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7-18)
               --
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三)、名詞解釋(續)

忍辱波羅蜜()

三十二忍:(續)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舉出三十二種安忍,即:

(1)無貪、(2)不害、(3)無熱惱、(4)無瞋、(5)無恨、(6)無念、(7)無諍、(8)不染欲境、(9)能護自他、(10)順菩提心、(11)無分別心、(12)不著生死、(13)順業果、(14)身清淨、(15)口意清淨、(16)堅固不退、(17)言說自在、(18)無遍計、(19)自覺聖智、(20)將護彼意、(21)修四梵行不隨禪生、(22)於人天樂得自在、(23)相好圓滿、(24)梵音深妙、(25)滅除諸惡、(26)遠離慳垢、(27)除斷嫉妒、(28)捨諸怨賊、(29)近菩提分、(30)離諸不善、(31)樂處寂靜、(32)獲諸佛法。
 

(22)於人天樂得自在:當然人有人的快樂、天有天的快樂,這種快樂你要能夠自在,不要去執著它,如果你執著它就有人的果報、天的果報。所謂自在,是要能夠超越人天之樂,人的快樂是淫欲、飲食、聲色犬馬等色聲香味觸的美好覺受,你要超越這些,不耽溺於其中,就能夠自在;天,欲界天的果報或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禪定之樂,你一樣要能夠超越,才能夠自在。自在即是解脫,於人天之樂解脫出來,不為之繫縛,如果你做不到,就是沒有對善境界的安忍。

(23)相好圓滿:相好圓滿,這是要累劫修的。你修什麼法、行什麼善事,就會現三十二相中的哪一相。釋迦牟尼佛剛出生時,有個仙人,看到太子好相具足,就預言,太子不是轉輪聖王就是出家修道、可成佛者,並為他起了個名字,娑婆悉達多,梵文的意思就是一切事業成善業。相好圓滿,這是累劫修的,因為你安忍就可以破一切執著,你修很多的善法,就感招三十二好相。

(24)梵音深妙。這是三十二相裡的一個,我們從前講過。

 (25)滅除諸惡:因為你有安忍的功夫,當然你已經滅除內心的一切不清淨的法。

(26)遠離慳垢:慳是一毛不拔,捨不得施,這個一毛不拔會墮落到惡鬼道,你如果善於布施,就可以遠離惡鬼道。要先遠離慳垢,才能發起同情心,甚至慈悲心,廣行布施。當然這慈悲心的大小與累世的修持有關,像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布施的故事,有時覺得真是不可思議,祂怎麼會有那麼大的慈悲心?當然祂是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了。有一世祂出生為某國國王的兒子,在宮外看到許多貧病百姓,祂就把自己的財物捨出去,要救濟的人實在太多了,千金散盡還是不夠,祂要求父王把國庫裡的錢拿出來發放,祂的父王不允,祂就出去賣身,把自己賣給一個婆羅門,換得的錢仍是拿去濟貧。像這種布施的心,看到眾生苦祂的心就不忍,你修到安忍以後,大慈悲心就會起來。但第一步你要先遠離這個慳垢,慳貪的污垢,你要斷掉你內心的習氣毛病,把悲心誘發起來後,慢慢就會捨得佈施你身邊的一切。

 (27)除斷嫉妒:嫉妒心是瞋心的根源之一,嫉妒心會讓我們迷失自己的本性。歌利王與忍辱仙人的典故,就是嫉妒心所引起的。一般來說女孩子的嫉妒心比較重,菩薩不要有嫉妒心,要隨喜讚嘆他人,別人修得好要讚嘆,每個人自己修都來不及了,哪有功夫去嫉妒人?

