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唯識學(一)《八識規矩頌》
      --第六意識(31)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頌文

頌一曰:「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頌二曰:「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頌三曰:「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二、頌一相關名相說明

(一) 三性---善、惡、無記性。(參閱三性)

(二) 三量---現量、比量、非量。(參閱三量)

(三) 三境---性境、獨影境、帶質境。(參閱三境)

(四)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有情居住之世界,可分為三界九地,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若界有色(形相)而無禪定力者,是名欲界。若界有色亦有禪定力者,是名色界。若界無色而有禪定力者,是名無色界。所謂九地者,係依修行層次來分,一般人有說九重天者:五趣雜居地(欲界),離生喜樂地(初禪),定生喜樂地(二禪),離苦妙樂地(三禪),捨念清淨地(四禪),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後四地屬無色界)。

1.欲界有情:

有淫欲與食欲之有情住所,上有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包括福報天、天魔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即須彌山四方鹹海之四大洲也,一者南瞻部洲、二者東勝身洲、三者西牛貨洲、四者北瞿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

ぇ 東勝身洲(Purva-Videha-dvipa)─毘提訶洲位須彌山東方鹹海中,地形如半月,人面亦如半月,身長八肘,壽二百五十歲。因此洲人身形殊勝,故稱勝身。

え 西牛貨洲(Apara-Godaniya-dvipa)─瞿耶尼洲位須彌山西方鹹海中,地形如滿月,人面亦如滿月。身長十六肘,壽五百歲。因此洲鎮頭迦樹下有一石牛,且以牛為貿易行為而得名。

ぉ 南瞻部洲(Daksina-Jambu-dvipa)─南瞻部洲位須彌山南方鹹海中,地形如車箱,人面亦如車箱,壽無定限,增劫極時,八萬四千歲,後每百年減一歲,減劫極時,壽命減至十歲,每百年增一歲,至八萬四千歲。因此洲盛產閻浮樹之國土,且又出產閻浮檀金,故又名勝金洲,此洲人類雖有種種苦痛無樂,但唯此洲有佛法可聞,能證解脫之道。

お 北瞿盧洲(Uttara-Kuru-dvipa)─北瞿盧洲位須彌山北方鹹海中,地形如正方形,人面亦如正方形,身長一丈四尺,壽千歲,因此洲由七金山與大鐵圍山所圍繞,黃金為地,晝夜常明,居所殊勝。人們不造十惡,命終必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故瞿盧洲意譯為勝處、勝生,於四洲中果報最殊勝,但以此洲人有樂無苦,故不畏無常,佛法不能化,被視為八難之一。

2.色界有情:

色為質礙,有形相之物質,其果報在欲界之上,已離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其色身、宮殿、物質等物,總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界有情,心一境性(意即能住境不生心)入諸禪定,由其禪定之淺、深、粗、妙分四等,稱為四禪天,共有十八天。

ぇ 初禪天:初禪以上有情,不須分段食,故鼻、舌二識不起作用,唯對眼、耳、身、意等四識生起相應。以喜受與心意識相應,有樂受尚與眼、耳、身等三識相應,且尚有覺、觀二者,並有思惟能力。初禪天立三天,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此天眾以身高大為其特點。

え 二禪天:二禪以上有情眾生,已無眼、耳、身等三識相應,故無眼觀、耳聞、身觸覺之感,此時行者可失前五識功用。另行者亦無覺、無觀,已捨初禪之有覺、有觀境界,僅留第六意識與受捨相應。二禪天共有三天,即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此天眾以身能發光為其特點。

ぉ 三禪天:三禪有情眾生,亦僅具有第六意識心活動,有樂受與捨受與意識相應。三禪天共有三天,即少淨天、無量淨天與遍淨天,此天眾以身體毛細孔充滿氣樂為其特點。

お 四禪天:四禪有情眾生亦僅有第六意識活動,唯有捨受與意識相應,因身與心已無悅、不悅之覺受作用,故無苦樂之受覺分別,謂捨受。此天能捨棄三禪之色身妙樂,稱為捨清淨,唯念修行功德,稱為念清淨。此地共有九天,即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以上三天為四禪天眾居所)。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此四禪五天稱四禪五淨居天,為修小乘佛法得解脫之聖眾所居之所)。無想天為諸外道不明心之真實,又不能突破色身束縛而修的行者所居之所,其壽命與廣果天齊,故又稱客天。

