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dia)旅遊文化簡介(3)   
                                                                               張玄祥  居士


八、歷史History()

(四)吠陀與奧義書Veda and Upanishada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獻,在印度被視為聖典,吠陀是知識的意思,吠陀有四部,內容非常複雜,多半是讚頌火神、戰爭神、水神、太陽神,吠陀是口頭創作,吠陀主要內容是有些神秘主義的說教,不少地方解釋了生、死、靈魂、天、地等宇宙論和人生觀,講的是一般節日慶祝和日常禮儀規定,吠陀中有些部份也在樹皮上刻下來成為經本,但主要還是靠口頭傳授。吠陀不僅幫助後人對印度古時期社會文化和民族風情的了解,且對於後來的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哲學等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大大豐富了世界文化的寶庫。 

吠陀乃集古印度文化之精髓,為正統婆羅門教思想之淵源,其特色為神話、宗教、哲學三者混融不分。觀其內容,含哲學與宗教思想者為智(jñānakānda),含祭祀部門者為業品(karmakānda);前者即奧書,後者相當於梵書。又吠陀之哲學思想係以梨俱吠陀創造讚歌之宇宙論為始,開展為豐富之多神教神話理,終至達到奧義書「梵我一如」之根本原理,即「不二一元論」哲學。

(1)梨俱吠陀,意譯讚誦明論、作明實說。即有關讚歌(4c)之吠陀。太古時期,雅利安人移居印度五河地方,崇拜自然神,集輯其讚歌,為梨俱吠陀,乃四吠陀之根本,其後成為勸請僧(hot4)之祭典書。此吠陀為世界最古之聖典,約成於西元前一千四百年至前一千年,凡十卷,讚歌共1017篇(加補遺歌11篇則為1028篇),頌則10580首。

(2)沙摩吠陀,意譯平、等、歌詠明論、作明美言、禮儀美言智論。即有關歌詠及旋律(sāman)之吠陀。係蘇摩祭等祭祀中,歌詠僧(udgāt4)所唱讚歌及其歌曲之集成,乃祭祀用之聖典。凡二卷,1810頌(除去重複者則為1549頌)。多抄自梨俱吠陀書中,新頌僅78

(3)夜柔吠陀,意譯祠、祭祠、作明供施、祭祀智論、祭祀明論,即有關祭祠之吠陀。係行祭僧(adhvaryu,司供犧行祭)所唱之咒文及其注釋之集成,編纂於梨俱吠陀之後。所傳有二:(a)黑夜柔吠陀(Krsna–yajur -veda),此乃合糅吠陀之本文(讚歌、祭祀、咒詞等)及梵書(吠陀之注書)所成。凡四種(或五種、七種、八種)十三卷。(b)白夜柔吠陀(Śukla-yajur-veda),乃分離本文與梵書,整理黑夜柔,並彙集咒文之解說而成。

(4)阿闥婆吠陀,意譯咒、術、咒術、禳災、作明護有、異能護方智論、禳災明論。為招福、咒咀禳災等咒詞之集成。其中,招福之咒詞由祭火(atharvan)司之,咒咀禳災之咒詞由央耆羅僧(avgiras)司之。凡二十卷,七三一篇,六千首頌。內有一千二百頌係由梨俱吠陀中抄出。

四吠陀各有副吠陀(upa-veda),如梨俱吠陀之副吠陀為阿輪論(Āyar-veda),意譯壽命論,即醫書。沙摩吠陀之副吠陀為犍闥婆論(Gāndharva-veda),即音樂論。夜柔吠陀之副吠陀為陀菟論(Dhanu-veda),即射法論。阿闥婆吠陀之副吠陀為武器論(Śastra-śāstra),即軍學。

吠陀之內容,廣泛而言,包括四吠陀本集(Sajhitā)、梵書(Brāhmana,狹義之梵書)、森林書(Āranyaka)、奧義書(Upanisad)等。其後梵書、奧義書等多被獨立研究。本集係集錄讚歌、咒句、祭詞等。梵書(狹義)分儀軌、釋義二部。儀軌規定祭祀之順序方法、讚歌之用途;釋義則解說讚歌之意義、語源,及祭祀之起源與意義。森林書及奧義書(又稱吠檀多)旨在考察人生之意義。又廣義之梵書,包括梵書(狹義)、森林書、奧義書等三部。故就吠陀而言,狹義之吠陀單指本集,廣義則指本集與梵書(廣義)。由於傳承與解釋相異,後世遂有諸學派與異本之產生,構成複雜之文獻組織。今所傳之吠陀文獻,雖僅為既存之小部分,然已堪稱浩瀚博大。

吠陀為天啟文學(śruti),相傳係太古諸大仙依神之啟示所誦出,為毘耶娑仙人(Vyāsa,意譯廣博)所整理編成。「吠陀」本身即意味「天啟之神智」,故與梵書同稱為天啟,以此區別於經(sūtra)等由人類知識、智慧所作之傳承。後世彌曼蹉派(Mīmām)、吠檀多派(Vedānta)等倡導吠陀之先天常住、絕對真實,主張「聲常住論」,即承襲天啟之說。此天啟聖典發展到後代,又產生不少輔助典籍,此即吠陀六支分(Vedāvga)。此支分與摩訶婆羅多(Mahābhārata)、羅摩耶那(Rāmāyana)二大敘事詩,及摩奴法典(Mānava Dharma Śāstra)等,相傳皆為聖賢所著述,故稱為聖傳文學(Smrti)。內容包含語音學(Śiksā)、韻律學(Chandas)、文法學(Vyākarana)、語源學(Nirukta)、天文曆學(Jyotisa)、祭儀綱要學(Kalpa-sūtra)等。其中祭儀綱要學,為了解吠陀不可欠缺之典籍。