(28)捨諸怨賊:怨賊就是我們那五根、六塵,這些不清淨的心,你要用你安忍的心,來破除內心的一切,破除眼耳鼻舌身對色聲香味觸種種塵境的執著,不要去犯戒。

(29)近菩提分:順,只是心不跟它作對,順菩提心。近菩提分跟得菩提分是不一樣的,近菩提分,才有點靠近智慧,靠近不代表你有﹔如果你得菩提分的話,那這個智慧就有,你就有辦法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不受內心的執著,外境,也無所謂好不好、對不對,沒有這種分別心,這種菩提智慧,你慢慢就可以得到。

一個人累劫修,修到開悟以後,這自然的覺性就可以觀到妄想,如果這自覺的心,強過你的妄想習氣的心,那這個人不會迷失,地上菩薩永遠不會迷失,因為他清清楚楚的知道每一個起心動念,知道這個念頭不對。為什麼知道它不對?因為我有個如如不動的心在這兒,瞅著另一個起心動念的心,我如如不動,另一個心在那兒起心動念冒瞋心、邪心、煩惱心等,我都清清楚楚的,這樣怎麼會迷失掉?這就是得菩提分。

在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地前菩薩,都是慢慢修,修到靠近菩提分,就像三十七道品的小乘修行的法門,也有一個七菩提分,那是稍微有一點智慧,去破解、不要執著一切法,這樣他也有一點智慧,近菩提分,還沒有完全得菩提。得菩提的話是大菩薩,他不是只有解脫一切境,他還可以玩用這個心,用自性產生一切神變,這是更不可思議。

(30)離諸不善:我們常講的十善業,反過來就是不善,菩薩沒有利益眾生的心就不善、沒有替眾生解除一切煩惱就不對。這對一般人來講不是不善,但菩薩的門檻要提高,不是自己安分守己就好了,菩薩要沒有利益眾生的心就不對,沒有替眾生解除一切煩惱也不對,這都屬於不善。菩薩既然要成為菩薩,一則修自己,再則斷自己的煩惱,三者一切法都為眾生著想、沒有我,這樣就能離不善、離諸種種不善法。

(31)樂處寂靜:無論有事沒事,你都安住你的心不亂,這其間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菩薩不是阿羅漢,阿羅漢可以天天無事、自己清淨,菩薩是無事清淨,事情來了,心動了,自覺聖智,在動之間,空性它在應對,若是小事還好些,大事的話就覺得身心雖不是什麼大煩惱,但有點感覺不是很順,在不順之間你要學習樂處寂靜,菩薩就要這樣。沒事時的寂靜本來就很快樂,涅槃本來就很快樂,但是,菩薩不能永遠沒事,正如祖師大德所講的,不要落在無事匣子裡面。這並非你要去找事做,是你的自性自然會應緣去找事做﹔或是如果有眾生憶想你,你是菩薩,你應該跟他相應,你應該化身去幫助他,小事你幫助他時不痛不覺,若是大事你就有感覺,心或身不順、不舒服,當然,能夠受得了就無所謂,受不了就要打坐、用功、修法。愈大的菩薩愈不用修法,他自在、心清淨,應緣,不管怎麼攪和,都可以自在,這就是菩薩的寂靜。

 菩薩,修證到安忍的功夫,自性清淨,但是,眾生因緣給你不清淨,這時,你還能夠自處清淨,不認為它是一種痛苦,這才是菩薩行。每個人沒有磨練就不會成長,有磨練就很自在的能夠樂處寂靜。很多人剛開始會有點怕,怎麼當菩薩那麼煩惱、事情那麼多?心不定、身體也不順?有的人因此退轉。要登地菩薩後才不會退轉,行,碰到困難還是要行、還是要做,過一陣子總會解決,沒有不能解決的事,心清淨,一心為眾生,自然就有十方護法、菩薩來護持,諸法無常,一切法不會永遠不如意,過一陣子就好了。

(32)獲諸佛法:佛法,有世間法、出世間法、出出世間法,你學種種的波羅蜜就要得一切法。菩薩求法,應於五明處求,這是菩薩。阿羅漢他只要證得內心寂靜解脫就好了,證得一切法無我,他就自在了,但是,你要當菩薩,世間法你要學,這世間法就是五明裡的「外明」,外明包括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因明。醫方明是醫學﹔工巧明是工藝技術,包括現代科技﹔聲明是語言﹔因明則是邏輯學。

