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LO.JPG (7767 bytes) 四念處禪修法要(1) 


一、前言

一個人只修唸佛、持咒、守戒,而忽略修禪定是不會有大成就的,因修不到心裡去,若修到有氣感也沒有定力。禪定有三不等,初級禪定就是謂捨棄惡心、惡習,心境專注,是為棄惡。 中級禪定是為思維修,心沒有經過調伏是散亂的,它是不受控制的,它是跟隨著意念浮動的。要制心止於一境不散亂,就必須反覆地將心專注於一個選好的固定目標。高級禪修是謂靜慮,已有定功,在禪定中依清淨心來思慮一些事情。而大乘禪者如中國禪宗係指心眼已開,能洞觸諸緣而心感知生起法爾現象,此時行者對此能知能覺萬相的心,且能面對境界如如不動,是為真正禪定。

既然禪修有四等次第,我們修行的人應有所認知。因鑑於菩薩有慧無定,小乘行者有定無慧,兩者總須取得一平衡點,即是定慧等持。我們中心以前上課均偏於慧門及攝心入定法門的修行,雖有種種禪修法門的使用,但總偏向於大乘行者的修法,智慧是有,但定力稍嫌不足。又鑑於九十一年度「心中心法先修班」,經半年的禪修訓練, 他們對於身心並沒得真正的基礎,修起心中心法來,還是痛苦多多,故有利用四念處來調伏身、受、心、法等執著的構思。

四念處者是卅七道品的初步法門,當調伏心境這門功夫熟巧時,心就會漸漸地排除散亂的習慣,而專注於所導向的目標,或攝住心於一境中,這就是初級的禪定功夫。略分禪定有世間禪與出世間禪(佛禪)。在世間禪中如果一個人是注重修練調伏心境,使它能專注於固定的目標,如專注於呼吸、數息,身、受、心、法等,並慢慢產生慈愛心,達致心境平和,就能證得世間禪,如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空處定。憑著此等功德、禪德,一個人便能升在梵天界。梵天界的壽命非常的長久,能有半劫、一劫、二劫、四劫、八劫,甚至最多的八萬四千劫。然而,梵天界所得之定會所有失,定失命就有所終,死後又再轉世為人或天神,總之,又是入輪迴之流。

既然修世間禪絕對不安穩,故修佛禪解脫道是佛弟子必然要走的道路。因此修證出世間禪是必要的,那就是道與果的禪。要獲得這種出世間禪定,就須修練智慧。出世間禪的智慧有兩種,而世間的智是說文學、藝術、科技等等都是世間智,談不上慧,這種智和禪的智慧並沒有什麼關係。擁有這種智並不能被認為有真正的功德,祇有名利而已。因為有很多危害性的武器都是這種世間智所發明,是受到貪、瞋與其他惡念的驅使下而發明的。

反之,縱使世間智慧只有功德而毫無罪惡,如積極於慈善事業與救災工作,探求經典的真正含義,追求禪法中的三門智慧(戒、定、慧)例如聞思修,也只能修得世間智慧的功德。它能使我們快樂的生活於較高的欲界天,但它並不能避免我們投生於地獄或其他惡道的憂患。只有成就於出世間智慧,方能真正排除這個憂患。故對於初學佛法者,或長期修大乘禪無所獲者,修四念處是有其必要性的,能得出世間智,出世間智就是道與果的聖智,要成就這種智慧就須要修般若觀照禪,又稱內觀禪。以般若波羅蜜多來觀身、受、心、法等,而《大般若經》已告訴我們,般若波羅蜜多意為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能知能離,不即不離。通過般若波羅蜜多來達到戒、定、慧這三學,能修得這超世俗的智慧,戒德與禪德也能一齊獲得。

 

二、吾人的病徵

我們四眾等有三種邪行,一曰邪語,由瞋、癡所生之語業。二曰邪業,由瞋、癡所生之身業。三曰邪命,由貪欲所生之身、語二業。邪命在則邪業、邪語成就無量、無邊。為什麼邪命難以淨除?因為有二法難除、難捨故,一者即在家者多邪見,二者為出家者重邪命。諸在家居士雖極聰明黠慧,也曾受持五戒、在家菩薩戒,若為苦所逼,則以種種香花、飲食,祠禱天神、菩薩,為求得保祐平安;甚或問神、算命、卜卦等,欲求得心安、去苦。諸出家眾雖極聰明黠慧,也受持具足戒已,資身命緣,卻繫屬於他人、信眾故,見大施主時,便整妝威儀,現親善和樂相,以求得供養資身,是故說兩者著邪命、正命。