3.無色界有情:

此界天眾無一色相、無一物質,無色身之體,亦無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中,此界即無物質世界,則因其方所無定,但就修行果報殊勝之義而言,可謂在色界之上,故其天壽亦長於其他天眾,無色界共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ぇ 空無邊處天:又名虛空知天,指行者厭離有形色之身體,欣求虛空廣大無邊,由於修加行法門而入空無邊定為因,所得禪定地之果報,因行者厭離色身,故無色蘊(身)之束縛,僅由受、想、行、識之四蘊而形成「異熟生」。禪宗行者謂破黑漆桶或開悟,《楞嚴經》謂破色蘊,行者心與虛空齊。

え 識無邊處天:又名無邊識處、識入處,指行者厭離空無邊處天,由識無邊之禪定所感招之果報,即以思惟清淨眼等六種識之相,觀察照了無邊之識相,以先思惟無邊之識相而修加行位,輾轉引起識緣過去、未來、現在等入識無邊處定。

ぉ 無所有處天:指行者厭患識緣無邊處,而修無所有處定者,所感召異熟果,即超越識無邊處定,觀所緣識皆均無所有,非真非實,思惟無所有之相,依此修行而生之處,此天為修解脫佛禪之入手處,入空後而回空有不二之中道觀;世尊指此天為解脫道之有頂天,故佛弟子不以非想非非想處天為有頂天。

お 非想非非想處天:又名有想無想天,有頂天(三界九地之頂),此處天眾非如色界四禪及前三無色處天行者,具有明了之想相,故稱非想。又非如無想或滅盡定行者之無想,故稱非非想。又云:非想者有想但微細難覺故,謂非有想;另因有想,故云非非想。又有云:依無識處時,即有想;依於不用處時,是無想。

 

三、第六意識頌解

頌一曰:「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第六意識煩惱最多,修行者學好,壞人學壞,都取決於第六意識的功用,善、惡事皆然,都由第六意識薰習、發號施令。而前五識為五根面對五塵產生五識,造業之力是間接的,沒有第六意識那麼大。

「三性、三量、通三境。」

第六意識所依的是精神性的心根,它是通善、惡、無記性等三性,心善者起善法,心惡者起惡法,當然不記善惡之無記性心法亦時而起之。第六意識在識知一切境時,有現量、比量、非量等三量。第六意識可通現實境界的現量意識,亦通前熏習後依經驗法則而知的比量意識,也通心在無意識中而隨妄塵起伏的非量意識,此種無可真實量知的境,全是空花水月,龜毛兔角等全無真實可言。

第六意識對境而執取的境可通三種境地,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當心識能住禪定中而見境不動時,無妄習與所現境相應時,第六意識只會顯示其境,而能不動心,此境稱為住一性境中,行者住四禪境界時,始有此性境生。用第六意識心識知欲界、色界四地之境況,且能住境不生心,是住性境中。

而行者在禪定中與睡夢中,前五識心不相應,僅由第六意識心起作用的,是為獨影境。前五識在色界天境界時,鼻識、舌識於初禪天(離生喜樂地)即不起作用,二禪天時眼識、耳識、舌識不起作用,住三禪天僅第六意識心起作用,住四禪天時第六意識心滅,僅起捨受相應。前五識要起功用必須第六意識的分別,當五識在初禪、二禪天不起功用時,第六意識慢慢的對境清淨,面對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不特別加以了別,超過二禪天時第六意識能了別心轉變,入四禪天時意識亦能不動,是捨念清淨者。

另獨影境在睡夢中亦有,五根與五識雖不起功用,僅第六意識心在依前塵影事起識用,故在夢中有諸境、動作、對話,此均只第六意識在唱獨角戲而已。夢境中有動身發語,這些功能還是第六意識心的驅動。

而帶質境者是第六意識在起識用時,能緣外境實有本質的境,稱為帶質境。而帶有本質之境,非僅實境,亦可緣過去的前塵影境,此塵境須變幻有本質上相似的相狀而緣,故名似帶質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第六意識識知功能甚健,在三界輪轉變易中,因其轉來轉去總是離不出三界九地行相,在轉換中很容易察覺諸境之現象。欲界中第六意識與前五識起識知、了別功能,其功用特勝,自不待言。禪修行者入離生喜樂地初禪境界時,舌識即不起作用,不須分段食,可不食人間煙火,主要以禪悅為食。鼻識不起功用,住二禪境界呼吸似有若無,得定生喜樂地時,僅餘眼、耳、身、意等四識相應,以喜受與心意識相應,以樂受與眼、耳、身等三識相應,且尚有覺、觀二行相,並有思惟能力。第六意識能覺能觀,有真覺心與妄想心之別,以覺知心覺妄不真,在覺知心起,妄心不能止時,則能觀之。若行者無有此覺、觀功夫,即不入禪流之境地。