這些阿羅漢可以不學,因為他不一定要利益眾生,而菩薩的你要利益眾生,眾生離不開病苦,所以你要去學這些世間法。經典上講不能去學算命、占卜、看風水等,這樣你就學不到解脫。小菩薩以解脫為要,你不要去轉別人的因果關係,大菩薩可以隨便,祂神通無量,祂有能力去化解你的病、有能力轉你的業,那是神通變化,祂可以自在。

佛法你先求得出世間智,解脫道,然後求得空有不二的修證,出出世間智得到了,最後再來學世間的智慧,世間的智慧就是要利益眾生用的,你不能夠說我學佛法,世間法我不用學,你要有能力幫眾生解決問題,眾生才會有向心力、才會相信佛法。雖說佛法在修心,他現在有病,痛苦難當,你叫他修什麼修心?唸佛,唸不起來怎麼辦?你要能夠安住他的病,才能叫他唸佛、修心,種種的一切法都是佛法,你要學得一切法。

 後面還有很多高深的法,亦即《大般若經》裡愈後面講的那些名相,都是大菩薩、佛的境界,我們也都要學呢!你安忍修到的話,最後得到佛法,就得到一切種智,一切智慧都可以學得。當然哪一世你會成佛,看你自己的因緣,時間很長,哪一世?只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無數劫以後你就會成佛。

忍辱波羅蜜,這是佛法的一個重點。忍辱,剛開始,對外境不用忍,很自在的面對,對你修行的一切境,不要去執著,修到也不需要讓人知道,要忍,想讓人知道就沒有安忍,有執著,所以沒有安忍。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講出來的話就障礙你往前,表示你波羅蜜沒有做到、般若波羅蜜沒有做好;般若波羅蜜觀一切境界、一切現象、一切方法,甚至於一切內心的不清淨,都無所有不可得,如此慢慢修,你才能夠做到安忍度到彼岸。安忍做到了,其它的都好修,一切神通變化,你這安忍做不到,很難修後面的空、無相、無願三三昧、陀羅尼門、四無所畏、四無礙辯、十八不共法,至於佛的境界,大慈、大悲、大喜、大捨這些境界就更不用講了。

 

這一品忍辱波羅蜜,為什麼要講那麼多忍辱呢?其實《金剛經》的重點,你要空四相、要修證六波羅蜜、要能夠有菩提智慧,都是以忍辱來成就的,你不懂忍辱,學法就沒有辦法進入。忍辱不是只有讓人欺負不生氣,還要對一切法能夠忍,不動心、不貪欲、不無明,這就是無生法忍,無生忍之後,就會產生無量的悲心,先自證解脫,然後這種忍,擴而大之,就會產生對眾生的悲心,這就是你未來成佛的原動力,也就是經典上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話,一定會帶動悲心。現在我們大悲心起不來,有一點小悲心,就是天報、天上的果報,不是大悲心,大悲心是像世尊那般行布施波羅蜜,所有的一切包括身體,眾生有需要的話都布施。一切法都有因緣,沒有因緣起不了法,這釋迦牟尼佛的本師因緣,有時候叫緣起,祂會成佛有很多的因,這因,就是祂發菩提心一定要成佛,這個發心沒有動力是不行的,祂這個因,就是種很多布施的因,這些布施就是每個眾生跟祂之間的因緣,只要得到祂布施的,後來都會證到阿羅漢果,甚至於證到菩薩道。

忍,是《金剛經》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法,花了很長的時間,把忍辱波羅蜜跟無生法忍講完了,這是《金剛經》裡的重點,也是修行的重點,你們聽了半天,理論懂了,要真正去修,忍辱波羅蜜跟無生法忍,前者是佛法的手段,方法,後者是證道的境界。不管是二忍、三忍、四忍、五忍、八忍、九忍、十四忍、三十二忍,每一部經的內容其實都大同小異,因為它是對某不同層次的對象講不同的法。法無高低,但能利用,一句話就能悟道,如果你不去用它,聽得再多,光說不練,亦是枉然。