我們常有三種違背正道之業行而不自知,一者身邪行,二者口邪行,三者意邪行。身所造惡業,名身邪行;是等邪行有二種:十不善道所攝,如殺、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癡愚等。不攝善道,鞭杖互擊、繫縛諸業、自婬妻等,及不善道前後惡業等。口所造惡業,名口邪行;是中亦有二種,若人決定問時,現前誑語於他,是不善道所攝,餘名不攝善言。最後者為意所造諸惡業,貪、恚、邪見等是意之邪行。

行者欲斷此身口意業邪行,當開始修習四念處,從身、受、心、法中,以覺知心隨時繫念著此四法,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進而能得四念住,則能得定,證我空理,始能得我空智果,得涅槃道。

 

三、四念處經文依據

1.四念處---身、受、心、法均不可得

《大般若經》中云:「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摩訶衍,所謂四念處。何等四?須菩提!(1)菩薩摩訶薩內身中循身觀亦無身覺,以不可得故,外身中、內外身中,循身觀亦無身覺,以不可得故。(2)勤精進一心除世間貪憂,內受、內心、內法,外受、外心、外法,內外受、內外心、內外法,循法觀亦無法覺,以不可得故!勤精進一心除世間貪憂。」四念處實體是智慧,所以者何?觀內外身即是智慧,念持智慧在緣中不令散亂,故名念處。

要避免邪知邪見,就要學習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此修證即能得自性真如現起。一個人在禪修時應時時刻刻注意或觀察每一個看、聽、想、覺等等的行為。認清楚這是身軀上色法(五根、六塵)、受法、心法等和覺知間的演變過程,直到根除薩迦亞邪見(詳後)。基於上述原因,我們得認真修四念處,能在一個時間內修練得有結果和證得聖道,薩迦亞邪見將完全斷除而永遠免於轉生墮入地獄、畜生或餓鬼道的危險。

2.四念住---身念、受念、心念、法念住

《大般若經》中云:「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念住。云何為四?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身念住者,謂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雖於內身住循身觀,或於外身住循身觀,或於內外身住循身觀,而永不起身俱尋思,熾然精進正知具念調伏貪。受念住者,謂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雖於內受住循受觀,或於外受住循受觀,或於內外受住循受觀,而永不起受俱尋思,熾然精進正知具念調伏貪憂。心念住者,謂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雖於內心住循心觀,或於外心住循心觀,或於內外心住循心觀,而永不起心俱尋思,熾然精進正知具念調伏貪憂。法念住者,謂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雖於內法住循法觀,或於外法住循法觀,或於內外法住循法觀,而永不起法俱尋思,熾然精進正知具念調伏貪憂。」

3.四念處如何攝住

《大智度論》中云:「四念處中一念處是內,內法中攝,所謂心。二念處是外,外法中攝,所謂受與法。一念處是內外,內外法中攝,所謂身。何以說四法,都是內、都是外、都是內外?何以不但言觀身,而言循身觀?云何觀身而不生身覺?何以言勤精進一心?三十七品皆應言一心,何以但此中言一心。此中若修行四念處時,一切五蓋應除,何以獨言除貪?世間喜亦能妨道,何以但言除憂?觀身法種種門,無常、苦、空、無我等,今何以但言不淨,若但觀不淨,何以復念身四威儀等,此事易知何足問?」

 

四、四念處觀行法理念

()能觀者是誰

一般初級禪修者,往往以為能「看」的是我,或我在「看」東西,我在感受眼根視覺什麼東西。若一個人以為能「看」即是我,或我在「看」,我在感受視覺,這種見解被稱為薩迦亞邪見(SAKKAYA-DITTHI),換言之,薩迦亞邪見的意思是對兩個存在的色蘊和識蘊持著錯誤的見解。他們以為「色」和「識」的集合是「我」的作用,我是一個存在的主體,五根見六塵(色法)是我的心的作用。他們認為「我在觀看;能看到是我,或我看見我自己的身體」,這種觀念就是薩迦亞邪見。南傳佛法常說心法與色法,但因心法常與分別、妄想、思慮等分不清楚,我們寧可用「覺知」或稱為「識」來取代一般人所說的心。「覺知」來自於自性真如的功能,此功能的基礎就是空真如體。

