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1.jpg (8966 bytes) 真性不化(4-2-9)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公案本文

紙衣道者來參撫州曹山本寂元證禪師,師問曰:「莫是紙衣道者否?」

(緣起於現象界,紙衣道者來參,師先與之客套一番。)

云:「不敢。」

(不敢勞師稱呼道者。)

禪師曰:「如何是紙衣下事?」

(甚麼是紙衣下所能生之事相?)

云:「一裘纔挂體,萬法悉皆如。」

(只要紙衣穿上體後,所有萬法悉皆變為如如無礙。)

禪師曰:「如何是紙衣下用?」

(甚麼是紙衣下所能生之法用?)

道者近前應諾,便立脫。

(道人走近師前應諾一聲,便立即現脫神之用。)

禪師曰:「汝只解恁麼去,何不解恁麼來。」

(你只知道這樣解掉神識而去,卻不解知要這麼來,真正道理何在?)

道者忽開眼云:「一靈真性,不假胞胎時如何?」

(道者忽張眼問:一威靈真性,不假將胞胎時,所發生之用如何?)

禪師曰:「未是妙。」

(因這是非真心、真性所起用,故此用不是妙用。)

道者云:「如何是妙?」

(那甚麼是妙用?)

禪師曰:「不借借。」

(即心即佛,要用即用,不假向外借借。)

 道者珍重,便化。

(道者受教,說聲珍重,便化為無形。)

禪師示頌曰:「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覺性若得圓滿明淨,就具無相之法身,不要將種種知見妄執為親或疏。起異念便對玄妙體性造成昏昧之境,心起分別差錯想,即與此道不為鄰。情見起萬法時,淪沉為前塵影事,識起鑒別多處,終喪失本真。如是句中所說,全然能明瞭意會,了了然無一事能起掛礙,此時才可說回到未迷失前之境界也。)

 

(二)玄祥釋解

1.前言

修佛法者知見、宿根影響每個人的觀念與修行態度,若是前幾世是佛弟子,當會有正知見,不易為邪魔外道所迷惑。但同是有正知見與宿根者,又分有大小乘根基之別,大乘者注重大乘經文理解,雖能言善道,就是說不致於誤解佛陀教理,但有時卻行為有偏差,違犯戒律者大有人在,譬如說毀謗四眾罪,若此等人不學些斷惑方法,學些禪定力、學些戒律禮儀等,都是與魔共伍之類。

談到小乘行者從戒律下手,觀照自心能脫縛、解黏,得見我空、人空道理,脫離眾生顛倒因,則證得聲聞四果位者大有希望。但小乘行者智慧力僅止於自我了脫,不善表達佛理讓眾生知其解脫道理,不能讓眾生與其學習而得解脫知見,所以不能得大智慧。世尊對於小乘行者並不能首肯,說是迷於識陰魔相中,有神變的心力,雖也得「出到菩提」小乘解脫知見,但對於無上菩提或如來菩提則不能獲得。

然大小乘根基宿根已定,小乘行者待得解脫知見後,還要迴小向大,學習無上菩提道法,廣增智慧將來當得如來菩提。而大乘根基者若是昔時由小乘修上來的,應有大乘根基之智慧,也有小乘行者之定力,這種人永遠不會去毀謗小乘行者,會尊重他們處於小乘自我解脫的修證境界中。

另外,小乘行者雖無大乘行者之智慧力與慈悲心,但亦不應有毀謗大乘行者之言語,說大乘行者僅會說佛理,但做不到禪定的境界,甚至於無神通可言,並常常犯戒連連,因而看不起大乘行者。要知菩薩有時為救一眾生,因而可能犯戒但不捨救護眾生之心,這就是菩薩本懷。若是一有成就的菩薩,應不會去隨便違犯戒律,因已無諸欲望故。有時菩薩因要救護眾生因而犯戒,當觀罪福本是空,何執之有。

所以大小乘佛弟子,當知此義理,各修各的,各讚嘆對方。除非是一些邪魔外道之類,假借佛教之名,毀滅、破壞四眾佛弟子之名聲,這應受佛弟子所唾棄。大小乘行者於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的修證中,能證的身空後,行者當知此心最聖最靈,遇境似有,境滅還無,妄心亡滅得心空,此時真性主行,是謂證得心空。至此行者能觀自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變化無窮,自覺自知、明明了了,無為常為,此時名為悟性空。行者自性依真性隨緣能應緣,但不迷於有為之定中,捨棄一切修法、法用,不用有為、心變等能力,即能悟得法空。

一般無知行者,不知佛道進道功程,在修行過程中,常執有為神變之法以為究竟,不知守住真空,讓真性主行,隨緣應化,根本就不借用其他有為之法。

 