 

8.歌利王(迦梨王,kali{ga r2ja意為惡王)

歌利王是講忍辱的故事。歌利王(迦梨王,kali{ga r2ja意為惡王)kali這不是黑,這裡是惡、不好的、心地不正的;raja叫做王,有的經典翻成迦梨王,只《金剛經》才翻成歌利,其它的經典都翻成迦利。這部經、這故事從哪裡來?歌利王,在截截割截忍辱仙人的身體時,忍辱仙人都沒有瞋恨心,這是在印證上面所講的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怎麼修?人家打你罵你,你能夠忍,你不生氣,這還是小修行,還不算是什麼成就,你要忍到人家拿刀子割你砍你,你都沒有我相,哪裡有這個身?是以也不覺得痛,也不生氣、沒有恨心,那是無生法忍,做到這樣才是真正能成就。

 講名相、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們聽歸聽,沒什麼感覺。歌利王割截身體,就是在講忍辱波羅蜜的修行,所證到的一個現象,這個故事大家都聽了很多遍,現在我把經典列出來讓你們了解,這經典上講的如實語、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看看人家怎麼實修這忍辱波羅蜜。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祇竹園林中止。爾時世尊,初始得道。度阿若憍陳如等,次度鬱卑羅迦葉兄弟千人。度人漸廣,蒙脫者眾。於時羅閱祇人,欣戴無量,莫不讚歎,如來出世,甚為奇特,眾生之類,咸蒙度苦。又復歎美憍陳如等,及鬱毘羅眾,諸大德比丘,宿與如來有何因緣,法鼓初震,特先得聞。甘露法味,獨先服嘗。時諸比丘,聞諸人民之所稱宣,即具以事,往白世尊。」

《賢愚經》羼提(即忍辱)波梨品第十二:「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祇竹園林中止。止,在那裡結夏安居或住在那邊。舍衛國祇園精舍,世尊在那邊說法四十九年之間,有二十三年在那裡結夏安居,現址靠近尼泊爾,因為它比較北部,氣候比較好一點。結夏安居在印度有其必然性,一方面熱、二方面雨季,不方便出去,更重要的是夏天蚊蟲、昆蟲很多,出門每踩一步會踩死很多小蟲,就甘脆就結夏安居在那邊。

爾時世尊,初始得道。才剛開始悟道,所謂得道,就是悟了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八正道這種主要的佛法。為什麼祂要去悟這些呢?當然祂在第一個晚上、第二個晚上、第三個晚上,祂就開發出過去世,無始劫以來的每一世種種關係、每件大小事的因緣,因果,一切都清清楚楚的。祂在想我為什麼一直在這無始劫中輪迴,沒有辦法跳脫出來?祂開始思考這些道理,後來才發覺苦集滅道就是斷輪迴的根本。

 十二因緣,是推想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我要怎麼斷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如果可以斷,你就可以解脫。要斷也好、悟四聖諦也好,你先學這八正道,這方向要對,這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裡最主要的,你能夠學八正道,就有小乘的解脫能力,然後有大乘的波羅蜜智慧。再下去就七菩提分,我們一般把三十七道,按照數目大小由小排上去,其實這八正道應該要排在七菩提分的前面。四念處、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總共三十七道品,其實應該把八正道放在七菩提分的前面,菩提就是我們《般若經》裡面講的那種住境不生心,有境不被黏,脫黏的功夫,脫黏的能力,叫做菩提,有七種菩提能讓你修證到。有菩提才能夠解脫,有菩提慢慢修,就能跨入菩薩道的境界。

度阿若憍陳如等,剛開始悟道的時候,往波羅奈就是鹿野苑,要去度阿若憍陳如這五個比丘。為什麼在憍陳如的名字前面加了一個阿若?阿若是指已經悟道的人。憍陳如其實他的名字只有憍陳如這三個字,因為他是第一個受世尊教悔悟到的阿羅漢果,所以世尊又加了這兩個字,叫阿若憍陳如。