譬如說我們知道阿那律陀尊者(無貧、如意)因眼根七日夜不眠而失明,世尊就教導他修「樂見照明金剛三昧」,而得半頭天眼,能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故能觀者不是我的眼根,同樣地能聞、嗅、味、觸、心的,也不是耳、鼻、舌、身、意等諸根功能。我們體中有一能覺、能知的真我,從空真如體中,現起見性、聞性、嗅性、味性、觸性及心性等,有這種認知才是正知,這種知見,才是正見。

 

()初觀身法門

1.觀照呼吸間

契經云:「身雖安祥,內有種種惡覺觀破亂其心,以是故說安那般那十六分(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受喜、受樂、受諸心行、心作喜、心作攝、心作解脫、觀無常、觀出散、觀離欲、觀滅、觀棄捨等十六 殊勝),以防覺觀。安那般那為數入出息,身既安祥心無錯亂。然後行不淨觀安穩牢固。若先行不淨觀狂心錯亂。」

當你以南傳禪修的方式坐著時,背部和頸項必須伸直,閉上眼睛或微張,注意自己的呼吸,當氣息慢慢地吸進去,再慢慢地呼出來時,你就必須只是全神貫注著你的呼吸,觀它慢慢地吸進去,再慢慢地呼出來。無論你的氣息是長或是短,你都能清清楚楚地覺察到,覺知寸步不離呼吸間。

2.觀照周遭事物間

每一次以「覺知」觀看時,只能以「覺知」的意念來感知一切相,當然主要在呼吸間或肚子起伏間。之後,我們將此「覺知」專注於某個目標而清楚地認識它時,如此將發覺我們的心識已被安定下來。這時會發現有時「覺知」到某樣東西被注意到,但僅能以「覺知」來覺,不能用「意識」去「認知」它,也就是不能用第六意識的分別心,來起個念頭說:「那是什麼?」

當然有時我們禪修時,也會用「眼根」、「眼識」去注意到周遭事物,也讓我們也僅能去注意到,不要起心動念說那是什麼。有時用眼根餘光會察覺到別的地方時,也祇能以「已注意到了」的心態去處理。如果能清楚地注意到這三樣東西(覺知、根識、物件)的其中一個就行了,如此行者隨時以保持著覺知的功能在,不要讓「覺知」失去它的存在。若失去「覺知」時,將引發散亂心起,將是失去禪定力的時候。

同樣地,在耳根聆聽時,只有聲塵和覺知。聽覺依耳根而現起,耳根和聲塵屬於色法,「覺知」是識、是心法。禪修中要清楚認識任何根塵與覺知間之關係,每當聆聽到聲塵時,就須認清「覺知」聞到聲塵即止。每當嗅覺產生時,亦須認清「覺知」嗅到香、臭塵即止。舌根僅於接觸到食物時,才會有產生覺知的功能,故在禪修行為中,較為次要。除非一禪修者,連飲食中都在以「覺知」察照吃東西的變化等。

以上所述,五根、六塵、六識互動中,都要能以「覺知」來知一切反應,每當「覺知」感受到身體上的觸覺反應時,當用「覺知」專注地觀注它。而最容易關注的是覺受,亦即是熱、脹、麻、痛、痠等相,一般人對此覺受,會感覺是苦,故世尊教我們要觀受是苦。

 

()觀受是苦

契經云:「受苦心非樂心,受樂心非苦心,受不苦不樂心非苦樂心。時相各異,以是故心無常。無常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想思憶念等亦如是。」身體全身佈滿著神經組織系統,它能感受到每個身體部位,這就是身觸。舒服或不舒服,熱、脹、麻、痛、痠等,通常都是接觸到神經組織系統而現起的。每當神經感受到熱、脹、麻、痛、痠時,此現象是由身根與觸塵來反應。此時「覺知」即能體知熱、脹、麻、痛、痠的現象,記住這是身根與觸塵所發生的現象,不是真的「覺知」。這身覺在禪修中,佔有很大的部份,在體知眼、耳、鼻等根對外塵的現象後,大多的禪修時間,都會用在體知身觸,也就是感知身體的諸多反應,如熱、脹、麻、痛、痠等。

