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楞嚴經》體認三界火宅(5)


五、無色界火宅

1.前言

行者色身破時,法身會活起來,當然這個阿賴耶識裡的法塵會升起來,所以裡面的妄想法塵就很多了。我們講諸根六結使:動、靜、根、覺、空、滅時,這動、靜、根是對於五根六塵會發生一些變化,這些都是在色界現象。譬如說:眼、耳、鼻、舌、身這五根,以眼根來講,你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可以看到鬼神之類,耳朵可以聽到另一類眾生的心等等的,這些都屬於五根六塵的現象,這還是色界的修證。

如果開悟以後,突破色身時,就只有一個心,心是用覺知的,不是用看的,用心感的,心感比你用眼睛看,看得還要清礎,你眼睛是看到這個人的形相,心看不只是看到這個人的形相,還看到這個人的心地裡面去,此人心地好不好?這個人現在生起瞋心,這個人現在抱著什麼心態?甚至於這個人現在的起心動念,你都可以感覺,這時都是用心來覺知一切的,這就是無色界的境界。用心來覺,所以念頭有很多,有過去、現在、未來,如果有覺而不能夠空掉,那就是屬於無色界的四空處定,修証到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空處定。

此時修證空無邊處行者,可以感知虛空無量、空無邊,空無邊是一千大千世界都可以感覺,當然不能像世尊能遍知三千大千世界。識無邊處就是心能泛緣過去、現在、未來,因為它是心識,心可以知想過去、知想現在、知想未來,也可以感覺過去、感覺現在、感覺未來。無所有處修證,不像識無邊處的修證行者會執著這個心起念頭,故其覺知心能入無所有,因它不執著妄心,亦即我們常常講的「有法無主」現象。非想非非想處是世間禪裡的有頂天,是最高的、最後的境界,心無事不想故說非想,有事時會感知而起想,因有微細念故說非非想,這些都是在講心。

 

2.佛禪解脫道與世間禪的不同

在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空處定中,如果不修空,或者修無相、無願等三三昧,縱然有非常久遠的壽命,定退壽盡當再輪迴。若一個開悟的行者能修學三三昧,當能證得解脫知見。三三昧就是三個正定,正定就是三昧,一個是空、一個是無相、一個是無願等三三昧。

尚未修証到空的時候,你有覺知甚至懂得很多,這些都是神通,但就是沒有辦法把它空掉,沒有空掉就沒有解脫,修佛法的分野就在這裡。在世間禪這邊,它一樣有心的靈通力,但是不修空觀,就沒有辦法得到解脫。我們修學佛法,有沒有神通是次要的,第一要先証得漏盡通,漏盡就是要學習到空、無相、無願這三三昧。

動、靜、根、覺、空、滅這六結使是生滅法,一動一靜這都是生滅法中的生滅,我們的佛性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是空,具有無相、不黏的功能。生滅法是動滅靜生、靜滅根生、根滅覺生、覺滅空生、空滅滅生,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故知此生滅就是生滅法。

我們修滅六結使,是逐一把每一結使破掉.,生滅滅已的時候,我們寂滅的體就現起來了,寂滅的體就是我們的佛性,生滅滅已、寂滅現前,這時候你心就可以像有大圓鏡智,這個鏡子它可以照外境,不是只有照我們的人,還可以照其他的世界、十方世界,還可以照一切眾生的因緣果報,這就是大圓鏡智,但這是佛的境界才有這樣的能力。

現在在講世間禪定,突破色身以後,就是在六結使的位,此時行者就變成無色界天神,無色界有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和非想非非想處天這四空處定天,最高的就是這非想非非想處天,但是佛法的最高天是以第三的無所有處天為有頂天,為什麼呢?因無所有處的心境,與佛法的離念靈知一樣,亦即有法無主,即得解脫知見。但兩者差異在何處?若以禪定境界言,其心的覺知與離念是一樣的,但佛法卻能再以卅七道品、四無量心、六度等佛法,鍛鍊此心志,使我們的心得生滅滅已,也才能讓寂滅現前,這個時候才是真正能解脫的時候。

世間禪定裡面,是靠什麼來得到這個定?它是靠體性不起心動念,而佛法呢?是要靠般若智慧來得定,最大的分別就在這裡。用般若智慧得到無所有處定,世間禪同樣是有無所有處定,但世間禪的無所有處定還不夠,還要修六度,尤其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用來培養你的覺受與觀感,譬如:同樣一句話,有的人就看不清楚、會迷糊,有的人一看就清楚其毛病在何處了。像現在最熱門的陳某和林某之諍言,你們有沒有關心國事?喜歡陳某的就說:「陳某對!」支持林某的就說:「林某罵得好!」你有智慧的話,什麼叫做好或不好?都是因緣果報。如果陳某不要天天在電視台亂罵人家,從上層罵到鄉下老太婆,她今天也不會被人家罵,一切都是因緣果報,就是這麼簡單。我們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偏向於哪方,說哪個對?哪個不對?兩個都要打50大板。