次度鬱卑羅迦葉兄弟千人。以後談到迦葉尊者的話,這迦葉尊者有三兄弟,老大就是大迦葉,大迦葉在王舍城的時候,他是拜火教,一百二十歲,是婆羅門教裡面很有威望的一個人,連國王都悉心供養他。在世尊還沒有悟道以前,當時的社會以婆羅門教為主,世尊悟道前的兩位師父也是婆羅門教的。祂度了五比丘以後,因為迦葉尊者的威望太高、影響力太大,他有一千個弟子,世尊當然要找這種人度,影響比較廣。

祂度了五比丘後,就往回走,因為迦葉尊者住的地方是在苦行林的對岸,有人翻成楞伽山。祂故意去迦葉尊者住的地方,說要在這裡住一晚,迦葉尊者為難,我這裡住的地方都被我的五百弟子佔滿了,你要住,只剩那邊一個石洞,是挺乾淨的,唯一的缺點就是裡面有一條毒龍。世尊有神通力,不以為意,迦葉尊者不忍心,不斷警告祂,世尊還是決定要進去。

世尊一進洞,那條毒龍就開始噴火,所以現在我們去印度參觀那個石洞,如果用手電筒照的話,就會看到整個山洞的石壁都是被煙熏黑了,這是題外話。隔天早上迦葉尊者和弟子們趕快跑到石洞去看,那位年輕比丘是否還活著?還好,一進洞就看到祂坐在那裡入定,他們問世尊,那條毒龍沒出現嗎?世尊把缽拿給他們看,原來祂用慈悲三昧,把毒龍降伏在缽裡面,這個山洞後來就被稱為龍洞。

鬱卑羅迦葉兄弟千人,這大迦葉兄弟三人,各有追隨者。二弟、三弟是在下游,在尼連禪河的下游,要度迦葉尊者要很有耐性,因為迦葉尊者慢心很重,他的聲威高,連王舍城的國王對他都非常尊重,難免都有一種貢高我慢心,世尊就很有耐心的在那邊一直住下去,用很多的神通攝受他。

世尊開始顯神通,因為大迦葉的弟子都是拜火教,拜火教要點燈,祂就讓他們燈點不著,怎麼點都點不著,這些弟子就去報告師父,我們今天大家的燈怎麼點都點不著,是不是這個年輕比丘在作怪?大迦葉去問世尊,我的弟子要作法會點燈,為什麼點不著?世尊說你回去就可以點著,果真回去後就點著了。法會結束後,要熄燈,這火又熄不滅,他們又去問世尊,世尊告訴他們,你們回去後火就可以熄滅了。

泡茶也一樣,連迦葉尊者要泡茶,茶壺舉也舉不起、放也放不下。世尊顯現祂的神通,後來迦葉尊者說要供養祂,世尊同意,結果迦葉尊者還沒有回到住處,世尊已經先坐在那裡等他,手上還拿了一大堆尊者從來沒有看過的東西,他就問世尊這些是什麼東西?世尊告訴他,這是從幾千萬由旬外的東勝神洲、北俱盧洲、西牛貨洲這些地方拿來的東西,迦葉尊者嘆服世尊的神通,你這個神通不得了,但是,你雖有這些神力,但是,你所悟的真理沒有我的透徹,慢心就是如此,不認輸就是不認輸。

這時世尊才告訴他,你不是阿羅漢。迦葉尊者嚇了一跳,我不是阿羅漢?為什麼不是阿羅漢?因為你內心裡常常有我比你行、我比你高的想法,有慢心就不是阿羅漢,什麼叫阿羅漢?阿羅漢要修什麼?修阿羅漢不在神通變化,而在去除貪瞋癡慢疑這些毛病,而在度眾生上面。釋迦牟尼佛跟他講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八正道等,因為他有底子,有底子的人一念轉,很快就證得阿羅漢。

