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LO.JPG (7767 bytes) 七支坐法- 打坐入門三要素()


一、七支坐法

今天講打坐的姿勢,下一節來後就要自己打坐了。今天也有很多人來後就打坐,不管姿勢對不對,打坐的姿勢在你有氣感起來後比較重要,若你姿勢不對氣就不通,不通就逼著你去校正姿勢。剛開始打坐沒有氣呀!故坐姿不是很重要,先培養丹田成形最重要。

打坐的姿勢,在佛教來講是指七支坐法,「支」者可以講做支撐點,也可以講做重點。支撐點是什麼?是支撐重量的中心,就像蹺蹺板一樣,中間有一個支點支撐兩邊重量,那兩邊蹺來蹺去就很容易。這七個重要的架構、部位搞對的話,打坐起來就會非常順利,所以也可以講七個重點,這七個重點對你打坐都影響很大,現在一個一個講:

1. 手支:

手怎麼擺?在一般的禪修之間,都是結三昧印為手印,「三」梵語就是正,「昧」是定,正定手印,要能入正定都是從手印結出來的,所以我們結的三昧印就是正定手印。

如何結呢?很簡單!兩個手掌心向上,右手在上,放在左手上面,兩手大姆指輕輕的相抵觸,很自然的放在腳的上面,肚臍的下面,不要懸空。你功夫不夠懸空久了會累,功夫夠的人懸空沒關係,因為他氣走上來後,手不會累。剛開始要有一個著力點,手及手臂不要僵硬,自然靠著肚子做個圓圈,有人會氣往上走後下來繞雙手一圈。當然我們不要去用那個心意念帶動,但是我們手印一結,外在的干攪都對你沒有影響,這是正定手印。你到佛殿裡面看正中間的佛像都是結這個手印,那就是釋迦牟尼佛。

你在禪修時結這個手印,若肩膀會酸、會痛時,表示你的膽經、三焦經與膀胱經較不通。就像感冒一樣,風寒時膀胱經先受害,所以頸部、肩部僵硬。同時三焦經不通,即丹田閉死。如果你去參加禪七,長久打坐擺這個定心手印姿勢,然後手又沒有氣感,肩膀酸痛,代表陽經絡不通順,或許陰經絡氣旺,但達不到體表處,此即陰盛陽衰,內臟雖然氣旺,但並沒有通到外部的陽經絡來。

如果有氣感的話,手印隨便一擺放,氣就很旺盛。有時候,氣會慢慢上來,然後手會慢慢往上移動。以前有一個老師父,他練不倒單,每天一入夜就打坐,打坐入定氣很旺的時候,手印就會慢慢的往上抬起,有時候抬到胸前,也沒有感覺。因為我們的經絡很多條,正經有六條脈-三陽、三陰,氣具足的時候,手自然就會往上抬,往上抬到平胸時,這時候天就快亮了,大約凌晨三點半或四點時。小師父們起床後無時鐘可看,只要看到師父的手抬到胸前,那時間就差不多了,敲板的人就要開始敲板叫大眾起床。

手印有上萬種,這兩個手指可以變化很多,所以你養成一個習慣後,就要發點時間去改回來。記住三昧印是右手在上,若用左手在上,定心手印結久了,現在要改回來,反而覺得怪怪的,但一定要改變,第一次會覺得很彆扭,第二次很不習慣,慢慢的一入定以後就忘記了,幾次以後就校正回來了。

有的同學根本就不結手印,兩個手放開來,你說對不對?好不好?心裡面沒有掛礙,不入定就無所謂!所謂入定是世間禪,一進去就是一個月、一年、兩年、十幾年。大陸有的修行人,三十幾年還在入定中。在梁初的時候有位和尚入定,醒來時已經是清末了,經過十個朝代,這是世間禪定。此跟佛禪不一樣,佛禪是注重在心的覺悟,我清清楚楚的時候,對人、事、物中,或在行、住、坐、臥之間,沒有事物可以讓我起煩惱,你證到這境界才能解脫,才能超越自己業力的牽扯。佛教的禪跟一般的世間禪定是不一樣的,所以學這個佛禪就是在學斷煩惱。

2. 足支:

盤腳的方式是打坐的基本,有三個姿勢-單盤、雙盤、散盤。單盤又有兩種方式-一個是如意坐,另一個是金剛坐,有什麼不同呢?如意坐是左腳在上,金剛坐是右腳在上。如意坐從這個字意上去體會,自在如意的話就是你心無礙,隨便坐都沒關係,所以心定的人就可用如意坐。