這個智慧不是你一下子學就會了,但是你就是要慢慢的薰習,慢慢的修學到能知而後空之,能夠修証到空的時候就有智慧了。如果不空,還有很多的習氣毛病,當兩邊在爭吵時,你還有偏向於哪一邊的時候,當然就不客觀了。不客觀就沒有空,沒有空、就沒有智慧,所以這空觀修證上是最重要的。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我們常常講在修行過程之間,空的修証是有階段性的,第一階段要用絕對的空,空掉一切法,才能得解脫。在這裡以這個心的覺知而言,很多人認為自己有心通,自己猜測的事情都猜的很對,即使很對,有什麼用?沒有修証到空,是沒有用的!譬如說:以前有一位同學跟我講:「老師!我感覺我們的道場要搬了!」你感覺要搬,我就不讓它搬,最後也沒有搬。有自己的房子當道場要搬,當然最好,但如果還沒有,居住哪裡都一樣,這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每一位同學好像都有預知的神通,我都不讓她的神通實現。還有像連同學說有神通者說:「她今年會換工作!」我就不讓她換工作,教她待人接物的道理,使人不要來逼迫她,現在她又待了兩年多了,也沒有換工作。

以這種心的覺知,或者人家幫你看出來的命運,你沒有辦法去轉,就是沒有修證到空,這樣學佛有什麼用?修行到一個境界的時候,潛意識裡面都有這種覺知,這不一定要開悟才會有。開悟的時候這個覺知更厲害了,但是你有覺知、沒有空,卻不會擺脫種種的因緣。因此第一階段,就是一定要推翻你一切心裡面的覺知,把它空掉。真的、假的、妄想,本來是很難去分辨的,因為你還不清淨,不知道哪一個對?哪一個錯?什麼都不管就是入空了。等到你已經慢慢的修練成熟了,得觀空智後,這時要進入「滅」的境界,滅的境界就是空、無相、無願這三三昧的總稱。

佛法中修這三三昧是很重要的,這是《大般若經》裡所講的,本師父常常鼓勵我們要看《大般若經》,由此經得知開悟的時候,你一定要修空觀、修無相觀、修無願觀這三三昧。這三個三昧修證到的時候也是滿七地菩薩,而入八地菩薩位。還沒有修證到時,只有「默默修!」,也都還在前面的初地、二地、三地、、、,因心都還搞不清淨故。

什麼叫無相?這個觀念很重要,無相就是滅,滅就是無相,無相就是有對待的境,但是不執著為境。這就是我們剛剛所講的「有法無主」,心裡面有靈覺、心裡面可以映照一切相,但不受它所左右。

「空」是絕對的空,絕對的空是真、假我都把它看成空,不理它。有時候常常會受到考驗,你有沒有辦法修學到絕對的空?如果可以做到絕對的空,你心裡會很安詳。譬如:你起了一個念頭,這念頭都不是好的,似家裡失火了,結果你就動心了,趕快打電話問一問!這就是動了心,不管是什麼念?真的、假的都不理它,才能入絕對的空,也不必打電話、也不必理它,燒就讓它燒吧!有沒有這種魄力?行者常常受考驗的,就是在考這些心的妄執。

諸佛菩薩、護法神、冤親債主,所出的題目就是離不開你最害怕的,你有一絲一毫的這種微塵、懷疑、動心,你就糟糕了,沒有辦法解脫!解脫那麼難修?是真的很難修!但是只要放下一切,不管是什麼好的境界、不好的境界,你都不理它,絕對的把它空掉,你才能夠慢慢修證到觀空智。修證到以後,你心自然可以清淨、可以映照一切相,或者起心動念可以感知很多事情,心能通諸事,但是都能夠無礙,即是有法無主,無礙不執著就是「滅」的境界。滅的境界一得到,那佛性的「空」、「有」兩面都起來了!