2.釋題

本公案名為「真性不化」,禪宗行者說要「明心見性」,心不明不能去煩惱、斷妄想,妄想有五個層次,妄執五蘊為我。妄想有堅固妄想(處劫濁)、虛明妄想(處見濁)、融通妄想(處煩惱濁)、幽隱妄想(處眾生濁)、罔象虛無妄想(處命濁)。妄想不去,行者不能讓真性主行。待行者妄想心滅,遇境只有靈知靈覺,無有妄心隨緣起念,此謂證得心空。

心空行者是能讓真性主行,真性者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在顯現無為之體,變化形成有為之用,可說不用而用,不是借有為法之用。行者能以真性隨緣應化,明明了了,無為常為,此謂證得性空者,當得真性不隨妄想而變,到此也可以說見性,但得真性者不善於自發變化,祇有隨緣應化的功能。

換言之,會變化者都是未見性者,才善於現神通變化。所以世尊剛證悟時,悟知生死輪迴道理,創出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卅七道品等解脫法,雖有解脫知見,卻不會神通變化,還得勞神一些天神來化一池水,供世尊沐浴。就是未證悟前,初到菩提伽耶之數百尺高的畢波羅樹(pippala,此樹於世尊悟道後,稱為菩提樹)之前,亦有帝釋天主化成割草人供養世尊數束草,讓他墊成金剛座。所以,未見真性者才會一些神變之事,真見性者無所變化。所以禪宗參訪者問:「無神通菩薩為什麼足跡難尋?」山圓禪師說:「同道方知!」

這樣說的話問題就來了,修佛法者難道不講神通變化,若不講神通變化,世尊為何有大神變能力?世尊屢屢告誡弟子,修行中不得求神通。理由之一者:因求得神通也是世間五神通而已,執迷神通就無有證解脫的知見。況且在末法時期,邪魔當道有求神通之念,即會著魔難。理由之二者:修到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後,即得解脫知見。行者得解脫能力後,就要轉修陀羅尼門(咒語、真言),此時就能依諸佛之如來神咒,展現如來神力,化現於各世界間。

此公案禪師與紙衣道人論真性與非真性幻化之道理,紙衣道人能神變,但不知悟真性本來。還得不會神通變化的禪師來開導他,真性應緣者不借借。想、行、識陰行者,未悟得心空法了,當然就不能悟得真性之用。修佛法當把過程搞清楚,依教奉行,首當要能明心,再求見性。明心者斷廿隨煩惱、六根本煩惱,連善根都要去除,故得去除十一善法,並把修行中所得五別境(勝解、勝欲、念、定、慧)也都要一起拋棄,善惡去除,在不思善、不思惡中,讓真性主行,之時不執一法。

當真性主行中,即是湛寂空體,感應外緣而遂通,變化無窮,威靈莫測,自覺自知、明明了了,不依一切有為之法,卻能生起有為之用。行者能隨機應緣後,又能心空法了,此才有點「明心見性」的樣子。不然沉迷於有為諸法,雖能展現神通之能事,都是走偏了菩提道路,已誤入歧途,不要說求解脫道,可能住世間禪定或已走入魔道中矣!

 

3.玄祥釋解

紙衣道者來參撫州曹山本寂元證禪師,師問曰:「莫是紙衣道者否?」

有天紙衣道人來參謁撫州曹山本寂元證禪師,禪師就問他說:「來者不是紙衣道人嗎?」

此道人經年常穿紙衣,故人稱紙衣道人。道者善用心法,雖也在修行,但修的都是外道法,不是像禪宗行者要能「明心見性」,心要明就不能妄用其心,不然就受堅固、虛明、融通、幽隱、罔象虛無等妄想所迷惑,當然就不能「明心見性」了。

紙衣者係用紙製之衣服,屬於粗衣之一類。有時又作紙絹、紙袍、楮衣等名。其原料是以菎蒻等地下球莖類洗淨煮熟,冷卻到適當程度,球莖經去皮,搗成糊狀,粘繵厚紙上加塗成衣,並塗,經曬乾後以手揉製軟化。將此著放在外,露宿一夜,則之臭氣可盡除。此種紙衣質地強韌,足以擋雨去露、擋風寒。主要還是紙衣輕而便利,製做費用亦少,古時候常著用者甚多。

按語說:緣起於現象界,紙衣道者來參,師先與之客套一番。              云:「不敢。」

紙衣道人即回答說:「不敢!」按語說:不敢勞師稱呼道者。

禪師曰:「如何是紙衣下事?」

曹山本寂禪師首先發難,問紙衣道人說:「您是穿著紙衣,人家也稱呼您是紙衣道人,那您談談看,紙衣之下有何證悟的道理在!」按語說:甚麼是紙衣下所能生之事相?

