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釋迦文佛之聖跡之 四
              ──
八大聖地瞻仰參訪(2~4)

                                                                               張玄祥  居士


二、苦行林與菩提伽耶證道(續)

()往前正覺山Pragboddhi(donkesili)

我們是經過尼連禪河而到苦行林處,而苦行林另一邊還有一條大河,稱為摩亨河(mohane),摩亨河(mohane)於尼連禪河在交會。世尊於牧羊女處調理半年後,已放棄苦行,故要找一處好地點,以便繼續禪修,第一個想到的是苦行林尼連禪河對岸另一面的山上,此山古代2500年前有三個主峰,現在已平下了很多了。

Y:\20 照片檔\09 法爾印度照片全\2006年08月版\2006印度(完整版1)\I0812P002尼連禪河.JPG

Photo19

從苦行林透過尼連禪河看前證覺山之景觀

前正覺山羅笈菩提Pragboddhi,淨名疏云:此云安明。垂裕云:入水最深故名安,出諸山上故曰明。西域記云:唐言前正覺山,如來將證正覺,先行登此山。

前正覺山位置很難去說明,依《西域記》云於摩竭陀國戒賢論師(那爛陀寺住持)伽藍,西南行四五里渡尼連河至伽耶城,其城險固無人,唯婆羅門千餘家耳,王所不臣眾咸宗敬。從城西席行五六里至伽耶山,谿谷香冥,印度俗人稱曰靈山。東南乃是伽耶、那提二迦葉波事火之處,從此東渡大河(應是摩亨河)羅岌菩提山唐言前正覺山也,此山西南十四五里有畢羅樹佛在世時高數百尺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此謂之菩提樹也言不遠者以菩提道場去伽耶城約有二十里也。

Y:\20 照片檔\09 法爾印度照片全\2006年11月版\03有檔名\951125\牧羊女之家\眺望苦行林.JPG

近距離看的前正覺山景觀

 

釋迦從羅笈菩提山趣菩提樹中路地神奉般若函感應(出外國記等)

釋迦菩薩六年苦行,將證正覺,登羅笈菩提山(前正覺山),從東北岳登,以至山頂,大地震動,山將傾顛。山神恐怖告曰:此山非成正覺之地,若宿於此,入金剛定山震傾。即從山下,西南半崖大石室,結跏趺坐,地亦動搖。時須陀會天在空中曰:此非成道地,從此西南十四五里,去苦行處不遠,有菩提樹,其下有金剛座,三災所不能壞,堅固所依,三世諸佛,皆坐此座上,成道之地。

在山腳下的印度小販居民

 

菩薩當往彼處,爾時石室大龍,請世尊住,菩薩留影而去。諸天善道,將趣菩提樹下,地神於中路,從地涌出,捧三寸金夾,以奉上菩薩云:此是先佛印函,收入般若波羅密法門,三世諸佛,皆得此夾,由般若力,降魔成道,轉大法輪,度脫眾生。若未得印函,雖坐樹下,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吾過去六佛初成道時,皆奉此夾。菩薩歡喜,申手而取頂戴,往至菩提樹下,坐金剛座,開金夾時,夾中廣轉,十方佛土,般若印文,皆反為佛,放白毫光,照菩薩頂,授法王位,方成正覺,先讚般若,十方梵王來請法輪。…。

剛下小吉普車徒步而上前正覺山

 

順便說明上述提及的兩兄弟,毘婆尸佛時,優樓頻螺迦葉等兄弟三人共立剎柱,以是因緣感報,遂為兄弟。(1)優樓頻螺迦葉(Uruvilvā-kāśyapa),優樓頻螺,意為木瓜林;以其居處近於此林,故稱。其將護四眾,供給四事,令無所乏。(2)那提迦葉(Nadī-kāśyapa),那提,意為河;以其居止近此河,故稱。其心意寂然,降伏結業,精進修行。(3)伽耶迦葉(Gayā-kāśyapa),伽耶,意為城;以其居家在王舍城南七由旬,故稱。此三人能觀了諸法,都無所著,教化眾生。三人原係事火外道,各有徒眾五百、三百、二百,佛成道後不久,即秉佛之教化,歸入正法。經云,是時優頻螺聚落,其中有三螺髻梵志仙人居止,第一所謂優頻螺迦葉為首,教授五百螺髻弟子,修學仙法,為匠為導,最在前行。第二名為那提迦葉,復領三百螺髻弟子,為首為導。第三名為伽耶迦葉,復領二百螺髻弟子,為首為導,合有千人,隨彼兄弟,修學仙法。

上前正覺山半途彎處

半途中發願石前先發個願:未來要成佛!