我們雖然在講世間禪的境界,但是你要瞭解佛禪和世間禪的分野在哪裡?「覺」位證得後,對於靈知心的境界就要能以「空」、「滅」來度過,「空」、「滅」這兩個境界要修證的。

 

3.成聖、入無色界之分水嶺

世間四禪境界的行者,沒有因緣修學佛法,又是很厭惡此身的累贅,因而發奮用功,得破色身而入無色界四空處定的修證。雖然無色界天神壽命也是久遠,但定力衰退時,即是壽命盡的時候,還得又墮落而輪迴,故說無色界四空處定也是火宅一樣,不好居住。

上次講到四禪五淨居天之聖人,已得不還天的小聖三果果位阿那含,他們的天壽久遠,但壽命是會盡的,那最後又當如何呢?在此期間他們心的捨受功夫更純熟,發明智慧智光,獲得圓通,便會成就阿羅漢道,入菩薩乘中。正如《楞嚴經》所云:「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4.無色界四空處定

(1)空無邊處定

《楞嚴經》云:「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四禪境界行者捨受獨存,捨棄憂喜受(二禪)、苦樂受(三禪),僅餘有捨受平等覺受相應,若在捨心之中得清淨,捨棄諸心對外境覺受,故無心病可除。在此狀態下,行者忽覺色身有礙,不能隨形自在無礙,故想盡辦法,銷滅此色身質礙,而一味入色空之境。如是一類行者,當離色礙,證得空無邊處定。

此空無邊處定,超越色界之第四禪定,滅除障礙禪定之一切想,思惟虛空為無限大,入空無邊之相。行者於第四禪中,斷一切苦樂,但卻體認一切阻礙禪定上進之過錯,即在一切色相,不念別相。若能滅有對待之色相,即可得入無邊虛空處。行者欲突破色身束縛時,應作是念:吾若無此色身,則無飢渴寒熱之苦。觀此色身本粗重弊惡,虛誑非實,乃先世因緣和合,報得此身,種種苦惱之所住處。行者欲得免此身患,當觀此身,身中虛空,常觀身空,如籠如甑(瓶),常念不捨,則得度色,不復見身。行者觀身內如虛空無有一物,外色亦爾。得此觀已,是時能觀無量無邊空。得此觀已,此時無苦無樂,其觀身空心轉增,如鳥閉於瓶中,瓶破得出,是名空無邊處定。行者證得空無邊處定,內外通徹,一心念空,無諸色相,其心明淨,無礙自在。如鳥出籠,飛騰自如。行者依受想行識四蘊,翱遊於無量空處。此處地天眾得壽二萬大劫,因空無邊處有無邊行相,亦有餘行相。故空無邊處行相招萬劫壽,餘行相亦招另萬劫壽,共為二萬大劫壽命。此天眾因已無色身,故不言身長幾何,以下亦同。

 

(2)識無邊處定

《楞嚴經》云:「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行者內外質礙既銷亡,已不依於外境色相及內身相,而依前定空無邊處所修證,得無質礙無色身,當然同時也斷第六意識所依之身根、色塵境等。但行者識心不滅,僅留一真心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中有過去、未來、現在諸種子,均是七識妄執心所依緣之法塵。阿賴耶識法塵當誘起第七不淨識之執著,好在識無邊處行者,因無色根故第六意識心已滅除,現在僅留有第七末那識染淨諸法執都還全在,但末那識粗習妄執依第六意識緣外色境而起用者,現因內外色境已滅,故無有所依。致使第七末那識具有半分功能,卻還能依緣於第八阿賴耶識,對賴耶中種子還有妄執性,此功能僅具有微細污染法的執著而已。如是一類行者,當去空執而入識心,緣識以為真,證得識無邊處定。

此識無邊處定,超越空無邊處定,而思惟識為無限大,亦即思惟識無邊之相,則證入識無邊之相。行者觀虛空時,以識緣之,緣多則將破於定。行者觀虛空,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和合則有,非是實也。如是念已,捨虛空緣。行者捨虛空緣,但轉而緣識。云何而緣?行者現前識,緣過去、未來無量無邊識。是識住無量無邊處,如虛空無量無邊,是名識無邊處定,又名識處定。行者處緣識無邊處,以識緣之,識緣多則散,能破於識無邊處定。行者觀是緣識,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和合則有,非是實也。如是觀已,則破識相。蓋以心緣心入定者,此定依三世心生,終非究竟。是故呵識處,讚無所有處。行者證得識無邊處定,此定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識半分微細,安定清淨寂靜。行者依受想行識四蘊,翱遊於無量識處。此處地天眾得壽四萬大劫,因識無邊處有無邊行相,亦有餘行相。故識無邊處行相招二萬大劫壽,餘行相亦招另二萬大劫壽,共為四萬大劫壽命,得壽四萬大劫。

 