尊者證得阿羅漢後,把拜火的火具都丟到尼連禪河,結果,他的兩位弟弟在下游看到了,這河中怎麼有那麼多拜火的火具?是不是哥哥出了什麼事了?趕快趕來看,結果沒遇到大迦葉,他已經跟世尊到別處去了,他們繼續找,找到人後,大迦葉告訴他們,我已經皈依釋迦牟尼佛,學到佛法,他的兩位弟弟心想,大哥已經悟道了,還這麼尊重這位年輕比丘,這一定不是一般人,便也跟著皈依佛法。迦葉三兄弟率其門徒共七百多人跟世尊學法,再加上其他度的弟子,就是後來《金剛經》裡所提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人具。這些人都是過去因緣,跟釋迦牟尼佛因緣比較深的。

度了迦葉尊者以後,度人漸廣,度的人愈來愈多,蒙脫者眾,已經悟到解脫道的人也愈來愈多,真正佛法,就是這個樣子。於時羅閱祇人,欣戴無量,莫不讚歎,當時當地的人對釋迦牟尼佛弘法的能力跟祂的德行都非常的讚嘆。如來出世,甚為奇特,當然如釋迦牟尼佛如此的成就者要出現於世,是有祂的因緣,不是一般的仙人或天神可以比擬的。眾生之類,咸蒙度苦。大家經過祂的指導都脫離苦厄。又復歎美憍陳如等,及鬱毘羅眾,諸大德比丘,宿與如來有何因緣,當時許多人就開始在想,像憍陳如五比丘和鬱卑羅迦葉兄弟等這些能夠得度的人,過去世跟釋迦牟尼佛有什麼因緣?法鼓初震,特先得聞,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初敲法鼓,一開始轉法輪的時候,他們就能夠先聞到真正的佛法呢?甘露法味,獨先服嘗,為什麼他們能夠較諸其他人,先得到甘露之法、先嘗到釋迦牟尼佛的法要呢?

時諸比丘,聞諸人民之所稱宣,當時許多人這麼在打妄想,大家都在問,為什麼這些人會先聽到正法,轉法輪,度得解脫?為什麼憍陳如會先受教?這五比丘裡還是有分別的。憍陳如在那一世是追隨世尊修道的五個侍衛之一,當時世尊修苦行,接受了牧羊女的供養,吃了乳糜,他五人以為世尊退轉,離祂而去。當世尊悟道後,要前來度他五人時,憍陳如是第一個迎上去的人,這因緣就有別了。

釋迦牟尼佛先跟憍陳如講第一轉,苦集滅道的道理。你要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苦集滅道,你要先知道苦,集是我們因緣果報的因所聚集的,我們要斷它,要斷,就要修滅,滅,是要證的,證到滅以後,才不會受到這些因緣果報的種子的影響,再來修道,知苦、斷集、證滅、修道,釋迦牟尼佛跟他轉這麼一輪後,他就見道機,所謂見道機,就是知道這個道要怎麼修。

祂們回到鹿野苑,這四比丘一見到世尊,就不由自主地幫祂洗腳、舖坐,這腦筋裡根深蒂固的業在牽扯時就是這樣子,本來說好大家都不要理這個退轉的人,但業力不是你嘴巴講、心裡想就算了。這時這五比丘聚在一起,釋迦牟尼佛再為他們轉第二輪,再講苦集滅道的道理,三轉十二行的時候,因為苦集滅道四個法,轉三輪十二行,這憍陳如馬上證到阿羅漢果,接著更進一步的講十二因緣觀等佛法,不久另外四人也證到阿羅漢果,這裡是因。地方上很多人在講,為什麼這幾個人先悟道、先聽到法?為什麼不是別人呢?甘露法味,獨先服嘗,一定是有什麼因緣。當時許多比丘,聽到人們這麼討論,便將這件事情告訴世尊。

(2006.09.10.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