍很廣,不只是忍逆境,還要相反的,忍心之所趨、情之所鍾、意之所向等善境界。

 忍辱,在《大般若經》的《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裡,翻成安忍,能夠很自在的忍一切境,這包括忍外在的逆境,忍內心的種子現行、對習氣的煩惱,要觀它無所有不可得,不要把起心動念當真,再來忍一切的超能力,修行過程中所起的真如性用的能力,你可以覺、可以知,可以懂得一些過去、未來,但不要當它為真。如果你沒有這種忍一切境界的功夫,你脫離不了輪迴,因為你把起心動念所感知的,都認為真,一真皆真,你就隨緣這麼輪迴去了。在此階段,如果做不到實相觀,又要修佛法的解脫道,就不能去觀一切境為真,就算是真的也要當它是假的。再來境界愈來愈高了,你感覺很多自性真如的能力,你要忍著不去用這些功夫,時候未到,你的心還不清淨,去學這些神通變化,就算給你五神通,你內心種種習氣毛病沒有斷盡,因緣來了你又迷糊掉,執著為有,這還不是要輪迴?修佛法本末倒置,永遠解脫不了。

 菩薩就是在學這個智慧,寧願沒有神通,也要對一切境能夠安忍度到彼岸,佛法的微妙高深就在這裡。佛法跟外道哪裡不一樣?外道有五神通,你還沒有到阿那含或阿羅漢境界,心還不淨,起不了神通變化,沒有五神通,但是剛開始的地前菩薩或地上菩薩,功夫雖然不夠,沒有神通,然而已經在培養菩薩種姓,開始要去度眾生,去學一切智慧,所以是以智慧度眾生,而非神通惑眾。當然到了大菩薩時,是智慧也有、神通也有,度眾就更方便了。

稱忍辱是對初基者而言,初學的、沒有究竟的,聽了一句不中聽的話,告訴自己要忍,因為我在修佛法,不能跟對方一般見識,這是忍辱,一句話不過就是一句話,要你如如不動,這初基的做不到,是以稱為忍辱,因此階段一切逆境還觀為逆境,如果一切逆境不當作逆境,不過是一句話、一個行為,不在意就好了,那怎麼還叫做忍辱?不忍辱了!初學的,老闆疾言厲色罵你,既然在修行,不得不忍,你還有一個心在忍,這是忍辱;到有一天,他又跳腳罵你,但是,你被罵得全然沒感覺,一個心如如不動,無有念頭,這就有些安忍的樣子了。

安忍,如何去除忍辱心?還是要回歸到四相,首先要去我相,無我相,因為我們所有的毛病就出在我相,有我相就有人相,人相一個一個加起來就成眾生相。有了我相,就怕死,想要活得久、想壽命長,壽者相也就有了。這我相還在,你的心就還不淨,有忍辱心,還有一個你在忍一口氣、一件事、一個人,這種忍不是自在忍,有一天會爆發,也許有一天你老闆又罵你時,你終於失去理智咆哮回去,說老子不幹了。修行,你要練,練到根本沒有一個我在忍,外面有什麼不如你意的聲音沖著你來,當好像沒這回事,不去跟它相應,這就是在修行。

經云:無我得成於忍,這句話很重要!你要修掉我相、無我,只有一個法能讓你成就,那就是忍。這無我,於人的層次是忍人際關係,於修行的層次,是忍善境界、超能力,後者較前者難忍多了。忍眾生輕賤容易,但是,碰到善境界,誰不稀罕這些能力?誰不享受超於常人異能的感覺?如果你不懂佛法,你會覺得有異能而不用,猶如錦衣夜行,多沒味兒啊!外道最喜歡學這些能力,他不求智慧、不求認知因果關係,他不去拿掉我相、不去拿掉內心的執者,他不知道走解脫路,解脫路在修行中,就是要平淡到不能再平淡。沒辦法!他的因緣就是這樣,他接觸不到佛法,又碰不到善知識,他修世間禪定,禪坐中現起種種異相、善境界,他的心不淨,不懂得要用般若智慧去觀其無所有不可得,他執著在這一法上,就沒有辦法自在,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告訴我們,無上菩提是沒有一法可得,不能用一法於心性,都是在捨一切法,你能夠聽到《金剛經》、能夠聽到正法、解脫法,就要能夠區別佛法跟外道法的差別處。

要去我相,初要忍五塵境之誘惑,次忍男女淫欲,這功夫是愈來愈深入、愈來愈難做到,最後要破生老死之恐懼。我相的十種法相,色、聲、香、味、觸、男、女、生、老、死這十相,代表我相的根本內涵。首先你要破掉五塵境對你的誘惑,不為這些塵境所左右,再來是我們根本輪迴的淫欲心。淫欲心跟身體是直接的關係,你修行、打坐,練到身體好了,修到一個境界,自然淫欲心也起不來,你回到自性清淨,哪裡還有這些淫心!淫欲心是我們無始劫以來,曾在畜牲道轉,轉得愈久,這個欲心就愈重,反之天道或仙道的行者,淫欲心就淡薄許多,修佛法亦然。真正修佛法修到心清淨、自性清淨開發出來時,對男女之事是根本很淡薄的,這時如果是居士身就比較麻煩。很多網友來函說有這苦惱,他們的欲心很淡薄了,但是另一半沒有一起同修,對男女事還很有興趣,雙方很難協調,這就是居士修行的困難處,一方體內真氣飽滿不思淫欲,另一方半吊子,就是氣不滿,才會有淫欲念。

修行,出家眾也好,仙道、外道也好,都要戒色,這色戒不只戒行動,也要戒色心、色念。鹿野苑這個地方,有好幾種說法。有人叫它佛陀論法處,但它還有另一個說法叫做仙人墮處。為什麼叫仙人墮處?修仙道的人,主要認真用功修這個身,雖然心多少也修些,但不究竟。仙人這個身修得不錯時就會飛,有神足通。在古代有人飛來飛去,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在座許多人可能都做過會飛的夢,會飛,代表你過去曾經修過外道、修過神足通。言歸正傳,仙人墮處這個名稱,來自於曾經有一個仙人,一天,當他飛過鹿野苑上空時,剛好當地的國王有很多女兒在那兒嬉戲玩耍,這個仙人很久沒有看到美麗的女子,就起了淫欲心,這淫欲心一起,神足的功夫就沒有了,他就像飛機失速般墜下,所以鹿野苑也稱為仙人墮處。不管是佛教徒修行或外道修練,都要斷男女淫欲,不單只禁絕行淫,連起心動念都會影響你的功夫、影響你解脫的能力、影響你神通的能力。古人柳下惠坐懷不亂,以我們修行的眼光來看,一個異性坐在他身上,他能夠不起心動念,這是真正的解脫境界。

 男女淫欲能忍過了,接著破生老死這一關。破生老死,不怕死,活幾歲就幾歲,該入滅就入滅,這樣你就是不愛涅槃、不畏生死,甚至於不怕死了再來生,有生又有死,菩薩這麼生生死死在六道中行菩薩道,一邊輪迴、一邊行菩薩道。能忍五塵境之誘惑、男女淫欲、生老死之恐懼,如此得稱為忍辱,做得到的話初得我空觀智,斷我執,然而我空雖得,法空還沒有得,所以到此還只是得初步的忍辱波羅蜜而已。(待續)

 (2006.10.29.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