在練習禪修方法時,只要集中「覺知」觀察呼吸長短、起伏,及其他每個反應所浮現的變化。基本上是在「覺知」呼吸間的變化,再來是五根六塵的變化,最後會回歸到身觸的變化。當然禪修後日久功深,除能「覺知」呼吸長短外,色身坐久或盤腿久了,將會引起諸多覺受的變化,有如熱、麻、脹、痠、痛等受蘊覺受。當此之時,就要將「覺知」轉移到受蘊之變化,祇要以「覺知」心觀照身體上的熱、脹、麻、痛、痠的感覺,您會發覺此「覺知」是「覺知」,熱、脹、麻、痛、痠是熱、脹、麻、痛、痠,此真「覺知」與禪修身觸此等狀況,本來兩者根本就不相關。為了能清楚認識「覺知」每一次觸覺到這些反應的變化,就須認清「覺知」了知「觸覺」,祇知是熱、脹、麻、痛、痠等諸相,不要起熱、脹、麻、痛、痠的喜惡心念想,祇要「覺知」此現象,並觀照它就行。

 

()觀心無常

切萬法皆依各種條件或稱因緣而假立生起,其存在本來即無獨自、固有之自性可言,稱為法無我,又稱法空觀。一切萬法既然是因緣法,皆賴於各種條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關係一旦有所變化,即一法成、住、滅、空,另一法連續而起,也是成、住、壞、空,因心法有生成、幻滅現象,故說無常。

禪修中定力不具足時,或氣入腦中時,腦神經會產生一連串的心理活動。例如罣礙、思念、幻想等某些事。尤其人一勞累,心力恍惚,晚上睡覺就較會做夢,是夢中獨頭意識心亂動。當禪修者心活動時,一連串心理活動產生後,「覺知」當能觀其心法無常、變化不定。此現象的發生,一是「覺知」的注意力已不足,或是內氣太旺入腦中,導致腦神經細胞活動得太厲害了。腦神經本來太習慣於不停地思慮,只是我們在動中,不曾去注意它而已。罣礙、思念和幻想都是意根所起,都是屬於妄想、習氣、心病等。當此「覺知」能清楚地知道此意根()的起滅,心起時為何人、何事、何物而起,它會隨不同的意境產生不同的心念,此「覺知」應能超然地識知此心在動的現象,不要讓「覺知」迷失,「覺知」一迷失,就進入散亂不定中,禪定的境界就沒有了。有時禪修境界更深入時,此「覺知」能觀察到一些藏識中的前塵影事依緣而起,其中有念頭、有影像等。「覺知」已能體知心是無常,當心念或影像現起時,「覺知」能觀此為心念、影像,但不要去認知它是在想什麼,是現什麼影像。

 

()觀法無我

無我是何義?謂一切有為、無為諸法中,並無「我」之實體存在。即一切法皆依因緣而生,相互依存,並無實體性可言。有為法雖有作用,然不能常住,故更無實性;無為法雖常住,然無作用,即無性性可言。就唯識三性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性所立之無相、異相、自相三相中,亦均立無我觀。(1)無相無我,即謂遍計所執性之實我實法乃情有理地無;而我之體相本無,故稱無相。(2)異相無我,謂依他(因緣)所起諸法係因緣所生,而無我之體相;其相雖非全無,而僅異於遍計所執性之我相,故稱異相無我。(3)自相無我,謂圓成實性乃以無我所顯之真如體為自相,故稱自相無我。

除上闡述諸法無常外,佛法中還說人無我。意即有情眾生不外是由五蘊假合而成,此五蘊是構成凡夫生存的心物兩面之五要素,別無真實之生命主體可言,稱為人無我,又稱我空觀。

當四念處禪修者,以「覺知」觀身、受、心、法等一切法中,確實是無我在諸法中,最後當體知世尊所言,諸法無我的實證境界。因在禪修過程中,身是假合即非我、受是苦痛亦非我、心本無常亦非我,故能「體知」諸法中真是無我。

 

()一心精進觀

做四念處禪修者雖以「覺知」心來觀,但有時不能專注觀一切法,故要入定較不易。依經教聖教量言,當用「一心精進觀」來成就禪定。故契經云:「勤精進一心者,餘世事巧便。從無始世界來,常習常作,如離別常人易,離別知識(已認識的)難。離別知識易,離別父子難。離別父子易,自離其身難。自離其身易,離其心者難。自不一心勤精進,此不可得。譬如攢燧求火,一心勤著不休、不息,乃可得火,是故說一心勤精進。」

是之故,四念處禪修者,剛開始的「覺知」未顯或混昧不明時,更當要一心精進,永抱此一「覺知」,時時刻刻觀照身、受、心、法等諸相,日久功深,此「覺知」即能隨時觀照身、受、心、法諸相而不離一絲一毫的時間,這時禪定功夫就可觀了。(待續)


[ 法門介紹 ] [ 修行法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