住二禪天時眼識、耳識、身識不起作用,故無眼觀、耳聞、身觸覺之感,此時行者已失前五識功用。另行者已超越覺、觀之境地,故曰無覺、無觀之禪,僅餘第六意識與受、捨二受相應,而此受為喜、樂二受是。因二禪之意識怡悅粗大,故喜受心多,而樂受身少。

住三禪天僅第六意識心起用,得定生喜樂地禪境界,有樂受、捨受與意識相應,三禪境之捨為行捨,此捨為行蘊所攝,故稱為行捨。三禪行者已可遠離諸多禪病,使心具有平等、正直、無功用等作用。

住四禪天時亦僅有第六意識心相應,僅有捨受與意識相應,因身與心已無悅、不悅之覺受作用,故無苦樂受覺。入四禪天時心能不動,捨念清淨是。

第六意識在無色界四空處定中,亦以此識變易於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等,都是第六意識心的轉換。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中,轉輪變換時易可了知不迷。禪修之間,第六意識仍然有其功用,在三界之中輪來轉去可以察覺、可以了知,故第六意識功用包括在三性、三量、三境之法境中。

「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第六意識相應心所法,總共有五十一個,包括五遍行(作意、觸、受、思、想),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十一善法(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六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二十隨煩惱(十小、二中、八大)及四不定法(悔、眠、尋、伺)等。

吾人面對善惡因緣時,善惡心所法始臨時分別配與第六意識,使其完成善、惡及無記業。心所法中的善業或惡業,依照當時的情境而分善法或惡法,面對善惡因緣時,分配與善法或惡法。同樣的法面對的因緣不同時,而產生的心態就不同,譬如對喜歡的人,忍耐的心力就很強,對於不喜歡的人,心就不是起善法,而是起惡緣相應。心究竟是善是惡,依當時的心態與情境而與之相應,而分別給是善法或惡法,故謂善惡臨時別配之,使其完成善、惡及無記業。

如意識接觸到善境,欲生起活動時,諸善心所法(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面對這些善法、惡法,依當下的情況、心態而定善惡。譬如面對做錯事情沒有慚愧的心,即起不懺悔意,就屬於惡法,如果是良心發現,會起慚愧的心,而與慚愧的心所法相應,故是屬善法。故第六意識是善是惡,雖然種子有善、惡、無記業,而面對51心所法,依當時的情境臨時別配之。

就從自種子生起,與意識密切合作,完成其善行。反之,接觸到不善因緣的,欲生起不善活動時,二中煩惱(無慚、無愧)、七隨煩惱(忿、恨、惱、嫉、慳、害、覆),及根本煩惱的瞋等十心所,就從自種子生起,與意識密切合作,完成意識所要完成的不善事。生起不善的業時,51心所法的種子要發起作用,仍然需要第六意識來相應。

若意識接觸到不善和有覆無記境欲生起其作用時,貪、癡、慢、疑、惡見等五根本煩惱、八大煩惱(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及誑、諂、憍等三隨煩惱,共計十六個煩惱心所,就從自種子生起,與意識密切合作,完成其欲造之業。

意識接觸到不善和有覆無記境,就是偏向第六意識本來的行相。善、惡、無記種種的煩惱法,一定要由第六意識自種子之間的搭配,密切合作而生起。修行即在斷惑轉智,斷第六意識與自種子之間的關係,讓善念滋長,惡念、邪念、害心、煩惱等等不正當、不好的自種子,不讓其與第六意識攪和在一起而發作,故修証得好的,第六意識的活動愈來愈小,而縮減51心所法的種子。

修証到第六意識得到控制時,51心所法的種子即縮減為18個心所法(五遍行、別境之慧、四根本煩惱之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及八隨煩惱之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修行即在控制這些種子,不要放縱其發展與讓它自由發揮,否則煩惱、造業無量無邊。


[ 《八識規矩頌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