云:「一裘纔挂體,萬法悉皆如。」

紙衣道人也毫不客氣說:「此紙衣才掛上身體處,即能萬法悉皆自在無礙了。」此道人認為已修證到什麼事都不能來障礙他,無有事能使他的心起煩惱。因禪師是問衣下事,所以道人依體應緣,萬法皆能如如。按語說:只要紙衣穿上體後,所有萬法悉皆變為如如無礙。

禪師曰:「如何是紙衣下用?」

曹山本寂禪師又問:「那我再請問紙衣下之用,到底是個什麼用法?」按語說:甚麼是紙衣下所能生之法用?

道者近前應諾。便立脫。

紙衣道人走近前來,應諾一聲,便即將神識立刻脫離色身。此外道行者因還有色身束縛,但能有個神我與體分離,說要讓神我脫離色身,神識即能脫離色身。不知如來者本無所來,更無所去,即如虛空,不來不去是如來。有些小乘行者也會修成這種樣子,這不是真正的佛法。

按語說:道人走近師前應諾一聲,便立即現出脫神之用。

禪師曰:「汝只解恁麼去,何不解恁麼來。」

曹山本寂禪師就說:「您只解證得識神能這麼脫去,為何不能解如來者就這麼來。」本段除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來者本來當下就是,何必要有一來一往的東西在。菩薩若悟得如來真性,即能不住涅槃,亦能不畏生死,死後再來受生,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末後終將成就佛道,證得無上菩提。

按語說:你只知道這樣解掉神識而去,卻不解知要這麼來。真正道理何在?

道者忽開眼云:「一靈真性,不假胞胎時如何?」

紙衣道人忽然間活了過來,表示神識又入身體,道人張開眼睛後說:「唯一的威靈真性,若不假胞胎而能化生時,這種境界到底高不高?」佛由人成,未聽說仙道、天道能成就佛道者,所以世尊要成佛當世,亦要示現在人間。菩薩本來可以化生人間的,但為何不直接化生,而都是每世再假胞胎出生,這說明佛由人成,也鼓勵人要修即能成佛。

按語說:道者忽張眼問:一威靈真性,不假將胞胎時,所發生之用如何?

禪師曰:「未是妙。」

曹山本寂禪師就說:「這並不能說得上是妙。」因您住於有為境,是因妄心幻化成事,此種在想陰區宇、識陰區宇中的行者,兩者都能有此幻化事,前者自身行幻化,後者能化他人、世界於己身中出,但都是未究竟五蘊行者,都依妄執性而起的神用,當然不能說是妙。要妙就要悟見真性,依真性與虛空等齊而生法用,有如諸佛、菩薩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四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等。

按語說:因這是非真心、真性所起用,故此用不是妙用。

道者云:「如何是妙?」

紙衣道人即問說:「那禪師您說如何才能說妙?」按語說:那甚麼是妙用?

禪師曰:「不借借。」

曹山本寂禪師即答說:「真性等虛空,無有內外分別,緣來應緣即用,所以不必借此身或神識來起用。」按語說:即心即佛,要用即用,不假向外借借。

道者珍重,便化。

紙衣道人說聲珍重,便即又化去身形,或可說是立即化滅。按語說:道者受教,說聲珍重,便化為無形。

禪師示頌曰:「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曹山本寂禪師示一首頌說:「修行者有覺性不住覺,始能達空性圓明,此時即不再執此有相之身,找得無相之自性。有此等知見後,未將此知見妄加以執取或疏離。設若行者於起心動念變異法中,得些有為法之性用,這樣就會讓玄而又玄的體變成渾暗不明;行者尋覓真心實性時,若有些許偏差,就不能與佛道為比鄰。行者若受妄情所迷,而將心分入萬法前塵影境中,依識而用時,且濫用在各方面、各層次中,時時地用將喪失本來真正的真性。上面所說的語句,您們若能全部體會得,就不會有興起有為法之念想,如此就能了然一切境卻能無有一事礙著您,能這樣就是已回到您未迷失前昔時的您了。」

按語說:覺性若得圓滿明淨,就具無相之法身,不要將種種知見妄執為親或疏。起異念便對玄妙體性造成昏昧之境,心起分別差錯想,即與此道不為鄰。情見起萬法時,淪沉為前塵影事,識起鑒別多處,終喪失本真。如是句中所說,全然能明瞭意會,了了然無一事能起掛礙,此時才可說回到未迷失前之境界也。

(2004.10.08.撰於法爾)


[ 認識佛性 ] [ 公案禪機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