吠陀所用之語言稱吠陀語Vedic Sanskrit,因時代不同,而有新古各層之分。以韻文(讚歌)與散文(敘述)觀之,在文體及語法上均有顯著之差異。至於奧義書,則幾近古典梵文。近世關於吠陀之研究頗受重視,對其神格及神話研究方面,產生出宗教學與比較神話學等。又吠陀語之研究結果,對比較語言學貢獻甚大。現有吠陀之原典出版,及英、德語譯本。

 

(五)羅摩耶那(RAMAYANA)

羅摩耶那梵名 Rāmāyana,又作羅摩衍那,意譯羅摩遊記、羅摩傳、羅摩平生、羅摩所行傳。為印度古代之梵文大敘事詩,與摩訶婆羅多並稱為印度兩大史詩,為印度教經典之一。原為民間口頭創作,在長期流傳中屢經增刪。西元前五至三世紀頃,由詩人瓦勒米奇(Vālmīki)利用傳奇題材編成,被稱為「最初之詩」,瓦勒米奇則有「詩祖」之譽。全書共七篇,二萬四千頌,精校本一萬九千多頌。每頌兩行,每行十六個音節。其中第一、第七兩篇可能為二世紀頃所附加之偽作。內容較摩訶婆羅多集中,主要敘述憍薩羅國(Kauśala)王子羅摩(Rāma)受王后之嫉而被放逐十四年,因而展開其冒險英勇之生涯;以羅摩與其妃悉多(Sītā)之愛情為中心,襯以其弟羅什曼那(Laksmana)之情誼、靈猿哈奴曼(Hanumat)之忠順、魔王羅伐拏(Rāvana)之暴行等,充滿神話與傳奇色彩。其文體華麗典雅,文字洗鍊,成為後世古典期美文體(梵 kāvya)作品之濫觴。

由於此詩,羅摩遂成為印度國民崇拜之英雄,尤受毘濕奴教之特別尊崇,被視為護持神毘濕奴之化身。此詩流傳於恆河乃至南印度,更遠及錫蘭島,對文學、藝術均有很大影響。又近代印度方言文學、東南亞各地之民族文學興起,均為同類故事與敘事詩,形成所謂「羅摩文學」,足證其影響之鉅。 

民間傳述羅瑪雅哪的故事就是這樣:從前印度北邦有一個小國叫阿逾陀,這個國王十車沒有兒子,舉行求子祭以後,喜獲四子。四子長成以後,仙人來到朝廷上,請十車王派羅摩和羅什曼到遮那竭王的朝廷求親,在朝庭上羅摩拉斷了神弓,遮那竭王就把他從塵溝裡撿起來的女兒悉多嫁給了羅摩。 

這時候十車王尋找繼承王位者,想立羅摩為太子,灌頂典禮已經準備好,正在這時候,小皇后吉迦伊受駝背女奴的挑唆,提出請求,要國王把羅摩流放山林十四年,讓自己的兒子婆羅多即位。 

羅摩陪同悉多和羅什曼走向山林,太子婆羅多帶領大軍來到山林,懇請羅摩回去,羅摩不肯,婆羅多奉羅摩金鞋,回國代羅摩攝政。羅摩三人住在野林中,十首魔王的妹妹愛上了羅什曼,想嫁給他,羅什曼不肯,把她的耳朵和鼻子割掉,向哥哥求援,魔王派小妖化為金鹿,引誘羅摩外出並把悉多劫往他國,羅摩失掉妻子,痛不欲生。 

羅摩到了猴子國同猴子王聯盟,搜尋悉多蹤跡,猴子王派了神猴哈奴曼幫羅摩,神猴躍過大海,搖身變成一隻貓,潛入魔王城內,在城內到處遊蕩,最後進入魔宮殿,終於在無憂樹園中找到了悉多,祂把羅摩的信給了悉多,並接過了悉多帶給羅摩的信物。然後,神猴放火燒了全城,逃回羅摩身邊。 

後來,猴子兵渡海包圍了魔王城市,猴、魔兩軍展開劇烈戰爭,血流成河,殺得難解難分,羅摩和羅什曼都受了重傷,哈奴曼用一隻手把喜馬拉雅山托來,找到藥草,救了兩個王子的性命,最後,羅摩親手殺了魔王。

 

(六)摩訶婆羅多(Mahābhārata)

摩訶婆羅多梵名 Mahābhārata,意為偉大的婆羅多王後裔,又稱婆羅多書、大戰詩。為古代印度之民族大敘事詩。以梵文書寫,計有十八篇十萬頌,附錄一篇一萬六千頌,為世界上最長之史詩,與羅摩耶那並稱印度二大史詩。相傳作者為毘耶娑仙人(Vyāsa),或謂其僅為編纂者。紀元前數世紀口耳相傳,經多次修正補遺,至西元二百年始得其概要,四世紀時,始完成今日之形式。其主題為婆羅多族之後裔德雷陀什陀(Dhrtarāstra)與龐都(ndu)兩王族為爭奪王位,展開十八日之戰爭。其年代雖不明確,然其戰爭史實則無庸置疑。其所採用之語言、文體為平易典雅之梵文。於主題之外,另有插曲。插曲之形式很多,包括神話、傳說、戀愛故事、處世訓等,對印度當時道德、風俗、社會制度、哲學、宗教等描述甚詳,為印度思想史之珍貴史料。其中亦有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莎昆妲蘿(Śakuntalī)與納拉王等著名故事。在梵文學史上有不朽價值,提供後代文學諸多題材,迄今猶為印度人所愛誦。自近代印度各地方語文學始,至東南亞諸國等廣大之印度文化圈,皆流傳弘揚,對文學、藝術等有莫大影響。

(待續) 


[ 印度朝聖 ]  [ 首 頁 ]