(3)無所有處定

《楞嚴經》云:「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迴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行者初入無色界天時,首當滅色證空得定,再而厭空,次依識而定。然依識而定,因緣過去、未來、現在等三世事緣,緣多壞定,故而行者再控制此心,不讓它亂動想,因而能對十方世事時,既無色緣及執空諸境,故當覺心應照世界諸物時,因已離識想,故能使心寂然不動,迴然並無所執,而住無所住中。如是一類行者,當去識心後,面對境界時無所依緣,因而證得無所有處定。

無所有處定,又稱不用處定。此定因厭患而超識無邊處,捨一切法入無所有處,故能超越識無邊處。觀所緣皆無所得,行者思惟一切法無所有之相,因與無所有相應,即思惟無所有相而安住之,行者依此行力所生之處。一切習氣者包括我、我所等諸法,行者在諸地中,均在去除我、我所等一切法,何以至此地始名無所有處?因其他諸地所修之去我執及我所執,無有此地來得真確,徹底使其勢力薄劣不生作用故。此地無有真實常恆不變易法,損伏常見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所趣、所歸屋舍、室宅能為救護,摧伏憍慢、懈怠、放逸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中,無無邊行相,初捨彼相,故此獨名無所有處。行者證至無所有處時,於此定中,無能讓所攝行相轉故。如說非我有處,有時有所屬物,亦無處時,物屬我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具足住者,謂獲得成就無所有處善四蘊,於獲得成就說具足住生,是故名無所有處。行者破諸識相,繫心在無所有中,是名無所有處定。識無邊處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和合而有,非實有也。如是思惟,則破識相。行者破識相已,呵識處後,繫心在無所有中,捨離一切我、法執等,是名無所有處定。行者修此定時,不用一切內外境界,外境名空,內境名心,捨此二境,因初修得名,又名不用處定。前緣空入定為外定,後緣識入定,名內定,而依內依外,均非寂靜。無所有處定與其餘之空無邊處等,同為所繫無覆無記之受、想、行、識四蘊為體,惟行者證得無所有處,一心內淨,空無所有,不見諸法,寂然安隱,心無動搖,即證得無所有定相。行者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迴無攸往。此處眾生天壽六萬大劫,為何此處地天眾壽不如色界諸禪天壽倍增?只因異熟因有爾所力,故還受爾所異熟果故。因此處地天眾已沒有無邊行相,唯有餘行相,故無所有處天眾壽命不倍增。故無所有處天眾已離下二無色地染,招四萬大劫壽,並本餘行相所感得受二萬大劫,共六萬大劫壽。

 

(4)非想非非想處定

《楞嚴經》云:「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行者於無所有處定中,認知識心已不動,空性本然無所動,在識心與空性不動中,以客觀心理觀如來藏性中之心意念,有時現心意,有時現物相,現心意者是有想念,現物相者都無想念。如此以體空面境不黏的「滅」結使,來無窮盡的研究探討如來藏識中一切事物。於阿賴耶藏識無盡流中,讓所藏者盡量宣洩,盡如來藏性中之所藏。然因無所有處定中,心識被逼迫入無住、無想境,故已成習性而住如來藏諸境時,本能意識心現其實境心念,卻不能現起,若現起也是似有還滅,成若存、不存的心識活動樣,此種現象可說非想境。又行者面對如來藏識中遷業流識,因已不用其心識意想,故如來藏中所現隨緣而現,因而藏識種子似盡而不盡地出現,此種現象可說是非非想之境,此境有若盡非盡之結果。如是一類行者,因不用心故心不想(非想),在不用心處,如來藏識中自現業流不滅,似成非非想之有境,此稱為非想非非想處定。

非想非非想處定,又稱非有想非無想定,又稱有頂天。此定超越無所有處定,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具足而安住之。因此定無有明勝之想,故異於滅盡定;亦非無想,故亦異於無想定。《契經》說超越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名非想非非想處。此地中行者無明了想相,亦無無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無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亦無無想相者,非如無想及滅盡定故。因為此地想闇鈍贏劣,不明了不決定,故名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者,謂獲得成就非想非非想處善四蘊,於獲得成就說具足住聲,是故名為非想非非想處。行者觀無所有處,均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有,欺誑和合而有,非實有也。如是思惟,無想處如癰,有想處如病如癰,如瘡如刺,故不住有想,亦不住無想。行者依非有想非無想處,緣有受想行識,云何言非有想非無想?是中有想者,但微細難覺故,故謂非有想。另有想故云非無想。又可言依於識處,是為有想。依於不用處,是為無想。此地天眾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故證得非想非非想處。非想非非想處天眾,已離下三無色地染,招六萬大劫壽,並本地異熟報得壽二萬大劫,共為八萬大劫壽。(待續)


[ 《楞嚴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