金剛坐-是右腳在上,此姿勢會逼著你產生金剛怒目的威力,故稱為金剛坐,其實跟你的右腎有關係。我們身體有兩個腎臟──左腎臟、右命門,人只用一個腎臟也可以活命,如果你右邊腎臟壞了,或者割掉了,那命雖在但氣會衰弱。命門是生命之門,跟氣有關;去掉左邊腎臟還沒關係,它只是進行腎的重吸收功用而已,重吸收營養分,跟氣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用金剛坐的話會刺激到右腎,腎臟腺素分泌會比較旺盛,此跟情緒及身體生化控制很有關係。另一個是正腎臟腺素,這兩個物質結構只是差一個部位以OH(hydroxyl)來形成不同點,在其他部份的結構是全相像的,兩者都是由腎臟的皮質部位泌出來的。若用金剛坐的話,腺體分泌旺盛,你這個人的意志力會比較堅強,所以叫做金剛坐。以上兩種不同的坐法,若你用的姿勢不一樣,當然功用就不一樣,老參們注意聽,新同學沒關係,你只要學一樣就好了。

左腳放在上面盤起來時,初學者盡量放靠近大腿近鼠蹊部位,且腳踝正面解谿穴處不能懸空,為什麼?因為解谿穴懸空久的話會疼痛,初學的話無氣感,當然這裡會痛,痛得好像腳彎處要分家一樣,能熬過30、40分鐘就不會痛,所以要避免不痛,就不要讓它懸空,把腳板靠大腿裡面一點,這就是簡單的如意坐。

如果是老參的話就要把左腳板放出來外面一點,那味道就不一樣了,這就是雙盤,也就是標準的跏趺坐。左腳放好後,再把右腿盤起來,這雙腳能盤得很緊,力道就很強,逼得足三陰脈會發動氣機,足三陰脈都走內臟-脾、腎、肝這三個脈。足三陽脈是膀胱、胃、膽等三,氣是由頭走入腳端的。

你也許會說:我已經是很痛了,怎麼能夠再擺往外擺出來一點呢?在坐的有很多是高級班的老同學,用那一個姿勢擺什麼樣子,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要去體會一下。簡單講:如意坐是左腳在上,把正定手印擺出來,如果那一天覺得這個姿勢不好,沒關係,換個腳,右腳在上就是金剛坐。金剛坐一盤,右腿在用力,間接的氣就被逼到右腎,右腎為什麼叫金剛?哦!原來金剛坐是會刺激右腎臟—氣源。剛開始學的人,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右腎會比較早通,這就是金剛坐的好處。

氣的起源有三個部位:一是丹田,二是腎臟,三是會陰穴(前陰跟後陰的中間點)。有的人氣要通會陰時,啪的一聲就通過去了,若通後從那一點起就會連結丹田、連結兩腎臟,也會走沖脈,甚至也會走中脈。

上面述說得道理要懂呀!為什麼要把它分成如意、金剛坐,它裡面都有不同的涵義,沒有正統體會的話,只會說右腳在上,左腳在上,但不知其真實義。

跏趺坐-一般都是如意坐再把外面的右腳抬上來,腳儘量往內擺,能夠緊密最好,盡量不要有空隙。有的師父要求很嚴格,兩腳膝蓋盤後的寬度不能夠超出你的肩膀寬度,出家師父都是這麼磨練學人的。當然我們也不必這麼要求,如果你這樣做不到,就換一個看看,金剛坐後再把左腳抬起來。這兩個腳一上一下不同的坐法,會影響左腎、右腎的氣感,自己去體會有無氣感的不同。

剛開始學的人腳很硬很痛,那是代表老化。所以要多用功,多磨練!先用單盤再改用雙盤,痛時用心法去觀你身體會覺痛的是誰,被你觀的會痛的又是誰,那你才知道我們有兩個心,兩個心是修行最起碼的境界。你本有八個心,現在只會兩個心沒關係,往後會加以體會的。

剛開始可以用單盤,左右腳輪換,去體會那個痛,看電視、聊天時都要學盤腿,從10分鐘,20、30 分鐘一直加,到了兩個月後就慢慢可以雙盤了。

補充說明:如果你有氣的話,跏趺坐下盤氣較旺,若用單盤氣會往上盤走。所以雙盤能夠慢慢熬30、60、100、120分鐘的話,以後基礎夠了,學什麼都比較快。如果有心修中級班的心中心法,每次要坐兩小時,下盤結跏趺坐,上盤結手印,如此下盤氣更旺。如果雙盤改單盤後,手印不變,上盤與手印的氣就會旺一點。打坐時腳的功夫、手的功夫不同,會影響到整個身體氣的分佈的。

3. 腰脊支:

腰脊支也是很重要的部位,當氣誘發起來的時候,假設坐姿由側面看過來是呈現S型,上身會是筆直的,腰部位的腰脊骨是要挺起的。如果坐得彎腰駝背,後腰部位是呈平平的,自己先彎腰後,再摸摸看是否平平的。如果腰部挺起來後,是不是往前挺成了S型,本來腰脊椎就是S型的,坐挺只是讓它現出來而已。

前面肚臍的正後方是腰脊椎的命門穴,督脈上的命門穴就在此。為什麼叫命門穴,我們上半身手頭在動,下半身腳、腿在動,偏偏這個腰部位就動不到,很少運動會動它,只有一般的呼拉圈才會去動到,或者是瑜珈的過橋式才會動到這個部位,如果彎腰駝背氣就不通了,氣到此堵在命門穴,命門穴這裡就會脹,脹時表示坐的姿勢不對,硬把胸挺起來的話,腰就呈S型狀,氣就會往上方走去。所以當氣走到背後不通時,就會告訴您:「喂!你坐姿不對哦!」這時候才知道,哦!原來真的不對呀!腰要呈S型挺出來,這動作很重要的。

4. 肩胛支:

肩胛支是在肩膀與背後飯匙骨部份的重點,兩肩膀往後拉張後,胸部自然就挺出來,然後飯匙骨就會稍微往後拉凸。膀胱經在督脈旁一寸多的地方下行,兩條很長的脈,如果打坐時背後氣不夠強,可能常常會感冒,這是膀胱經不通的原因。足太陽膀胱經在肩膀、背後面,邪氣、風邪侵襲吾身時第一個侵襲到它,會使肩膀僵硬、後頸部緊張,就表示感冒了。如果打坐彎腰縮肩,真氣就上不來,氣上不來就會想睡覺,這是氣不具足。本來打坐的人越打坐腦筋越清醒,一個了了的覺知很清楚,怎麼會想睡覺呢?

有基本氣感的話,背後自然而然的會挺起來,肩膀往外張,胸部微往外凸出來,但不要繃得太緊,架勢擺出來後全身就要放鬆、自然。若身體有氣感了,但架勢繃得緊緊的,氣就不往前走,這種情形是不好的。所以姿勢擺好後就要放鬆,因為肩胛支是下氣上行所必須,肩胛是背後、膀胱經氣運行是很重要的,尤其氣上來以後會走到喉、頭部,沒有的話,腰部會酸痛,肩膀會僵硬、酸痛。

5. 頭頸支:

頭部跟頸部也很重要,如果自己去看一般打坐的書,常常會講到「禪病」。此「禪病」在講什麼呢?在講昏沈,打坐到一個境界後,如果姿勢不對,會有一個粗的昏沈出現;打作至更高的境界時,又會有另一個微細的昏沈現出來。粗的昏沈出現在頭頸支姿勢不對時,因氣會堵在後腦勺靠近睡穴的地方。細的昏沈是氣從中脈過喉輪要通到明點時,在要通不通的時候,會有短暫的微細昏沈。

剛剛講氣從背脊上來,會經後腦至頭頂百會穴,要讓氣能從下方至頭頂,頭頸支要擺好。方法是下鄂微收,有力壓到頸外側兩頸動脈處,如此頭頸支架構起來的話,要有三股力量產生:一股是在後腦勺,一股是在下顎,一股是在後頸椎基部,這三道力量要相稱。

頭頸支姿勢擺好後,觀想頭頂百會處往正下方來,經過體中腔到肛門要成一條直線。如果頭是仰的,這條直線太往前端了,劃到你前面去了,如此會怎麼樣呢?氣上不去頭部,氣會聚集在後腦勺處,終造成昏沈。如果頭壓太低的話,這條直線就劃到身後去了,這也不對的;正確的線條是要在「正中」的。

老參們打坐時下鄂要稍往內縮,擺出這個姿勢,身體的氣馬上會沖到後腦勺這裡,然後上到頭頂。怎麼會上不去呢?除非你的氣還沒有開發出來。頭頸支一擺,背脊部真氣即呈一直線,氣馬上到後腦勺處來,在這裡有一個叫腦戶穴。「腦戶穴」是氣進入腦內部去的門戶,如果你福德因緣很好的話,真氣從腦戶穴進去,佛法所謂的般若智慧就開發出來,這智慧是非常的銳利的,不會講的就會講,不懂的就看懂,修世間禪是不能進到這裡去的。般若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跟你身體氣脈是有關的,一進去的話,什麼智慧都來了,世間智慧、出世間智慧、出出世間智慧都來了。修佛法要進入這裡,沒有的話,沒有用的!有幾個人可以進去?要看你的福德。