遠觀前正覺山龍洞下的喇嘛廟

到達山頂龍洞底下了,喝點茶休息一下

 

大家在龍洞底下留影

世尊留影窟前的銅像

龍洞石室入口就這麼大,裡頭都是黑碳色

龍洞裡頭留影,龍窟後有留影金佛像一軀

莊教授於龍洞留影像前

 

又北傳有另一種說法,此洞是世尊成道後來度優樓頻螺迦葉處時所住的石窟,站在此最高處向前一望,數十公里內都是優螺維囉村苦行林範圍,當時此石窟六里內全是優樓頻螺迦葉師徒所住處。時世尊成佛後先往度五比丘,又順度耶舍居士等出家成道共55人。再想看再來要度誰,一想摩竭陀國的婆羅門國師─迦葉Kāśyapa(意為光波,因其身光炎涌),若能先度祂,即能度其兄弟及徒眾數百人,且祂是國師影響所及,將是非常廣大,所以就來此處問借住一宿,優樓頻螺迦葉看其年輕比丘,亦不敢輕視,說本區域所有能住的房舍,都已被徒眾佔滿,唯獨有一石室清潔有加,惜裡頭有一條暴龍,常會吐火傷人,故不能住。

前正覺山的傍晚夜景

  

時世尊已決定要度此人,共現有十八變神通,當然要顯示出神通,不然不能服此大婆羅門,故說沒關係,我可以住,但優樓頻螺迦葉還是不放心,三度懇切說還是不要住,世尊三度堅持沒關係。優樓頻螺迦葉不得已,只得同意世尊住入石室中。

龍窟處有雕塑的留影佛像一軀

 

第二天一早,優樓頻螺迦葉弟子匆匆忙忙跑來告訴優樓頻螺迦葉,說不好了,石室中煙霧迷漫,看不到年輕比丘,應是被暴龍所傷害。優樓頻螺迦葉一聽趕緊前往一看究竟,只看到世尊於石室內安然靜坐,即問暴龍於何處,世尊示意已收於鉢中,優樓頻螺迦葉一看,真看到暴龍已縮小龍體安住於世尊的鉢中。

龍洞裡的印度人,裡頭牆壁都被龍噴火燒黑

 

然後世尊又顯現無數次神通,譬如說其弟子要拜火神的火,令其不著不息。或遠赴四大洲的其他各洲取回當地水果共進早餐,…。此種種神通無非要讓優樓頻螺迦葉信服,但優樓頻螺迦葉還是堅信其婆羅門道是最好的,但心裡已開始佩服此年輕比丘。世尊現最後一次的神通,即徒步走入尼連禪河要回苦行林,優樓頻螺迦葉見祂無坐船即入水中,怕其被水淹沒而死,即追趕來一看究竟,但一看世尊於水中像走路一樣,世尊每走到之處,水即自然分流,不沾濕世尊身體,這樣進入了苦行林。此時從後趕來的優樓頻螺迦葉,不得不信服此年輕比丘,知道祂是真悟道者,所以在苦行林深井處皈依了世尊,並囑咐弟子把拜火用的器具丟入尼連禪河中,其五百弟子亦要皈依佛陀,追隨世尊修佛道。

苦行林中深井據傳為三迦葉皈依佛處(南傳說此是毒龍洞)

 

在下游的優樓頻螺迦葉兄弟二人,看到這些水中的拜火道具,是其兄長優樓頻螺迦葉所有的,為何會被棄入水中漂流,是否其兄長已遇害,一同前來一看究竟。在知道原因後,亦與其各有300200弟子皈依世尊,此次合共有1,000位皈依佛陀學佛法、學真正的解脫道。請看下列經文所載,指出優樓頻螺迦葉居尼連禪河畔,又有世尊降毒龍之「石室盡燃」之說。觀地理形式,附近有山的地方除較遠處的伽耶山外,無有高地山形,僅此前正覺山,所以前正覺山可能還是在優樓頻螺之內,也是優樓頻螺迦葉帶徒眾修行處,此說列出參閱。

龍出入的洞已被封住如此圖所示

石室內外都是烏黑煙燃模樣

《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九》云:爾時世尊於西曩野聚落化難那等已,即復思念,欲詣摩伽陀國隨緣利樂。時摩伽陀國有善相師烏嚕尾螺(Uruvilvā )迦葉,壽年三百歲,自謂已得阿羅漢道,居尼連河側,弟子眷屬有五百人;摩伽陀國王及輔相一切民眾,皆尊重供養更無有上。「彼摩伽陀國有無量人眾,由如盲冥黑暗障蔽,常依烏嚕尾螺以為引導,彼諸人眾雖承化導無由出離。我今化彼烏嚕尾螺迦葉,及彼人眾,使見正道。」

既思惟已,行詣摩伽陀國尼連河側烏嚕尾螺迦葉住處。時烏嚕尾螺迦葉忽見世尊來至住處,又見相好具足威德殊異,即前迎接復加恭敬,而謂佛言:「善來大沙門!先住何處?今忽至此。」即為世尊敷座請坐。世尊就坐,彼烏嚕尾螺迦葉亦自就坐,即以種種言辭慰問世尊,世尊亦以種種方便開導教化。談論未竟,日已西暮,佛即告言:「今已日暮,我於汝舍有寂靜處欲寄一宿。」烏嚕尾螺迦葉白言:「大沙門!我諸房舍眷屬在中,唯一靜處堪沙門宿;然此靜處毒龍在中,雖不惜恐有所損。請自思之。」佛告烏嚕尾螺迦葉言:「但願見借,必無傷害。」烏嚕尾螺迦葉告言:「若能爾者當自隨意。」於是世尊即詣龍舍。佛於舍外洗足已便入龍舍,自布淨草跏趺而坐,佛即便入三摩地。