老參們擺好這個姿勢後,真氣有兩條路可以前進,一個是進去到腦戶內,一個是從中脈走到明點。眉尖輪是第三支眼睛,由通明點而發通,如果修道家法,或者是世間禪,眉尖這裡開的話就可以看外境,看十方的山河大地。眉間這裡沒開也沒關係,您是要修見性的。頭如果太仰的話,會產生昏沈,一覺昏沈下鄂就要往下微拉,讓氣從背到頭頂;如果沒有氣的話,再怎麼擺都沒有用,想睡覺就是想睡覺。那是太累了。

6. 目支:

打坐時眼睛有兩種用功方式:一個是把眼睛閉起來,這個較簡單易行,剛開始學的人心較亂,那個人動、那個在製造聲音、..,好煩。剛開始修的人都是受不了外境的干擾,所以眼睛閉起來較好。眼閉起來有一個好處,是眼不見為淨,但也有一個壞處,是黑枺枺的,初學的人有時候心不健康,怕怕的,怕黑暗。

另一種方法是學佛像的三分眼,瞇瞇的看,眼微微的三分開張,看正前方1.5公尺的地方。這個方法較不會使你胡思亂想的,很會胡思亂想的人,就要把眼睛微張三分眼。因為眼睛閉起來時,沒有一個可抓住的東西,就會動起心念來,心動就會亂想。如果眼睛打開,你的眼識會意會到光,前面模模糊糊的看到一些東西,但不要很用心去看,要視而不見,不要太用心的去看前面有什麼東西,哦!前面一隻螞蟻在爬,看得清清楚楚的,不要這樣子,只用餘光可以看到亮就可以了,如此能避免胡思亂想。微張眼睛有個好處,因為你很用心,心意會守住眼睛處,氣易走到眼球,眼球的波長很容易改變,易開發出超視覺的能力。看到或看不到,沒關係,它只是一個過程而已,超越它以後,慢慢就不會再看到了。

對老參而言,眼睛用功起來是個複雜的部位,睛明穴是在眼睛角頭的基部,承穴是在眼睛裡下眼簾中間,氣通的話,每過一段時間循環一次,「啵」的一下就進去到眼睛裡面去,從入睛明穴、承穴的基底去;眼睛部位的經絡要全部通的話,氣上上下下,起碼要有三次通過眼睛。第一次從頭部下來入眉尖輪後,會從眼睛的背後下來。第二次氣從下面上來也要經眼球,這時候老參會「翻白眼」讓氣由下往上走。往那裡走都有氣要通,眼球每一個部位都要通。如果眼睛發澀、流眼淚、酸痛等,這些是氣要通過眼球的現象,此時就要幫助它通過。

老參們有先天氣能夠轉到眼球本身裡面去,兩顆眼球都能讓氣旋轉而進去,進去後會改變眼睛的光波波長,就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的東西,也可以直接看太陽。普通人不能直接看太陽的,因為太陽光很強,會傷害眼睛,你有氣這麼繞一圈的話,眼睛就可以看太陽,不怕其光亮。剛看太陽時它會很亮,排除太陽本身外的光芒,幾秒鐘後有一薄薄的灰黑圈蓋住太陽表面,這是光的補色原理。看太陽沒什麼了不起的!正中午也可以看它,沒有這個功夫就不要看,會傷害到眼睛的,這是以後會有的現象。

眼睛酸澀、流眼淚都是好現象,每一個現象都有方法來對治它的,不懂就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承受,也許是搞得心慌意亂?以後你慢慢功夫高了,會碰到這些現象,體會到後還不知如何化解時再來問。

7. 舌支:

舌頭剛開始也是個準備功夫,到真的氣從會陰穴起來後,走到喉結前,當先通過心臟---心輪,再走到喉輪。走到喉輪時,氣會拉你動你的舌頭,這時舌根擺得對不對就很重要。

舌頭捲起來是準備架橋,舌頭捲起來後頂住上顎,上顎頂有曲浪痕處,舌頭捲起來就頂住那裡。這樣是會很累,還會流口水,流口水沒關係,感覺有口水就吞下去,唾液裡面有很多的澱粉脢(amylase),它的功用是用來消化吃進去的澱粉(碳水化合物)。所以胃腸不好的,就可以借這個機會慢慢的讓胃腸消化系統變好,覺得口水多了就吞下去。