站在前正覺山往前望的河與苦行林

時彼毒龍忽見世尊在舍中坐,即發瞋怒,乃作煙霧遍舍內外,於是世尊以神通力亦化煙霧;毒龍轉怒舍內火著,佛以神力亦化其火,佛與毒龍二火俱熾,時彼龍舍周遍內外成大火聚,火焰上騰明照遠近。時彼迦葉常於夜分出觀星,乃復觀見龍舍成大火聚,即便傷嘆:「苦哉!苦哉!彼端正沙門不聽我語,龍火熾盛百倍於常,可惜沙門必被傷害。」時烏嚕尾螺迦葉及與眷屬,皆見大火熾盛之相。時彼毒龍知於世尊不能損害,又以自身亦大疲乏,乃息惡毒火便消滅;世尊是時亦攝神力,毒龍降伏收於內。

石洞旁邊小廟裡所供俸的世尊像

天曉之後,烏嚕尾螺迦葉與眷屬等,行詣龍舍觀於沙門。既到龍舍,見佛端然而白佛言:「汝大沙門!宿夜安否?」佛言:「我安。」「汝大沙門,中何物?」佛言:「此舍之龍。」佛又告言:「汝言此舍有是毒龍,人不敢止;我今降伏收於中,汝可審觀了知其實。」烏嚕尾螺迦葉自以耆年德重行苦學優,凡所見知無有過者,及見世尊龍火不傷又能降置內,乃讚歎曰:「奇哉!沙門!有大威力,我所見聞希有此事,是大沙門是大丈夫,亦是阿羅漢。」

石洞旁所供俸的佛塔

《普曜經卷第八八變品第二十五,佛告比丘:「如來於是轉法輪已,化彼五人拘鄰之等,念:『此間有優為迦葉等,大有名稱,國王黎庶咸奉之,與五百弟子俱。欲先開化令解道法,然彼後當次伏焉。』即往從之。迦葉見佛來,迎讚言:『大道人!善來相見,自安隱乎?』佛報曰:『無病最利,知足最富,有信最友,無為最安。』迦葉曰:『有何使?』佛言:『欲報一宜願不瞋恚,借火室一宿之間。』曰:『不也,中有毒龍恐相害耳!』佛言:『無苦,龍不害我。』重借至三。迦葉曰:『。』佛即澡洗前入火室,持蓐布地。適坐須臾,龍即瞋恚身中出;佛亦出。龍大瞋怒身皆火出;佛亦現神身出火光。龍火佛火於是俱盛,石室盡然,其炎出如失火狀。

另一批人馬登山後喝茶小憩

「迦葉夜起相視星宿,見火室盡然。『咄!是大沙門端正可,不用我言,為火所害。』佛知其意,於內以道力降龍,龍氣力盡則自歸伏。佛告龍曰:『汝意伏者當入中。』即入中,佛時置于中。迦葉惶懅,令五百弟子,人一瓶水就持滅火,如一瓶一火,師徒益恐,皆言:『咄!咄!殺是沙門了矣。』

奇怪!他在幹什麼呢?

「明旦佛持而出。迦葉大喜:『大道人乃得活耶?器中何等?』佛言:『然,安隱耳!是器中言毒龍為害者也,今者降之,已受降伏,令受戒矣!』迦葉自以得道,顧謂弟子:『是大沙門雖神,不如我以得羅漢道也。』

有樹處是龍洞石室入口處

再觀《方廣大莊嚴經卷第十二》轉法輪品之二,曰:爾時佛告諸比丘,如來化五人竟,作是念言。優樓頻螺迦葉有大名稱,與五百弟子俱,國王奉事臣庶宗仰,我當詣彼教以正法即往尋之。迦葉見佛迎前問訊,善安隱不。爾時如來報迦葉言,無病知足寂滅清信是為安隱。迦葉請佛,日既將暮願沙門,幸留於此隨意所處。佛語迦葉,欲寄石室止住一宿。迦葉言,吾不愛,室中有毒龍恐相犯耳,乃至三語。迦葉報言,任於中止。

龍洞裡頭世尊苦行法相牆壁皆默

爾時如來洗手足已,前入石室敷座而坐。龍便瞋怒身中出煙,佛亦出煙。龍大瞋怒身中出火,佛亦出火。二火俱熾焚燒石室。迦葉夜起見室盡然,驚怖歎惜,此大沙門端正尊貴,不取我語為火所害。遽令弟子人持一瓶汲水而救。所有瓶水悉變為火,師徒益恐皆言,龍火殺是沙門。如來爾時以神通力,制伏毒龍置於中,明旦持盛龍而出。迦葉大喜怪未曾有,今此沙門乃復活耶。器中何有見是毒龍。佛告迦葉,我伏之令受禁戒。迦葉甚慚顧謂弟子,是大沙門雖有神力不如我得羅漢道也。(待續)

 


[ 印度朝聖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