很多道家書說舌頭尖抵住門牙與牙齦處,其實這個舌頭是要做「架穚」的,什麼叫「架橋」呢?就是說下盤來的氣跟喉輪要連接時,要用一個橋把它架連起來,它才能通過。世間禪定的四禪天,就有舌頭架橋的功夫,如果沒有上過佛教課程的話,會不知去修佛禪,而去修世間禪定。世間禪定中色界四禪境界時,架橋起用時,舌頭會捲了一圈像綁鹹菜樣塞住喉嚨,到此就不再呼吸了。一進入四禪定中會息止,入一境性中。一進去禪定中,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都不出定,所以呼吸就靠體表皮一點點的呼吸,這個時候你不必去呼吸,也不必去管什麼,真正入世間禪定的話,什麼都會放下,這是色界第四禪天的禪定。而修佛法本在修這個心,得真實解脫之境,故要面對日常生活的人、事、物中,經磨練、去執而得自在。

修世間禪時上顎緊合下顎,舌頭捲起來放在上顎頂部最高的地方。如此,舌頭捲得高,以後氣從下要上來拉動舌根基部的時候,就會像桿杆原理一樣,馬上就捲起而塞住喉頭入定去了。如果舌頭尖放在牙齦的地方,氣就拉不動舌根了,因為舌頭較重,內氣力量拉不動。

老參們修佛禪雖不入定,但氣下、上通順亦是必然的,所以打坐時舌頭還是要捲得高高的,下面來的氣到喉結會拉動舌根,內氣馬上能往上沖而入頭內。

喉結的氣要通,要靠舌頭,為什麼打坐時常常會打嗝呢?會不舒服呢?就是舌頭沒有拉得很高,氣堵在胃裡;舌頭拉高的話,就像要打嗝要吐的樣子,這樣氣馬上就上來,就會拉動喉嚨的舌頭。舌頭拉動氣就直接沖上頭內去,不會像世間禪一樣的,氣不夠旺,在那兒堵住而入禪定。故我們如何讓氣上下連貫,沖到頭部是很重要的!

如果出家者或好好修行的人,有一天真的會進入四禪,就可以體會到舌頭捲起塞住喉嚨的世間禪定境界。還有一個現象是捲著的舌頭,過一陣子就會掉下來,變平擺的樣子,意會到後就把它再捲起來。這只是個預備工作,為什麼呢?剛開始沒作用的,只會產生口水而已,等到氣從胃翻轉過來,拉到喉嚨的舌根基部的時就有作用了,故舌頭要捲高一點。

若打坐會造成打嗝(反嗝),是胃部的氣翻轉不過來的現象,這些都是要用點技巧,高捲起舌頭。有的人不知道這些技巧,打坐氣通到胃堵在那裡,很不舒服,只會在那兒打嗝,知道氣已經到胃了,氣旺又沒辦法翻轉過來,這時候舌頭一捲,有一條似管樣形成,氣就會衝到喉嚨,下面的氣就會翻轉到上面來,氣往上沖的話,胃就不叫了。除非你胃有病、有潰瘍,那就永遠都會有打不完的嗝,故要先把胃病治好。

以上是打坐的七個重點,有一些是要有境界才會發生,沒有境界也沒關係,現在再加上一支-肛門支。肛門在七支坐法中是不講的,氣旺的話,前陰、後陰中間有會陰穴,氣要通到督脈時就要通過會陰穴。丹田的氣很旺的話,觀想背後,會陰穴會「啵」一下,氣就通了。如果沒有氣的話,或微微的氣,要過不過的,通不過就卡死在這裡。

氣正規的走法是先走督脈,再由頭頂下來接入任脈。有的念佛、念咒、練氣功的,不去管氣怎麼走,一定會先走任脈,那是走反了。正式打坐修行的人,丹田成形了,一定要先導氣到督脈去,再接到任脈,然後再入丹田,所以會陰要讓它通。

我們初學者氣不旺,怎麼通過會陰穴呢?藉「提肛」來達到目的。「提肛」是三分的力量,七分的意念。縮肛剛好是相反,三分的意念,七分力量,力比較強,就像在忍大便一樣用力。身體那裡出力,氣就往那裡走,如果你用力縮肛的話,氣會在肛門的部位,不往前行,這是不對的。

打坐時輕輕的提肛,小腹氣起要讓氣先走到督脈,一般人的會陰部都下墜樣,不提肛的話就下墜,一提肛的話,會陰部份就會內縮,就呈內凹的樣子,沒有壓力,再觀想命門,氣就很容易通過會陰而至命門。提肛的用意和捲舌頭一樣,打坐姿勢擺好了,提肛過一陣子不經意時就會掉下來,意會到時再把它提起來就好了。(待續)

(  87 12 19 日 講於 法爾先修班 )


[ 色身法門 ] [ 修行法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